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3025B -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63025B
CN109963025B CN201711340958.5A CN201711340958A CN109963025B CN 109963025 B CN109963025 B CN 109963025B CN 201711340958 A CN201711340958 A CN 201711340958A CN 109963025 B CN109963025 B CN 1099630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or
mobile terminal
battery
motion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409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63025A (zh
Inventor
郑忠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409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630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63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30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630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30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该移动终端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处理器、运动传感器、振动器和电池,其中,处理器分别与运动传感器和振动器耦合;处理器被配置为:获取运动传感器采集的传感器数据;根据传感器数据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当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振动器产生振动,其中,振动通过第一部件传导至电池。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通过当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振动器产生振动,并通过第一部件将振动传导至电池,使得电池也发生振动,从而在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利用电池的振动来减小电池受到的冲击力度,减小电池发生损坏的概率,避免因电池损坏发生短路。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电池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是一种典型的移动终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电池是手机的重要组成部件,手机需要通过电池的供电才能正常工作。手机中的电池包括电池卷芯和包裹在电池卷芯外的铝塑膜。当铝塑膜发生破裂时,或者当电池卷芯和铝塑膜发生碰撞时,电池会受到损坏,导致短路。当发生直接短路时,会导致电池直接烧毁。当发生微短路时,会导致电池的性能下降。因此,电池的短路使得手机无法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处理器、运动传感器、振动器和电池,其中,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运动传感器和所述振动器耦合;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运动传感器采集的传感器数据;
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
当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振动器产生振动,其中,所述振动通过第一部件传导至所述电池。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件为结构支撑件,所述振动器和所述电池均设置在所述结构支撑件上。
可选地,所述振动器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振动器位于所述电池的侧方。
可选地,所述振动器的数量为四个,包括第一振动器、第二振动器、第三振动器和第四振动器;
所述第一振动器和所述第二振动器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的上下两侧;
所述第三振动器和所述第四振动器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的左右两侧。
可选地,所述振动器与所述电池之间的间距为1.5至15mm。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运动传感器采集的传感器数据;
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
当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振动器产生振动,其中,所述振动通过第一部件传导至电池。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运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加速度;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还包括所述加速度的方向与所述运动速度的方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调节所述振动器的振幅;
其中,所述振幅和所述运动速度呈正相关关系。
可选地,所述控制振动器产生振动,包括:
控制所述振动器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方向上产生振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被配置为获取运动传感器采集的传感器数据;
状态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
振动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振动器产生振动,其中,所述振动通过第一部件传导至电池。
可选地,所述状态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运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
可选地,所述状态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加速度;其中,所述预设条件还包括所述加速度的方向与所述运动速度的方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振动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调节所述振动器的振幅;其中,所述振幅和所述运动速度呈正相关关系。
可选地,所述振动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振动器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方向上产生振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当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振动器产生振动,并通过第一部件将振动传导至电池,使得电池也发生振动,从而在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利用电池的振动来减小电池受到的冲击力度,减小电池发生损坏的概率,避免因电池损坏发生短路。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相关技术中,当移动终端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时,例如移动终端从高处掉落至地面,移动终端中的电池会因碰撞受到冲击。当电池受到冲击的力度过大时,会造成电池的损坏,例如铝塑膜发生破裂、电池卷芯和铝塑膜发生碰撞等,从而造成电池短路,影响到移动终端的正常使用。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移动终端1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可以是手机、平板设备、可穿戴设备、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电子设备。
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10包括:壳体11,位于壳体11内部的处理器12、运动传感器13、振动器14和电池15。其中,处理器12分别与运动传感器13和振动器14耦合。
