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9358A - 一种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69358A
CN109969358A CN201910180184.7A CN201910180184A CN109969358A CN 109969358 A CN109969358 A CN 109969358A CN 201910180184 A CN201910180184 A CN 201910180184A CN 109969358 A CN109969358 A CN 1099693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human body
propeller
body cover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01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绍英
王明勋
李欢
胡悦
林茵茵
周杰
蒋团冬
翟开顺
罗世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1018018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693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69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93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63C2011/028Devices for underwater towing of divers or divers' sle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包括:主体外壳,内部设置有空腔;推进装置,设置于主体外壳内部空腔的两侧;背带,连接于主体外壳的下方,通过背带绑缚于人体上;安全气囊和应急供氧包,分别设置于主体外壳的内部空腔、且位于推进装置的外侧,分别通过安全气囊和应急供氧包为人体提供浮力和氧气;照明灯和摄像头,分别设置于主体外壳的前端外壳上;控制手柄,与主体外壳通过控制线路连接,通过控制手柄控制人体推进器;智能处理器和电池。本发明可解放双手、智能可控且功能丰富、操控灵活、轻巧省力、安全可靠、设计合理,大幅降低了潜水难度,增加了推进器的多种功能,实现推进器的智能化,减少潜水体力消耗,提高了安全和可靠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水推进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
背景技术
水下推进器作为一种新兴的为潜水者提供辅助推动力的工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潜水方式,提高了人们在水中的活动范围和速度。现有水下推进器主要是由电池作为动力源,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螺旋桨,从而产生推力,协助人体进行水下运动。
当前,手持类的推进器较多,绑缚类型的各有差异,如将推进器绑缚于脚掌、脚跟、小腿、大腿、胸腹部、背部、腰部、手臂等处。例如,公告号为CN206900616U的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推进器,其包括中间电池舱、与电池连接的电机和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螺旋桨构成,操作时,潜水员抓握推进器连接杆上的扶手,通过按压扶手上的开关实现左右两个推进器的动力启停。这些推进器虽各有特色但多有不足,如未解放双手、功能单一、操控不便、动力不稳定且不灵活、过于笨重且耗体力、缺乏安全保护、设计不合理等。具体如下:
1、未解放双手:手持式推进器在水下操作时,必须用手把持,双手受到限制,潜水活动不够自由,不能推进和作业兼顾;2、功能单一:仅起到水下动力推进作用,无探测、摄影、灯光、导航定位、信号传输、硬件互联等功能,适用场景单一,无法大范围应用;3、操控不便:由于只有向前推进功能,机动性不足而无法灵活转向;绑缚式采用蓝牙手环连接时难以保证水下控制的稳定性,一旦连接不成功将给潜水员带来危险;4、动力不稳定且不灵活:难保持平衡(缺少智能悬停控制系统或浮力调节仓,不能自由调节浮力,无法应用于需要水下悬停的场景)、动力方向不可控(绑缚四肢时由于动作较多动力方向易受影响,极不平衡)、动力输出不稳定(无高效的动力输出处理器)、动力不可无极变速(仅有开关或仅有一二档,无智能输出控制系统)、动力不足(速度低,基本1.5m/s以下)、续航时间短(多少于1小时);5、过于笨重且耗体力:一般相当于人体积的一半,且重量大,不便于携带,加上需要手持、不可悬停的缺点,使得潜水时同样需要消耗较大体力;6、缺乏安全保护:无安全气囊、雷达避让系统、快速解绑等功能,遇紧急情况时无法及时脱离危险;7、设计不合理:绑缚方式不舒适:绑缚式多缺乏人体工学设计,舒适度难以保证;设计结构不集成:电池和电机分散绑缚于不同部位,容易给水下活动带来麻烦;设计非流线型:推进器未考虑流体力学,水流出入口其方向或喷射效率不合理,且不够美观;结构不便于加工制造:有的采用磁力耦合或采用曲轴连杆机构实现动力传输时增加了机械结构的设计复杂度,不合理。
