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23929A -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23929A
CN109923929A CN201780065433.7A CN201780065433A CN109923929A CN 109923929 A CN109923929 A CN 109923929A CN 201780065433 A CN201780065433 A CN 201780065433A CN 109923929 A CN109923929 A CN 109923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aiting tim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54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23929B (zh
Inventor
相尾浩介
马岳林
森冈裕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923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23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23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23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04W74/085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相邻小区之间重新使用空间的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使用可从相邻小区信号获得的信息执行SR发送的终端通过信息(诸如,由终端本身接收的干扰功率的大小和与AP的距离)来调整SR回退时间,并且由此在避免包冲突时获得发送机会。已成功执行SR发送的终端经受设置附加回退时间的惩罚。同时,AP向STA设置用于与附属终端的单元的数量、吞吐量情况等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调整的参数。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检测到干扰信号(诸如,从相邻小区到达的信号)时发送包的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无线LAN的一个代表性标准的IEEE802.11采用载波监听多址接入/冲突避免(CSMA/CA)作为每个终端自主地获取发送机会的机制。具体地讲,终端在随机时间期间等待发送(回退),在回退期间观察周围无线电环境(载波监听),并且当检测到具有有着某个检测阈值或更大值的功率的无线电波时停止回退并且阻止包发送。利用回退和载波监听的机制,终端在自主地并且分散地获取发送机会时避免包冲突。
然而,在密集地存在许多终端的环境中,如果在IEEE802.11标准中设置的检测阈值被用于执行无线电波检测和冲突避免,则例如检测到从属于相邻小区的终端发送的信号,并且额外的发送限制成为问题。另外,例如,这里的小区对应于由基站和它自己的终端构成的基本服务集(BSS)。另外,相邻小区对应于其可接收范围交叠的其它BSS(以下表示为“OBSS”)。
因此,正在讨论空间重用(SR)技术,在该技术中,相邻小区重新使用一个频率信道以高效地使用当前标准化的IEEE802.11ax中的频率资源。具体地讲,即使相邻小区中的终端检测到彼此的信号,终端也能够发送它们自己的包。在包的PHY头中描述称为“BSS颜色”的简化的BSS标识符,并且接收侧能够基于在PHY头中描述的BSS颜色区分它的BSS(自小区(self-cell))的信号与来自OBSS(相邻小区)的信号(以下表示为“相邻小区信号”),从而实现SR技术。
例如,在接收包的终端能够基于在PHY头中描述的内容确定信号是相邻小区信号的情况下,它在那时停止接收包,并且还在信号的接收功率是相邻小区信号的检测阈值(OBSS-PD阈值)或更小值时允许开始回退,由此实现空间重用。另外,在该系统中,终端能够通过降低它的发送功率来增加OBSS-PD阈值,并且能够通过根据干扰功率调整发送功率通过空间重用而容易地获取发送机会。
另外,用于空间重用的其它系统采用:终端获取相邻小区信号的包中所包括的称为SR参数的信息,并且设置发送功率以防止影响属于相邻小区的终端。
在本说明书中,终端在检测到相邻小区信号之后执行回退并且通过使用可从相邻小区信号获得的信息(相邻小区信号的接收功率或在包中描述的SR参数)来发送包的事实被称为“SR发送”。
引用列表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申请提前公开No.2013-179555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检测到来自相邻小区的信号时合适地发送包的优秀的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问题的解决方案
已考虑到以上问题而提出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并且其第一方面包括:
通信部分,被配置为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发送包;和
控制部分,被配置为基于干扰功率或关于与所述包的发送目的地的通信距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在观测到干扰信号时的发送等待时间。
根据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通信设备中的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根据干扰功率或关于通信距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选择用于确定在观测到干扰信号时的发送等待时间的参数。
根据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通信设备中的控制部分被配置为在干扰功率越强或通信距离越长时设置越长的发送等待时间,并且在干扰功率越弱或通信距离越短时设置越短的发送等待时间。
根据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四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通信设备中的控制部分被配置为与基于干扰功率或关于通信距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定义的模式相关联地管理当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发送包时的发送失败次数。
根据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五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通信设备中的控制部分被配置为分开地管理当在未观测到干扰信号时发送包时的第一发送失败次数和当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发送包时的第二发送失败次数。
根据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六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通信设备中,关于通信距离的信息包括关于发送目的地的传播损耗的信息。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七方面是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发送包的通信步骤;和
基于干扰功率或关于与所述包的发送目的地的通信距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在观测到干扰信号时的发送等待时间的控制步骤。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八方面是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部分,被配置为发送包;和
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控制当发送包时的发送等待时间,
其中所述控制部分设置向当在未观测到干扰信号时发送包时的第一发送等待时间添加了附加等待时间的发送等待时间。
根据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九方面,根据第八方面的通信设备中的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根据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的包发送的结果设置向第一发送等待时间添加了所述附加等待时间的发送等待时间。
根据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方面,根据第八方面的通信设备中的控制部分被配置为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设置附加等待时间。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一方面是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发送包的通信步骤;和
控制当发送包时的发送等待时间的控制步骤,
其中在所述控制步骤中设置向当在未观测到干扰信号时发送包时的第一发送等待时间添加了附加等待时间的发送等待时间。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二方面是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控制在观测到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能够执行包发送的通信目的地的干扰信号时的发送等待时间;和
通知部分,被配置为向通信目的地通知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
根据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三方面,根据第十二方面的通信设备中的通知部分用作接入点,并且被配置为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向能够执行包发送的通信设备的终端通知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
根据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四方面,在根据第十三方面的通信设备中,所述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包括用于确定在观测到干扰信号时的发送等待时间的参数。
根据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五方面,在根据第十三方面的通信设备中,所述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包括用于指定相对于当在未观测到干扰信号时发送包时的发送等待时间的附加等待时间的存在的信息。
根据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六方面,在根据第十五方面的通信设备中,所述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还包括关于所述附加等待时间的值的信息。