壳体11包括如下三部分:前面板、后面板和中框,上述三个部分围合形成一封闭空间称为壳体11。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壳体11的形状不作限定,例如,壳体11可以呈长方体形状,且壳体11的边角存在一定弧度。
处理器12是移动终端10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处理器12能够获取运动传感器13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并根据传感器数据确定移动终端10的运动状态。当移动终端10的运动状态符合预设条件时,处理器12控制振动器14产生振动。
运动传感器13包括速度传感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用于采集移动终端10的运动数据。运动传感器13采集的运动数据即上述传感器数据。在采集后,运动传感器13将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发送给处理器12。
振动器14设置于第一部件16上,例如振动器14采用双面胶设置于第一部件16上。振动器14能够在处理器12的控制下产生振动。振动器14产生的振动方向可以是沿移动终端10的宽度方向,也可以沿移动终端10的长度方向,还可以是沿移动终端10的厚度方向。振动器14也称为振动马达。
电池15用于为移动终端10提供电能,并设置于第一部件16上。可选地。电池15分别与处理器11、运动传感器12和振动器13耦合。
第一部件16位于壳体11内部,电池15和振动器14均设置于第一部件16上。当振动器14产生振动时,通过第一部件16能够将振动传导至电池15,使得电池15也发生振动。
可选地,第一部件16为移动终端10中的结构支撑件。结构支撑件对移动终端10的结构起到支撑作用。结构支撑件通常选用具有较高硬度和强度的材料制成,以确保移动终端10不易被弯折、损坏。结构支撑件可以选用铝合金、锌合金、不锈钢或者液态金属等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对结构支撑件12的硬度和强度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结构支撑件可以采用模内注塑工艺成型。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结构支撑件将振动器14产生的振动传导至电池15。
可选地,振动器14与电池15之间的间距为1.5至15mm。当振动器与电池之间的间距小于1.5mm时,由于距离过近,振动器14产生的振动会损坏电池15。例如,振幅过大时,振动器14和电池15发生碰撞。当振动器14与电池15之间的间距大于15mm时,由于距离过远,振动器14产生的振动无法传导至电池15,或者即时传导至电池15也减弱地所剩无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振动器14的数量为一个,且振动器14位于电池15的侧方。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振动器14的数量为四个,包括第一振动器、第二振动器、第三振动器和第四振动器。第一振动器和第二振动器分别位于电池15的上下两侧,第三振动器和第四振动器分别位于电池15的左右两侧。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振动器14的数量不做限定,例如振动器14的数量还可以是2个、3个等。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对电池15的保护需求及成本,选择合适数量的振动器14。例如,当对电池15的保护需求高时,适当选择较多数量的振动器14,例如4个;当对电池15的保护需求较低,且需要控制成本时,选择较少数量的振动器14,例如1个。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当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振动器产生振动,并通过第一部件将振动传导至电池,使得电池也发生振动,从而在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利用电池的振动来减小电池受到的冲击力度,减小电池发生损坏的概率,避免因电池损坏发生短路。
下述为本公开方法实施例,方法实施例与上文产品实施例相对应。对于本公开产品实施例中未描述的内容,可参见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同样地,对于本公开方法实施例中未描述的内容,可参见本公开产品实施例。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201中,获取运动传感器采集的传感器数据。
移动终端中的处理器获取运动传感器采集的传感器数据。该传感器数据是指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例如运动速度数据、加速度数据和角速度数据等等。示例性地,运动传感器包括加速度计,则采集的传感器数据包括加速度数据。
在步骤202中,根据传感器数据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
处理器根据上述传感器数据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其中,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速度、加速度和角速度中的至少一种。示例性,运动传感器采集的传感器数据是运动速度数据,则处理器根据运动速度数据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
在步骤203中,当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振动器产生振动。
处理器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是否符合预设条件。预设条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下,移动终端与障碍物发生碰撞之前的运动状态预先进行设定。在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若移动终端发生碰撞,则会造成移动终端中电池的损坏,使电池短路。例如,移动终端在高速移动或旋转情况下与障碍物(如地面、墙壁、桌面等)发生碰撞,会使得电池也受到冲击,造成损坏。所以,当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符合预设条件时,处理器控制振动器产生振动,该振动由第一部件传导至电池,使电池也发生振动。电池能够通过振动产生缓冲,来减小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电池自身受到的冲击力度。
处理器控制振动器产生振动是在移动终端发生碰撞之前。在运动状态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若移动终端发生碰撞,由于处理器已经控制振动器振动,所以,碰撞时能够减小电池受到的冲击力度,从而起到保护作用。示例性地,移动终端从高处掉落,在掉落过程中,处理器已经控制振动器振动。当移动终端掉落至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振动能够减小电池受到的冲击力度。因此,预设条件可以根据移动终端可能发生碰撞的实际情况设定,例如从移动终端从高处掉落,也可以根据发生碰撞时会导致电池受损的实际情况设定,例如移动终端在高速运动时发生碰撞会导致电池受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确定的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包括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则上述预设条件包括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预设速度可以根据实际经验设定,在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的情况下,若移动终端发生碰撞,则会造成移动终端中电池的损坏,使电池短路。示例性,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若运动速度大于1米每秒,电池就会受到损坏,则将预设速度设为1米每秒。当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大于1米每秒时,则处理器控制振动器产生振动。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确定的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包括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则上述预设条件包括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且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速度的方向相同。其中,运动速度的方向即是移动终端的运动方向。移动终端从高处掉落到地面,若掉落的高度过高,则电池会受到损坏。将预设条件设为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且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速度的方向相同,则处理器通过检测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是处于掉落状态。当移动终端从高处掉落时,移动终端的运动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致。同时,处理器还通过检测运动速度是否大于预设速度来判断电池是否会受到损坏。通过上述方式,当移动终端从高处掉落时,若高度过高,则处理器控制振动器振动,从而减小移动终端发生跌落至地面时电池受到的冲击力度
