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25061B - 一种仿生手术器械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仿生手术器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25061B CN109925061B CN201711352877.7A CN201711352877A CN109925061B CN 109925061 B CN109925061 B CN 109925061B CN 201711352877 A CN201711352877 A CN 201711352877A CN 109925061 B CN109925061 B CN 1099250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yaw
- winch
- sub
- pulley
- instru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1664 nicotinic ac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592 biomim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9
- 210000000245 forear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24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57 laparoscopic surg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056 orga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465754 Metazo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5965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4550 Postoperative Pai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60862 Prostate can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0236 Prostatic Neoplas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2847 Surgical Wound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683 abdominal cav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84 anatom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92 cholecystectom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674 endoscopic surg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47 han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74 in vitro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27 in vivo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78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59 nephrectom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470 radical surg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278 reconstructive surg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25 therapeu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115 thoracic cav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8—Surgical forceps
- A61B17/29—Forcep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4/00—Computer-aided surgery; Manipulators or robo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urger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4/00—Computer-aided surgery; Manipulators or robo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urgery
- A61B34/30—Surgical robots
- A61B34/37—Master-slave robo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obot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手术器械,包括:器械杆;功能部,设于所述器械杆的远端;手持部,设于所述器械杆的近端,所述手持部通过传动部件将手持部的控制动作传递至所述功能部;以所述器械杆的近端为顶点作与所述手持部的中轴线共线或平行且沿第一方向的第一参考射线,以所述器械杆的近端为顶点作与所述器械杆的中轴线共线或平行且沿第二方向的第二参考射线,所述第一参考射线与所述第二参考射线之间的夹角为>0°且≤90°,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手持部的连接端指向所述手持部的自由端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器械杆的近端指向所述器械杆的远端的方向。操作者使用本发明的仿生手术器械操作舒适度提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自1987年法国医生成功实施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手术经历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微创外科手术是指在人体体表作若干穿孔,将内窥镜和操作器械通过上述小孔进入体腔内,如腹腔、胸腔、盆腔、关节腔等,由术者在内窥镜的监视下,通过手在病人体外操作器械,使器械伸入病人体腔内的工作端对腔内的病灶进行切除,或对器官进行修补、缝合等手术,术毕将内窥镜和器械取出,缝合体表的小孔即可完成整个手术。
微创外科与传统外科相比,以其手术创伤小,术中并发症少,术后疼痛减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现已成为众多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金标准。但由于其通常以3-5个2cm左右的穿孔作为介入通道,使得人手不再能直接接触到目标器官,而必须借助细长型的专用腹腔镜手术器械进行手术操作。
然而,细长型的手术器械使得操作角度严重受限且触觉反馈减弱,成为腹腔镜技术的最大挑战之一。对于一些初学者而言,需要进行大量的干式(体外模型操作训练)与湿式(活体动物实验)训练才能建立较稳定的手术经验曲线,以完成一些简单的腹腔镜手术。初学者若想完成例如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等相对复杂的功能重建性手术,则需完成大量的临床手术操作之后才能够胜任。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传统腹腔镜器械没有人手一样的“腕式”运动,而只有3个自由度,针对缝合、打结这样的手术常规但复杂且精细的手术操作,则必须用更多的经验来弥补器械设计缺陷带来的操作不便。
