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4711B - 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44711B
CN109944711B CN201910352681.0A CN201910352681A CN109944711B CN 109944711 B CN109944711 B CN 109944711B CN 201910352681 A CN201910352681 A CN 201910352681A CN 109944711 B CN109944711 B CN 1099447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as
hole
communicated
cylind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526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44711A (zh
Inventor
李波
周勇
王永正
李金玲
黄耀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C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C Eng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C Eng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C Eng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5268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447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44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4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44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47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所述柴油发动机缸体还包括有上缸体,所述上缸体包括有若干个并列设置的气缸和与所有气缸连通的曲轴箱,所述上缸体位于气缸旁侧水平设置有油气通孔,所述上缸体位于每两个气缸之间均设置有油气连接孔,所述油气连接孔一端与油气通孔连通,所述油气连接孔另一端与曲轴箱连通,上缸体位于其中两个气缸之间中段水平设置有与油气通孔连通的主油道,所述主油道的一端与油气通孔连通,所述主油道的另一端安装有油气分离结构,油气和主油道的油压的多种驱动力配合,旋转叶轮带动螺旋分离板高速旋转,加速油气分离,提高油气分离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柴油机是通过油气分离器来分离曲轴箱中的润滑油与水蒸气,在柴油机工作过程中,由于机油泵、活塞和曲轴的作用,在曲轴箱内形成一定压力的燃油蒸汽及水蒸气,如果曲轴箱内存在较多水蒸气会爆缸,为了保证柴油机的可靠性,该燃油蒸汽及水蒸气必须分离,润滑油回到油底壳,水蒸气排入大气,此开式油气分离已经不能满足国六环保要求,一般柴油机使用金属材质油气分离器,这样的油气分离器仅仅通过油气推动一个螺旋板旋转使得油气分离,其分离驱动力不够,分离效率难以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所述柴油发动机缸体包括有下缸体和缸盖罩,所述柴油发动机缸体还包括有上缸体,所述上缸体包括有若干个并列设置的气缸和与所有气缸连通的曲轴箱,所述上缸体位于气缸旁侧水平设置有沿着所有气缸排列方向贯通自身的油气通孔,所述上缸体位于每两个气缸之间均设置有油气连接孔,所述油气连接孔的轴线垂直于油气通孔的轴线,所述油气连接孔一端与油气通孔连通,所述油气连接孔另一端与曲轴箱连通,上缸体位于其中两个气缸之间中段水平设置有与油气通孔连通的主油道,所述主油道的轴线垂于油气通孔的轴线,所述主油道的一端与油气通孔连通,所述主油道的另一端安装有油气分离结构,所述上缸体的主油道竖直向上设置有油气过孔,所述油气分离结构包括有安装在上缸体上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螺旋分离板和旋转叶轮,所述壳体设置有能够与油气过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螺旋分离板通过旋转轴转动安装在壳体内,旋转叶轮安装在旋转轴上且位于螺旋分离板的正下方,所述壳体的内侧下半段设置有与主油道连通的进油孔,所述壳体的底部与曲轴箱连通的回油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壳体为倒圆台结构,所述螺旋分离板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主油道的轴线与旋转叶轮的旋转平面共面,所述螺旋分离板的旋转朝下。
