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2532B -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2532B
CN109982532B CN201910339832.9A CN201910339832A CN109982532B CN 109982532 B CN109982532 B CN 109982532B CN 201910339832 A CN201910339832 A CN 201910339832A CN 109982532 B CN109982532 B CN 1099825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ffusion film
guide plate
light source
transparen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98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82532A (zh
Inventor
贾玉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398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825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82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2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825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25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1Diffusing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43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透明盖板、导光板、第一扩散膜及光源;所述导光板与所述透明盖板层叠设置,所述导光板具有至少一个入光面;所述第一扩散膜覆盖于所述入光面;所述光源与所述第一扩散膜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扩散膜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均匀扩散至所述入光面。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体发出的光均匀、柔和。

Description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具有发光功能的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品类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能力也越来越强,同时也对电子设备的外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电子设备外观样式基本固定,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导致人们在选择电子设备时,对外观样式的选择空间较小。因此,如何提升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是业界普遍关注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经发明人长期研究发现,虽然使壳体发光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但仍然存在壳体发光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发光的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透明盖板、导光板、第一扩散膜及光源;所述导光板与所述透明盖板层叠设置,所述导光板具有至少一个入光面;所述第一扩散膜覆盖于所述入光面;所述光源与所述第一扩散膜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扩散膜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均匀扩散至所述入光面。
所述壳体组件通过设置覆盖所述入光面的第一扩散膜,使得所述光源发出的光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扩散膜及所述导光板并经由所述透明盖板发射出所述壳体组件,使得所述壳体组件发光更加均匀。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控制电路以及以上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壳体组件耦合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壳体组件改变发光效果。
所述电子设备通过设置所述控制电路,并将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壳体组件耦合连接,使得所述壳体组件发光效果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控,进而使得电子设备的外观更加丰富多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电致变色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的电致变色模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8中的电致变色模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外观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2中外观膜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2中外观膜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框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框图;
图19是图18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中的电子设备的一种操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21是图19中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种操作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设备”(或简称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手机即为配置有蜂窝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
请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壳体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壳体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壳体组件100包括透明盖板10、导光板20、第一扩散膜30及光源40;所述导光板20与所述透明盖板10层叠设置,所述导光板20具有至少一个入光面;所述第一扩散膜30覆盖于所述入光面;所述光源40与所述第一扩散膜3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扩散膜30用于将所述光源40发射的光线均匀扩散至所述入光面。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所述光源40发射出的光线先进入所述第一扩散膜30,在所述第一扩散膜30内,经过多次折射、反射和散射被打散,从所述第一扩散膜30射出后,光线变得更加均匀、柔和。所述光源40发射出的光线从所述第一扩散膜30射出后,进入所述导光板20,被所述导光板20改变传导方向后经由所述透明盖板10发射出所述壳体组件100。