随着单孔腹腔镜技术及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技术的出现,使得多自由度腹腔镜手术器械得到了开发与应用,因其器械头端可弯曲,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腹腔镜器械操作角度受限的问题。但目前世界上现有的多自由度腹腔镜手术器械多为“反向操作”形式,即器械的弯曲方向与外科医生实际操作方向相反,对医生的顺利操作造成相当大的挑战。
例如,专利文献1(CN101909526B)及专利文献2(CN102076268A)公开了一种手术器械,包括由长形器械轴互联的近端控制手柄和远端工具,所述长形器械轴用于通入解剖体内部;通过所述器械轴分别互联近端控制手柄和远端工具的近端可动构件和远端可动构件;设置在所述可动构件之间的线缆控制装置;位于所述手柄处并用于通过所述可动构件控制所述远端工具的致动构件;以及用于使所述器械的轴部分与所述手柄部分选择性地接合或脱离接合的耦联装置。所述手柄具有远端接收器部分,并且位于所述近端运动构件上的轴连接器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接收器部分接合和从所述接收器部分释放。
该手术器械虽然可通过对控制手柄的操作进而致使远端工具的动作,且近端可弯曲构件能在任意方向上弯曲,从而控制远端可弯曲构件在相同或相反的方向上弯曲,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正向操作”,但是1)由于手柄的构造为竖直的手枪握把型,且其与长形器械轴大致成钝角,在微创手术操作过程中,容易受到空间的限制,导致灵活度、精确度较差;2)远端可弯曲构件的弯曲需要近端可弯曲构件对其致动,而近端可弯曲构件的弯曲需要外科医生利用手前臂甚至大臂的摆动来实现控制,故人机工效学表现较差。
为了解决手枪握把型手柄在手术过程中的空间限制问题,专利文献3(CN101495045A)公开了一种外科器械,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细长器械轴;设置在所述器械轴的所述远端的功能部;和设置在所述器械轴的所述近端的控制手柄;所述功能部通过远侧运动元件耦联到所述细长器械轴的所述远端;所述控制手柄通过近侧可弯曲元件耦联到所述细长器械轴的所述近端;致动装置在所述远侧和近侧元件之间延伸,由此,所述控制手柄相对于所述细长器械轴的任何偏转均导致所述远侧运动元件产生相应弯曲,以便对所述功能部进行控制;其中,至少所述近侧可弯曲元件包括一体开槽结构,所述一体开槽结构具有由狭槽分隔开的多个圆盘。
该外壳器械在实现“正向操作”的同时,采用了直线型手柄,减少了竖直方向的空间占有,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灵活度,但同时也降低了外科医生操作时的舒适度。
因此,对于微创外科手术器械而言,如何在实现手术器械“正向操作”的同时提高舒适度、灵活度及精准度,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生手术器械,包括:器械杆;功能部,设于所述器械杆的远端;手持部,设于所述器械杆的近端,所述手持部通过传动部件将手持部的控制动作传递至所述功能部;以所述器械杆的近端为顶点作与所述手持部的中轴线共线或平行且沿第一方向的第一参考射线,以所述器械杆的近端为顶点作与所述器械杆的中轴线共线或平行且沿第二方向的第二参考射线,所述第一参考射线与所述第二参考射线之间的夹角为>0°且≤90°,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手持部的连接端指向所述手持部的自由端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器械杆的近端指向所述器械杆的远端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器械杆的近端位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夹的空间内,所述第一平面为以操作者手腕的截平面为参照面,向近端方向10厘米所作的平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为以操作者手腕的截平面为参照面,向远端方向10厘米所作的平行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的俯仰运动、横摆运动、或两者结合和/或开关运动,能够使所述功能部发生相应的俯仰运动、横摆运动、或两者结合和/或开关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的控制动作按比例传递至所述功能部。
进一步地,所述比例为0.1~5。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部件包括:第一横摆绞盘,设于所述器械杆的近端,用于随着所述手持部的操作传递横摆方向上的动作;
第二横摆绞盘,设于所述器械杆的远端,用于随着所述第一横摆绞盘的动作而动作,且将相应的动作传递至所述功能部,
其中,所述第一横摆绞盘通过至少一根横摆线缆驱动所述第二横摆绞盘。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部件包括:
第一俯仰绞盘,设于所述器械杆的近端,用于随着所述手持部的操作传递俯仰方向上的动作;
第二俯仰绞盘,设于所述器械杆的远端,用于随着所述第一俯仰绞盘的动作而动作,且将相应的动作传递至所述功能部,
其中,所述第一俯仰绞盘通过至少一根俯仰线缆驱动所述第二俯仰绞盘。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部件包括:第一开关线缆滑轮,设于所述手持部,能够随着所述手持部的开关操作而旋转;
第二开关线缆滑轮,设于所述功能部,用于通过开关线缆将所述第一开关线缆滑轮的操作传递至所述功能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器械杆的近端连接,且与所述器械杆呈角度设置;
所述手持部包括: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
所述传动部件还包括:
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一横摆绞盘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子横摆绞盘和第二子横摆绞盘,所述第一子横摆绞盘设于所述第一握持部,所述第二子横摆绞盘设于所述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握持部通过所述第一子横摆绞盘与所述第一端在横摆方向上绕第一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握持部通过所述第二子横摆绞盘与所述第一端在横摆方向上绕所述第一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俯仰绞盘设于所述第二端,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件通过所述第一俯仰绞盘与所述连接机构未与所述器械杆连接的一端在俯仰方向上绕第二轴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轴的轴向和所述第二轴的轴向正交。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部包括:第一动作部和第二动作部;
所述传动部件还包括:
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二横摆绞盘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三子横摆绞盘和第四子横摆绞盘,所述第三子横摆绞盘设于所述第一动作部,与所述第一子横摆绞盘通过横摆线缆连接,所述第四子横摆绞盘设于所述第二动作部,与所述第二子横摆绞盘通过横摆线缆连接;
所述第一动作部通过所述第三子横摆绞盘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一端在横摆方向上绕第三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动作部通过所述第四子横摆绞盘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一端在横摆方向上绕第三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俯仰绞盘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件通过所述第二俯仰绞盘与所述器械杆的远端在俯仰方向上绕第四轴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轴的轴向和所述第四轴的轴向正交。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轴上设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上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二轴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线槽;
