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4048B - 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94048B
CN109994048B CN201910414530.3A CN201910414530A CN109994048B CN 109994048 B CN109994048 B CN 109994048B CN 201910414530 A CN201910414530 A CN 201910414530A CN 109994048 B CN109994048 B CN 1099940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arc sliding
display screen
flexible display
sli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145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94048A (zh
Inventor
曲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145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940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94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4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94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40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包括:柔性显示屏膜,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膜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柔性显示屏膜铺设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上表面上,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铰链结构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铰链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上的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所述圆弧滑块与所述圆弧滑槽之间圆弧滑动导向适配;所述圆弧滑块与所述圆弧滑槽在横截面上的圆弧中心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屏膜的外侧。本发明通过设置相互滑动导向适配的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而不需要在枢接中心设置实体的轴体,而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远离枢接中心,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体枢接轴体粗大,影响美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屏折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所用的可弯曲的柔性显示屏膜(柔性显示元件)的快速发展,需要进行将柔性显示屏膜采用折叠结构的研究。其中,柔性显示屏膜可横过折叠结构而布置于两个主体上,由此可以提供大画面。例如,部分笔记本电脑为增加显示器幅面,将柔性显示屏膜从原来的显示器主体上过渡延伸到主机上表面,在前后方向上增加了显示画面长度;或部分大屏幕平板电脑有时在靠中间一半屏折叠一定角度呈近竖立状态,以更能像笔记本那样更便利使用,即笔记本与大平板电脑可兼顾。
然而,目前的折叠结构过于复杂,显示元件的弯折曲率无法满足设定要求,特别是无法满足小圆角弯折,或在反复弯折过程中,弯折曲率难以保持设定参数值;或者,用于折叠的铰链结构或者枢轴结构向上凸起在上面的柔性显示屏膜以上,外观不美观的同时,无法实现柔性显示屏膜的最大化。其中,特别是铰链结构的实体枢接轴在边框处凸出显示屏表面外侧很高,导致外观难看,也有碍操作,屏不能最大化,被局限在高出的铰链边框内,用户体验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包括:柔性显示屏膜,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膜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柔性显示屏膜铺设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上表面上,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铰链结构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铰链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上的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所述圆弧滑块与所述圆弧滑槽之间圆弧滑动导向适配;所述圆弧滑块与所述圆弧滑槽在横截面(垂直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枢接轴线的截面)上的圆弧中心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屏膜的外侧。
其中,柔性显示屏膜的所述外侧是指背离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一侧。
现有技术里,两个本体间在其枢接中心设置实体的轴体,轴体边框凸出显示屏膜外侧很多,导致外观难看,有碍操作,同时无法实现显示屏的最大化,显示屏被局限在粗大的铰链边框内,体验不好;以及,无法实现显示屏膜折叠处形成小于5毫米的圆角。
本发明通过设置相互圆弧滑动导向适配的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而不需要在枢接中心设置实体的轴体,而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远离枢接中心,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体枢接轴粗大、刚度小、影响美观等问题。可实现显示屏尺寸的最大化。以及可以避免因在枢接中心设置轴体而抵触柔性显示屏膜的问题,显示屏膜设计更加自由,也避免了由于折叠时轴体抵触而导致的柔性显示屏膜的损坏。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圆弧滑槽和所述圆弧滑块的外形轮廓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或第二本体的厚度;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展开后(即成180度,处于同一平面内时)该铰链结构在厚度方向上不凸出所述上表面(设置在上表面的下方)。
即所述圆弧滑槽和所述圆弧滑块最大(或最外侧)的圆弧轮廓的弧高小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厚度。
进一步地,在圆弧方向(周向)上,所述圆弧滑槽的一端或两端开口设置;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对转动时,所述圆弧滑块的一部分可经所述开口滑出所述圆弧滑槽。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展开(即成180度,处于同一平面内时)状态时,所述圆弧滑块与所述圆弧滑槽的圆弧中心与所述柔性显示屏膜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1-20mm。
通过设置圆弧中心与柔性显示屏膜表面的距离高度,可以初步设定柔性显示屏膜弯折部分的曲率或者弯折半径,反复弯折过程中,可以保护屏不损坏或留折痕。
进一步地,就垂直于枢接轴的横断面看,在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展开及合起的整个过程,前后两侧显示屏膜面向内延伸交于一交点,所述圆弧滑块与所述圆弧滑槽的圆弧中心高于所述交点(设定距离,如0.1-2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有所述铰链结构。
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沿前后方向设置,其中铰链结构设置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彼此邻接部的左右两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上靠近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邻接部(或称第一邻接处)的左右端分别设置有向所述第二本体方向延伸的连接侧板;两个连接侧板中间设置有U型容纳空间;所述第二本体上靠近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邻接部(或称第二邻接处)伸入所述U型容纳空间内;
