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0785A - 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0785A
CN109190785A CN201810737473.8A CN201810737473A CN109190785A CN 109190785 A CN109190785 A CN 109190785A CN 201810737473 A CN201810737473 A CN 201810737473A CN 109190785 A CN109190785 A CN 1091907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energy system
constraint
period
integrated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374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90785B (zh
Inventor
顾伟
陆帅
姚帅
潘光胜
吴晨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7374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907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90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0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90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07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lectricity, gas or water supply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建立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从而建立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接着建立热网及热负荷状态仿真模型,以运行优化结果中热电联产系统向热网注入热媒的温度作为输入来计算热网及热负荷的实际状态,最后建立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流程,比较仿真模型结果与优化模型结果,判断误差值,当二者误差超过允许范围则减小热网及热负荷模型分辨率并重复以上步骤,否则停止,以此确定合适的热网及热负荷模型分辨率,本方法可充分考虑调度指令周期内热网及热负荷状态变化的慢动态过程,在实现系统高效经济运行的同时有效地保证了用户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所属领域
本发明属于综合能源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问题及能源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如何提高能源综合效率,构建绿色可持续的能源系统,成为当前能源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综合能源系统以电力为核心,融合燃气、热力等多种能源,以实现能源高效利用与可再生能源消纳为根本目的,可有机协同能源生产、输配、利用等多个环节,其高效的能源利用效率及良好的可再生能源接纳环境使其在未来能源系统发展中具有光明的前景,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但是,当前针对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优化方法,均未充分考虑调度指令周期内热网及热负荷的动态过程,由于热网及热负荷的物理过程是由(偏)微分方程组描述的慢动态过程,因此其模型分辨率对运行优化结果的精确性有一定影响甚至会影响用户舒适度,给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通过一定的运行优化流程,选择适当的热网及热负荷模型分辨率,实现对调度指令周期内热网及热负荷热动态过程的精确刻画,从而在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运行的同时保证用户舒适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的目标函数;
S2,建立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的约束条件;
S3,根据步骤S1和S2求解结果,建立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
S4,建立热网及热负荷状态仿真模型;
S5,建立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流程,比较仿真模型结果与优化模型结果,判断误差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S5进一步包括:
S51,选定热网及热负荷模型初始分辨率,设定热网及热负荷状态容许误差ε;
S52,求解步骤S3中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
S53,将步骤S52运行优化结果中的热电联产系统向热网注入热媒的温度作为输入,求解步骤S4中热网及热负荷状态仿真模型;
S54,比较步骤S53仿真模型结果与步骤S52优化模型结果,若误差值大于设定的热网及热负荷状态容许误差ε,则减小热网及热负荷模型分辨率后转入步骤S51,继续步骤;否则,步骤结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S1中目标函数包括综合能源系统购买天然气成本、综合能源系统从电网购电成本和向电网售电收益:
所述天然气成本为
所述综合能源系统从电网购电成本为
所述综合能源系统向电网售电收益为
其中,Δtd为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指令周期;td为调度时段;Td为td集合;cgascgrid,s分别为天然气热值价格、向电网购电价格及向电网售电价格; 分别为第td时段燃气轮机输出电功率、燃气锅炉输出热功率、向电网购电功率及向电网售电功率;ηgt、ηgb分别为燃气轮机及燃气锅炉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所述步骤S1中目标函数为: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S21,建立热电联产系统运行约束条件:所述热电联产系统运行约束条件至少包括能量平衡约束、设备上下线约束及储能装置约束;
