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6475B - 压力式烹调器和压力传感器单元 - Google Patents

压力式烹调器和压力传感器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96475B
CN109996475B CN201780071653.0A CN201780071653A CN109996475B CN 109996475 B CN109996475 B CN 109996475B CN 201780071653 A CN201780071653 A CN 201780071653A CN 109996475 B CN109996475 B CN 1099964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member
pressure sensor
pressure
opening end
communication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16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96475A (zh
Inventor
大矢弘
中西清芽
后藤隆博
龙田修
筋原康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996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6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96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64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9Safety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ent medium insofar as such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 not special to particular types of pressure gauges
    • G01L19/06Means for preventing overload or deleterious influence of the measured medium on the measuring device or vice vers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okers (AREA)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压力式烹调器具有:锅,其在上部具有开口部;盖体,其以开闭自如的方式覆盖所述开口部;以及压力传感器单元(21),其内置于所述盖体,检测所述锅内的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单元(21)包括:压力传感器(27),其检测所述压力;以及连通路(CP),其使所述锅内的空间与所述压力传感器(27)连通。在所述连通路(CP)的内部设置有由弹性体构成的隔膜部件(24),在所述隔膜部件(24)与所述压力传感器(27)之间的所述连通路(CP)内形成有密闭空间。

Description

压力式烹调器和压力传感器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锅内的压力加压到大气压以上来进行烹调物的烹调的压力式烹调器和在压力式烹调器中使用的压力传感器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压力式烹调器,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压力式煮饭器。专利文献1的压力式煮饭器构成为将检测锅内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内置于盖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395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现有的压力式烹调器中,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还存在改善的余地。其原因在于,在锅内产生的蒸汽与压力传感器直接接触,从而由于蒸汽的水分和温度中的至少一方导致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降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压力的检测精度的压力式烹调器和压力传感器单元。
本发明的压力式烹调器具有:锅,其在上部具有开口部;盖体,其以开闭自如的方式覆盖所述开口部;以及压力传感器单元,其内置于所述盖体,检测所述锅内的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其检测所述压力;以及连通路,其使所述锅内的空间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通。在所述连通路的内部设置有由弹性体构成的隔膜部件,在所述隔膜部件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的所述连通路内形成有密闭空间。
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其检测压力;以及连通路,其使产生蒸汽的外部空间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通。在所述连通路的内部设置有由弹性体构成的隔膜部件,所述隔膜部件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的所述连通路内的空间为密闭空间。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压力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压力式煮饭器的示意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压力式煮饭器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压力式煮饭器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4是示出从图1的压力式煮饭器取下外盖的上外廓部件侧的部件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分解示出图4的一部分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从斜下方观察压力传感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从斜上方观察压力传感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8A是压力传感器单元的组装剖视图。
图8B是在图8A的组装剖视图中示出连通路的直径的图。