优选的,所述主油道的轴线高于旋转叶轮的旋转平面,所述螺旋分离板的旋转朝下。
优选的,所述缸盖罩包括有用于连通油气过孔和壳体进气口的衔接孔。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的有益效果:油气和主油道的油压的多种驱动力配合,旋转叶轮带动螺旋分离板高速旋转,加速油气分离,提高油气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沿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沿C-C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油气分离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油气分离结构的局部立体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上缸体1,气缸2,曲轴箱3,油气通孔4,油气连接孔5,主油道6,油气分离结构7,壳体71,螺旋分离板72,旋转轴73,叶轮74,进气口75,出气口76,进油孔77,回油道78,油气过孔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
实施例一
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所述柴油发动机缸体包括有下缸体和缸盖罩,所述柴油发动机缸体还包括有上缸体1,所述上缸体1包括有若干个并列设置的气缸2和与所有气缸2连通的曲轴箱3,所述上缸体1位于气缸2旁侧水平设置有沿着所有气缸2排列方向贯通自身的油气通孔4,所述上缸体1位于每两个气缸2之间均设置有油气连接孔5,所述油气连接孔5的轴线垂直于油气通孔4的轴线,所述油气连接孔5一端与油气通孔4连通,所述油气连接孔5另一端与曲轴箱3连通,上缸体1位于其中两个气缸2之间中段水平设置有与油气通孔4连通的主油道6,所述主油道6的轴线垂于油气通孔4的轴线,所述主油道6的一端与油气通孔4连通,所述主油道6的另一端安装有油气分离结构7,所述曲轴箱3产生的燃油蒸汽、水蒸气和润滑油从油气连接孔5进入油气通孔4,然后进入主油道6,一部分润滑油、燃油蒸汽和水蒸气从油气过孔8,经过缸盖罩进入油气分离结构7,一部分润滑油直接进入油气分离结构7,所述上缸体1的主油道6竖直向上设置有油气过孔8,所述油气分离结构7包括有安装在上缸体1上的壳体71、设置在壳体71内的螺旋分离板72和旋转叶轮74,所述壳体71设置有能够与油气过孔8连通的进气口75,所述螺旋分离板72通过旋转轴73转动安装在壳体71内,旋转叶轮74安装在旋转轴73上且位于螺旋分离板72的正下方,所述曲轴箱3产生的燃油蒸汽、水蒸气和润滑油从油气连接孔5进入油气通孔4,然后进入主油道6,一部分润滑油、燃油蒸汽和水蒸气从油气过孔8,经过缸盖罩进入壳体71,润滑油、燃油蒸汽和水蒸气流动带动螺旋分离板72旋转,所述壳体71的内侧下半段设置有与主油道6连通的进油孔77,所述壳体71的底部与曲轴箱3连通的回油道78,所述壳体71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76,所述曲轴箱3产生的燃油蒸汽、水蒸气和润滑油从油气连接孔5进入油气通孔4,然后进入主油道6,一部分润滑油、燃油蒸汽和水蒸气从油气过孔8,经过缸盖罩进入壳体71,润滑油、燃油蒸汽和水蒸气流动带动螺旋分离板72旋转,一部分润滑油直接进入进油孔77,带动旋转叶轮74转动,使得水蒸气快速分离出去,所述壳体71为倒圆台结构,所述螺旋分离板72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有利于水蒸气的分离。
所述主油道6的轴线与旋转叶轮74的旋转平面共面,所述螺旋分离板72的旋转朝下,润滑油进入壳体71内直接带动带动旋转叶轮74旋转,加速螺旋分离板72的旋转。
所述缸盖罩包括有用于连通油气过孔8和壳体71进气口75的衔接孔,一部分润滑油、燃油蒸汽和水蒸气从油气过孔8,经过缸盖罩衔接孔进入壳体71。
工作原理:所述曲轴箱3产生的燃油蒸汽、水蒸气和润滑油从油气连接孔5进入油气通孔4,然后进入主油道6,一部分润滑油、燃油蒸汽和水蒸气从油气过孔8,经过缸盖罩进入壳体71,润滑油、燃油蒸汽和水蒸气流动带动螺旋分离板72旋转,一部分润滑油直接进入进油孔77,带动旋转叶轮74转动,使得水蒸气快速分离出去。
实施例二
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所述柴油发动机缸体包括有下缸体和缸盖罩,所述柴油发动机缸体还包括有上缸体1,所述上缸体1包括有若干个并列设置的气缸2和与所有气缸2连通的曲轴箱3,所述上缸体1位于气缸2旁侧水平设置有沿着所有气缸2排列方向贯通自身的油气通孔4,所述上缸体1位于每两个气缸2之间均设置有油气连接孔5,所述油气连接孔5的轴线垂直于油气通孔4的轴线,所述油气连接孔5一端与油气通孔4连通,所述油气连接孔5另一端与曲轴箱3连通,上缸体1位于其中两个气缸2之间中段水平设置有与油气通孔4连通的主油道6,所述主油道6的轴线垂于油气通孔4的轴线,所述主油道6的一端与油气通孔4连通,所述主油道6的另一端安装有油气分离结构7,所述曲轴箱3产生的燃油蒸汽、水蒸气和润滑油从油气连接孔5进入油气通孔4,然后进入主油道6,一部分润滑油、燃油蒸汽和水蒸气从油气过孔8,经过缸盖罩进入油气分离结构7,一部分润滑油直接进入油气分离结构7,