根据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七方面,根据第十三方面的通信设备中的通知部分被配置为与基于干扰功率或关于通信距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定义的模式相关联地提供所述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的通知。
根据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八方面,根据第十三方面的通信设备中的通知部分被配置为提供由控制部分基于关于所述通信设备的终端的数量或终端的吞吐量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设置的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的通知。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九方面是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控制在观测到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能够执行包发送的通信目的地的干扰信号时的发送等待时间的控制步骤;和
向通信目的地通知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的通知步骤。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二十方面是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部分,被配置为交换包;和
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控制当发送包时的发送等待时间,
其中所述控制部分基于在由通信部分接收的帧中描述的信息设置在观测到干扰信号时的发送等待时间。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可提供一种能够即使在检测到来自相邻小区的信号时也合适地调整发送等待时间并且发送包的优秀的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效果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此。另外,本发明还可获得除以上效果之外的另外的效果。
基于以下描述的实施例和附图,在详细描述中,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其它目的、特性和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无线LAN系统的示例性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示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能够用作AP和STA的通信设备200的功能结构的示图。
图3是表示图1中示出的无线LAN系统中的示例性通信序列(在传统回退期间)的示图。
图4是表示图1中示出的无线LAN系统中的示例性通信序列(新提供SR回退)的示图。
图5是表示通信设备设置SR回退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第一实施例)。
图6是表示SR模式选择表的示例性结构的示图。
图7是表示每个SR模式的参数设置表的示例性结构的示图。
图8是表示在包发送结束之后由通信设备执行的处理过程(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无线LAN系统的示例性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示图。
图10是表示图9中示出的无线LAN系统中的示例性通信序列的示图。
图11是表示图9中示出的无线LAN系统中的示例性通信序列(第二实施例)的示图。
图12是表示在包发送结束之后由通信设备执行的处理过程(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用于提供用于调整SR回退时间的参数的通知的帧的示例性结构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在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实施例。
能够实现SR发送,由此减轻额外的发送限制,从而每个终端能够增加发送机会。然而,相反地,出现这样的问题:由于SR发送,整个系统的干扰的量增加。
例如,如果终端执行SR发送,则干扰波被混合到接收相邻小区信号的包的终端中,这引起相邻小区中的通信质量的降低。另一方面,在如上所述限制发送功率以便例如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干扰的量)以由此获取发送机会的情况下,接收它的包的终端的接收功率此时降低,并且也在自小区中引起通信质量的降低。
如果通信质量以这种方式在整个系统中降低,则即使终端的发送机会增加,整个系统中的吞吐量提高效果也能够降低。
因此,本申请人认为:在存在能够执行SR发送的多个终端的情况下,希望尽可能远离干扰源(或在干扰源周围没有任何影响)并且靠近接收器(或它的包发送不受干扰影响)的终端获取发送机会。
然而,目前,未定义用于在存在能够执行SR发送的多个终端的情况下确定哪个终端获取发送机会的特定方法。如果如通常一样所有终端执行回退,则经受强干扰功率的一些终端可能获取发送机会,容易发生诸如干扰波混合到相邻小区信号中或者由于自小区信号的发送功率的限制而导致接收终端中的接收功率减小的情况,并且通信质量在相邻小区和自小区中都降低,这能够是整个系统中的吞吐量的减小的原因。
例如,提出了一种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在该方法中,当包冲突发生在终端之间时,基站通过使用捕获功能来计算每个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并且向终端通知SINR,并且被通知高SINR值的终端执行固定回退以由此容易地获取发送机会(参见例如专利文件1)。它具有积极地将发送机会给予在优选链路状态下的终端的相同目的。然而,尽管在该无线接入控制方法中基站需要提供SINR测量结果的通知,但假设在SR技术中在干扰信号发送时间内执行SR发送,并且因此,担心用于这种通知的包交换无法导致SR发送中的吞吐量的提高。
因此,本说明书提出下面的技术(1)至(4)以便在限制自小区和它的相邻小区中的通信质量的降低时通过SR发送来提高整个系统中的吞吐量。
(1)终端在通过使用可从相邻小区信号获得的信息来执行SR发送之前新执行随机回退(SR回退),由此在避免包冲突时获取发送机会。
(2)将要根据(1)执行SR发送的终端能够按照它的接收的干扰功率的强度和关于与发送目的地的距离(传播损耗)的信息等调整SR回退时间。具体地讲,针对经受较弱的干扰功率的终端设置较短的等待时间以由此容易地获取发送机会。
(3)惩罚被给予已在SR发送中成功地执行包发送的终端,由此防止特定终端在SR发送中占用发送机会。具体地讲,已在SR发送中成功地执行包发送的终端在设置新的回退时提供另外的回退时间并且设置较长的发送等待时间。
(4)在采用(2)和(3)中的至少一种技术的情况下,能够在来自基站的通知中提供终端用来调整SR回退时间的信息。具体地讲,基站基于它自己的终端的数量、每个终端的吞吐量情况等向终端发送用于改变用于确定在SR发送期间的回退时间的参数或用于确定在SR发送成功之后的另外的回退时间的参数的指令信号。
在本说明书中,在基站或终端观测到相邻小区信号时针对SR发送设置的回退将会被表示为“SR回退”,并且用于SR回退的时间将会被表示为“SR回退时间”。另外,在并非SR发送而是正常包发送期间(也就是说,当在未观测到相邻小区信号时不基于关于相邻小区信号的信息发送包时)以传统方式执行的回退将会在以下被表示为“传统回退”,并且区别于SR回退。
通常,随机确定的时隙的数量乘以大约几微秒的一个时隙时间以找到回退时间作为发送等待时间。时隙的数量是在0和竞争窗口(CW)值之间随机确定的值。采用初始值(重置值)CWmin(CW的最小值),每次包发送失败时,CW值增加,直至CWmax(CW的最大值),并且当包发送被成功地执行时,CW值被重置为CWmin。另外,当终端在另一终端处于发送等待时间中时开始包发送时,所述另一终端停止发送等待,并且在所述终端结束包发送之后重新开始发送等待。
上述CWmin、CWMax、时隙时间等对应于用于调整回退时间的信息或用于确定回退时间的参数。应该理解,在SR发送期间设置的CWmin、CWmax、时隙时间等对应于用于调整SR回退时间的信息或用于确定SR回退时间的参数。另外,假设关于另外的回退的存在和另外的回退时间的信息被包括在用于确定SR回退时间的参数中。
在本说明书中,采用技术(1)和(2)作为第一实施例,采用技术(3)作为第二实施例,并且采用技术(4)作为第三实施例,将在以下进行详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用于通过使用可从相邻小区信号获得的信息来执行SR发送的终端通过它的接收的干扰功率的强度和关于与基站的距离(传播损耗)的信息等来调整SR回退时间,由此在避免包冲突时获取发送机会。另外,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假设:在终端或基站执行SR回退之后,开始SR发送。根据第二实施例,已成功地执行SR发送的终端设置另外的回退时间以由此实现终端之中的公平的发送机会。另外,根据第三实施例,基站基于它自己的终端的数量、每个终端的吞吐量情况等设置用于针对每个终端调整SR回退时间的参数。
另外,以下描述的每个实施例假设当相邻小区信号的接收功率是OBSS-PD阈值或更小值时执行SR发送,但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不限于此。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包括例如基于在相邻小区信号的包中描述的(上述)SR参数的SR发送或使用关于干扰信号(不限于相邻小区信号)的信息的包发送。
第一实施例
图1表示根据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无线LAN系统的示例性结构。示出的系统由多个基站(AccessPoint:AP)和多个终端(STAtion:STA)构成,在所述多个基站和所述多个终端之间建立连接,并且干扰源(诸如,相邻小区和其它系统)存在于其附近。
AP1配置自小区(BSS)以及它自己的STA1a和STA1b。类似地,AP2配置自小区以及它自己的STA2a,并且AP3配置自小区以及它自己的STA3a。
对于图1中的小区和终端的布置,AP2和AP3的小区是AP1的小区的相邻小区,并且它们的可接收范围交叠。然而,假设AP2的小区不与AP3的小区相邻。
在该图中,箭头指示包发送方向。实线箭头的方位指示由包指定的发送目的地。另外,虚线箭头的方位不指示包发送目的地,而是指示包的到达。因此,示出:相邻小区信号从AP2到达AP1中的STA1a,并且相邻小区信号从AP3到达AP1中的STA1b。
另外,虽然图1中的箭头中未示出,但从STA1a到AP1的发送信号也到达邻近AP2和STA2a。类似地,从STA1b到AP1的发送信号也到达邻近AP3和STA3a。
然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技术的无线LAN系统的结构不限于图1,多个通信设备(在所述多个通信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必须存在,针对所述多个通信设备,作为周围终端的通信设备必须分别存在,并且如果满足所述条件,则AP和STA之间的位置关系不重要。
图2示意性地表示能够用作图1中示出的无线LAN系统中的AP和STA的通信设备200的功能结构。示出的通信设备200包括通信部分201、控制部分202和存储部分203。