图9是示出隔膜部件向压力传感器侧弹性变形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隔膜部件向锅侧弹性变形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隔膜部件的环状的挠曲部以向压力传感器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隔膜部件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压力式烹调器,该压力式烹调器具有:
锅,其在上部具有开口部;
盖体,其以开闭自如的方式覆盖所述开口部;以及
压力传感器单元,其内置于所述盖体,检测所述锅内的压力,
所述压力传感器单元包括:
压力传感器,其检测所述压力;以及
连通路,其使所述锅内的空间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通,
在所述连通路的内部设置有由弹性体构成的隔膜部件,在所述隔膜部件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的所述连通路内形成有密闭空间。
根据第一方式的结构,能够抑制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因蒸汽的水分和温度中的至少一方降低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提供第一方式记载的压力式烹调器,所述连通路具有在所述锅侧开口的第1开口端部和靠所述压力传感器侧的第2开口端部,所述隔膜部件配置于所述连通路的所述内部,并且配置于位于所述第1开口端部与所述第2开口端部之间的中间部。
根据第二方式的结构,能够抑制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因蒸汽的水分和温度中的至少一方降低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提供第二方式记载的压力式烹调器,所述第1开口端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2开口端部的直径,并且小于所述连通路的所述中间部的直径。
根据第三方式的结构,能够抑制连通路内被结露水堵塞。另外,能够提高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提供第二或第三方式记载的压力式烹调器,
所述连通路在比所述隔膜部件接近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处具有直径自所述中间部朝向所述第2开口端部变小的第1缩径部,
所述第1缩径部的面对所述连通路的所述内部的表面的形状是沿着所述隔膜部件朝向所述第1缩径部弹性变形后的形状的形状。
根据第四方式的结构,能够抑制隔膜部件的弹性变形受到阻碍。另外,能够尽可能地减小连通路内的空间的体积,提高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提供第四方式记载的压力式烹调器,将大气压设为P0,将所述隔膜部件朝向所述第1缩径部弹性变形后所述隔膜部件承受的压力设为P1,将由所述隔膜部件和所述第1缩径部包围的空间的体积设为Vk,将连通所述第1缩径部的靠所述压力传感器侧的开口端部与所述连通路的所述第2开口端部的空间的体积设为Va,此时,满足P0(Va+Vk)/P1·Va>1的关系。
根据第五方式的结构,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连结部与隔膜部件接触而阻碍隔膜部件弹性变形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提供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记载的压力式烹调器,所述隔膜部件具有在未进行弹性变形的非弹性变形状态下在所述隔膜部件的厚度方向上突出的环状的挠曲部。
根据第六方式的结构,通过使挠曲部伸长,能够容易地使隔膜部件弹性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提供第六方式记载的压力式烹调器,所述挠曲部向所述锅侧突出。
根据第七方式的结构,能够容易地使隔膜部件以向锅侧突出的方式弹性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式,提供第二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记载的压力式烹调器,所述隔膜部件具有在未进行弹性变形的非弹性变形状态下在所述隔膜部件的厚度方向上突出的环状的挠曲部,所述挠曲部的内径为所述第1开口端部的直径以上。
根据第八方式的结构,隔膜部件更容易进行弹性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式,提供第八方式记载的压力式烹调器,所述挠曲部向所述锅侧突出。
根据第九方式的结构,能够降低隔膜部件的弹性变形被阻碍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式,提供第二、第三、第四、第八和第九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记载的压力式烹调器,
所述连通路在比所述隔膜部件接近所述锅的位置处具有直径自所述中间部朝向所述第1开口端部变小的第2缩径部,
所述第2缩径部的面对所述连通路的所述内部的表面形成为锥形状,以使所述第2缩径部不接触朝向所述第2缩径部弹性变形后的所述隔膜部件。
根据第十方式的结构,能够抑制隔膜部件的弹性变形受到阻碍。另外,还能够使结露水返回到锅侧。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提供一种压力传感器单元,该压力传感器单元具有:
压力传感器,其检测压力;以及
连通路,其使产生蒸汽的外部空间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通,
在所述连通路的内部设置有由弹性体构成的隔膜部件,在所述隔膜部件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的所述连通路内形成有密闭空间。
根据第十一方式的结构,能够抑制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因蒸汽的水分和温度中的至少一方降低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式,提供第十一方式记载的压力传感器单元,所述连通路具有靠所述外部空间侧的第1开口端部和靠所述压力传感器侧的第2开口端部,所述隔膜部件配置于所述连通路的所述内部,并且配置于位于所述第1开口端部与所述第2开口端部之间的中间部。
根据第十二方式的结构,能够抑制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因蒸汽的水分和温度中的至少一方降低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式,提供第十二方式记载的压力传感器单元,所述第1开口端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2开口端部的直径,并且小于所述连通路的所述中间部的直径。
根据第十三方式的结构,能够抑制连通路内被结露水堵塞。另外,能够提高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式,提供第十二方式或第十三方式记载的压力传感器单元,
所述连通路在比所述隔膜部件接近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处具有直径自所述中间部朝向所述第2开口端部变小的第1缩径部,