所述上缸体1的主油道6竖直向上设置有油气过孔8,所述油气分离结构7包括有安装在上缸体1上的壳体71、设置在壳体71内的螺旋分离板72和旋转叶轮74,所述壳体71设置有能够与油气过孔8连通的进气口75,所述螺旋分离板72通过旋转轴73转动安装在壳体71内,旋转叶轮74安装在旋转轴73上且位于螺旋分离板72的正下方,所述曲轴箱3产生的燃油蒸汽、水蒸气和润滑油从油气连接孔5进入油气通孔4,然后进入主油道6,一部分润滑油、燃油蒸汽和水蒸气从油气过孔8,经过缸盖罩进入壳体71,润滑油、燃油蒸汽和水蒸气流动带动螺旋分离板72旋转。
所述壳体71的内侧下半段设置有与主油道6连通的进油孔77,所述壳体71的底部与曲轴箱3连通的回油道78,所述壳体71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76,所述曲轴箱3产生的燃油蒸汽、水蒸气和润滑油从油气连接孔5进入油气通孔4,然后进入主油道6,一部分润滑油、燃油蒸汽和水蒸气从油气过孔8,经过缸盖罩进入壳体71,润滑油、燃油蒸汽和水蒸气流动带动螺旋分离板72旋转,一部分润滑油直接进入进油孔77,带动旋转叶轮74转动,使得水蒸气快速分离出去。
润滑油进入壳体71内直接带动带动旋转叶轮74旋转,加速螺旋分离板72的旋转。
所述壳体71为倒圆台结构,所述螺旋分离板72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有利于水蒸气的分离。
所述缸盖罩包括有用于连通油气过孔8和壳体71进气口75的衔接孔,一部分润滑油、燃油蒸汽和水蒸气从油气过孔8,经过缸盖罩衔接孔进入壳体71。
工作原理:所述曲轴箱3产生的燃油蒸汽、水蒸气和润滑油从油气连接孔5进入油气通孔4,然后进入主油道6,一部分润滑油、燃油蒸汽和水蒸气从油气过孔8,经过缸盖罩进入壳体71,润滑油、燃油蒸汽和水蒸气流动带动螺旋分离板72旋转,一部分润滑油直接进入进油孔77,带动旋转叶轮74转动,使得水蒸气快速分离出去。
实施例一相对实施例二来说,润滑油直接进入壳体71的驱动力正对旋转叶轮74,驱动力最大,实施例二相对实施例一来说,对位置高度要求低于实施例一,制作要求较低,比较容易生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所述柴油发动机缸体包括有下缸体和缸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发动机缸体还包括有上缸体(1),所述上缸体(1)包括有若干个并列设置的气缸(2)和与所有气缸(2)连通的曲轴箱(3),所述上缸体(1)位于气缸(2)旁侧水平设置有沿着所有气缸(2)排列方向贯通自身的油气通孔(4),所述上缸体(1)位于每两个气缸(2)之间均设置有油气连接孔(5),所述油气连接孔(5)的轴线垂直于油气通孔(4)的轴线,所述油气连接孔(5)一端与油气通孔(4)连通,所述油气连接孔(5)另一端与曲轴箱(3)连通,上缸体(1)位于其中两个气缸(2)之间中段水平设置有与油气通孔(4)连通的主油道(6),所述主油道(6)的轴线垂于油气通孔(4)的轴线,所述主油道(6)的一端与油气通孔(4)连通,所述主油道(6)的另一端安装有油气分离结构(7);
所述上缸体(1)的主油道(6)竖直向上设置有油气过孔(8),所述油气分离结构(7)包括有安装在上缸体(1)上的壳体(71)、设置在壳体(71)内的螺旋分离板(72)和旋转叶轮(74),所述壳体(71)设置有能够与油气过孔(8)连通的进气口(75),所述螺旋分离板(72)通过旋转轴(73)转动安装在壳体(71)内,旋转叶轮(74)安装在旋转轴(73)上且位于螺旋分离板(72)的正下方;
所述壳体(71)的内侧下半段设置有与主油道(6)连通的进油孔(77),所述壳体(71)的底部与曲轴箱(3)连通的回油道(78),所述壳体(71)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76);
所述壳体(71)为倒圆台结构,所述螺旋分离板(72)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道(6)的轴线与旋转叶轮(74)的旋转平面共面,所述螺旋分离板(72)的旋转朝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道(6)的轴线高于旋转叶轮(74)的旋转平面,所述螺旋分离板(72)的旋转朝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罩包括有用于连通油气过孔(8)和壳体(71)进气口(75)的衔接孔。
CN201910352681.0A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 Active CN1099447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2681.0A CN109944711B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2681.0A CN109944711B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4711A CN109944711A (zh) 2019-06-28