通信部分201交换包。应该理解,在通信部分201中执行用于数据交换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中的全部信号处理。例如,通信部分201测量干扰信号(诸如,相邻小区信号)的接收功率。
控制部分202设置在通信部分201中使用的各种参数。另外,在通信设备200用作根据本实施例的STA的情况下,控制部分202执行控制以执行正常包发送和传统回退,并且还执行控制以确定SR发送的存在或执行SR回退。
存储部分203保存在通信部分201中使用的测量结果或各种参数。在通信设备200用作根据本实施例的STA的情况下,用于SR发送和SR回退设置的参数被暂时地存储在存储部分203中。
另外,应该理解,图2中示出的通信设备200也能够用作根据以下描述的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AP和STAD。
将在随后描述这样一种方法:终端在SR发送之前执行SR回退,并且通过使用它的接收的干扰功率的强度和关于与发送目的地的距离(传播损耗)的信息等来调整SR回退时间。另外,第一实施例采用图1中示出的无线LAN系统的结构。
图3表示图1中示出的无线LAN系统中的示例性通信序列。然而,该图中的每个水平轴指示时间轴,每个方形指示在与水平轴上的位置对应的时间发送的包,并且每个平行四边形指示发送等待时间(回退)。另外,从包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实线箭头的方位指示包的发送目的地。另外,从包沿垂直方向延伸的虚线箭头的方位不指示包发送目的地,而是指示包的到达。在图3中示出的示例性通信序列中,假设每个终端执行以传统方式执行的回退或传统回退。
在该图中,假设STA1a和STA1b都设置传统回退,并且处于发送等待状态。然后,在时间T1,处于发送等待的STA1a和STA1b接收从AP2发送的信号,并且当基于该信号中的信息(诸如,在PHY头(PHY)中描述的BSS标识符(BSS颜色))将该信号识别为相邻小区信号时,还确认接收功率处于OBSS-PD阈值或更小值,停止接收相邻小区信号,并且STA1a和STA1b中的每一个继续用于SR发送的传统回退。
另外,观测到超过OBSS-PD阈值的接收功率的STA不能执行SR发送。在这种情况下的STA停止传统回退,结束发送相邻小区信号,然后重新开始传统回退,但这种STA未被示出在图3中。
当在STA1a和STA1b都能够执行SR发送的情况下执行传统回退时,并非远离AP2或STA2a的STA1b,而是比较靠近AP2或STA2a的STA1a,根据剩余回退时间获取发送机会。在时间T2,已较早地结束传统回退的STA1a开始针对AP1的SR发送。因此,STA1b将网络分配向量(NAV)设置为处于发送禁止状态,直至从AP1向STA1a返回块ack(BA)包。
然而,当STA1a将包SR发送给AP1以在从AP2到STA2a的发送时间段上交叠时,较强的干扰功率被施加于正在从AP2接收包的STA2a,并且相邻小区中的STA2a的接收质量大大降低。
另外,在STA1a和STA1b中的每一个执行根据干扰功率调整发送功率的访问过程的情况下,被给予来自AP2的强干扰功率的STA1a必须以较低发送功率执行SR发送,并且因此,AP1的接收质量大大降低。
因此,希望:在STA1a和STA1b观测到来自AP2的相邻小区信号的情况下,布置为远离作为干扰源的AP2或接收弱干扰功率的STA1b获取发送机会。
其后,STA1a结束针对AP1的包发送并且从AP1接收到BA包,并且在发送包仍然存在的情况下,STA1a再次设置(重置)传统回退。另外,当NAV结束时,STA1b重新开始传统回退。随后,在时间T3,处于发送等待的STA1a和STA1b接收从AP3发送的信号,并且当基于该信号中的信息(诸如,在PHY头中描述的BSS颜色)将该信号识别为相邻小区信号时,还确认接收功率处于OBSS-PD阈值或更小值,停止接收相邻小区信号,并且STA1a和STA1b中的每一个继续用于SR发送的传统回退。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当STA1a和STA1b执行传统回退时,并非远离AP3或STA3a的STA1a,而是比较靠近AP3或STA3a的STA1b,根据剩余回退时间获取发送机会。特别地,在示出的示例中,在STA1b重新开始传统回退时,STA1a响应于前面刚刚执行的SR发送而重置传统回退,并且预期STA1b具有较短的剩余回退时间并且STA1b较早地结束回退以获取发送机会。
在时间T4,已较早地结束传统回退的STA1b开始针对AP1的SR发送,并且STA1a将NAV设置为处于发送禁止状态,直至从AP1向STA1b返回BA包。
然而,当STA1b将包SR发送给AP1以在从AP3到STA3a的发送时间段上交叠时,强干扰功率被施加于正在从AP3接收包的STA3a,并且相邻小区中的STA3a的接收质量大大降低。另外,在STA1a和STA1b中的每一个执行根据干扰功率调整发送功率的访问过程的情况下,接收到来自AP3的强干扰功率的STA1b必须降低发送功率,并且因此,AP1的接收质量大大降低。
因此,希望:在STA1a和STA1b观测到来自AP3的相邻小区信号的情况下,布置为远离作为干扰源的AP3或接收弱干扰功率的STA1a获取发送机会。
图4表示图1中示出的无线LAN系统中的其它示例性通信序列。然而,该图中的每个水平轴指示时间轴,每个方形指示在与水平轴上的位置对应的时间发送的包,并且每个平行四边形指示发送等待时间(回退)(如上所述)。另外,从包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实线箭头的方位指示包的发送目的地。另外,从包沿垂直方向延伸的虚线箭头的方位不指示包发送目的地,而是指示包的到达(如上所述)。
图4中示出的示例性通信序列假设应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技术,每个STA在观测到相邻小区信号时在包发送等待中新设置SR回退,并且基于它的观测到的干扰功率的强度和关于与AP的距离(传播损耗)的信息等调整在SR发送期间的回退时间。在图4中,与SR回退对应的平行四边形被画上阴影。
在该图中,假设STA1a和STA1b都设置传统回退,并且处于发送等待状态。然后,在时间T1,处于发送等待的STA1a和STA1b接收从AP2发送的信号,并且当基于该信号中的信息(诸如,在PHY头中描述的BSS颜色)将该信号识别为相邻小区信号时,还确认接收功率处于OBSS-PD阈值或更小值,停止接收相邻小区信号,并且STA1a和STA1b中的每一个开始用于SR发送的回退。
另外,观测到超过OBSS-PD阈值的接收功率的STA不能执行SR发送。在这种情况下的STA停止传统回退,并且在相邻小区信号的发送结束之后重新开始传统回退,但这种STA未被示出在图4中。
在STA1a和STA1b都能够执行SR发送的情况下,传统回退被停止,并且SR回退被新设置以由此等待包发送。STA1a和STA1b中的每一个根据它们的观测到的干扰功率的强度、关于与作为包发送目的地的AP的距离(传播损耗)的信息等调整SR回退时间。在图1和图4中采用的示例性系统结构中,由STA1b从AP2接收的干扰功率弱于由STA1a从AP2接收的干扰功率。因此,针对STA1b设置较短的SR回退时间(表示为“SR模式#1”),针对STA1a设置较长的SR回退时间(表示为“SR模式#2”),并且STA1b比STA1a更容易地获取用于SR发送的发送机会。
因此,在时间T2,已较早地结束SR回退的STA1b获取发送机会,并且开始针对AP1的SR发送。另外,STA1a将NAV设置为处于发送禁止状态,直至从AP1向STA1b返回BA包。
以这种方式,由于布置为远离作为干扰源的AP2或接收弱干扰功率的STA1b获取发送机会,所以即使STA1b发送包以在从AP2到STA2a的发送时间段上交叠,也能够减缓相邻小区中的STA2a的接收质量的降低。
另外,也在STA1a和STA1b中的每一个执行根据干扰功率调整发送功率的访问过程的情况下,STA1b观测到来自AP2的弱干扰功率,并且因此,不需要大大降低它的发送功率。因此,STA1b能够在不降低发送功率的情况下执行SR发送,并且AP1能够保持更好的接收质量。
其后,STA1b结束针对AP1的包发送并且从AP1接收到BA包,并且在发送包仍然存在的情况下,STA1b再次设置(重置)传统回退。另外,当NAV结束时,STA1a重新开始传统回退。随后,在时间T3,处于发送等待的STA1a和STA1b接收从AP3发送的信号,并且当基于该信号中的信息(诸如,在PHY头中描述的BSS颜色)将该信号识别为相邻小区信号时,还确认接收功率处于OBSS-PD阈值或更小值,停止接收,并且STA1a和STA1b中的每一个开始用于SR发送的回退。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在STA1a和STA1b都能够执行SR发送的情况下,它们停止传统回退,STA1a和STA1b中的每一个新设置SR回退,并且等待包发送。STA1a和STA1b中的每一个根据它们的观测到的干扰功率的强度、关于与作为包发送目的地的AP的距离(传播损耗)的信息等调整SR回退时间。在这种情况下,由STA1a从AP3接收的干扰功率弱于由STA1b从AP3接收的干扰功率,并且因此,STA1a设置较短的SR回退时间(SR模式#1),而STA1b设置较长的SR回退时间(SR模式#2),并且现在,STA1a比STA1b更容易地获取用于SR发送的发送机会。
因此,在时间T4,已较早地结束SR回退的STA1a获取发送机会,并且开始针对AP1的SR发送。另外,STA1b将NAV设置为处于发送禁止状态,直至从AP1向STA1a返回BA包。
由于布置为远离作为干扰源的AP3或接收弱干扰功率的STA1a获取发送机会,所以即使STA1a发送包以在从AP3到STA3a的发送时间段上交叠,也能够减缓相邻小区中的STA3a的接收质量的降低。
另外,也在STA1a和STA1b中的每一个执行根据干扰功率调整发送功率的访问过程的情况下,STA1a观测到来自AP3的弱干扰功率,并且因此,不需要降低它的发送功率。因此,STA1a能够在不降低发送功率的情况下执行SR发送,并且AP1能够保持更好的接收质量。
换句话说,在图4中示出的示例性通信序列中,每个终端根据它的观测到的干扰功率调整发送等待时间以由此在对整个系统的接收质量没有大的影响的情况下并且在没有额外的发送限制的情况下执行SR发送。具体地讲,将要执行SR发送的终端停止传统回退,并且添加SR回退作为用于SR发送的随机等待时间。另外,终端能够根据它的观测到的干扰功率或与作为发送目的地的AP的距离(传播损耗)调整SR回退时间。
图5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当AP或STA接收到相邻小区信号时设置SR回退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当具有图2中示出的功能结构的通信设备200用作例如如图1中所示的无线LAN系统中的AP或STA时,控制部分203主要执行示出的处理过程。
通信设备能够基于例如在接收信号的包的PHY头中描述的具有简化形式的BSS颜色区分自小区信号与相邻小区信号。另外,在辨别出自小区信号的情况下,执行用于自小区信号的处理,但用于自小区信号的处理未被示出在图5中,并且其描述将会在以下被省略。
通信设备首先获取关于接收的相邻小区信号的信息(步骤S501),并且确定SR发送是否是可能的(步骤S502)。
例如,在步骤S501中,相邻小区信号的接收功率被获取作为关于相邻小区信号的信息。然后,在步骤S502中,如果接收功率是预定检测阈值(OBSS-PD阈值)或更小值,则确定SR发送是可能的。
替代地,在步骤S501中,获取相邻小区信号的包中所包括的称为SR参数的信息。然后,在步骤S502中,如果发送功率能够被设置为不影响属于相邻小区的终端,则确定SR发送是可能的。
这里,在通信设备确定SR发送不可能的情况下(步骤S502中的否),它停止传统回退(步骤S506),并且结束处理例程。在这种情况下,当未观测到相邻小区信号时,重新开始传统回退,并且在剩余回退时间的发送等待之后,开始发送包。
另一方面,在通信设备确定SR发送可能的情况下(步骤S502中的是),根据由通信设备观测到的干扰功率或关于与包在SR发送中被发送到的目的地的距离(传播损耗等)的信息确定SR模式(步骤S503)。