所述第1缩径部的面对所述连通路的所述内部的表面的形状是沿着所述隔膜部件朝向所述第1缩径部弹性变形后的形状的形状。
根据第十四方式的结构,能够抑制隔膜部件的弹性变形受到阻碍。另外,能够尽可能地减小连通路内的空间的体积,提高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式,提供第十四方式记载的压力传感器单元,将大气压设为P0,将所述隔膜部件朝向所述第1缩径部弹性变形后所述隔膜部件承受的压力设为P1,将由所述隔膜部件和所述第1缩径部包围的空间的体积设为Vk,将连通所述第1缩径部的靠所述压力传感器侧的开口端部与所述第2开口端部的空间的体积设为Va,此时,满足P0(Va+Vk)/P1·Va>1的关系。
根据第十五方式的结构,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连结部与隔膜部件接触而阻碍隔膜部件弹性变形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式,提供第十一至第十四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记载的压力传感器单元,所述隔膜部件具有在未进行弹性变形的非弹性变形状态下在所述隔膜部件的厚度方向上突出的环状的挠曲部。
根据第十六方式的结构,通过挠曲部伸长,隔膜部件能够容易地弹性变形。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七方式,提供第十六方式记载的压力传感器单元,所述挠曲部向所述外部空间侧突出。
根据第十七方式的结构,能够容易地使隔膜部件以向外部空间侧突出的方式弹性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式,提供第十二至第十四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记载的压力传感器单元,所述隔膜部件具有在未进行弹性变形的非弹性变形状态下在所述隔膜部件的厚度方向上突出的环状的挠曲部,所述挠曲部的内径为所述连通路的所述第1开口端部的直径以上。
根据第十八方式的结构,隔膜部件更容易进行弹性变形。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九方式,提供第十八方式记载的压力传感器单元,所述挠曲部向所述外部空间侧突出。
根据第十九方式的结构,能够降低隔膜部件的弹性变形被阻碍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方式,提供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八和第十九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记载的压力传感器单元,
所述连通路在比所述隔膜部件接近所述外部空间的位置处具有直径自所述中间部朝向所述第1开口端部变小的第2缩径部,
所述第2缩径部的面对所述连通路的所述内部的表面形成为锥形状,以使所述第2缩径部不接触朝向所述第2缩径部弹性变形后的所述隔膜部件。
根据第二十方式的结构,能够抑制隔膜部件的弹性变形受到阻碍。另外,还能够使结露水返回到锅侧。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受该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
1.压力式煮饭器的整体结构
对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压力式烹调器的一例的压力式煮饭器100进行说明。首先,对压力式煮饭器10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压力式煮饭器100的示意剖视图。图2是图1的压力式煮饭器100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压力式煮饭器100具有煮饭器主体1、锅2和盖体。本实施方式的盖体具有外盖3和内盖4。
煮饭器主体1的形状为有底的大致筒状(以下称为有底筒状)。煮饭器主体1在上部具有开口部。在煮饭器主体1的内部形成有锅收纳部1a。
锅2被收纳在锅收纳部1a中。锅2的形状为有底筒状。锅2在上部具有开口部。在锅2的上部的开口部的周边形成有凸缘部2a。在锅2中放入米和水等被烹调物。凸缘部2a沿水平方向朝向外侧突出。
外盖3配置在煮饭器主体1的上方。外盖3被安装成对煮饭器主体1的上部的开口部进行开闭。外盖3为中空结构。在外盖3的内侧(覆盖锅2上部的开口部的一侧)可装卸地安装有内盖4。
内盖4在盖体关闭时对锅2的上部的开口部进行密闭。内盖4的形状为大致圆盘状。
以下,对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煮饭器主体1的锅收纳部1a由上框1b和线圈基座1c构成。
上框1b具有筒状部1ba和凸缘部1bb。筒状部1ba被配置成相对于所收纳的锅2的侧壁空出规定间隙。筒状部1ba的上端支承锅2的凸缘部2a。凸缘部1bb从筒状部1ba的上部向外侧突出,与煮饭器主体1的上部的开口部的内周部嵌合。
线圈基座1c的形状是有底筒状,并且是与锅2的下部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线圈基座1c的上部安装在上框1b的筒状部1ba的下端部。在线圈基座1c的外周面安装有锅底加热单元5。锅底加热单元5是对锅2进行加热(感应加热)的锅加热装置的一例。锅底加热单元5由底内加热线圈5a和底外加热线圈5b构成。底内加热线圈5a被配置成,隔着线圈基座1c而与锅2的底部的中央部周围对置。底外加热线圈5b被配置成,隔着线圈基座1c而与锅2的底部的角部对置。
进而,在线圈基座1c的底部的中央部分设有开口部。在该开口部配置有锅温度传感器6。锅温度传感器6是用于测量锅2的温度的锅温度检测部的一例。锅温度传感器6被配置成与收纳在锅收纳部1a中的锅2的底部抵接。由于锅2的温度与锅2内的被烹调物的温度大致相同,因此,通过由锅温度传感器6检测锅2的温度,能够获知锅2内的被烹调物的温度。
外盖3具备分别构成外盖3的外廓的上外廓部件3a和下外廓部件3b。另外,外盖3具有与水平方向平行的铰链轴3A。铰链轴3A是外盖3的开闭轴。铰链轴3A的两端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固定于煮饭器主体1的上框1b。在铰链轴3A的周围安装有扭转螺旋弹簧7。扭转螺旋弹簧7以铰链轴3A为中心,对外盖3向离开锅2上部的开口部的方向(打开方向)弹性地施力。
在外盖3的内部设置有盖开放装置8。盖开放装置8与煮饭器主体1的一部分卡合,由此来保持外盖3封闭锅2的上部的开口部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外盖3封闭锅2的上部的开口部的状态下按压设置于煮饭器主体1或外盖3的开盖按钮81(参照图2)时,盖开放装置8以钩轴8A为中心向箭头A1方向旋转。由此,盖开放装置8与煮饭器主体1的一部分之间的卡合被解除,外盖3通过扭转螺旋弹簧7的作用力而以铰链轴3A为中心向离开锅2的上部的开口部的方向旋转。由此,外盖3成为不封闭锅2的上部的开口部的“打开状态”。另外,外盖3例如构成为,该旋转在从封闭锅2的上部的开口部的位置以铰链轴3A为中心旋转90度时停止。
在上外廓部件3a的铰链轴3A的附近,在外盖3的上表面设有凹部3d。在凹部3d中可装卸地安装有蒸汽筒9。在凹部3d的底部设有蒸汽排放孔3da,以能够将锅2内的多余的蒸汽向蒸汽筒9排出。在蒸汽筒9的上壁设有蒸汽排放孔9a,以能够将锅2内的多余的蒸汽向煮饭器的外部排出。
在内盖4上设有用于排出锅2内的蒸汽的蒸汽排出孔4a和蒸汽排出孔4b。蒸汽排出孔4b的直径比蒸汽排出孔4a的直径大,例如被设定为蒸汽排出孔4a的直径的2倍以上。蒸汽排出孔4a的直径例如为4mm,蒸汽排出孔4b的直径例如为10mm。