S22,建立热网及热负荷约束条件:所述热网约束条件包括管段延时与热损约束、节点能量平衡约束及源节点及负荷节点交换热功率;
S23,建立热电联产系统与热网耦合约束。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所述步骤S21中能量平衡约束包括燃气轮机电热功率约束和电功率平衡约束:
所述燃气轮机电热功率约束为其中为燃气轮机热出力;α为燃气轮机热电比;
所述电功率平衡约束为其中分别为蓄电池充放电功率;为电负荷功率;
所述步骤S21中设备上下线约束包括燃气轮机出力约束、电网交互功率约束、可再生能源出力约束、以及燃气锅炉热出力约束:
所述燃气轮机出力约束为其中 分别为燃气轮机电功率上下限;分别为燃气轮机的状态及电出力;
所述电网交互功率约束为其中为系统与电网交互功率上限;分别为向电网购电、售电状态变量;
所述可再生能源出力约束为其中分别为可再生能源的预测功率及调度功率;
所述燃气锅炉热出力约束为其中分别为燃气锅炉的出力及最大功率;
所述步骤S21中储能装置约束至少包括蓄电池运行约束、储热罐运行约束及储冷罐运行约束:
所述蓄电池运行约束为
其中,分别为蓄电池最大充放电功率;分别为蓄电池充放电状态;为第td时段蓄电池的能量;σbt为蓄电池能量损耗率;ηbt,chr、ηbt,dis分别为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步骤S22中管段延时与热损约束分别为:
其中,分别为第th时段供水管段j和回水管段j的进口温度;kj为第th-rj时段“能量块”占出口处“能量块”的比例系数;分别为未考虑热损情况下第th时段出口处热媒温度;为第th时段管网环境温度;分别为第th时段出口处热媒温度;βj为管段j的热损系数;
所述步骤S22中节点能量平衡约束为
其中,分别为第th时段供水网络和回水网络第n个节点处的热媒温度;为流入节点n的管段集合;Φnode为管网节点集合;
所述步骤S22中源节点及负荷节点交换热功率计算公式为式中,
其中,分别为第th时段节点n处的注入热功率和热负荷热功率;Φns、Φnl分别为源节点集合及负荷节点集合。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步骤S22热负荷约束中,热负荷考虑为建筑物供暖负荷,建筑物一阶热力学模型如下式所示:
其中,τin、τout分别为建筑物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Rs为建筑物热阻;Cair为建筑物热容;Ql为向建筑物注入的热功率;
对上式差分可得:
其中,分别为第th时段建筑物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为第th时段向建筑物注入的热功率。Δth为热负荷模型分辨率。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3热电联产系统与热网耦合约束为:
其中,分别为第td时段储热罐的充放热功率;为第th时段CHP系统输出热功率。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3中建立的热网及热负荷仿真模型为:
其中,分别为第th时段供水管段j和回水管段j的进口温度;kj为第thj时段“能量块”占出口处“能量块”的比例系数;分别为未考虑热损情况下第th时段出口媒温度。βj为管段j的热损系数,λj为管段j的传热系数;cw为热媒的比热容;分别为第th时段节点n处的注入热功率和热负荷热功率;Φns、Φnl分别为源节点集合及负荷节点集合;分别为第th时段建筑物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Rs为建筑物热阻;Cair为建筑物热容;为第th时段向建筑物注入的热功率;γ为散热片辐射系数;F为散热器总散热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本方法可充分考虑调度指令周期内热网及热负荷状态变化的慢动态过程,降低了模型分辨率对运行优化结果精确性的影响,在实现系统高效经济运行的同时有效地保证了用户舒适度,保证了综合能源系统的精准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热网管段建模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建筑物热力学模型;
图3是本发明电热综合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电热综合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节点5处热负荷供水温度优化结果与实际结果;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节点5处热负荷室内温度优化结果与实际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的目标函数,所述目标函数包括综合能源系统购买天然气成本、综合能源系统从电网购电成本和向电网售电收益,所述天然气成本为综合能源系统从电网购电成本为综合能源系统向电网售电收益为
其中,Δtd为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指令周期;td为调度时段;Td为td集合;cgascgrid,s分别为天然气热值价格、向电网购电价格及向电网售电价格,元/kWh; 分别为第td时段燃气轮机输出电功率、燃气锅炉输出热功率、向电网购电功率及向电网售电功率,kW;ηgt、ηgb分别为燃气轮机及燃气锅炉效率。
所述目标函数最终为:
S2,建立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的约束条件,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
S21,建立热电联产系统运行约束条件:
热电联产系统运行约束条件至少包括能量平衡约束、设备上下线约束及储能装置约束。能量平衡约束如式(2)、式(3)所示,分别为燃气轮机电热功率约束和电功率平衡约束。式(2)中,为燃气轮机热出力,kW;α为燃气轮机热电比,该系数考虑了燃气轮机余热回收设备的效率。式(3)中,分别为蓄电池充放电功率,kW;为电负荷功率,kW。
热电联产系统设备上下限约束包括式(4)~式(7),分别为燃气轮机出力约束、电网交互功率约束、可再生能源出力约束、以及燃气锅炉热出力约束。式(4)中,分别为燃气轮机电功率上下限,kW;分别为燃气轮机的状态及电出力。式(5)中,为系统与电网交互功率上限,kW;分别为向电网购电、售电状态变量。式(6)中,分别为可再生能源的预测功率及调度功率,kW。式(7)中,分别为燃气锅炉的出力及最大功率,kW。
储能装置包括蓄电池、储热罐、储冷罐。蓄电池运行约束如式(8)所示,其中,分别为蓄电池最大充放电功率,kW;分别为蓄电池充放电状态;为第td时段蓄电池的能量,kWh;σbt为蓄电池能量损耗率;ηbt,chr、ηbt,dis分别为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储热罐和储冷罐模型与蓄电池类似。
S22,建立热网及热负荷约束条件:
1、建立热网约束条件:
(1)管段延时与热损约束
