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89985B - 一种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89985B
CN108189985B CN201810081296.2A CN201810081296A CN108189985B CN 108189985 B CN108189985 B CN 108189985B CN 201810081296 A CN201810081296 A CN 201810081296A CN 108189985 B CN108189985 B CN 1081899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peller
buoy
towing
cabin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812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89985A (zh
Inventor
彭锐
邱督军
冯成
孙海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inova Technologies & Servic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rinova Technologies & Servic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rinova Technologies & Services Ltd filed Critical Marinova Technologies & Services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8129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899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89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9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89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99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63C2011/026Diving harnesses, or the like, e.g. for carrying breathing air t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63C2011/028Devices for underwater towing of divers or divers' sle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包括:螺旋桨推进器、拖曳浮漂、控制器以及可穿戴于使用者身上的固定带组合;其中,所述控制器装设在所述固定带组合上;所述拖曳浮漂包括浮漂主体、浮力调节舱、电池舱以及调节阀,所述浮力调节舱以及所述电池舱设置在所述浮漂主体上,所述调节阀设置在所述浮力调节舱的舱门上以调整舱内水量;所述拖曳浮漂通过拖曳线缆与所述固定带组合相连;所述电池舱与所述螺旋桨推进器连接为其供电,所述控制器调节所述螺旋桨推进器动作。安全性能好,可解放操作人员双手,使使用者在水下的活动更加灵活自由,同时解决了单旋扭矩影响平衡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潜水人员在潜水时会运用脚蹼提高移动速度,但非常耗费体力,而且推进速度慢,如此也限制了在水下的活动范围。为了提高潜水员在水中的行进速度,常采用推进器在水下或水面快速行进提供动力。目前的主流潜水推进器的结构是,装设有螺旋桨的箱式或圆筒式结构,其上设置有供使用者抓住的把手,使用者双手抓住该把手,在该螺旋桨转动所产生的拉力作用下前进。但是这种潜水推进装置有以下缺点:
1、推进方式单一,束缚操作人员双手。只能通过双手握持住把手使得人体被推进器带动而加快运动。
2、体积大,携带及使用不够方便。
3、运行时会产生单旋扭矩,影响使用人员在水下的平衡状态。
4、不能自由调节浮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穿戴式推进装置,安全性能好,可解放操作人员双手,使使用者在水下的活动更加灵活自由,同时解决了单旋扭矩影响平衡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包括:螺旋桨推进器、拖曳浮漂、控制器以及可穿戴于使用者身上的固定带组合。
其中,所述控制器装设在所述固定带组合上;所述拖曳浮漂包括浮漂主体、浮力调节舱、电池舱以及调节阀,所述浮力调节舱以及所述电池舱设置在所述浮漂主体上,所述调节阀设置在所述浮力调节舱的舱门上以调整舱内水量;所述拖曳浮漂通过拖曳线缆与所述固定带组合相连;所述电池舱与所述螺旋桨推进器连接为其供电,所述控制器调节所述螺旋桨推进器动作。
本技术方案,将直接起到推进作用的螺旋桨推进器通过固定带组合穿戴于人体上,将动力源设计在浮漂结构上,通过拖曳线缆与该螺旋桨推进器连接,解放了使用者的双手,并且动力源的重量不需要使用者背负,提升了使用者水下动作的灵活性,此为拖曳模式。也可将螺旋桨推进器和控制器通过卡扣固定在浮漂上,作为一种水中手持式的推进装置,此为手持模式。