另外,在内盖4上设有对蒸汽排出孔4a进行开闭的压力抑制阀10和对蒸汽排出孔4b进行开闭的减压阀11。
压力抑制阀10是抑制锅2内的压力上升到比大气压高的规定值(例如1.2大气压)以上的阀。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抑制阀10包括球体。球体通过自重来闭塞蒸汽排出孔4a。另一方面,在锅2内的压力大于自重时(例如成为1.2大气压以上时),压力抑制阀10被锅2内的压力推压而离开蒸汽排出孔4a,从而蒸汽排出孔4a开放。
减压阀11构成为通过后述的减压阀移动机构12而在闭塞位置和开放位置之间移动。闭塞位置是闭塞蒸汽排出孔4b的位置。开放位置是开放蒸汽排出孔4b的开放位置。另外,图1示出减压阀11位于闭塞位置的状态。
如上所述,在外盖3上设置有减压阀移动机构12。减压阀移动机构12使减压阀11移动,以对蒸汽排出孔4b进行开闭。减压阀移动机构12构成为将减压阀11保持在闭塞位置。另外,减压阀移动机构12构成为,在锅2内的压力成为规定值(例如1.2大气压)以上的规定的定时下,通过后述的控制部14的控制,利用比规定值(例如1.2大气压)大的压力按压减压阀11,使其从图1的闭塞位置移动到开放位置。由此,使锅2内的压力一下子减压(例如从1.2大气压减压至1.0大气压),使锅2内的水突沸,从而能够搅拌锅2内的米粒。
另外,在外盖3上设置有显示操作部13。显示操作部13显示煮饭程序和煮饭时间等各种信息。另外,显示操作部13受理从多个煮饭程序中选择的特定的煮饭程序。多个煮饭程序例如是白米程序、糙米程序以及白米(柔软)程序等,它们被预先记录在压力式煮饭器100中。显示操作部13具有液晶显示器13A和多个按钮13B。液晶显示器13A显示煮饭程序和煮饭时间等各种信息。多个按钮13B除了受理煮饭程序的选择之外,还分别受理煮饭的开始、取消以及预约等指示。使用者能够一边参照显示在液晶显示器13A上的各种信息,一边通过多个按钮13B来选择特定的煮饭程序,指示煮饭开始。
另外,在煮饭器主体1的内部搭载有控制部14。控制部14具备存储部。存储部分别存储用于煮制米饭的多个煮饭顺序。在此,“煮饭顺序”指的是在依次进行预热、升温、维持沸腾以及蒸煮的主要4个工序时所预先确定的煮饭步骤。该煮饭的步骤中包括各工序中的通电时间、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以及加热输出等。各煮饭顺序对应于多个煮饭程序中的任意一个。控制部14根据由显示操作部13受理的煮饭程序和锅温度传感器6的检测温度,来控制锅底加热单元5和减压阀移动机构12,执行煮饭程序。
2.压力传感器单元的配置场所和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压力式煮饭器100具有压力传感器单元21。压力传感器单元21检测锅2内的压力。以下,对压力传感器单元21的配置场所和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图1的压力式煮饭器100的局部剖切侧视图。图4是示出从图1的压力式煮饭器100取下外盖3的靠上外廓部件3a侧的部件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5是分解示出图4的一部分部件的立体图。
如图3~图5所示,压力传感器单元21内置于外盖3。更具体而言,压力传感器单元21安装于外盖3的下外廓部件3b。
在外盖3的下外廓部件3b上,如图3所示,在压力传感器单元21的安装位置设有贯通孔3c。另外,在内盖4上设有贯通孔4c。贯通孔4c设置在当内盖4安装于外盖3的下外廓部件3b时与贯通孔3c对置的位置处。
图6是从斜下方观察压力传感器单元21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从斜上方观察压力传感器单元21的分解立体图。图8A是压力传感器单元21的组装剖视图。
如图6~图8A所示,压力传感器单元21具有锅侧密封件22、锅侧帽23、隔膜部件24、传感器壳体25、传感器侧密封件26、压力传感器27和传感器侧帽28。
锅侧密封件22是管状的弹性体。锅侧密封件22构成为,在内盖4安装于外盖3的下外廓部件3b时,对外盖3的贯通孔3c和内盖4的贯通孔4c的周围进行密封。锅侧密封件22以直径从上下的两端部朝向中间部扩大的方式具有环状的弯曲部221。弯曲部221能够吸收在内盖4安装于外盖3的下外廓部件3b时锅侧密封件22承受的压力。
锅侧帽23具有小径圆筒部231、大径圆筒部232和连结部233。在小径圆筒部231的外周面上装卸自如地安装有上述锅侧密封件22。
连结部233将小径圆筒部231的传感器侧端部231a和大径圆筒部232的锅侧端部232a连结起来。连结部233的形状为大致圆盘状。即,连结部233具有中心孔233a,小径圆筒部231和大径圆筒部232通过中心孔233a而相互连通。
连结部233的外周部形成为比大径圆筒部232向外侧突出。在连结部233的外周部设有多个卡合孔233b(参照图6和图7)。各卡合孔233b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连结部233。向各卡合孔233b中分别插入后述的传感器侧帽28的多个卡合爪部283(参照图6和图7)。
隔膜部件24由具有底部(膜部241)的圆筒状的弹性体构成。隔膜部件24具有圆形的膜部241和与膜部241的外周部连结的圆筒部242。圆筒部242的锅侧端部242a与膜部241的外周部相连结。膜部241具有挠曲部241a。挠曲部241a是在未弹性变形的非弹性变形状态下向锅2侧突出的形状。另外,挠曲部241a的从锅2侧观察的形状为环状。隔膜部件24的材料例如是橡胶或薄膜状的树脂。
传感器壳体25具有外筒部251、内筒部252、隔膜安装部253、连结部254和连结部255。外筒部251的形状为大致圆筒状,并且是局部向内侧凹陷的形状。内筒部252的形状为圆筒状。内筒部252的直径比外筒部251的直径小。隔膜安装部253的形状为圆筒状。隔膜安装部253配置在外筒部251和内筒部252之间。另外,隔膜部件24的圆筒部242在传感器壳体25的隔膜安装部253的外周面与锅侧帽23的大径圆筒部232的内周面之间以与各个面紧密接触的方式安装。
而且,连结部254将外筒部251和隔膜安装部253之间连结起来。更具体而言,连结部254将外筒部251的中间部和隔膜安装部253的传感器侧的端部连结起来。连结部254的形状为大致环状。
另外,连结部255将隔膜安装部253和内筒部252连结起来。更具体而言,连结部255将隔膜安装部253的锅侧端部253a和内筒部252的锅侧端部252a连结起来。连结部255的形状为大致圆盘状。连结部255具有中心孔255a。中心孔255a的直径小于内筒部252的内径和小径圆筒部231的内径。
传感器侧密封件26由管状的弹性体构成。传感器侧密封件26具有圆筒部261和凸缘部262(参照图6和图7)。圆筒部261具有传感器侧端部261a和锅侧端部261b。在锅侧端部261b形成有开口261c。传感器侧密封件26以开口261c与传感器壳体25的连结部255的中心孔255a连通的方式插入到传感器壳体25的内筒部252的内部。凸缘部262构成为从圆筒部261的传感器侧端部261a向外侧突出。
压力传感器27具有基板271和安装在基板271的一个面上并对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器元件272。压力传感器元件272例如由压电元件构成。在基板271的与压力传感元件272对置的位置上设置有贯通孔271a。另外,在压力传感器元件272设置有圆筒部272a。圆筒部272a通过贯通孔271a向基板271的另一面侧突出。圆筒部272a插入到传感器侧密封件26的内部。传感器侧密封件26在压力传感器元件272的圆筒部272a的外周面与传感器壳体25的内筒部252的内周面之间以与这两个面紧密接触的方式安装。在该安装状态下,传感器侧密封件26的凸缘部262(参照图6和图7)位于压力传感器27的基板271的贯通孔271a内。另外,如图8A所示,在基板271上安装有用于将压力传感器元件272与控制部14等电连接的引线29。
