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14646A - 陶砖装饰墙及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陶砖装饰墙及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14646A
CN109914646A CN201910251002.0A CN201910251002A CN109914646A CN 109914646 A CN109914646 A CN 109914646A CN 201910251002 A CN201910251002 A CN 201910251002A CN 109914646 A CN109914646 A CN 1099146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ck
earthenware
brick body
decorative wall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10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14646B (zh
Inventor
马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angda Zhijia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ang Da Ling 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ang Da Ling L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ang Da Ling 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5100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146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14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14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14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14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陶砖装饰墙及其安装方法,其中,陶砖装饰墙包括多条固定杆和多块层叠排布的陶砖,陶砖包括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第一砖体内表面局部凹陷形成有第一半圆槽;第二砖体内表面局部凹陷形成有第二半圆槽;其中,安装陶砖时,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相互拼接,以使第一半圆槽和第二半圆槽共同围合形成第一通孔,固定杆穿设于第一通孔。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陶砖安装在陶砖装饰墙后发生破损而无法更换的问题,为陶砖装饰墙的推广解决了技术障碍。另外,陶砖中有固定杆穿过,可以使陶砖更加稳固、抗震能力更强。

Description

陶砖装饰墙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砖装饰墙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领域出现了陶砖装饰墙,现有技术中,使用陶砖制造墙体时,陶砖装饰墙上的陶砖一般采用砂浆粘结或者采用由下而上的机械串接方式将陶砖固定,但上述方式固定的陶砖抗震性能较差,安装时效率较低,且陶砖发生破损只能修补,无法更换陶砖,极大地影响陶砖装饰墙的装饰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陶砖装饰墙及其安装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陶砖装饰墙,所述陶砖装饰墙包括多条固定杆和多块层叠排布的陶砖,所述陶砖包括:
第一砖体,内表面局部凹陷形成有第一半圆槽;
第二砖体,内表面局部凹陷形成有第二半圆槽;其中,安装所述陶砖时,所述第一砖体和所述第二砖体相互拼接,以使所述第一半圆槽和所述第二半圆槽共同围合形成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
进一步,所述陶砖还包括钢卡件,所述钢卡件一侧插设在所述第一砖体,另一侧插设在所述第二砖体,以将所述第一砖体和所述第二砖体相互固定。
进一步,所述钢卡件包括:
第一连接段,插设在所述第一砖体上;
第二连接段,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
第三连接段,插设在所述第二砖体上,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相互平行。
进一步,所述第一砖体和所述第二砖体上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一连接段插设在所述第一砖体的定位孔内,所述第三连接段插设在所述第二砖体的定位孔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砖体和所述第二砖体的形成有沉台,所述定位孔的孔口开设在所述沉台的表面。
进一步,所述陶砖装饰墙还包括尼龙垫片,所述尼龙垫片包括:
第一半柱体,内表面局部下沉形成有第三半圆槽;
第一卡位壁,凸设在所述第一半柱体的外表面,以将所述第一半柱体分隔为第一上接段和第一下接段;
第二半柱体,内表面局部下沉形成有第四半圆槽;
第二卡位壁,凸设在所述第二半柱体的外表面,以将所述第二半柱体分隔为第二上接段和第二下接段;其中,
安装所述尼龙垫片时,所述第一半柱体和所述第二半柱体相互拼接,以使所述第三半圆槽和所述第四半圆槽共同围合形成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杆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
