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9342B - 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39342B
CN109939342B CN201910347526.XA CN201910347526A CN109939342B CN 109939342 B CN109939342 B CN 109939342B CN 201910347526 A CN201910347526 A CN 201910347526A CN 109939342 B CN109939342 B CN 1099393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arc
cylinder body
wet compress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75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39342A (zh
Inventor
徐俊涛
王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Hospit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Hospit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Hospit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filed Critical Henan Hospit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Priority to CN20191034752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393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39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9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393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93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本发明利用两组可开合的半圆形筒体构成筒体结构,筒体结构上开有弧形窗,弧形窗上滑动配合一可盖合在弧形窗外的弧形挡板,弧形窗内配合一可移动的驱动板,驱动板上连接一可伸缩式的弧形板,弧形板利用弹性夹夹持湿敷布,然后通过利用湿敷液更换装置驱动储液箱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同时驱动弧形挡板绕其轴向进行往复转动,在储液箱对湿敷布进行补液后,利用盖合在弧形窗外的弧形挡板与弧形板对浸透的湿敷布进行挤压,本发明能在湿敷过程中实现自动更换新的湿敷液,且湿敷效果极佳,方便使用者,全程可实现自动控制,节省人力物力,对湿敷过程进行全程保护,不会造成污染,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护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
背景技术
湿敷疗法,是指用纱布蘸药汤敷患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法有抑制渗出、收敛止痒、消肿止痛、控制感染、促进皮肤愈合等作用,已被广泛用于各类炎症性皮肤病的治疗。湿敷疗法的对湿敷液的要求需将配方的药物加工成药散,或水煎汤,或用95%的酒精浸泡5-7天后制成湿敷液,使用时将纱布或者湿敷布在药液内浸透,挤去多余药液后,敷于患处,且根据使用者的自身情况选择湿敷次数和湿敷的时间,湿敷完然后进行清洗,上述为现有的湿敷疗法采取的方法,在上述湿敷疗法中,需要人为得进行浸透和挤液,免不了会使湿敷液撒落,对手或者被褥衣服等造成不必要的湿敷液污染,且对于那些行动不便或者四肢运动存在障碍的病人来说,对伤患部位的湿敷则需要别人的帮忙,则此时就显得费事费力,且极易抛洒湿敷液,十分不便,而我们在对四肢中比较隐蔽的地方或者人为触碰不是很顺手、很方便的地方进行湿敷时,则会显示十分别扭和费力,且也极易容易造成湿敷液的抛洒,在进行湿敷布上的湿敷液进行更换时,也极易造成抛洒和污染,以及更换起来非常不便,因此,我们亟待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用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解决了在湿敷过程中极易造成的湿敷液抛洒和污染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在湿敷过程中费时费力、不方便更换湿敷布上的湿敷液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纵向设置有两组盖合在一起的半圆形筒体,一端铰接,另一端连接有开合装置,使得两组半圆形筒体构成开合式筒体结构,所述壳体内纵向间隔安装有两组支座,所述的筒体结构转动配合在两组所述支座的上端,满足筒体结构可绕其自身轴心进行旋转,两组半圆形筒体的一侧轴端分别连接有半圆形齿轮,两组半圆形齿轮盖合在一起构成齿轮结构;
其中一个所述半圆形筒体上开有弧形窗,所述弧形窗中配合一沿半圆形筒体径向移动的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前端与半圆形筒体沿径向螺纹配合,另一端沿径向滑动连接在半圆形筒体上,满足驱动板依靠与半圆形筒体的螺纹配合实现其只沿径向进行移动,所述的驱动板与半圆形筒体螺纹配合的转轴连接驱动装置,满足驱动装置为驱动板与半圆形筒体螺纹配合的转轴提供动力,驱动装置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至一总控单元,所述的弧形窗的两侧沿筒体轴线方向设置有两组转动连接在半圆形筒体内侧壁上的双头丝杠,所述双头丝杠上螺纹穿设有两组滑动配合在半圆形筒体内侧壁轴向方向上的喷头,同一双头丝杠上的两组喷头的移动方向相反,两组双头丝杠连接驱动装置,满足驱动装置为两组双头丝杠提供动力,所述喷头经软管连接安装在相应半圆形筒体上的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水箱,所述的水泵与总控单元之间电连接,所述驱动板朝向筒体轴心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与弧形窗相匹配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远离筒体轴心的一端连接有若干组第一伸缩杆,所述的驱动板的上端连接有若干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相应的第一伸缩杆竖向滑动配合,且满足两者不脱离,第一套筒内底面与第一伸缩杆之间连接第一弹簧,所述弧形板朝向筒体轴心的一端连接有若干组弹簧夹片,满足弹簧夹片可将湿敷布夹紧贴牢在弧形板上;
还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内底面上的不完全齿轮,所述的不完全齿轮的左右两端分别啮合有转动连接在壳体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连接一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齿轮结构相啮合,满足不完全齿轮转动一周,可经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传动驱动筒体结构转动一周后驱动第一齿轮转动一周,所述的不完全齿轮的转轴连接一安装在壳体上端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总控单元,所述的第一齿轮的转轴连接一安装在壳体内的湿敷液更换装置,满足湿敷液更换装置对湿敷布上的湿敷液进行补液和注液工作,同时将多余的湿敷液从湿敷布中挤出。