根据本实施例,根据在SR发送期间来自相邻小区的干扰功率的影响和与SR发送目的地的通信距离之间的组合定义多个SR模式。SR模式与在SR发送期间的对作为干扰源的相邻小区的通信质量的影响和自小区的通信质量具有对应关系。按照SR模式关联用于设置SR回退时间的参数(诸如,CWmin、CWmax和时隙时间)(如下所述),或者根据SR模式设置SR回退时间。所述参数应该被设置,以使得针对对相邻小区具有较大影响或具有不太好的通信质量的SR模式设置较长的SR回退时间,并且将在以下详细地描述SR模式。
通信设备随后通过使用用于确定与选择的SR模式关联的SR回退时间的每个参数来设置SR回退时间(步骤S504)。
通信设备随后在设置的SR回退时间中开始用于SR发送的SR回退(步骤S505),并且结束处理例程。其后,如果在SR回退时间中未检测到介质(在将要被使用的频率信道上)信号,则通信设备获取发送机会并且在SR发送中执行包发送。
图6表示SR模式选择表的示例性结构。根据在SR发送期间的干扰功率的影响和与SR发送目的地的通信距离之间的组合定义多个SR模式。通过按照行将干扰功率分类并且沿列方向将通信距离分类,图6中示出的SR模式选择表根据干扰功率和通信距离之间的组合指示SR模式。SR模式能够是指示在SR发送期间的干扰功率的影响和与SR发送目的地的距离的索引。
例如,用作STA或AP的通信设备200将SR模式选择表存储在存储部分203中。因此,通信设备200能够在图5中示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503中参照SR模式选择表根据它的观测到的干扰功率和与AP的通信距离设置合适的SR模式。
然而,图6中示出的数值是示例性的,并且不限于此。另外,在图6中假设STA保存针对AP的距离信息,但指示STA和AP彼此相距多远的其它索引可取代通信距离以由此配置SR模式选择表。例如,通过利用传播损耗、从AP向STA发送的信标信号的接收信号等取代通信距离,可选择SR模式。
另外,作为示例在图6中示出的SR模式选择表指示根据干扰功率和与SR发送目的地的通信距离之间的组合定义的SR模式的列表,但列出仅通过干扰功率而定义的SR模式的SR模式选择表和列出仅通过与SR发送目的地的通信距离而定义的SR模式的SR模式选择表能够被用作变型。另外,相反地,在除干扰功率和通信距离之外存在影响在SR发送期间的相邻小区的通信质量和自小区的通信质量的参数的情况下,可考虑到所述参数而定义SR模式。
在图6中示出的SR模式选择表中,根据干扰功率的强度或通信距离按照升序分配模式编号。所述参数应该被设置,以使得针对对相邻小区具有较大影响或具有不太好的自小区的通信质量的SR模式设置较长的SR回退时间。因此,应该针对具有较低模式编号的SR模式设置较短的SR回退时间,并且应该针对具有较高模式编号的SR模式设置较长的SR回退时间。
图7表示每个SR模式的参数设置表的示例性结构。参数设置表是指示用于按照SR模式设置SR回退时间的每个参数的汇总表。所述参数包括默认参数和计数参数,默认参数包括固定值,计数参数的值被计数并且顺序地更新。
用作STA的通信设备200将每个SR模式的在SR回退期间的竞争窗口(CW)的最小值(以下表示为“SR_CWmin”)和最大值(以下表示为“SR_CWmax”)以及时隙时间(Slot Time)作为每个SR模式的参数设置表中的默认参数存储在存储部分203中。
通信设备200在图5中示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504中从存储在存储部分203中的参数设置表读取与在步骤S503中设置的SR模式对应的各参数值(诸如,SR_CWmin、SR_CWmax和时隙时间),并且能够设置SR回退时间(根据它的观测到的干扰功率和与AP的通信距离之间的组合)。基本上,采用初始值SR_CWmin,每次SR发送失败时,SR_CW值增加,直至SR CWmax,并且在0和SR_CW值之间确定的随机值乘以时隙时间以由此找到SR回退时间。
如图7中所示,SR_CWmin的值被设置为按照SR模式#1→#2→#3的次序变高以由此将选择SR模式#3的STA的SR回退时间设置为比选择SR模式#1的STA的SR回退时间长。也就是说,假设针对经受较强干扰功率的STA应该设置较长的SR回退时间,能够在具有较低模式编号的SR模式下设置较短的SR回退时间,并且能够在具有较高模式编号的SR模式下设置较长的SR回退时间。
另外,如图7中所示,通信设备200还提供用于存储计数参数(诸如,在每个SR模式下的包发送失败次数)的区域,并且计数和管理每个SR模式的包发送失败次数。然而,图7中的SR模式#0是这样的模式:在该模式下,不添加SR回退,并且仅通过传统回退来执行SR发送。换句话说,通信设备200分开地计数和管理当在未观测到相邻小区信号时发送包(通过传统回退)时的发送失败次数和在SR发送期间的(每个SR模式)发送失败次数。根据用于找到用于计算回退时间的随机值的范围根据发送失败次数而扩大的事实,计数参数也被包括在用于确定SR回退时间的参数中。
另外,默认参数(诸如,SR_CWmin、SR_CWmax和Slot Time)的值不限于在图7中定义的值,并且可被按照SR模式设置为不同值。另外,如果除图7中示出的默认参数和计数参数之外存在能够调整在SR回退期间的发送等待时间的参数,则可按照SR模式设置所述参数。
图8表示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包发送结束之后由通信设备执行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例如,当具有图2中示出的功能结构的通信设备200用作图1中示出的无线LAN系统中的STA时,控制部分203主要执行该处理过程。
当结束包发送时(步骤S801),STA检查它是否已执行SR发送(步骤S802)。
在STA未执行SR发送而是已执行正常包发送的情况下(步骤S802中的否),它进一步检查包发送是否已被成功地执行(步骤S808)。根据是否从作为发送目的地的AP向STA返回块ack(BA)包,能够确定包发送是否已被成功地执行。
在正常包发送已被成功地执行的情况下(步骤S808中的是),STA将在正常包发送期间的发送失败次数重置为0(步骤S809)。另外,在正常包发送未被成功地执行的情况下(步骤S808中的否),STA将在正常包发送期间的发送失败次数增加1(步骤S810)。
另一方面,在STA已执行SR发送的情况下(步骤S802中的是),它管理每个SR模式的发送失败次数。具体地讲,STA进一步检查SR发送是否已被成功地执行(步骤S803)。根据是否从作为发送目的地的AP向STA返回块ack(BA)包,能够确定SR发送是否已被成功地执行。
在STA已成功地执行SR发送的情况下(步骤S803中的是),STA将在那时的SR模式下的发送失败次数重置为0(步骤S804)。另外,在STA未成功地执行SR发送的情况下(步骤S803中的否),STA将在那时的SR模式下的发送失败次数增加1(步骤S807)。
STA随后设置回退时间(步骤S805)。在传统回退的情况下,根据发送失败次数确定CW值,并且0和CW值之间的随机值乘以时隙时间(在正常发送期间)以由此找到回退时间。采用初始值CWmin,根据发送失败次数,CW值增加,直至CWmax。另外,当正常包发送已被成功地执行时(步骤S808中的是),发送失败次数被重置为0(步骤S809),并且因此,CW值也被重置为CWmin。
另外,在SR回退的情况下,在步骤S805中,根据每个SR模式的发送失败次数确定SR_CW值,并且0和SR_CW值之间的随机值乘以时隙时间(在SR发送期间)以由此找到SR回退时间。采用初始值SR_CWmin,根据发送失败次数,SR_CW值增加,直至SR_CWmax。另外,当包发送已在SR发送中被成功地执行时(步骤S803中的是),按照SR模式计数的发送失败次数被重置为0(步骤S804),并且因此,SR_CW值也被重置为SR_CWmin。步骤S805中的处理对应于在图5中示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504中执行的处理。
然后,当引起发送数据时,在任意帧间间隔(AIFS)过去之后,STA在步骤S805中设置的回退时间或SR回退时间中开始回退(步骤S806)。
步骤S806对应于在图5中示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505中执行的处理。当未观测到相邻小区信号时,STA在为传统回退找到的回退时间中开始回退。然后,当回退结束时,执行正常包发送。另外,在STA观测到相邻小区信号时STA的接收功率是OBSS-PD阈值或更小值的情况下,STA根据干扰功率和与AP的距离设置SR模式,并且在为对应SR模式找到的SR回退时间中开始回退。然后,当回退结束时,执行SR发送。
执行图8中示出的处理过程以便用作STA的通信设备开始用于获取下一个发送机会的回退,并且其特征在于,例如,在正常包发送期间以及在SR发送期间分开地对发送失败次数进行计数,并且按照SR模式对发送失败次数进行计数。
STA管理每个SR模式的发送失败次数,从而根据每个SR模式的发送失败次数设置SR_CW值。也就是说,STA能够通过每个SR模式的包发送成功率来控制在SR发送期间的发送等待时间。
例如,当STA接收到强干扰功率并且大大降低发送功率以由此执行SR发送(或选择回退时间被设置得较长的SR模式)时,当包发送在SR发送中失败时,STA设置在SR发送期间的较长的等待时间,从而难以获取SR发送中的发送机会,但当接收到弱干扰功率并且在不将发送功率降低许多的情况下执行SR发送时(或当选择回退时间被设置得较短的SR模式时),STA能够获得发送机会。另外,发送失败次数在正常状态下(或在相邻小区信号不存在时)不变,并且因此,在正常包发送期间容易积极地获取发送机会。
另外,由于即使在包发送成功率在具有强干扰功率的SR模式下降低并且在SR发送期间的等待时间被设置得较长从而难以获取在SR发送中的发送机会的情况下在正常状态下(或在相邻小区信号不存在时)的发送失败次数也不变,所以STA分开地对在正常包发送期间以及在SR发送期间的发送失败次数进行计数以由此在正常包发送期间积极地获得发送机会。假设在正常包发送中获得发送机会,在正常包发送期间以及在SR发送期间两次对发送失败次数进行计数是足够的,并且在所有SR模式下的发送失败次数可被共同计数。
换句话说,根据第一实施例,通过使用可从相邻小区信号获得的信息来执行SR发送的STA通过它的接收的干扰功率的强度和关于与AP的距离(传播损耗)的信息等来调整SR回退时间,由此在避免小区内外的包冲突时获取发送机会。
第二实施例
作为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应用的第二实施例是一种用于提供附加回退时间并且将惩罚给予成功地在SR发送中执行包发送的终端的方法。
图9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技术的无线LAN系统的示例性结构。示出的系统由多个基站(AP)和多个终端(STA)构成,在所述多个基站和所述多个终端之间建立连接,并且干扰源(诸如,相邻小区和其它系统)存在于其附近。
AP1配置自小区(BSS)以及它自己的STA1a和STA1b。类似地,AP2配置自小区以及它自己的STA2a。对于小区和终端的布置,AP2的小区是AP1的小区的相邻小区,并且它们的可接收范围交叠。
在该图中,箭头指示包发送方向。实线箭头的方位指示由包指定的发送目的地。另外,虚线箭头的方位不指示包发送目的地,而是指示包的到达。例如,来自AP1中的STA1a和STA1b的上行链路(UL)信号到达AP1。另外,当从AP2向它自己的STA2a发送下行链路(DL)信号时,它也作为相邻小区信号到达STA1a和STA1b。示出的示例假设:与STA1b相比,STA1a更靠近AP2。
即使当观测到来自AP2的相邻小区信号时,STA1a和STA1b也能够基于关于相邻小区信号的信息(例如,具有OBSS-PD阈值或更小值的相邻小区信号的接收功率或在相邻小区信号的包中描述的SR参数)在SR发送中向AP1发送UL信号。
然而,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技术的无线LAN系统的结构不限于图9,并且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即存在多个通信设备(在所述多个通信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并且针对各通信设备,存在作为周围终端的通信设备,并且如果满足所述条件,则AP和STA之间的位置关系不重要。另外,假设AP和STA都具有与图2中示出的通信设备200相似的结构。