拖曳浮漂通过一个容纳液体的浮力调节舱限制下潜深度,可以保障使用者潜水时的安全。并且该浮力调节舱中的液体量是可调节的,下潜深度可以调节,以适用不同的使用场景。若干螺旋桨推进器分别位于使用者的两侧且转动方向相反,可以抵消产生的单向扭矩,使得水下运动动作更稳定。此外,以拖曳浮漂作为动力源以及浮力提供装置,可以两个使用者共用同一个拖曳浮漂,方便多人同时体验。
优选的,可穿戴式推进装置进一步包括空气管,且所述拖曳浮漂上设置有氧气瓶,所述空气管包括互相导通的第一端、第二端以及第三端;其中,
所述第一端设置在所述拖曳浮漂上,且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氧气瓶连通,所述第三端为吸嘴;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关以启闭,所述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开关以启闭。
本技术方案,空气管的第一端设置在拖曳浮漂上,当拖曳浮漂在水面时,第一开关为开启状态,空气管可通过第一端通入空气,使用者通过第三端的吸嘴进行呼吸。可以解除水下人员供气时间的限制,使用者可以长时间呆在水下。
而当浮漂在水下时,第一开关为关闭状态,防止水进入空气管中,此时启用氧气瓶供气模式。通过拖曳浮漂内置的氧气瓶经由空气管向第三端的吸嘴供气。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用以切换水上水下两种状态。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为水感应开关。水感应开关可以通过判断第一端位于水面上还是水面下来自动切换第一端的开闭状态,可以在水下时第一端进水。
优选的,所述拖曳浮漂上设置有标示旗插口。
本技术方案,可以将标示旗固定在浮漂上,可以突出显示浮漂的位置,方便外界的人员发现使用者的位置,避免发生误碰以及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更快的发现使用者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拖曳浮漂的表面设置有握持把手和提拉把手,其中,所述握持把手位于所述拖曳浮漂的上表面,所述提拉把手位于所述拖曳浮漂的尾部上。
本技术方案,可以增加一位或两位通过把手趴附在拖曳浮漂上的使用者,佩戴固定带的使用者在行进时可以带动趴附在拖曳浮漂上的使用者前进,方便多人同时体验。同时,位于尾部的提拉把手可以方便使用者在陆上搬运时拎起拖曳浮漂。
具体的,所述固定带组合包括:
两个束腿带,分别用以固定在使用者的双腿;
腰部固定带,固定于使用者的腰间;以及,
连接带,连接所述束腿带与所述腰部固定带;其中,
所述螺旋桨推进器外壳处设置有第一卡扣连接头,所述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包括偶数个所述螺旋桨推进器,所述束腿带在使用者体外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扣连接头,且两个束腿带上的第二卡扣连接头的数量相等,位于不同束腿带上的螺旋桨推进器旋转方向相反,位于同一束腿带上的螺旋桨推进器旋转方向相同;所述螺旋桨推进器的第一卡扣连接头装设在所述第二卡扣连接头上。
本技术方案,直接起到推进作用的螺旋桨推进器通过卡扣结构装设在整体结构上,可拆装的结构使得该装置可以灵活拆卸,并且方便携带。若干螺旋桨分别位于使用者的两侧且转动方向相反,可以抵消产生的单向扭矩,使得水下运动动作更稳定。
优选的,所述电池舱包括有电池组、调速器以及控制单片机,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拖曳线缆与所述电池舱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
固定卡扣,用以固定在所述固定带组合上;
安全总开关,用以控制所述电池组的供电开闭;
无级变速开关,通过控制调速器以调节所述螺旋桨推进器的动作速度;
电量显示灯,显示所述电池组的实时电量;以及,
控制器主体,以装设所述固定卡扣、所述安全总开关、所述无级变速开关以及所述电量显示灯。
本技术方案,安全总开关负责总电路开闭动作,以发防止使用者误碰,无级变速开关连续调整螺旋桨转动速率,电量显示灯实时显示电池组当前电量情况,以便使用者合理安排水下时间。控制器装设在腰部固定带上,方便使用者操作使用。
具体的,所述第二卡扣连接头上设置有卡扣滑槽,所述第一卡扣连接头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对应的卡扣滑块。
具体的,所述螺旋桨推进器包括防水电机、螺旋桨、电机外壳以及尾部导流罩;所述防水电机设置在电机外壳内,所述螺旋桨位于所述尾部导流罩内,所述防水电机与所述螺旋桨相连以驱动其旋转,所述尾部导流罩装设在所述电机外壳上,所述第一卡扣连接头设置在所述电机外壳上。
具体的,所述拖曳浮漂以及所述螺旋桨推进器的外部形状均为流线型结构。
具体的,所述浮漂主体上设置有储物舱。
具体的,所述浮漂主体上设置有线缆收纳舱。
具体的,所述电池组为锂电池组。
具体的,所述固定带组合还包括手臂固定带,所述控制器装设于所述手臂固定带上。
本技术方案,使用锂电池组,减小背包的体积和重量,进一步使整套设备方便携带。
具体的,所述尾部导流罩的两侧均设置有保护网。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拖曳式水中动力推进装置,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拖曳浮漂上浮力调节舱,可以调节浮漂的浮力,继而限制下潜深度,极大保障潜水爱好者安全。同时也可以控制拖曳浮漂使其漂浮在水面上,或者位于水面下,适用不同的下潜深度。
2、将直接提供动力的螺旋桨推进器通过固定带穿戴于人体上,将动力源放置在可漂浮在水面的拖曳浮漂中,解放了使用者的双手,让使用者在水下活动更加灵活方便。
3、将推进器固定在浮漂上,并将多余的线缆收纳在线缆收纳舱中,实现手持式的推进模式,增加设备的推进模式多样性。
