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11578A - 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11578A
CN109911578A CN201910129299.3A CN201910129299A CN109911578A CN 109911578 A CN109911578 A CN 109911578A CN 201910129299 A CN201910129299 A CN 201910129299A CN 109911578 A CN109911578 A CN 109911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module
belt
module
maintenance tool
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92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11578B (zh
Inventor
余海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eipeng Vehicle Fittings Co.
Original Assignee
余海晏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余海晏 filed Critical 余海晏
Priority to CN2019101292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115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11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11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11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11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包括检测机构、工具室、传送机构以及管理终端,检测机构包括:对汽车进行故障检测的检测模块;发送故障信息的第一通信模块;管理终端包括:接收故障信息的处理模块;接收处理模块发送的工作指令并驱动系统中各部件运行的驱动模块;第一传送端包括:主传送带以及若干副传送带;转向装置设置于主传送带以及副传送带连接处,转向装置的台面设置为正多边形,且主传送带以及副传送带分别与台面的边对应,转向装置包括若干全向传动轮,各传动轮之间的夹角均等,且各传动轮之间由处理模块独立编辑转动方向;第二传送端包括:对向滑轨、驱动滑块、连接架以及载物板;工具室内存储有各类型的维修工具。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维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维修行业中,由于汽车车身零件繁多且不同部位的零件型号以及尺寸均不相同,由此在拆装零件时需要用到多种拆装工具;目前在修理厂中,各类工具混合在一起,且可能散放在各个修车位上,寻找起来十分麻烦,且容易丢失;此外,维修人员在修车过程中离开修车位去寻找维修工具影响维修效率,并且维修人员在车身下方时行动不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及其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包括检测机构、工具室、传送机构以及管理终端,检测机构为多个且分别设置于各个修车位上,所述检测机构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修车位内的汽车进行故障检测,并生成故障信息,所述故障信息包括故障原因以及故障部位;
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管理终端连接,通过网络将所述故障信息发送给所述管理终端;
第一摄像装置,与所述管理终端连接,用于获取汽车状态并将第一拍摄影像发送给所述管理终端;
所述管理终端包括:
处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故障信息,并对所述故障信息进行分析及存储;
驱动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接收所述处理模块发送的工作指令,用于驱动系统中的各部件运行;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端以及与所述第一传送端连通的第二传送端,所述第一传送端用于将维修工具转移至目标修车位且包括:
主传送带,所述主传送带的输入端设置于所述工具室内,其输出端与所述转向装置连通;
若干副传送带,所述副传送带的输入端与所述转向装置连通,其输出端设置于所述修车位内;
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设置于所述主传送带以及所述副传送带连接处,所述转向装置的台面设置为正多边形,且所述主传送带以及副传送带分别与所述台面的边对应,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若干全向传动轮,各传动轮之间的夹角均等,且各传动轮之间由所述处理模块独立编辑转动方向,并由所述驱动模块驱动转动;
所述第二传送端设置于所述修车位内,用于将维修工具转移至目标位置且包括:
对向滑轨,由两组直线滑轨构成,分别设置于所述修车位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地面之上;
驱动滑块,内嵌于所述对向滑轨,由所述处理模块编辑滑动轨迹,并由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滑动;
连接架,与所述驱动滑块相连,包括若干转向节,所述转向节由所述处理模块编辑旋转角度,并由所述驱动模块驱动转向;