因此,确有必要设计一款人体推进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具有解放双手、智能可控且功能丰富、操控灵活、轻巧省力、安全可靠、设计合理的优点,大幅降低了潜水难度,增加了推进器的多种功能,实现了推进器的智能化,减少潜水体力消耗,提高了推进装置的安全和可靠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包括:主体外壳,内部设置有空腔;推进装置,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内部空腔的两侧,提供推进的动力;背带,连接于所述主体外壳的下方,通过所述背带绑缚于人体上;安全气囊和应急供氧包,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空腔、且位于所述推进装置的外侧,分别通过所述安全气囊和应急供氧包为人体提供浮力和氧气;照明灯和摄像头,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的前端外壳上,分别通过所述照明灯和摄像头进行照明和摄像;控制手柄,与所述主体外壳通过控制线路连接,通过所述控制手柄控制所述人体推进器;智能处理器和电池,均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内部空腔的中部,所述智能处理器与所述电池、推进装置、照明灯、摄像头、控制手柄均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空腔分别预留有电池仓、控制及传输系统仓、安全气囊仓、应急供氧仓、推进组件安装筒,以分别对应放置所述电池、智能处理器、安全气囊、应急供氧包、推进装置;所述主体外壳的外壳上分别设有照明灯安装接口、摄像头安装接口、控制线引出接口,以分别用于安装所述照明灯、摄像头、控制线路。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与背带之间的减震板,所述减震板使人体与所述主体外壳绝缘,同时起减震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外壳的底部上设有若干个减震板安装螺孔,所述减震板上设有若干个可调节高度的螺钉,通过调整所述螺钉在所述减震板安装螺孔的位置以控制所述主体外壳与所述减震板的角度,使所述人体推进器的水流喷射方向与人体脊柱方向呈一定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推进装置包括:推进器外壳、设置于所述推进器外壳上的固定架、设置于所述推进器外壳一端的进水防护网、设置于所述推进器外壳内的防水电机、与所述防水电机连接的螺旋桨,通过所述防水电机驱动所述螺旋桨旋转以提供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手柄包括:控制手柄主体,设置于所述控制手柄主体上表面的方向摇杆、开关按钮、无极调速滚轮、互联按钮、灯光按钮、摄影按钮、指南针和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控制手柄主体尾端的线缆封装接口,设置于所述控制手柄主体内的电路板;所述方向摇杆、开关按钮、无极调速滚轮、互联按钮、灯光按钮、摄影按钮、指南针和显示屏均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将所述方向摇杆、开关按钮、无极调速滚轮、互联按钮、灯光按钮、摄影按钮的指令反馈给所述智能处理器,由所述智能处理器控制对应的部件执行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处理器包括:单片机、CPU、存储器、动力控制组件、电池控制组件,通过所述动力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推进装置的动力输出方向及大小,通过所述电池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电池。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前端外壳上的外挂架,在不使用的状态下,通过所述外挂架将所述人体推进器悬挂起来。