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3209B - 内燃机的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73209B CN109973209B CN201811575134.0A CN201811575134A CN109973209B CN 109973209 B CN109973209 B CN 109973209B CN 201811575134 A CN201811575134 A CN 201811575134A CN 109973209 B CN109973209 B CN 1099732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ft body
- shaft
- support
- bearing member
- outer diame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apparatus not being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the apparatus having different functions; Driving auxiliary apparatus from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B67/04—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apparatus not being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the apparatus having different functions; Driving auxiliary apparatus from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mechanically-driven auxiliary apparatus
- F02B67/06—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apparatus not being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the apparatus having different functions; Driving auxiliary apparatus from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mechanically-driven auxiliary apparatus driven by means of chains, belts, or like endless memb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 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具有:在内周切刻有内螺纹且能够向传动带施加按压力的按压体、固定于发动机主体的壳体、可转动地推力支承轴体并安装于轴体及壳体之间的轴承部件、以及对轴体进行转动施力并设置于壳体及轴体之间的弹性部件,即使作用有因来自传动带的反作用力而产生的交变载荷,也可避免按压体返回,抑制产生异响。轴体(35)一体地具有:在外周切刻有与内螺纹(41)螺合的外螺纹(48)的螺纹部(35a)、具有在沿着该轴体(35)的轴线的方向上与轴承部件(37)抵接的抵接面(49)且形成为比螺纹部(35a)大的大径的被支承部(35b)、以及同轴连结螺纹部(35a)及被支承部(35b)之间的连结轴部(35c),抵接面(49)的最小内径(D1)设定得比螺纹部(35a)的外径(D2)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具有:按压体,其在内周切刻有内螺纹,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圆筒状,并且能够向在发动机主体内走行的传动带施加按压力;轴体,其与所述内螺纹螺合;壳体,其固定在所述发动机主体;轴承部件,其从与所述按压体相反一侧可转动地推力支承所述轴体,并安装在所述轴体及所述壳体之间;弹性部件,其在所述按压体向所述传动带侧行进的方向上对所述轴体进行转动施力,并且设置在所述壳体及所述轴体之间。
背景技术
例如根据专利文献1,已知一种内燃机的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其与用来向传动带即凸轮链施加按压力的按压体螺合的轴体经由轴承部件而推力支承在安装于发动机主体的壳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500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内容中,轴体与轴承部件的抵接面的外径设定得比轴体所具有的与按压体螺合的螺纹部的外径小,在由于来自凸轮链的反作用力而以内螺纹的螺纹径对轴体作用有旋转力时,有时在轴体与轴承部件的抵接部不能确保只克服所述旋转力的有效摩擦面积。在该情况下,与凸轮链滑动接触的凸轮链张紧装置未停留在本来应该终止的位置,最终可能产生异响。