可选地,处理器还根据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调节振动器的振幅。其中,振幅和运动速度呈正相关关系。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越大,则处理器控制振动器振动的幅度也越大。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越大,则发生碰撞时,电池受到的冲击力度也越大。所以,处理器控制振动器以更大的幅度振动,从而使得电池振动的振幅也增大,产生更好的缓冲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减小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电池受到的冲击力度。
可选地,处理器控制振动器在移动终端的运动方向产生振动。振动器振动的方向与移动终端的运动方向一致,使得电池振动的方向也与移动终端的运动方向一致,从而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电池受到的冲击的方向与电池振动的方向一致。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减小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电池受到的冲击力度。
可选地,处理器控制振动器产生振动后,启动计时器。在计时器计时达到预设时长时,若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仍大于预设速度,则处理器控制振动器停止振动。其中,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经验设定,例如,将预设时长设定为5秒。当持有移动终端的用户位于高速移动的物体上时,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持续大于预设速度,但移动终端并未发生碰撞。例如,持有移动终端的用户位于高速移动的火车上,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持续大于预设速度,但移动终端并不会发生碰撞。因此,在计时器计时达到预设时长时,若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仍大于预设速度,说明移动终端位于高速移动的物体上,并不会发生碰撞,则处理器控制振动器停止振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当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振动器产生振动,并通过第一部件将振动传导至电池,使得电池也发生振动,从而在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利用电池的振动来减小电池受到的冲击力度,减小电池发生损坏的概率,避免因电池损坏发生短路。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示例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装置可以包括:数据采集模块301、状态确定模块302和振动控制模块303。
数据采集模块301,被配置为获取运动传感器采集的传感器数据。
状态确定模块30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
振动控制模块303,被配置为当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振动器产生振动,其中,所述振动通过第一部件传导至电池。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当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振动器产生振动,并通过第一部件将振动传导至电池,使得电池也发生振动,从而在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利用电池的振动来减小电池受到的冲击力度,减小电池发生损坏的概率,避免因电池损坏发生短路。
可选地,所述状态确定模块30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运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
可选地,所述状态确定模块302,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加速度;其中,所述预设条件还包括所述加速度的方向与所述运动速度的方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振动控制模块303,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调节所述振动器的振幅;其中,所述振幅和所述运动速度呈正相关关系。
可选地,所述振动控制模块303,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振动器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方向上产生振动。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容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指令可由移动终端10的处理器11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或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11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10能够执行上述图2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处理器、运动传感器、振动器和电池,其中,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运动传感器和所述振动器耦合,所述振动器的数量为四个,包括第一振动器、第二振动器、第三振动器和第四振动器;
所述第一振动器和所述第二振动器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的上下两侧;
所述第三振动器和所述第四振动器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的左右两侧;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运动传感器采集的传感器数据;
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所述运动状态包括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
当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振动器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方向上产生振动,其中,所述振动通过第一部件传导至所述电池,所述预设条件包括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所述第一部件为结构支撑件,所述振动器和所述电池均设置在所述结构支撑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器与所述电池之间的间距为1.5至15mm。
3.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运动传感器采集的传感器数据;
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所述运动状态包括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
当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振动器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方向上产生振动,其中,所述振动器的数量为四个,包括第一振动器、第二振动器、第三振动器和第四振动器;所述第一振动器和所述第二振动器分别位于电池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三振动器和所述第四振动器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的左右两侧,所述振动通过第一部件传导至电池,所述第一部件为结构支撑件,所述振动器和所述电池均设置在所述结构支撑件上;
所述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运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加速度;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还包括所述加速度的方向与所述运动速度的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调节所述振动器的振幅;