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空腔尾部的信号传输组件,所述信号传输组件与智能处理器电性连接,包括:蓝牙、声波定位传输元件、WiFi或远程遥控元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空腔尾部的智能感应组件,所述智能感应组件与智能处理器电性连接,包括:水压力传感器和悬停陀螺仪,通过所述水压力传感器感应水压力,通过所述悬停陀螺仪感应人体实时位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解放双手:通过背负式设计解放了双手,使人体潜水时手脚可做出多种灵活动作,用途广泛;(2)智能可控且功能丰富:智能处理器、信号传输组件、智能感应组件、照明灯及摄像头的设置,使动力更为稳定灵活,且功能丰富智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及娱乐性,便于水下各类活动的开展;(3)操控灵活:控制手柄可实现推进器的开关、摄影、智能互联、灯光控制、无极调速、方向变化及悬停、显示屏、指南针等多种功能,使操控灵活方便,且便于了解潜水环境;(4)轻巧省力:集成化设计使主体尺寸小巧,主体流线型设计减少了潜水阻力,并采用轻质高强材料使产品更为轻巧,综合使得产品携带方便,降低了水下活动的强度;(5)安全可靠:增加了兼具微浮力的安全气囊和应急供氧包,并在背带上设置快速解除接口,全方面保证潜水安全;(6)设计合理:增加了绝缘减震板,可防电力影响且明显减少推进器振动给人带来的不舒适性;在绝缘减震板的螺钉可调节主体安装角度,使水力喷射方向合理,不打在人体上;背带上含有符合人体工学、可与人体紧密贴合的硅胶片,并提高产品绑缚的舒适性;背带可灵活伸缩绑缚于不同的人体或氧气瓶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的水平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的组成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的推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的背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的控制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的人体佩戴效果示意图。
图中:1-智能处理器,2-主体外壳,3-电池,4-安全气囊,5-推进装置,6-背带,7-照明灯,8-外挂架,9-摄像头,10-减震板,11-控制手柄,12-控制线路,13-应急供养包,14-信号传输组件,15-智能感应组件,16-盖板,17-阀门,18-背部贴合片,19-接扣,20-螺钉,51-左推进装置,52-右推进装置,101-单片机,102-CPU,103-存储器,104-动力控制组件,105-电池控制组件,106-变频器,107-电池稳定元件,108-电量感应元件,501-推进器外壳,502-固定架,503-进水防护网,504-螺旋桨,505-防水电机,1101-线缆封装接口,1102-控制手柄主体,1103-方向摇杆,1104-开关按钮,1105-无极调速滚轮,1106-互联按钮,1107-灯光按钮,1108-摄影按钮,1109-指南针,1110-显示屏,1111-电路板,1401-蓝牙,1402-声波定位传输元件,1403-WiFi,1404-远程遥控元件,1501-水压力传感器,1502-悬停陀螺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包括:主体外壳2,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2内部的智能处理器1、电池3、安全气囊4、推进装置5、应急供氧包13、信号传输组件14、智能感应组件15,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2前端外壳上的照明灯7、摄像头9,连接于所述主体外壳2下方的背带6,与所述智能处理器1电性连接的控制线路12,与所述控制线路12连接的控制手柄11。所述电池3、推进装置5、照明灯7、摄像头9、信号传输组件14、智能感应组件15等均与所述智能处理器1电性连接,并均受所述智能处理器1控制。
所述人体推进器还包括外挂架8,所述外挂架8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2的前端外壳上,在不使用的状态下,可通过所述外挂架8将其悬挂起来。
所述主体外壳2呈流线型,水阻小,抗流能力强;所述主体外壳2具有内置的空腔、其内部集成安装各其他零部件,分别预留有电池仓、控制及传输系统仓、安全气囊仓、应急供氧仓、推进组件安装筒,以分别对应放置所述电池3、智能处理器1、安全气囊4、应急供氧包13、推进装置5,所述主体外壳2的前端外壳上还设有外挂架接口、照明灯安装接口、摄像头安装接口、控制线引出接口,以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外挂架8、照明灯7、摄像头9、控制线路12。所述主体外壳2上还设有若干个减震板安装螺孔,用于安装所述减震板10。优选的,所述主体外壳2为左右对称结构。
所述智能处理器1和所述电池3均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2的内部空腔中部,图1中以所述电池3在前、所述智能处理器1在后为例。所述信号传输组件14、智能感应组件15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2的内部空腔尾部,图1中以所述信号传输组件14在前、所述智能感应组件15在后为例。所述控制线路12由所述主体外壳2尾部的控制线引出接口引出、并连接所述控制手柄11。所述推进装置5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2的两端,优选的,所述推进装置5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安装于所述主体外壳2的左推进装置51和右推进装置52。所述安全气囊4和应急供氧包13分别设置于主体外壳2的内部空腔、且位于所述推进装置5的外侧,图1中以所述安全气囊4在左端、所述应急供氧包13在右端为例。所述照明灯7、外挂架8、摄像头9均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2的前端外壳上,优选的,所述照明灯7为LED灯。