可是,由克服在内燃机的发动机主体内部产生的凸轮链的反作用力而生成的反作用力不是在一个方向上按压的恒定的力,而是随着进气门及排气门的开、闭而产生的交变载荷。已知一种物理现象,即,虽然由基于该交变载荷的凸轮链反作用力按压的轴体利用基于与其轴承部件之间的静摩擦系数的摩擦力进行平衡,由此向凸轮链施加合适的凸轮链张力,但在作用有交变载荷时,由于在按压体及轴体的螺合部的惯性力,好像对所述静摩擦系数瞬间产生上浮,看似静摩擦系数减小。因此,在内燃机运行中的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内部的静摩擦系数比静止时测量的静摩擦系数小,有可能出现不能克服凸轮链反作用力而使按压体返回,产生如上所述的异响,这是事实。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リフター),其即使作用有由来自传动带的反作用力产生的交变载荷,也能够避免按压体返回,抑制产生异响。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内燃机的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具有:按压体,其在内周切刻有内螺纹,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圆筒状,并且能够向在发动机主体内走行的传动带施加按压力;轴体,其与所述内螺纹螺合;壳体,其固定于所述发动机主体;轴承部件,其从与所述按压体相反一侧可转动地推力支承所述轴体,并安装在所述轴体及所述壳体之间;弹性部件,其在所述按压体向所述传动带侧行进的方向上对所述轴体进行转动施力,并且设置于所述壳体及所述轴体之间。其第一特征在于,所述轴体一体地具有:螺纹部,其在外周切刻有与所述内螺纹螺合的外螺纹;被支承部,其具有在沿着该轴体的轴线的方向上与所述轴承部件抵接的抵接面,并且形成为比所述螺纹部大的大径;连结轴部,其同轴连结所述螺纹部及所述被支承部之间。所述抵接面的最小内径设定得比所述螺纹部的外径大。
另外,本发明除了第一特征的结构以外,其第二特征在于,在所述轴承部件一体地设有:围绕所述被支承部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的圆筒状侧壁部、以及在形成于所述壳体的支承孔中嵌入的圆筒状支承筒部,将形成为比所述螺纹部的外径小的小径、从所述被支承部同轴突出且插入所述支承筒部中的支承轴部设置在所述轴体,所述支承轴部的外周及所述支承筒部的内周间的间隙设定得比所述侧壁部的内周及所述被支承部的外周间的间隙小。
本发明除了第二特征的结构以外,其第三特征在于,在所述被支承部的与所述连结轴部相反的端面形成有所述抵接面,并且形成为使具有比所述螺纹部的外径大的内径的环状凹部规定所述抵接面的内周缘并且包围所述支承轴部。
本发明除了第二或第三特征的结构以外,其第四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轴部在所述支承筒部内的轴向长度设定得比该支承轴部的外径大。
本发明除了第二~第四特征的任一结构以外,其第五特征在于,所述被支承部的最大外径设定得比所述螺纹部的外径大、且为所述螺纹部的外径的三倍以下。
此外,本发明除了第二~第五特征的任一结构以外,其第六特征在于,在所述轴体之中至少所述支承轴部与所述轴承部件的所述支承筒部形成有切口。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因为在轴体的被支承部形成且与轴承部件抵接的抵接面的最小内径大于在外周切刻有与按压体的内螺纹螺合的外螺纹的螺纹部的外径,所以,由轴承部件以大于按压体及轴体的螺合部的直径的直径承担向轴体施加的载荷,并且充分增大由轴承部件承担轴体的面积,由此,即使处于作用有来自传动带的交变载荷的状态,也能够由轴体与轴承部件的抵接部确保只克服因所述交变载荷产生的旋转力的有效摩擦面积,抑制产生异响。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因为在轴承部件一体地设有:圆筒状的侧壁部、以及在壳体的支承孔中嵌入的圆筒状的支承筒部,形成为比螺纹部的外径小的小径、从轴体的被支承部同轴突出且插入支承筒部中的支承轴部的外周及支承筒部的内周间的间隙小于侧壁部的内周及被支承部的外周间的间隙,所以,通过由轴承部件支承比螺纹部的外径小的小径的支承轴部,即使在基于发动机旋转数的所有频率的交变载荷下,也能够避免轴体成为因惯性力而倾斜的不稳定姿势,并且以较小的摩擦力保持动作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因为规定抵接面的内周缘的环状凹部在被支承部的与连结轴部相反的端面形成,环状凹部的内径大于螺纹部的外径,所以,能够简单地构成抵接面的最小内径大于螺纹部的外径的结构,并且增大抵接面的面积,有效地抑制产生异响。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因为支承轴部在支承筒部内的轴向长度大于该支承轴部的外径,所以,能够使基于支承筒部的支承轴部、乃至轴体的支承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因为被支承部的最大外径大于螺纹部的外径、且为螺纹部的外径的三倍以下,所以,能够避免被支承部在径向上过度增大,并且充分地确保抵接面的面积。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特征,通过在轴体之中至少所述支承轴部与轴承部件的支承筒部具有切口,能够利用上述切口,容易地向轴体及轴承部件间供油。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主体的纵向侧剖视图。
图2是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的剖视放大图。