传感器侧帽28具有圆筒部281、顶壁部282和多个卡合爪部283(参照图6和图7)。各卡合爪部283从顶壁部282的外周部朝向锅侧帽23的连结部233的外周部突出。传感器侧帽28以多个卡合爪部283分别插入到锅侧帽23的多个卡合孔233b中来进行卡合的方式安装在锅侧帽23上。在该安装状态下,圆筒部281和顶壁部282位于覆盖压力传感器元件272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A所示,由被锅侧密封件22、锅侧帽23、传感器壳体25、传感器侧密封件26的圆筒部261的锅侧端部261b和压力传感器27的圆筒部272a围出的空间构成使锅2内的空间和压力传感器27连通的连通路CP。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路CP的锅2侧的开口端部(第1开口端部)是锅侧密封件22的锅侧端部22a。连通路CP的压力传感器27侧的开口端部(第2开口端部)是设置于压力传感器元件272的圆筒部272a的、靠压力传感器元件272侧的端部272b。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隔膜部件24以封闭连通路CP的方式设置在连通路CP的中间部。这里所说的中间部是指连通路CP的锅2侧的开口端部(第1开口端部)和压力传感器27侧的开口端部(第2开口端部)之间的部分。另外,连通路CP的中间部是配置隔膜部件24的部分。另外,中间部不必一定是连通路CP的上下方向的中心。通过隔膜部件24而使隔膜部件24和压力传感器27之间的连通路CP内的空间S1成为密闭空间。
3.压力传感器单元的动作
对本实施方式的压力传感器单元21检测压力时的压力传感器单元21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锅2内的空间的压力变高时,如图9所示,隔膜部件24以朝向压力传感器27突出的方式弹性变形。因此,连通路CP内的空间S1的体积变小,压力传感器27检测出的压力也变高。即,锅2内的空间的压力与连通路CP内的空间S1的压力联动,通过检测空间S1的压力,可知锅2内的压力。
另一方面,若锅2的空间的压力变低,则如图10所示,隔膜部件24以朝向锅2突出的方式弹性变形。因此,连通路CP内的空间S1的体积变大,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压力也变低。即,通过检测空间S1的压力,可知锅2内的压力。
另外,在锅2内的空间的温度比连通路CP内的空间S1的温度高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隔膜部件24以朝向压力传感器27突出的方式弹性变形。因此,即使锅2内的空间的温度与空间S1的温度之间产生差异,由于空间S1的体积根据温度差发生变化,因此锅2内的压力与空间S1的压力联动,通过检测空间S1的压力,可知锅2内的压力。
另一方面,在锅2内的空间的温度比连通路CP内的空间S1的温度低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隔膜部件24以朝向锅2突出的方式弹性变形。因此,即使锅2内的温度与空间S1的温度之间产生差异,由于空间S1的体积根据温度差发生变化,因此通过检测空间S1的压力,可知锅2的压力。
如上所述,压力传感器单元21能够利用由隔膜部件24的弹性变形引起的空间S1的体积变化来检测锅2的压力。
4.作用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压力传感器单元21通过隔膜部件24使连通路CP的压力传感器27侧的空间S1成为密闭空间,因此能够抑制在锅2内产生的蒸汽直接接触压力传感器27。另外,由于空间S1是密闭空间,因此该空间S1作为隔热空间起作用。例如,在锅2内的蒸汽的温度为100摄氏度的情况下,空间S1的温度成为比100摄氏度低的温度(例如60摄氏度)。由此,能够抑制压力传感器27的温度上升。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压力传感器27的检测精度因蒸汽的水分和温度中的至少一方降低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图8A所示的锅侧密封件22的锅侧端部22a构成连通路CP的锅2侧的开口端部(第1开口端部)。另外,圆筒部272a的压力传感器元件272侧的端部272b构成连通路CP的压力传感器27侧的开口端部(第2开口端部)。锅侧帽23的大径圆筒部232的锅侧端部232a构成连通路CP的中间部。而且,如图8B所示,连通路CP的锅2侧的开口端部(第1开口端部)的直径D1比连通路CP的压力传感器27侧的开口端部(第2开口端部)的直径D2大,并且比连通路CP的中间部的直径D3小。
根据该结构,连通路CP的锅2侧的开口端部的直径D1和连通路CP的中间部的直径D3比连通路CP的压力传感器27侧的开口端部的直径D2大,因此能够抑制连通路CP的锅2侧的开口端部和连通路CP的中间部被结露水堵塞的情况。另外,相反地,由于连通路CP的压力传感器27侧的开口端部的直径D2比连通路CP的锅2侧的开口端部D1的直径小,因此能够减小图8A所示的空间S1的体积。由此,即使隔膜部件24的膜部241的弹性变形较小,由于空间S1的体积变化的比例较大,因此也能够提高压力传感器27的检测精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路CP的锅侧的开口端部(第1开口端部)的直径D1比连通路CP的中间部的直径D3小。即,连通路径CP的中间部的直径D3比第1开口端部的直径D1大。通过增大连通路CP的中间部的直径D3,使得隔膜部件24的面积变大。因此,隔膜部件24容易挠曲,压力传感器27的检测精度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壳体25的连结部255的锅2侧的表面255b构成直径自连通路CP的中间部朝向压力传感器27侧的开口端部变小的第1缩径部。如图9所示,连结部255的表面255b形成为与隔膜部件24朝向连结部255进行弹性变形(最大变形)后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连结部255与隔膜部件24接触而阻碍隔膜部件24的弹性变形的情况。另外,能够尽可能地减小空间S1的体积,提高压力传感器27的检测精度。
另外,将大气压设为P0,将隔膜部件24朝向连结部255弹性变形(最大变形)后隔膜部件24承受的压力设为P1,将由隔膜部件24和连结部255的表面255b围出的空间S2的体积设为Vk,将使表面255b的压力传感器侧的开口部和连通路CP的压力传感器27侧的开口端部连通的空间S3的体积设为Va,此时,优选P0(Va+Vk)除以P1·Va得到的值大于1。即,优选满足“P0(Va+Vk)/P1·Va>1”的关系。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连结部255与隔膜部件24接触而阻碍隔膜部件24的弹性变形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隔膜部件24具有在非弹性变形状态下向锅2侧突出的环状的挠曲部241a。根据该结构,不仅隔膜部件24自身伸长,挠曲部241a也会伸长,由此能够使隔膜部件24容易进行弹性变形。由此,例如在空间S1的温度(例如60摄氏度)比锅2内的温度(例如20摄氏度)高而空间S1内的空气膨胀时,如图10所示,能够容易地使隔膜部件24的膜部241以向锅2侧突出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由此,能够使空间S1内的压力与锅2内的压力联动,能够抑制压力传感器27误检测锅2内的压力。