如图3所示,所述智能处理器1是协调控制各其他部件的集成控制器,包括:单片机101、CPU102、存储器103、动力控制组件104、电池控制组件105,所述智能处理器1通过所述控制线路12与信号传输组件14、智能感应组件15、控制手柄11均连接。所述动力控制组件104带有变频器106,通过所述控制线路12与智能处理器1相连,可实现动力输出方向及大小的灵活稳定控制。所述电池控制组件105包括:电池稳定元件107和电量感应元件108,通过所述控制线路12与智能处理器1相连,可稳定电池输出电量并感应剩余电量,将剩余电量显示于所述控制手柄11的显示屏1110上。
所述电池3有带防水功能的快速接口,且其上部用可快速打开的防水盖板16封盖,可实现所述电池3的快速更换;所述电池3有专用的充电器,独立于所述推进器之外。所述电池3通过其电力电路为所述智能处理器1、推进装置5、摄影机9、照明灯7等供电。优选的,所述电池3为锂电池。
所述主体外壳2的上表面设有盖板16,通过拆卸所述盖板16以取用所述安全气囊4或应急供氧包13。所述安全气囊4、应急供氧包13的外部均有可手动快速开启的阀门17(图中未示出),所述安全气囊4内部为带较大压力的惰性气体;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按下所述安全气囊4的阀门17即可使所述安全气囊4快速弹出,产生较大浮力,使人体快速浮出水面,保证潜水安全。所述应急供养包13的内部含有一定量的氧气,且用所述主体外壳2的盖板16封盖,在水下遇紧急情况时可手动打开所述应急供氧包13的阀门17,为人体提供一定的氧气,降低潜水风险。通过所述安全气囊4、应急供氧包13的设计形成微浮力,在即使无动力的情况下也可带动人体自动缓慢上浮,保证安全。
如图4所示,图4(a)为所述推进装置5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所述推进装置5的侧视图,所述推进装置5包括:推进器外壳501、设置于所述推进器外壳501上的固定架502、设置于所述推进器外壳501一端的进水防护网503、设置于所述推进器外壳501内的防水电机505、与所述防水电机505连接的螺旋桨504。所述推进器外壳501的前端安装有进水防护网503,所述固定架502上还设有电力传输孔506以穿电线,所述防水电机505通过可穿电线的固定架502连接在所述推进器外壳501内,所述防水电机505的外部有防水外壳以密封防水,所述防水电机505的输出转动轴上连接有螺旋桨504,所述螺旋桨504与防水电机505的输出转动轴密封连接,所述螺旋桨504设置在防水电机505的后侧。所述防水电机505通过所述智能处理器1中的带变频器106的动力控制组件104控制动力的稳定输出及悬停、方向和大小。所述推进器外壳501呈流线型,防水电机505带动螺旋桨504旋转将水流整流后从后方稳定喷出。
如图5所示,所述背带6的上端设置有接扣19,所述背带6的上端可通过所述接扣19和下端连接,所述背带6的上端呈弯钩状以便于绑缚于人体上,且上端的长度可调节,可根据人体体型和身高灵活调节绑缚在人体上的位置(参见图7),例如,通过所述背带6绑缚在人体的双肩上,使人体及所述人体推进器的总重心在水下达到平衡,也可绑缚于氧气瓶上,用于较深的潜水,拓展了应用范围。紧急情况下,还可手动打开所述接扣19以实现快速解绑。例如,所述背带6的结构可以设计为“X型”。所述背带6含有背部贴合片18(例如,采用硅胶制作),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可实现绑缚时与人体的柔性紧密贴合,佩戴舒适且安全。优选的,所述背带6采用弹性材料制备。
所述人体推进器还包括减震板10,所述减震板10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2与背带6之间,所述减震板10的上部安装于所述主体外壳2的底部、下方连接所述背带6。所述减震板10上设有若干个可调节高度的螺钉20,通过调整所述螺钉20在所述减震板安装螺孔的位置以控制所述主体外壳2与所述减震板10的角度,使所述人体推进器的水流喷射方向与人体脊柱方向呈一定角度(例如,锐角),从而使水力不打在人体上。所述减震板10采用中间带有一定刚度的塑料板,两边夹高弹性橡胶减震片的三层叠合减震材料。所述减震板10的设置,使人体与所述主体外壳2绝缘,同时起减震作用,既可提高推进效率,又提高了使用舒适度。优选的,所述减震板10为绝缘的。
如图6所示,所述控制手柄11包括:控制手柄主体1102,设置于所述控制手柄主体1102上表面的方向摇杆1103、开关按钮1104、无极调速滚轮1105、互联按钮1106、灯光按钮1107、摄影按钮1108、指南针1109和显示屏1110,设置于所述控制手柄主体1102尾端的线缆封装接口1101,设置于所述控制手柄主体1102内的电路板1111。所述方向摇杆1103、开关按钮1104、无极调速滚轮1105、互联按钮1106、灯光按钮1107、摄影按钮1108、指南针1109和显示屏1110均与所述电路板1111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1111将所述方向摇杆1103、开关按钮1104、无极调速滚轮1105、互联按钮1106、灯光按钮1107、摄影按钮1108的指令反馈给所述智能处理器1,由所述智能处理器1控制对应的部件执行指令,并将所述智能处理器1的水深等数据传至显示屏1110。
