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5260B - 一种文物熏蒸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文物熏蒸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5260B
CN109985260B CN201711488791.7A CN201711488791A CN109985260B CN 109985260 B CN109985260 B CN 109985260B CN 201711488791 A CN201711488791 A CN 201711488791A CN 109985260 B CN109985260 B CN 1099852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migation
cultural relic
fumigant
cultural
hou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887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85260A (zh
Inventor
姜标
张琛
陶黎明
吴来明
周新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USEUM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of CAS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USEUM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of CAS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USEUM,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of CAS,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USEUM
Priority to CN2017114887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852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85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52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85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52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3/00Fumigators;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gases
    • A01M13/003Enclosures for fumigation, e.g. containers, bags or hous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chemical substances
    • A61L2/20Gaseous substances, e.g. vapou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文物熏蒸工艺,包括如下操作:将熏蒸剂与文物放入熏蒸箱内,在20~45℃下进行熏蒸1~72小时后,减压抽气1~24小时,通风置换空气1~48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所述熏蒸剂是具有通式I:
Figure DDA0001535223480000011
所示化学结构的化合物与通式II:
Figure DDA0001535223480000012
所示化学结构的化合物或/和通式III:

Description

一种文物熏蒸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文物熏蒸工艺,属于文物保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文物作为一类具有特殊社会价值的物品,它可以从社会的各个角度反映出当时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状况,以及当时人们在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喜好、习惯和状况,对于传承人类文明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因此,文物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由于馆藏文物中相当一部分为各种材质的有机质文物,如丝、竹、棉、纸张、毛皮、漆木等,而文物中的有机质成分可以为微生物和害虫的生长、生理代谢等活动提供大量丰富的养料和养分,因此,微生物和害虫对文物造成的危害程度是极为严重的,因而对文物进行防虫防霉处理成为文物保护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
但由于文物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复制性、不可再生性和唯一性,决定了文物工作者不可能采用常规的防虫防霉方法对其进行保护。因为,一旦使文物受损,将造成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文物的保护效果将直接关系到文物的寿命和价值。
目前,广泛用于文物消毒的杀虫灭菌方法主要有充气(二氧化碳、氮气)除氧等物理杀虫法以及采用环氧乙烷、溴甲烷、硫酰氟等熏蒸剂进行熏蒸的化学防治法。虽然现有的这几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杀虫灭菌的效果,但各有其不足之处,例如:氮气杀虫时间长,且不同昆虫对高纯度氮气的耐受力差异显著;二氧化碳由于呈弱酸性,在高湿度的条件下对被处理的材料有影响,特别是含氧化铅的材料,短时间即会生成碳酸盐;环氧乙烷属于易爆物质,且具有诱变性;溴甲烷的杀菌能力较差,并且自1997年第九次“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会议”后开始,发达国家已经约定从2005年起逐步停止使用溴甲烷,而且根据蒙特利尔协议,到2015年,我国也将被禁止使用溴甲烷;硫酰氟由于其疏水性,很难渗透到含水的虫卵中,因而杀卵能力差,且氟化物的沉积对人体骨骼有中毒的危险。另外,硫酰氟温室效应显著,硫酰氟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大约是等量的二氧化碳的5000倍!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既能有效防虫防霉,又不影响文物材质和人体健康,同时也不污染环境的安全环保的文物保存方法,是摆在世界各国文物保护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虽然中国专利CN201310403788.6公开的文物熏蒸消毒方法,利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代替环氯乙烷、溴甲烷等熏蒸剂,解决了易爆性、对环境的破坏性及人体的安全无害性,但该方法需要将植物熏蒸剂与文物放入熏蒸箱后,熏蒸用的植物精油用量也较大,另外还需通入高纯氮气,而且对不同的霉菌病害类型及文物材质,需要选择特定的湿度条件和熏蒸时间,例如:对于纸张、骨质、象牙材质的文物,需要调节湿度在50-55%;对于纺织品、木质、皮革制品材质的文物,需要调节湿度在50-60%;一般对于黑曲霉、黄曲霉等霉菌,需熏蒸20-24小时;因此,此专利技术不仅操作繁琐,而且不能实现在同一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细菌霉菌进行一次性熏蒸处理,关键是,该专利技术并未告知文物经过所述的熏蒸消毒方法处理后,再放置在文物馆藏环境下再复生霉菌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和需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环保、安全有效的文物熏蒸工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文物熏蒸工艺,包括如下操作:将熏蒸剂与文物放入熏蒸箱内,在20~45℃下进行熏蒸1~72小时后,减压抽气1~24小时,通风置换空气1~48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所述熏蒸剂是具有通式I:
Figure BDA0001535223470000021
所示化学结构的化合物与通式II:
Figure BDA0001535223470000022
所示化学结构的化合物或/和通式III:
Figure BDA0001535223470000023