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发动机主体;23传动带即凸轮链;26,61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35,65轴体;35a,65a螺纹部;35b,65b被支承部;35c,65c连结轴部;35d,65d支承轴部;36,66壳体;37,67轴承部件;37b侧壁部;37c支承筒部;38弹性部件即发条弹簧;49,69抵接面;41内螺纹;48外螺纹;52支承孔;53环状凹部;54,58切口;d1支承轴部的外周及支承筒部的内周间的间隙;d2侧壁部的内周及被支承部的外周间的间隙;D1,D5抵接面的最小内径;D2螺纹部的外径;D3被支承部的最大外径;D4支承轴部的外径;E内燃机;L1支承轴部在支承筒部内的轴向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当参照图1及图2针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时,首先,在图1中,例如在两轮机动车上搭载的内燃机E的发动机主体11具有:旋转自如地支承曲轴16的曲轴箱12、与该曲轴箱12结合的缸体13、与该缸体13结合的缸盖14、以及与该缸盖14结合的盖罩15,具有与曲轴16的轴线平行的轴线的凸轮轴17由设置于所述缸盖14的支架18、以及与该支架18紧固的支架盖19旋转自如地进行支承。
来自曲轴16的旋转动力由正时传动机构20减速至二分之一并向所述凸轮轴17传递,该正时传动机构20由固定设置于曲轴16的驱动链轮21、在所述凸轮轴17的一端部固定设置的从动链轮22、以及作为卷绕在驱动链轮21及从动链轮22的环状传动带的凸轮链23构成。
驱动链轮21在以箭头24所示的方向上旋转,在驱动链轮21及从动链轮22之间的凸轮链23之中、自驱动链轮21送出的一侧即松弛侧外周抵接有链条张紧装置25,从凸轮链23的相反一侧与该链条张紧装置25抵接的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26安装于发动机主体11的所述缸体13。另外,在驱动链轮21及从动链轮22之间的凸轮链23之中、由驱动链轮21牵引的一侧即紧张侧外周抵接有凸轮链引导件27。
凸轮链引导件27形成为,由具有适度的刚性及弹性的合成树脂形成、且成为朝向凸轮链23侧相反的大致弓形形状。凸轮链引导件27的曲轴16侧端部即一端部27a嵌合并支承在向上方张开设置于曲轴箱12的支承凹部28中。另外,在凸轮链引导件27的凸轮轴17侧即另一端侧形成有与所述凸轮链23相反一侧面对的支承面27b,与该支承面27b抵接的抵接支承轴部29突出设置在缸盖14。另外,在凸轮链引导件27的靠近所述支承面27b的中间部两侧一体地突出设置有剖面为圆形的突起30,该突起30在缸体13与缸盖14的结合面设置的凹部31中嵌合,并且夹在缸体13及缸盖14之间。
另外,所述链条张紧装置25形成为弓形形状,使凸曲面与凸轮链23的松弛侧外周滑动接触,该链条张紧装置25的所述曲轴16侧的一端部经由枢轴32可转动地支承于曲轴箱12。
为了向所述凸轮链23的松弛侧施加张力,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26的按压体34从凸轮链23的相反一侧,与所述链条张紧装置25抵接。
结合图2进行参照,所述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26具有:按压体34,其在内周切刻有内螺纹41,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圆筒状,并且能够向所述凸轮链23施加按压力;轴体35,其与所述内螺纹41螺合;壳体36,其固定在所述发动机主体11的所述缸体13;轴承部件37,其从所述按压体34相反一侧可转动地推力支承所述轴体35,并且安装在所述轴体35及所述壳体36之间;作为弹性部件的发条弹簧38,其在所述按压体34向所述凸轮链23侧行进的方向上对所述轴体35进行转动施力,并设置在所述壳体36及所述轴体35之间。
所述按压体34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圆筒状的筒部件39的一端部安装形成有与所述链条张紧装置25抵接的盖体40,在所述筒部件39的内周切刻有内螺纹41。
所述壳体36形成为,一体地具有:圆筒部36a,其为了使所述凸轮链23走行而在形成于所述发动机主体11的凸轮链通路42(参照图1)侧使一端部(内端部)开口;端壁部36b,其闭塞圆筒部36a的另一端部(外端部);凸缘部36c,其从该端壁部36b向径向外侧伸出。另一方面,在所述缸体13设有使所述圆筒部36a插入的安装孔43,在该安装孔43的外端开口部的周围且设置于所述缸体13的安装基座44,利用多个螺栓45紧固有所述凸缘部36c。另外,在所述壳体36的所述圆筒部36a的一端部,利用C形状的止动环47,安装有引导所述按压体34的所述筒部件39的轴向移动的引导部件46。
所述轴体35形成为,一体地具有:螺纹部35a,其在外周切刻有与所述内螺纹41螺合的外螺纹48;被支承部35b,其具有在沿着该轴体35的轴线的方向上与所述轴承部件37抵接的抵接面49,并形成为比所述螺纹部35a大的大径;连结轴部35c,其同轴地连结所述螺纹部35a及所述被支承部35b之间;支承轴部35d,其从所述被支承部35b同轴突出。
所述发条弹簧38在所述按压体34的与所述筒部件39的另一端抵接的垫圈50及所述被支承部35b之间围绕所述连结轴部35c的一部分而配置,且设置在所述壳体36的所述圆筒部36a及所述连结轴部35c之间。
所述轴承部件37为杯状垫圈,形成为,一体地具有:环形板状的承受板部37a,其使一部分与所述抵接面49抵接;圆筒状的侧壁部37b,其与该承受板部37a的外周连接成直角,并围绕所述被支承部35b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在该实施方式中为整个外周);圆筒状的支承筒部37c,其与所述承受板部37a的内周连接成直角,在与所述侧壁部37b相反一侧延伸。
