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8625B - 一种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78625B CN109978625B CN201910240933.0A CN201910240933A CN109978625B CN 109978625 B CN109978625 B CN 109978625B CN 201910240933 A CN201910240933 A CN 201910240933A CN 109978625 B CN109978625 B CN 1099786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 network
- energy system
- comprehensive energy
- h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0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9000002028 Biom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601 radiograph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36 heat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1—Market modelling; Market analysis; Collecting market data
- G06Q30/0202—Market predictions or forecasting for commercial activiti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根据获取的综合能源系统主要信息建立包括天然气网络、电力网络、热力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子网络模型;然后,建立包括电锅炉、热电联供系统、补燃型生物质锅炉、太阳能集热器的综合能源系统典型耦合设备模型;其次,基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建立多目标运行优化模型,并设置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约束条件,包括耦合设备运行约束、联络线功率交换约束、子网络运行约束;最后,对多目标运行优化模型求解,并输出综合能源系统主要信息。本发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述模型和方法对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的有效性,本发明可为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提供借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综合能源系统是指可包容多种能源资源输入,并具有多种产出功能和输运形式的“区域能源互联网”系统。在综合能源系统中,各类能源转换设备和存储设备构成系统输入和输出的耦合关系,与单一能源系统相比,多能源系统中电、气、油、热等能源以一定耦合形式形成互补关系,共同构成能源供应体系。传统的能源利用模式中,按照能源类型可将能源系统划分为电力网络、热力网络以及天然气网络,各能源系统由于物理特性区别,在系统规划设计以及运行控制中存在不同特征。而将电能、热能以及天然气调度供应割裂开来的传统供用能方式,未考虑电力网络、天然气网络和热力网络间的联系,不能充分发掘各自的供能优势与潜力,降低了能源供应模式的灵活性。目前,以分布式冷、热、电联供为代表的综合能源系统在国内外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将电力网络、供气网络、供热网络建立对应的耦合关系,实现多能耦合和深度互动,进而实现从根本上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促进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综合能源多系统的结构调整和优化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实现综合能源系统资源优化配置。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输入综合能源系统信息,包括拓扑架构信息、子网络信息、耦合设备信息、经济效益信息、环境效益信息、运行约束信息、各类型负荷信息等;
(2)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子网络模型,包括天然气网络模型、电力网络模型、热力网络模型;
(3)建立综合能源系统耦合设备模型,包括电锅炉模型、热电联供系统模型、补燃型生物质锅炉模型、太阳能集热器模型;
(4)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包括经济效益优化模型、环境效益优化模型、多目标优化方法;
(5)设置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约束条件,包括耦合设备运行约束、联络线功率交换约束、子网络运行约束;
(6)输出综合能源系统信息,包括子网络关键状态量信息、耦合设备出力信息、能源消耗信息、二氧化碳排放信息、联络线功率交换信息等。
进一步,步骤(2)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子网络模型包括:
本发明中的综合能源系统综合计及了天然气网络、电力网络、热力网络,因此,需要建立子网络模型。
A、天然气网络模型
对于天然气网络,其天然气管道模型可表示为:
式中:mij为天然气管道内的天然气流量;κij为天然气管道的特征参数;sij为管道内天然气流量方向特征参数;i、j为天然气网络的不同节点编号;πi、πj分别为天然气网络节点i、j的节点压强。
燃气轮机驱动的燃气压缩机模型为:
式中:qjk为燃气轮机驱动的压缩机消耗的天然气流量;kcom为燃气轮机驱动的压缩机物理特征参数;mjk为流入燃气轮机驱动的压缩机的天然气流量;rjk为燃气轮机驱动的压缩机的压缩比;z为燃气轮机驱动的压缩机的压缩因子。
B、电力网络模型
本发明以交流潮流作为电力网络的分析方法,电力网络功率平衡模型为:
式中:Pm、Qm分别为电力网络节点m的注入有功、无功功率;m、n为电力网络不同节点编号;Um、Un分别为m、n节点的电压幅值;Gmn、Bmn分别为支路mn的电导、电纳;θmn为节点m、n电压的相角差;n∈m表示所有与电力网络节点m相连的支路,且支路端点分别为节点m、n。
C、热力网络模型
热力网络的水力模型为:
式中:Ah为节点-支路关联矩阵;m为热力管道流量向量;m0为热力网络节点净热负荷流量;Bh为热力网络回路矩阵;ΔHb为热力管道的压降向量;Hp热力管道循环泵向量。
热力网络的热力模型为:
式中:Φl、Φs分别为热负荷需求的热功率、热源供应的热功率;分别为流过热负荷、热源的热水流量;分别为流进热负荷的供水温度、流出热负荷的回水温度;分别为热源的供水温度、回水温度;Cp热力网络的热水比热容参数;mout、Tout分别为流出节点的热水流量、热水温度;min、Tin分别为流入节点的热水流量、热水温度;分别为热力管道的首端、终端热水温度;为热力管道所处的环境温度;λp为热力管道的传热系数;Lp为热力管道的长度;mp为热力管道内的热水流量。
进一步,步骤(3)建立综合能源系统耦合设备模型包括:
A、电锅炉模型
电锅炉模型如下:
B、热电联供系统模型
热电联供系统模型如下:
式中:ηCHP为热电联供系统的发电效率;FCHP为热电联供系统消耗的天然气量;PCHP为热电联供系统的发电功率;QCHP为热电联供系统的制热功率;ηloss为热电联供系统热能损失系数;热电联供系统的负载率;aCHP、bCHP、cCHP、dCHP均为热电联供系统变工况特征系数。
C、补燃型生物质锅炉模型
补燃型生物质锅炉模型如下:
式中:为补燃型生物质锅炉燃烧生物质时的制热效率;为补燃型生物质锅炉消耗的生物质量;为补燃型生物质锅炉消耗生物质时所产生的热功率;为补燃型生物质锅炉燃烧天然气时的制热效率;为补燃型生物质锅炉消耗的天然气量;为补燃型生物质锅炉消耗天然气时所产生的热功率。
D、太阳能集热器模型
太阳能集热器模型如下:
ηcollAcollGT=Hsolar
式中:ηcoll为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效率;Acoll为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有效面积;GT为太阳辐射强度;Hsolar为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的热功率。
进一步,步骤(4)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包括:
这里建立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主要考虑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发明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需要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
A、经济效益优化模型
式中:Cost为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周期内的经济成本;cyc为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仿真周期;Δt为优化仿真步长;λgrid(t)为综合能源系统在时刻t从大电网购电的分时电价;为综合能源系统在时刻t从大电网购电总量;λgas(t)为综合能源系统在时刻t从气源购买天然气的气价;为综合能源系统在时刻t从气源购买天然气总量;λbio(t)为综合能源系统在时刻t购买生物质燃料的价格;为综合能源系统在时刻t购买生物质燃料总量。
B、环境效益优化模型
式中:Env为综合能源系统在运行优化周期内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βgrid为大电网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因子;βgas为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因子;βbio为生物质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因子。
C、多目标优化方法
min Fobj=εωCost+(1-ω)Env
式中:Fobj为单目标函数;ε为数量级常数;ω为权重系数,其取值在0与1之间,当ω=0时,取得单目标环境效益最优值;当ω=1时,取得单目标经济效益最优值。
进一步,步骤(5)设置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约束条件包括:
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约束条件主要包括耦合设备运行约束、联络线功率交换约束、子网络运行约束等。
A、耦合设备运行约束
A1、耦合设备容量约束
式中:cd=CHP、eh、boil分别表示热电联供系统、电锅炉、补燃型生物质锅炉耦合设备;Rcd(t)为耦合设备cd在时刻t的出力;Xcd(t)为耦合设备cd在时刻t的启停状态,启动运行时取值为1,停机时取值为0;分别为耦合设备cd的最小运行出力、最大运行出力。
A2、耦合设备爬坡约束
-DRed≤Red(t)-Red(t-Δt)≤URed
式中:DRed、URed分别为能量组件单元ed的下爬坡率、上爬坡率。
B、联络线功率交换约束
式中:为任意时刻实际输入到综合能源系统光伏发电功率;为任意时刻预测最大输入到综合能源系统光伏发电功率;为任意时刻实际输入到综合能源系统风机发电功率;为任意时刻预测最大输入到综合能源系统风机发电功率;为任意时刻实际输入到综合能源系统太阳能集热器制热功率;为任意时刻预测最大输入到综合能源系统太阳能集热器制热功率;分别为综合能源系统任意时刻从大电网购电总量、下限、上限;为综合能源系统任意时刻从气源购买天然气总量、下限、上限;为综合能源系统任意时刻购买生物质燃料总量、下限、上限。
C、子网络运行约束
C1、天然气网络运行约束
C2、热力网络运行约束
式中:hi、分别为热力网络中的节点压强、节点压强下限、节点压强上限;hp、分别为热力网络中的循环泵抬升压头、抬升压头下限、抬升压头上限; 分别为热力网络中热力管道流量下限、上限;分别为热力网络的热负荷回水温度下限、上限;分别为热力网络的热源供水温度下限、上限。
C3、电力网络运行约束