所示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的复配物;其中,所述通式I中:R1和R2各自独立的选自Ra取代的C1-C4烷烃基、Ra取代的C2-C4烯烃基、Ra取代的苯基、Ra取代的苄基、Ra取代的C3-C8环烷基、Ra取代的C3-C8环烯烃基、Ra取代的金刚烷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Ra选自氢、羟基、卤素、三氟甲基、C1-C3烷烃基、C2-C3烯烃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通式II中:X为卤素;R3为Ra取代的C1-C4烷烃基、Ra取代的C2-C4烯烃基、Ra取代的苯基、Ra取代的苄基、Ra取代的C3-C8环烷基、Ra取代的C3-C8环烯烃基或Ra取代的金刚烷基;所述Ra选自氢、羟基、卤素、三氟甲基、C1-C3烷烃基、C2-C3烯烃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通式III中:X为卤素;R4为Ra取代的C1-C4烷烃基、Ra取代的C2-C4烯烃基、Ra取代的苯基、Ra取代的苄基、Ra取代的C3-C8环烷基、Ra取代的C3-C8环烯烃基或Ra取代的金刚烷基;所述Ra选自氢、羟基、卤素、三氟甲基、C1-C3烷烃基、C2-C3烯烃基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式I中:R1和R2各自独立的选自Ra取代的C1-C4烷烃基、Ra取代的C2-C4烯烃基、Ra取代的苯基、Ra取代的苄基、Ra取代的C3-C7环烷基、Ra取代的C3-C7环烯烃基、Ra取代的金刚烷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Ra选自氢、羟基、氟、氯、溴、三氟甲基、甲基、乙基、异丙基、烯丙基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通式I中:R1和R2各自独立的选自Ra取代的C1-C4烷烃基、Ra取代的C2-C4烯烃基、Ra取代的苯基、Ra取代的苄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Ra选自氢、羟基、氟、氯、溴、三氟甲基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通式I中:R1和R2各自独立的选自C1-C4烷烃基、C2-C4烯烃基、苯基、苄基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的说,所述通式I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下述化学结构式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1535223470000031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式II中:X为F、Cl或Br;R3为Ra取代的C1-C4烷烃基、Ra取代的C2-C4烯烃基、Ra取代的苯基、Ra取代的苄基、Ra取代的C3-C7环烷基、Ra取代的C3-C7环烯烃基或Ra取代的金刚烷基;所述Ra选自氢、羟基、氟、氯、溴、三氟甲基、甲基、乙基、异丙基、烯丙基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通式II中:X为F、Cl或Br;R3为Ra取代的C1-C4烷烃基、Ra取代的C2-C4烯烃基、Ra取代的C3-C7环烷基或Ra取代的苯基;所述Ra选自氢、羟基、氟、氯、溴、三氟甲基、甲基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通式II中:X为F、Cl或Br;R3为C1-C4烷烃基、C2-C4烯烃基或Ra取代的苯基,所述Ra选自氢、羟基、氟、氯、溴、三氟甲基、甲基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的说,所述通式II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下述化学结构式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1535223470000032
Figure BDA0001535223470000041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式III中:X为F、Cl或Br;R4为Ra取代的C1-C4烷烃基、Ra取代的C2-C4烯烃基、Ra取代的苯基、Ra取代的苄基、Ra取代的C3-C7环烷基、Ra取代的C3-C7环烯烃基或Ra取代的金刚烷基;所述Ra选自氢、羟基、氟、氯、溴、三氟甲基、甲基、乙基、异丙基、烯丙基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通式III中:X为F、Cl或Br;R4为Ra取代的C1-C4烷烃基、Ra取代的C2-C4烯烃基、Ra取代的C3-C7环烷基或Ra取代的苯基;所述Ra选自氢、羟基、氟、氯、溴、甲基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通式III中:X为F、Cl或Br;R4为C1-C4烷烃基、C2-C4烯烃基或Ra取代的苯基;所述Ra选自氢、羟基、氟、氯、溴、甲基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通式III中:X为F或Cl;R4为C1-C4烷烃基、C2-C4烯烃基或苯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熏蒸剂是由通式I化合物与通式II化合物或通式III化合物按体积比为2:1~2:6组成的复配物,或者是由通式I化合物与通式II化合物和通式III化合物按体积比为2:1:1~2:3:3组成的复配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选用由通式I化合物与通式II化合物或通式III化合物组成的复配物,或由通式I化合物与通式II化合物和通式III化合物组成的复配物作为熏蒸剂,不仅实现了对文物的安全有效杀菌消毒,而且对环境的污染最低,没有熏蒸剂残留问题,不影响文物材质和人体健康,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尤其是,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细菌霉菌和常见虫害进行一次性处理,并且经过本发明熏蒸处理后的文物,能在文物馆藏环境下放置半年以上不再复生细菌霉菌;另外,本发明方法还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的材质和细菌霉菌范围广等优点,对文物的安全长久保存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熏蒸剂的制备
1、1,2-二甲基硫醚与苯基氟磺酸酯的复配物:
将1,2-二甲基硫醚与苯基氟磺酸酯按照体积比2:3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简记为熏蒸剂A;测定小鼠经口LD50>500mg/Kg,属于低毒。
2、1,2-二乙基硫醚与乙烯基磺酰氟的复配物:
将1,2-二乙基硫醚与乙烯基磺酰氟按照体积比2:1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简记为熏蒸剂B;测定小鼠经口LD50>500mg/Kg,属于低毒。
3、1-甲基-2-乙基硫醚与间氯苯基氟磺酸酯的复配物:
将1-甲基-2-乙基硫醚与间氯苯基氟磺酸酯按照体积比2:1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简记为熏蒸剂C;测定小鼠经口LD50>500mg/Kg,属于低毒。
4、1,2-二丙基硫醚与间氟苯基氟磺酸酯的复配物:
将1,2-二丙基硫醚与间氟苯基氟磺酸酯按照体积比2:4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简记为熏蒸剂D;测定小鼠经口LD50>500mg/Kg,属于低毒。
5、1,2-二烯丙基硫醚与对氯苯基氟磺酸酯和乙烯基磺酰氟的复配物:
将1,2-二烯丙基硫醚与对氯苯基氟磺酸酯和乙烯基磺酰氟按照体积比2:1:1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简记为熏蒸剂E;测定小鼠经口LD50>500mg/Kg,属于低毒。
6、1-甲基-2-丁基硫醚与对甲基苯基氟磺酸酯和烯丙基磺酰氟的复配物:
将1-甲基-2-丁基硫醚与对甲基苯基氟磺酸酯和烯丙基磺酰氟按照体积比2:2:1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简记为熏蒸剂F;测定小鼠经口LD50>500mg/Kg,属于低毒。
7、1,2-二乙基硫醚与苯基磺酰氟的复配物:
将1,2-二乙基硫醚与苯基磺酰氟按照体积比2:5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简记为熏蒸剂G;测定小鼠经口LD50>500mg/Kg,属于低毒。
8、1,2-二烯丙基硫醚与乙基磺酰氟的复配物:
将1,2-二烯丙基硫醚与乙基磺酰氟按照体积比1:3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简记为熏蒸剂H;测定小鼠经口LD50>500mg/Kg,属于低毒。
9、1,2-二甲基硫醚与间溴苯基氟磺酸酯的复配物:
将1,2-二甲基硫醚与间溴苯基氟磺酸酯按照体积比2:6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简记为熏蒸剂I;测定小鼠经口LD50>500mg/Kg,属于低毒。
实施例2:文物熏蒸实验
文物材质:纸张
病害:曲霉、青霉、黑皮蠹等
熏蒸剂:熏蒸剂A
熏蒸方法:
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0℃,进行熏蒸36小时后,减压抽气2小时,通风置换气体10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
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已没有任何霉菌生长;
并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
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霉菌和虫害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
存放时间 0个月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
霉菌生长情况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害虫杀灭率 100% 100% 100% 100% 100%
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纸张颜色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纸张强度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及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纸张耐折度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实施例3-1:文物熏蒸实验
文物材质:丝绸材料
病害:曲霉、青霉和衣鱼等
熏蒸剂:熏蒸剂C
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24小时后,减压抽气10小时,通风1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
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已没有任何霉菌生长;
并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
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霉菌和虫害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1535223470000061
Figure BDA0001535223470000071
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丝绸颜色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丝绸强度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实施例3-2:文物熏蒸实验
文物材质:丝绸材料
病害:曲霉、青霉和衣蛾等
熏蒸剂:熏蒸剂C
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24小时后,减压抽气24小时,通风24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
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已没有任何霉菌生长;
并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
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霉菌和虫害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
存放时间 0个月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
霉菌生长情况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害虫杀灭率 100% 100% 100% 100% 100%
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丝绸颜色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丝绸强度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实施例3-3:文物熏蒸实验
文物材质:丝绸材料
病害:曲霉、青霉和黑皮蠹等
熏蒸剂:熏蒸剂C
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48小时后,减压抽气1小时,通风48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
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已没有任何霉菌生长;
并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
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霉菌和虫害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
存放时间 0个月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
霉菌生长情况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害虫杀灭率 100% 100% 100% 100% 100%
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丝绸颜色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丝绸强度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实施例3-4:文物熏蒸实验
文物材质:丝绸材料
病害:金色葡萄球菌、曲霉、青霉和黑皮蠹、衣鱼、烟草甲、书虱等
熏蒸剂:熏蒸剂C
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35℃,进行熏蒸24小时后,减压抽气20小时,通风24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
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已没有任何霉菌生长;
并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
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霉菌和虫害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
存放时间 0个月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
霉菌生长情况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害虫杀灭率 100% 100% 100% 100% 100%
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丝绸颜色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丝绸强度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实施例4:文物熏蒸实验
文物材质:竹木
病害: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曲霉、青霉和黑皮蠹、衣蛾、蟑螂、白蚁等
熏蒸剂:熏蒸剂B
熏蒸方法:
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45℃,进行熏蒸1小时后,减压抽气24小时,通风48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
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已没有任何霉菌生长;
并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
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霉菌和虫害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
存放时间 0个月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