另一方面,在所述壳体36的所述端壁部36b设有:接受所述轴承部件37之中所述承受板部37a及所述侧壁部37b的收纳凹部51、以及使所述支承筒部37c嵌入并与所述收纳凹部51同轴连接的支承孔52。
所述被支承部35b的所述抵接面49在该被支承部35b的与所述连结轴部35c相反的端面,与所述轴承部件37的所述承受板部37a抵接,并形成为环形平坦面,该抵接面49的最小内径D1设定得比所述螺纹部35a的外径D2大。
而且,所述被支承部35b的最大外径D3设定得比所述螺纹部35a的外径D2大、且为所述螺纹部35a的外径D2的三倍以下。
另外,所述被支承部35b的与所述连结轴部35c的相反端面形成为,规定所述抵接面49的内周缘且包围所述支承轴部35d的环状凹部53具有比所述螺纹部35a的外径D2大的内径、即所述抵接面49的最小内径D1。
所述轴体35的所述支承轴部35d形成为比所述螺纹部35a的外径D2小的小径,从所述被支承部35b同轴突出,并且插入所述轴承部件37的所述支承筒部37c中,所述支承轴部35d的外周及所述支承筒部37c的内周间的间隙d1设定得小于所述轴承部件37中所述侧壁部37b的内周及所述被支承部35b的外周间的间隙d2。另外,所述支承轴部35d在所述支承筒部37c内的轴向长度L1设定得比该支承轴部35d的外径D4大。
在所述轴体35之中至少支承轴部35d、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从所述支承轴部35d经由所述被支承部35b而至所述连结轴部35c的中间部之间形成有沿着一条直径线的切口54。在所述按压体34的所述盖体40与所述链条张紧装置25抵接之前,在该切口54中卡合有平板状的止动件55,能够阻止所述轴体35的旋转,在所述支承孔52的外端开口缘形成有使所述止动件55卡合的两组各一对的卡止凹部56,以使各组的卡止凹部56配置在所述支承孔52的直径线上。
在所述按压体34的所述盖体40与所述链条张紧装置25抵接之后,拔出所述止动件55后,在所述支承孔52的外端部螺合有栓部件57。此外,在所述轴承部件37的所述支承筒部37c也在其整个长度上形成有切口58。
接着,针对该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因为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26的轴体35一体地具有:在外周切刻有与按压体34的内螺纹41螺合的外螺纹48的螺纹部35a、具有在沿着该轴体35的轴线的方向上与轴承部件37抵接的抵接面49且形成为比所述螺纹部35a大的大径的被支承部35b、以及同轴连结所述螺纹部35a及所述被支承部35b之间的连结轴部35c,所述抵接面49的最小内径D1设定得比所述螺纹部35a的外径D2大,所以,由轴承部件37以比按压体34及轴体35的螺合部的直径大的直径承担向轴体35施加的载荷,并且充分增大由轴承部件37承担轴体35的面积,由此,即使处于作用有来自凸轮链23的交变载荷的状态下,也能够由轴体35与轴承部件37的抵接部确保只克服所述交变载荷产生的旋转力的有效摩擦面积,抑制产生异响。
另外,因为在所述轴承部件37一体地设有:围绕所述被支承部35b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的圆筒状侧壁部37b、以及在形成于壳体36的支承孔52中嵌入的圆筒状支承筒部37c,将形成为比所述螺纹部35a的外径D2小的小径、从所述被支承部35b同轴突出且在所述支承筒部37c中插入的支承轴部35d设置在所述轴体35,所述支承轴部35d的外周及所述支承筒部37c的内周间的间隙d1设定得比所述侧壁部37b的内周及所述被支承部35b的外周间的间隙d2小,所以,通过由轴承部件37支承比螺纹部35a的外径小的小径的支承轴部35d,即使在基于发动机旋转数的所有频率的交变载荷下,也能够避免轴体35成为因惯性力而倾斜的不稳定的姿势,以较小的摩擦力保持动作的稳定。
另外,因为在所述被支承部35b的与所述连结轴部35c相反的端面形成有所述抵接面49,并且形成为使具有比所述螺纹部35a的外径大的内径的环状凹部53规定所述抵接面49的内周缘且包围所述支承轴部35d,所以,能够简单地构成抵接面49的最小内径D1比螺纹部35a的外径D2大的结构,并且增大抵接面49的面积,有效地抑制产生异响。
另外,因为所述支承轴部35d在所述支承筒部37c内的轴向长度L1设定得比该支承轴部35d的外径D4大,所以,能够使基于支承筒部37c的支承轴部35d、乃至轴体35的支承稳定。
另外,因为被支承部35b的最大外径D3比螺纹部35a的外径D2大、且为螺纹部35a的外径D2的三倍以下,所以,能够避免被支承部35b在径向上过度增大,充分地确保抵接面49的面积。
此外,因为在所述轴体35之中至少所述支承轴部35d与所述轴承部件37的所述支承筒部37c形成有切口54、58,所以,利用上述切口54、58,能够容易地向轴体35及轴承部件37之间供油。
参照图3,针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对应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记进行图示,省略详细的说明。
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61具有:按压体34,其在内周切刻有内螺纹41的圆筒状筒部件39的一端部安装有盖体40而形成;轴体65,其与所述内螺纹41螺合;壳体66,其固定于发动机主体11的缸体13;轴承部件67,其从与所述按压体34相反一侧可转动地推力支承所述轴体65,并安装在所述轴体65及所述壳体66之间;作为弹性部件的发条弹簧38,其在所述按压体34向所述凸轮链23侧行进的方向上对所述轴体65进行转动施力,并设置在所述壳体66及所述轴体65之间。