有益效果:本发明首先在获取综合能源系统拓扑架构信息、子网络信息、耦合设备信息、经济效益信息、环境效益信息、运行约束信息、各类型负荷信息等基础上,建立计及天然气、电力、热力子网络模型,充分考虑到了各个子网络的关键特征变量、更好的反应不同网络运行优化特征;其次,建立综合能源系统耦合设备模型,包括电锅炉模型、热电联供系统模型、补燃型生物质锅炉模型、太阳能集热器模型,综合考虑了不同能源转换形式、多类型利用能源,新能源、分布式能源及传统化石能源相结合,实现能源耦合互补互济利用,充分发挥不同能源的潜质;接着,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角度出发,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同时设置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约束条件,包括耦合设备运行约束、联络线功率交换约束、子网络运行约束,使得综合能源系统更加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最后,算例分析验证了本发明所提方法对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的有效性,本发明可为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提供借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流程图;
图2为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的算例结构图;
图3为天然气网络的节点压强和节点流量优化结果图;
图4为电力网络的节点电压和节点相角优化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本发明所提供的是一种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具体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多异构能源子系统互联的运行优化模型。通过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子网络模型,以期为综合能源系统子网络关键状态量计算、分析等提供借鉴。考虑综合能源系统耦合设备主要外特征,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典型耦合设备模型,以期满足综合能源系统设备稳态运行优化要求。提出多目标优化方法,综合考虑了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同时设置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约束条件,以期为综合能源系统最佳运行优化、多类型资源最佳配置、多能协同互济提供理论指导。
具体的说,一种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输入综合能源系统信息
向综合能源系统输入系统信息,包括拓扑架构信息、子网络信息、耦合设备信息、经济效益信息、环境效益信息、运行约束信息、各类型负荷信息等。
(2)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子网络模型
综合能源系统是指在规划、建设和运行等过程中,通过对能源的生产、传输与分配、转换、存储、消费等环节进行有机协调与优化后,形成的能源产供销一体化系统。综合能源系统所含设备种类繁多,不同形式能源之间相互耦合、协同配合,与单一能源系统相比,综合能源系统中电、气、热等能源以一定耦合形式形成复杂耦合互补关系,共同构成能源供应体系。本发明中的综合能源系统综合计及了天然气网络、电力网络、热力网络,因此,需要建立子网络模型。
A、天然气网络模型
天然气网络模型主要由管道、压缩机和气源等组成,在综合能源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且其构造复杂,运行特性随工况变化,对其建模具有较大难度。对于天然气网络,其天然气管道模型可表示为:
式中:mij为天然气管道内的天然气流量;κij为天然气管道的特征参数;sij为管道内天然气流量方向特征参数;i、j为天然气网络的不同节点编号;πi、πj分别为天然气网络节点i、j的节点压强。
在实际传输过程中,由于摩擦阻力损失一部分的能量而导致节点气压下降,因此,管道内还应装设一定数量的压缩机来提升节点气压以保证天然气能够可靠传输,其燃气轮机驱动的燃气压缩机模型为:
式中:qjk为燃气轮机驱动的压缩机消耗的天然气流量;kcom为燃气轮机驱动的压缩机物理特征参数;mjk为流入燃气轮机驱动的压缩机的天然气流量;rjk为燃气轮机驱动的压缩机的压缩比;z为燃气轮机驱动的压缩机的压缩因子。
B、电力网络模型
本发明以交流潮流作为电力网络的分析方法,电力网络功率平衡模型为:
式中:Pm、Qm分别为电力网络节点m的注入有功、无功功率;m、n为电力网络不同节点编号;Um、Un分别为m、n节点的电压幅值;Gmn、Bmn分别为支路mn的电导、电纳;θmn为节点m、n电压的相角差;n∈m表示所有与电力网络节点m相连的支路,且支路端点分别为节点m、n。
C、热力网络模型
热力网络由热源、热网和热负荷组成,是通过管道和热媒将热能输送到热负荷的网络系统,常用蒸汽和热水作为热媒。热力网络结构复杂,变量繁多,对热力网络进行精确建模存在一定的困难。
水力模型用于确定热网管道流量,热水在流动过程中应满足以下基本定律:满足流量连续性方程,即节点流入流量等于流出流量;闭合管道回路中满足回路压头方程,即水的压头损失之和为0。热力网络的水力模型为:
式中:Ah为节点-支路关联矩阵;m为热力管道流量向量;m0为热力网络节点净热负荷流量;Bh为热力网络回路矩阵;ΔHb为热力管道的压降向量;Hp热力管道循环泵向量。
热力模型主要涉及到热源、热负荷、管道及管道与管道连接点,热力模型包括节点热量平衡方程、管道温度损失方程及节点能量守恒方程,热力网络的热力模型为:
式中:Φl、Φs分别为热负荷需求的热功率、热源供应的热功率;分别为流过热负荷、热源的热水流量;分别为流进热负荷的供水温度、流出热负荷的回水温度;分别为热源的供水温度、回水温度;Cp热力网络的热水比热容参数;mout、Tout分别为流出节点的热水流量、热水温度;min、Tin分别为流入节点的热水流量、热水温度;分别为热力管道的首端、终端热水温度;为热力管道所处的环境温度;λp为热力管道的传热系数;Lp为热力管道的长度;mp为热力管道内的热水流量。
(3)建立综合能源系统耦合设备模型
A、电锅炉模型
电锅炉通过消耗电能来加热水以此获得热能,电锅炉模型如下:
B、热电联供系统模型
热电联供系统主要有燃气轮机和余热回收设备组成,燃气轮机通过消耗天然气来产生电能的同时排出高温烟气余热,余热回收设备通过回收高温烟气余热来产生生产及生活所需热能。热电联供系统模型如下:
式中:ηCHP为热电联供系统的发电效率;FCHP为热电联供系统消耗的天然气量;PCHP为热电联供系统的发电功率;QCHP为热电联供系统的制热功率;ηloss为热电联供系统热能损失系数;热电联供系统的负载率;aCHP、bCHP、cCHP、dCHP均为热电联供系统变工况特征系数。
