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8425A - 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8425A
CN109988425A CN201910074167.5A CN201910074167A CN109988425A CN 109988425 A CN109988425 A CN 109988425A CN 201910074167 A CN201910074167 A CN 201910074167A CN 109988425 A CN109988425 A CN 109988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ps
component
low temperature
polyphenylene sulfide
temperature resis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741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88425B (zh
Inventor
苏健新
苏志军
周乾桃
廖乾明
郭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i Tech Plasticiz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i Tech Plasticiz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i Tech Plasticiz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i Tech Plasticiz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741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884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88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8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88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84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1/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polysulfo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1/02Polythioethers; Polythioether-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PPS改性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括A、B和C三组分;A组分包括PPS树脂和PPS粉,B组分包括PPS增韧剂、高温润滑剂、高温抗氧剂和增粘剂,C组分为玻璃纤维;所述PPS增韧剂是以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基体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接枝苯硫醚基团和有机硅柔性链段所得的共聚物;所述增粘剂为气相二氧化硅与硅烷类偶联剂的复配物。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在高温、高湿下仍保持良好的机械强度性能,耐低温冷冻性能良好,热变形温度高,可用于卫浴、冷热水混合水阀及其相关或要求更严苛的行业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PS改性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卫浴行业中,其冷热水混合水阀一般使用黄铜材料加工而成,存在比重大,材料和加工成本高的问题。PPS用于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突出的热稳定性、良好的耐腐蚀性、耐老化性和阻燃性等特点,使得PPS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近期,有使用PPS工程塑料应用于卫浴行业冷热水水阀的报道。不过目前PPS工程塑料在上述应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低温韧性较差,缺口冲击强度较低,易产生应力脆裂,低温(-20℃)以下冷冻容易开裂漏水。
专利CN101134847A公开了一种聚苯硫醚/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聚苯硫醚/聚酰胺复合材料由以下配比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聚苯硫醚23-69.3%,聚酰胺10-30%,玻璃纤维20-40%,热稳定剂0.2-2%,硅烷偶联剂0.1-2%,加工润滑剂0.2-2%,结晶促进剂0.1-1%。该聚苯硫醚/聚酰胺复合材料克服了聚苯硫醚冲击强度低和耐弯折性差的缺点,提高了材料的冲击韧性,该专利的聚苯硫醚/聚酰胺复合材料物理机械性能较玻璃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有所改善,但是还不能满足卫浴领域耐高低温循环测试的要求,其耐高低温循环性能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高温、高湿下仍保持良好的机械强度性能,耐低温冷冻性能良好,热变形温度高,可用于卫浴、冷热水混合水阀及其相关或要求更严苛的行业领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控制方便,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大规模化工业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A、B和C三组分;A组分包括PPS树脂和PPS粉,B组分包括PPS增韧剂、高温润滑剂、高温抗氧剂和增粘剂,C组分为玻璃纤维。
所述PPS增韧剂是以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嵌段共聚物为基体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接枝苯硫醚基团和有机硅柔性链段所得的共聚物。本发明的PPS增韧剂能极大地提高增韧剂与PPS材料的相容性,能改善PPS材料与玻璃纤维的亲和性、分散性;同时有机硅柔性链段的加入能进一步提升材料的低温冲击强度而不影响其他力学性能。
所述增粘剂为气相二氧化硅与硅烷类偶联剂的复配物。本发明通过将气相二氧化硅与硅烷类偶联剂通过高速搅拌制得增粘剂,可以提高材料的致密性和对水的阻隔性。所述气相二氧化硅为纳米气相二氧化硅。优选的,所述气相二氧化硅为德固赛A200,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60。
优选的,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PPS树脂 20-60份
PPS粉 5-35份。
更为优选的,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PPS树脂 30-50份
PPS粉 10-30份。
优选的,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更为优选的,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优选的,所述C组分的质量为所述复合材料总质量的30%-50%。