所述壳体66一体地具有:圆筒部66a、闭塞该圆筒部66a的外端部的端壁部66b、以及从该端壁部66b向径向外侧伸出的凸缘部66c。另外,所述轴体65形成为,一体地具有:在外周切刻有与所述内螺纹41螺合的外螺纹48的螺纹部65a、具有在沿着该轴体65的轴线的方向上与所述轴承部件67抵接的抵接面69并形成为比所述螺纹部65a大的大径的被支承部65b、同轴连结所述螺纹部65a及所述被支承部65b之间的连结轴部65c、以及从所述被支承部65b同轴突出的支承轴部65d。
所述被支承部65b的所述抵接面69形成在该被支承部65b的外周,所述连结轴部65c侧为大径地形成为锥状,该抵接面69的最小内径D5设定得比所述螺纹部65a的外径D2大。另外,所述被支承部65b的最大外径D6设定得比所述螺纹部65a的外径D2大、且为所述螺纹部65a的外径D2的三倍以下。
所述轴承部件67形成为,一体地具有:使一部分与所述抵接面69抵接的锥状承受板部67a、与该承受板部67a的小径端连接并与所述被支承部65b对置的环形板状的平板部67b、以及与该平板部67b的内周连接成直角并在与所述承受板部67a相反一侧延伸的圆筒状支承筒部67c。
在所述壳体66的所述端壁部66b设有:接受所述轴承部件67之中所述承受板部67a及所述平板部67b的收纳凹部71、以及使所述支承筒部67c嵌入并与所述收纳凹部71同轴连接的支承孔72。
另外,所述轴体65的所述支承轴部65d形成为比所述螺纹部65a的外径D2小的小径,从所述被支承部65b同轴突出,并且插入所述轴承部件67的所述支承筒部67c中。而且,所述支承轴部65d在所述支承筒部67c内的轴向长度L2设定得比该支承轴部65d的外径D7大。
在所述轴体65的至少支承轴部65d、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从所述支承轴部65d经由被支承部65b而至所述连结轴部65c的中间部之间形成有沿着一条直径线的切口74,在该切口74中卡合有平板状的止动件75,能够阻止所述轴体65的旋转,在所述支承孔72的外端开口缘形成有使所述止动件75卡合的两组各一对的卡止凹部76,以使各组的卡止凹部76配置在所述支承孔72的直径线上。
在从所述切口74拔出所述止动件75后,在所述支承孔72的外端部螺合有栓部件77。此外,在所述轴承部件67的所述支承筒部67c也形成有经过整个长度的切口78。
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因为在轴体65的被支承部65b形成且在沿着该轴体65的轴线的方向上与轴承部件67抵接的抵接面69的最小内径D5大于轴体65的螺纹部65a的外径D2,所以,由轴承部件67以比按压体34及轴体65的螺合部的直径大的直径承担向轴体65施加的载荷,并且充分地增大由轴承部件67承担轴体65的面积,由此,即使处于交变载荷的作用状态下,也能够由轴体65与轴承部件67的抵接部确保只克服所述交变载荷产生的旋转力的有效摩擦面积,抑制产生异响。
另外,因为形成为比所述螺纹部65a的外径D2小的小径且设置于轴体65的支承轴部65d嵌入轴承部件67的支承筒部67c中,所述支承轴部65d在所述支承筒部67c内的轴向长度L2大于该支承轴部65d的外径D7,所以,能够使基于支承筒部67c的支承轴部65d、乃至轴体65的支承稳定。
另外,因为被支承部65b的最大外径D3比螺纹部65a的外径D2大、且为螺纹部65a的外径D2的三倍以下,所以,能够避免被支承部65b在径向上过度增大,并且充分确保抵接面69的面积。
另外,因为在所述轴体65之中至少所述支承轴部65d与所述轴承部件67的所述支承筒部67c形成有切口74、78,所以,能够利用上述切口74、78,容易地向轴体65及轴承部件67之间供油。
而且,因为在轴体65的被支承部65b的外周形成的抵接面69形成为锥状,所以,能够避免被支承部65b的最大外径D6增大,并且增大抵接面69的面积,更稳定地支承轴体65。
上面,虽然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Claims (5)
1.一种内燃机的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具有:按压体(34),其在内周切刻有内螺纹(41),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圆筒状,并且能够向在发动机主体(11)内走行的传动带(23)施加按压力;轴体(35、65),其与所述内螺纹(41)螺合;壳体(36、66),其固定于所述发动机主体(11);轴承部件(37、67),其从与所述按压体(34)相反一侧可转动地推力支承所述轴体(35、65),并安装在所述轴体(35、65)及所述壳体(36、66)之间;弹性部件(38),其在所述按压体(34)向所述传动带(23)侧行进的方向上对所述轴体(35、65)进行转动施力,并且设置在所述壳体(36、66)及所述轴体(35、65)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体(35、65)一体地具有:在外周切刻有与所述内螺纹(41)螺合的外螺纹(48)的螺纹部(35a、65a)、具有在沿着所述轴体(35、65)的轴线的方向上与所述轴承部件(37、67)抵接的抵接面(49、69)且形成为比所述螺纹部(35a、65a)大的大径的被支承部(35b、65b)、同轴连结所述螺纹部(35a、65a)及所述被支承部(35b、65b)之间的连结轴部(35c、65c),在所述被支承部(35b)的与所述连结轴部(35c)相反的端面,规定所述抵接面(49)的内周缘且从该内周缘朝径向内侧方向超过所述轴承部件(37、67)的内周缘而延伸的环状凹部形成为在朝轴向内侧方向凹陷,通过该环