安装所述陶砖时,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陶砖通过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将所述第一上接段、所述第二上接段、所述第一下接段和所述第二下接段压设在所述固定杆上,且所述第一卡位壁抵接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陶砖,所述第二卡位壁抵接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陶砖。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位壁形成有固定槽,所述第二卡位壁对应所述固定槽凸设有固定凸起;其中,所述第一半柱体和所述第二半柱体拼接时,所述固定凸起卡设在所述固定槽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砖体的内表面形成有两个第一半圆槽;所述第二砖体的内表面形成有两个第二半圆槽;其中,所述第一砖体和所述第二砖体相互拼接时,一个所述第一半圆槽和一个所述第二半圆槽对应,以使所述第一砖体和所述第二砖体拼接后围合形成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穿设有一条所述固定杆。
进一步,所述陶砖装饰墙还包括:
横梁,一侧固定联接所述陶砖;
角码,一侧固定联接所述横梁的另一侧;
立柱型材,所述角码的另一侧固定联接所述立柱型材。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所述陶砖装饰墙的安装方法,所述安装方法包括:
将所述尼龙垫片的所述第一半柱体和所述第二半柱体相互拼接以安装在所述固定杆上;
将所述陶砖的所述第一砖体和所述第二砖体相互拼接以安装在所述固定杆上;
将所述钢卡件插设在所述第一砖体和所述第二砖体上以将所述第一砖体和所述第二砖体相互固定,使所述陶砖通过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将所述第一半柱体和所述第二半柱体压设在所述固定杆上;
将所述横梁的一侧固定在所述陶砖上;
将所述角码的一侧固定在所述横梁的另一侧上;
将所述角码的另一侧固定在所述立柱型材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将陶砖分为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的对称式设计后,当陶砖装饰墙上的某一块陶砖发生破损时,可以将该破损的陶砖整体更换,无需修补,避免了陶砖修补影响装饰效果的问题,更换时,将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敲碎以将破损的陶砖取出,然后由内侧到外侧依次安装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即可,有效解决了传统陶砖安装在陶砖装饰墙后发生破损而无法更换的问题,为陶砖装饰墙的推广解决了技术障碍。另外,陶砖有固定杆穿过,可以使陶砖更加稳固、抗震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陶砖装饰墙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陶砖装饰墙的部分结构的另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陶砖装饰墙的部分结构的又一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陶砖装饰墙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水平、竖直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所述的“设置”、“设置于”、“设于”可以是直接设于,也可以是间接设于。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至图5,图1至图5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陶砖装饰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陶砖装饰墙包括多条固定杆1和多块层叠排布的陶砖2,陶砖2包括第一砖体21和第二砖体22;第一砖体21内表面局部凹陷形成有第一半圆槽211;第二砖体22内表面局部凹陷形成有第二半圆槽221;其中,安装陶砖2时,第一砖体21和第二砖体22相互拼接,以使第一半圆槽211和第二半圆槽221共同围合形成第一通孔44,固定杆1穿设于第一通孔44。
在本实施例中,将陶砖2分为第一砖体21和第二砖体22的对称式设计后,当陶砖装饰墙上的某一块陶砖2发生破损时,可以将该破损的陶砖2整体更换,无需修补,避免了陶砖2修补影响装饰效果的问题,更换时,将第一砖体21和第二砖体22敲碎以将破损的陶砖2取出,然后由内侧到外侧依次安装第一砖体21和第二砖体22即可,有效解决了传统的陶砖2安装在陶砖装饰墙后发生破损而无法更换的问题,为陶砖装饰墙的推广解决了技术障碍。另外,陶砖2有固定杆1穿过,可以使陶砖2更加稳固、抗震能力更强。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陶砖2还包括钢卡件6,钢卡件6一侧插设在第一砖体21,另一侧插设在第二砖体22,以将第一砖体21和第二砖体22相互固定。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钢卡件6包括第一连接段61、第二连接段62和第三连接段63;第一连接段61插设在第一砖体21上;第二连接段62垂直连接第一连接段61;第三连接段63插设在第二砖体22上,还垂直连接第二连接段62,并与第一连接段61相互平行。在本实施例中,钢卡件6设置为上述形状可以方便安装在陶砖2上,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且使得钢卡件6的制造工艺更加简单。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钢卡件6还可以设计为其他可以使第一砖体21和第二砖体22相互固定的结构,例如,螺栓与螺母配合的结构。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砖体21和第二砖体22上均开设有定位孔212,第一连接段61插设在第一砖体21的定位孔212内,第三连接段63插设在第二砖体22的定位孔212内以将第一砖体21和第二砖体22相互固定。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砖体21和第二砖体22的形成有沉台213,定位孔212的孔口开设在沉台213的表面。进一步,钢卡件6有四个,第一砖体21上的沉台213形成于第一砖体21内侧的四个端部,第二砖体22上的沉台213形成于第二砖体22内侧的四个端部,其中,第一砖体21上的四个沉台213与第二砖体22上的四个沉台213一一对应,每个钢卡件6插设在对应的两个沉台213形成的定位孔212上,以使第一砖体21和第二砖体22更加稳固。
