CN110001783B - 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 - Google Patents

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1783B
CN110001783B CN201811446862.1A CN201811446862A CN110001783B CN 110001783 B CN110001783 B CN 110001783B CN 201811446862 A CN201811446862 A CN 201811446862A CN 110001783 B CN110001783 B CN 1100017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obile
longitudinal beam
outer plate
front longitudina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468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01783A (zh
Inventor
汪振华
钱志华
柯小晖
张军
伍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O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O Anhui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O Anhui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O Anhui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4686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017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1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17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017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17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为了在保证车身性能的前提下,提高车身制造的便利性和车身尺寸稳定性,本发明提出的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包括前纵梁连接支架和前纵梁扭力盒组件,前纵梁连接支架用于连接汽车前纵梁与汽车A柱,汽车防火墙连接在前纵梁连接支架的内侧;前纵梁扭力盒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内板,所述第一内板的第一侧连接到汽车A柱的内侧,所述第一内板的第二侧连接到所述汽车防火墙的内侧,进一步,本发明的扭力盒组件还包括位于汽车防火墙外侧的第一外板和与第一外板一体成型或连接在第一外板上端面的第二外板。本发明能够在满足碰撞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达到轻量化的目的,并能够有效控制车身尺寸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对汽车制造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保证车身性能的前提下,提高车身制造的便利性和车身尺寸稳定性成为本领域的一个主要技术问题。目前,车身前部的扭力盒(前纵梁与门槛处的结构)采用铸件结构,装配时通常将该铸件在Y向与A柱内板(A柱内板目前也设计为铸件)大面或者是局部凸台贴合,因为铸件的面轮廓度在工艺上,即尺寸控制能力还不能很好保证,故铸件与铸件配合非常容易使车身Y向比名义值宽,造成车身尺寸的不稳定,间接影响到车辆总装匹配时的门关闭力较大、车门密封性能等问题。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来解决现有的车身前部的扭力盒结构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在保证车身性能的前提下,提高车身制造的便利性和车身尺寸稳定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所述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包括前纵梁连接支架和前纵梁扭力盒组件,所述前纵梁连接支架用于连接汽车前纵梁与汽车A柱,汽车防火墙连接在所述前纵梁连接支架的内侧;所述前纵梁扭力盒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内板,所述第一内板的第一侧连接到所述汽车A柱的内侧上,所述第一内板的第二侧连接到所述汽车防火墙的内侧。
在上述前纵梁加强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板的第三侧连接到汽车脚踏板的外侧。
在上述前纵梁加强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扭力盒组件还包括第二内板,所述第二内板位于所述第一内板的内侧,且所述第二内板的第一侧连接到所述汽车A柱的内侧上,所述第二内板的第二侧连接到所述防火墙的内侧。
在上述前纵梁加强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内板的第三侧连接到所述汽车脚踏板的外侧。
在上述前纵梁加强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扭力盒组件还包括第一外板,所述第一外板位于所述汽车防火墙的外侧,所述第一外板的第一侧连接在所述汽车A柱上,所述第一外板的第二侧连接在所述汽车前纵梁上。
在上述前纵梁加强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扭力盒组件还包括第二外板,所述第二外板的第一侧连接到所述前纵梁连接支架上部的外侧,所述第二外板与所述第一外板一体成型,或者所述第二外板的第二侧连接到所述第一外板的第三侧,所述第一外板的第三侧为所述第一外板的上端面。
在上述前纵梁加强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纵梁加强组件还包括前过渡内板,所述前过渡内板连接到汽车门槛的内侧,并且所述前纵梁连接支架的下端面、所述第一外板的第四侧和所述第一内板的第四侧均连接于所述前过渡内板的上表面。
在上述前纵梁加强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汽车脚踏板的底面连接到所述前过渡内板的上表面。