载物板,与所述连接架相连,用于搭载维修工具;
所述工具室包括:
工具架,用于置放各类型的维修工具,所述维修工具在所述工具架上具有固定位置;
第二摄像装置,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工具室内的环境并将第二拍摄影像发送给所述处理模块;
挑拣装置,设置于所述工具架的正面,包括若干机械手,且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用于从所述工具架上挑拣维修工具并将所述维修工具转移至所述主传送带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第三传送端,所述第三传送端包括:
输送端口,设置于所述修车位内,且每个修车位内的对向滑轨各对应一个输送端口;
地下轨道,连通相邻修车位内相邻的输送端口;
传送带,由所述驱动模块驱动传送,用于实现维修工具在不同修车位之间的转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副传送带包括磁铁层,所述磁铁层置于次顶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两副传送带之间,包括:
固定带,中部设置为弹性绳,于所述弹性绳的两端绑定铁块,所述铁块的质量与所述弹性绳的长度呈正比;
置物盒,内置有若干不同长度的固定带;
若干操作臂,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用于从所述置物盒内取出固定带,并利用所述固定带将维修工具绑定在所述副传送带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转向装置还包括升降式防坠板,所述转向装置的台面的各边与所述主传送带或副传送带连通或悬空,在处于悬空的台面的边所在侧面设置防坠板,所述防坠板由所述驱动模块驱动完成上升或下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用于紧急调配维修工具,包括:
定位模块,用于获取无人机的位置信息;
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通过网络从所述处理模块获取目标修车位的位置;
导航模块,用于生成所述无人机的当前位置至目标修车位位置的飞行路线;
机械爪,设置于所述无人机的底部,由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抓紧或放松,用于抓取维修工具;
第三摄像装置,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无人机周边环境并将第三拍摄影像发送给所述处理模块。
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所述检测模块对修车位内的汽车进行故障检测,并生成故障信息,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通过网络将所述故障信息发送给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对所述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维修方案,所述维修方案包括维修过程中各个零件的拆卸顺序;
所述第一摄像装置获取所述故障部位的状态并将第一拍摄影像发送给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拍摄影像对所述故障部位进行分析,并生成零件信息,所述零件信息包括零件型号以及尺寸;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零件信息提取出与其对应的维修工具,提取出与所述检测模块对应的修车位的位置;
所述处理模块对所述修车位及其上方空间进行三维建模,并将所述故障部位在三维模型中进行标注;
所述处理模块向驱动模块输出提取信号,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挑拣装置从所述工具架上提取出所述维修工具并将其转移至主传送带上;
所述处理模块向驱动模块输出第一传送信号,所述驱动模块驱动主传送带启动将所述维修工具转移至所述转向装置上;
所述处理模块提取出与所述修车位连通的副传送带,并根据所述副传送带与所述转向装置的位置关系编辑各传动轮的转动情况,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传动轮将所述维修工具转移至所述副传送带上;
所述处理模块向所述驱动模块输出第二传送信号,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副传送带将所述维修工具转移至所述载物板上;
所述处理模块在三维模型中计算所述载物板与所述故障部位的位置关系,并编辑所述驱动滑块的滑动距离以及所述转向节的转向角度,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驱动滑块以及所述转向节将所述载物板转移至标记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
若工具室内不存在所需的维修工具时,则通过第三传送端从其他修车位调配,由维修人员或传送架自动翻转将所需维修工具送入输送端口,启动与所述输送端口连通的传送带,将所述维修工具转移至相邻修车位的输送端口;
若两修车位间隔有其他修车位,则经多次传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
当维修工具由转向装置进入副传送带时,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维修工具的尺寸向所述驱动模块输出固定信号,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操作臂从所述置物盒内取出固定带,并利用所述固定带将维修工具绑定在所述副传送带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