图10表示图9中示出的无线LAN系统中的示例性通信序列。然而,该图中的每个水平轴指示时间轴,每个方形指示在与水平轴上的位置对应的时间发送的包,并且每个平行四边形指示发送等待时间(回退)。另外,从包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实线箭头的方位指示包发送目的地。另外,从包沿垂直方向延伸的虚线箭头的方位不指示包发送目的地,而是指示包的到达。
图10中示出的示例性通信序列基本上应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技术,并且假设每个STA在观测到相邻小区信号时在包发送等待中新设置SR回退,并且基于它的观测到的干扰功率的强度和关于与AP的距离(传播损耗)的信息等调整在SR发送期间的回退时间。在图10中,与SR回退对应的平行四边形被画上阴影。然而,该示例性通信序列假设不应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技术。
在该图中,假设STA1a和STA1b都设置传统回退,并且处于发送等待状态。然后,在时间T1,处于发送等待的STA1a和STA1b接收从AP2发送的信号,并且当基于该信号中的信息(诸如,在PHY头中描述的BSS颜色)将该信号识别为相邻小区信号时,还确认接收功率处于OBSS-PD阈值或更小值,停止接收,并且STA1a和STA1b中的每一个开始用于SR发送的回退。
在STA1a和STA1b都能够执行SR发送的情况下,它们停止传统回退,STA1a和STA1b中的每一个新设置SR回退,并且等待包发送。STA1a和STA1b中的每一个根据它们的观测到的干扰功率的强度和关于与作为包发送目的地的AP的距离(传播损耗)的信息等调整SR回退时间。在图9和图10中采用的示例性系统结构中,与STA1b相比,STA1a被布置为更靠近AP2,并且因此,从AP2到STA1b的干扰功率弱于从AP2到STA1a的干扰功率。因此,STA1b设置较短的SR回退时间,而STA1a设置较长的SR回退时间,并且与STA1a相比,STA1b更容易地获取发送机会。
因此,在时间T2,已较早地结束SR回退的STA1b获取发送机会,并且开始针对AP1的SR发送。另外,STA1a将NAV设置为处于发送禁止状态,直至从AP1向STA1b返回BA包。STA1b在SR发送中执行包发送,由此减缓相邻小区中的STA2a的接收质量的降低。另外,在执行根据干扰功率调整发送功率的访问过程的情况下,STA1b也能够在不大大降低发送功率的情况下执行SR发送,并且因此,AP1能够保持更好的接收质量。
其后,STA1b结束针对AP1的包发送并且从AP1接收到BA包,并且在发送包仍然存在的情况下,STA1b再次设置(重置)传统回退。此时,STA1b响应于包发送的成功而将CW值重置为CWmin。因此,STA1b设置通过将0和CWmin之间的随机值乘以时隙时间而获得的回退时间。另外,当NAV结束时,STA1a重新开始已在来自AP2的相邻小区信号的接收中停止的传统回退。
这里,能够假设由STA1b设置的传统回退时间短于已重新开始传统回退的STA1a的剩余回退时间,并且STA1b再次获取发送的权利。也就是说,如图中所示,在时间T3,已较早地结束传统回退的STA1b开始针对AP1的正常包发送。另外,STA1a将NAV设置为处于发送禁止状态,直至从AP1向STA1b返回BA包。
另外,在此时来自STA1b的相邻小区信号的接收功率超过OBSS-PD阈值或不用于SR发送的情况下,AP2和STA2a类似地将NAV设置为处于发送禁止状态,直至从AP1向STA1b返回BA包。
当在许多情况下已成功地执行SR发送的STA也在正常包发送期间连续地获取发送的权利时,引起不公平的通信状态,在所述通信状态下,特定STA在SR发送期间并且在正常包发送期间都占用发送机会,并且其它STA失去它们的发送机会,并且因此,整个系统的吞吐量降低。
因此,根据第二实施例,已成功地在SR发送中执行包发送的终端被提供附加回退时间并且被给予惩罚,由此在STA之中实现公平的发送机会。
图11表示图9中示出的无线LAN系统中的其它示例性通信序列。然而,该图中的每个水平轴指示时间轴,每个方形指示在与水平轴上的位置对应的时间发送的包,并且每个平行四边形指示发送等待时间(回退)。另外,从包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实线箭头的方位指示包发送目的地。另外,从包沿垂直方向延伸的虚线箭头的方位不指示包发送目的地,而是指示包的到达。
图11中示出的示例性通信序列应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技术,并且假设每个STA在观测到相邻小区信号时在等待包发送时新设置SR回退,并且基于它的观测到的干扰功率的强度和关于与AP的距离(传播损耗)的信息等调整在SR发送期间的回退时间。在图11中,与SR回退对应的平行四边形被画上阴影。另外,在该示例性通信序列中,也应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技术,并且已成功地在SR发送中执行包发送的终端被提供附加回退时间并且被给予惩罚。
在该图中,假设STA1a和STA1b都设置传统回退,并且处于发送等待状态。然后,在时间T1,处于发送等待的STA1a和STA1b接收从AP2发送的信号,并且当基于该信号中的信息(诸如,在PHY头中描述的BSS颜色)将该信号识别为相邻小区信号时,还确认接收功率处于OBSS-PD阈值或更小值,停止接收,并且STA1a和STA1b中的每一个开始用于SR发送的回退。
在STA1a和STA1b都能够执行SR发送的情况下,它们停止传统回退,STA1a和STA1b中的每一个新设置SR回退,并且等待包发送。STA1a和STA1b中的每一个根据它们的观测到的干扰功率的强度和关于与AP的距离(传播损耗)的信息等调整SR回退时间。在图9和图11中采用的示例性系统结构中,与STA1b相比,STA1a被布置为更靠近AP2,并且因此,从AP2到STA1b的干扰功率弱于从AP2到STA1a的干扰功率。因此,STA1b设置较短的SR回退时间,而STA1a设置较长的SR回退时间,并且与STA1a相比,STA1b更容易地获取发送机会。
因此,在时间T2,已较早地结束SR回退的STA1b获取发送机会,并且开始针对AP1的SR发送。另外,STA1a将NAV设置为处于发送禁止状态,直至从AP1向STA1b返回BA包。STA1b在SR发送中执行包发送,由此减缓相邻小区中的STA2a的接收质量的降低。另外,在执行根据干扰功率调整发送功率的访问过程的情况下,STA1b也能够在不大大降低发送功率的情况下执行SR发送,并且因此,AP1能够保持更好的接收质量。
当NAV结束时,STA1a重新开始已在来自AP2的相邻小区信号的接收中停止的传统回退。另一方面,STA1b结束针对AP1的包发送并且从AP1接收到BA包,并且在发送包仍然存在的情况下,STA1b再次设置(重置)传统回退。此时,STA1b由于包发送的成功而将CW值重置为CWmin,但被提供附加回退时间并且被给予惩罚。在图11中,与附加回退对应的平行四边形被画上虚线。
具体地讲,STA1b设置通过将通过将预定值α与在0和CWmin之间确定的随机值相加而获得的值乘以时隙时间而获得的附加回退时间。这里,α是正整数,并且通过将α乘以时隙时间而获得的时间对应于附加回退时间。α可以是固定值,或者可以是根据STA成功地执行SR发送的次数、其它通信情况等而变化的可变值。可假设:当STA在SR发送中失败时,α被设置为0。替代地,α可以是负整数。正值的α是当设置附加回退的STA获取发送机会时的障碍,但有益于其它STA,而负值的α有益于设置附加回退的STA。
通过所述附加回退,已成功地在SR发送中执行包发送的STA1b设置比已重新开始传统回退的STA1a的剩余回退时间长的回退时间,从而在正常包发送期间的发送机会能够被给予未能执行SR发送的STA1a。也就是说,如图中所示,在时间T3’,已较早地结束传统回退的STA1a开始针对AP1的正常包发送。另外,STA1b将NAV设置为处于发送禁止状态,直至从AP1向STA1a返回BA包。另外,在此时来自STA1a的相邻小区信号的接收功率超过OBSS-PD阈值或不用于SR发送的情况下,AP2和STA2a类似地将NAV设置为处于发送禁止状态,直至从AP1向STA1a返回BA包。
以这种方式,已在SR发送中成功地执行包发送的STA被给予称为附加回退的惩罚,并且因此,能够当在没有相邻小区信号的干扰的情况下执行正常包发送时将发送机会让给其它STA。因此,可防止特定STA在应用SR发送的小区中占用发送机会,由此在STA之中实现公平的发送机会。
另外,已成功地执行SR发送的STA未必需要被提供附加回退时间。根据通信环境(诸如,自小区受到相邻小区干扰的情况),可确定是否针对已在SR发送中成功地执行包发送的STA给予附加回退,或者可确定附加回退时间的特定数值。
例如,根据STA是否已成功地执行前一次SR发送,回退时间可被提供,或者SR发送过去成功几次(或失败次数)可被存储,并且附加回退时间可被相应地调整。
另外,在已在SR发送中成功地执行包发送的STA由于附加回退而不利的情况下,可不给出附加回退。另外,可按照SR模式设置附加回退。
另外,基于可从相邻小区信号获得的信息(诸如,相邻小区信号的接收功率或在包中描述的SR参数)或其它周围环境,STA可设置附加回退时间或确定是否设置附加回退时间。具体地讲,STA可基于在相邻小区信号的包中描述的在包发送期间设置的回退时间、关于用于确定回退时间的参数的信息等设置它自己的附加回退时间。
在一些情况下,即使在STA已成功地执行前一次SR发送并且在过去几次SR发送中的包发送成功率较高的情况下,STA也可不设置附加回退时间或者可设置较短的附加回退时间。
图12表示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包发送结束之后由通信设备执行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例如,当具有图2中示出的功能结构的通信设备200用作图9中示出的无线LAN系统中的STA时,控制部分203主要执行该处理过程。
当结束包发送时(步骤S1201),STA检查它是否已执行SR发送(步骤S1202)。
在STA未执行SR发送而是已执行正常包发送的情况下(步骤S1202中的否),STA检查它是否已成功地执行包发送(步骤S1208)。根据是否从作为发送目的地的AP向STA返回块ack(BA)包,能够确定包发送是否已被成功地执行。
在正常包发送已被成功地执行的情况下(步骤S1208中的是),STA将在正常包发送期间的发送失败次数重置为0(步骤S1209)。另外,在正常包发送已失败的情况下(步骤S1208中的否),STA将在正常包发送期间的发送失败次数增加1(步骤S1210)。
另一方面,当STA已执行SR发送时(步骤S1202中的是),按照SR模式管理发送失败次数。具体地讲,STA进一步检查它是否已成功地执行SR发送(步骤S1203)。根据是否从作为发送目的地的AP向STA返回块ack(BA)包,能够确定SR发送是否已被成功地执行。
在SR发送已失败的情况下(步骤S1203中的否),STA将在那时的SR模式下的发送失败次数增加1(步骤S1207)。
另一方面,在SR发送已被成功地执行的情况下(步骤S1203中的是),STA将在那时的SR模式下的发送失败次数重置为0(步骤S1204),并且设置附加回退时间(步骤S1211)。具体地讲,设置将要被与在0和CWmin之间确定的随机值相加的预定值α(以上描述)以由此设置附加回退时间。
另外,步骤S1211可包括确定是否将附加回退给予已在SR发送中成功地执行包发送的STA的处理。例如,在已在SR发送中成功地执行包发送的STA由于附加回退而不利的通信环境中,可不给出附加回退。如果设置了值α=0,则不给出附加回退。
STA随后设置回退时间(步骤S1205)。在传统回退的情况下,根据发送失败次数确定CW值,然后0和CW值之间的随机值乘以时隙时间(在正常发送期间)以由此找到回退时间。采用初始值CWmin,根据发送失败次数,CW值增加,直至CWmax。另外,当正常包发送被成功地执行时(步骤S1208中的是),发送失败次数被重置为0(步骤S1209),并且因此,CW值也被重置为CWmin。
另外,在SR回退的情况下,在步骤S1205中,根据每个SR模式的发送失败次数确定SR_CW值,然后0和SR_CW值之间的随机值乘以时隙时间(在SR发送期间)以由此找到SR回退时间。采用初始值SR_CWmin,根据发送失败次数,SR_CW值增加,直至SR_CWmax。另外,当包发送在SR发送中被成功地执行时(步骤S1203中的是),按照SR模式计数的发送失败次数被重置为0(步骤S1204),并且因此,SR_CW值也被重置为SR_CWmin。步骤S1205中的处理对应于在图5中示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504中执行的处理。