其中,所述振幅和所述运动速度呈正相关关系。
6.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被配置为获取运动传感器采集的传感器数据;
状态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所述运动状态包括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
振动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振动器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方向上产生振动,其中,所述振动器的数量为四个,包括第一振动器、第二振动器、第三振动器和第四振动器;所述第一振动器和所述第二振动器分别位于电池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三振动器和所述第四振动器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的左右两侧,所述振动通过第一部件传导至电池,所述第一部件为结构支撑件,所述振动器和所述电池均设置在所述结构支撑件上;
所述状态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运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加速度;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还包括所述加速度的方向与所述运动速度的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至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调节所述振动器的振幅;
其中,所述振幅和所述运动速度呈正相关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6至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振动器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方向上产生振动。
10.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1340958.5A 2017-12-14 2017-12-14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9630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40958.5A CN109963025B (zh) 2017-12-14 2017-12-14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40958.5A CN109963025B (zh) 2017-12-14 2017-12-14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3025A CN109963025A (zh) 2019-07-02
CN109963025B true CN109963025B (zh) 2022-04-22

Family

ID=67018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40958.5A Active CN109963025B (zh) 2017-12-14 2017-12-14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6302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5722B (zh) * 2010-10-29 2014-05-07 播思通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手持终端短路的方法及装置
US8872448B2 (en) * 2012-02-24 2014-10-28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orientation during sensed drop
CN103297593A (zh) * 2012-02-24 2013-09-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跌落损害的移动终端及方法
CN104918438A (zh) * 2015-06-01 2015-09-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5120108A (zh) * 2015-09-11 2015-12-0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应用的跌落防护方法
CN105635473B (zh) * 2016-01-10 2019-02-22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跌落保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3025A (zh) 2019-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49818B (zh) 信息处理设备、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US11648484B2 (en) Collision judgment system,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KR101328054B1 (ko) 실감 진동을 발생시키는 영상표시장치 및 실감 진동 구현방법
CN104461289B (zh) 终端及其屏幕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2428431B (zh) 包括显示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及控制此类设备的方法
CN110312038B (zh) 信息提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30181892A1 (en) Image Adjusting
CN102928833B (zh)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防撞装置、防撞方法以及便携式终端
JP2003051016A (ja) 接近検出装置、接近検出方法、及び接近検出プログラム
US20180088681A1 (en) Operation recogn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60206969A1 (en) Soap Bubble-Generating System
US20170038468A1 (e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Ranging Using Terminal
CN105657258B (zh) 一种变焦摄像头模组中的马达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963025B (zh)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EP2957989A1 (en) Mobile device with motion controlling haptics
CN106054075A (zh) 一种确定振动马达驱动参数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919526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tigating shock failure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7684787B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除尘方法及除尘装置
US9989404B2 (en) Portable terminal, portable-terminal condition determining system, storage medium, and portable-terminal condition determining method
CN107685325B (zh) 自平衡机器人及其速度控制装置和速度控制方法
CN111279165A (zh) 云台振动调节的方法、云台以及客户端
CN108447146A (zh) 拍摄方向偏移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511614A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防撞方法及防撞装置
KR102466996B1 (ko) 눈 위치 예측 방법 및 장치
US10661163B2 (en) Video game with haptic signal that is disabled based on losing contact with a surfa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