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器械杆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与所述第一滑轮平行,所述第二滑轮上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二滑轮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轴上间隔设有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所述第二俯仰绞盘位于所述第三滑轮和所述第四滑轮之间,所述第三滑轮和所述第四滑轮上分别设有多个沿所述第四轴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设有第五滑轮和第六滑轮,其中,所述第五滑轮与所述第三滑轮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同一侧,所述第六滑轮与所述第四滑轮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同一侧,所述第五滑轮和所述第六滑轮上分别设有多个沿与所述第四轴的轴向平行的方向间隔设置的线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
固定部,具有球形内腔,与所述器械杆的近端连接,器械杆的线缆通道与所述球形内腔连通;
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可转动地被所述固定部夹持;
所述传动部件包括:
第一横摆绞盘,设于所述手持部,所述手持部通过所述第一横摆绞盘与所述转动部在横摆方向上绕第一轴转动连接;
第二横摆绞盘,设于所述器械杆的远端,用于随着所述第一横摆绞盘的动作而动作,且将相应的动作传递至所述功能部,
其中,所述第一横摆绞盘通过至少一根横摆线缆驱动所述第二横摆绞盘。
进一步地,所述球形内腔内设有沿俯仰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转动部的外表面设有能够沿所述导轨移动的滑块,所述手持部通过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固定部在俯仰方向上绕第二轴转动连接;
所述传动部件包括:
第二俯仰绞盘,设于所述器械杆的远端,用于随着所述转动部的动作而动作,且将相应的动作传递至所述功能部,
其中,所述转动部通过至少一根俯仰线缆驱动所述第二俯仰绞盘,所述第一轴的轴向和所述第二轴的轴向正交。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包括: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
所述第一横摆绞盘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子横摆绞盘和第二子横摆绞盘,所述第一子横摆绞盘设于所述第一握持部,所述第二子横摆绞盘设于所述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握持部通过所述第一子横摆绞盘与所述转动部在横摆方向上绕所述第一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握持部通过所述第二子横摆绞盘与所述转动部在横摆方向上绕所述第一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部包括:第一动作部和第二动作部;
所述传动部件还包括:
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二横摆绞盘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三子横摆绞盘和第四子横摆绞盘,所述第三子横摆绞盘设于所述第一动作部,与所述第一子横摆绞盘通过横摆线缆连接,所述第四子横摆绞盘设于所述第二动作部,与所述第二子横摆绞盘通过横摆线缆连接;
所述第一动作部通过所述第三子横摆绞盘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一端在横摆方向上绕第三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动作部通过所述第四子横摆绞盘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一端在横摆方向上绕第三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俯仰绞盘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件通过所述第二俯仰绞盘与所述器械杆的远端在俯仰方向上绕第四轴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轴的轴向和所述第四轴的轴向正交。
如上,本发明提供的仿生手术器械通过在实现“正向操作”的同时,提高了操作时的灵活度,使其更加符合人体操作习惯。操作者在操作时只需手腕作动,与现有的需要大幅度手臂的作动才能实现对功能部的控制的手术器械相较,操作更为灵活。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仿生手术器械的立体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仿生手术器械的立体图二;
图3是现有技术中手持部和器械杆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仿生手术器械的侧视图一,图中示出了手和器械杆的位置关系;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仿生手术器械中器械杆的近端与手腕的截平面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仿生手术器械中手持部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仿生手术器械中器械杆和功能部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仿生手术器械中器械杆和功能部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仿生手术器械中器械杆和功能部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仿生手术器械中第二俯仰绞盘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仿生手术器械的立体图三;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仿生手术器械的立体图四;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仿生手术器械的立体图五;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仿生手术器械的侧视图二,图中示出了手和器械杆的位置关系;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仿生手术器械中固定部、转动部及手持部的连接示意图;
图16是是本发明实施例仿生手术器械中转动部及手持部的立体图;
图17是是本发明实施例仿生手术器械中固定部的立体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仿生手术器械的侧视图三,图中示出了功能部的初始状态;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仿生手术器械的侧视图四,图中示出了功能部的俯仰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发明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发明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发明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发明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发明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