另外,如图11所示,挠曲部241a也可以被设置成在非弹性变形状态下向压力传感器27侧突出。即,挠曲部241a只要设置成在隔膜部件24的厚度方向上突出即可。根据该结构,不仅隔膜部件24自身伸长,挠曲部241a也会伸长,由此能够容易使隔膜部件24进行弹性变形。另外,如图11所示,在以向压力传感器27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挠曲部241a的情况下,存在挠曲部241a与连结部255的表面255b接触而阻碍隔膜部件24的弹性变形的可能性。因此,如图8A所示,更优选挠曲部241a被设置成在非弹性变形状态下向锅2侧突出。
另外,优选挠曲部241a的内径尽可能大,如图8A所示,优选为连通路CP的锅2侧的开口端部的直径(图8B所示的直径D1)以上。由此,膜部241更容易进行弹性变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隔膜部件24对置的锅侧帽23的连结部233的表面233c构成直径自连通路CP的中间部朝向锅2侧的开口端部变小的第2缩径部。如图10所示,连结部233的表面233c以不与朝向该表面233c进行弹性变形后的隔膜部件24接触的方式形成为锥形状。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连结部233与隔膜部件24接触而阻碍隔膜部件24的弹性变形的情况。另外,例如,即使在连结部233的表面233c产生结露水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结露水返回到锅2侧。
5.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A所示,隔膜部件24的膜部241在非弹性变形状态下除了挠曲部241a以外其余部分都为平面状,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2所示,隔膜部件24的膜部241也可以构成为,在非弹性变形状态下,膜部241的比挠曲部241a靠内侧的部分向与挠曲部241a相反的方向挠曲。根据该结构,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压力传感器单元21用于检测压力式煮饭器100的锅2内的空间的压力,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压力传感器单元21能够用于检测压力锅的锅内的空间等产生蒸汽的外部空间的压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传感器单元21具有锅侧密封件22,但压力传感器单元21也可以不具有锅侧密封件22。在这种情况下,例如,连通路CP的第1开口端部也可以由锅侧帽23的锅侧端部231b构成。
参照附图,与优选实施方式相关联且充分地对本发明进行了记述,但是,对于精熟于本技术的人员而言可以明确各种变形和修改。这样的变形和修改只要没有超出基于所附的权利要求记载的本发明的范围,就应被理解为包含在本发明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提高压力的检测精度,因此在要求检测产生蒸汽的外部空间的压力的压力式煮饭器和压力锅等压力式烹调器中尤其有用。
标号说明
1:煮饭器主体;
1a:锅收纳部;
1b:上框;
1ba:筒状部;
1bb:凸缘部;
1c:线圈基座;
2:锅;
2a:凸缘部;
3:外盖;
3A:铰链轴;
3a:上外廓部件;
3b:下外廓部件;
3c:贯通孔;
3d:凹部;
3da:蒸汽排放孔;
4:内盖;
4a、4b:蒸汽排出孔;
4c:贯通孔;
5:锅底加热单元;
5a:底内加热线圈;
5b:底外加热线圈;
6:锅温度传感器;
7:扭转螺旋弹簧;
8:盖开放装置;
8A:钩轴;
9:蒸汽筒;
9a:蒸汽排放孔;
10:压力抑制阀;
11:减压阀;
12:减压阀移动机构;
13:显示操作部;
13A:液晶显示器;
13B:按钮;
14:控制部;
21:压力传感器单元;
22:锅侧密封件;
22a:锅侧端部(第1开口端部);
221:弯曲部;
23:锅侧帽;
231:小径圆筒部;
231a:传感器侧端部;
231b:锅侧端部;
232:大径圆筒部;
232a:锅侧端部;
233:连结部;
233a:中心孔;
233b:卡合孔;
233c:表面(第2缩径部);
24:隔膜部件;
241:膜部;
241a:挠曲部;
242:圆筒部;
242a:锅侧端部;
25:传感器壳体;
251:外筒部;
252:内筒部;
252a:锅侧端部;
253:隔膜安装部;
253a:锅侧端部;
254、255:连结部;
255a:中心孔;
255b:表面(第1缩径部);
26:传感器侧密封件;
261:圆筒部;
261a:传感器侧端部;
261b:锅侧端部;
261c:开口;
262:凸缘部;
27:压力传感器;
271:基板;
271a:贯通孔;
272:压力传感器元件;
272a:圆筒部;
272b:端部(第2开口端部);
28:传感器侧帽;
281:圆筒部;
282:顶壁部;
283:卡合爪部;
29:引线;
81:开盖按钮;
100:压力式煮饭器。

Claims (16)

1.一种压力式烹调器,该压力式烹调器具有:
锅,其在上部具有开口部;
盖体,其以开闭自如的方式覆盖所述开口部;以及
压力传感器单元,其内置于所述盖体,检测所述锅内的压力,
所述压力传感器单元包括:
压力传感器,其检测所述压力;以及
连通路,其使所述锅内的空间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通,
在所述连通路的内部设置有由弹性体构成的隔膜部件,在所述隔膜部件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的所述连通路内形成有密闭空间,
所述连通路具有靠所述锅侧的第1开口端部和靠所述压力传感器侧的第2开口端部,
所述隔膜部件配置于所述连通路的所述内部,并且配置于位于所述第1开口端部与所述第2开口端部之间的中间部,
所述第1开口端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2开口端部的直径,并且小于所述连通路的所述中间部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式烹调器,其中,
所述连通路在比所述隔膜部件接近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处具有直径自所述中间部朝向所述第2开口端部变小的第1缩径部,
所述第1缩径部的面对所述连通路的所述内部的表面的形状是沿着所述隔膜部件朝向所述第1缩径部弹性变形后的形状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式烹调器,其中,
将大气压设为P0,将所述隔膜部件朝向所述第1缩径部弹性变形后所述隔膜部件承受的压力设为P1,将由所述隔膜部件和所述第1缩径部包围的空间的体积设为Vk,将连通所述第1缩径部的靠所述压力传感器侧的开口端部与所述连通路的所述第2开口端部的空间的体积设为Va,此时,满足
P0(Va+Vk)/P1·Va>1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式烹调器,其中,
所述隔膜部件具有在未进行弹性变形的非弹性变形状态下在所述隔膜部件的厚度方向上突出的环状的挠曲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式烹调器,其中,
所述挠曲部向所述锅侧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式烹调器,其中,