4、拖曳浮漂上设置有可供握持的握持把手和提拉把手,佩戴固定带的使用者可以拖曳趴附在拖曳浮漂上的另一使用者一起行进,可以同时多人体验。在拖曳时,在浮漂位置的使用者一只手把住提拉把手,另一只手可以进行其他活动。提拉把手在陆地携带搬运时可以作为手提式的把手,方便携带。
5、将直接提供动力的螺旋桨推进器通过固定带穿戴于人体上,将动力源放置在可漂浮在水面的拖曳浮漂,解放了使用者的双手,让使用者在水下活动更加灵活方便。
6、当浮漂在水面时,可以通过空气管为水下的使用者提供空气,当浮漂在水下时,可以通过氧气瓶为使用者供气,解除了使用者在水下的供气时间限制。
7、推进器分为正桨推进器和反桨推进器,可以抵消产生的单向扭矩。
8、使用锂电池组,减小背包的体积和重量,进一步使整套设备方便携带。
9、可以将标示旗固定在浮漂上,突出显示浮漂的位置,方便外界的人员发现使用者的位置,避免发生误碰以及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更快的发现使用者的位置。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拖曳式水中动力推进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拖曳模式下拖曳式水中动力推进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拖曳模式下使用者握持拖曳浮漂行进的示意图。
图3是手持模式下使用者握持拖曳浮漂行进的示意图。
图4是螺旋桨推进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拖曳浮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控制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螺旋桨推进器;2、拖曳浮漂;3、控制器;4、腰部固定带;5、束腿带;6、连接带;7、可拆卸连接卡扣母头;8、可拆卸连接卡扣公头; 9、安全总开关;10、无级变速开关;11、控制器主体;12、电量显示灯;13、握持把手;14、浮力调节舱;15、下部连接件;16、调节阀;17、电池舱;18、电机外壳;19、尾部导流罩;20止挡块;21、拖曳线缆;22、空气管控制头;23、提拉把手;24、线缆收纳舱;25、储物舱;26、标示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包括:螺旋桨推进器1、拖曳浮漂2、控制器3、以及固定带组合。其中,固定带组合包括固定在腰部固定带4以及固定在腿部的两个束腿带5,腰部固定带4与束腿带5通过连接带6连接,三者形成一个整体的固定带组合结构,腰部固定带4上引出拖曳线缆21与拖曳浮漂2相连,控制器3设置在腰部固定带4上方便使用者操作。螺旋桨推进器1的数目为两个,分别装设在两个束腿带1上,
如图5所示,拖曳浮漂2包括浮漂主体、浮力调节舱14、调节阀16以及电池舱17,浮力调节舱14和电池舱17均布置在浮漂主体上。电池舱17为本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的动力源,其内包括有电池组、调速器以及控制单片机。电池组具体可选用锂电池组,以减轻重量。电池舱17通过拖曳线缆21以及固定带组合与螺旋桨推进器1电连接以完成供电。拖曳浮漂2内舱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结构,以确保内部电源器件及控制部件的干燥。浮力调节舱14可以容纳水分,并且水量可以通过调节阀16调整。调节浮力调节舱14水量多少进而调节合适的浮力大小,人在下潜时拖曳浮漂2漂浮在水面,需要下潜时拖曳浮漂2会一直提供上升的浮力,进而保证潜水员在水下下潜深度不会太深,遇到危险时也可以通过拖曳线缆21爬升到水面。通过调节拖曳浮漂2内浮力调节舱中水量的多少而调节并限制下潜深度,同时可以保障潜水员的安全。示例性的,排出水时通过打开调节阀16,将浮力调节舱14内的水倒出以调整舱内水量,进水时通过打开调节阀16让水自然流入到指定位置,就可以准确调节浮漂浮力。拖曳线缆21同时将控制器3与拖曳浮漂2内的控制单片机相连以使控制器3可以实现对于整体装置的控制。在使用时,可以将标示旗26固定在拖曳浮漂2上,可以突出显示拖曳浮漂2的位置,方便外界的人员发现使用者的位置,避免发生误碰以及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更快的发现使用者的位置。
为了解放双手,控制器主体与腰部固定带连接,布置在使用者的腰部方便使用者使用手进行操作。示例性的,控制器为一有线控制器,设置于胸前或手臂处等位置。其中,控制器3的结构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固定卡扣、安全总开关9、无级变速开关10、电量显示灯12以及控制器主体11。控制器主体为一类似与长方体的块状结构,安全总开关9、无级变速开关10、电量显示灯12均设置于其表面。具体功能是,安全总开关9用以控制电池组供电开闭,以确保使用者不出现由于误碰而意外启动推进器的情况,及在紧急情况时立即断电保护;无级变速开关10自由控制螺旋桨推进器1的转动速度进而调节推动速度;电量显示灯12可以精确显示电池组的电量,以便使用者合理安排水下时间。示例性的,无级变速开关10为旋钮式开关,安全总开关9为按压式的圆形按钮。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带组合的组成不限于上文的腰部固定带以及腿部固定带,还可以设计为缚于人体背部或胸部的背带结构,则拖曳浮漂2通过拖曳线缆21与拖曳浮漂2连接。两个螺旋桨推进器1的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如此可以抵消单向旋转时产生的扭矩。当然了,也可以一侧布置2个或者3个螺旋桨推进器,总计使用4个或者6个螺旋桨推进器。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该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还进一步包括空气管,且所述拖曳浮漂上设置有氧气瓶和空气管控制头,所述空气管包括互相导通的第一端、第二端以及第三端。