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仿生手术器械,包括:器械杆10,器械杆10的形状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器械杆10呈长轴状。在器械杆10的远端设有功能部20,器械杆10的近端设有手持部30,手持部30通过传动部件40将手持部30的控制动作传递至功能部20。功能部20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功能部20为钳子。在其它实施例中,功能部还可以是各种铰接工具,例如剪刀、抓紧器、持针器等,也可以是非铰接工具,例如切割刀片、探针、冲洗器、导管等。需说明的是,器械杆10的近端为靠近操作者(例如外科医生)的一端。
操作者通过操作手持部30进行相应的动作以控制功能部20执行相应的动作,例如,手持部30进行俯仰运动、横摆运动、或两者结合和/或开关运动,功能部20发生相应的俯仰运动、横摆运动、或两者结合和/或开关运动。即,手持部30进行俯仰运动,功能部20也发生俯仰运动;手持部30进行横摆运动,功能部20也发生横摆运动;手持部30进行开关运动,功能部20也发生开关运动。各运动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
现有技术中,参考图3,手术器械1包括器械杆100和手持部110,手持部110具有握持部112。操作者的手臂2操作握持部112控制功能部执行相应动作时,往往会利用手前臂甚至大臂的摆动来实现控制,操作者的运动幅度较大,操作舒适度差。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后发现:在操作手术器械时,现有的手术器械1的手持部110和器械杆100之间的夹角β呈钝角,这就导致操作者的手臂2操作握持部112时,会利用手前臂甚至大臂的摆动来实现对功能部的控制,使得操作者的操作舒适度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继续参考图1和图2并结合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以器械杆10的近端A为顶点作与手持部30的中轴线共线或平行且沿第一方向的第一参考射线R1,以器械杆10的近端A为顶点作与器械杆10的中轴线共线或平行且沿第二方向的第二参考射线R2,第一参考射线R1与第二参考射线R2之间的夹角α为>0°且≤90°。
其中,第一方向为手持部30的连接端指向手持部30的自由端的方向,第二方向为器械杆10的近端A指向器械杆10的远端的方向。手持部30的自由端为供操作者握持的一端,器械杆10的远端为远离操作者的一端。“中轴线”可以理解为:对于规则的轴对称部件,其中间线为中轴线;对于不规则的非轴对称部件,中轴线穿过该部件的重心,且中轴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部件的延伸方向。
即,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持部30与器械杆10之间的夹角α为>0°且≤90°,这样设置后,操作者的手90握持手持部30控制功能部20进行相应动作时,可在手臂不动的情况下,仅手腕动作,即可使得功能部20实现相应的动作,操作者的操作舒适度明显提升。
参考图4并结合图5所示,器械杆10的近端A位于第一平面Q和第二平面N所夹的空间内,第一平面Q为以手90的手腕的截平面P为参照面,向近端A方向10厘米所作的平行平面,第二平面N为以操作者手腕90的截平面P为参照面,向远端方向10厘米所作的平行平面。其中,“向近端A方向”为器械杆10的远端指向器械杆10的近端A的方向,“向远端方向”为器械杆10的近端A指向器械杆10的远端的方向。图5中所示的第一平面Q和第二平面N分别与截平面P的距离L≤10厘米。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和图5,器械杆10的近端A位于第一平面Q和操作者手腕的截平面P所夹的空间内。当操作者握持手持部30时,其手腕与器械杆10的近端A之间距离较近,从而使得操作者对手持部30施加控制动作更为灵活。
本发明的手持部30的控制动作按比例传递至功能部20,比例不做限制,例如可以是0.1至5,包括0.1和5,还可以是3、3.1、4.66等。也即,功能部20在俯仰方向、横摆方向及开关方向上的运动对应手持部30在俯仰方向、横摆方向及开关方向上的运动。
如前文所述:手持部30通过传动部件40将手持部30的控制动作传递至功能部20。具体而言,参考图6并结合图2所示,传动部件40包括:第一横摆绞盘5,设于器械杆10的近端,用于随着手持部30的操作传递横摆方向上的动作;参考图7至图9并结合图2所示,在器械杆10的远端设有第二横摆绞盘6,用于随着第一横摆绞盘5的动作而动作,且将相应的动作传递至功能部20,其中,第一横摆绞盘5通过至少一根横摆线缆驱动第二横摆绞盘6。即,手持部30通过第一横摆绞盘5和第二横摆绞盘6将横摆方向的动作传递至功能部20,功能部20相应地在横摆方向上动作。
继续参考图6并结合图2所示,传动部件40还包括:第一俯仰绞盘61,设于器械杆10的近端,用于随着手持部30的操作传递俯仰方向上的动作;参考图7至图10并结合图2所示,在器械杆10的远端设有第二俯仰绞盘53,用于随着第一俯仰绞盘61的动作而动作,且将相应的动作传递至功能部20。参考图13,第一俯仰绞盘61通过至少一根俯仰线缆61a驱动第二俯仰绞盘53,俯仰线缆61a一端与第一俯仰绞盘6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俯仰绞盘53固定连接。即,手持部30通过第一俯仰绞盘61和第二俯仰绞盘53将俯仰方向上的动作传递至功能部20,功能部20相应地在俯仰方向上动作。
需说明的是,参考图1和图2,功能部20的在横摆方向上的运动为:手持部30绕第一轴X转动,功能部20相应地绕第三轴M转动。功能部20在俯仰方向上的运动为:手持部30绕第二轴Y转动,功能部20相应地绕第四轴Z转动。即,手持部30沿第一周向(图2中B方向所示)绕第一轴X转动,功能部20相应地沿第一周向(图2中E方向所示)绕第三轴M转动;或者,手持部30沿第二周向(图2中与B方向相反的方向)绕第一轴X转动,功能部20相应地沿第二周向(图2中与E方向相反的方向)绕第三轴M转动。
手持部30沿第三周向(图2中C方向所示)绕第二轴Y转动,功能部20相应地沿第三周向(图2中D方向所示)绕第四轴Z转动;手持部30沿第四周向(图2中与C方向相反的方向)绕第二轴Y转动,功能部20相应地沿第四周向(图2中与D方向相反的方向)绕第四轴Z转动。
继续参考图1和图2并结合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手术器械还包括:连接机构100,连接机构100与器械杆10的近端A连接,且与器械杆10呈角度设置,手持部30的连接端与连接机构100未与器械杆10连接的一端连接。这样设计,相当于抬高了手持部30,手90操作手持部30时比较省力。
需说明的是,连接机构100与器械杆10之间的夹角不做限制,只要保证手持部30与连接机构100连接后,第一参考射线R1与第二参考射线R2之间的夹角α为>0°且≤90°。例如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100与器械杆10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连接机构100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只要能够一端连接器械杆10,另一端用于连接手持部30即可。参考图6,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100具有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一部分101,一对第一部分101之间通过第二轴Y和第五轴N连接,其中,第二轴Y平行于第五轴N。
继续参考图6和图2,本实施例中,手持部30包括:第一握持部31和第二握持部32。传动部件40还包括:第一连接部件60,第一连接部件6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横摆绞盘5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子横摆绞盘54和第二子横摆绞盘50,第一子横摆绞盘54设于第一握持部31,第二子横摆绞盘50设于第二握持部32。参考图11,第一握持部31通过第一子横摆绞盘54与第一连接部件60的第一端在横摆方向上绕第一轴X转动连接;参考图12,第二握持部32通过第二子横摆绞盘50与第一连接部件60的第一端在横摆方向上绕第一轴X转动连接。