状凹部(53),从而使所述抵接面(49、69)的最小内径(D1、D5)设定得比所述螺纹部(35a、65a)的外径(D2)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承部件(37)一体地设有:围绕所述被支承部(35b)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的圆筒状的侧壁部(37b)、以及在形成于所述壳体(36)的支承孔(52)中嵌入的圆筒状的支承筒部(37c),在所述轴体(35)设置有形成为比所述螺纹部(35a)的外径(D2)小的小径、从所述被支承部(35b)同轴突出且插入所述支承筒部(37c)中的支承轴部(35d),所述支承轴部(35d)的外周及所述支承筒部(37c)的内周间的间隙(d1)设定得比所述侧壁部(37b)的内周及所述被支承部(35b)的外周间的间隙(d2)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轴部(35d)在所述支承筒部(37c)内的轴向长度(L1)设定得比所述支承轴部(35d)的外径(D4)大。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的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支承部(35b)的最大外径(D3)设定得比所述螺纹部(35a)的外径(D2)大、且为所述螺纹部(35a)的外径(D2)的三倍以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体(35)之中至少所述支承轴部(35d)与所述轴承部件(37)的所述支承筒部(37c)形成有切口(54、58)。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44739A JP6612838B2 (ja) | 2017-12-21 | 2017-12-21 | 内燃機関のねじ式テンショナリフター |
JP2017-244739 | 2017-12-2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73209A CN109973209A (zh) | 2019-07-05 |
CN109973209B true CN109973209B (zh) | 2021-11-02 |
Family
ID=67076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75134.0A Active CN109973209B (zh) | 2017-12-21 | 2018-12-21 | 内燃机的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612838B2 (zh) |
CN (1) | CN109973209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9349A (ja) * | 1996-06-26 | 1998-01-13 | Ntn Corp | 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ナ |
CN1205060A (zh) * | 1995-12-21 | 1999-01-1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推进力赋予装置 |
JPH11148539A (ja) * | 1997-11-17 | 1999-06-02 | Ntn Corp | 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ナ |
CN1403725A (zh) * | 2001-09-12 | 2003-03-19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张紧器的推进力给予装置 |
CN102192296A (zh) * | 2010-03-02 | 2011-09-2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液压张紧器 |
CN204212822U (zh) * | 2014-07-09 | 2015-03-18 | 玉环县凯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发动机正时链转机构 |
CN105299159A (zh) * | 2014-06-20 | 2016-02-0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进给螺杆式张紧装置 |
CN105992892A (zh) * | 2014-02-21 | 2016-10-05 | 博格华纳公司 | 链条张紧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26579B2 (ja) * | 1995-12-21 | 2004-05-1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推進力付与装置 |
JP4200570B2 (ja) * | 1998-12-28 | 2008-12-24 |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 テンショナー |
JP2001050056A (ja) * | 1999-08-06 | 2001-02-23 | Nhk Spring Co Ltd | テンショナー |