热网建模方法如图1所示,首先按照式(9)和式(10)计算热网中的管段相关参数。其中,γj为j中所包含的最大“能量块”数量;为取整函数;为管段j的热媒质量流量,kg/s;Δth为模型分辨率,h;ρw为密度,kg/m3为j的截面积,m2;lj为j的长度,m;Rj为j所包含所有“能量块”的热媒质量,kg;,Φpipe为集合。
热网管段延时与热损约束如式(11)和式(12)所示。其中,分第th时段管段j供回水进口温度,℃;kj为时“能量块”占出口处“能量块”的比例系数,其计算公式如式(13)所示;分别为未考虑热损情况下第th时段管段j出口处热媒温度,℃。考虑热损后,第th时段管段j的出口热媒温度如式(12)所示。其中,为th时段热网环境温度,℃;分别为第th时段管段j出口处热媒温度,℃;βj为管段j的热损系数,其计算公式如式(14)所示,其中,λj为j的传热系数,kW/(m·℃);cw为的比热容,kJ/(kg·℃)。
(2)节点能量平衡约束
热网节点能量平衡关系如式(15)、式(16)所示。式(15)描述了供水网络和回水网络节点处的能量平衡,式中,分别为第th时段供水网络和回水网络第n个节点处的热媒温度;为流入节点n的管段集合;Φnode为管网节点集合。式(16)表明从节点流出的热媒温度等于该节点处热媒温度,式中,为从节点n流出的管段集合。
(3)源节点及负荷节点交换热功率
热网中源节点及负荷节点交换热功率计算公式如式(17)所示。式中, 分别为第th时段节点n处的注入热功率和热负荷热功率,kW;Φns、Φnl分别为源节点集合及负荷节点集合。
2、建立热负荷约束:
热负荷考虑为建筑物供暖负荷,建筑物一阶热力学模型如图2所示,对应的一阶微分方程如式(18)所示,式中分别为第th时段筑物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Rs为建筑物热阻,℃/kW;Cair为建筑物热容,kWh/℃;为第th时段向建筑物注入的热功率,kW。对其差分可得式(19),式中Δth为热负荷模型分辨率,该式可直接应用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中。式(20)为散热片散热功率方程,式中γ为散热片辐射系数,kW/(m2·℃);F为散热器总散热面积,m2。
S23,建立热电联产系统与热网耦合约束;
热电联产系统与热网耦合约束如式(21)所示。式中,分别为第td时段储热罐的充放热功率,kW;为第th时段CHP系统输出热功率,kW。
S3,根据步骤S1和S2求解结果,建立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所述优化模型如图3所示;
S4,建立热网及热负荷状态仿真模型;
式中分别为第th时段供水管段j和回水管段j的进口温度,℃;kj为第thj时段“能量块”占出口处“能量块”的比例系数,其计算公式如式(13)所示;分别为未考虑热损情况下第th时段出口处热媒温度,℃。 分别为第th时段出口处热媒温度,℃;βj为管段j的热损系数,其计算公式如式(14)所示,式中,λj为管段j的传热系数,kW/(m·℃);cw为热媒的比热容,kJ/(kg·℃);分别为第th时段节点n处的注入热功率和热负荷热功率,kW;Φns、Φnl分别为源节点集合及负荷节点集合;分别为第th时段建筑物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Rs为建筑物热阻,℃/kW;Cair为建筑物热容,kW·h/℃;为第th时段向建筑物注入的热功率,kW;γ为散热片辐射系数,kW/(m2·℃);F为散热器总散热面积,m2
S5,建立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流程,比较仿真模型结果与优化模型结果,判断误差值,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
S51,选定热网及热负荷模型初始分辨率,设定热网及热负荷状态容许误差ε;
S52,使用CPLEX等软件求解步骤S3中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
S53,将步骤S52运行优化结果中的热电联产系统向热网注入热媒的温度作为输入,求解步骤S4中热网及热负荷状态仿真模型;
S54,比较步骤S53仿真模型结果与步骤S52优化模型结果,若误差值大于设定的热网及热负荷状态容许误差ε,则减小热网及热负荷模型分辨率后转入步骤S51,继续步骤;否则,步骤结束。
实施例2
以某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为例。如图5所示,该系统包含1台5MW的燃气轮机(GT),1台5MW燃气锅炉(GB),容量为1.5MW的风机和5MWh的储热罐。热网包含6个节点,其中节点1连接CHP系统,节点4、5和6分别连接热负荷。运行优化周期为24h。运行优化流程中热网及热负荷模型分辨率Δtd的取值依次为1h、30min和10min共3个场景。
几种场景下系统运行成本如表1所示,以节点5处热负荷为例,注入节点5处热媒温度的优化结果与实际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该节点处建筑物室内温度的优化结果与实际仿真结果如图7所示。可见不同热网及热负荷模型分辨率对系统运行成本并无明显影响,但是不同热网及热负荷模型分辨率下热网及热负荷的状态结果精确度存在较大差异。结果表明,场景2与场景3的室温实际结果与优化结果差异更为明显,且在某些时段,实际结果均出现越限,最大越限值超出容许误差范围,如果按照该运行优化进行实际调度,将会给用户舒适度带来不利影响。场景4的优化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一致,室温基本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可见,热网及热负荷模型分辨率Δth越大,室内温度的优化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差越大,运行优化模型越难以准确的刻画热负荷的真实状态,因此选取恰当的分辨率Δth对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十分必要。本实施例条件下,取Δth为10min基本可满足精度需求。
表1系统运行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例的限制,上述实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的目标函数;
S2,建立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的约束条件;
S3,根据步骤S1和S2求解结果,建立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
S4,建立热网及热负荷状态仿真模型;
S5,建立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流程,比较仿真模型结果与优化模型结果,判断误差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进一步包括:
S51,选定热网及热负荷模型初始分辨率,设定热网及热负荷状态容许误差ε;
S52,求解步骤S3中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