当所述主传送带或所述副传送带上的维修工具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则通过无人机调配,所述处理模块将维修工具的图像以及修车位位置发送给所述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通过第三摄像装置发送的第三拍摄影像判断所述无人机周边是否存在所需维修工具;
若是,所述处理模块向所述驱动模块输出抓取信号,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机械爪抓紧所述维修工具;
所述定位模块获取无人机的当前位置,所述导航模块生成所述无人机的当前位置至修车位位置的飞行路线,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飞行路线将所述维修工具转移至载物盘上。
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检测机构自动对修车位内的汽车进行故障检测,并将故障信息发送给管理终端,管理终端通过传送机构自动对修车位进行维修工具调配,且调配至故障部位,无需维修人员自行寻找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2、对维修工具进行统一管理,避免工具丢失。
3、修车位、副传送带以及转向装置端口之间建立关联,通过传动轮实现精准定位,避免维修工具在传送过程中丢失。
4、转向装置的各端与主传送带/副传送带相连或悬空,悬空的一侧设置有升降式防坠板,可防止维修工具从转向装置进入副传送带的过程中掉落。
5、各修车位之间建立第三传送端,若某一型号的维修工具均处于使用状态,则通过第三传送端从其他修车位调配,由维修人员或传送架自动翻转将所需维修工具送入输送端口,启动与输送端口连通的传送带,可实现维修工具在不同修车位的传送。
6、副传送带内置磁铁层,利用固定带可将维修工具绑定在副传送带上。
7、若多个修车位均需要从工具室调取维修工具,则可能造成传送机构拥堵,无人机可直接从工具室或传送机上抓取维修工具,再将维修工具送至修车位,其中,无人机还包括工具箱,工具箱内可同时存放多个维修工具,无人机一趟可搭载多个维修工具,提高传送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传递系统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传递系统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传递系统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修车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工具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挑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传送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传递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包括检测机构、工具室1、传送机构以及管理终端。
检测机构为多个且分别设置于各个修车位上,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模块2,用于对修车位内的汽车进行故障检测,并生成故障信息,故障信息包括故障原因以及故障部位;第一通信模块3,与管理终端连接,通过网络将故障信息发送给管理终端;第一摄像装置4,与管理终端连接,用于获取汽车状态并将第一拍摄影像发送给管理终端;管理终端包括:处理模块5,接收第一通信模块3发送的故障信息,并对故障信息进行分析及存储;驱动模块6,与处理模块5连接,接收处理模块5发送的工作指令,用于驱动系统中的各部件运行。
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端以及与第一传送端连通的第二传送端,第一传送端用于将维修工具转移至目标修车位且包括:主传送带9,主传送带9的输入端设置于工具室1内,其输出端与转向装置11连通;若干副传送带10,副传送带10的输入端与转向装置11连通,其输出端设置于修车位内;转向装置11,转向装置11设置于主传送带9以及副传送带10连接处,转向装置11的台面设置为正多边形,且主传送带9以及副传送带10分别与台面的边对应,转向装置11包括若干全向传动轮12,各传动轮12之间的夹角均等,且各传动轮12之间由处理模块5独立编辑转动方向,并由驱动模块6驱动转动;第二传送端设置于修车位内,用于将维修工具转移至目标位置且包括:对向滑轨13,由两组直线滑轨构成,分别设置于修车位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地面之上;驱动滑块14,内嵌于对向滑轨13,由处理模块5编辑滑动轨迹,并由驱动模块6驱动滑动;连接架15,与驱动滑块14相连,包括若干转向节16,转向节16由处理模块5编辑旋转角度,并由驱动模块6驱动转向;载物板17,与连接架15相连,用于搭载维修工具;工具室1包括:工具架18,用于置放各类型的维修工具,维修工具在工具架18上具有固定位置;第二摄像装置19,与处理模块5连接,用于获取工具室1内的环境并将第二拍摄影像发送给处理模块5;挑拣装置20,设置于工具架18的正面,包括若干机械手,且与驱动模块6连接,用于从工具架18上挑拣维修工具并将维修工具转移至主传送带9上。
该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三传送端,第三传送端包括:输送端口21,设置于修车位内,且每个修车位内的对向滑轨13各对应一个输送端口21;地下轨道22,连通相邻修车位内相邻的输送端口21;传送带,由驱动模块6驱动传送,用于实现维修工具在不同修车位之间的转移。
其中,副传送带10包括磁铁层,磁铁层置于次顶层。
传送机构还包括固定装置23,固定装置23设置于两副传送带10之间,包括:固定带,中部设置为弹性绳,于弹性绳的两端绑定铁块,铁块的质量与弹性绳的长度呈正比;置物盒24,内置有若干不同长度的固定带;若干操作臂25,与驱动模块6连接,用于从置物盒24内取出固定带,并利用固定带将维修工具绑定在副传送带10上。