所述壳体组件100通过设置覆盖所述入光面的第一扩散膜30,使得所述光源40发出的光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扩散膜30以及所述导光结构并经由所述透明盖板10发射出所述壳体组件100,使得所述壳体组件100发光更加均匀。
具体的,所述透明盖板10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后壳透明玻璃板,或者塑料板。所述导光板20用于改变光线的方向,具有至少一个入光面,本申请实施例对所述导光板20的材质不作限制,比如,所述导光板20的材质可以为聚乙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环烯烃聚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第一扩散膜30覆盖于所述入光面,本申请实施例对所述扩散膜的种类及材质不作限制,比如,所述第一扩散膜30可以为涂布式扩散膜或者非涂布式扩散膜。所述光源40与所述第一扩散膜30相对设置,所述光源40可以为单色光源40,也可以为多色光源40。可选的,如图3所示,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光源4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光源40为LED灯,所述LED灯包括封装壳体41以及发光二极管42,所述发光二极管42封装在封装壳体41内。所述封装壳体41包括出光面410,可选地,出光面410上可以做阵列设置的微棱镜结构以及雾化面结构中的至少一种,以使所述光源40发出的光线更加柔和、均匀。其中,图示中是LED灯的出光面410做微棱镜结构的示意图。而雾化面则可以是通过对LED灯的出光面410进行化学腐蚀、物理磨砂等方式形成雾化面的效果。
所述导光板2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21、第二表面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21和所述第二表面22的侧面23,所述第一表面21与所述透明盖板10贴合设置。可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扩散膜30可以覆盖于所述侧面23,所述光源40对应所述第一扩散膜30设置在所述侧面23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扩散膜30还可以覆盖于所述第二表面22,此时,所述光源40对应所述第一扩散膜3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20的第二表面22的一侧。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壳体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所述第一扩散膜30覆盖于所述导光板20的相对两侧面23设置,所述光源40对应所述导光板20被所述第一扩散膜30覆盖的两侧面23设置。
具体的,图4中的壳体组件100与图1中的壳体组件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扩散膜3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覆盖在所述导光板20的相对的两个侧面23上;所述光源40的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扩散膜30设置在所述侧面23的一侧。双侧光源40的设置,使得所述壳体组件100发出的光更加均匀。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壳体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所述壳体组件100还包括第二扩散膜50,所述第二扩散膜50夹设于所述导光板20的第一表面21与所述透明盖板10之间;所述光源40发出的光可依次透过所述第一扩散膜30、所述导光板20、所述第二扩散膜50以及所述透明盖板10。
具体的,图5中的壳体组件100与图4中的壳体组件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00进一步包括第二扩散膜50,所述光源40发出的光线在传导过程中,先后两次经过扩散膜,进行多次折射、反射与散射被打散。使得从所述透明盖板10发射出的光线变得更加均匀。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壳体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所述壳体组件100进一步包括反光膜60,所述反光膜60贴设于所述导光板20的第二表面22。
具体的,图6中的壳体组件100与图5中的壳体组件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00进一步包括反光膜60,所述反光膜60贴设于所述导光板20的第二表面22,当所述光源40发出的光线经所述第一扩散膜30、所述导光板20到达所述反光膜60时,所述反光膜60对光线进行反射,确保所述光源40发出的光线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扩散膜30、所述导光板20、所述第二扩散膜50以及所述透明盖板10发射出所述壳体组件100。本申请实施例对所述反光膜60的具体种类不作限制,所述反光膜60可以是玻璃珠型反光膜60,也可以是微棱镜型反光膜60。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壳体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所述壳体组件100还包括第二扩散膜50,所述第二扩散膜50设于所述导光板20的第一表面21与所述透明盖板10之间;所述光源40发出的光可依次透过所述第一扩散膜30、所述导光板20、所述第二扩散膜50以及所述透明盖板10。
具体的,图7中的壳体组件100与图2中的壳体组件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00进一步包括第二扩散膜50,所述光源40发出的光线在传导过程中,先后两次经过扩散膜,进行多次折射、反射与散射被打散。使得从所述透明盖板10发射出的光线变得更加均匀。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壳体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所述壳体组件100还包括电致变色模组70,所述电致变色模组70设于所述第二扩散膜50与所述透明盖板10之间,所述光源40发出的光可穿过所述电致变色模组70,以进行色彩叠加。
具体的,图8中的壳体组件100与图5中的壳体组件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00进一步包括电致变色模组70,所述光源40发出的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扩散膜30、所述导光板20、所述第二扩散膜50、电致变色模组70以及所述透明盖板10,在光线的传导过程中,可进行色彩叠加,使得所述壳体组件100具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外观效果。