S53,将步骤S52运行优化结果中的热电联产系统向热网注入热媒的温度作为输入,求解步骤S4中热网及热负荷状态仿真模型;
S54,比较步骤S53仿真模型结果与步骤S52优化模型结果,若误差值大于设定的热网及热负荷状态容许误差ε,则减小热网及热负荷模型分辨率后转入步骤S51,继续步骤;否则,步骤结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目标函数包括综合能源系统购买天然气成本、综合能源系统从电网购电成本和向电网售电收益:
所述天然气成本为
所述综合能源系统从电网购电成本为
所述综合能源系统向电网售电收益为
其中,Δtd为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指令周期;td为调度时段;Td为td集合;cgascgrid,s分别为天然气热值价格、向电网购电价格及向电网售电价格; 分别为第td时段燃气轮机输出电功率、燃气锅炉输出热功率、向电网购电功率及向电网售电功率;ηgt、ηgb分别为燃气轮机及燃气锅炉效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目标函数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S21,建立热电联产系统运行约束条件:所述热电联产系统运行约束条件至少包括能量平衡约束、设备上下线约束及储能装置约束;
S22,建立热网及热负荷约束条件:所述热网约束条件包括管段延时与热损约束、节点能量平衡约束及源节点及负荷节点交换热功率;
S23,建立热电联产系统与热网耦合约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能量平衡约束包括燃气轮机电热功率约束和电功率平衡约束:
所述燃气轮机电热功率约束为其中为燃气轮机热出力;α为燃气轮机热电比;
所述电功率平衡约束为其中分别为蓄电池充放电功率;为电负荷功率;
所述步骤S21中设备上下线约束包括燃气轮机出力约束、电网交互功率约束、可再生能源出力约束、以及燃气锅炉热出力约束:
所述燃气轮机出力约束为其中 P gt分别为燃气轮机电功率上下限;分别为燃气轮机的状态及电出力;
所述电网交互功率约束为其中为系统与电网交互功率上限;分别为向电网购电、售电状态变量;
所述可再生能源出力约束为其中分别为可再生能源的预测功率及调度功率;
所述燃气锅炉热出力约束为其中分别为燃气锅炉的出力及最大功率;
所述步骤S21中储能装置约束至少包括蓄电池运行约束、储热罐运行约束及储冷罐运行约束:
所述蓄电池运行约束为
其中,分别为蓄电池最大充放电功率;分别为蓄电池充放电状态;为第td时段蓄电池的能量;σbt为蓄电池能量损耗率;ηbt,chr、ηbt,dis分别为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中管段延时与热损约束分别为:
其中,分别为第th时段供水管段j和回水管段j的进口温度;kj为第th-rj时段“能量块”占出口处“能量块”的比例系数;分别为未考虑热损情况下第th时段出口处热媒温度;为第th时段管网环境温度;分别为第th时段出口处热媒温度;βj为管段j的热损系数;
所述步骤S22中节点能量平衡约束为
其中,分别为第th时段供水网络和回水网络第n个节点处的热媒温度;为流入节点n的管段集合;Φnode为管网节点集合;
所述步骤S22中源节点及负荷节点交换热功率计算公式为式中,
其中,分别为第th时段节点n处的注入热功率和热负荷热功率;Φns、Φnl分别为源节点集合及负荷节点集合。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热负荷约束中,热负荷考虑为建筑物供暖负荷,建筑物一阶热力学模型如下式所示:
其中,τin、τout分别为建筑物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Rs为建筑物热阻;Cair为建筑物热容;Ql为向建筑物注入的热功率;
对上式差分可得:
其中,分别为第th时段建筑物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为第th时段向建筑物注入的热功率;Δth为热负荷模型分辨率。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3热电联产系统与热网耦合约束为:
其中,分别为第td时段储热罐的充放热功率;为第th时段CHP系统输出热功率。
10.如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建立的热网及热负荷仿真模型为:
其中,分别为第th时段供水管段j和回水管段j的进口温度;kj为第thj时段“能量块”占出口处“能量块”的比例系数;分别为未考虑热损情况下第th时段出口媒温度。βj为管段j的热损系数,λj为管段j的传热系数;cw为热媒的比热容;分别为第th时段节点n处的注入热功率和热负荷热功率;Φns、Φnl分别为源节点集合及负荷节点集合;分别为第th时段建筑物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Rs为建筑物热阻;Cair为建筑物热容;为第th时段向建筑物注入的热功率;γ为散热片辐射系数;F为散热器总散热面积。
CN201810737473.8A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Active CN1091907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37473.8A CN109190785B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37473.8A CN109190785B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0785A true CN109190785A (zh) 2019-01-11
CN109190785B CN109190785B (zh) 2021-07-30

Family

ID=64936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37473.8A Active CN109190785B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90785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0824A (zh) * 2019-01-25 2019-05-10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考虑供热网和热负荷的多能源系统优化规划方法
CN109783986A (zh) * 2019-02-26 2019-05-21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功率守恒的孤岛型综合能源系统联合潮流获取方法
CN109978625A (zh) * 2019-03-28 2019-07-05 河海大学 一种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
CN110020506A (zh) * 2019-03-08 2019-07-16 东南大学 基于电热型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的差分格式选择方法