转向装置11还包括升降式防坠板26,转向装置11的台面的各边与主传送带9或副传送带10连通或悬空,在处于悬空的台面的边所在侧面设置防坠板26,防坠板26由驱动模块6驱动完成上升或下降。
该传递系统还包括无人机27,无人机27用于紧急调配维修工具,包括:定位模块28,用于获取无人机27的位置信息;第二通信模块29,与处理模块5连接,通过网络从处理模块5获取目标修车位的位置;导航模块30,用于生成无人机27的当前位置至目标修车位位置的飞行路线;机械爪31,设置于无人机27的底部,由驱动模块6驱动抓紧或放松,用于抓取维修工具;第三摄像装置32,与处理模块5连接,用于获取无人机27周边环境并将第三拍摄影像发送给处理模块5。
具体地,本系统包括检测机构、工具室1、传送机构、管理终端以及无人机27,管理终端包括处理模块5以及驱动模块6,驱动模块6与处理模块5连接,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模块2、第一通信模块3以及第一摄像装置4,检测模块2与第一通信模块3连接,第一通信模块3以及第一摄像装置4分别与处理模块5连接,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端、第二传送端、第三传送端以及固定装置23,第一传送端包括主传送带9、若干副传送带10以及转向装置11,副传送带10包括磁铁层,转向装置11包括若干全向传动轮12以及升降式防坠板26,第二传送端包括对向滑轨13、驱动滑块14、连接架15以及载物板17,第三传送端包括输送端口21、地下轨道22以及传送带,固定装置23包括固定带、置物盒24、若干操作臂25,固定带包括弹性绳以及铁块,工具室1包括工具架18、第二摄像装置19以及挑拣装置20,无人机27包括定位模块28、第二通信模块29、导航模块30、机械爪31以及第三摄像装置32。
其中,检测机构设置于各个修车位上,且与修车位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一检测模块2可独立对一辆汽车进行故障检测,能够自动读取汽车电控系统中的故障,检测模块2具有如下功能:1.读取故障码、2.清除故障码、3.读取发动机动态数据流、4.示波功能、5.元件动作测试、6.匹配、设定和编码等功能、7.英汉辞典、计算器及其他辅助功能。现在故障车辆上找到诊断座,选择对应的诊断接口,根据车型,进入相应的诊断系统,读取故障码,查看数据流,最后生成故障信息,故障信息包括故障原因以及故障部位,而后检测模块2将故障信息发送给第一通信模块3,第一通信模块3再将故障信息发送给处理模块5,处理模块5在根据故障信息进行维修工具的传递,处理模块5还可根据发送故障信息的检测模块2的编号提取出与其对应的修车位位置。
以上方法为检测模块2提供的汽车内部系统故障检测方法,当汽车外部出现碰撞、爆胎等损伤时,检测模块2难以检测得出,因此,还需通过第一摄像装置4辅助检测,第一摄像装置4对修车位内的汽车进行全方位拍摄,并将第一拍摄影像发送给处理模块5,处理模块5对接收到的第一拍摄影像进行分析,分析方法为:处理模块5调取同型号新车图像与第一拍摄影像进行比对,当出现划痕、凹痕、爆胎等外观差异时则可生成故障信息。
挑拣装置20用于将维修工具从工具架18上转移至传送机构上,传送机构用于将维修工具从工具室1内传递至故障部位处。
工具室1内设置有多个工具架18,工具架18上摆放有各类型维修工具,每个工具架18配备有若干挑拣装置20,每个挑拣装置20包括若干机械手,处理模块5中预存各个维修工具在工具架18上的位置,从而控制机械手从工具架18上抓取目标维修工具再放置于传送机构上。
传送机构分为三部分,分别为第一传送端、第二传送端以及第三传送端,在第一传送端中,主传送带9先将维修工具从工具室1内转移至转向装置11上,转向装置11再将维修工具转移至对应的副传送带10上,副传送带10再将维修工具转移至与其连通的修车位,其中,转向装置11的一端与主传送带9相接,其余端与副传送带10相接或悬空,转向装置11具有变向功能,即将其上的维修工具转向不同的副传送带10,转向装置11独立于主传送带9以及副传送带10,在安装转向装置11时,在处理模块5中录入转向装置11各端与主传送带9以及副传送带10的对应关系,处理模块5中预存有转向装置11向各端传送的程序,在调整传动轮12工作情况时,处理模块5提取出与副传送带10相接的一端,再选择对应的程序执行即可。
在第二传送端中,对向滑轨13设置为修车位左右两侧的直线滑轨且固定在地面上,对向滑轨13与修车位等长,两侧的直线滑轨的轨道对向设置,即轨道朝向修车位内侧,对向滑轨13内嵌有若干驱动滑块14,驱动滑块14位于对向滑轨13外侧的一端与连接架15的一端固定相连,连接架15的另一端与载物板17相连,驱动滑块14、连接架15以及载物板17三者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转向节16将连接架15分为若干段,且可调整连接架15的形态,载物板17上分设多个储物格,可同时容纳多个维修工具。
第三传送端位于各个修车位之间且设置于地下,通过地下轨道22连通,地下轨道22内铺设双向传送带。
在各副传送带10带面的的下方均设置一层磁铁层,磁铁层与固定带配合可将维修工具固定在副传送带10上。
转向装置11每端并非全部都与主传送带9或副传送带10相连,在未与主传送带9或副传送带10相连的一侧设置升降式防坠板26,防坠板26的高度设置为0.1m,在使用过程中,防坠板26处于升起状态,可防止维修工具从旁掉落。
若多个修车位均需要从工具室1调取维修工具,则可能造成传送机构拥堵,通过配备无人机27可缓解拥堵情况,无人机27可直接从工具室1或传送机上抓取维修工具,再将维修工具送至修车位,其中,无人机27还包括工具箱,工具箱内可同时存放多个维修工具,无人机27一趟可搭载多个维修工具。
实施例二
如图1-7、9-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101、检测模块2对修车位内的汽车进行故障检测,并生成故障信息,第一通信模块3通过网络将故障信息发送给处理模块5。
102、处理模块5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维修方案,维修方案包括维修过程中各个零件的拆卸顺序。