本实施例中,设置沉台213后,钢卡件6可以通过沉台213避让相邻的陶砖2,防止钢卡件6影响陶砖装饰墙的视觉效果。第一砖体21上的沉台213形成于第一砖体21的内侧,第二砖体22上的沉台213也形成于第二砖体22的内侧,也可以防止沉台213影响陶砖装饰墙的视觉效果。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钢卡件6插入定位孔212后,向定位孔212内注满环氧树脂胶以防止钢卡件6松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陶砖装饰墙还包括尼龙垫片3,尼龙垫片3包括第一半柱体31、第一卡位壁35、第二半柱体32和第二卡位壁40;第一半柱体31的内表面局部下沉形成有第三半圆槽33;第一卡位壁35的凸设在第一半柱体31的外表面,以将第一半柱体31分隔为第一上接段34和第一下接段37;第二半柱体32的内表面局部下沉形成有第四半圆槽38;第二卡位壁40凸设在第二半柱体32的外表面,以将第二半柱体32分隔为第二上接段39和第二下接段42;其中,安装尼龙垫片3时,第一半柱体31和第二半柱体32相互拼接,以使第三半圆槽33和第四半圆槽38共同围合形成第二通孔43,固定杆1穿设于第二通孔43;安装陶砖2时,上下相邻的两个陶砖2通过第一通孔44的内壁将第一上接段34、第二上接段39、第一下接段37和第二下接段42压设在固定杆1上,且第一卡位壁35抵接上下相邻的两个陶砖2,第二卡位壁40抵接上下相邻的两个陶砖2。
进一步,上下层叠排布的两块陶砖2中,下侧陶砖2的第一砖体21的第一半圆槽211的槽壁将第一半柱体31的第一下接段37压设在固定杆1上;上侧陶砖2的第一砖体21的第一半圆槽211的槽壁将第一半柱体31的第一上接段34压设在固定杆1上;第一卡位壁35分别抵接上侧陶砖2的第一砖体21和下侧陶砖2的第一砖体21。下侧陶砖2的第二砖体22的第二半圆槽221的槽壁将第二半柱体32的第二下接段42压设在固定杆1上;上侧陶砖2的第二砖体22的第二半圆槽221的槽壁将第二半柱体32的第二上接段39压设在固定杆1上;第二卡位壁40分别抵接上侧陶砖2的第二砖体22和下侧陶砖2的第二砖体2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半圆槽211的槽壁、第二半圆槽221的槽壁和第一通孔44的孔壁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尼龙垫片3采用对称式设计后,在更换陶砖2时,可以方便拆装,提高了安装效率,且第一卡位壁35和第二卡位壁40可保障陶砖2水平缝隙尺寸的精度,第一半柱体31和第二半柱体32可以填充固定杆1与陶砖2之间的缝隙,使得陶砖装饰墙整体更加稳固。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卡位壁35形成有固定槽36,第二卡位壁40对应固定槽36凸设有固定凸起41;其中,第一半柱体31和第二半柱体32拼接时,固定凸起41卡设在固定槽36内,以将第一半柱体31和第二半柱体32相互固定。
进一步,如图5所示,固定槽36和固定凸起41均为内宽外窄形状,第一半柱体31和第二半柱体32拼接时,第一半柱体31和第二半柱体32上下相向运动使固定凸起41插入固定槽36即可将第一半柱体31和第二半柱体32相互固定,安装较为方便快捷。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砖体21的内表面形成有两个第一半圆槽211;第二砖体22的内表面形成有两个第二半圆槽221;其中,第一砖体21和第二砖体22相互拼接时,一个第一半圆槽211和一个第二半圆槽221对应,以使第一砖体21和第二砖体22拼接后围合形成两个第一通孔44,一个第一通孔44对应穿设有一条固定杆1。在本实施例中,一个陶砖2形成有两个第一通孔44,使得一个陶砖2可以有两条固定杆1穿过,提高了陶砖2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陶砖装饰墙还包括横梁4、角码7和立柱型材5;横梁4一侧固定联接陶砖2;角码7一侧固定联接横梁4的另一侧;角码7的另一侧固定联接立柱型材5。在本实施例中,横梁4有多个,多个横梁4沿陶砖装饰墙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其中每一个横梁4沿陶砖装饰墙的宽度方向延伸。对应的,角码7和立柱型材5也可以为多个,其中,立柱型材5沿陶砖装饰墙的高度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横梁4、角码7和立柱型材5后,可以提高陶砖装饰墙整体的稳定性。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固定杆1使用金属材料制成。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陶砖装饰墙的安装方法包括:
S10、将尼龙垫片3的第一半柱体31和第二半柱体32相互拼接以安装在固定杆1上。
S20、将陶砖2的第一砖体21和第二砖体22相互拼接以安装在固定杆1上。
S30、将钢卡件6插设在第一砖体21和第二砖体22上以将第一砖体21和第二砖体22相互固定,使陶砖2通过第一通孔44的内壁将第一半柱体31和第二半柱体32压设在固定杆1上。
S40、将横梁4的一侧固定在陶砖2上。
S50、将角码7的一侧固定在横梁4的另一侧上。
S60、将角码7的另一侧固定在立柱型材5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陶砖装饰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砖装饰墙包括多条固定杆和多块层叠排布的陶砖,所述陶砖包括:
第一砖体,内表面局部凹陷形成有第一半圆槽;
第二砖体,内表面局部凹陷形成有第二半圆槽;其中,安装所述陶砖时,所述第一砖体和所述第二砖体相互拼接,以使所述第一半圆槽和所述第二半圆槽共同围合形成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陶砖装饰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砖还包括钢卡件,所述钢卡件一侧插设在所述第一砖体,另一侧插设在所述第二砖体,以将所述第一砖体和所述第二砖体相互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陶砖装饰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卡件包括:
第一连接段,插设在所述第一砖体上;
第二连接段,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
第三连接段,插设在所述第二砖体上,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相互平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陶砖装饰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砖体和所述第二砖体上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一连接段插设在所述第一砖体的定位孔内,所述第三连接段插设在所述第二砖体的定位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陶砖装饰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砖体和所述第二砖体的形成有沉台,所述定位孔的孔口开设在所述沉台的表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陶砖装饰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砖装饰墙还包括尼龙垫片,所述尼龙垫片包括:
第一半柱体,内表面局部下沉形成有第三半圆槽;
第一卡位壁,凸设在所述第一半柱体的外表面,以将所述第一半柱体分隔为第一上接段和第一下接段;
第二半柱体,内表面局部下沉形成有第四半圆槽;
第二卡位壁,凸设在所述第二半柱体的外表面,以将所述第二半柱体分隔为第二上接段和第二下接段;其中,
安装所述尼龙垫片时,所述第一半柱体和所述第二半柱体相互拼接,以使所述第三半圆槽和所述第四半圆槽共同围合形成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杆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
安装所述陶砖时,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陶砖通过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将所述第一上接段、所述第二上接段、所述第一下接段和所述第二下接段压设在所述固定杆上,且所述第一卡位壁抵接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陶砖,所述第二卡位壁抵接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陶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陶砖装饰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位壁形成有固定槽,所述第二卡位壁对应所述固定槽凸设有固定凸起;其中,所述第一半柱体和所述第二半柱体拼接时,所述固定凸起卡设在所述固定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陶砖装饰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砖体的内表面形成有两个第一半圆槽;所述第二砖体的内表面形成有两个第二半圆槽;其中,所述第一砖体和所述第二砖体相互拼接时,一个所述第一半圆槽和一个所述第二半圆槽对应,以使所述第一砖体和所述第二砖体拼接后围合形成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穿设有一条所述固定杆。
9.如权利要求6所述陶砖装饰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砖装饰墙还包括:
横梁,一侧固定联接所述陶砖;
角码,一侧固定联接所述横梁的另一侧;
立柱型材,所述角码的另一侧固定联接所述立柱型材。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陶砖装饰墙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法包括:
将所述尼龙垫片的所述第一半柱体和所述第二半柱体相互拼接以安装在所述固定杆上;
将所述陶砖的所述第一砖体和所述第二砖体相互拼接以安装在所述固定杆上;
将所述钢卡件插设在所述第一砖体和所述第二砖体上以将所述第一砖体和所述第二砖体相互固定,使所述陶砖通过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将所述第一半柱体和所述第二半柱体压设在所述固定杆上;
将所述横梁的一侧固定在所述陶砖上;
将所述角码的一侧固定在所述横梁的另一侧上;
将所述角码的另一侧固定在所述立柱型材上。
CN201910251002.0A 2019-03-29 2019-03-29 陶砖装饰墙及其安装方法 Active CN1099146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1002.0A CN109914646B (zh) 2019-03-29 2019-03-29 陶砖装饰墙及其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1002.0A CN109914646B (zh) 2019-03-29 2019-03-29 陶砖装饰墙及其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14646A true CN109914646A (zh) 2019-06-21
CN109914646B CN109914646B (zh) 2021-01-05

Family

ID=66967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1002.0A Active CN109914646B (zh) 2019-03-29 2019-03-29 陶砖装饰墙及其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1464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9311A (zh) * 2019-07-24 2019-11-12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仿历史建筑艺术装饰墙体镂空红砖修补替换方法