请参阅图9,图9是图8中的电致变色模组7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致变色模组7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710、第一导电层720、变色材料层730以及第二导电层740。其中,该第一基板710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或者具有一定硬度的透明树脂材料,第一基板710起到支撑的作用。譬如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或PEIT,俗称涤纶树脂,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物)、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简称PMMA),又称做压克力、亚克力(英文Acrylic)或有机玻璃)等。关于第一基板710的更多材料类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并详述。其中,第一导电层720、变色材料层730以及第二导电层740的形成方法则可以是物理气相沉积(PVD,PhysicalVapor Deposition),具体包括真空蒸发、溅射、离子镀(空心阴极离子镀、热阴极离子镀、电弧离子镀、活性反应离子镀、射频离子镀、直流放电离子镀)等。
第一导电层720以及第二导电层740的厚度可是分别在100nm-300nm之间,具体可以为100nm、120nm、150nm、200nm、280nm以及300nm等。第一导电层720和第二导电层740的材质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透明导电材料可以为铟锡氧化物(ITO)、锌铝氧化物(AZO)或者石墨烯薄膜等。变色材料层730包括的电致变色材料可以是有机聚合物(包括聚苯胺、聚噻吩等)、无机材料(普鲁士蓝、过渡金属氧化物,如三氧化钨)以及有机小分子(紫罗精)等。
其中,变色材料层730为有机聚合物或者无机材料时,具有相类似的结构。具体请参阅图10,图10是图8中的电致变色模组7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电致变色模组7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720、变色层731、离子传导层732、离子存储层733以及第二导电层740。其中,离子存储层733内可以注入有金属Li材料。该第一导电层720、变色层731(其中,该变色层731即为前文所述的有机聚合物或者无机材料)、离子传导层732、离子存储层733以及第二导电层740可以是通过PVD的方式依次形成,关于这部分详细的技术特征,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亦不再详述。
另外,变色材料层730还可以为有机小分子。而变色材料层730为有机小分子时,具体的形成方式可以是在第一导电层720和第二导电层740之间通过真空灌装工艺形成,具体的工艺方法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并详述。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1,图11是图8中的电致变色模组7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1中的电致变色模组70与图9中电致变色模组70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电致变色模组70还包括第二基板750,第一导电层720、变色材料层730以及第二导电层740位于所述第一基板710与所述第二基板750之间。其中,第一基板710和第二基板750的材质均可以为玻璃或者具有一定硬度的透明树脂材料,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关于第一导电层720、变色材料层730以及第二导电层740的形成方式以及材料组成的技术特征请参阅前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详述。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壳体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所述壳体组件100还包括外观膜片80,所述外观膜片80设于所述第二扩散膜50与所述透明盖板10之间,所述光源40发出的光可穿过所述外观膜片80。
具体的,图12中的壳体组件100与图5中的壳体组件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00进一步包括外观膜片80,所述光源40发出的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扩散膜30、所述导光板20、所述第二扩散膜50、外观膜片80以及所述透明盖板10,在光线的传导过程中,可进行色彩叠加,使得所述壳体组件100具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外观效果。
请参阅图13,图13是图12中的外观膜片8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外观膜片80可以包括承载板810以及层叠设于所述承载板810上的光学镀膜层820以及油墨层830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所述外观膜片80包括承载板810、光学镀膜层820以及油墨层830。
其中,承载板810同样可以为玻璃或者具有一定硬度的透明树脂材料制成。光学镀膜层820则可以是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法形成的一层或者多层具有光学增透作用的增透膜层、形成特定光学纹理的UV纹转印层、具有保护作用的膜层、具有绝缘作用的NCVM层以及具有增加层与层连接性能的功能膜层等等。而油墨层830可以是通过喷涂或者染色的方式形成。
具体的,请参阅图14,图14是图12中的外观膜片80另一实施例的层叠结构示意图。所述外观膜片80包括承载板810以及依次设于所述承载板810上的UV转印层821、光学膜层822以及油墨层830。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5,图15是图12中的外观膜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5中的外观膜片80与图14中的外观膜片80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外观膜片80包括两个承载板(第一承载板811以及第二承载板812)。具体地,第一承载板810和第二承载板810之间可以通过胶层粘801接。其中,第一承载板810的一侧可以设置有油墨层830,而第二承载板810的一侧则可以依次层叠设置UV转印层821、NCVM层823(可以用于形成特殊的光学效果,材料可以为金属或者合金等)、渐变色效果层824(可以通过喷墨打印的方式形成)以及光油保护层825等。
图15中的外观膜片80结构相较于图14来讲,通过设置第一承载板811和第二承载板812,并分别在两承载板上做不同的外观效果图层结构,可以更加丰富外观膜片80可呈现的效果,譬如形成呈现渐变的外观效果以及从不同侧面观察显示不同颜色的效果等。且不同功能层之间制造工艺的影响可以被进一步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图示中只是给出了几种外观膜片80的层叠结构,而外观膜片80在一些其他变形实施例中可以是在承载板810上只做光学镀膜层820,还可以是在承载板810上只做油墨层830,亦或是油墨层830做在光学镀膜层820与承载板810之间,还可以是油墨层830与光学镀膜层820分别做在承载板810的两侧;以及光学镀膜层820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光学功能层等。
请参阅图16,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外一种壳体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所述壳体组件100还包括电致变色模组70以及外观膜片80,所述导光板20、所述第二扩散膜50、所述电致变色模组70、所述外观膜片80以及所述透明盖板10依次层叠设置。
具体的,图16中的壳体组件100与图5中的壳体组件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00进一步包括电致变色模组70、外观膜片80,所述光源40发出的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扩散膜30、所述导光板20、所述第二扩散膜50、电致变色模组70、外观膜片80以及所述透明盖板10,在光线的传导过程中,可进行色彩叠加,使得所述壳体组件100具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外观效果。