优选的,所述的湿敷液更换装置包括一连接在壳体上端的换向传动装置,所述的换向传动装置的输入轴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连接,所述换向传动装置满足将输入轴的单向传动变成输出轴的双向传动;
还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内上端且置于筒体下方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内螺纹配合一向上延伸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上端连接一储液箱,所述的储液箱下端面竖向连接有两组置于第二伸缩杆两侧的第三伸缩杆,所述的壳体内的上端面上连接有两组置于第二伸缩杆两侧第三套筒,所述第三伸缩杆与第三套筒沿竖向滑动配合且两者不脱离,所述的储液箱的上端连接液体泵,所述的液体泵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总控单元,所述的液体泵的上端连接一与弧形窗相匹配的矩形喷头,所述的矩形喷头上端连通有若干组竖向设置的圆台状出液柱,所述的出液柱靠近顶部的圆周方向上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的驱动板上开有若干组通透的第一通孔,所述弧形板上开有若干组通透的第二通孔,若干组所述出液柱依次与相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匹配,满足出液柱及环形板可向上完全穿过第一通孔,但环形板向上不可越过第二通孔,可经环形板带动弧形板向上移动,所述的壳体上连接有限位器,所述的限位器与储液箱相匹配,所述的限位器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总控单元,满足储液箱向上移动到注液位置时,触发限位器,经控制器控制液体泵工作和停止的状态,所述的第二套筒的转轴与所述的换向传动装置的输出轴之间经连接在壳体上的过渡传动装置进行传动连接;
还包括连接在开有弧形窗的半圆形筒体上的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沿半圆形筒体外侧壁圆周方向滑动配合且与半圆形筒体同轴设置,满足弧形挡板的移动可完全盖合弧形窗,所述的弧形挡板纵向一端连接有弧形齿条,所述的弧形齿条啮合一转动连接在半圆形筒体上的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同轴连接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的下方啮合一转动连接在半圆形筒体上的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的下端啮合一横向连接在壳体内底面上端的齿条,所述齿条的上端啮合一转动连接在壳体上置于第六齿轮左侧的第七齿轮,所述第七齿轮的转轴与换向传动装置的输出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换向传动装置包括与第一齿轮同轴连接且转动安装在壳体上的圆盘,所述圆盘的前端面的圆周边缘方向上连接一驱动销,所述圆盘的前侧设置有转动连接壳体上的两组第八齿轮,两组第八齿轮相啮合,两组第八齿轮的轴心线的中心与圆盘的圆心沿圆盘轴线方向重合,第八齿轮的半径远小于圆盘半径,所述第八齿轮同轴连接一置于第八齿轮和圆盘之间的转盘,所述转盘半径小于第八齿轮的半径,所述的转盘沿其圆周边缘的切线方向上连接一推杆,所述推杆与驱动销满足:驱动销交替推动推杆进行转动,驱动销推动其中一个推杆转动一定角度后脱离,然后推动另一推杆转动相同角度后脱离,其中一个所述的第八齿轮的转轴与所述第七齿轮的转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另一所述第八齿轮的转轴与过渡传动装置进行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渡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壳体内底面上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一转动连接壳体上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的第一锥齿轮的转轴与第二套筒的转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锥齿轮的转轴与其中一个所述第八齿轮的转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储液箱外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总控单元。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半圆形筒体内的驱动马达,所述的驱动马达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总控单元,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端与两个所述双头丝杠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的第三锥齿轮,还包括沿半圆形筒体径向转动连接在筒体上的过渡轴,所述的过渡轴置于筒体内的一端同轴连接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啮合,所述的过渡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驱动板和半圆形筒体螺纹配合的转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开合装置包括连接在半圆形筒体开口端的配合块,所述的配合块内开有螺纹孔,其中一个配合块中螺纹配合一螺栓,满足两半圆形筒体盖合在一起时,可通过旋拧螺杆与两组配合块螺纹配合实现关闭的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的半圆形筒体内侧壁上沿纵向间隔设置有两组沿圆周方向通透的弧形槽,所述的弧形槽的截面为T形,两组半圆形筒体上的弧形槽构成完整的环形槽内滑动配合一T形块,所述的T形块朝着弧形槽的一端连接有若干可在弧形槽内滚动的钢珠,所述的T形块朝着筒体中心的一端连接一可沿筒体径向方向伸缩的手臂支撑台。
优选的,所述的半圆形筒体的侧壁上开有若干沿径向通透的溢流孔。