GB2594689A (en) * 2020-03-03 2021-11-10 Matt Hoad Ltd Masonry panel assembly system, method and masonry panel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499217U (zh) * 2017-11-29 2018-06-15 弗思特工程咨询南京有限公司 砖饰幕墙安装构件及砖饰幕墙
CN108457409A (zh) * 2018-05-16 2018-08-28 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串挂陶土砖的外装饰立面及其安装方法
CN108756018A (zh) * 2018-08-30 2018-11-06 刘晓峰 一种建筑砖的连接装置及建筑砖幕墙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499217U (zh) * 2017-11-29 2018-06-15 弗思特工程咨询南京有限公司 砖饰幕墙安装构件及砖饰幕墙
CN108457409A (zh) * 2018-05-16 2018-08-28 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串挂陶土砖的外装饰立面及其安装方法
CN108756018A (zh) * 2018-08-30 2018-11-06 刘晓峰 一种建筑砖的连接装置及建筑砖幕墙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9311A (zh) * 2019-07-24 2019-11-12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仿历史建筑艺术装饰墙体镂空红砖修补替换方法
GB2594689A (en) * 2020-03-03 2021-11-10 Matt Hoad Ltd Masonry panel assembly system, method and masonry panel
GB2594689B (en) * 2020-03-03 2022-10-26 Matt Hoad Ltd Masonry panel assembly system, method and masonry pan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14646B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5858B (zh) 一种建筑结构及建造方法
CN109914646A (zh) 陶砖装饰墙及其安装方法
CN210767243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
CN105881716A (zh) 一种预制构件模具
CN111155651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及其装配方法
KR102153184B1 (ko) Pc 더블 벽체 세움 제작용 몰드 및 이를 이용한 벽체가 세워진 pc 더블 벽체를 제작하는 방법
CN113994055B (zh) 模块化结构和连接方法
KR101765334B1 (ko) 이음 부분이 숨겨진 커플 리브형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슬래브의 시공방법 및, 이러한 시공방법에 이용되는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슬래브
CN102776893B (zh) 一种组合式混凝土单元基础
CN104032868B (zh) 一种建筑用模块楼板组装结构及工艺方法
CN105780971A (zh) 一字形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
CN105603891B (zh) 箱涵模板
CN108487549B (zh) 装配式功能可恢复钢骨架混凝土组合柱及安装方法
CN206571156U (zh) 独立柱模板支设以及混凝土浇筑设备
KR101415699B1 (ko) 기둥용 거푸집
ITVR20100206A1 (it) Struttura di fondazione particolarmente per edifici prefabbricati
KR101827381B1 (ko) 더블 월 피씨에 의한 구조물의 복수 층 시공구조 및 시공방법
CN101137537A (zh) 用于结构件的框架的制造方法以及由此获得的框架
KR102083677B1 (ko) 거더와 연장 지지부 간의 단차 맞물림 구조를 구비하는 pc 접합 구조물
CN110242037B (zh) 一种墙面铝模板及加工方法
CN108286316B (zh) 一种u型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及施工方法
KR20130022656A (ko) 습식공법과 건식공법을 결합한 하이브리드 건축 시공방법
JP5033478B2 (ja) 型枠パネル、コンクリート打設用型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構造物、構造物の施工方法
CN212388488U (zh) 鱼道池室结构
CN219118360U (zh) 型钢柱与钢筋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615, Building 29, Lane 1, 618, Dingyuan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Fangda Zhij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15, Building 29, Lane 1, 618, Dingyuan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0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FANGDA QINGLING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