本发明通过分别控制A、B和C三组分中各原料的用量,制得的复合材料在高温、高湿下仍保持良好的机械强度性能,耐低温冷冻性能良好,热变形温度高,可用于卫浴、冷热水混合水阀及其相关或要求更严苛的行业领域。
优选的,所述PPS树脂为线型PPS树脂,所述PPS粉为线型PPS粉。本发明通过采用线型PPS树脂和线型PPS粉,其耐热性高(连续使用温度达240℃),机械强度、刚性、难燃性、耐化学性、电气特性和尺寸稳定性优良,耐磨、抗蠕优,阻燃性优,有自熄性,达UL94V-0级。更为优选的,所述PPS树脂为SK G200,所述PPS粉为新和成1150C。
优选的,所述PPS增韧剂的接技率为0.6%-0.8%。本发明通过严格控制PPS增韧剂的接技率,可以极大提高组合料之间的相容性、亲和性,在不降低弯曲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同时,还可大幅度地提高缺口冲击强度,防止水阀制品在低温冷冻时开裂。更为优选的,所述PPS增韧剂的接技率为0.7%。
优选的,所述气相二氧化硅与所述硅烷类偶联剂的质量比为8-12:1-3。本发明通过严格控制气相二氧化硅与所述硅烷类偶联剂的质量比,可以提高树脂基材与无机物的结合强度,同时提高材料的抗水性。更为优选的,所述气相二氧化硅与所述硅烷类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2。
优选的,所述高温润滑剂为PETS和/或硅酮。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高温润滑剂,可以减少加工过程玻璃纤维的剪切破坏,保持塑料的力学性能。更为优选的,所述硅酮为道康宁4-7081。
优选的,所述高温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1098和亚磷酸酯类辅助型抗氧剂626以重量比0.8-1.2:1复配而成。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高温抗氧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抑制加工过程组合材料的氧化降解。更为优选的,所述高温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1098和亚磷酸酯类辅助型抗氧剂626以重量比1:1复配而成。
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为单丝直径在11-15μm的无碱玻璃纤维。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玻璃纤维,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更为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为泰山玻纤T635B。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PS树脂和PPS粉混合均匀,得到A组分;
(2)向A组分中加入PPS增韧剂、高温润滑剂、高温抗氧剂和增粘剂,混合均匀,得A组分和B组分的混合物料;
(3)将上述混合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玻璃纤维在挤出过程中挤出机的中段加入;经水冷、风冷和造粒后制得所述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
具体的,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PS树脂和PPS粉加入至转速为70-90r/min的中速混料机中混合1-10min,得到A组分;
(2)向A组分中加入PPS增韧剂、高温润滑剂、高温抗氧剂和增粘剂,于转速为70-90r/min的中速混料机中混合1-1Omin,得A组分和B组分的混合物料;
(3)将上述混合物料加入长径比为36-44:1的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玻璃纤维在挤出过程中挤出机的中段加入;所述混合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各段的温度分别为:一区250-300℃、二区300-320℃、三区300-320℃、四区300-320℃、五区300-320℃、六区280-300℃、七区260-280℃、八区260-280℃、九区260-280℃、十区300-310℃,主机转速300-400r/min;经水冷、风冷和造粒后制得所述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复合材料通过添加抗氧化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抑制加工过程组合材料的氧化降解。本发明的复合材料通过添加润滑剂,可以减少加工过程玻璃纤维的剪切破坏,保持塑料的力学性能。本发明的复合材料通过添加以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基体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接枝苯硫醚基团和有机硅柔性链段所得的共聚物作为PPS增韧剂,可以极大提高组合料之间的相容性、亲和性,在不降低弯曲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同时,还可大幅度地提高缺口冲击强度,防止水阀制品在低温冷冻时开裂。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所添加的增粘剂有硅烷类偶联剂,分散性好,不会造成气相二氧化硅在加工时的团聚,提高树脂基材与无机物的结合强度,气相二氧化硅为纳米级,比表面积大,表面吸附力强,表面能大,使树脂大分子链更加紧密,起到对材料的增粘,同时提高材料的抗水性。同时,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所添加的PPS增韧剂和增粘剂产生了协同作用,保证产品的耐低温性能和长期使用功能,在不改变现有燃气/电热热水器冷热水混合水阀结构的基础上,所制备的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同时满足塑料水阀的注塑加工工艺,满足水阀制品尺寸稳定性,满足水阀耐热耐寒性的使用要求,还可以满足水阀安装装配时高强度、高扭矩的力学性能要求等。
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缺口冲击强度而不降低其他的力学性能;低温(-20℃)冷冻效果好,热变形温度超过230℃,耐高低温循环不开裂;材料密度较低,在应用上较传统金属材料和普通玻璃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更具有价格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下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PPS树脂为SK G200,PPS粉为新和成1150C,玻璃纤维为泰山玻纤T635B,硅酮为道康宁4-7081,气相二氧化硅为德固赛A200,硅烷偶联剂为KH560。
对比例1
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A、B和C三组分;A组分包括PPS树脂和PPS粉,B组分包括高温润滑剂和高温抗氧剂,C组分为玻璃纤维;
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PPS树脂 44.2份
PPS粉 15份。
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高温润滑剂 0.3份
高温抗氧剂 0.5份。
所述C组分的质量为所述复合材料总质量的40%。
所述高温润滑剂为硅酮。