103、第一摄像装置4获取故障部位的状态并将第一拍摄影像发送给处理模块5。
104、处理模块5通过第一拍摄影像对故障部位进行分析,并生成零件信息,零件信息包括零件型号以及尺寸。
105、处理模块5根据零件信息提取出与其对应的维修工具,提取出与检测模块2对应的修车位的位置。
106、处理模块5对修车位及其上方空间进行三维建模,并将故障部位在三维模型中进行标注。
107、处理模块5向驱动模块6输出提取信号,驱动模块6驱动挑拣装置20从工具架18上提取出维修工具并将其转移至主传送带9上。
108、处理模块5向驱动模块6输出第一传送信号,驱动模块6驱动主传送带9启动将维修工具转移至转向装置11上。
109、处理模块5提取出与修车位连通的副传送带10,并根据副传送带10与转向装置11的位置关系编辑各传动轮12的转动情况,驱动模块6驱动传动轮12将维修工具转移至副传送带10上。
110、处理模块5向驱动模块6输出第二传送信号,驱动模块6驱动副传送带10将维修工具转移至载物板17上。
111、处理模块5在三维模型中计算载物板17与故障部位的位置关系,并编辑驱动滑块14的滑动距离以及转向节16的转向角度,驱动模块6驱动该驱动滑块14以及转向节16将载物板17转移至标记位置。
其中,若工具室1内不存在所需的维修工具时,则通过第三传送端从其他修车位调配,由维修人员或传送架自动翻转将所需维修工具送入输送端口21,启动与输送端口21连通的传送带,将维修工具转移至相邻修车位的输送端口21;若两修车位间隔有其他修车位,则经多次传送。
当维修工具由转向装置11进入副传送带10时,处理模块5根据维修工具的尺寸向驱动模块6输出固定信号,驱动模块6驱动操作臂25从置物盒24内取出固定带,并利用固定带将维修工具绑定在副传送带10上。
具体地,用户将故障车辆驶入修车位或由拖车将故障车辆拖入修车位,而后检测模块2自动对故障车辆进行故障检测,若存在故障码,则提取出故障部位以及故障原因并生成故障信息,第二通信模块29将故障信息发送给处理模块5,处理模块5接收后对故障信息进行分析,分为两步:
第一步,根据故障原因制定维修方案,维修方案中包括各个零件的拆卸顺序,处理模块5将维修方案导出,供维修人员参考。
第二步,通过第一摄像装置4对故障部位各个需要拆卸的零件进行测量,测量包括零件型号以及尺寸,分析完毕后,再确定与上述型号以及尺寸均对应的维修工具,例如,拆装火花塞时使用的火花塞套筒,根据火花塞的装配位置以及火花塞六角的尺寸选用不同高度和径向尺寸的火花塞套筒;用于拆卸机油滤清器的专用型或通用型拆卸工具;更换弹簧避震时所用的减震弹簧压缩器;拆卸不同螺丝的螺丝刀扳手、碟式刹车分泵调整器以及气门弹簧装卸钳等维修工具,当处理模块5确定完所需的维修工具后,再通过发送故障信息的第二通信模块29确认修车位的位置,其次根据上述位置提取出与其对应的副传送带10,然后根据上述副传送带10提取出与其相接的转向装置11端口,最后根据上述端口提取出传动轮12执行的程序。
处理模块5对修车位及其上方空间进行三维建模,将故障部位在三维模型中进行标注,并获取故障部位的空间坐标,处理模块5提取出所需维修工具在工具架18上的位置,再根据上述流程通过驱动模块6控制挑拣装置20从工具架18上挑拣出所需维修工具并将其放置在主传送带9上,启动主传送带9,主传送带9将其上的维修工具向转向装置11传送,当维修工具到达转向装置11时,处理模块5按照上述流程启动传送轮执行的程序,传动轮12再将维修工具向副传送带10传送,当维修工具到达副传送带10时,处理模块5提前根据维修工具的尺寸选定固定带,并通过驱动模块6控制操作臂25从置物盒24内取出选定的固定带,固定带放于维修工具上方,其两端的铁块与副传送带10下的磁铁层吸附,起到固定作用。
驱动滑块14默认设置于副传送带10的末端,即连接架15与载物板17与副传送带10连通,当维修工具传送至修车位时,即位于副传送带10末端,维修工具自动传送至载物板17上,此时,处理模块5计算故障部位的第一位置、载物板17的第二位置以及驱动滑块14的第三位置,根据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位置关系编辑驱动滑块14的滑动距离以及转向节16的转向角度,其中,滑动距离以及转向角度中均包括方向,再对驱动滑块14以及转向节16进行微调,直至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重合度在预设范围内。
上述方法为将维修工具从工具调至修车位内的传递方法,本实施例还包括修车位之间的调配方法,当工具室1内某一型号的维修工具全部处于使用状态时,可通过第三传送端从其他修车位调取维修工具,当处理模块5判定工具室1内不存在某一型号的维修工具时,处理模块5调取该型号维修工具的去处,并向该型号维修工具所处的修车位发送传递信号,当该修车位使用完毕后,将维修工具送入靠近所需修车位一侧的输送端口21,启动与该输出端口对应的传送带,送入相邻修车位的输送端口21,如此循环,直至维修工具送入所需的修车位。
实施例三
如图8、11所示,当主传送带9或副传送带10上的维修工具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则通过无人机27调配,处理模块5将维修工具的图像以及修车位位置发送给第二通信模块2。
处理模块5通过第三摄像装置32发送的第三拍摄影像判断无人机27周边是否存在所需维修工具。
若是,处理模块5向驱动模块6输出抓取信号,驱动模块6驱动机械爪31抓紧维修工具。
定位模块28获取无人机27的当前位置,导航模块30生成无人机27的当前位置至修车位位置的飞行路线,无人机27按照飞行路线将维修工具转移至载物盘上。
具体地,当多个修车位同时需要从工具室1内调取维修工具时,则会增加传送机构的工作量,从而导致传送效率降低,为此,本实施例通过增设无人机27调配方法来提升维修工具的传送效率。