所述连接侧板的内侧面(靠近第二邻接部的一侧)上设置有所述圆弧滑槽或所述圆弧滑块;所述第二邻接部的左右两侧面上对应设置有所述圆弧滑块或圆弧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在靠近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板和/或第一U型槽;所述第二本体在靠近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二U型槽和/或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伸入所述第二U型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板左右侧面上设置有所述圆弧滑槽或所述圆弧滑块;所述第二U型槽左右两侧面上对应设置有所述圆弧滑块或圆弧滑槽;
所述第二连接板伸入所述第一U型槽内,所述第二连接板左右侧面上设置有所述圆弧滑槽或所述圆弧滑块;所述第一U型槽左右两侧面上对应设置有所述圆弧滑块或圆弧滑槽。
即,在左右方向上,并排间隔设置有多个铰链结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呈犬牙交错式设置,一方的连接板伸入另一方的U型槽内,连接板和U型槽的侧面上设置有适配的铰链结构。
进一步地,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相邻端面间的缝隙小于2mm。
进一步地,所述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的弧长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展开时,即两者夹角为180°时,所述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的重叠弧长定义为一个重叠单元;
当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夹角转到90°时,所述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的重叠弧长不小于0.2个重叠单元,以防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互脱离和保证铰链刚度;当柔性显示屏膜从180°折叠到90°时,柔性显示屏膜弯折处圆角半径不大于1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设置有摩擦机构,用实现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在相对转动过程中的随停。例如设置在连接侧板与所述第二邻接部的左右两侧面之间的摩擦片。
进一步地,所述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转角限位机构。
例如,所述第二邻接部的左右两侧面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弹簧和定位销,连接侧板沿与所述圆弧滑槽同圆心的圆弧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凹槽,定位凹槽设置在定位销的滑动轨迹上,定位销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向外伸出并伸入所述定位凹槽内时,可实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的角度锁定,用力克服弹簧力从而迫使定位销退出所述定位凹槽,则可继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的转动。或者,在极限位置设置卡台、堵头等阻挡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通过设置相互滑动导向适配的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而不需要在枢接中心设置实体的轴体,而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为在远离枢接中心的圆弧段,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体枢接轴体粗大,影响美观的问题。可实现显示屏的最大化。以及可以避免因设置轴体而抵触柔性显示屏膜的问题,避免了由于折叠时轴体抵触而导致的柔性显示屏膜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展开时柔性屏折叠结构的分解示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柔性屏折叠结构中铰链结构的局部示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折叠后柔性屏折叠结构的分解示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展开时柔性屏折叠结构的分解示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本体;11-第一邻接部;12-连接侧板;13-圆弧滑槽;15-第一U型槽;20-第二本体;21-第二邻接部;23-圆弧滑块;25-第二连接板;30-柔性显示屏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包括:柔性显示屏膜30,以及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膜30的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柔性显示屏膜30铺设在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的上表面上,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通过铰链结构可相对转动地连接;铰链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上的圆弧滑槽13和圆弧滑块23;圆弧滑块23与圆弧滑槽13之间滑动导向适配;就包含前后方向的横截面而言,圆弧滑块23与圆弧滑槽13的圆弧中心A设置的柔性显示屏膜30的外侧。其中所述外侧是指背离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一侧。
本发明通过设置相互滑动导向适配的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而不需要在枢接中心设置实体的轴体,而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为在远离枢接中心的圆弧段,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体枢接轴粗大、刚性小、影响美观的问题。可实现显示屏的最大化。以及可以避免因在枢接中心设置轴体而抵触柔性显示屏膜的问题,显示屏膜设计更加自由,也避免了由于折叠时轴体抵触而导致的柔性显示屏膜的损坏。
在第一本体10或第二本体20的厚度方向上,圆弧滑槽13和圆弧滑块23的外形轮廓的高度小于第一本体10或第二本体20的厚度。
即圆弧滑槽13和圆弧滑块23最大(或最外侧)的圆弧轮廓的弧高G(圆弧中点与弦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一本体10或第二本体20的厚度。从而避免在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展开后(即成180度,处于同一平面内时)该铰链结构在厚度方向上凸出上表面。
在圆弧方向(周向)上,圆弧滑槽13的一端或两端开口设置;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相对转动时,圆弧滑块23的一部分可经开口滑出圆弧滑槽13。
在上述方案中更优选地,如图2所示,圆弧滑块23与圆弧滑槽13的圆弧中心A设置的柔性显示屏膜30的外侧(即背离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的一侧)。更为具体地,在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展开状态时,圆弧滑块23与圆弧滑槽13的圆弧中心A与柔性显示屏膜30表面之间的距离h为2-8mm。柔性显示屏膜的弯折半径R更小,最小可以做到1-3mm。
另外,通过设置圆弧中心A与柔性显示屏膜30表面的距离高度,可以初步设定柔性显示屏膜30弯折部分的曲率或者弯折半径,反复弯折过程中,可以保护屏不损坏或不留折痕。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有铰链结构。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沿前后方向对接,其中铰链结构设置在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彼此邻接部的左右两侧。