CN110046750A (zh) * 2019-03-25 2019-07-23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能源互联网协同优化运行方法
CN110544175A (zh) * 2019-07-11 2019-12-06 天津大学 一种面向家庭智能用电的多能源综合优化调度方法
CN111144728A (zh) * 2019-12-18 2020-05-12 东南大学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热电联产系统经济调度方法
CN111967683A (zh) * 2020-08-26 2020-11-20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计及用户舒适度的热电耦合网络最优潮流建模方法
CN112528480A (zh) * 2020-12-02 2021-03-19 清华大学 一种提升负荷裕度的热电耦合系统灾前预防方法
CN112766604A (zh) * 2021-02-01 2021-05-07 浙江大学 基于热管网约束自适应调节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CN112906972A (zh) * 2021-03-09 2021-06-04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考虑热网寿命的电-热耦合型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调控方法
CN113128868A (zh) * 2021-04-20 2021-07-16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调度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3282010A (zh) * 2021-05-21 2021-08-20 上海大学 一种电氢热融合微网的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方法
CN113935198A (zh) * 2021-11-16 2022-01-14 清鸾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多能系统运行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6710A (zh) * 2016-02-18 2016-05-11 东南大学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分布式电源的配置方法
CN106447113A (zh) * 2016-10-08 2017-02-22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运行优化模型的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方法
CN108229753A (zh) * 2018-01-30 2018-06-29 清华大学 一种热电耦合系统的分布式调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6710A (zh) * 2016-02-18 2016-05-11 东南大学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分布式电源的配置方法
CN106447113A (zh) * 2016-10-08 2017-02-22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运行优化模型的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方法
CN108229753A (zh) * 2018-01-30 2018-06-29 清华大学 一种热电耦合系统的分布式调度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顾伟等: "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热网建模及系统运行优化",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0824A (zh) * 2019-01-25 2019-05-10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考虑供热网和热负荷的多能源系统优化规划方法
CN109783986A (zh) * 2019-02-26 2019-05-21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功率守恒的孤岛型综合能源系统联合潮流获取方法
CN110020506A (zh) * 2019-03-08 2019-07-16 东南大学 基于电热型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的差分格式选择方法
CN110020506B (zh) * 2019-03-08 2023-04-07 东南大学 基于电热型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的差分格式选择方法
CN110046750B (zh) * 2019-03-25 2022-04-05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能源互联网协同优化运行方法
CN110046750A (zh) * 2019-03-25 2019-07-23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能源互联网协同优化运行方法
CN109978625A (zh) * 2019-03-28 2019-07-05 河海大学 一种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
CN109978625B (zh) * 2019-03-28 2022-07-29 河海大学 一种计及电热气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
CN110544175A (zh) * 2019-07-11 2019-12-06 天津大学 一种面向家庭智能用电的多能源综合优化调度方法
CN111144728A (zh) * 2019-12-18 2020-05-12 东南大学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热电联产系统经济调度方法
CN111144728B (zh) * 2019-12-18 2023-08-04 东南大学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热电联产系统经济调度方法