所述高温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1098和亚磷酸酯类辅助型抗氧剂626以重量比1:1复配而成。
所述玻璃纤维为单丝直径在13μm的无碱玻璃纤维。
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1)将PPS树脂和PPS粉加入至转速为80r/min的中速混料机中混合2min,得到A组分;
(2)向A组分中加入高温润滑剂和高温抗氧剂,于转速为85r/min的中速混料机中混合3min,得A组分和B组分的混合物料;
(3)将上述混合物料加入长径比为40:1的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玻璃纤维在挤出过程中挤出机的中段加入;所述混合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各段的温度分别为:一区270℃、二区300℃、三区305℃、四区305℃、五区300℃、六区295℃、七区275℃、八区270℃、九区270℃、十区300℃,主机转速400r/min;经水冷、风冷和造粒后制得所述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
对比例2
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A、B和C三组分;A组分包括PPS树脂和PPS粉,B组分包括PPS增韧剂、高温润滑剂和高温抗氧剂,C组分为玻璃纤维;
所述PPS增韧剂是以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基体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接枝苯硫醚基团和有机硅柔性链段所得的共聚物。
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PPS树脂 38.2份
PPS粉 15份。
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PPS增韧剂 6份
高温润滑剂 0.3份
高温抗氧剂 0.5份。
所述C组分的质量为所述复合材料总质量的40%。
所述PPS增韧剂的接技率为0.7%。
所述高温润滑剂为硅酮。
所述高温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1098和亚磷酸酯类辅助型抗氧剂626以重量比1:1复配而成。
所述玻璃纤维为单丝直径在13μm的无碱玻璃纤维。
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1)将PPS树脂和PPS粉加入至转速为80r/min的中速混料机中混合2min,得到A组分;
(2)向A组分中加入高温润滑剂和高温抗氧剂,于转速为85r/min的中速混料机中混合3min,得A组分和B组分的混合物料;
(3)将上述混合物料加入长径比为40:1的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玻璃纤维在挤出过程中挤出机的中段加入;所述混合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各段的温度分别为:一区270℃、二区300℃、三区305℃、四区305℃、五区300℃、六区295℃、七区275℃、八区270℃、九区270℃、十区300℃,主机转速400r/min;经水冷、风冷和造粒后制得所述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
对比例3
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A、B和C三组分;A组分包括PPS树脂和PPS粉,B组分包括高温润滑剂、高温抗氧剂和增粘剂,C组分为玻璃纤维;
所述增粘剂为气相二氧化硅与硅烷类偶联剂的复配物。
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PPS树脂 41.7份
PPS粉 15份。
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高温润滑剂 0.3份
高温抗氧剂 0.5份
增粘剂 2.5份。
所述C组分的质量为所述复合材料总质量的40%。
所述气相二氧化硅与所述硅烷类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2。
所述高温润滑剂为硅酮。
所述高温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1098和亚磷酸酯类辅助型抗氧剂626以重量比1:1复配而成。
所述玻璃纤维为单丝直径在13μm的无碱玻璃纤维。
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1)将PPS树脂和PPS粉加入至转速为80r/min的中速混料机中混合2min,得到A组分;
(2)向A组分中加入高温润滑剂和高温抗氧剂,于转速为85r/min的中速混料机中混合3min,得A组分和B组分的混合物料;
(3)将上述混合物料加入长径比为40:1的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玻璃纤维在挤出过程中挤出机的中段加入;所述混合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各段的温度分别为:一区270℃、二区300℃、三区305℃、四区305℃、五区300℃、六区295℃、七区275℃、八区270℃、九区270℃、十区300℃,主机转速400r/min;经水冷、风冷和造粒后制得所述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
实施例1
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A、B和C三组分;A组分包括PPS树脂和PPS粉,B组分包括PPS增韧剂、高温润滑剂、高温抗氧剂和增粘剂,C组分为玻璃纤维;
所述PPS增韧剂是以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基体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接枝苯硫醚基团和有机硅柔性链段所得的共聚物;所述增粘剂为气相二氧化硅与硅烷类偶联剂的复配物。
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PPS树脂 35.7份
PPS粉 15份。
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C组分的质量为所述复合材料总质量的40%。
所述PPS增韧剂的接技率为0.7%。
所述气相二氧化硅与所述硅烷类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2。
所述高温润滑剂为硅酮。
所述高温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1098和亚磷酸酯类辅助型抗氧剂626以重量比1:1复配而成。
所述玻璃纤维为单丝直径在13μm的无碱玻璃纤维。
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1)将PPS树脂和PPS粉加入至转速为80r/min的中速混料机中混合2min,得到A组分;
(2)向A组分中加入高温润滑剂和高温抗氧剂,于转速为85r/min的中速混料机中混合3min,得A组分和B组分的混合物料;
(3)将上述混合物料加入长径比为40:1的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玻璃纤维在挤出过程中挤出机的中段加入;所述混合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各段的温度分别为:一区270℃、二区300℃、三区305℃、四区305℃、五区300℃、六区295℃、七区275℃、八区270℃、九区270℃、十区300℃,主机转速400r/min;经水冷、风冷和造粒后制得所述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