关于所述电致变色模组70及所述外观膜片80的结构组成以及具体材质,前文已有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具体的,请一并参阅图16、图9至图11及图13至图15,所述外观膜片80可以将各功能层(包括光学镀膜层820以及油墨层830等)做在承载板810的同一侧,可以使设置功能层的一侧与所述电致变色模组70的第二导电层740之间通过粘合层连接。其中,该外观膜片80可以是单独的结构,即外观膜片80为单独制作的一个片材或者膜片结构,通过粘接的方式(粘合层)与所述电致变色模组70(本实施例中具体为第二导电层740)固定连接。
以具有绿色外观显示色的外观膜片80为例,其与电致变色模组70层叠后的显示效果包括如下:当电致变色模组70为全透明状态时(即电致变色模组70为无色),则壳体组件100整体显示的是外观膜片80的颜色,即绿色;当电致变色模组70为非透明状态时,以电致变色模组70具有黑色外观显示色为例,壳体组件100整体显示的颜色是绿色和黑色的叠加,即壳体组件100整体显示的紫色;当电致变色模组70的透过率为0%(完全不透)-100%(全透明)之间半透的状态时,其与绿色的外观膜片80叠加后,则壳体组件100整体显示的颜色可以呈现出在紫色和绿色之间的任何一种颜色。当外观膜片80自身为渐变效果时,在与电致变色模组70叠加后,则可以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外观效果。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400,具体请参阅图17,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400的结构组成框图。所述电子设备400包括控制电路200以及任一以上所述的壳体组件100,所述控制电路200与所述壳体组件100耦合连接,所述控制电路200用于控制所述壳体组件100改变发光效果。具体地,控制电路200可以是与壳体组件100的光源40以及电致变色模组70的第一导电层720以及第二导电层740耦接,用于控制光源40的亮度、颜色等参数变化,以及用于控制电致变色模组70的透过率,进而使壳体组件具有色彩叠加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请参阅图18,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电子设备400的结构组成框图,图18中的电子设备400与图17中的电子设备400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电子设备400还包括信号输入装置300,其中,信号输入装置300与控制电路200耦合连接。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电路200用于接收通过信号输入装置300输入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壳体组件100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壳体组件100的工作状态包括控制改变其电压或者电流信号状态来达到控制所述壳体组件100变色状态的目的。其中,信号输入装置300可以包括触控显示屏310、操作按键320、触发传感器330等,详细结构以及信号输入方式如下。
请参阅图19,图19是图18中的电子设备4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信号输入装置300可以为触控显示屏310,所述信号输入装置300输入的控制指令可以为触控显示屏310接收到的触控操作,包括滑动、点击以及长按中的至少一种,请参阅图20和图21,图20是图19中的电子设备400的一种操作状态的示意图;图21是图19中的电子设备400的另一种操作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图20中可以表示为操作者通过触控显示屏310滑动来输入控制指令;而图21中的状态则可以表示操作者通过点击或者长按触控显示屏310上的图表或者特定位置来进行控制指令的输入过程。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9,信号输入装置300可以为操作按键320,所述控制指令还可以为所述操作按键320的触发指令,其中,操作按键320可以是单独的按键,也可以是与电子设备400的其他功能按键,譬如电源键、音量键等的复用,根据不同的按键触发方式定义为控制电路200接收的不同控制指令,进而所述控制电路200可以实现对所述壳体组件100进行不同的信号控制。
可选地,控制指令为需要电子设备400进行变色的使用场景,具体可以包括图像采集需求、闪光灯开启需求、自动定时变色需求以及其他功能组件需求中的至少一种。具体来讲,图像采集需求可以是应用在使用者有拍摄需求,譬如拍照、摄像、视频通话等场景、电子设备400解锁需求、支付、加密、接听来电或者其他的确认需求等场景。而闪光灯开启需求则可以是在使用者有对闪光灯开启有需要的情况,具体为所述控制电路200控制所述壳体组件100改变发光状态,使电子设备400可以呈现出变色的外观效果。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9,信号输入装置300可以为触发传感器330,其中,触发传感器330可以为距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等,触发传感器330采集电子设备400的周边信号,并通过控制电路200控制壳体组件100改变外观颜色。即,壳体组件100外观颜色的改变可以使用者主动进行操作式的控制,类似通过触摸屏以及操作按键320的控制方式;还可以为本实施例中的通过触发传感器330自行检测环境信号,自动控制壳体组件100改变其外观颜色的方式。
所述电子设备400通过设置所述控制电路200,并将所述控制电路200与所述壳体组件100耦合连接,使得所述壳体组件100发光效果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控,进而使得电子设备400的外观更加丰富多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可发光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盖板;
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与所述透明盖板层叠设置,所述导光板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侧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透明盖板贴合设置;所述侧面为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
第一扩散膜,所述第一扩散膜覆盖于所述导光板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面;
光源,所述光源对应所述导光板被所述第一扩散膜覆盖的两侧面设置;所述光源包括出光面,所述出光面形成有阵列设置的微棱镜结构,或者,所述出光面为雾化面;
所述第一扩散膜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均匀扩散至所述入光面;
第二扩散膜,所述第二扩散膜夹设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与所述透明盖板之间;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可依次透过所述第一扩散膜、所述导光板、所述第二扩散膜以及所述透明盖板;
反光膜,所述反光膜贴设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表面;
电致变色模组,所述电致变色模组设于所述第二扩散膜与所述透明盖板之间,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可穿过所述电致变色模组,以进行色彩叠加;所述电致变色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一导电层、变色材料层、第二导电层以及第二基板;
外观膜片,所述外观膜片设于所述电致变色模组与所述透明盖板之间,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可穿过所述外观膜片。