无人机27内置有定位模块28,当需要启动无人机27调配时,处理模块5从各定位模块28中获取各无人机27的位置信息,选择其中距离传送机构位置最近的一个无人机27,与该无人机27的第二通信模块29建立连接,编辑需要调取的维修工具的图像、修车位位置以及传送机构位置并发送给第二通信模块29,导航模块30生成无人机27当前位置至传送机构的第一飞行路线,无人机27按照第一飞行路线沿传送机构飞行,第一飞行路线包括主传送带9以及转向装置11,第三摄像装置32获取沿途环境并将第三拍摄影像发送给处理模块5,当第三拍摄影像中出现上述图像时,处理模块5编辑无人机27的飞行路线使其飞行至维修工具的正上方并与维修工具保持静止状态,通过驱动模块6控制机械爪31抓取其下方的维修工具,导航模块30生成无人机27当前位置至修车位位置的第二飞行路线,无人机27按照第二飞行路线飞行,当无人机27达到修车位后,处理模块5根据载物板17的空间坐标调整无人机27的飞行路线使其悬停于载物板17的正上方,释放机械爪31,使得维修工具置于载物板17上。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包括检测机构、工具室(1)、传送机构以及管理终端,其特征在于,检测机构为多个且分别设置于各个修车位上,所述检测机构包括:
检测模块(2),用于对所述修车位内的汽车进行故障检测,并生成故障信息,所述故障信息包括故障原因以及故障部位;
第一通信模块(3),与所述管理终端连接,通过网络将所述故障信息发送给所述管理终端;
第一摄像装置(4),与所述管理终端连接,用于获取汽车状态并将第一拍摄影像发送给所述管理终端;
所述管理终端包括:
处理模块(5),接收所述第一通信模块(3)发送的故障信息,并对所述故障信息进行分析及存储;
驱动模块(6),与所述处理模块(5)连接,接收所述处理模块(5)发送的工作指令,用于驱动系统中的各部件运行;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端以及与所述第一传送端连通的第二传送端,所述第一传送端用于将维修工具转移至目标修车位且包括:
主传送带(9),所述主传送带(9)的输入端设置于所述工具室(1)内,其输出端与所述转向装置(11)连通;
若干副传送带(10),所述副传送带(10)的输入端与所述转向装置(11)连通,其输出端设置于所述修车位内;
转向装置(11),所述转向装置(11)设置于所述主传送带(9)以及所述副传送带(10)连接处,所述转向装置(11)的台面设置为正多边形,且所述主传送带(9)以及副传送带(10)分别与所述台面的边对应,所述转向装置(11)包括若干全向传动轮(12),各传动轮(12)之间的夹角均等,且各传动轮(12)之间由所述处理模块(5)独立编辑转动方向,并由所述驱动模块(6)驱动转动;
所述第二传送端设置于所述修车位内,用于将维修工具转移至目标位置且包括:
对向滑轨(13),由两组直线滑轨构成,分别设置于所述修车位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地面之上;
驱动滑块(14),内嵌于所述对向滑轨(13),由所述处理模块(5)编辑滑动轨迹,并由所述驱动模块(6)驱动滑动;
连接架(15),与所述驱动滑块(14)相连,包括若干转向节(16),所述转向节(16)由所述处理模块(5)编辑旋转角度,并由所述驱动模块(6)驱动转向;
载物板(17),与所述连接架(15)相连,用于搭载维修工具;
所述工具室(1)包括:
工具架(18),用于置放各类型的维修工具,所述维修工具在所述工具架(18)上具有固定位置;
第二摄像装置(19),与所述处理模块(5)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工具室(1)内的环境并将第二拍摄影像发送给所述处理模块(5);
挑拣装置(20),设置于所述工具架(18)的正面,包括若干机械手,且与所述驱动模块(6)连接,用于从所述工具架(18)上挑拣维修工具并将所述维修工具转移至所述主传送带(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传送端,所述第三传送端包括:
输送端口(21),设置于所述修车位内,且每个修车位内的对向滑轨(13)各对应一个输送端口(21);
地下轨道(22),连通相邻修车位内相邻的输送端口(21);
传送带,由所述驱动模块(6)驱动传送,用于实现维修工具在不同修车位之间的转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传送带(10)包括磁铁层,所述磁铁层置于次顶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固定装置(23),所述固定装置(23)设置于两副传送带(10)之间,包括:
固定带,中部设置为弹性绳,于所述弹性绳的两端绑定铁块,所述铁块的质量与所述弹性绳的长度呈正比;
置物盒(24),内置有若干不同长度的固定带;
若干操作臂(25),与所述驱动模块(6)连接,用于从所述置物盒(24)内取出固定带,并利用所述固定带将维修工具绑定在所述副传送带(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11)还包括升降式防坠板(26),所述转向装置(11)的台面的各边与所述主传送带(9)或副传送带(10)连通或悬空,在处于悬空的台面的边所在侧面设置防坠板(26),所述防坠板(26)由所述驱动模块(6)驱动完成上升或下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人机(27),所述无人机(27)用于紧急调配维修工具,包括:
定位模块(28),用于获取无人机(27)的位置信息;
第二通信模块(29),与所述处理模块(5)连接,通过网络从所述处理模块(5)获取目标修车位的位置;
导航模块(30),用于生成所述无人机(27)的当前位置至目标修车位位置的飞行路线;
机械爪(31),设置于所述无人机(27)的底部,由所述驱动模块(6)驱动抓紧或放松,用于抓取维修工具;
第三摄像装置(32),与所述处理模块(5)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无人机(27)周边环境并将第三拍摄影像发送给所述处理模块(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所述检测模块(2)对修车位内的汽车进行故障检测,并生成故障信息,所述第一通信模块(3)通过网络将所述故障信息发送给处理模块(5);
所述处理模块(5)对所述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维修方案,所述维修方案包括维修过程中各个零件的拆卸顺序;
所述第一摄像装置(4)获取所述故障部位的状态并将第一拍摄影像发送给所述处理模块(5);
所述处理模块(5)通过所述第一拍摄影像对所述故障部位进行分析,并生成零件信息,所述零件信息包括零件型号以及尺寸;