C、补燃型生物质锅炉模型
补燃型生物质锅炉的主要燃料来源为生物质,当生物质输入受限时,可以消耗天然气进行燃烧辅助产生所需热能。补燃型生物质锅炉模型如下:
式中:为补燃型生物质锅炉燃烧生物质时的制热效率;为补燃型生物质锅炉消耗的生物质量;为补燃型生物质锅炉消耗生物质时所产生的热功率;为补燃型生物质锅炉燃烧天然气时的制热效率;为补燃型生物质锅炉消耗的天然气量;为补燃型生物质锅炉消耗天然气时所产生的热功率。
D、太阳能集热器模型
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耦合设备,已经被广泛的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模型如下:
ηcollAcollGT=Hsolar
式中:ηcoll为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效率;Acoll为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有效面积;GT为太阳辐射强度;Hsolar为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的热功率。
(4)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
这里建立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主要考虑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其中经济效益最大化,也即是综合能源系统购买电网电能、气源天然气、生物质的总费用最小;环境效益最大化,也即是综合能源系统消耗天然气、生物质、电网电能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最小。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需要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
A、经济效益优化模型
式中:Cost为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周期内的经济成本;cyc为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仿真周期;Δt为优化仿真步长;λgrid(t)为综合能源系统在时刻t从大电网购电的分时电价;为综合能源系统在时刻t从大电网购电总量;λgas(t)为综合能源系统在时刻t从气源购买天然气的气价;为综合能源系统在时刻t从气源购买天然气总量;λbio(t)为综合能源系统在时刻t购买生物质燃料的价格;为综合能源系统在时刻t购买生物质燃料总量。
B、环境效益优化模型
式中:Env为综合能源系统在运行优化周期内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βgrid为大电网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因子;βgas为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因子;βbio为生物质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因子。
C、多目标优化方法
min Fobj=εωCost+(1-ω)Env
式中:Fobj为单目标函数;ε为数量级常数;ω为权重系数,其取值在0与1之间,当ω=0时,取得单目标环境效益最优值;当ω=1时,取得单目标经济效益最优值。
(5)设置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约束条件
为保证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安全、稳定、高效优化运行,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一定运行约束条件,以使优化结果可靠、有效。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约束条件主要包括耦合设备运行约束、联络线功率交换约束、子网络运行约束等。
A、耦合设备运行约束
A1、耦合设备容量约束
式中:cd=CHP、eh、boil分别表示热电联供系统、电锅炉、补燃型生物质锅炉耦合设备;Rcd(t)为耦合设备cd在时刻t的出力;Xcd(t)为耦合设备cd在时刻t的启停状态,启动运行时取值为1,停机时取值为0;分别为耦合设备cd的最小运行出力、最大运行出力。
A2、耦合设备爬坡约束
-DRed≤Red(t)-Red(t-Δt)≤URed
式中:DRed、URed分别为能量组件单元ed的下爬坡率、上爬坡率。
B、联络线功率交换约束
式中:为任意时刻实际输入到综合能源系统光伏发电功率;为任意时刻预测最大输入到综合能源系统光伏发电功率;为任意时刻实际输入到综合能源系统风机发电功率;为任意时刻预测最大输入到综合能源系统风机发电功率;为任意时刻实际输入到综合能源系统太阳能集热器制热功率;为任意时刻预测最大输入到综合能源系统太阳能集热器制热功率;分别为综合能源系统任意时刻从大电网购电总量、下限、上限;为综合能源系统任意时刻从气源购买天然气总量、下限、上限;为综合能源系统任意时刻购买生物质燃料总量、下限、上限。
C、子网络运行约束
C1、天然气网络运行约束
C2、热力网络运行约束
式中:hi、分别为热力网络中的节点压强、节点压强下限、节点压强上限;hp、分别为热力网络中的循环泵抬升压头、抬升压头下限、抬升压头上限; 分别为热力网络中热力管道流量下限、上限;分别为热力网络的热负荷回水温度下限、上限;分别为热力网络的热源供水温度下限、上限。
C3、电力网络运行约束
(6)输出综合能源系统信息
输出综合能源系统信息,包括子网络关键状态量信息、耦合设备出力信息、能源消耗信息、二氧化碳排放信息、联络线功率交换信息等。
(7)算例分析
A、算例介绍