继续参考图6和图2,第一俯仰绞盘61设于第一连接部件60的第二端,且第一连接部件60通过第一俯仰绞盘61与连接机构100未与器械杆10连接的一端在俯仰方向上绕第二轴Y转动连接。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俯仰绞盘61为两个,沿第二轴Y的轴向并排且间隔设置。第一俯仰绞盘61位于连接机构100的一对第一部分101之间。
其中,参考图2,第一轴X的轴向和第二轴Y的轴向正交,“正交”为第一轴X的轴向和第二轴Y向的轴向在三维空间内垂直,但不相交。这样可以使得手持部30既可在横摆方向上动作,又可以在俯仰方向上动作。
继续参考图7至图10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功能部20包括:第一动作部21和第二动作部22;传动部件40还包括:第二连接部件70,第二连接部件7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参考图9和图2,第二连接部件70的第一端具有沿第三轴M的轴向间隔且平行设置的一对板71。第二横摆绞盘6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三子横摆绞盘51和第四子横摆绞盘56,结合图11所示,第三子横摆绞盘51设于第一动作部21,与第一子横摆绞盘54通过横摆线缆54a连接,横摆线缆54a一端与第一子横摆绞盘5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子横摆绞盘51固定连接。
结合图12和图9所示,第四子横摆绞盘56设于第二动作部22,与第二子横摆绞盘50通过横摆线缆50a连接,横摆线缆50a一端与第二子横摆绞盘5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子横摆绞盘56固定连接。第一动作部21通过第三子横摆绞盘51与第二连接部件70的第一端在横摆方向上绕第三轴M转动连接,第二动作部22通过第四子横摆绞盘56与第二连接部件70的第一端在横摆方向上绕第三轴M转动连接。其中,第三子横摆绞盘51和第四子横摆绞盘56设于第二连接部件70的第一端的一对板71之间。
参考图8至图10并结合图13所示,第二俯仰绞盘53设于第二连接部件70的第二端,且第二连接部件70通过第二俯仰绞盘53与器械杆10的远端在俯仰方向上绕第四轴Z转动连接;器械杆10的远端沿第四轴Z的轴向具有间隔且平行设置的一对板11,第二俯仰绞盘53设于器械杆10的远端的一对板11之间。
其中,参考图2,第三轴M的轴向和第四轴Z的轴向正交,“正交”为第三轴M的轴向和第四轴Z向的轴向在三维空间内垂直,但不相交。这样可以使得功能部20既可在横摆方向上动作,又可以在俯仰方向上动作。
当功能部20的第一动作部21和第二动作部22相贴合时,功能部20处于闭合状态,控制第一握持部31绕第一轴X转动,第二握持部32保持不动,第一握持部31背向第二握持部32运动,第一动作部21会相应地绕第三轴M转动,第二动作部22也保持不动,实现了功能部20的张开。
或者,控制第一握持部31保持不动,控制第二握持部32绕第一轴X转动,第二握持部32背向第一握持部31运动,第一动作部21会保持不动,第二动作部22相应地绕第三轴M转动,实现了功能部20的张开。
或者,同时控制第一握持部31和第二握持部32分别沿相反的方向绕第一轴X转动,第一握持部31背向第二握持部32运动,第一动作部21和第二动作部22相应地分别绕第三轴M转动,功能部20也能张开。
当功能部20处于张开状态时,控制第一握持部31绕第一轴X转动,第二握持部32保持不动,第一握持部31朝向第二握持部32运动,第一动作部21会相应地绕第三轴M转动,第二动作部22也保持不动,第一动作部21朝向第二动作部22运动,最终与第二动作部22相贴合,实现了功能部20的闭合。
或者,控制第一握持部31保持不动,控制第二握持部32绕第一轴X转动,第二握持部32朝向第一握持部31运动,第一动作部21会保持不动,第二动作部22相应地绕第三轴M转动,第二动作部22朝向第一动作部21运动,最终与第一动作部21相贴合,实现了功能部20的闭合。
或者,同时控制第一握持部31和第二握持部32分别沿相反的方向绕第一轴X转动,第一握持部31朝向第二握持部32运动,第一动作部21和第二动作部22相应地分别绕第三轴M转动,第一动作部21朝向第二动作部22运动,最终与第二动作部22相贴合,功能部20也能闭合。
当控制手持部30的第一握持部31和第二握持部32同时沿相同方向绕第一轴X转动时,第一动作部21和第二动作部22也相应地同时沿相同方向绕第三轴M转动,实现了功能部20在横摆方向上的运动。
当握持手持部30控制第一连接部件60绕第二轴Y转动时,第二连接部件60会相应地绕第四轴Z转动,从而实现了功能部20在俯仰方向上的动作。
综上,通过上述操作,控制手持部30的张开或闭合,实现了功能部20的张开或闭合;控制手持部30在横摆方向上的动作,实现了功能部20在横摆方向上的动作;控制手持部30在俯仰方向上的动作,实现了功能部20在俯仰方向上的动作。
为了防止各线缆相互干涉,并使得各线缆更稳定地传递手持部30的动作。继续参考2并结合图6、图11和图12所示,第二轴Y上设有第一滑轮52,第一滑轮52上设有多个沿第二轴Y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线槽。本实施例中第一滑轮52上设有四个线槽。连接机构100与器械杆10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滑轮80,第二滑轮80设于第五轴N上,第二滑轮80与第一滑轮52平行,第二滑轮80上设有多个沿第二滑轮8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线槽,本实施例中,第二滑轮80上设有六个线槽。
参考图7至图9并结合图2所示,第四轴Z上间隔设有第三滑轮58和第四滑轮59,第二俯仰绞盘53位于第三滑轮58和第四滑轮59之间,第三滑轮58和第四滑轮59上分别设有多个沿第四轴Z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线槽,本实施例中第三滑轮58和第四滑轮59上分别设有两个线槽。第二连接部件7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设有第五滑轮55和第六滑轮57,其中,第五滑轮55与第三滑轮58位于第二连接部件70的同一侧,第六滑轮57与第四滑轮59位于第二连接部件70的同一侧,第五滑轮55和第六滑轮57上分别设有多个沿与第四轴Z的轴向平行的方向间隔设置的线槽,本实施例中,第五滑轮55和第六滑轮57上分别设有两个线槽。
本发明实施例中,与第一子横摆绞盘54连接的横摆线缆54a和与第二子横摆绞盘50连接的横摆线缆50a均为封闭环线,即横摆线缆54a具有两根线缆,每根线缆的一端与第一子横摆绞盘54固定连接,分别经第一滑轮52上的线槽、第二滑轮80上的线槽、穿过器械杆10的线缆通道10a(参考图7)、第三滑轮58上的线槽及第五滑轮55上的线槽后,另一端与第三子横摆绞盘51固定连接。横摆线缆50a也具有两根线缆,每根线缆的一端与第二子横摆绞盘50固定连接,分别经第一滑轮52上的线槽、第二滑轮80上的线槽、穿过器械杆10的线缆通道10a(参考图7)、第四滑轮59上的线槽及第六滑轮57上的线槽后,另一端与第四子横摆绞盘56固定连接;各横摆线缆相互不干涉,且能够稳定地传递手持部30的动作。
与第一俯仰绞盘61连接的俯仰线缆61a也为封闭环线,即俯仰线缆61a具有两根线缆,每根线缆的一端与第一俯仰绞盘61固定连接,经第二滑轮80上的线槽后,穿过器械杆10的线缆通道10a(参考图7)、另一端与第二俯仰绞盘53固定连接。各俯仰线缆与各横摆线缆相互不干涉,且能够稳定地传递手持部30的动作。
需说明的是,上述各滑轮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选择性使用某些滑轮,只要能够起到防止各线缆相互干涉,并使得各线缆更稳定地传递手持部30的动作的作用即可。
第二实施例
参考图1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仿生手术器械,与第一实施例中一样,以器械杆10的近端为顶点作与手持部30的中轴线共线或平行且沿第一方向的第一参考射线R1,以器械杆10的近端为顶点作与器械杆10的中轴线共线或平行且沿第二方向的第二参考射线R2,第一参考射线R1与第二参考射线R2之间的夹角α为>0°且≤90°。结合第一实施例所记载的内容,本实施例中,器械杆10的近端A位于手90的手腕的截平面P内。同样,操作者通过手90操作手持部30控制功能部20进行相应动作时,可在手臂不动的情况下,仅手腕动作,即可使得功能部20实现相应的动作,操作者的操作舒适度明显提升。
参考图14至图17,本实施例的仿生手术器械还包括:固定部12,具有球形内腔12a,与器械杆10的近端连接,器械杆10的线缆通道与球形内腔12a连通;转动部13,转动部13可转动地被固定部12夹持。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2和转动部13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只要转动部13可转动地被固定部12夹持即可,本实施例中,转动部13为球体,固定部12为球壳。