其中,所述第一端设置在所述拖曳浮漂上,且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氧气瓶连通,所述第三端为吸嘴;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关以启闭,所述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开关以启闭。空气管的第一端设置在拖曳浮漂上,当拖曳浮漂在水面时,第一开关为开启状态,空气管可通过第一端通入空气,使用者通过第三端的吸嘴进行呼吸。可以解除水下人员供气时间的限制,使用者可以长时间呆在水下。而当浮漂在水下时,第一开关为关闭状态,防止水进入空气管中,此时启用氧气瓶供气模式。通过拖曳浮漂内置的氧气瓶经由空气管向第三端的吸嘴供气。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用以切换水上水下两种状态。空气管可以直接设置在拖曳线缆的内部。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开关为水感应开关。水感应开关可以通过判断第一端位于水面上还是水面下来自动切换第一端的开闭状态,可以在水下时第一端进水。拖曳浮漂2上包括空气管控制头22,第一开关即设置在空气管控制头22中。空气管控制头22设置在把手上,当拖曳浮漂2在水面时可以为水下使用者提供空气,当拖曳浮漂2在水中时更换为氧气瓶供气,消除了使用者在水下的停留时间限制。
进一步的,拖曳浮漂2上还可以进一步增设储物舱25,储物舱25设置在浮漂主体上,储物舱盖上设置有密封结构,能够保持储物舱内的干燥环境,方便使用者将随身携带的物品放置在储物舱25内。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拖曳浮漂2上表面还包括有握持把手13以及提拉把手23,供使用者握持。如此扩展了该拖曳式水中动力推进装置的使用场景。一方面可以由两名使用者分别抓住握持把手13和提拉把手23,增加该水中动力推进装置的使用人数。另一方面,位于尾部的提拉把手23可以方便使用者在陆上搬运时拎起浮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推进模式使用本拖曳式水中动力推进装置。
(1)如图2所示,使用者可以用手把住握持把手13或提拉把手23,趴附在拖曳浮漂2上。同时调节浮力调节舱14水量多少进而调节至合适的浮力大小,使得浮漂处于悬浮状态,可以实现游泳动力辅助板的功能,实现水面行进,增加推进方式的选择灵活性。
(2)在(1)的基础上,调节浮力调节舱14水量使得浮漂处于悬浮状态,可以实现水下的趴附式行进。
(3)佩戴固定带组合(其上装设有螺旋桨推进器1)的使用者与拖曳浮漂2保持一定距离,并不握持把手,如图1所示,而另外一个使用者不需佩戴固定带组合而是握持把手13或提拉把手23,可被拖曳浮漂2带动运动。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浮漂主体2为一端较尖,另一端较宽的板状结构,较尖端通过流线型的轮廓延伸至较宽的一端,类似与一个滑板结构,有助于减少行进中的流动阻力。电池舱17位于一侧表面的顶端靠近中部的位置,浮力调节舱14位于电池舱17下方,浮漂主体2的较尖一端设置有下部连接件15,拖曳线缆21与下部连接件15连接。而握持把手13为两个对称分布的杆状结构,固接在电池舱17外。为减少流动阻力,螺旋桨推进器1的外部形状也为流线型结构。
实施例四
螺旋桨推进器1是为使用者潜水提供动力的机构,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其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防水电机、螺旋桨、电机外壳18、第一卡扣连接头以及尾部导流罩19,防水电机设置在电机外壳18内,螺旋桨位于尾部导流罩19内,尾部导流罩19装设在电机外壳18上,第一卡扣连接头设置在电机外壳18上。防水电机通过连接带6以及拖曳线缆21与拖曳浮漂2相连以驱动螺旋桨旋转。进一步优选的,尾部导流罩19设有保护网,可以有效防止人手部、固定带或者其他杂物卷入螺旋桨中造成危险。螺旋桨推进器1通过第一卡扣连接头与第二卡扣连接头上的匹配固定关系装设在固定带组合上,具体的为束腿带5的外侧。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第一卡扣连接头为可拆卸卡扣公头8,第二卡扣连接头为可拆卸卡扣母头7。具体的,可拆卸卡扣母头7上设置有长条形的滑槽,并在滑槽的一端的起始处外侧设置独立的止挡块20,其在正常状态下为略微弹起并凸出的状态、但在用手往下按压时即可恢复至与母头面板表面相平位置。可拆卸卡扣公头8在向下压住止挡块20,并顺着滑槽方向往里滑动并到达滑槽尽头时,滑入槽起点处的止挡块20自动向上弹起复位,恰好可拆卸卡扣公头8滑出的方向,起到固定结构的作用。当需要取出可拆卸卡扣公头8时,只需向下按压弹起的止挡块20,再顺着滑槽方向移出可拆卸卡扣公头8即可。
进一步的,浮漂主体上可以设置线缆收纳舱24。拖曳浮漂2上设置有第二卡扣连接头,可将螺旋桨推进器1通过卡扣固定在拖曳浮漂2上,拖曳线缆2通过该线缆收纳舱24收纳起来,作为一种水中手持式的推进装置,此为手持模式,如图3所示。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桨推进器、拖曳浮漂、控制器以及可穿戴于使用者身上的固定带组合;其中,