所述处理模块(5)根据所述零件信息提取出与其对应的维修工具,提取出与所述检测模块(2)对应的修车位的位置;
所述处理模块(5)对所述修车位及其上方空间进行三维建模,并将所述故障部位在三维模型中进行标注;
所述处理模块(5)向驱动模块(6)输出提取信号,所述驱动模块(6)驱动所述挑拣装置(20)从所述工具架(18)上提取出所述维修工具并将其转移至主传送带(9)上;
所述处理模块(5)向驱动模块(6)输出第一传送信号,所述驱动模块(6)驱动主传送带(9)启动将所述维修工具转移至所述转向装置(11)上;
所述处理模块(5)提取出与所述修车位连通的副传送带(10),并根据所述副传送带(10)与所述转向装置(11)的位置关系编辑各传动轮(12)的转动情况,所述驱动模块(6)驱动所述传动轮(12)将所述维修工具转移至所述副传送带(10)上;
所述处理模块(5)向所述驱动模块(6)输出第二传送信号,所述驱动模块(6)驱动所述副传送带(10)将所述维修工具转移至所述载物板(17)上;
所述处理模块(5)在三维模型中计算所述载物板(17)与所述故障部位的位置关系,并编辑所述驱动滑块(14)的滑动距离以及所述转向节(16)的转向角度,所述驱动模块(6)驱动所述驱动滑块(14)以及所述转向节(16)将所述载物板(17)转移至标记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能传递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工具室(1)内不存在所需的维修工具时,则通过第三传送端从其他修车位调配,由维修人员或传送架自动翻转将所需维修工具送入输送端口(21),启动与所述输送端口(21)连通的传送带,将所述维修工具转移至相邻修车位的输送端口(21);
若两修车位间隔有其他修车位,则经多次传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维修工具由转向装置(11)进入副传送带(10)时,所述处理模块(5)根据所述维修工具的尺寸向所述驱动模块(6)输出固定信号,所述驱动模块(6)驱动操作臂(25)从所述置物盒(24)内取出固定带,并利用所述固定带将维修工具绑定在所述副传送带(1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主传送带(9)或所述副传送带(10)上的维修工具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则通过无人机(27)调配,所述处理模块(5)将维修工具的图像以及修车位位置发送给所述第二通信模块(29);
所述处理模块(5)通过第三摄像装置(32)发送的第三拍摄影像判断所述无人机(27)周边是否存在所需维修工具;
若是,所述处理模块(5)向所述驱动模块(6)输出抓取信号,所述驱动模块(6)驱动所述机械爪(31)抓紧所述维修工具;
所述定位模块(28)获取无人机(27)的当前位置,所述导航模块(30)生成所述无人机(27)的当前位置至修车位位置的飞行路线,所述无人机(27)按照所述飞行路线将所述维修工具转移至载物盘上。
CN201910129299.3A 2019-02-21 2019-02-21 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及其方法 Active CN1099115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9299.3A CN109911578B (zh) 2019-02-21 2019-02-21 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9299.3A CN109911578B (zh) 2019-02-21 2019-02-21 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11578A true CN109911578A (zh) 2019-06-21
CN109911578B CN109911578B (zh) 2020-10-09

Family

ID=66961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9299.3A Active CN109911578B (zh) 2019-02-21 2019-02-21 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1157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1092A (zh) * 2019-11-02 2020-04-17 北京斯马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物业工作人员交互工作平台
CN111950904A (zh) * 2020-08-13 2020-11-17 日照古工船舶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检修作业调配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19786A (ja) * 1994-05-27 1995-12-08 Toshiba Corp 処理システム
CN1562686A (zh) * 2004-04-09 2005-01-12 北京瑞威世纪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枕木式车辆动态故障检测装置
CN101263499A (zh) * 2005-07-11 2008-09-10 布鲁克斯自动化公司 智能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
CN205950383U (zh) * 2016-08-19 2017-02-15 合肥亿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装配线待维修零件管理装置