CN111967683A (zh) * 2020-08-26 2020-11-20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计及用户舒适度的热电耦合网络最优潮流建模方法
CN111967683B (zh) * 2020-08-26 2023-10-31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计及用户舒适度的热电耦合网络最优潮流建模方法
CN112528480A (zh) * 2020-12-02 2021-03-19 清华大学 一种提升负荷裕度的热电耦合系统灾前预防方法
CN112528480B (zh) * 2020-12-02 2022-08-12 清华大学 一种提升负荷裕度的热电耦合系统灾前预防方法
CN112766604A (zh) * 2021-02-01 2021-05-07 浙江大学 基于热管网约束自适应调节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CN112906972A (zh) * 2021-03-09 2021-06-04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考虑热网寿命的电-热耦合型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调控方法
CN112906972B (zh) * 2021-03-09 2024-03-05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考虑热网寿命的电-热耦合型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调控方法
CN113128868B (zh) * 2021-04-20 2023-04-07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调度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3128868A (zh) * 2021-04-20 2021-07-16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调度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3282010A (zh) * 2021-05-21 2021-08-20 上海大学 一种电氢热融合微网的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方法
CN113935198A (zh) * 2021-11-16 2022-01-14 清鸾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多能系统运行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35198B (zh) * 2021-11-16 2024-03-22 清鸾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多能系统运行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0785B (zh) 2021-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90785A (zh) 一种电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CN110263966B (zh) 考虑动态传热过程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CN107832979B (zh) 一种考虑能量梯级利用的工厂综合能源系统经济优化调度方法
CN110046750B (zh) 一种能源互联网协同优化运行方法
CN106786793B (zh) 一种基于鲁棒优化的冷热电联供型微网运行方法
CN113190942B (zh) 供热/冷系统虚拟储能能力计算方法、装置与电子设备
CN108599137B (zh) 考虑区域热网暂态传热特性的多能流系统优化运行方法
CN108206543A (zh) 一种基于能源梯级利用的能源路由器及其运行优化方法
CN110163411A (zh)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CN110188492B (zh) 一种考虑热网特性的冷热电联供微网优化调度方法
CN109389248B (zh) 基于区域热网的综合能源系统热电功率协调调度方法
CN111415030B (zh) 计及用能舒适度的楼宇能源系统综合需求响应优化方法
CN110544175A (zh) 一种面向家庭智能用电的多能源综合优化调度方法
CN107749645B (zh) 一种控制高压大容量储热供暖装置的方法
CN109359839A (zh)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中区域热网的节点热价计算方法
CN110336307A (zh) 基于热网蓄热特性电热综合能源系统风电消纳方法及装置
CN112186755A (zh)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柔性负荷储能化建模方法
Zhai et al. Optimization of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considering photovoltaic uncertainty and multi-energy network
CN114662752A (zh) 基于价格型需求响应模型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
CN110298556A (zh) 一种基于能量价值的多能协同园区能源利用效率控制方法
CN109241676B (zh) 综合能源系统中热网及建筑物时间分辨率的选择方法
CN113128868A (zh)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调度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6308881A (zh) 利用供热管网储热的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调度方法
Yu et al. Wind-CHP generation aggregation with storage capability of district heating network
Xu et al.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dispatch based on 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 and heat transmission for wind power accommod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