然后,当引起发送数据时,在AIFS过去之后,STA在步骤S1205中设置的回退时间中开始回退(步骤S1206)。
步骤S1206对应于在图5中示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505中执行的处理。当未观测到相邻小区信号时,STA在为传统回退找到的回退时间中开始回退。然后,当回退结束时,执行正常包发送。另外,在观测到相邻小区信号但其接收功率处于OBSS-PD阈值或更小值的情况下,STA根据干扰功率和与AP的距离设置SR模式,并且在对应SR模式下找到的SR回退时间中开始回退。然后,当回退结束时,执行SR发送。
图12中示出的处理过程的特征在于,例如,仅当SR发送被成功地执行时提供附加回退,当正常包发送被成功地执行时不提供附加回退,并且按照SR模式设置附加回退。
已成功地执行SR发送的STA被提供附加回退,并且因此,不能执行SR发送(或仅执行正常包发送)的STA能够消除不利状况以由此与用于执行SR发送的其它STA实现公平的通信机会。
另外,STA按照SR模式提供附加回退,并且因此,当在具有弱干扰功率和高包发送成功率的SR模式下成功地执行包发送时,设置附加回退,由此与其它STA实现公平的发送机会。相反地,在具有强干扰功率和低包发送成功率的SR模式下,由于在其它SR模式下的包发送的成功而不提供附加回退,并且不会引起不利状况。
换句话说,根据第二实施例,终端在观测到相邻小区信号时执行SR回退,然后开始SR发送,并且当成功地执行SR发送时,将附加回退时间设置为当紧接在该成功之后设置或重新开始回退时的惩罚,由此在终端之中实现公平的发送机会。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是这样一种方法:AP基于它自己的STA的数量、每个终端的吞吐量情况等设置用于针对每个STA调整SR回退时间的参数。
用于调整SR回退时间的参数是例如按照SR模式设置的在SR回退期间的竞争窗口的最小值SR_CWmin和最大值SR_CWmax以及时隙时间(Slot Time)。另外,用于指定是否在SR发送中的包发送期间提供附加回退的标记(额外回退标记)或关于附加回退时间的值的信息(额外回退时间)能够被包括在所述参数中。其它信息还可被包括在所述参数中。
另外,AP可按照访问种类(AC)水平设置用于调整SR回退时间的参数。
例如,IEEE802.11e标准采用这样一种机制:定义增强分布式信道访问(EDCA)以便提供服务质量(QoS)功能,将包分类为四种AC并且将它们存储在每个队列中,并且根据每个AC的优先级发送包。这里,所述四种AC是AC_VO(Voice)、AC_VI(Video)、AC_BE(BestEffort)和AC_BK(Background)。
AP能够扩展例如IEEE802.11标准中的动作帧,并且能够向AP中的每个STA通知用于调整SR回退时间的参数。
图13表示由AP用于向AP中的每个STA通知用于调整SR回退时间的参数的帧的示例性结构。
在该图中,“种类”是用于指定AC水平的1八位组(8位)字段。另外,“SR模式”是用于指定将要在通知中提供的SR模式的1八位组字段。另外,“干扰水平限制”是用于指定允许的干扰水平的受限值的1八位组字段。
“SR模式参数”是用于描述用于调整SR回退时间的各种参数的可变长度字段。在示出的示例中,提供用于描述按照SR模式设置的在SR回退期间的竞争窗口的最小值SR_CWmin和最大值SR_CWmax、时隙时间(Slot Time)、用于指定是否在SR发送中的包发送期间提供附加回退的标记(额外回退标记)和关于附加回退时间的信息(额外回退时间)中的每一个的字段。当然,在“SR模式参数”字段中可提供用于描述除所述信息之外的信息的字段。
另外,AP向AP中的每个STA通知用于调整SR回退时间的参数的帧结构不限于图13。只要发送类似的信息,就可采用除示出的动作帧结构之外的动作帧结构。另外,并非动作帧,而是用于报告网络信息的信标帧或其它管理帧被扩展以由此提供用于调整SR回退时间的参数的通知。
AP根据它的小区的通信环境等设置用于调整SR回退时间的每个参数,通过使用动作帧(或信标帧或管理帧)来向它自己的STA通知所述参数,并且设置SR回退时间。
AP灵活地设置用于调整SR回退时间的每个参数,以使得它自己的小区(或包括相邻小区的整个系统)中的吞吐量基本上最大。例如,在AP确定它自己的STA的数量增加的情况下,AP增加SR_CWmin的值以便防止SR发送中的包冲突。另外,在确定存在来自特定STA的大量包发送的情况下,附加回退标记被设置为1,并且防止获取已在SR发送中成功地执行包发送的STA的发送的权利,由此在自小区中的各STA之中实现公平的发送机会。
另一方面,STA基本上根据在来自AP的通知中提供的用于调整SR回退时间的每个参数设置当对包进行SR发送时的SR回退时间。然而,STA从AP接收所述通知帧,但按照它的判断操作用于设置SR回退时间的网络。
换句话说,根据第三实施例,基站基于它自己的终端的数量、每个终端的吞吐量等设置用于针对每个终端调整SR回退时间的参数,由此实现整个系统中的吞吐量的提高和终端之中的公平的发送机会并且促进SR发送。
工业应用性
以上已描述每个实施例,并且应该理解,根据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能够预期下面的效果。
STA根据将要被观测到的干扰功率调整在SR发送期间的发送等待时间,由此在对相邻小区和自小区的整体通信质量没有大的影响的情况下并且在没有额外的发送限制的情况下控制发送。
另外,已成功地执行SR发送的STA被给予例如提供附加回退的惩罚,并且因此,当未观测到干扰信号时,未能在SR发送中获取发送机会的其它STA能够优先地获取发送机会。因此,每个STA能够平等地获取发送机会,由此提高整个系统中的吞吐量。
然而,明显的是,在不脱离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修改或替换每个上述实施例。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能够优选地应用于例如IEEE802.11ax标准中的无线LAN系统,但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精神不限于此。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能够被应用于当终端获取相邻小区信号时也通过使用可从相邻小区信号获得的信息来使用用于执行包发送的SR技术的各种网络系统。
换句话说,已作为示例描述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并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内容不应该被以限制性方式解释。权利要求应该被参照以确定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精神。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能够采用下面的结构。
(1)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部分,被配置为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发送包;和
控制部分,被配置为基于干扰功率或关于与所述包的发送目的地的通信距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在观测到干扰信号时的发送等待时间。
(1-1)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干扰信号是从相邻小区到达的相邻小区信号。
(1-2)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包括干扰功率或在干扰信号的包中描述的参数。
(1-3)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当在未观测到干扰信号的第一状态下设置的第一发送等待时间的第一发送等待期间进入观测到干扰信号的第二状态时,控制部分停止第一发送等待,并且开始基于干扰功率或关于通信距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第二发送等待时间的第二发送等待。
(2)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根据干扰功率或关于通信距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选择用于确定在观测到干扰信号时的发送等待时间的参数。
(2-1)如(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参数包括竞争窗口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以及时隙时间。
(3)如(1)或(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在干扰功率越强或通信距离越长时设置越长的发送等待时间,并且在干扰功率越弱或通信距离越短时设置越短的发送等待时间。
(4)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与基于干扰功率或关于通信距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定义的模式相关联地管理当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发送包时的发送失败次数。
(4-1)如(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考虑到与对应模式关联的发送失败次数而确定在观测到干扰信号时的发送等待时间。
(5)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分开地管理当在未观测到干扰信号时发送包时的第一发送失败次数和当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发送包时的第二发送失败次数。
(5-1)如(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考虑到第一发送失败次数而确定用于在未观测到干扰信号时发送包的第一发送等待时间,并且考虑到第二发送失败次数而确定用于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发送包的第二发送等待时间。
(6)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关于通信距离的信息包括关于发送目的地的传播损耗的信息。
(7)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发送包的通信步骤;和
基于干扰功率或关于与所述包的发送目的地的通信距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在观测到干扰信号时的发送等待时间的控制步骤。
(8)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部分,被配置为发送包;和
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控制当发送包时的发送等待时间,
其中所述控制部分设置向当在未观测到干扰信号时发送包时的第一发送等待时间添加了附加等待时间的发送等待时间。
(9)如(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根据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的包发送的结果设置向第一发送等待时间添加了所述附加等待时间的发送等待时间。
(9-1)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当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成功地执行包发送时,控制部分设置向第一发送等待时间添加了所述附加等待时间的发送等待时间。