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控制电路以及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透明盖板;
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与所述透明盖板层叠设置,所述导光板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侧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透明盖板贴合设置;所述侧面为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
第一扩散膜,所述第一扩散膜覆盖于所述导光板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面;
光源,所述光源对应所述导光板被所述第一扩散膜覆盖的两侧面设置;所述光源包括出光面,所述出光面形成有阵列设置的微棱镜结构,或者,所述出光面为雾化面;
所述第一扩散膜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均匀扩散至所述入光面;
第二扩散膜,所述第二扩散膜夹设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与所述透明盖板之间;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可依次透过所述第一扩散膜、所述导光板、所述第二扩散膜以及所述透明盖板;
反光膜,所述反光膜贴设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表面;
电致变色模组,所述电致变色模组设于所述第二扩散膜与所述透明盖板之间,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可穿过所述电致变色模组,以进行色彩叠加;所述电致变色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一导电层、变色材料层、第二导电层以及第二基板;
外观膜片,所述外观膜片设于所述电致变色模组与所述透明盖板之间,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可穿过所述外观膜片;
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光源耦合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光源,进而实现所述壳体组件改变发光效果的目的;所述控制电路还与所述第一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耦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电致变色模组以及所述光源。
CN201910339832.9A 2019-04-25 2019-04-25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99825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9832.9A CN109982532B (zh) 2019-04-25 2019-04-25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9832.9A CN109982532B (zh) 2019-04-25 2019-04-25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2532A CN109982532A (zh) 2019-07-05
CN109982532B true CN109982532B (zh) 2021-02-19

Family

ID=67086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9832.9A Active CN109982532B (zh) 2019-04-25 2019-04-25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825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5834B (zh) * 2020-01-06 2022-02-01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闪光灯、闪光灯控制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11750321A (zh) * 2020-06-24 2020-10-09 上海摩勤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可发光组件、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3132515B (zh) * 2021-04-12 2023-05-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3376715B (zh) * 2021-04-26 2022-06-07 东莞市晶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渐变色的透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89898B (zh) * 2021-07-16 2024-05-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壳体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65379Y (zh) * 2008-11-27 2009-12-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装饰的电子装置外壳
JP2012244351A (ja) * 2011-05-18 2012-12-10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電子機器用カバー部材および電池蓋
CN103307509A (zh) * 2012-03-06 2013-09-1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KR20150039031A (ko) * 2013-10-01 2015-04-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106402732A (zh) * 2016-09-08 2017-02-1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后壳体可发光的电子设备
CN206743348U (zh) * 2017-05-17 2017-12-12 上海青橙实业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8205170A (zh) * 2018-02-01 2018-06-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777726A (zh) * 2018-06-29 2018-11-09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整机一体式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安装方法、移动终端
CN108924294A (zh) * 2018-06-26 2018-11-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9283721A (zh) * 2018-08-31 2019-01-29 合肥泰沃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09581777A (zh) * 2019-01-12 2019-04-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电致变色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6821B (zh) * 2006-08-18 2011-06-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学板及采用该光学板的背光模组