所述方向摇杆1103的原理为:其可置于悬停、前进、后退、左转、右转五个状态,其中所述方向摇杆1103置于前进位置时可使所述螺旋桨504正转实现向前推进;所述方向摇杆1103置于后退位置时可使所述螺旋桨504反转实现后退功能;所述方向摇杆1103置于左转位置时可使所述左推进装置51的螺旋桨504停止而所述右推进装置52的螺旋桨504正转,实现左转向;方向摇杆1103置于右转位置时可使推进器所述右推进装置52的螺旋桨504停止而所述左推进装置51的螺旋桨504正转,实现右转向;所述方向摇杆1103置于中心位置时,所述智能处理器1结合所述悬停陀螺仪1502实现速度的灵活增减,从而实现水下悬停,便于开展水下作业及娱乐活动。
所述开关按钮1104用于开启/关闭所述推进装置5和/或智能处理器1,例如,长按所述开关按钮1104可实现所述智能处理器1的开或关,以所述显示屏1110是否激活为准,短按所述开关按钮1104可实现推进装置5的开/关,这样有利于所述智能处理器1开关和推进装置5开关的区分,可节约电量,且可缩短所述推进装置5的开/关的反应时间。按下所述互联按钮1106,实现如上所述的信号传输及硬件互联功能。所述灯光按钮1107用于开启/关闭所述照明灯7,按下所述灯光按钮1107,可开启所述照明灯7,便于开展较暗、较深水域的潜水活动。所述摄影按钮1108用于开启/关闭所述摄像头9,例如,按下所述摄影按钮1108可实现摄影,再次按摄影按钮停止摄影,而连按两下摄影按钮可实现拍照。
所述无极调速滚轮1105用于调整速度,其原理为:所述电路板1111上有对应电力输出大小的电路,电路连接所述动力控制组件104的变频器106,通过上下滚动实现速度(例如,0m/s-2m/s)的无极变化,使潜水活动更为灵活可控。
所述显示屏1110用于显示水深、速度、电量、续航时间等数据,优选的,所述显示屏1110为LED显示屏。其中,水深显示原理为:通过所述水压力传感器1501感应压力后,通过所述智能处理器1转化为水深数据显示,防止人体潜水过深带来危险;速度显示原理为:通过声波定位传输元件1402随机向参照物发射声波,通过声波反馈对应的水下移动速度(而不是通过动力输出大小,因为不同深度水阻力不同);电量显示原理为:所述电池控制组件105中的电量感应元件将剩余电量反馈给所述智能处理器1后,所述智能处理器1转化为数字信号显示;续航时间显示原理为:所述智能处理器1综合分析剩余电量数据和实时电力输出大小,得出当前速度情况下能维持的续航时间显示于所述显示屏1110上。所述控制手柄11上的指南针1109可显示方位,即手柄前端指向的方位。综合以上显示数据,可较完整地获取水下所需数据,给潜水活动带来更多保障和乐趣。
优选的,所述方向摇杆1103、开关按钮1104、无极调速滚轮1105、互联按钮1106、灯光按钮1107、摄影按钮1108、指南针1109和显示屏1110上均设置有防水膜,以防止间隙漏水。
所述信号传输组件14包括:蓝牙1401、声波定位传输元件1402、WiFi1403、远程遥控元件1404,通过所述控制线路12与智能处理器1相连,按下所述控制手柄11上的互联按钮1106,可实现主体与其他物品的互联。所述蓝牙1401、声波定位传输元件1402、WiFi1403、远程遥控元件1404均可连接到已设定程序的其他同类产品或陆地控制器,实现导航定位、WIFI信号连接、图片数据实时传输、陆地对所述人体推进器的遥控等,给定点救援、潜水运动等带来更多可能。例如,通过设置在外界设备(例如,无线手环、主机等)上的蓝牙单元,可实现数据在水下短距离的快速传输,也可通过控制外界设备等来控制所述人体推进器。
所述智能感应组件15可以获取人体所处的水下参数,所述智能感应组件15包括:水压力传感器1501和悬停陀螺仪1502。所述水压力传感器1501通过感应水压力间接反映人体所处水下深度,并将数据显示在控制手柄11的显示屏1110上,便于潜水及时调整潜水活动,防止人体长时间处于高水压下而危害健康。所述悬停陀螺仪1502可感应人体实时位置并将数据反馈给所述智能处理器1,所述智能处理器1实时调整动力大小,从而实现水下定点悬停,便于开展水下作业及娱乐活动。利用所述信号传输组件14与外界互联以传输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所述智能感应组件15获取人体所处的水下参数或所述摄像头9拍摄的照片或视频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人体推进器的各部件的密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防水膜、密封垫、密封圈、密封油毡、密封胶密封。优选的,所述主体外壳2、控制手柄主体1102、推进器外壳501、进水防护网503等均由ABS塑料材质制成,重量轻、耐海水腐蚀且便于3D打印。
本发明的系统原理为,通过所述控制手柄11的方向摇杆1103、开关按钮1104、无极调速滚轮1105、互联按钮1106、灯光按钮1107、摄影按钮1108、指南针1109传递指令给所述智能处理器1,所述智能处理器1将对应的指令处理后分别传递给所述电池3、推进装置5、信号传输组件14与智能感应组件15、照明灯7和摄像头9,实现整体灵活控制及多种功能。