JP2016020734A (ja) * | 2014-06-20 | 2016-02-0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送りねじ式テンショナ装置 |
-
2017
- 2017-12-21 JP JP2017244739A patent/JP6612838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2-21 CN CN201811575134.0A patent/CN1099732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05060A (zh) * | 1995-12-21 | 1999-01-1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推进力赋予装置 |
JPH109349A (ja) * | 1996-06-26 | 1998-01-13 | Ntn Corp | 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ナ |
JPH11148539A (ja) * | 1997-11-17 | 1999-06-02 | Ntn Corp | 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ナ |
CN1403725A (zh) * | 2001-09-12 | 2003-03-19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张紧器的推进力给予装置 |
CN102192296A (zh) * | 2010-03-02 | 2011-09-2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液压张紧器 |
CN105992892A (zh) * | 2014-02-21 | 2016-10-05 | 博格华纳公司 | 链条张紧器 |
CN105299159A (zh) * | 2014-06-20 | 2016-02-0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进给螺杆式张紧装置 |
CN204212822U (zh) * | 2014-07-09 | 2015-03-18 | 玉环县凯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发动机正时链转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9112962A (ja) | 2019-07-11 |
JP6612838B2 (ja) | 2019-11-27 |
CN109973209A (zh) | 2019-07-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834694A (en) | Belt tensioning apparatus | |
US4822322A (en) | Tensioning device for timing belt or chain in automotive engine applications | |
EP3638922B1 (en) | Tensioner | |
JP2010091055A (ja) | 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ナ | |
US10989280B2 (en) | Tensioner | |
JP2011027124A (ja) | 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ナ | |
GB2414777A (en) | Hydraulic tensioner having a split ring | |
US10995829B2 (en) | Tensioner | |
US7654924B2 (en) | Auto-tensioner | |
CN109973209B (zh) | 内燃机的螺杆式张紧装置挺杆 | |
US8888623B2 (en) | Auto-tensioner | |
US7946939B2 (en) | Slippage prevention mechanism for toothed endless torque transmission member | |
US20090286636A1 (en) | Sealed tensioner | |
US8371973B2 (en) | Chain tensioner | |
EP2236859B1 (en) | Auto-tensioner | |
JP2007092831A (ja) | テンショナリフタ | |
US20080132366A1 (en) | Chain Tensioner | |
EP2280190B1 (en) | Chain tensioner | |
EP2251565B1 (en) | Chain tensioner | |
JP2015169329A (ja) | 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ナ装置 | |
EP3701168A1 (en) | Tensioner | |
JPH0342275Y2 (zh) | ||
JP2018146101A (ja) | テンショナ一体形チェーンガイドおよびチェーン張力調整装置 | |
JP6256988B2 (ja) | テンショナリフタ | |
WO2005061925A1 (ja) | テンショナ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