优选的,所述的壳体的一侧壁的下端开有矩形孔,所述的矩形孔外盖合一沿竖向滑动配合在相应侧壁上的限位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两组可开合的半圆形筒体构成筒体结构,筒体结构上开有弧形窗,弧形窗上滑动配合一可盖合在弧形窗外的弧形挡板,弧形窗内配合一可移动的驱动板,驱动板上连接一可伸缩式的弧形板,弧形板利用弹性夹夹持湿敷布,然后通过利用湿敷液更换装置驱动储液箱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同时驱动弧形挡板绕其轴向进行往复转动,使得储液箱在向上移动至指定位置,通过出液柱越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湿敷布浸透,再利用环形板与第二通孔之间的限制作用,配合移动盖合在弧形窗外的弧形挡板将浸透的湿敷布进行适当挤压,而后回到初始位置,从而再次进行湿敷工序,本发明能在湿敷过程中实现自动更换新的湿敷液,且湿敷效果极佳,方便了使用者,全程可实现自动控制,节省人力物力,对湿敷过程进行全程保护,不会造成污染,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视角一。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视角二。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去掉外部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去掉外部壳体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两半圆形筒体盖合及其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开有弧形窗的半圆形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两半圆形筒体盖合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中驱动板和弧形板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驱动板和弧形板配合的剖面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出液柱与驱动板和弧形板未注液状态下的位置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中本发明中出液柱与驱动板和弧形板注液及挤压湿敷布的状态下的位置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中湿敷液更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湿敷液更换装置中换向传动装置及其连接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换向传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16为本发明中手臂支撑台及其连接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半圆形筒体;3.筒体;4.支座;5.半圆形齿轮;6.弧形窗;7.驱动板;8.双头丝杠;9.喷头;10.水泵;11.水箱;12.弧形板;13.第一伸缩杆;14.第一套筒;15.第一弹簧;16.弹簧夹片;17.不完全齿轮;18.第一齿轮;19.第二齿轮;20.第三齿轮;21.驱动电机;22.换向传动装置;23.第二套筒;24.第二伸缩杆;25.储液箱;26.第三伸缩杆;27.第三套筒;28.液体泵;29.矩形喷头;30.出液柱;31.环形板;32.第一通孔;33.第二通孔;34.限位器;35.弧形挡板;36.弧形齿条;37.第四齿轮;38.第五齿轮;39.第六齿轮;40.齿条;41.第七齿轮;42.圆盘;43.驱动销;44.第八齿轮;45.转盘;46.推杆;47.第一锥齿轮;48.第二锥齿轮;49.加热器;50.驱动马达;51.第三锥齿轮;52.过渡轴;53.第四锥齿轮;54.配合块;55.螺栓;56.弧形槽;57.T形块;58.钢珠;59.手臂支撑台;60.溢流孔;61.矩形孔;62.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16,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包括壳体1,壳体1上端开口,壳体1下端安装有可用于放置的支脚,可用于放置在病床上或者方便湿敷的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纵向设置有两组盖合在一起的半圆形筒体2,一端铰接,另一端连接有开合装置,使得两组半圆形筒体2构成开合式筒体3结构,半圆形筒外侧壁沿圆周方向连接驱动手环,方便使用者进行开启,开合装置的结构,我们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行详细说明,两半圆形筒体2内放置需要进行湿敷处理的伤患部位,同时可使湿敷处理变得封闭,避免伤患处裸漏的同时,也降低了在筒内进行湿敷所造成的湿敷液抛洒的情况的发生,所述壳体1内纵向间隔安装有两组支座4,所述的筒体3结构转动配合在两组所述支座4的上端,满足筒体3结构可绕其自身轴心进行旋转,两组支座4的上端呈与筒体3结构匹配的弧形结构,且在支座4的上端沿弧形曲面的方向开有截面为T形的溜槽,半圆筒筒体3外侧壁的圆周方向上开有与T形的溜槽相配合的截面为T型的滑轨,两者相互配合,在开合装置将两半圆形筒体2锁定在一起的时候,驱动半圆形筒体2使其绕其轴心进行转动,且筒体3结构在两者的配合下只能绕其轴心进行转动,两组半圆形筒体2的一侧轴端分别连接有半圆形齿轮5,两组半圆形齿轮5盖合在一起构成齿轮结构,此齿轮结构在盖合在一起时构成完整的齿轮结构,作为筒体3结构的动力输入端,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在筒体3结构打开和盖合的过程中,铰接端两半圆形筒体2上的半圆形齿轮5在铰接端发生转动时会发生碰撞,因此在对接处的齿牙的设置可以选择将配合齿牙在纵向方向上也就是厚度减少一半,且两配合齿牙减少的部分相对设置,这样就避免了半圆形筒体2在绕铰接轴转动的过程中齿牙发生碰撞;
其中一个所述半圆形筒体2上开有弧形窗6,弧形窗6开在其中一半圆筒的中间位置且沿径向通透,所述弧形窗6中配合一沿半圆形筒体2径向移动的驱动板7,所述驱动板7的前端与半圆形筒体2沿径向螺纹配合,另一端沿径向滑动连接在半圆形筒体2上,满足驱动板7依靠与半圆形筒体2的螺纹配合实现其只沿径向进行移动,半圆形筒体2的弧形窗6的前后两端面的中间位置安装导向槽,导向槽沿筒体3的径向方向设置,导向槽内的槽体截面为T型,导向槽内沿竖向转动连接一转轴,驱动板7的前后两端连接一截面为T型且与导向槽滑动配合的连接块,连接块穿设在转轴上,其中一个转轴是光杆结构,与相应的连接块滑动穿设,另一转轴为丝杠结构,与相应的连接块螺纹配合,使得螺纹配合的转轴在转动时,会驱动驱动板7沿筒体3径向方向进行移动,此处驱动板7的形状无论是弧形也好或者矩形也可以,只需满足驱动板7在沿筒体3径向方向移动过程中,能通过弧形窗6即可,或者与弧形窗6相配合为最好,所述的驱动板7与半圆形筒体2螺纹配合的转轴连接驱动装置,满足驱动装置为驱动板7与半圆形筒体2螺纹配合的转轴提供动力,驱动装置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至一总控单元,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转轴的转动来使得驱动板7发生筒体3径向方向上的位移,使用者可通过总控单元上连接的相关控制开关来经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驱动驱动板7移动的位置,所述的弧形窗6的两侧沿筒体3轴线方向设置有两组转动连接在半圆形筒体2内侧壁上的双头丝杠8,双头丝杠8的轴向两端越过弧形窗6的轴向两端,且在端部通过安装在半圆形筒体2内的轴承座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双头丝杠8上螺纹穿设有两组滑动配合在半圆形筒体2内侧壁轴向方向上的喷头9,同一双头丝杠8上的两组喷头9的移动方向相反,两组双头丝杠8连接驱动装置,满足驱动装置为两组双头丝杠8提供动力,喷头9朝向筒体3的一端连接截面为T型的滑块,半圆形筒体2内壁沿轴向方向开有与滑块配合的截面为T型的滑槽,使得喷头9只能沿半圆形筒体2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双头丝杠8上的两组螺纹的旋向相反,且其上的两组喷头9分别螺纹配合在旋向不同的螺纹上,使得两组喷头9朝着中心或者一起远离中心的方向上进行移动,双头丝杠8的动力源仍为驱动装置,且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喷头9的喷散方向是沿径向朝向筒体3中心的,此处的喷头9是用于对湿敷前和湿敷后的伤患处进行清理工作的,所以,我们要保证驱动装置在驱动驱动板