为了使本发明中的所述人体推进器可操作性更强,给出了本发明中涉及的主要参数建议值,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实际操作时,上述参数可进行更改,且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所述主体外壳2的质量为3~4kg;所述主体外壳2的尺寸为400mm×300mm×125mm(长宽高,不含所述控制手柄11、背带6及减震板10);速度为0-2.0m/s,无极调速;续航时间:60mins;最大潜水深度:40m(人体极限潜深是30m);具有的功能及元件:蓝牙、声波导航定位、遥控、WiFi网络、前后左右运动、无极调速、智能悬停、水深显示、速度显示、电量显示、续航时间显示、指南针、外挂接口、摄像头、LED灯、安全气囊、应急供氧包;所述电池3:容量6000mAh,满电电压24V,最大放电电流30A,截止电压16.5V,充电电流5A,充电时间:3h(两个电池可更换,更换时间1min以内);马达参数:总推力14kg(单个7kg)。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解放双手:通过背负式设计解放了双手,使人体潜水时手脚可做出多种灵活动作,用途广泛;(2)智能可控且功能丰富:智能处理器、信号传输组件、智能感应组件、照明灯及摄像头的设置,使动力更为稳定灵活,且功能丰富智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及娱乐性,便于水下各类活动的开展;(3)操控灵活:控制手柄可实现推进器的开关、摄影、智能互联、灯光控制、无极调速、方向变化及悬停、显示屏、指南针等多种功能,使操控灵活方便,且便于了解潜水环境;(4)轻巧省力:集成化设计使主体尺寸小巧,主体流线型设计减少了潜水阻力,并采用轻质高强材料使产品更为轻巧,综合使得产品携带方便,降低了水下活动的强度;(5)安全可靠:增加了兼具微浮力的安全气囊和应急供氧包,并在背带上设置快速解除接口,全方面保证潜水安全;(6)设计合理:增加了绝缘减震板,可防电力影响且明显减少推进器振动给人带来的不舒适性;在绝缘减震板的螺钉可调节主体安装角度,使水力喷射方向合理,不打在人体上;背带上含有符合人体工学、可与人体紧密贴合的硅胶片,并提高产品绑缚的舒适性;背带可灵活伸缩绑缚于不同的人体或氧气瓶上。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外壳,内部设置有空腔;
推进装置,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内部空腔的两侧,提供推进的动力;
背带,连接于所述主体外壳的下方,通过所述背带绑缚于人体上;
安全气囊和应急供氧包,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空腔、且位于所述推进装置的外侧,分别通过所述安全气囊和应急供氧包为人体提供浮力和氧气;
照明灯和摄像头,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的前端外壳上,分别通过所述照明灯和摄像头进行照明和摄像;
控制手柄,与所述主体外壳通过控制线路连接,通过所述控制手柄控制所述人体推进器;
智能处理器和电池,均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内部空腔的中部,所述智能处理器与所述电池、推进装置、照明灯、摄像头、控制手柄均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空腔分别预留有电池仓、控制及传输系统仓、安全气囊仓、应急供氧仓、推进组件安装筒,以分别对应放置所述电池、智能处理器、安全气囊、应急供氧包、推进装置;所述主体外壳的外壳上分别设有照明灯安装接口、摄像头安装接口、控制线引出接口,以分别用于安装所述照明灯、摄像头、控制线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与背带之间的减震板,所述减震板使人体与所述主体外壳绝缘,同时起减震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的底部上设有若干个减震板安装螺孔,所述减震板上设有若干个可调节高度的螺钉,通过调整所述螺钉在所述减震板安装螺孔的位置以控制所述主体外壳与所述减震板的角度,使所述人体推进器的水流喷射方向与人体脊柱方向呈一定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装置包括:推进器外壳、设置于所述推进器外壳上的固定架、设置于所述推进器外壳一端的进水防护网、设置于所述推进器外壳内的防水电机、与所述防水电机连接的螺旋桨,通过所述防水电机驱动所述螺旋桨旋转以提供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包括:控制手柄主体,设置于所述控制手柄主体上表面的方向摇杆、开关按钮、无极调速滚轮、互联按钮、灯光按钮、摄影按钮、指南针和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