第一本体10在靠近第二本体20的第一邻接部11的左右端分别设置有向第二本体20方向延伸的连接侧板12;两个连接侧板12中间设置有U型容纳空间;第二本体20在靠近第一本体10的第二邻接部21伸入U型容纳空间内;连接侧板的内侧面(靠近第二邻接部的一侧)上设置有圆弧滑槽13;第二邻接部21的左右两侧面上对应设置有圆弧滑块23。在前后方向上,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的相邻端面间的缝隙小于1mm,可最大程度地实现对柔性显示屏膜的支撑。柔性显示屏膜上非粘接在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的弯折过渡部的宽度比现有技术更窄,可以实现2-4mm,由此有助延长柔性显示屏膜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圆弧滑槽13和圆弧滑块23的弧长相同。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阻尼机构,用实现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在相对转动过程中的随停。其中阻尼机构形式很多,例如设置在连接侧板与第二邻接部的左右两侧面之间的摩擦片或者扭力弹簧等。或者,圆弧滑槽13和圆弧滑块23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定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之间转角限位机构;例如,第二邻接部的左右两侧面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弹簧和定位销,连接侧板沿与圆弧滑槽13同圆心的弧向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凹槽,定位凹槽设置在定位销的滑动轨迹上,定位销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向外伸出并伸入定位凹槽内时,可实现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之间的角度锁定,用力克服弹簧力从而迫使定位销退出定位凹槽,则可继续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之间的转动。
以及,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展开时,即两者夹角为180°时,所述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的重叠弧长设定为一个重叠单元;当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夹角转到90°时,所述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的重叠弧长不小于0.2个重叠单元,以防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互脱离和保证铰链刚度;当显示屏膜折叠从180°转到90°时,柔性显示屏膜弯折处圆角半径不大于5mm。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通过设置相互滑动导向适配的圆弧滑槽13和圆弧滑块23,而不需要在枢接中心设置实体的轴体,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因设置轴体而抵触柔性显示屏膜30的问题,避免了由于折叠时轴体抵触而导致的柔性显示屏膜30的损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4所示,第一本体10在靠近第二本体20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U型槽15;第二本体20在靠近第一本体10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板25;第二连接板25伸入所述第一U型槽15内,第二连接板25左、右侧面上设置有圆弧滑块;所述第一U型槽内左右两侧面上对应设置有圆弧滑槽。即,在左右方向上,并排间隔设置有多个铰链结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呈犬牙交错式设置,一方的连接板伸入另一方的U型槽内,连接板和U型槽的侧面上设置有适配的铰链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显示屏膜,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膜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柔性显示屏膜铺设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上表面上,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铰链结构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铰链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上的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所述圆弧滑块与所述圆弧滑槽之间圆弧滑动导向适配;所述圆弧滑块与所述圆弧滑槽在横截面上的圆弧中心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屏膜的外侧;
在所述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圆弧滑槽和所述圆弧滑块的外形轮廓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或第二本体的厚度;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展开后,铰链结构在厚度方向上不凸出所述上表面;
在圆弧方向上,所述圆弧滑槽的一端或两端开口设置;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对转动时,所述圆弧滑块的一部分可经所述开口滑出所述圆弧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展开状态时,所述圆弧滑块与所述圆弧滑槽的圆弧中心与所述柔性显示屏膜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上靠近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邻接部的左右端分别设置有向所述第二本体方向延伸的连接侧板;两个连接侧板中间设置有U型容纳空间;所述第二本体上靠近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邻接部伸入所述U型容纳空间内;
所述连接侧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所述圆弧滑槽或所述圆弧滑块;所述第二邻接部的左右两侧面上对应设置有所述圆弧滑块或圆弧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在靠近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板和/或第一U型槽;所述第二本体在靠近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二U型槽和/或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伸入所述第二U型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板左右侧面上设置有所述圆弧滑槽或所述圆弧滑块;所述第二U型槽左右两侧面上对应设置有所述圆弧滑块或圆弧滑槽;
所述第二连接板伸入所述第一U型槽内,所述第二连接板左右侧面上设置有所述圆弧滑槽或所述圆弧滑块;所述第一U型槽左右两侧面上对应设置有所述圆弧滑块或圆弧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相邻端面间的缝隙小于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展开时,即两者夹角为180°时,所述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的重叠弧长定义为一个重叠单元;
当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夹角转到90°时,所述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的重叠弧长不小于0.2个重叠单元,以防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互脱离和保证铰链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柔性显示屏膜从180°折叠到90°时,柔性显示屏膜弯折处圆角半径不大于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设置有摩擦机构,用实现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在相对转动过程中的随停;
和/或,所述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转角限位机构。