参考图15,传动部件40包括:第一横摆绞盘5,设于手持部30,手持部30通过第一横摆绞盘5与转动部13在横摆方向上绕第一轴X转动连接;参考图9,在器械杆10的远端设有第二横摆绞盘6,用于随着第一横摆绞盘5的动作而动作,且将相应的动作传递至功能部20,其中,第一横摆绞盘5通过至少一根横摆线缆驱第二横摆绞盘6。
参考图17,球形内腔12a内设有沿俯仰方向延伸的导轨12b,转动部13的外表面设有能够沿导轨12b移动的滑块14,手持部30通过转动部13与固定部12在俯仰方向上绕第二轴Y转动连接。参考图9,传动部件40包括:第二俯仰绞盘53,设于器械杆10的远端,用于随着转动部13的动作而动作,且将相应的动作传递至功能部20,其中,结合图16所示,转动部13通过至少一根俯仰线缆61a驱动第二俯仰绞盘53,第一轴X的轴向和第二轴Y的轴向正交。
参考图15,本实施例中,手持部30包括:第一握持部31和第二握持部32;第一横摆绞盘5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子横摆绞盘54和第二子横摆绞盘50,第一子横摆绞盘54设于第一握持部31,第二子横摆绞盘50设于第二握持部32,第一握持部31通过第一子横摆绞盘54与转动部13在横摆方向上绕第一轴X转动连接,第二握持部32通过第二子横摆绞盘50与转动部13在横摆方向上绕第一轴X转动连接。
参考图7至图10,功能部20包括:第一动作部21和第二动作部22;传动部件40还包括:第二连接部件70,第二连接部件7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横摆绞盘6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三子横摆绞盘51和第四子横摆绞盘56,第三子横摆绞盘51设于第一动作部21,与第一子横摆绞盘54通过横摆线缆连接,第四子横摆绞盘56设于第二动作部22,与第二子横摆绞盘50通过横摆线缆连接。
第一动作部21通过第三子横摆绞盘51与第二连接部件70的第一端在横摆方向上绕第三轴M转动连接,第二动作部22通过第四子横摆绞盘56与第二连接部件70的第一端在横摆方向上绕第三轴M转动连接;第二俯仰绞盘53设于第二连接部件70的第二端,且第二连接部件70通过第二俯仰绞盘53与器械杆10的远端在俯仰方向上绕第四轴Z转动连接;其中,第三轴M的轴向和第四轴Z的轴向正交。
关于本实施例中功能部20和第一实施例中功能部20的结构相同,具体细节结构等可参照第一实施例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18,功能部20处于初始位置;参考图19并结合图15所示,握持手持部30并控制转动部13绕第二轴Y转动,转动部13上的滑块14会沿着固定部12内的导轨12b在俯仰方向上移动,从而功能部20在俯仰方向上动作。
需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俯仰线缆、横摆线缆及开关线缆与相应的滑轮的缠绕方式不做限制,只要满足以下条件即可:手持部30的俯仰运动、横摆运动、或两者结合和/或开关运动,能够使功能部20发生相应的俯仰运动、横摆运动、或两者结合和/或开关运动。还可以通过设置俯仰线缆、横摆线缆及开关线缆与相应的滑轮的缠绕方式使得手持部30和功能部20在相同方向上运动,例如,手持部30在俯仰方向上向上运动,功能部20也相应地在俯仰方向上向上运动;手持部30在横摆方向上向左运动,功能部20也相应地在横摆方向上向左运动。也即,仿生手术器械实现了“正向操作”。
综上,本发明的仿生手术器械部件使得操作者操作的舒适度提高,还可以实现“正向操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5)
1.一种仿生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器械杆;
功能部,设于所述器械杆的远端;
手持部,设于所述器械杆的近端,所述手持部通过传动部件将手持部的控制动作传递至所述功能部;
以所述器械杆的近端为顶点作与所述手持部的中轴线共线或平行且沿第一方向的第一参考射线,以所述器械杆的近端为顶点作与所述器械杆的中轴线共线或平行且沿第二方向的第二参考射线,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参考射线与所述第二参考射线之间的夹角为>0°且<90°,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手持部的连接端指向所述手持部的自由端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器械杆的近端指向所述器械杆的远端的方向;
所述器械杆的近端位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夹的空间内,所述第一平面为以操作者手腕的截平面为参照面,向近端方向10厘米所作的平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为以操作者手腕的截平面为参照面,向远端方向10厘米所作的平行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的俯仰运动、横摆运动、或两者结合和/或开关运动,能够使所述功能部发生相应的俯仰运动、横摆运动、或两者结合和/或开关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的控制动作按比例传递至所述功能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生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为0.1~5。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仿生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
第一横摆绞盘,设于所述器械杆的近端,用于随着所述手持部的操作传递横摆方向上的动作;
第二横摆绞盘,设于所述器械杆的远端,用于随着所述第一横摆绞盘的动作而动作,且将相应的动作传递至所述功能部,
其中,所述第一横摆绞盘通过至少一根横摆线缆驱动所述第二横摆绞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仿生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
第一俯仰绞盘,设于所述器械杆的近端,用于随着所述手持部的操作传递俯仰方向上的动作;
第二俯仰绞盘,设于所述器械杆的远端,用于随着所述第一俯仰绞盘的动作而动作,且将相应的动作传递至所述功能部,
其中,所述第一俯仰绞盘通过至少一根俯仰线缆驱动所述第二俯仰绞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仿生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器械杆的近端连接,且与所述器械杆呈角度设置;
所述手持部包括: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
所述传动部件还包括:
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一横摆绞盘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子横摆绞盘和第二子横摆绞盘,所述第一子横摆绞盘设于所述第一握持部,所述第二子横摆绞盘设于所述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握持部通过所述第一子横摆绞盘与所述第一端在横摆方向上绕第一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握持部通过所述第二子横摆绞盘与所述第一端在横摆方向上绕所述第一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俯仰绞盘设于所述第二端,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件通过所述第一俯仰绞盘与所述连接机构未与所述器械杆连接的一端在俯仰方向上绕第二轴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轴的轴向和所述第二轴的轴向正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仿生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包括:第一动作部和第二动作部;
所述传动部件还包括:
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二横摆绞盘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三子横摆绞盘和第四子横摆绞盘,所述第三子横摆绞盘设于所述第一动作部,与所述第一子横摆绞盘通过横摆线缆连接,所述第四子横摆绞盘设于所述第二动作部,与所述第二子横摆绞盘通过横摆线缆连接;
所述第一动作部通过所述第三子横摆绞盘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一端在横摆方向上绕第三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动作部通过所述第四子横摆绞盘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一端在横摆方向上绕第三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俯仰绞盘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件通过所述第二俯仰绞盘与所述器械杆的远端在俯仰方向上绕第四轴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轴的轴向和所述第四轴的轴向正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仿生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上设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上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二轴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线槽;
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器械杆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与所述第一滑轮平行,所述第二滑轮上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二滑轮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线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仿生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轴上间隔设有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所述第二俯仰绞盘位于所述第三滑轮和所述第四滑轮之间,所述第三滑轮和所述第四滑轮上分别设有多个沿所述第四轴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线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仿生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设有第五滑轮和第六滑轮,其中,所述第五滑轮与所述第三滑轮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同一侧,所述第六滑轮与所述第四滑轮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同一侧,所述第五滑轮和所述第六滑轮上分别设有多个沿与所述第四轴的轴向平行的方向间隔设置的线槽。
12.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仿生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部,具有球形内腔,与所述器械杆的近端连接,器械杆的线缆通道与所述球形内腔连通;
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可转动地被所述固定部夹持;
所述传动部件包括:
第一横摆绞盘,设于所述手持部,所述手持部通过所述第一横摆绞盘与所述转动部在横摆方向上绕第一轴转动连接;
第二横摆绞盘,设于所述器械杆的远端,用于随着所述第一横摆绞盘的动作而动作,且将相应的动作传递至所述功能部,
其中,所述第一横摆绞盘通过至少一根横摆线缆驱动所述第二横摆绞盘。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仿生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内腔内设有沿俯仰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转动部的外表面设有能够沿所述导轨移动的滑块,所述手持部通过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固定部在俯仰方向上绕第二轴转动连接;
所述传动部件包括:
第二俯仰绞盘,设于所述器械杆的远端,用于随着所述转动部的动作而动作,且将相应的动作传递至所述功能部,
其中,所述转动部通过至少一根俯仰线缆驱动所述第二俯仰绞盘,所述第一轴的轴向和所述第二轴的轴向正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仿生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包括: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
所述第一横摆绞盘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子横摆绞盘和第二子横摆绞盘,所述第一子横摆绞盘设于所述第一握持部,所述第二子横摆绞盘设于所述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握持部通过所述第一子横摆绞盘与所述转动部在横摆方向上绕所述第一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握持部通过所述第二子横摆绞盘与所述转动部在横摆方向上绕所述第一轴转动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仿生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包括:第一动作部和第二动作部;
所述传动部件还包括:
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二横摆绞盘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三子横摆绞盘和第四子横摆绞盘,所述第三子横摆绞盘设于所述第一动作部,与所述第一子横摆绞盘通过横摆线缆连接,所述第四子横摆绞盘设于所述第二动作部,与所述第二子横摆绞盘通过横摆线缆连接;
所述第一动作部通过所述第三子横摆绞盘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一端在横摆方向上绕第三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动作部通过所述第四子横摆绞盘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一端在横摆方向上绕第三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俯仰绞盘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件通过所述第二俯仰绞盘与所述器械杆的远端在俯仰方向上绕第四轴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轴的轴向和所述第四轴的轴向正交。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52877.7A CN109925061B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一种仿生手术器械 |
PCT/CN2018/121221 WO2019114823A1 (zh) | 2017-12-15 | 2018-12-14 | 一种仿生手术器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52877.7A CN109925061B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一种仿生手术器械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25061A CN109925061A (zh) | 2019-06-25 |