所述控制器装设在所述固定带组合上;所述拖曳浮漂包括浮漂主体、浮力调节舱、电池舱以及调节阀,所述浮力调节舱以及所述电池舱设置在所述浮漂主体上,所述调节阀设置在所述浮力调节舱的舱门上以调整舱内水量;所述拖曳浮漂通过拖曳线缆与所述固定带组合相连;所述电池舱与所述螺旋桨推进器连接为其供电,所述控制器调节所述螺旋桨推进器动作;
进一步包括空气管,且所述拖曳浮漂上设置有氧气瓶,所述空气管包括互相导通的第一端、第二端以及第三端;其中,
所述第一端设置在所述拖曳浮漂上,且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氧气瓶连通,所述第三端为吸嘴;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关以启闭,所述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开关以启闭;
所述第一开关为水感应开关;
所述拖曳浮漂的表面设置有握持把手和提拉把手,其中,所述握持把手位于所述拖曳浮漂的上表面,所述提拉把手位于所述拖曳浮漂的尾部上;
所述螺旋桨推进器外壳处设置有第一卡扣连接头,所述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包括偶数个所述螺旋桨推进器;
所述螺旋桨推进器包括防水电机、螺旋桨、电机外壳以及尾部导流罩;所述防水电机设置在电机外壳内,所述螺旋桨位于所述尾部导流罩内,所述防水电机与所述螺旋桨相连以驱动其旋转,所述尾部导流罩装设在所述电机外壳上,所述第一卡扣连接头设置在所述电机外壳上;所述拖曳浮漂以及所述螺旋桨推进器的外部轮廓为流线型结构;所述浮漂主体上设置有储物舱以及线缆收纳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曳浮漂的表面设置有标示旗插口。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组合包括:
两个束腿带,分别用以固定在使用者的双腿;
腰部固定带,固定于使用者的腰间;以及,
连接带,连接所述束腿带与所述腰部固定带;
所述束腿带在使用者体外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扣连接头,且两个所述束腿带上的所述第二卡扣连接头的数量相等,位于不同所述束腿带上的所述螺旋桨推进器旋转方向相反,位于同一所述束腿带上的所述螺旋桨推进器旋转方向相同;所述螺旋桨推进器的所述第一卡扣连接头装设在所述第二卡扣连接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舱包括有电池组、调速器以及控制单片机,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拖曳线缆与所述电池舱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
固定卡扣,用以固定在所述固定带组合上;
安全总开关,用以控制所述电池组的供电开闭;
无级变速开关,通过控制调速器以调节所述螺旋桨推进器的动作速度;
电量显示灯,显示所述电池组的实时电量;以及,
控制器主体,用以装设所述固定卡扣、所述安全总开关、所述无级变速开关以及所述电量显示灯;
和/或;
所述第二卡扣连接头上设置有卡扣滑槽,所述第一卡扣连接头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对应的卡扣滑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组为锂电池组;
和/或;
所述固定带组合还包括手臂固定带,所述控制器装设于所述手臂固定带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导流罩的两侧均设置有保护网。
CN201810081296.2A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 Active CN1081899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81296.2A CN108189985B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81296.2A CN108189985B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9985A CN108189985A (zh) 2018-06-22
CN108189985B true CN108189985B (zh) 2023-11-21

Family

ID=62591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81296.2A Active CN108189985B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899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9358A (zh) * 2019-03-11 2019-07-0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
CN110304219A (zh) * 2019-07-05 2019-10-08 深圳潜水侠创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水下推进器及水下组合推进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59289A1 (fr) * 1990-03-09 1991-09-13 Griffet Jean Paul Dispositif flottant d'assistance pour plongeur sous-marin.