CN201910414530.3A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 Active CN1099940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4530.3A CN109994048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4530.3A CN109994048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4048A CN109994048A (zh) 2019-07-09
CN109994048B true CN109994048B (zh) 2024-05-03

Family

ID=67136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14530.3A Active CN109994048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940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9588A (zh) 2019-08-14 2019-12-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94547A (zh) * 2019-08-26 2019-12-20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铰链及折叠显示装置
WO2021068811A1 (zh) * 2019-10-08 2021-04-15 李萌 面板保护层及显示面板装置
CN114263674A (zh) * 2020-09-16 2022-04-01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组件、铰链同步机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2270890B (zh) * 2020-10-27 2022-09-06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KR102426412B1 (ko) * 2022-01-22 2022-07-29 주식회사 아이피엘랩스 폴더블 디바이스용 힌지장치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80378B1 (ja) * 2005-02-09 2006-05-31 株式会社サークル鉄工 テレビ取付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収納棚
DE102009007991A1 (de) * 2009-02-07 2010-08-26 Audi Ag Bewegungsunabhängige Kulissenführung für Anzeigevorrichtungen
CN104537961A (zh) * 2015-01-19 2015-04-22 深圳市优景观复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遮光型led屏
CN205510132U (zh) * 2016-02-03 2016-08-24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机构及移动终端
CN205692489U (zh) * 2016-06-08 2016-11-16 深圳市光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单元箱体简易弧形连接机构
CN106683572A (zh) * 2015-11-06 2017-05-17 株式会社普莱斯科 折叠式显示装置
CN106873717A (zh) * 2017-02-06 2017-06-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及具有该柔性显示模组的电子装置
CN207268919U (zh) * 2017-06-23 2018-04-24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折叠装置
CN208768115U (zh) * 2018-08-22 2019-04-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结构件及折叠显示屏
CN209657683U (zh) * 2019-05-17 2019-11-19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80378B1 (ja) * 2005-02-09 2006-05-31 株式会社サークル鉄工 テレビ取付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収納棚
DE102009007991A1 (de) * 2009-02-07 2010-08-26 Audi Ag Bewegungsunabhängige Kulissenführung für Anzeigevorrichtungen
CN104537961A (zh) * 2015-01-19 2015-04-22 深圳市优景观复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遮光型led屏
CN106683572A (zh) * 2015-11-06 2017-05-17 株式会社普莱斯科 折叠式显示装置
CN205510132U (zh) * 2016-02-03 2016-08-24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机构及移动终端
CN205692489U (zh) * 2016-06-08 2016-11-16 深圳市光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单元箱体简易弧形连接机构
CN106873717A (zh) * 2017-02-06 2017-06-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及具有该柔性显示模组的电子装置
CN207268919U (zh) * 2017-06-23 2018-04-24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折叠装置
CN208768115U (zh) * 2018-08-22 2019-04-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结构件及折叠显示屏
CN209657683U (zh) * 2019-05-17 2019-11-19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4048A (zh)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4048B (zh) 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
WO2022194142A1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JP6713050B2 (ja) 折り畳み端末
CN214507124U (zh) 一种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13593416B (zh) 折叠显示装置
CN211375464U (zh) 电子装置
US11973890B2 (en) Hinge element, hinge, and mobile terminal
WO2022143487A1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4449074A (zh) 一种转动机构、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6447292U (zh) 一种转轴机构以及电子设备
KR20210055081A (ko) 모바일 단말 및 힌지 기구
CN114697417A (zh) 支撑结构、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JP2024506019A (ja) 昇降駆動制御機能付きヒンジおよび裏折りフレキシブルスクリーンモバイル端末
WO2020135147A1 (zh) 移动终端
CN115002247A (zh) 主摆臂、转轴机构及可折叠式移动终端
CN209657683U (zh) 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
CN112102729B (zh) 一种显示装置
WO2024041457A1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114340243A (zh) 移动终端及其折叠壳体
CN216714975U (zh) 铰链
CN114697435A (zh) 一种折叠组件及终端设备
CN214507123U (zh) 新型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WO2023231366A1 (zh) 折叠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WO2021088020A1 (zh) 电子装置
CN220067475U (zh) 折叠装置、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