霉菌生长情况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害虫杀灭率 100% 100% 100% 100% 100%
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竹木颜色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竹木强度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实施例5:文物熏蒸实验
文物材质:棉织品
病害:蜡叶芽枝霉、根霉、木霉、青霉、黑皮蠹和衣蛾等
熏蒸剂:熏蒸剂G
熏蒸方法:
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30℃,进行熏蒸72小时后,减压抽气20小时,通风24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
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已没有任何霉菌生长;
并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
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霉菌和虫害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
存放时间 0个月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
霉菌生长情况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害虫杀灭率 100% 100% 100% 100% 100%
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颜色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强度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实施例6:文物熏蒸实验
文物材质:皮革和骨制品
病害:毛壳霉、木霉和黑皮蠹等
熏蒸剂:熏蒸剂H
熏蒸方法:
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0℃,进行熏蒸24小时后,减压抽气24小时,通风1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
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已没有任何霉菌生长;
并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
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霉菌和虫害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
存放时间 0个月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
霉菌生长情况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无任何霉菌
害虫杀灭率 100% 100% 100% 100% 100%
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颜色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的纤维组织排列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实施例7:文物熏蒸实验
文物材质:麻织品
病害:曲霉、青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和小圆皮蠹、黑皮蠹等
熏蒸剂:熏蒸剂B
熏蒸方法:
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0℃,进行熏蒸24小时后,减压抽气2小时,通风24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
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已没有任何细菌生长;
并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
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菌霉和虫害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
存放时间 0个月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
细菌生长情况 无任何细菌 无任何细菌 无任何细菌 无任何细菌 无任何霉菌
害虫杀灭率 100% 100% 100% 100% 100%
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颜色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麻织品强度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实施例8-1:文物熏蒸实验
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
病害:曲霉、青霉、木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和黑皮蠹、衣蛾、衣鱼、书虱等
熏蒸剂:熏蒸剂C
熏蒸方法:
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24小时后,减压抽气24小时,通风24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
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均已没有任何霉菌和细菌生长;
并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
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菌霉和虫害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1535223470000111
说明本发明方法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细菌霉菌进行一次性处理。
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颜色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等强度也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纸张耐折度也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的纤维组织排列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实施例8-2:文物熏蒸实验
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
病害:曲霉、青霉、木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和黑皮蠹、衣蛾、衣鱼、书虱等
熏蒸剂:熏蒸剂A
熏蒸方法:
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24小时后,减压抽气24小时,通风24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
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均已没有任何霉菌和细菌生长;
并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均没有熏蒸剂残留;
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菌霉和虫害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1535223470000121
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霉、菌进行一次性处理。
实施例8-3:文物熏蒸实验
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
病害:曲霉、青霉、木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和黑皮蠹、衣蛾、衣鱼、书虱等
熏蒸剂:熏蒸剂B
熏蒸方法:
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24小时后,减压抽气24小时,通风24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
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均已没有任何霉菌和细菌生长;