控制手柄主体尾端的线缆封装接口,设置于所述控制手柄主体内的电路板;所述方向摇杆、开关按钮、无极调速滚轮、互联按钮、灯光按钮、摄影按钮、指南针和显示屏均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将所述方向摇杆、开关按钮、无极调速滚轮、互联按钮、灯光按钮、摄影按钮的指令反馈给所述智能处理器,由所述智能处理器控制对应的部件执行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处理器包括:单片机、CPU、存储器、动力控制组件、电池控制组件,通过所述动力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推进装置的动力输出方向及大小,通过所述电池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前端外壳上的外挂架,在不使用的状态下,通过所述外挂架将所述人体推进器悬挂起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空腔尾部的信号传输组件,所述信号传输组件与智能处理器电性连接,包括:蓝牙、声波定位传输元件、WiFi或远程遥控元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空腔尾部的智能感应组件,所述智能感应组件与智能处理器电性连接,包括:水压力传感器和悬停陀螺仪,通过所述水压力传感器感应水压力,通过所述悬停陀螺仪感应人体实时位置。
CN201910180184.7A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 Pending CN1099693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0184.7A CN109969358A (zh)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0184.7A CN109969358A (zh)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9358A true CN109969358A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78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0184.7A Pending CN109969358A (zh)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6935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9802A (zh) * 2020-04-29 2020-07-14 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报警功能的潜水推进器
CN113408980A (zh) * 2021-06-03 2021-09-17 上海楷新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物料搬运系统
CN114030576A (zh) * 2021-12-17 2022-02-11 东莞小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潜水动力背包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6938A (en) * 1989-08-08 1991-03-05 American Gothic Productions Apparatus for propelling a user in an underwater environment
US20130291781A1 (en) * 2012-05-07 2013-11-07 Michael Myers Personal underwater vehicle
CN205891192U (zh) * 2016-08-10 2017-01-18 邱督军 新型高机动矢量潜水推进器
CN107176278A (zh) * 2017-06-14 2017-09-19 上海迈陆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式潜水推进装置
CN108189985A (zh) * 2018-01-29 2018-06-22 上海迈陆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
CN208484810U (zh) * 2018-06-21 2019-02-12 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水下助推器
CN208530817U (zh) * 2018-07-11 2019-02-22 陕西蓝智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背负式多功能潜水助推器
CN109436252A (zh) * 2018-12-29 2019-03-08 哈工大机器人(岳阳)军民融合研究院 一种可旋转式水下推进装置