所述隔膜部件具有在未进行弹性变形的非弹性变形状态下在所述隔膜部件的厚度方向上突出的环状的挠曲部,
所述挠曲部的内径为所述连通路的所述第1开口端部的直径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式烹调器,其中,
所述挠曲部向所述锅侧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式烹调器,其中,
所述连通路在比所述隔膜部件接近所述锅的位置处具有直径自所述中间部朝向所述第1开口端部变小的第2缩径部,
所述第2缩径部的面对所述连通路的所述内部的表面形成为锥形状,以使所述第2缩径部不接触朝向所述第2缩径部弹性变形后的所述隔膜部件。
9.一种压力传感器单元,该压力传感器单元具有:
压力传感器,其检测压力;以及
连通路,其使产生蒸汽的外部空间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通,
在所述连通路的内部设置有由弹性体构成的隔膜部件,在所述隔膜部件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的所述连通路内形成有密闭空间,
所述连通路具有靠所述外部空间侧的第1开口端部和靠所述压力传感器侧的第2开口端部,
所述隔膜部件配置于所述连通路的所述内部,并且配置于位于所述第1开口端部与所述第2开口端部之间的中间部,
所述第1开口端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2开口端部的直径,并且小于所述连通路的所述中间部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单元,其中,
所述连通路在比所述隔膜部件接近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处具有直径自所述中间部朝向所述第2开口端部变小的第1缩径部,
所述第1缩径部的面对所述连通路的所述内部的表面的形状是沿着所述隔膜部件朝向所述第1缩径部弹性变形后的形状的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单元,其中,
将大气压设为P0,将所述隔膜部件朝向所述第1缩径部弹性变形后所述隔膜部件承受的压力设为P1,将由所述隔膜部件和所述第1缩径部包围的空间的体积设为Vk,将连通所述第1缩径部的靠所述压力传感器侧的开口端部与所述连通路的所述第2开口端部的空间的体积设为Va,此时,满足P0(Va+Vk)/P1·Va>1的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单元,其中,
所述隔膜部件具有在未进行弹性变形的非弹性变形状态下在所述隔膜部件的厚度方向上突出的环状的挠曲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单元,其中,
所述挠曲部向所述外部空间侧突出。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单元,其中,
所述隔膜部件具有在未进行弹性变形的非弹性变形状态下在所述隔膜部件的厚度方向上突出的环状的挠曲部,
所述挠曲部的内径为所述连通路的所述第1开口端部的直径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单元,其中,
所述挠曲部向所述外部空间侧突出。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单元,其中,
所述连通路在比所述隔膜部件接近所述外部空间的位置处具有直径自所述中间部朝向所述第1开口端部变小的第2缩径部,
所述第2缩径部的面对所述连通路的所述内部的表面形成为锥形状,以使所述第2缩径部不接触朝向所述第2缩径部弹性变形后的所述隔膜部件。
CN201780071653.0A 2017-01-27 2017-10-31 压力式烹调器和压力传感器单元 Active CN1099964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13368 2017-01-27
JP2017013368A JP6832525B2 (ja) 2017-01-27 2017-01-27 圧力式調理器及び圧力センサユニット
PCT/JP2017/039214 WO2018138995A1 (ja) 2017-01-27 2017-10-31 圧力式調理器及び圧力センサ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6475A CN109996475A (zh) 2019-07-09
CN109996475B true CN109996475B (zh) 2021-06-15

Family

ID=62979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1653.0A Active CN109996475B (zh) 2017-01-27 2017-10-31 压力式烹调器和压力传感器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832525B2 (zh)
CN (1) CN109996475B (zh)
WO (1) WO20181389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24654A1 (en) 2017-08-09 2020-03-2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US11751710B2 (en) 2019-02-25 2023-09-12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Guard for cooking system
US11647861B2 (en) 2020-03-30 2023-05-1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7219Y2 (zh) * 1982-05-07 1987-02-19
JPH0646957A (ja) * 1992-07-30 1994-02-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圧力調理器
JP2009000319A (ja) * 2007-06-22 2009-01-08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炊飯器
CN101690642A (zh) * 2009-09-30 2010-04-07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电压力烹饪器具
JP2012239503A (ja) * 2011-05-16 2012-12-10 Zojirushi Corp 圧力調理器
CN104510330A (zh) * 2013-09-27 2015-04-15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传感器和压力锅
CN104515641A (zh) * 2013-09-27 2015-04-15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压力烹饪器具的压力传感器及压力烹饪器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7998A (en) * 1994-01-24 1996-05-21 Medamicus, Inc. Closed loop pressure determin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ber optic pressure transducer system