对比例4
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A、B和C三组分;A组分包括PPS树脂和PPS粉,B组分包括PPS增韧剂、高温润滑剂和高温抗氧剂,C组分为玻璃纤维;
所述PPS增韧剂是以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基体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接枝苯硫醚基团和有机硅柔性链段所得的共聚物。
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PPS树脂 35.2份
PPS粉 15份。
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PPS增韧剂 8份
高温润滑剂 0.3份
高温抗氧剂 0.5份。
所述C组分的质量为所述复合材料总质量的40%。
所述PPS增韧剂的接技率为0.7%。
所述高温润滑剂为硅酮。
所述高温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1098和亚磷酸酯类辅助型抗氧剂626以重量比1:1复配而成。
所述玻璃纤维为单丝直径在13μm的无碱玻璃纤维。
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1)将PPS树脂和PPS粉加入至转速为80r/min的中速混料机中混合2min,得到A组分;
(2)向A组分中加入高温润滑剂和高温抗氧剂,于转速为85r/min的中速混料机中混合3min,得A组分和B组分的混合物料;
(3)将上述混合物料加入长径比为40:1的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玻璃纤维在挤出过程中挤出机的中段加入;所述混合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各段的温度分别为:一区270℃、二区300℃、三区305℃、四区305℃、五区300℃、六区295℃、七区275℃、八区270℃、九区270℃、十区300℃,主机转速400r/min;经水冷、风冷和造粒后制得所述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
将实施例1和对比例1-4完成造粒的粒子和对比样1(PPS日本东丽A504)和2(PPS/PA66)的粒子在130-150℃(具体选择140℃)的鼓风烘箱中干燥4-6h(具体选择5h),再将干燥的粒子在80T注塑机上注塑制样,制样过程中保持模温在70-100℃(具体选择85℃)。
1、拉伸强度按GB/T 1040标准进行检验。试样类型为I型,样条尺寸(mm):170(长)×(20±0.2)(端部宽度)×(4±0.2)(厚度),拉伸速度为50mm/min。
2、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按GB 9341/T标准进行检验。试样类型为I型,试样尺寸(mm):(80±2)×(10±0.2)×(4±0.2),弯曲速度为20mm/min。
3、缺口冲击强度按GB/T 1043标准进行检验。试样类型为I型,试样尺寸(mm):(80±2)×(10±0.2)×(4±0.2);缺口类型为A类,缺口剩余厚度为3.2mm。
4、热变形温度按GB/T 1634.2标准进行检验。负载为1.80MPa,跨距为100mm。
5、阻燃性能按照GB/T 4609-84标准进行检验。试样尺寸(mm):(125±5)×(13±0.5)×(1.5±0.1)。
6、吸水率按ISO 62标准进行,23℃/24h。
7、冷热冲击:注塑成水阀恒温器,高温80℃,3h,低温-25℃,3h,为一个循环,进行5个循环,完成后通水检查是否漏水。
8、耐冻试验:注塑成水阀恒温器,通水放置-20℃环境中1h,完成后通水检查是否漏水。
实施例1和对比例1-4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以及对比样1-2的性能如下表所示。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异,PPS增韧剂的加入,在不明显影响弯曲强度、拉伸强度等力学机械性能,降低了热变形温度,但能大幅度地提高冲击强度及低温冲击强度,同时与本发明的增粘剂的协同作用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玻璃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在高低温循环测试中开裂的缺点。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是在玻纤增强PPS材料的基础上整合过来,没有涉及设备的改造,通用性较强。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包括A、B和C三组分;A组分包括PPS树脂和PPS粉,B组分包括PPS增韧剂、高温润滑剂、高温抗氧剂和增粘剂,C组分为玻璃纤维;
所述PPS增韧剂是以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基体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接枝苯硫醚基团和有机硅柔性链段所得的共聚物;所述增粘剂为气相二氧化硅与硅烷类偶联剂的复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PPS树脂 20-60份
PPS粉 5-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C组分的质量为所述复合材料总质量的3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PS树脂为线型PPS树脂,所述PPS粉为线型PPS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PS增韧剂的接技率为0.6%-0.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二氧化硅与所述硅烷类偶联剂的质量比为8-12: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润滑剂为PETS和/或硅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1098和亚磷酸酯类辅助型抗氧剂626以重量比0.8-1.2:1复配而成。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PPS树脂和PPS粉混合均匀,得到A组分;
(2)向A组分中加入PPS增韧剂、高温润滑剂、高温抗氧剂和增粘剂,混合均匀,得A组分和B组分的混合物料;
(3)将上述混合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玻璃纤维在挤出过程中挤出机的中段加入;经水冷、风冷和造粒后制得所述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
CN201910074167.5A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9884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4167.5A CN109988425B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4167.5A CN109988425B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8425A true CN109988425A (zh) 2019-07-09
CN109988425B CN109988425B (zh) 2021-08-13

Family