在上述前纵梁加强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前过渡内板包括安装底面和安装侧面,所述安装底面连接于所述汽车门槛的下表面,所述安装侧面连接于所述汽车门槛的内表面。
在上述前纵梁加强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汽车A柱与汽车门槛通过结构胶连接,且所述汽车A柱与所述汽车门槛之间预留设定大小的间隔。
本发明能够在满足碰撞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达到轻量化的目的。本发明基于现有扭力盒设计中采用的铸件零件公差的不稳定性,采用具有较高精度的钣金零件,将各个零件进行有机结合,并在装配过程中采用Y向滑动配合方式,由于钣金零件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因此使车身Y向尺寸匹配通过钣金零件与汽车A柱、汽车前纵梁、门槛等铸件连接能够有效控制车身尺寸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的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组装后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移去第一内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门槛、汽车A柱与和前过渡内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装配示意图(正面视图);
图6是在图5上增加了汽车防火墙后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装配示意图(背面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滑动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号:11-前纵梁连接支架,12-第一内板,13-第二内板,14-第一外板,15-第二外板,16-前过渡内板,2-汽车前纵梁,3-汽车A柱,4-汽车防火墙,5-汽车脚踏板,6-汽车门槛,7-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实施例、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明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首先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的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的爆炸图。如图1所示,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包括前纵梁连接支架11和前纵梁扭力盒组件,前纵梁扭力盒组件包括第一内板12、第二内板13、第一外板14和第二外板15。在该实施例中,前纵梁加强组件还包括前过渡内板16。图1中还示出了与该前纵梁加强组件具有装配关系的汽车部件,其包括汽车前纵梁2、汽车A柱3、汽车防火墙4、汽车脚踏板5以及汽车门槛6和地板7。参照图2,图2是本发明的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组装后的整体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内板12的第一侧(图2中的左侧)连接到汽车A柱的内侧,第一内板12的第二侧(图2中的右上侧)连接到汽车防火墙4的内侧,第一内板12的第三侧(图2中的右下侧)连接到汽车脚踏板5的外侧,第一内板12的第四侧(图2中正下方的一侧)连接于前过渡内板16的上表面。
参照图3,图3是图2中移去第一内板后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内板13位于第一内板12的内侧,如图3所示,第二内板13的第一侧(图3中的左侧)连接到汽车A柱3的内板上,第二内板13的第二侧(图3中右上侧)连接到汽车防火墙3的内侧,第二内板13的第三侧(图2中的右下侧)连接到汽车脚踏板5的外侧。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下面参照图4-7对本发明的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参照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门槛、汽车A柱与和前过渡内板的装配示意图。如图4所示,汽车门槛6与前过渡内板16可以通过螺栓在Z向和Y向连接。具体地,前过渡内板16包括安装底面161和安装侧面162,安装底面161贴合于汽车门槛6的下表面,然后通过螺栓紧固,安装侧面162贴合于汽车门槛6的内表面,同样通过螺栓紧固,从而将前过渡内板16连接于汽车门槛6上。优选地,在汽车A柱与汽车门槛6之间预留设定大小的间隔来吸收公差,如1mm间隔,使用结构胶连接汽车A柱与汽车门槛6以保证连接性能。
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如图5所示,前纵梁连接支架11的左侧连接到汽车A柱3上,前纵梁连接支架11的右侧与汽车前纵梁2连接,前纵梁连接支架11的下端面连接到前过渡内板16的上端面。第一外板14,其位于前纵梁连接支架11的右侧(图5中所示的方向),第一外板14的第一侧(图5中的左侧)连接在汽车A柱3上,第一外板14的第二侧(图5中的右侧)连接在汽车前纵梁2上。第一外板14的第三侧与前过渡内板16匹配面连接。
参照图6,图6是在图5基础上增加了汽车防火墙后的装配示意图。如图6所示,汽车防火墙4连接在前纵梁连接支架11的内侧,并且汽车防火墙4的底面连接在前过渡内板16的上表面。