7朝上移动的时候,双头丝杠8驱动其上的两个喷头9朝着远离的方向打开,起到让位的作用,使得驱动板7沿着导向槽的移动不受限制,也就是说,湿敷布进入至筒体3内进行湿敷时,两喷头9进行让位,一旦驱动板7向外移动至筒体3外时,两喷头9再回到湿敷的位置可以随时准备进行清洗工作,所以两者是相反的过程,由于双向丝杠的两端超出弧形窗6的前后两侧一定的距离,所以喷头9的让位会在驱动板7移动至距离后就进入到让位的区域,所述喷头9经软管连接安装在相应半圆形筒体2上的水泵10,所述水泵10连接水箱11,所述的水泵10与总控单元之间电连接,附图中未画出软管的具体位置,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也无须赘述,属于公知常识,水泵10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总控单元,可以通过总控单元上的控制开关来控制水泵10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清洁工作,所述驱动板7朝向筒体3轴心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与弧形窗6相匹配的弧形板12,所述弧形板12远离筒体3轴心的一端连接有若干组第一伸缩杆13,所述的驱动板7的上端连接有若干组第一套筒14,所述第一套筒14与相应的第一伸缩杆13竖向滑动配合,且满足两者不脱离,第一伸缩杆13插入至第一套筒14内,两者不脱离的实现只要在第一伸缩杆13的下端连接一圆环,然后在第一套筒14内的上端连接与之匹配的限位环,两者配合,则可实现两者不会发生脱离,第一套筒14内底面与第一伸缩杆13之间连接第一弹簧15,弧形板12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压缩或者拉伸第一弹簧15,使其相对驱动板7沿筒体3径向方向进行移动,所述弧形板12朝向筒体3轴心的一端连接有若干组弹簧夹片16,满足弹簧夹片16可将湿敷布夹紧贴牢在弧形板12上,弹簧夹片16转动连接在弧形板12朝向筒体3中心的一端面上,且设置在弧形板12湿敷面的边缘位置,在使用的时候,转动弹簧夹片16的朝向至弧形板12外,然后铺设湿敷布,然后再将弹簧夹片16转动至湿敷布上,使其夹紧可靠夹紧湿敷布,则此时湿敷布可可靠贴合在弧形板12的湿敷面上,作为优选的,我们可以在第一伸缩杆13的下端连接一压电传感器,在湿敷时,不同的人的四肢粗细不等,随着驱动板7朝着筒体3中心方向的移动,湿敷布对伤患处进行适当的挤压,此时第一弹簧15压缩,使得压电传感器被触发,压电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总控单元,一旦压电传感器的压力达到一定值,触发控制器将信号反馈给总控单元,总控单元会经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停止驱动,使其停在当前位置,实现智能控制;
还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底面上的不完全齿轮17,所述的不完全齿轮17的左右两端分别啮合有转动连接在壳体1上的第一齿轮18和第二齿轮19,所述第二齿轮19同轴连接一第三齿轮20,所述第三齿轮20与齿轮结构相啮合,满足不完全齿轮17转动一周,可经第二齿轮19和第三齿轮20传动驱动筒体3结构转动一周后驱动第一齿轮18转动一周,第一齿轮18、第二齿轮19、第三齿轮20及不完全齿轮17均依靠壳体1内底面上安装的轴承座来进行转动连接,不完全齿轮17转动一周,会分别交替驱动第一齿轮18和第二齿轮19,且驱动第一齿轮18和第二齿轮19的过程中互不影响,第三齿轮20通过驱动齿轮结构来使得筒体3结构转动一周,此处我们将弧形窗6处于正下方的位置为初始位置,且为更换湿敷液的位置,此处的第二齿轮19的半径小于第三齿轮20,第二齿轮19和第三齿轮20的设置起到放大行程的作用,由于不完全齿轮17在与第二齿轮19啮合传动的过程中,通过正方转不完全齿轮17与第二齿轮19啮合的位置来确定湿敷位置,确定好以后或者湿敷完以后需要更换湿敷液,只需朝着同一个转动方向转动不完全齿轮17,使其驱动完第一齿轮18转动后,回到初始位置后,然后继续转动不完全齿轮17使其经第二齿轮19、第三齿轮20的传动驱动弧形窗6移动至湿敷位置,同样的,下次需要进行湿敷时,同样的操作即可,所述的不完全齿轮17的转轴连接一安装在壳体1上端的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总控单元,通过控制单元的上控制开关来控制不完全齿轮17的转动方向及工作状态,也可以在总控单元上设置程序来控制不完全齿轮17的转动,如在需要进行湿敷液更换时,控制不完全齿轮17转动一周停止即可,此时,弧形窗6回到初始位置,且之后第一齿轮18被驱动转动一周,然后在驱动第二齿轮19,使得筒体3上的弧形窗6回到湿敷位置进行湿敷,所述的第一齿轮18的转轴连接一安装在壳体1内的湿敷液更换装置,满足湿敷液更换装置对湿敷布上的湿敷液进行补液和注液工作,同时将多余的湿敷液从湿敷布中挤出,不完全齿轮17驱动第一齿轮18转动一周,在第一齿轮18转动一周的过程中驱动与之连接的湿敷液更换装置对处于初始位置处的湿敷布上的湿敷液进行浸透工作,且同时此装置还可以将湿敷布上多余的湿敷液进行挤压,使其处于最佳的湿敷状态对伤患处进行湿敷,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且不会污染衣物和床铺。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16,所述的湿敷液更换装置包括一连接在壳体1上端的换向传动装置22,所述的换向传动装置22的输入轴与所述第一齿轮18同轴连接,所述换向传动装置22满足将输入轴的单向传动变成输出轴的双向传动,此处的第一齿轮18在不完全齿轮17的驱动下转动一周,换向传动装置22将输入至其中的一周的转动变成两个不同方向上的转动,再由换向传动装置22的输出轴输出;
还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上端且置于筒体3下方的第二套筒23,所述第二套筒23内螺纹配合一向上延伸的第二伸缩杆24,第二伸缩杆24为丝杠结构,所述第二伸缩杆24的上端连接一储液箱25,储液箱25用于存放湿敷液,所述的储液箱25下端面竖向连接有两组置于第二伸缩杆24两侧的第三伸缩杆26,所述的壳体1内的上端面上连接有两组置于第二伸缩杆24两侧第三套筒27,所述第三伸缩杆26与第三套筒27沿竖向滑动配合且两者不脱离,第三伸缩杆26套装在第三套筒27内,实现两者的竖向滑动配合,两者不脱离的实现只要在第三伸缩杆26的下端连接一圆环,然后在第三套筒27内的上端连接与之匹配的限位环,两者配合,则可实现两者不会发生脱离,第三套筒27和第三伸缩杆26之间的配合,使得储液箱25的转动被限制,使其只能随着第二套筒23的转动实现竖直方向上的移动,所述的储液箱25的上端连接液体泵28,所述的液体泵28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总控单元,总控单元可通过控制器控制器液体泵28的工作状态,所述的液体泵28的上端连接一与弧形窗6相匹配的矩形喷头29,矩形喷头29的大小使得使其能通过弧形窗6,所述的矩形喷头29上端连通有若干组竖向设置的圆台状出液柱30,出液柱30呈上小下大的形状,所述的出液柱30靠近顶部的圆周方向上连接有环形板31,环形板31具体出液柱30顶面的距离不宜过大,所述的驱动板7上开有若干组通透的第一通孔32,所述弧形板12上开有若干组通透的第二通孔33,由于此时,弧形窗6处于初始位置,即筒体3正下方的位置,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此位置关系来进行说明,第一通孔32和第二通孔33均沿竖向通透设置,且第一通孔32的半径大于第二通孔33,若干组所述出液柱30依次与相应的第一通孔32和第二通孔33相匹配,满足出液柱30及环形板31可向上完全穿过第一通孔32,但环形板31向上不可越过第二通孔33,可经环形板31带动弧形板12向上移动,也就是说,在初始位置,出液柱30向上移动,连同其上的环形板31穿过第一通孔32