ID=67129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4167.5A Active CN109988425B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8842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1686A (zh) * 2021-10-19 2021-12-31 上海普利特伴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高性能改性pps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51406A (zh) * 2022-10-27 2023-01-31 江苏亚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塑料的制备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75812B1 (en) * 2002-07-29 2005-04-05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Resi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graft copolymer
CN105694449A (zh) * 2016-04-06 2016-06-22 广东泰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冷热水混合水阀的pps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29692A (zh) * 2018-02-07 2018-07-27 深圳华力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介电常数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75812B1 (en) * 2002-07-29 2005-04-05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Resi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graft copolymer
CN105694449A (zh) * 2016-04-06 2016-06-22 广东泰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冷热水混合水阀的pps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29692A (zh) * 2018-02-07 2018-07-27 深圳华力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介电常数的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长福: "《简明粘接技术手册》", 31 July 2012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1686A (zh) * 2021-10-19 2021-12-31 上海普利特伴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高性能改性pps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61686B (zh) * 2021-10-19 2024-03-08 上海普利特伴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高性能改性pps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51406A (zh) * 2022-10-27 2023-01-31 江苏亚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塑料的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8425B (zh) 2021-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10852B (zh) 一种玻纤增强pa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81456B (zh) 一种无浮纤增强尼龙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08206B (zh) 高性能尼龙树脂/硫酸钙晶须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4497B (zh) 改性pbt材料的制备方法
JP2018024871A (ja) ポリアミド66とポリアミド610、ポリアミド1010およびポリアミド1012からなる群から選ばれるポリアミドとを含む組成物
CN106566244A (zh) 一种高流动良表面碳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4803A (zh) 一种高流动性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88425A (zh) 一种耐高低温循环开裂聚苯硫醚增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7532A (zh) 一种无卤阻燃高光泽高玻纤增强p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93744A (zh) 一种超高韧性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95368A (zh) 一种抗湿热老化的碳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
CN110256825A (zh) 一种玻纤增强阻燃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1592B (zh) 一种高含量玻纤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8943881B (zh) 一种全塑保温耐压输送管道及制备方法
CN109320959B (zh) 一种无卤高温尼龙pa6t增强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80707A (zh) 韧化聚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84623A (zh) 一种低浮纤玻纤增强as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17744A (zh) 一种用于增材制造的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08699A (zh) 一种节能防电全塑电热水器混水阀及其制作方法
CN112266613A (zh) 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注塑制件
CN106349695A (zh) 食品级高耐热p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66159A (zh) 聚酰胺作为流动促进剂在提高增强asa组合物光泽度的用途
CN105038099B (zh) 钓竿用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7526A (zh) 一种增韧增强尼龙6的增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153631A (zh) 一种涂层改性碳纤维增强abs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