CN109925061B true CN109925061B (zh) | 2024-07-30 |
Family
ID=66820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352877.7A Active CN109925061B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一种仿生手术器械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25061B (zh) |
WO (1) | WO201911482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76430B (zh) * | 2019-10-13 | 2020-05-15 | 田亚丽 | 一种肿瘤手术机器人转动件 |
CN110897720B (zh) * | 2019-12-16 | 2020-07-07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一种医疗手术机器人手术器械平移单元 |
CN111568542B (zh) * | 2020-06-03 | 2021-04-09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一种消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器械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00099817A (ko) * | 2009-03-04 | 2010-09-15 | 주식회사 로보멕 | 수술기구 |
CN104093370A (zh) * | 2011-11-23 | 2014-10-08 | 利思梅德株式会社 | 手术用器械 |
WO2016052784A1 (ko) * | 2014-10-02 | 2016-04-07 | 주식회사 리브스메드 | 수술용 인스트루먼트 |
CN208598524U (zh) * | 2017-12-15 | 2019-03-15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一种仿生手术器械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817974B2 (en) * | 2001-06-29 | 2004-11-16 | Intuitive Surgical, Inc. | Surgical tool having positively positionable tendon-actuated multi-disk wrist joint |
AU2007201207B2 (en) * | 2006-03-23 | 2012-07-26 |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 Surgical fastener and cutter with mimicking end effector |
US7648519B2 (en) * | 2006-09-13 | 2010-01-19 | Cambridge Endoscopic Devices, Inc. | Surgical instrument |
US9005238B2 (en) * | 2007-08-23 | 2015-04-14 | Covidien Lp | Endoscopic surgical devices |
US20090171147A1 (en) * | 2007-12-31 | 2009-07-02 | Woojin Lee | Surgical instrument |
CN203029381U (zh) * | 2012-08-13 | 2013-07-03 | 宁波胜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多自由度的手术器械 |
US9820766B2 (en) * | 2013-12-04 | 2017-11-21 | Covidien Lp | Dual directional articulation hand instrument |
EP3034028A1 (en) * | 2014-12-17 | 2016-06-22 | Suzhou Kang Multi Robot Co Ltd | A multi-degree of freedom surgical instrument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
2017
- 2017-12-15 CN CN201711352877.7A patent/CN109925061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2-14 WO PCT/CN2018/121221 patent/WO201911482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00099817A (ko) * | 2009-03-04 | 2010-09-15 | 주식회사 로보멕 | 수술기구 |
CN104093370A (zh) * | 2011-11-23 | 2014-10-08 | 利思梅德株式会社 | 手术用器械 |
WO2016052784A1 (ko) * | 2014-10-02 | 2016-04-07 | 주식회사 리브스메드 | 수술용 인스트루먼트 |
CN208598524U (zh) * | 2017-12-15 | 2019-03-15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一种仿生手术器械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25061A (zh) | 2019-06-25 |
WO2019114823A1 (zh) | 2019-06-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844164B1 (en) | Surgical tool | |
ES2547001T3 (es) | Empuñadura reductora de interferencias para instrumentos quirúrgicos articulados | |
JP5530991B2 (ja) | 把持ツールの遠隔操作のための手動式装置 | |
US20140188159A1 (en) | Surgical tool | |
US20150342585A1 (en) | Surgical instrument | |
EP3488808A1 (en) | Control unit for a medical device | |
US20160113732A1 (en) | Surgical tool | |
US20100262162A1 (en) | Medical manipulator and medical robot system | |
US20100249497A1 (en) | Surgical instrument | |
US20120265176A1 (en) | Surgical instrument with elastically movable instrument head | |
JP2004154164A (ja) | 多自由度型処置具 | |
CN109925061B (zh) | 一种仿生手术器械 | |
CN208725874U (zh) | 一种仿生手术器械和仿生手术器械套件 | |
CN113925569A (zh) | 腔镜手术器械用万向钳 | |
CN110974319B (zh) | 一种基于仿生原理的微创手术器械结构及控制方法 | |
CN109925009B (zh) | 用于手术器械的调节装置及手术器械 | |
CN208598524U (zh) | 一种仿生手术器械 | |
CN109452970B (zh) | 一种初始角度可调的三维控弯机械臂 | |
CN217772455U (zh) | 联动手术器械 | |
CN216221580U (zh) | 腔镜手术器械用万向钳 | |
CN219166552U (zh) | 仿生手术器械 | |
WO2019114822A1 (zh) | 一种仿生手术器械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7566218U (zh) | 仿生手术器械 | |
CN219166553U (zh) | 仿生手术器械 | |
CN220495035U (zh) | 仿生手术器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