(9-2)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当在未观测到干扰信号时发送包时,控制部分设置向第一发送等待时间添加了所述附加等待时间的发送等待时间。
(9-3)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根据基于关于前一干扰信号的信息的包发送的结果设置附加等待时间。
(9-4)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根据基于关于过去的几次干扰信号的信息的包发送的结果设置附加等待时间。
(10)如(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设置附加等待时间。
(11)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发送包的通信步骤;和
控制当发送包时的发送等待时间的控制步骤,
其中在所述控制步骤中设置向当在未观测到干扰信号时发送包时的第一发送等待时间添加了附加等待时间的发送等待时间。
(12)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控制在观测到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能够执行包发送的通信目的地的干扰信号时的发送等待时间;和
通知部分,被配置为向通信目的地通知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
(13)如(12)所述的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用作接入点,其中所述通知部分向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能够执行包发送的通信设备的终端通知所述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
(13-1)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通知部分提供用于根据由终端发送的包的种类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的通知。
(14)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包括用于确定在观测到干扰信号时的发送等待时间的参数。
(14-1)如(1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参数包括竞争窗口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以及时隙时间。
(15)如(13)或(1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包括用于指定相对于当在未观测到干扰信号时发送包时的发送等待时间的附加等待时间的存在的信息。
(16)如(1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还包括关于所述附加等待时间的值的信息。
(17)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通知部分与基于干扰功率或关于通信距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定义的模式相关联地提供所述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的通知。
(18)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通知部分提供由控制部分基于关于所述通信设备的终端的数量或终端的吞吐量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设置的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的通知。
(19)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控制在观测到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能够执行包发送的通信目的地的干扰信号时的发送等待时间的控制步骤;和
向通信目的地通知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的通知步骤。
(20)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部分,被配置为交换包;和
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控制当发送包时的发送等待时间,
其中所述控制部分基于在由通信部分接收的帧中描述的信息设置在观测到干扰信号时的发送等待时间。
标号列表
200:通信设备
201:通信部分
202:控制部分
203:存储部分

Claims (20)

1.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部分,被配置为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发送包;和
控制部分,被配置为基于干扰功率或关于与所述包的发送目的地的通信距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在观测到干扰信号时的发送等待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根据干扰功率或关于通信距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选择用于确定在观测到干扰信号时的发送等待时间的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在干扰功率越强或通信距离越长时设置越长的发送等待时间,并且在干扰功率越弱或通信距离越短时设置越短的发送等待时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与基于干扰功率或关于通信距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定义的模式相关联地管理当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发送包时的发送失败次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分开地管理当在未观测到干扰信号时发送包时的第一发送失败次数和当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发送包时的第二发送失败次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关于通信距离的信息包括关于发送目的地的传播损耗的信息。
7.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发送包的通信步骤;和
基于干扰功率或关于与所述包的发送目的地的距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在观测到干扰信号时的发送等待时间的控制步骤。
8.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部分,被配置为发送包;和
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控制当发送包时的发送等待时间,
其中所述控制部分设置向当在未观测到干扰信号时发送包时的第一发送等待时间添加了附加等待时间的发送等待时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根据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的包发送的结果设置向第一发送等待时间添加了所述附加等待时间的发送等待时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设置附加等待时间。
11.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发送包的通信步骤;和
控制当发送包时的发送等待时间的控制步骤,
其中在所述控制步骤中设置向当在未观测到干扰信号时发送包时的第一发送等待时间添加了附加等待时间的发送等待时间。
12.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控制在观测到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能够执行包发送的通信目的地的干扰信号时的发送等待时间;和
通知部分,被配置为向通信目的地通知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用作接入点,
其中所述通知部分向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能够执行包发送的通信设备的终端通知所述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包括用于确定在观测到干扰信号时的发送等待时间的参数。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包括用于指定相对于当在未观测到干扰信号时发送包时的发送等待时间的附加等待时间的存在的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还包括关于所述附加等待时间的值的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通知部分与基于干扰功率或关于通信距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定义的模式相关联地提供所述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的通知。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通知部分提供由控制部分基于关于所述通信设备的终端的数量或终端的吞吐量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设置的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的通知。
19.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控制在观测到基于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能够执行包发送的通信目的地的干扰信号时的发送等待时间的控制步骤;和
向通信目的地通知用于确定发送等待时间的信息的通知步骤。
20.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通信部分,被配置为交换包;和
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控制当发送包时的发送等待时间,
其中所述控制部分基于在由通信部分接收的帧中描述的信息设置在观测到干扰信号时的发送等待时间。
CN201780065433.7A 2016-11-02 2017-08-22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Active CN1099239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15482 2016-11-02
JP2016-215482 2016-11-02
PCT/JP2017/029868 WO2018083860A1 (ja) 2016-11-02 2017-08-22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23929A true CN109923929A (zh) 2019-06-21