KR101295146B1 (ko) * 2008-12-19 2013-08-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소자
KR101312045B1 (ko) * 2011-05-18 2013-09-25 크루셜텍 (주) 엘이디 어레이
CN203590266U (zh) * 2013-05-17 2014-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前壳与前壳结构
CN103295481B (zh) * 2013-06-04 2015-09-30 曹嘉灿 无边框显示装置
CN103904072A (zh) * 2014-03-28 2014-07-02 中山市鸿宝电业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led芯片集成封装结构
KR101926648B1 (ko) * 2016-09-09 2018-12-07 미래나노텍(주) 외장용 복합 패턴 시트, 외장용 복합 패턴 시트를 구비하는 복합 패턴 몰드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복합 패턴 시트를 구비하는 전자기기 커버 필름
CN207782872U (zh) * 2017-12-29 2018-08-28 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异形背光源结构
CN109358389B (zh) * 2018-10-30 2024-03-22 东莞市谷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导光组件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65379Y (zh) * 2008-11-27 2009-12-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装饰的电子装置外壳
JP2012244351A (ja) * 2011-05-18 2012-12-10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電子機器用カバー部材および電池蓋
CN103307509A (zh) * 2012-03-06 2013-09-1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KR20150039031A (ko) * 2013-10-01 2015-04-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106402732A (zh) * 2016-09-08 2017-02-1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后壳体可发光的电子设备
CN206743348U (zh) * 2017-05-17 2017-12-12 上海青橙实业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8205170A (zh) * 2018-02-01 2018-06-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924294A (zh) * 2018-06-26 2018-11-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777726A (zh) * 2018-06-29 2018-11-09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整机一体式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安装方法、移动终端
CN109283721A (zh) * 2018-08-31 2019-01-29 合肥泰沃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09581777A (zh) * 2019-01-12 2019-04-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电致变色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2532A (zh) 2019-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2532B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EP3674790B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0488202U (zh)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CN209746324U (zh) 电子装置
CN109495622A (zh) 保护盖板、壳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09462675A (zh) 壳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09491170A (zh) 电致变色模组、壳组件和移动终端
CN213814212U (zh)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电致变色模组
CN112153837A (zh)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CN112165803A (zh)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CN113966113B (zh)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膜材以及膜材的制备方法
CN213069424U (zh)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CN112074131A (zh)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CN113391495A (zh)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电致变色模组
CN113406836A (zh)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膜材
CN113406834A (zh)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变色膜片
KR20130100667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에 구비되는 이미지 모듈의 제조 방법
CN210925291U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13818443U (zh) 电子设备
CN212851363U (zh)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CN113311627B (zh)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电致变色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WO2022052610A1 (zh) 电致变色模组、盖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9417963U (zh) 多色电控变色器件、壳体组件和智能终端
CN216145057U (zh)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电致变色模组
CN213342445U (zh) 电视系统、电视机、电子设备以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