,进入至第二通孔33,此时,在环形板31到达第二通孔33的下底面时,由于环形板31的半径大于第二通孔33的半径,所以此时,随着出液柱30的向上移动,环形板31会带动弧形板12继续向上移动,从而拉伸第一弹簧15,直到移动至极限位置处,然后随着出液柱30的向下移动,出液柱30及其下端的连接部分以及弧形板12回到初始位置,所述的壳体1上连接有限位器34,所述的限位器34与储液箱25相匹配,所述的限位器34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总控单元,满足储液箱25向上移动到注液位置时,触发限位器34,经控制器控制液体泵28工作和停止的状态,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在储液箱25带动出液柱30向上移动至出液柱30的顶端插入至第二通孔33内时,限位器34被触发,通过总控单元经控制器控制液体泵28进行工作,将湿敷液经出液柱30喷洒至湿敷布上,待出液柱30移动至上方极限位置时,此端时间是一定的,总控单元中可设置一计时器,时间一到,总控单元则通过控制器控制液体泵28停止工作,所述的第二套筒23的转轴与所述的换向传动装置22的输出轴之间经连接在壳体1上的过渡传动装置进行传动连接,过渡传动装置起到改变传动方向和传动动力的作用;
还包括连接在开有弧形窗6的半圆形筒体2上的弧形挡板35,所述弧形挡板35沿半圆形筒体2外侧壁圆周方向滑动配合且与半圆形筒体2同轴设置,满足弧形挡板35的移动可完全盖合弧形窗6,弧形挡板35呈与半圆形筒体2相匹配的弧形状,半圆形筒体2的外侧壁沿圆周方向上开有截面为T型的滑槽,滑槽与弧形窗6相连通,弧形挡板35与半圆形筒体2配合的弧面上,连接有与滑槽配合的截面为T型的弧形滑轨,两者配合,使得弧形挡板35只能沿筒体3圆周方向进行移动,此处需注意的是,弧形挡板35的材质选择用轻质的塑料制成,且弧形挡板35与半圆形筒体2之间的摩擦力要稍大些,避免弧形挡板35因自重发生移动,所述的弧形挡板35纵向一端连接有弧形齿条36,弧形齿条36的齿牙朝外设置,所述的弧形齿条36啮合一转动连接在半圆形筒体2上的第四齿轮37,所述第四齿轮37同轴连接第五齿轮38,所述第五齿轮38的下方啮合一转动连接在半圆形筒体2上的第六齿轮39,第五齿轮38在啮合时起到让位的作用,且第四齿轮37的设置不宜过大,避免第四齿轮37在随筒体3转动的过程中触碰到壳体1上的矩形喷头29等结构,我们可以将第四齿轮37的位置设置在随筒体3转动时,可从出液柱30的中间位置穿过去,从而避免碰撞,第五齿轮38和第六齿轮39则不必考虑会与矩形喷头29发生碰撞的问题,第六齿轮39起到换向的作用,所述第六齿轮39的下端啮合一横向连接在壳体1内底面上端的齿条40,齿条40在初始位置时,不与第六齿轮39相接触,随着齿条40的横向移动才与第六齿轮39接触啮合传动,所述齿条40的上端啮合一转动连接在壳体1上置于第六齿轮39左侧的第七齿轮41,所述第七齿轮41的转轴与换向传动装置22的输出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第七齿轮41将动力从换向传动装置22传递给齿条40,起到过渡动力的作用;
由于换向传动装置22的输出轴的动力输出为周期性双向传动输出,所以无论是弧形挡板35的移动,还是出液柱30的移动都是往复的,最终还是回到初始位置,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在出液柱30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弧形挡板35也在朝着弧形窗6的方向进行移动,在极限位置时,弧形挡板35正好完全盖合弧形窗6,此时,出液柱30在对湿敷布进行注液接触后,继续推动其向上运动,使其上的湿敷布与弧形挡板35进行配合挤压,到达极限时,两者配合处于将湿敷布进行湿敷液挤压的状态,随着机构反转,两者在挤压完毕,各个回到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次的操作,结构巧妙,配合精巧,实用性强。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16,所述换向传动装置22包括与第一齿轮18同轴连接且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的圆盘42,所述圆盘42的前端面的圆周边缘方向上连接一驱动销43,所述圆盘42的前侧设置有转动连接壳体1上的两组第八齿轮44,第八齿轮44安装在壳体1上端的轴承座内,两组第八齿轮44相啮合,两组第八齿轮44的轴心线的中心与圆盘42的圆心沿圆盘42轴线方向重合,第八齿轮44的半径远小于圆盘42半径,也就是说,两组第八齿轮44的圆心线与圆盘42的径向重合,且圆心线的中心与圆盘42的中心重合,在同一纵向的轴上,也可以说两组第八齿轮44沿驱动盘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八齿轮44同轴连接一置于第八齿轮44和圆盘42之间的转盘45,所述转盘45半径小于第八齿轮44的半径,使得第八齿轮44在啮合转动时,转盘45不会互相影响,所述的转盘45沿其圆周边缘的切线方向上连接一推杆46,所述推杆46与驱动销43满足:驱动销43交替推动推杆46进行转动,驱动销43推动其中一个推杆46转动一定角度后脱离,然后推动另一推杆46转动相同角度后脱离,参考附图,在圆盘42转动带动驱动销43进转动时,驱动销43与推杆46配合将推动其中一个转盘45进行转动,此时,同轴的第八齿轮44被驱动转动,与此同时,与之啮合的另一第八齿轮44反向转动,将带动转盘45及其连接的推杆46反向转动相同的角度然后转动至另一方向,待驱动销43与这边的推杆46脱离,随着圆盘42的转动,驱动销43又与另一推杆46进行配合驱动另一推杆46进行转动,带动同轴的第八齿轮44转动,则此时另一第八齿轮44反向转动,带动推杆46反向转动相同角度后待驱动销43脱离后停止,此时回到初始位置,因此一个第八齿轮44正向转动一端距离后反向转动相同距离,另一第八齿轮44则与之相反,且在附图中可以看出,在换向的过程中留有间歇,也就是说在换向中间存在停歇,其中一个所述的第八齿轮44的转轴与所述第七齿轮41的转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另一所述第八齿轮44的转轴与过渡传动装置进行传动连接,在第八齿轮44驱动相应的结构进行传动的过程中,由于换向过程中存在间歇,所以极限位置处,弧形挡板35与弧形板12对其间的湿敷布进行挤压时会持续一段时间,使挤压变得充分,更加有利于湿敷的治疗,至于此处传动方向的分析,我们在设置时,由于第二伸缩杆24杆上的螺纹可以是左旋螺纹也可以是右旋螺纹,所以不用的转动方向我们采用不用的螺纹旋向,只沿保证储液箱25先进行上升再进行下降的行程即可。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16,所述过渡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壳体1内底面上的第一锥齿轮47,所述第一锥齿轮47啮合一转动连接壳体1上的第二锥齿轮48,所述的第一锥齿轮47的转轴与第二套筒23的转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锥齿轮48的转轴与其中一个所述第八齿轮44的转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锥齿轮组起到换向传动的作用,皮带也是起到传动的作用。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16,所述的储液箱25外安装有加热器49,所述加热器49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总控单元,总控单元通过控制器使得加热器49工作,对储液箱25中的湿敷液进行加热,使湿敷效果变得更佳。