CN109923929B CN109923929B (zh) 2023-03-28

Family

ID=62075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5433.7A Active CN109923929B (zh) 2016-11-02 2017-08-22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EP (2) EP3537836B1 (zh)
JP (1) JP7044070B2 (zh)
KR (1) KR20190075069A (zh)
CN (1) CN109923929B (zh)
CA (1) CA3040838A1 (zh)
MY (1) MY195290A (zh)
PH (1) PH12019500933A1 (zh)
WO (1) WO201808386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5202B (zh) * 2019-09-23 2021-01-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用來於多站環境中進行空間重用增強的方法與設備
CN113541762A (zh) * 2020-04-22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69043A (zh) * 2017-04-28 2024-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JP7038379B2 (ja) * 2018-07-13 2022-03-18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2572878B1 (ko) * 2018-11-16 2023-08-3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공간 재사용을 이용하여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데이터 통신 방법
CN112332967B (zh) * 2020-11-26 2023-06-23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4862A (zh) * 2003-05-15 2006-06-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无线终端和基站
US20090274167A1 (en) * 2005-07-13 2009-11-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and transmitting method
US20120163218A1 (en) * 2010-12-23 2012-06-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accesses based on resource contention using directional antenna
CN103260168A (zh) * 2013-04-22 2013-08-21 东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集中式无线局域网的空分干扰抑制方法
US20160066257A1 (en) * 2014-08-29 2016-03-03 Mediatek Inc. Prioritized Channel Access Schemes with Spatial Reuse Conside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34434A1 (ja) * 2003-10-03 2005-04-1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通信装置、その装置の動作モード起動方法、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9100035A (ja) 2007-10-12 2009-05-07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778623B2 (ja) 2012-02-08 2015-09-1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アクセス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JP5720608B2 (ja) 2012-02-27 2015-05-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972840B2 (ja) 2013-08-09 2016-08-1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296335B2 (ja) 2014-01-10 2018-03-20 公立大学法人広島市立大学 モバイルアドホックネットワーククラスタリングにおける送信電力制御装置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4862A (zh) * 2003-05-15 2006-06-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无线终端和基站
US20090274167A1 (en) * 2005-07-13 2009-11-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and transmitting method
US20120163218A1 (en) * 2010-12-23 2012-06-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accesses based on resource contention using directional antenna
CN103260168A (zh) * 2013-04-22 2013-08-21 东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集中式无线局域网的空分干扰抑制方法
US20160066257A1 (en) * 2014-08-29 2016-03-03 Mediatek Inc. Prioritized Channel Access Schemes with Spatial Reuse Consideration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5202B (zh) * 2019-09-23 2021-01-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用來於多站環境中進行空間重用增強的方法與設備
CN113541762A (zh) * 2020-04-22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541762B (zh) * 2020-04-22 2022-10-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76657A1 (en) 2021-09-08
CA3040838A1 (en) 2018-05-11
KR20190075069A (ko) 2019-06-28
WO2018083860A1 (ja) 2018-05-11
EP3537836A1 (en) 2019-09-11
EP3876657B1 (en) 2023-12-06
JPWO2018083860A1 (ja) 2019-09-19
EP3537836A4 (en) 2019-10-30
JP7044070B2 (ja) 2022-03-30
CN109923929B (zh) 2023-03-28
EP3537836B1 (en) 2021-03-24
PH12019500933A1 (en) 2019-12-11
MY195290A (en) 2023-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23929A (zh)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US8923146B2 (en) Channel reservation procedure
EP2197158B1 (en) Reducing beacon collision probability
DE112012000992B4 (de) Funk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undFrequenzzuteilungsverfahren
US794893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erform synchronization in an AD-HOC network
US2009020776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timing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sensor node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US9432854B2 (en) Interference avoidance between overlapping wireless networks
CN106465138A (zh) 用于通过载波侦听在共享频谱中发送lte波形的方法和装置
US1110274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ynchronized mode for WLAN operation in a WLAN band
US20230328780A1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567972A1 (en) Cocktail party: side conversations and talking over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s
KR20230054770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KR10143154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들에서의 공유된 통신 매체를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11856583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9906649A (zh) 具有用于先说后听方案的协调信令的自包含通信
Inoki et al. Throughput improvement of mobile cooperative WLAN systems with identifying and management of starved APs/UEs for 5G
TWI552637B (zh) 基地台及其通訊方法
EP4192183A1 (en) Channel access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4091742A1 (en) Coordinated spatial reuse (c-sr) framework for ultra-high reliability (uh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