DE10107813A1 (de) * 2001-02-20 2002-09-05 Bosch Gmbh Robert Drucksensormodul
WO2003034014A2 (en) * 2001-10-16 2003-04-24 Innovent,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pressure
JP3828456B2 (ja) * 2002-05-31 2006-10-04 象印マホービン株式会社 炊飯器における蒸気逃がし構造
CN100385219C (zh) * 2005-10-25 2008-04-30 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力锅的压力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00496349C (zh) * 2006-05-22 2009-06-10 陈康良 可调压电压力锅
CN101371751B (zh) * 2008-07-08 2010-08-11 广东洛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压力锅精确控压控温装置
CN201987350U (zh) * 2011-01-26 2011-09-28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电压力锅压力检测控制装置
JP2012176194A (ja) * 2011-02-28 2012-09-13 Panasonic Corp 炊飯器
JP6277067B2 (ja) * 2014-06-03 2018-02-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圧力センサ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血圧測定システム、又は車載システム
DE102014108099A1 (de) * 2014-06-10 2015-12-17 Endress + Hauser Gmbh + Co. Kg Drucksensor
CN205107308U (zh) * 2015-09-01 2016-03-30 邓昌沪 一种微火加热节能蒸煮锅
CN204991594U (zh) * 2015-10-20 2016-01-20 佛山市金奥翔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压式压力开关
CN205352607U (zh) * 2016-01-08 2016-06-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压力传感器及烹饪器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7219Y2 (zh) * 1982-05-07 1987-02-19
JPH0646957A (ja) * 1992-07-30 1994-02-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圧力調理器
JP2009000319A (ja) * 2007-06-22 2009-01-08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炊飯器
CN101690642A (zh) * 2009-09-30 2010-04-07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电压力烹饪器具
JP2012239503A (ja) * 2011-05-16 2012-12-10 Zojirushi Corp 圧力調理器
CN104510330A (zh) * 2013-09-27 2015-04-15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传感器和压力锅
CN104515641A (zh) * 2013-09-27 2015-04-15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压力烹饪器具的压力传感器及压力烹饪器具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dvanced Linear Proportional Control of a Pressure Valve for an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Kyung-Il Woo1 cogg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nd Automation》;20141231;第7卷(第3期);第371-377 *
"称重传感器在电压力锅上的应用研究_精确控压技术探讨";龚盛鹏;《家电科技》;20140531;第82-8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6475A (zh) 2019-07-09
JP2018117990A (ja) 2018-08-02
JP6832525B2 (ja) 2021-02-24
WO2018138995A1 (ja) 2018-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6475B (zh) 压力式烹调器和压力传感器单元
KR101018017B1 (ko) 커버 모듈을 구비한 압력 조리 기구
US7377208B2 (en) Cooking pan with temperature display
JP2013513403A (ja) 圧力調理器用の蓋
JP5493996B2 (ja) 電気炊飯器
EP1966541A2 (en) A cooker
US20120125116A1 (en) Sensor
JP2007143893A (ja) 炊飯器
JP2018189642A (ja) 統合された圧力および温度センサ
CN110037535B (zh) 烹饪电器及烹饪电器盖体
JP6289414B2 (ja) 調理器
CN107773047B (zh) 煮饭器
KR100267946B1 (ko) 조작장치
CN108523641B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盖体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JP6204326B2 (ja) 加熱調理器
JP2019198430A (ja) 圧力式調理器及び圧力センサユニット
CN109419320B (zh) 煮饭器
KR101113540B1 (ko) 취반기
KR102126076B1 (ko) 패킹 교체 시기 판단 기능을 구비한 조리 기기 및 패킹 교체 시기 판단 방법
KR101123468B1 (ko) 취반기
ITUB20154681A1 (it) Dispositivo di comando per elettrodomestici, in particolare per forni o piani di cottura
JP4171692B2 (ja) 炊飯器
JP5224990B2 (ja) 炊飯器
JP2005304520A (ja) 炊飯器
KR20090110744A (ko) 다이아프램을 이용한 압력 측정 장치 및 압력 측정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