本发明中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算例以冬季典型小时段为研究对象,为简洁起见,这里仅仅分析权重系数等于0.5的情况。算例中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的耦合设备包括电锅炉、热电联供系统、补燃型生物质锅炉、太阳能集热器;主要的子网络包括IEEE33节点的电力网络、17节点供水热力网络、8节点的天然气网络,其中热力网络的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对称分布,算例分析中仅仅讨论供水热力网络的相关结果;向综合能源系统输入的能量主要包括太阳能、生物质、天然气、风能、电网电能,其中一部分太阳能通过太阳能集热器转换为热能,一部分太阳能通过光伏电池板转换为电能。另外,风能通过风机转换为电能;电力网络通过电力节点1与电网连接,电力网络通过电力节点1获得主要电能,电力网络通过电力节点25向电锅炉供电,热电联供系统通过电力节点26向电力网络供电,光伏与电力节点11连接,风电与电力节点15连接;天然气网络有2个气源点也即是“气源#1”、“气源#2”,分别通过天然气网络节点1、节点2连入天然气网络,天然气节点7与热电联供系统连接,天然气节点5与补燃型生物质锅炉连接,第一个压缩机也即是“压缩机#1”接入起点节点为3且终点节点为5的天然气管道中,第二个压缩机也即是“压缩机#2”接入起点节点为4且终点节点为6的天然气管道中;电锅炉与热电联供系统输出的热能通过热力网络节点1注入到热力网络中,补燃型生物质锅炉和太阳能集热器输出的热能通过热力网络节点2注入到热力网络中。
本发明中算例的主要参数设置:从电网购买电能的价格为0.55CNY/kWh,从气源购买天然气的价格为0.3CNY/kWh,购买生物质燃料的价格为0.47CNY/kg;热电联供系统的发电效率为0.38,热电联供系统的热能损失系数为0.09;电锅炉的电热转换效率为0.98;电锅炉的功率因数为0.93,热电联供系统的功率因数为0.95,风电的功率因数为0.93,光伏的功率因数为0.92;热源的供水温度设置为[90,100]℃,热负荷的回水温度设置为[48,52]℃;电力网络的节点1为平衡节点,其电压设置为1.06p.u.、相角设置为0;压缩机的压缩比设置的下限、上限分别为1.1、1.8;天然气网络的节点1的压强设置为200psia,节点压强下限、上限分别为100psia、300psia。
B、结果分析
在本发明的多目标优化方法下,算例中的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总经济成本为2465.838CNY,总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680153t,从电网的购电量为2110.023kWh,从气源#1购买的天然气流量为2.793811mscf/h,从气源#2购买的天然气流量为9.316820/h。
天然气网络的节点压强和节点流量优化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到,天然气节点2的压强最大,流量亦是最大,可见气源#2起到调节和维持天然气节点压强及承担天然气基本负荷的作用,与此同时,节点压强变化均在参数设置范围内变化,表明天然气网络稳定运行。其中天然气节点5的流量最小,主要是因为节点5连接补燃型生物质锅炉并为其提供补燃,补燃型生物质锅炉主要燃料来源仍然为生物质。
表1:热力网络供水管道末端温度优化结果
管道 | 管道起点编号 | 管道终点编号 | 管道末端温度(℃) |
1 | 1 | 12 | 99.65072 |
2 | 2 | 15 | 94.62887 |
3 | 12 | 3 | 98.86718 |
4 | 13 | 4 | 98.98089 |
5 | 14 | 5 | 92.27113 |
6 | 15 | 6 | 94.11427 |
7 | 12 | 7 | 99.10947 |
8 | 16 | 8 | 91.16170 |
9 | 16 | 9 | 92.27594 |
10 | 16 | 10 | 91.96916 |
11 | 17 | 11 | 93.37232 |
12 | 12 | 13 | 99.42275 |
13 | 13 | 14 | 70.00000 |
14 | 15 | 14 | 93.80116 |
15 | 15 | 17 | 94.23918 |
16 | 17 | 16 | 93.54709 |
电力网络的节点电压和节点相角优化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4中可以发现,节点电压变化最小值大于1p.u.,完全符合电压运行要求,节点相角变化幅度亦是较小。综合来看,多目标优化运行下,电力网络处在安全、稳定状态,符合工程应用要求。
热力网络的供水管道末端温度优化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表1,随着热负荷距离热源的距离增大,末端温度越来越小,例如热力网络节点8距离热源#1和热源#2均是较远,热能损失相对较多,温度因此降落幅度最大,因此其供水管道末端温度较低。另外,管道13的末端温度为70℃主要是因为热负荷5同时有热源#1和热源#2供热,而热源#2承担主要热能供应,因此管道13的流量就非常小,温度降落也因此较大,当热源#2完全承担热负荷5的热能需求时,管道13的流量将趋于0,其末端温度也将趋于0。
Claims (1)
1.一种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输入综合能源系统信息,包括拓扑架构信息、子网络信息、耦合设备信息、经济效益信息、环境效益信息、运行约束信息、各类型负荷信息;
(2)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子网络模型,包括天然气网络模型、电力网络模型、热力网络模型,
(21)天然气网络模型
天然气管道模型为:
式中:mij为天然气管道内的天然气流量;κij为天然气管道的特征参数;sij为管道内天然气流量方向特征参数;i、j为天然气网络的不同节点编号;πi、πj分别为天然气网络节点i、j的节点压强;
燃气轮机驱动的燃气压缩机模型为:
式中:qjk为燃气轮机驱动的压缩机消耗的天然气流量;kcom为燃气轮机驱动的压缩机物理特征参数;mjk为流入燃气轮机驱动的压缩机的天然气流量;rjk为燃气轮机驱动的压缩机的压缩比;z为燃气轮机驱动的压缩机的压缩因子;
(22)电力网络模型
式中:Pm、Qm分别为电力网络节点m的注入有功、无功功率;m、n为电力网络不同节点编号;Um、Un分别为m、n节点的电压幅值;Gmn、Bmn分别为支路mn的电导、电纳;θmn为节点m、n电压的相角差;n∈m表示所有与电力网络节点m相连的支路,且支路端点分别为节点m、n;
(23)热力网络模型
热力网络的水力模型为:
式中:Ah为节点-支路关联矩阵;m为热力管道流量向量;m0为热力网络节点净热负荷流量;Bh为热力网络回路矩阵;ΔHb为热力管道的压降向量;Hp热力管道循环泵向量;
热力网络的热力模型为:
式中:Φl、Φs分别为热负荷需求的热功率、热源供应的热功率;分别为流过热负荷、热源的热水流量;分别为流进热负荷的供水温度、流出热负荷的回水温度;分别为热源的供水温度、回水温度;Cp热力网络的热水比热容参数;mout、Tout分别为流出节点的热水流量、热水温度;min、Tin分别为流入节点的热水流量、热水温度;分别为热力管道的首端、终端热水温度;为热力管道所处的环境温度;λp为热力管道的传热系数;Lp为热力管道的长度;mp为热力管道内的热水流量;