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16,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半圆形筒体2内的驱动马达50,所述的驱动马达50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总控单元,总控单元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马达50的工作状态,所述驱动马达50的输出轴端与两个所述双头丝杠8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对双头丝杠8提供动力输入,所述驱动马达50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的第三锥齿轮51,还包括沿半圆形筒体2径向转动连接在筒体3上的过渡轴52,所述的过渡轴52置于筒体3内的一端同轴连接第四锥齿轮53,所述第三锥齿轮51和第四锥齿轮53啮合,所述的过渡轴52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驱动板7和半圆形筒体2螺纹配合的转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驱动马达50将动力利用锥齿轮组的传动传递给过渡轴52,然后经皮带传动将动力传递给所述的驱动板7和半圆形筒体2螺纹配合的转轴。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16,所述的开合装置包括连接在半圆形筒体2开口端的配合块54,所述的配合块54内开有螺纹孔,其中一个配合块54中螺纹配合一螺栓55,满足两半圆形筒体2盖合在一起时,可通过旋拧螺杆与两组配合块54螺纹配合实现关闭的工作状态,在两半圆形筒体2盖合在一起时,两组配合块54配合在一起,旋拧一个配合块54上的螺栓55使其旋拧进另一配合块54的螺纹孔内,此时就保证了两半圆形筒体2的可靠盖合。
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16,所述的半圆形筒体2内侧壁上沿纵向间隔设置有两组沿圆周方向通透的弧形槽56,所述的弧形槽56的截面为T形,两组半圆形筒体2上的弧形槽56构成完整的环形槽内滑动配合一T形块57,使得T形块57只能沿筒体3的圆周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的T形块57朝着弧形槽56的一端连接有若干可在弧形槽56内滚动的钢珠58,钢珠58与弧形槽56的内底壁接触配合,使其更加方便滚动,所述的T形块57朝着筒体3中心的一端连接一可沿筒体3径向方向伸缩的手臂支撑台59,手臂支撑台59呈弧形设置,可用于支撑肢体,且肢体在放置筒体3内时,随着筒体3的转动,肢体则不会发生转动。
实施例九,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16,所述的半圆形筒体2的侧壁上开有若干沿径向通透的溢流孔60,筒体3内的废液可通过溢流孔60流至壳体1内,方便进行集中处理。
实施例十,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16,所述的壳体1的一侧壁的下端开有矩形孔61,所述的矩形孔61外盖合一沿竖向滑动配合在相应侧壁上的限位板62,限位板62的两端被安装在壳体1外的L形板限制,使其只能沿壳体1的高度方向进行移动,在壳体1内存有废液时,打开限位板62,使壳体1朝向矩形孔61的一侧倾斜,则废液可从矩形孔61中流出,然后进行收集,完毕后,关闭限位板62,使其封堵矩形孔61。
本发明在使用,将本装置中的筒体3驱动至初始位置,然后通过开合装打开筒体3结构,将干净的湿敷布利用弹簧夹片16夹持在弧形板12上,然后将患肢放置在手臂支撑台59上,然后将半圆形筒体2盖合在一起,旋拧螺栓55,使其旋拧至另一半圆形筒体2的配合块54的螺纹内,两者可靠盖合,然后通过总控单元控制不完全齿轮17转动,从而驱动第一齿轮18转动一周,第一齿轮18的转动带动转盘45转动,此时圆盘42转动带动驱动销43进转动时,驱动销43与推杆46配合将推动其中一个转盘45进行转动,此时,同轴的第八齿轮44被驱动转动,与此同时,与之啮合的另一第八齿轮44反向转动,将带动转盘45及其连接的推杆46反向转动相同的角度然后转动至另一方向,待驱动销43与这边的推杆46脱离,随着圆盘42的转动,驱动销43又与另一推杆46进行配合驱动另一推杆46进行转动,带动同轴的第八齿轮44转动,则此时另一第八齿轮44反向转动,带动推杆46反向转动相同角度后待驱动销43脱离后停止,因此一个第八齿轮44先正转后反转,另一第八齿轮44先反转后正转,其中一个第八齿轮44经皮带、第七齿轮41带动齿条40横向移动,经与第六齿轮39的啮合,经第六齿轮39、第五齿轮38、第四齿轮37和弧形齿条36的啮合传动带动弧形挡板35进行往复移动,弧形挡板35首先移动至弧形窗6的正下方后停歇一端时间后回到初始位置,与此同时,另一第八齿轮44经皮带、第二锥齿轮48和第一锥齿轮47的传动驱动第二套筒23转动,第二套筒23的转动带动储液箱25先向上运动,运动至极限位置时停歇一端时间后回到初始位置,在储液箱25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出液柱30通过第一通孔32,到达第二通孔33,在此过程中,储液箱25触发限位器34,将液体泵28打开,对湿敷布进行湿敷液喷洒,随着出液柱30的继续向上移动,限位环推动弧形板12向上移动,移动至极限位置时,与弧形挡板35配合对湿敷布进行挤压,得到适合使用的湿敷布,然后随着转动,储液箱25回到初始位置,此时,总控单元控制驱动电机21驱动不完全齿轮17继续转动,不完全齿轮17与第二齿轮19啮合,经第三齿轮20和齿轮结构驱动筒体3结构进行转动,在到底湿敷位置后停止,然后总控单元通过控制器驱动驱动马达50,驱动马达50经皮带带动双头丝杠8进行转动,双头丝杠8上的喷头9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至让位的位置,与此同时,驱动马达50的输出轴经锥齿轮组的传动,带动过渡轴52进行转动,过渡轴52经皮带带动驱动块与半圆形筒体2之间螺纹配合的转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驱动板7及其上的弧形板12朝着筒体3中心方向移动,带移动至合适的湿敷位置后停止,此时,优选的,可以适当使第一弹簧15处于压缩的状态,让弧形板12上的湿敷布紧贴患处,待本次湿敷完毕,需要继续湿敷时,转动不完全齿轮17使其驱动筒体3结构回到初始位置,然后控制驱动马达50反转,使得喷头9和驱动板7回到初始位置,然后继续转动不完全齿轮17使其啮合第一齿轮18,此时重复上述的动作对湿敷布上的湿敷液进行补液和换液及挤压,然后再驱动不完全齿轮17驱动筒体3结构转动至湿敷位置,重复上述动作,在湿敷完毕,回到初始位置后,如果不在需要进行湿敷,则通过总控单元控制控制器将水泵10打开对湿敷后的伤患处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关闭水泵10,收集废液,取出使用完的湿敷布,清理本装置,等待下次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纵向设置有两组盖合在一起的半圆形筒体(2),一端铰接,另一端连接有开合装置,使得两组半圆形筒体(2)构成开合式筒体(3)结构,所述壳体(1)内纵向间隔安装有两组支座(4),所述的筒体(3)结构转动配合在两组所述支座(4)的上端,满足筒体(3)结构可绕其自身轴心进行旋转,两组半圆形筒体(2)的一侧轴端分别连接有半圆形齿轮(5),两组半圆形齿轮(5)盖合在一起构成齿轮结构;