参照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二外板15的第一侧(图7中的上侧)连接在前纵梁连接支架11上部的外侧,第二外板15的第二侧(图7中的下侧)连接在第一外板14的第三侧,该第三侧为第一外板的上端面。第一外板14的第四侧,即第一外板14的下端面连接在前过渡内板16的上表面。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工艺需求将第二外板与第一外板一体成型,例如采用冲压工艺将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冲压为一个外板,这些都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中各零件之间的“连接”应作广义上的理解,即可以灵活地采用任意已知的连接方式来实现各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例如,第一内板12、汽车防火墙4和前纵梁连接支架11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是:利用一组铆钉将第一内板12的第二侧连接到汽车防火墙4的内侧,再利用另一组铆钉将汽车防火墙4连接到前纵梁连接支架11的内侧;第一内板12、汽车防火墙4和前纵梁连接支架11之间的连接关系还可以是:利用一组铆钉依次穿过第一内板12的第二侧、汽车防火墙4的内侧以及前纵梁连接支架11,或者采用FDS工艺连接汽车防火墙4、前纵梁连接支架11、第一内板12,实现汽车防火墙4、前纵梁连接支架11、第一内板12的三层连接方式。同理,第二内板13、汽车防火墙4、前纵梁连接支架11之间的连接方式同样可以灵活地采用上述不同的连接方式。另外,其他零部件之间或者零部件与车身其他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均可以灵活地采用上述不同的连接方式,这些都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上述结合图1-7对本发明的前纵梁加强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作了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将各个零件进行有机结合,在满足碰撞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又能最大程度上达到轻量化的目的。另外,参照图8,图8是本发明的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滑动装配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在装配过程中采用Y向滑动配合方式,由于钣金零件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因此使车身Y向尺寸匹配通过钣金零件与汽车A柱、汽车前纵梁、门槛等铸件连接能够有效控制车身尺寸的稳定性。在使用螺栓紧固时,可以在车身完全拼合后再打紧,这样可以进一步保证在装配过程中,Y向尺寸不受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要省略一个或多个零件。例如,本发明的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的扭力盒组件可以只有设置一个第一内板12,然后将第一内板12分别连接到汽车防火墙的内侧与汽车A柱内侧上,再根据需要将第一内板12连接到汽车脚踏板的外侧,或者再增加第二内板、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等,这些都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包括前纵梁连接支架和前纵梁扭力盒组件,
所述前纵梁连接支架用于连接汽车前纵梁与汽车A柱,汽车防火墙连接在所述前纵梁连接支架的内侧;
所述前纵梁扭力盒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内板,所述第一内板的第一侧连接到所述汽车A柱的内侧上,所述第一内板的第二侧连接到所述汽车防火墙的内侧;
所述扭力盒组件还包括第二内板,
所述第二内板位于所述第一内板的内侧,且所述第二内板的第一侧连接到所述汽车A柱的内侧上,所述第二内板的第二侧连接到所述汽车防火墙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纵梁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板的第三侧连接到汽车脚踏板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纵梁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板的第三侧连接到汽车脚踏板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纵梁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盒组件还包括第一外板,
所述第一外板位于所述汽车防火墙的外侧,所述第一外板的第一侧连接在所述汽车A柱上,所述第一外板的第二侧连接在所述汽车前纵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纵梁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盒组件还包括第二外板,所述第二外板的第一侧连接到所述前纵梁连接支架上部的外侧,
所述第二外板与所述第一外板一体成型,或者所述第二外板的第二侧连接到所述第一外板的第三侧,所述第一外板的第三侧为所述第一外板的上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纵梁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加强组件还包括前过渡内板,所述前过渡内板连接到汽车门槛的内侧,并且
所述前纵梁连接支架的下端面、所述第一外板的第四侧和所述第一内板的第四侧均连接于所述前过渡内板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纵梁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汽车脚踏板的底面连接到所述前过渡内板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纵梁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过渡内板包括安装底面和安装侧面,
所述安装底面连接于所述汽车门槛的下表面,所述安装侧面连接于所述汽车门槛的内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纵梁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A柱与所述汽车门槛通过结构胶连接,且所述汽车A柱与所述汽车门槛之间预留设定大小的间隔。
CN201811446862.1A 2018-11-29 2018-11-29 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 Active CN1100017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46862.1A CN110001783B (zh) 2018-11-29 2018-11-29 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46862.1A CN110001783B (zh) 2018-11-29 2018-11-29 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1783A CN110001783A (zh) 2019-07-12