(3)建立综合能源系统耦合设备模型,包括电锅炉模型、热电联供系统模型、补燃型生物质锅炉模型、太阳能集热器模型,
(31)电锅炉模型
(32)热电联供系统模型
式中:ηCHP为热电联供系统的发电效率;FCHP为热电联供系统消耗的天然气量;PCHP为热电联供系统的发电功率;QCHP为热电联供系统的制热功率;ηloss为热电联供系统热能损失系数;热电联供系统的负载率;aCHP、bCHP、cCHP、dCHP均为热电联供系统变工况特征系数;
(33)补燃型生物质锅炉模型
式中:为补燃型生物质锅炉燃烧生物质时的制热效率;为补燃型生物质锅炉消耗的生物质量;为补燃型生物质锅炉消耗生物质时所产生的热功率;为补燃型生物质锅炉燃烧天然气时的制热效率;为补燃型生物质锅炉消耗的天然气量;为补燃型生物质锅炉消耗天然气时所产生的热功率;
(34)太阳能集热器模型
ηcollAcollGT=Hsolar
式中:ηcoll为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效率;Acoll为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有效面积;GT为太阳辐射强度;Hsolar为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的热功率;
(4)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包括经济效益优化模型、环境效益优化模型、多目标优化方法,
(41)经济效益优化模型
式中:Cost为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周期内的经济成本;cyc为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仿真周期;Δt为优化仿真步长;λgrid(t)为综合能源系统在时刻t从大电网购电的分时电价;为综合能源系统在时刻t从大电网购电总量;λgas(t)为综合能源系统在时刻t从气源购买天然气的气价;为综合能源系统在时刻t从气源购买天然气总量;λbio(t)为综合能源系统在时刻t购买生物质燃料的价格;为综合能源系统在时刻t购买生物质燃料总量;
(42)环境效益优化模型
式中:Env为综合能源系统在运行优化周期内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βgrid为大电网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因子;βgas为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因子;βbio为生物质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因子;
(43)多目标优化方法
min Fobj=εωCost+(1-ω)Env
式中:Fobj为单目标函数;ε为数量级常数;ω为权重系数,其取值在0与1之间,当ω=0时,取得单目标环境效益最优值;当ω=1时,取得单目标经济效益最优值;
(5)设置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约束条件,包括耦合设备运行约束、联络线功率交换约束、子网络运行约束,
(51)耦合设备运行约束
A、耦合设备容量约束
式中:cd=CHP、eh、boil分别表示热电联供系统、电锅炉、补燃型生物质锅炉耦合设备;Rcd(t)为耦合设备cd在时刻t的出力;Xcd(t)为耦合设备cd在时刻t的启停状态,启动运行时取值为1,停机时取值为0;分别为耦合设备cd的最小运行出力、最大运行出力;
B、耦合设备爬坡约束
-DRed≤Red(t)-Red(t-Δt)≤URed
式中:DRed、URed分别为能量组件单元ed的下爬坡率、上爬坡率;
(52)联络线功率交换约束
式中:为任意时刻实际输入到综合能源系统光伏发电功率;为任意时刻预测最大输入到综合能源系统光伏发电功率;为任意时刻实际输入到综合能源系统风机发电功率;为任意时刻预测最大输入到综合能源系统风机发电功率;为任意时刻实际输入到综合能源系统太阳能集热器制热功率;为任意时刻预测最大输入到综合能源系统太阳能集热器制热功率;分别为综合能源系统任意时刻从大电网购电总量、下限、上限;为综合能源系统任意时刻从气源购买天然气总量、下限、上限;为综合能源系统任意时刻购买生物质燃料总量、下限、上限;
(53)子网络运行约束
A、天然气网络运行约束
B、热力网络运行约束
式中:hi、分别为热力网络中的节点压强、节点压强下限、节点压强上限;hp、分别为热力网络中的循环泵抬升压头、抬升压头下限、抬升压头上限; 分别为热力网络中热力管道流量下限、上限;分别为热力网络的热负荷回水温度下限、上限;分别为热力网络的热源供水温度下限、上限;
C、电力网络运行约束
(6)输出综合能源系统信息,包括子网络关键状态量信息、耦合设备出力信息、能源消耗信息、二氧化碳排放信息、联络线功率交换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40933.0A CN109978625B (zh) | 2019-03-28 | 2019-03-28 | 一种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40933.0A CN109978625B (zh) | 2019-03-28 | 2019-03-28 | 一种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78625A CN109978625A (zh) | 2019-07-05 |
CN109978625B true CN109978625B (zh) | 2022-07-29 |
Family
ID=67081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40933.0A Active CN109978625B (zh) | 2019-03-28 | 2019-03-28 | 一种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7862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43672B (zh) * | 2019-07-25 | 2021-04-13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热网水力工况系统的仿真优化系统 |
CN110535120A (zh) * | 2019-08-16 | 2019-12-03 | 华南理工大学 | 考虑大气污染扩散的电-气互联系统分布式优化调度方法 |