并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均没有熏蒸剂残留;
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菌霉和虫害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1535223470000122
Figure BDA0001535223470000131
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霉、菌进行一次性处理。
实施例8-4:文物熏蒸实验
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
病害:曲霉、青霉、木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和黑皮蠹、衣蛾、衣鱼、书虱等
熏蒸剂:熏蒸剂D
熏蒸方法:
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24小时后,减压抽气24小时,通风24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
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均已没有任何霉菌和细菌生长;
并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均没有熏蒸剂残留;
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菌霉和虫害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1535223470000132
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霉、菌进行一次性处理。
实施例8-5:文物熏蒸实验
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
病害:曲霉、青霉、木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和黑皮蠹、衣蛾、衣鱼、书虱等
熏蒸剂:熏蒸剂E
熏蒸方法:
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24小时后,减压抽气24小时,通风24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
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均已没有任何霉菌和细菌生长;
并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均没有熏蒸剂残留;
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菌霉和虫害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1535223470000141
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霉、菌进行一次性处理。
实施例8-6:文物熏蒸实验
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
病害:曲霉、青霉、木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和黑皮蠹、衣蛾、衣鱼、书虱等
熏蒸剂:熏蒸剂F
熏蒸方法:
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24小时后,减压抽气24小时,通风24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
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均已没有任何霉菌和细菌生长;
并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均没有熏蒸剂残留;
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菌霉和虫害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1535223470000142
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霉、菌进行一次性处理。
实施例8-7:文物熏蒸实验
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
病害:曲霉、青霉、木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和黑皮蠹、衣蛾、衣鱼、书虱等
熏蒸剂:熏蒸剂G
熏蒸方法:
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24小时后,减压抽气24小时,通风24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
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均已没有任何霉菌和细菌生长;
并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均没有熏蒸剂残留;
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菌霉和虫害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1535223470000151
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霉、菌进行一次性处理。
实施例8-8:文物熏蒸实验
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
病害:曲霉、青霉、木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和黑皮蠹、衣蛾、衣鱼、书虱等
熏蒸剂:熏蒸剂H
熏蒸方法:
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24小时后,减压抽气24小时,通风24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
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均已没有任何霉菌和细菌生长;
并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均没有熏蒸剂残留;
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菌霉和虫害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1535223470000152
Figure BDA0001535223470000161
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霉、菌进行一次性处理。
实施例8-9:文物熏蒸实验
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
病害:曲霉、青霉、木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和黑皮蠹、衣蛾、衣鱼、书虱等
熏蒸剂:熏蒸剂I
熏蒸方法:
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24小时后,减压抽气24小时,通风24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
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均已没有任何霉菌和细菌生长;
并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均没有熏蒸剂残留;
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菌霉和虫害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1535223470000162
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霉、菌进行一次性处理。
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发现颜色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强度也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纸张文物样品的耐折度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文物样品的纤维组织排列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文物熏蒸工艺,包括如下操作:将熏蒸剂与文物放入熏蒸箱内,在20~45℃下进行熏蒸1~72小时后,减压抽气1~24小时,通风置换空气1~48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蒸剂是具有通式I:
Figure FDA0002731364100000011
所示化学结构的化合物与通式II:
Figure FDA0002731364100000012
所示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的复配物或具有通式I:
Figure FDA0002731364100000013
所示化学结构的化合物与通式II:
Figure FDA0002731364100000014
所示化学结构的化合物和通式III:
Figure FDA0002731364100000015
所示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的复配物;其中,所述通式I中:R1和R2各自独立的选自C1-C4烷烃基、C2-C4烯烃基、苯基、苄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通式II中:X为F、Cl或Br;R3为C1-C4烷烃基、C2-C4烯烃基或Ra取代的苯基,所述Ra选自氢、羟基、氟、氯、溴、三氟甲基、甲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通式III中:X为F、Cl或Br;R4为C1-C4烷烃基、C2-C4烯烃基或Ra取代的苯基;所述Ra选自氢、羟基、氟、氯、溴、甲基中的任意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物熏蒸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蒸剂是由通式I化合物与通式II化合物按体积比为2:1~2:6组成的复配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物熏蒸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蒸剂是由通式I化合物与通式II化合物和通式III化合物按体积比为2:1:1~2:3:3组成的复配物。
CN201711488791.7A 2017-12-30 2017-12-30 一种文物熏蒸工艺 Active CN1099852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8791.7A CN109985260B (zh) 2017-12-30 2017-12-30 一种文物熏蒸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8791.7A CN109985260B (zh) 2017-12-30 2017-12-30 一种文物熏蒸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5260A CN109985260A (zh) 2019-07-09
CN109985260B true CN109985260B (zh) 2021-04-20

Family

ID=67111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88791.7A Active CN109985260B (zh) 2017-12-30 2017-12-30 一种文物熏蒸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852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52741A (zh) * 2022-12-05 2023-03-28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控压蒸气文物修复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1385A (zh) * 2009-07-16 2009-12-16 罗山峰 二硫醚类化合物在农作物保护上的应用
CN103957693A (zh) * 2011-09-01 2014-07-30 阿肯马法国公司 用于土壤熏蒸的光催化膜
FR3028148B1 (fr) * 2014-11-10 2017-05-19 Arkema France Film autoadhesif pour la fumigation des sols
CN106693014A (zh) * 2015-07-19 2017-05-24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一种文物熏蒸方法
CN106973901A (zh) * 2016-01-19 2017-07-25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防治文物虫霉的熏蒸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1385A (zh) * 2009-07-16 2009-12-16 罗山峰 二硫醚类化合物在农作物保护上的应用
CN103957693A (zh) * 2011-09-01 2014-07-30 阿肯马法国公司 用于土壤熏蒸的光催化膜
FR3028148B1 (fr) * 2014-11-10 2017-05-19 Arkema France Film autoadhesif pour la fumigation des sols
CN106693014A (zh) * 2015-07-19 2017-05-24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一种文物熏蒸方法
CN106973901A (zh) * 2016-01-19 2017-07-25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防治文物虫霉的熏蒸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5260A (zh)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equeira et al. Antifungals on paper conservation: An overview
CH666820A5 (de) Verfahren zur sterilisierung von geraeten.
WO2017012458A1 (zh) 一种文物熏蒸方法
CN1592578A (zh) 包含精油或其衍生物的杀微生物制剂
CN102783502B (zh) 一种竹材和竹制品专用防霉菌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507321A (zh) 用含硫化合物对土壤或基质进行农药处理
US2959517A (en) Bis (trichloromethyl) sulfone as a biocide
CN109985260B (zh) 一种文物熏蒸工艺
KR20060015600A (ko) 항균ㆍ항바이러스 조성물
KR101808912B1 (ko) 문화재 보존 소독용 조성물
CN109954396A (zh) 一种畜禽养殖用的杀菌消毒除臭剂
Dickens 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ntrol of chrysanthemum white rust caused by Puccinia horiana
CN105211089B (zh) 一种多功能防霉抗菌剂
CN104798821B (zh) 具有杀菌杀虫功能的双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1379A (zh) 一种缓释臭氧溶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74045A (zh) 包含泡菜乳酸细菌和消毒剂的空气净化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
JP6427261B2 (ja) 種子および表面滅菌のためのコーティング製剤
CN106962408B (zh) 一种渐狭轮枝菌与蛇床子素的复配杀虫剂
JP2003267803A (ja) ヨウ化アルキル燻蒸剤による燻蒸方法
CN105123758A (zh) 一种纳米竹醋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WO2017125038A1 (zh) 一种用于防治文物虫霉的熏蒸方法
CN105053001A (zh) 一种蚕用气体消毒剂及其应用
Sturrock et al. Styroblock sanitization: results of laboratory assays from trials at several British Columbia forest nurseries
CN103756101A (zh) 有生物杀灭功效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制备工艺
RU2703908C1 (ru) Способ дезинфекции замкнутых агробиотехносисте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