WO1995003210A1 (en) * 1993-07-20 1995-02-02 Francesco Di Stefano A device for the automatic adjusting, according to the pressure, of the length of the connection rope between a buoy and a skin-diver
FR2777858A1 (fr) * 1998-04-28 1999-10-29 Pascal Lemaitre Scaphandre semi-autonome stabilise
FR2953190A1 (fr) * 2009-12-02 2011-06-03 Eric Marguet Propulseur aquatique electrique ayant des elements internes, des formes et des masses adaptes pour etre fixe sur les membres du corps humain
CN107176278A (zh) * 2017-06-14 2017-09-19 上海迈陆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式潜水推进装置
CN208053594U (zh) * 2018-01-29 2018-11-06 上海迈陆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31412B2 (en) * 2017-02-13 2018-11-20 Christopher B. Hulbert Ascent and buoy system for diver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59289A1 (fr) * 1990-03-09 1991-09-13 Griffet Jean Paul Dispositif flottant d'assistance pour plongeur sous-marin.
WO1995003210A1 (en) * 1993-07-20 1995-02-02 Francesco Di Stefano A device for the automatic adjusting, according to the pressure, of the length of the connection rope between a buoy and a skin-diver
FR2777858A1 (fr) * 1998-04-28 1999-10-29 Pascal Lemaitre Scaphandre semi-autonome stabilise
FR2953190A1 (fr) * 2009-12-02 2011-06-03 Eric Marguet Propulseur aquatique electrique ayant des elements internes, des formes et des masses adaptes pour etre fixe sur les membres du corps humain
CN107176278A (zh) * 2017-06-14 2017-09-19 上海迈陆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式潜水推进装置
CN208053594U (zh) * 2018-01-29 2018-11-06 上海迈陆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9985A (zh) 2018-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23813B2 (en) Leg-mounted propulsion device for swimmers and divers
US3329118A (en) Battery operated propulsion unit for swimmers
US10363456B2 (en) Propulsion system for use by a swimmer
US7270074B2 (en) Diver propulsion system with separate battery and motor-transmission modules
US10363998B2 (en) Aquatic vessel and paddle
CN107176278A (zh) 一种可穿戴式潜水推进装置
JP2020511361A (ja) 水中推進装置
CN108189985B (zh) 一种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
US9878211B1 (en) Propulsion system
US11926402B2 (en) Underwater propulsion device
US20110174209A1 (en) Underwater personal propulsion device
US3441952A (en) Hand held propulsion unit
CN208053594U (zh) 一种拖曳式浮潜动力推进装置
CN109969358A (zh) 一种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
CN109693770A (zh) 一种多功能助游器及其调整方法
US3415211A (en) Aquatic propulsion assembly for swimmers
CN109045634A (zh) 水下推进器
CN209241283U (zh) 一种多功能助游器
CN112169274A (zh) 一种穿戴式水下推进器及其操控装置
CN109878664A (zh) 一种平板式智能多功能无人救生圈
JP3163820U (ja) 自走サーフボード
CN209795789U (zh) 一种背负式智能水下人体推进器
CN207477895U (zh) 可穿戴于四肢的泵喷潜行器
JPH0439193A (ja) 小型潜水機
WO2004050473A1 (en) Dive propuls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