CN110001783B true CN110001783B (zh) 2021-08-17

Family

ID=67165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46862.1A Active CN110001783B (zh) 2018-11-29 2018-11-29 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017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9686B (zh) * 2020-03-24 2021-06-25 江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车身扭力盒及汽车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06180A (ja) * 1991-03-31 1992-10-28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クロスメンバー
CN105329320A (zh) * 2015-11-23 2016-02-1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前碰力传递结构
CN108068885A (zh) * 2016-11-16 2018-05-2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电动车辆的纵梁的加强单元
CN208069808U (zh) * 2018-04-09 2018-11-09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前纵梁支撑组件及汽车
CN208119262U (zh) * 2017-12-15 2018-11-20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前车身碰撞的力传递系统和汽车
CN209492595U (zh) * 2018-11-29 2019-10-15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06180A (ja) * 1991-03-31 1992-10-28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クロスメンバー
CN105329320A (zh) * 2015-11-23 2016-02-1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前碰力传递结构
CN108068885A (zh) * 2016-11-16 2018-05-2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电动车辆的纵梁的加强单元
CN208119262U (zh) * 2017-12-15 2018-11-20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前车身碰撞的力传递系统和汽车
CN208069808U (zh) * 2018-04-09 2018-11-09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前纵梁支撑组件及汽车
CN209492595U (zh) * 2018-11-29 2019-10-15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1783A (zh) 2019-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64595B (zh) 用于车架的连接件、车架组件及电动汽车
EP0825096B1 (en) Body construction
GB2540658A (en) Motor vehicle body
US20190016392A1 (en) Center pillar structure for vehicle
US5242209A (en) Vehicle side body structure
CN110001783B (zh) 汽车前纵梁加强组件
CN211364737U (zh) 一种汽车及其门槛总成
CN210707621U (zh) 用于汽车的铝合金扭力盒及汽车
CN112606911A (zh) 汽车前部加强结构
CN111497948A (zh) 一种车身纵梁接头结构及汽车
KR102394573B1 (ko) 차량의 배터리 마운팅 구조
CN211223619U (zh) 一种车辆b柱组件及车辆
CN211995865U (zh) 一种车身a柱加强结构及汽车
KR101664505B1 (ko) 충돌 성능 개선을 위한 파단형 티엠 마운트 브라켓
US10046730B2 (en) Support element for absorbing forces in a vehicle
CN210912634U (zh) 一种门槛梁
CN114286761A (zh) 具有用于加强车身底部结构的加强装置的混动或电动车辆
KR101316329B1 (ko) 프레임 차량의 사이드멤버 결합구조
KR20190113221A (ko) 자동차용 필러트림과 루프 접합부의 보강구조
CN211731561U (zh) 前副车架及车辆
CN210653337U (zh) 一种汽车用加强结构
CN220615960U (zh) 一种b柱加强结构和无框车门车辆
CN114179924B (zh) 驾驶室地板总成、驾驶室总成和车辆
CN213008406U (zh) 一种地板横梁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7074544U (zh) 一种微卡门槛加强腔体结构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02

Address after: Susong Road West and Shenzhen Road North,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eilai (Anhui) Hold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 Floor of Yihe Building, No. 1 Kangle Plaza, Central, Hong Kong, China

Applicant before: NIO NEXTEV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