CN107555187A (zh) * 2017-08-03 2018-01-09 汤庆佳 一种无人机引导的物流码垛机器人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19786A (ja) * 1994-05-27 1995-12-08 Toshiba Corp 処理システム
CN1562686A (zh) * 2004-04-09 2005-01-12 北京瑞威世纪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枕木式车辆动态故障检测装置
CN101263499A (zh) * 2005-07-11 2008-09-10 布鲁克斯自动化公司 智能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
CN205950383U (zh) * 2016-08-19 2017-02-15 合肥亿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装配线待维修零件管理装置
CN107555187A (zh) * 2017-08-03 2018-01-09 汤庆佳 一种无人机引导的物流码垛机器人控制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1092A (zh) * 2019-11-02 2020-04-17 北京斯马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物业工作人员交互工作平台
CN111950904A (zh) * 2020-08-13 2020-11-17 日照古工船舶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检修作业调配系统
CN111950904B (zh) * 2020-08-13 2024-02-09 日照古工船舶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检修作业调配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11578B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1112610B4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drahtlosen Übertragen elektrischer Energie auf Fahrzeuge in der Art "mobiler Zapfsäulen" sowie Computerprogramm und maschinenlesbarer Träger
CN109911578A (zh) 一种汽车维修工具自动化传递系统及其方法
CN105023459B (zh) 一种车位车牌移动式识别装置及识别方法
CN107225383A (zh) 一种自动化装配机
CN106647819A (zh) 移动式图像采集装置及高速列车一级检修智能辅助系统
CN111005272B (zh) 一种基于悬挂式磁悬浮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维护设备
CN109968317B (zh) 一种室内变电站智能检测抢修机器人
CN106786140B (zh) 一种带电作业机器人耐张绝缘子更换方法
CN107380420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机械臂的起重机金属结构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7345845U (zh) 一种铁路工务线路安全隐患巡检系统
CN107389686A (zh) 一种针对机车底部的检测机器人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7838903A (zh) 高压输电线巡线机器人装置及系统
CN108519507A (zh) 一种基于双频双路无线触发输电线路验电装置
CN105159208B (zh) 远程无人环境下的监控和执行方法及其监控和执行平台
CN115278179A (zh) 生产线安全监控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7644545A (zh) 一种无人机车位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10320876A (zh) 一种燃煤锅炉检修系统及方法
CN106427429B (zh) 用于检测车钩连接性能的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3635308A (zh) 一种手眼一体化退役汽车零部件自动拆解方法及拆解装置
CN206172476U (zh) 分光机进料系统及分光机
CN116632717A (zh) 一种电力巡检用的无人机巡检设备及巡检方法
CN106695785B (zh) 一种带电作业机器人跌落式熔断器检测方法
CN115582817A (zh) 一种铁轨扣件检修机器人系统和铁轨扣件检修方法
CN105290766A (zh) 一种自动螺钉锁付防差错设备及方法
CN115494855A (zh) 无人机飞管系统综合调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0

Address after: Feiyun Town Ruian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5200 Lin Yanglin Kitamura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Feipeng Vehicle Fittings Co.

Address before: 215400 Room 502, Building 5, Hanle Garden, Daqing Jinxiu New Town, Taic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Yu Haiya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