其中一个所述半圆形筒体(2)上开有弧形窗(6),所述弧形窗(6)中配合一沿半圆形筒体(2)径向移动的驱动板(7),所述驱动板(7)的前端与半圆形筒体(2)沿径向螺纹配合,另一端沿径向滑动连接在半圆形筒体(2)上,满足驱动板(7)依靠与半圆形筒体(2)的螺纹配合实现其只沿径向进行移动,所述的驱动板(7)与半圆形筒体(2)螺纹配合的转轴连接驱动装置,满足驱动装置为驱动板(7)与半圆形筒体(2)螺纹配合的转轴提供动力,驱动装置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至一总控单元,所述的弧形窗(6)的两侧沿筒体(3)轴线方向设置有两组转动连接在半圆形筒体(2)内侧壁上的双头丝杠(8),所述双头丝杠(8)上螺纹穿设有两组滑动配合在半圆形筒体(2)内侧壁轴向方向上的喷头(9),同一双头丝杠(8)上的两组喷头(9)的移动方向相反,两组双头丝杠(8)连接驱动装置,满足驱动装置为两组双头丝杠(8)提供动力,所述喷头(9)经软管连接安装在相应半圆形筒体(2)上的水泵(10),所述水泵(10)连接水箱(11),所述的水泵(10)与总控单元之间电连接,所述驱动板(7)朝向筒体(3)轴心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与弧形窗(6)相匹配的弧形板(12),所述弧形板(12)远离筒体(3)轴心的一端连接有若干组第一伸缩杆(13),所述的驱动板(7)的上端连接有若干组第一套筒(14),所述第一套筒(14)与相应的第一伸缩杆(13)竖向滑动配合,且满足两者不脱离,第一套筒(14)内底面与第一伸缩杆(13)之间连接第一弹簧(15),所述弧形板(12)朝向筒体(3)轴心的一端连接有若干组弹簧夹片(16),满足弹簧夹片(16)可将湿敷布夹紧贴牢在弧形板(12)上;
还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底面上的不完全齿轮(17),所述的不完全齿轮(17)的左右两端分别啮合有转动连接在壳体(1)上的第一齿轮(18)和第二齿轮(19),所述第二齿轮(19)同轴连接一第三齿轮(20),所述第三齿轮(20)与齿轮结构相啮合,满足不完全齿轮(17)转动一周,可经第二齿轮(19)和第三齿轮(20)传动驱动筒体(3)结构转动一周后驱动第一齿轮(18)转动一周,所述的不完全齿轮(17)的转轴连接一安装在壳体(1)上端的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总控单元,所述的第一齿轮(18)的转轴连接一安装在壳体(1)内的湿敷液更换装置,满足湿敷液更换装置对湿敷布上的湿敷液进行补液和注液工作,同时将多余的湿敷液从湿敷布中挤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敷液更换装置包括一连接在壳体(1)上端的换向传动装置(22),所述的换向传动装置(22)的输入轴与所述第一齿轮(18)同轴连接,所述换向传动装置(22)满足将输入轴的单向传动变成输出轴的双向传动;
还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上端且置于筒体(3)下方的第二套筒(23),所述第二套筒(23)内螺纹配合一向上延伸的第二伸缩杆(24),所述第二伸缩杆(24)的上端连接一储液箱(25),所述的储液箱(25)下端面竖向连接有两组置于第二伸缩杆(24)两侧的第三伸缩杆(26),所述的壳体(1)内的上端面上连接有两组置于第二伸缩杆(24)两侧第三套筒(27),所述第三伸缩杆(26)与第三套筒(27)沿竖向滑动配合且两者不脱离,所述的储液箱(25)的上端连接液体泵(28),所述的液体泵(28)连接控制器,所述的液体泵(28)的上端连接一与弧形窗(6)相匹配的矩形喷头(29),所述的矩形喷头(29)上端连通有若干组竖向设置的圆台状出液柱(30),所述的出液柱(30)靠近顶部的圆周方向上连接有环形板(31),所述的驱动板(7)上开有若干组通透的第一通孔(32),所述弧形板(12)上开有若干组通透的第二通孔(33),若干组所述出液柱(30)依次与相应的第一通孔(32)和第二通孔(33)相匹配,满足出液柱(30)及环形板(31)可向上完全穿过第一通孔(32),但环形板(31)向上不可越过第二通孔(33),可经环形板(31)带动弧形板(12)向上移动,所述的壳体(1)上连接有限位器(34),所述的限位器(34)与储液箱(25)相匹配,所述的限位器(34)连接控制器,满足储液箱(25)向上移动到注液位置时,触发限位器(34),经控制器控制液体泵(28)工作和停止的状态,所述的第二套筒(23)的转轴与所述的换向传动装置(22)的输出轴之间经连接在壳体(1)上的过渡传动装置进行传动连接;
还包括连接在开有弧形窗(6)的半圆形筒体(2)上的弧形挡板(35),所述弧形挡板(35)沿半圆形筒体(2)外侧壁圆周方向滑动配合且与半圆形筒体(2)同轴设置,满足弧形挡板(35)的移动可完全盖合弧形窗(6),所述的弧形挡板(35)纵向一端连接有弧形齿条(36),所述的弧形齿条(36)啮合一转动连接在半圆形筒体(2)上的第四齿轮(37),所述第四齿轮(37)同轴连接第五齿轮(38),所述第五齿轮(38)的下方啮合一转动连接在半圆形筒体(2)上的第六齿轮(39),所述第六齿轮(39)的下端啮合一横向连接在壳体(1)内底面上端的齿条(40),所述齿条(40)的上端啮合一转动连接在壳体(1)上置于第六齿轮(39)左侧的第七齿轮(41),所述第七齿轮(41)的转轴与换向传动装置(22)的输出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传动装置(22)包括与第一齿轮(18)同轴连接且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的圆盘(42),所述圆盘(42)的前端面的圆周边缘方向上连接一驱动销(43),所述圆盘(42)的前侧设置有转动连接壳体(1)上的两组第八齿轮(44),两组第八齿轮(44)相啮合,两组第八齿轮(44)的轴心线的中心与圆盘(42)的圆心沿圆盘(42)轴线方向重合,第八齿轮(44)的半径远小于圆盘(42)半径,所述第八齿轮(44)同轴连接一置于第八齿轮(44)和圆盘(42)之间的转盘(45),所述转盘(45)半径小于第八齿轮(44)的半径,所述的转盘(45)沿其圆周边缘的切线方向上连接一推杆(46),所述推杆(46)与驱动销(43)满足:驱动销(43)交替推动推杆(46)进行转动,驱动销(43)推动其中一个推杆(46)转动一定角度后脱离,然后推动另一推杆(46)转动相同角度后脱离,其中一个所述的第八齿轮(44)的转轴与所述第七齿轮(41)的转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另一所述第八齿轮(44)的转轴与过渡传动装置进行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壳体(1)内底面上的第一锥齿轮(47),所述第一锥齿轮(47)啮合一转动连接壳体(1)上的第二锥齿轮(48),所述的第一锥齿轮(47)的转轴与第二套筒(23)的转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锥齿轮(48)的转轴与其中一个所述第八齿轮(44)的转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箱(25)外安装有加热器(49),所述加热器(49)连接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半圆形筒体(2)内的驱动马达(50),所述的驱动马达(50)连接控制器,所述驱动马达(50)的输出轴端与两个所述双头丝杠(8)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马达(50)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的第三锥齿轮(51),还包括沿半圆形筒体(2)径向转动连接在筒体(3)上的过渡轴(52),所述的过渡轴(52)置于筒体(3)内的一端同轴连接第四锥齿轮(53),所述第三锥齿轮(51)和第四锥齿轮(53)啮合,所述的过渡轴(52)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驱动板(7)和半圆形筒体(2)螺纹配合的转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合装置包括连接在半圆形筒体(2)开口端的配合块(54),所述的配合块(54)内开有螺纹孔,其中一个配合块(54)中螺纹配合一螺栓(55),满足两半圆形筒体(2)盖合在一起时,可通过旋拧螺杆与两组配合块(54)螺纹配合实现关闭的工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圆形筒体(2)内侧壁上沿纵向间隔设置有两组沿圆周方向通透的弧形槽(56),所述的弧形槽(56)的截面为T形,两组半圆形筒体(2)上的弧形槽(56)构成完整的环形槽内滑动配合一T形块(57),所述的T形块(57)朝着弧形槽(56)的一端连接有若干可在弧形槽(56)内滚动的钢珠(58),所述的T形块(57)朝着筒体(3)中心的一端连接一可沿筒体(3)径向方向伸缩的手臂支撑台(5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圆形筒体(2)的侧壁上开有若干沿径向通透的溢流孔(6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一侧壁的下端开有矩形孔(61),所述的矩形孔(61)外盖合一沿竖向滑动配合在相应侧壁上的限位板(62)。