CN110516868B (zh) * | 2019-08-21 | 2022-05-10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考虑网络约束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 |
CN110555264B (zh) * | 2019-08-30 | 2023-02-28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扩展节点法的综合能源供热系统动态仿真方法及装置 |
CN110619487B (zh) * | 2019-10-12 | 2023-01-17 | 东北大学 | 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电-气-热耦合网络动态状态估计方法 |
CN110765622A (zh) * | 2019-10-28 | 2020-02-07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天然气管道模型的能流获取系统、设备及介质 |
CN110781598B (zh) * | 2019-10-29 | 2024-02-09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状态计算方法 |
CN111310343B (zh) * | 2020-02-22 | 2021-10-15 | 清华大学 | 一种用于综合能源系统调度的供热网络热路建模方法 |
CN111724026B (zh) * | 2020-05-07 | 2023-06-16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多能源网络与配水网耦合运行的优化方法 |
CN111563634B (zh) * | 2020-05-25 | 2022-04-08 | 清华大学 | 一种计及热网重构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方法 |
CN111950171B (zh) * | 2020-07-03 | 2022-03-15 | 南京东博智慧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气热惯性备用参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备用配置方法 |
CN112183854B (zh) * | 2020-09-27 | 2024-02-20 | 湖南大学 | 气电综合管网协同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989612B (zh) * | 2021-03-18 | 2023-09-19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麦考密克包络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线性建模方法 |
CN113221325B (zh) * | 2021-04-13 | 2023-05-02 | 西华大学 | 计及电转气的多源储能型区域综合能源低碳运行优化方法 |
CN113094909B (zh) * | 2021-04-16 | 2022-04-19 | 浙江大学 |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运行监控优先级评估方法及系统 |
CN113468736B (zh) * | 2021-06-25 | 2024-06-25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蒸汽系统运行方案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13919754B (zh) * | 2021-11-18 | 2022-10-14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状态估计方法 |
CN115510665A (zh) * | 2022-10-09 | 2022-12-23 | 东南大学 | 一种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安全域构建方法 |
CN116843406B (zh) * | 2023-05-16 | 2024-10-01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综合能源系统参与电力系统调节的市场机制设计方法 |
CN117291315B (zh) * | 2023-11-24 | 2024-02-20 | 湖南大学 | 一种碳循环利用的电-气-热多能联供网络协同运行方法 |
CN117688277B (zh) * | 2024-01-31 | 2024-04-16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热电联供系统电能与热能碳流分配计算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08157A (zh) * | 2016-07-19 | 2016-12-07 | 河海大学 | 基于电转气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削峰填谷方法 |
CN106960282A (zh) * | 2017-03-27 | 2017-07-18 | 武汉大学 | 一种气电综合能源配网系统的协调运行方法 |
CN108053104A (zh) * | 2017-12-06 | 2018-05-18 | 天津大学 | 区域电力-天然气-热力综合能源系统能量流优化方法 |
CN108960503A (zh) * | 2018-07-02 | 2018-12-07 | 河海大学 | 基于内点法的综合能源系统多场景优化分析方法 |
CN109190785A (zh) * | 2018-07-06 | 2019-01-11 | 东南大学 | 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
CN109523076A (zh) * | 2018-11-15 | 2019-03-26 | 河海大学 | 一种储能参与下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稳态优化分析方法 |
-
2019