CN109944711B true CN109944711B (zh) 2024-04-30

Family

ID=67016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52681.0A Active CN109944711B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4471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13176A1 (de) * 1999-03-24 2000-09-28 Fev Motorentech Gmbh Motorblock mit Ölabscheidung im Entlüftungsbereich
CN105422214A (zh) * 2014-09-12 2016-03-23 铃木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油分离结构
CN207847728U (zh) * 2017-12-27 2018-09-11 天津惠德汽车进气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油气分离器
CN210068329U (zh) * 2019-04-29 2020-02-14 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75150B2 (ja) * 2002-10-09 2007-09-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頭上弁式内燃機関のブリーザ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13176A1 (de) * 1999-03-24 2000-09-28 Fev Motorentech Gmbh Motorblock mit Ölabscheidung im Entlüftungsbereich
CN105422214A (zh) * 2014-09-12 2016-03-23 铃木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油分离结构
CN207847728U (zh) * 2017-12-27 2018-09-11 天津惠德汽车进气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油气分离器
CN210068329U (zh) * 2019-04-29 2020-02-14 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4711A (zh) 2019-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0920B (zh) 一种主动式油气分离器
CN203146331U (zh) 一种新型旋转压缩机
CN101012831A (zh) 一种经中隔板吸气的转子式双缸压缩机
CN101457680A (zh) 一种两级油气分离器
CN104265402A (zh) 主动式油气分离器
CN2856434Y (zh) 旋流离心式呼吸器
CN111396172A (zh) 一种主动式油气分离器
CN109944711B (zh) 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
CN210068329U (zh) 一种能够达到国六标准油气分离效率的柴油发动机缸体
CN113404693A (zh) 油分离装置及压缩机
CN201334935Y (zh) 缸盖罩油气分离装置
CN110645179A (zh) 上法兰组件及压缩机
CN105697141B (zh) 风冷λ型二冲程双塞式柴油增压发动机
CN211343689U (zh) 一种提升可靠性的压缩机曲轴
CN204113382U (zh) 主动式油气分离器
CN207246020U (zh) 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CN109595171B (zh) 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CN209261810U (zh) 新型高压子母式叶片泵
CN215719029U (zh) 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
CN205559012U (zh) 柴油机油气分离器
EP2521841B1 (en) Mechanical breather system for a four-stroke engine
CN2240617Y (zh) 等容积压力旋转活塞式发动机
CN215719030U (zh) 发动机油气分离结构及发动机
CN218598250U (zh) 一种串联式油气分离结构
CN204511650U (zh) 基于椭圆定子的叶片式风冷柴油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