CN201910347526.XA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9393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7526.XA CN109939342B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7526.XA CN109939342B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9342A CN109939342A (zh) 2019-06-28
CN109939342B true CN109939342B (zh) 2021-02-23

Family

ID=67016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752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939342B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393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6051A (zh) * 2019-08-30 2019-11-26 杨昊颖 一种针灸定位装置
CN110920138B (zh) * 2019-12-19 2021-06-08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处理用自动化辅助降温装置
CN110897848B (zh) * 2019-12-24 2021-09-07 路凯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多功能训练按摩装置
CN112657819B (zh) * 2020-12-16 2022-10-28 安徽唯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枣分选用多视角采集模块
CN112870472B (zh) * 2021-01-19 2022-09-13 陈海湛 一种全自动犬伤清创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063555U (zh) * 2016-07-27 2017-04-05 闫保玲 一种腿部湿敷保护套
CN108175677A (zh) * 2017-10-26 2018-06-19 田玉 一种熏式妇科病治疗装置
CN108837210A (zh) * 2018-07-27 2018-11-20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骨科护理清洗装置
CN108853699A (zh) * 2018-03-24 2018-11-23 张云艳 一种背部上药装置
CN108904116A (zh) * 2018-07-23 2018-11-30 李娜 一种医疗用手臂骨折临时固定架
CN208448430U (zh) * 2018-03-22 2019-02-01 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
CN208511706U (zh) * 2018-02-06 2019-02-19 张崇海 一种皮肤科用湿敷保护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046325C (en) * 2016-12-14 2021-05-04 Origin, Inc.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high-concentration, low-temperature nitric oxid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063555U (zh) * 2016-07-27 2017-04-05 闫保玲 一种腿部湿敷保护套
CN108175677A (zh) * 2017-10-26 2018-06-19 田玉 一种熏式妇科病治疗装置
CN208511706U (zh) * 2018-02-06 2019-02-19 张崇海 一种皮肤科用湿敷保护架
CN208448430U (zh) * 2018-03-22 2019-02-01 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
CN108853699A (zh) * 2018-03-24 2018-11-23 张云艳 一种背部上药装置
CN108904116A (zh) * 2018-07-23 2018-11-30 李娜 一种医疗用手臂骨折临时固定架
CN108837210A (zh) * 2018-07-27 2018-11-20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骨科护理清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9342A (zh) 2019-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39342B (zh) 一种皮肤科专用湿敷保护架
CN108837210B (zh) 骨科护理清洗装置
CN112372478B (zh) 一种可喷涂的金属板材表面除锈装置
CN109259668B (zh) 一种实验室台面清洁装置
CN113144399B (zh) 一种烫伤处理医用喷涂装置
CN110623578A (zh) 一种美容用脸部清洁装置
CN112323444A (zh) 一种服装加工用全自动布料裁剪设备
CN114887134A (zh) 一种伤口清洗消毒装置
CN212357627U (zh) 一种用于湿巾生产的湿巾液喷雾装置
CN116370233A (zh) 一种护理用换药清洗装置
CN113733204B (zh) 一种智能中药切片机
CN108403376B (zh) 骨科手术室手术床专用清洗装置
CN114470386A (zh) 一种外伤创口清创装置
CN211434731U (zh) 一种骨关节消毒换药装置
CN112918998A (zh) 一种湿巾通过二次挤压湿巾液节流装置
CN220995767U (zh) 一种复合装置
CN113208851B (zh) 一种战区烧伤包扎护理装置
CN217940596U (zh) 一种用于卫生巾生产喷涂装置
CN214129736U (zh) 一种骨科创口清理装置
CN219814402U (zh) 一种带有台面消毒功能的手术台
CN221013681U (zh) 一种用于甲沟炎治疗的可更换棉签头的棉签
CN215788534U (zh) 一种双支撑型四轴金属切削机
CN215537852U (zh) 一种肾风湿辅助理疗装置
CN219208411U (zh) 一种足部清创器械
CN115040346B (zh) 一种医学美容科用疤痕去除护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