- 2019-03-28 CN CN201910240933.0A patent/CN1099786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08157A (zh) * | 2016-07-19 | 2016-12-07 | 河海大学 | 基于电转气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削峰填谷方法 |
CN106960282A (zh) * | 2017-03-27 | 2017-07-18 | 武汉大学 | 一种气电综合能源配网系统的协调运行方法 |
CN108053104A (zh) * | 2017-12-06 | 2018-05-18 | 天津大学 | 区域电力-天然气-热力综合能源系统能量流优化方法 |
CN108960503A (zh) * | 2018-07-02 | 2018-12-07 | 河海大学 | 基于内点法的综合能源系统多场景优化分析方法 |
CN109190785A (zh) * | 2018-07-06 | 2019-01-11 | 东南大学 | 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
CN109523076A (zh) * | 2018-11-15 | 2019-03-26 | 河海大学 | 一种储能参与下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稳态优化分析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基于能量网络理论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研究;李明等;《分布式能源》;20180815(第04期);全文 * |
考虑系统耦合性的综合能源协同优化;宋晨辉等;《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0112(第10期);全文 * |
计及网络动态特性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董帅等;《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0529(第13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78625A (zh) | 2019-07-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78625B (zh) | 一种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 | |
CN110210747B (zh) | 一种电热气互联能源系统灵活性调度方法 | |
CN109711601B (zh) | 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优化调度方法和装置 | |
CN110245878B (zh) | 智能楼宇群体的分布式综合能源需求响应协同优化方法 | |
CN107800158B (zh) | 一种兼顾经济与能效的电-热耦合多能流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 |
CN109884898B (zh) |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模糊优化方法 | |
CN108960503B (zh) | 基于内点法的综合能源系统多场景优化分析方法 | |
CN106056251B (zh) | 一种电-热耦合多能流系统的优化调度方法 | |
CN111428351B (zh) | 基于前推回代法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潮流计算方法 | |
CN106056478B (zh) | 一种电-热耦合系统中热网的区间潮流计算方法 | |
CN109347107A (zh) | 一种并网运行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潮流计算方法 | |
CN108053104A (zh) | 区域电力-天然气-热力综合能源系统能量流优化方法 | |
CN113141005B (zh) | 一种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调度方法 | |
CN113131513B (zh) | 考虑碳排放的电、热、气转换优化运行配置方法和存储介质 | |
CN115392035A (zh) | 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改进方法 | |
CN111415045A (zh) | 一种乡村生物质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运行优化方法 | |
CN112926835A (zh) | 一种考虑热网动态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 |
CN110689199B (zh) | 一种基于混合潮流模型的分布式协同调控方法 | |
Dong et al. | Hierarchical multi-objective planning for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 in smart parks considering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 |
CN116432824A (zh) |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及系统 | |
CN108594658A (zh) | 一种电-气耦合系统概率最大负荷裕度多目标优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 |
CN114066056A (zh) | 考虑热电协同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的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 | |
CN115906456A (zh) | 考虑需求侧响应不确定性的含氢储能ies调度优化模型 | |
CN113515853B (zh) | 一种基于线性方程的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 |
CN110970892B (zh) | 基于能量平衡的省级能源互联网多能流调控优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