CN209795789U (zh) * 2019-03-11 2019-12-1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6938A (en) * 1989-08-08 1991-03-05 American Gothic Productions Apparatus for propelling a user in an underwater environment
US20130291781A1 (en) * 2012-05-07 2013-11-07 Michael Myers Personal underwater vehicle
CN205891192U (zh) * 2016-08-10 2017-01-18 邱督军 新型高机动矢量潜水推进器
CN107176278A (zh) * 2017-06-14 2017-09-19 上海迈陆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式潜水推进装置
CN108189985A (zh) * 2018-01-29 2018-06-22 上海迈陆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
CN208484810U (zh) * 2018-06-21 2019-02-12 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水下助推器
CN208530817U (zh) * 2018-07-11 2019-02-22 陕西蓝智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背负式多功能潜水助推器
CN109436252A (zh) * 2018-12-29 2019-03-08 哈工大机器人(岳阳)军民融合研究院 一种可旋转式水下推进装置
CN209795789U (zh) * 2019-03-11 2019-12-1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9802A (zh) * 2020-04-29 2020-07-14 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报警功能的潜水推进器
CN113408980A (zh) * 2021-06-03 2021-09-17 上海楷新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物料搬运系统
CN113408980B (zh) * 2021-06-03 2022-09-06 上海楷新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物料搬运系统
CN114030576A (zh) * 2021-12-17 2022-02-11 东莞小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潜水动力背包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9358A (zh) 一种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
CN107176278A (zh) 一种可穿戴式潜水推进装置
US20150209622A1 (en) Personal Aquatic Propulsion Device
WO2015058672A1 (zh) 电动游泳艇
CN206307246U (zh) 一种无人船加无人潜水器的组合系统
CN207595219U (zh) 一种可遥控救生圈
CN107715413A (zh) 可穿戴于四肢的泵喷潜行器
CN206734588U (zh) 一种潜泳器
CN208291447U (zh) 一种穿戴式水下航行器
CN207173925U (zh) 一种可穿戴式潜水推进装置
CN208630821U (zh) 一种电动冲浪板
CN109383717A (zh) 能骑乘的鱼型机器人
CN109693770A (zh) 一种多功能助游器及其调整方法
CN209241283U (zh) 一种多功能助游器
CN209795789U (zh) 一种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
CN208053594U (zh) 一种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
JP3163820U (ja) 自走サーフボード
CN108189985B (zh) 一种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
CN109045634A (zh) 水下推进器
CN207477895U (zh) 可穿戴于四肢的泵喷潜行器
CN203698636U (zh) 电动游泳艇
CN208660267U (zh) 浮潜泳助推器
KR101995740B1 (ko) 수중데이터 전송장치가 부착된 수중 추진체
CN206984275U (zh) 一种水上悬浮式电动滑板
CN108945353A (zh) 手持式带拍摄功能的潜水助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