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4597B - 一种馈电设备、天线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馈电设备、天线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04597B CN109904597B CN201711310137.7A CN201711310137A CN109904597B CN 109904597 B CN109904597 B CN 109904597B CN 201711310137 A CN201711310137 A CN 201711310137A CN 109904597 B CN109904597 B CN 1099045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biner
- cavity
- phase shifter
- jth
- i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1125929 Trisopterus lusc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3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 H01Q3/3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by mechanical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3/00—Antennas with active circuits or circuit elements integrated within them or attached to them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18—Phase-shift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12—Coupling devices having more than two 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18—Input circuits, e.g. for coupling to an antenna or a transmission line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馈电设备、天线及电子设备,属于通信领域。该馈电设备包括:移相器、合路器、跨接件。移相器具有第一腔体,合路器具有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邻接,并且移相器和合路器通过跨接件连接。本申请能够降低馈电设备的成本,减小馈电设备的信号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馈电设备、天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天线是电子设备的重要部件之一,电子设备利用天线收发数据。其中,天线包括馈电设备和辐射单元等部件,馈电设备用于将需要发送的不同频段的电流信号转换成辐射单元要求的电流强度和相位的电流信号,辐射单元再将转换后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磁波信号辐射出去。
而现有的馈电设备结构体积较大,尤其是移相器和合路器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凑,馈电设备的损耗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小馈电设备的体积,减小馈电设备的信号损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馈电设备、天线及电子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馈电设备,包括:移相器、合路器、跨接件。移相器具有第一腔体,合路器具有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邻接,并且移相器和合路器通过跨接件连接,这样可以移相器与合路器之间的距离变短,进而使跨接件较短,从而减小馈电设备的体积,减小馈电设备的信号损耗。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馈电设备包括的移相器数目为M,M为大于1的整数,不同移相器具有的第一腔体为同一腔体。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馈电设备包括的移相器数目为M,M为大于1的整数,不同移相器具有的第一腔体为不同腔体。这样可以增加相邻两个移相器之间的隔离度,减小相邻两个移相器之间相互产生的信号影响。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不同移相器具有的第一腔体为不同腔体时,不同移相器具有的第一腔体上下并排放置或左右并排放置。具体的,不同第一腔体的上、下腔壁贴合;或者不同第一腔体的左、右腔壁贴合。其中,所述的贴合可以是部分贴合,也可以是全部贴合,即,不同的两个第一腔体的其中一个第一腔体的上腔壁的部分或者全部,与另一个第一腔体的下腔壁的部分或者全部贴合。或者不同的两个第一腔体的其中一个第一腔体的右腔壁的部分或者全部,与另一个第一腔体的左腔壁的部分或者全部贴合。其中,此处上下左右只是示例,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这样不同第一腔体之间更加紧凑,便于移相器和移相器之间的连接,以及移相器和合路器之间的连接,从而减少馈电设备的损耗。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馈电设备包括的合路器数目为N,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第j个合路器具有的第二腔体只有一个腔室,第j个合路器还包括M个支路单元,M个支路单元都对应同一个第二腔体,第i个移相器的第j个输出端和第j个合路器的第i个支路单元通过跨接件连接,i=1、2……M。这样可以节约腔体的数量,从而减少馈电设备的体积,便于馈电设备的小型化。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馈电设备包括的合路器数目为N,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第j个合路器的第二腔体包括M个腔室,第j个合路器还包括M个支路单元,M为大于1的整数,j=1、2……N;第j个合路器的第i个支路单元与第i个腔室一一对应,第i个移相器的第j个输出端和第j个合路器的第i个支路单元通过跨接件连接,i=1、2……M。这样可以增加相邻两个合路器之间的隔离度以及增加同一个合路器的支路单元之间的隔离度,从而提高该馈电设备的性能。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腔体的M个腔室上下并排放置或右右并排放置。具体的,相邻两个腔室的腔室壁全部或者部分贴合。这样容易使合路器的每个腔室相邻且连接,使得合路器得结构更加紧凑,便于合路器与合路器,以及合路器与移相器的连接,从而降低了馈电设备的损耗。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腔体和至少一个第二腔体一体成型,具体的,第一腔体的下腔壁的部分或者全部,与第二腔体的上腔壁的部分或者全部为同一腔壁;或者第一腔体的左腔壁的部分或者全部,与第二腔体右腔壁的部分或者全部为同一腔壁。其中,此处上下左右只是示例,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这样使至少一个第一腔体和至少一个第二腔体相邻且连接,从而可以降低因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互连接的损耗。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跨接件包括:金属片和插接头,插接头固定在金属片的一边缘上;金属片与移相器焊接且插接头插接在合路器,或者,金属片与合路器焊接且插接头插接在移相器。这样插接头插接在移相器上时,金属片得到支撑,便于将金属片与合路器焊接,或者插接头插接在合路器上时,金属片得到支撑,便于将金属片与移相器焊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金属片和插接头一体成型。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馈电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馈电设备,和/或第二方面的天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馈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馈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馈电设备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馈电设备的俯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馈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馈电设备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馈电设备的斜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跨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带线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带线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滑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天线是电子设备的重要部件之一,参见图1,天线包括至少M个信号输入端a、馈电设备b和至少N个辐射单元c等部件;馈电设备b具有M个输入端和N个输出端,馈电设备b的M个输入端中的每个输入端与一个信号输入端a连接,馈电设备b的N个输出端中的每个输出端与一个或者一列辐射单元c连接。M为大于1的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馈电设备b接收M个信号输入端a输入的不同频段的电流信号,根据接收的不同频段的电流信号,获取至少N路电流强度和相位不同的电流信号,向每个/每列辐射单元c发送一路获取的电流信号。每个/没列辐射单元c接收一路电流信号,并将该路电流信号转换为电磁波信号辐射出去。对于馈电设备b的详细实现,可以参见如下任一实施例的内容。
参见图2或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馈电设备,包括:
移相器1、合路器2、跨接件3,移相器1具有第一腔体11,合路器2具有第二腔体21,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21邻接,并且移相器1和合路器2通过跨接件3连接。
其中,馈电设备可以包括M个移相器1和N个合路器2。
可选的,每个移相器1具有一个输入端和X个输出端,X为大于或等于N的整数。每个合路器2具有M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第i个移相器1的第j个输出端与第j个合路器2的第i个输入端通过跨接件3连接,i=1、2……M,j=1、2……N。在N小于X的情况下每个移相器1会存在部分输出端空置,即这部分输出端不接悬空不处理,可以不与合路器对接。
第i个移相器1的输入端与天线上的一个信号输入端a连接,用于接收该信号输入端a输入的一个频段的电流信号,改变该电流信号的相位以及变换该电流信号的电流强度,得到X路不同电流强度和相位的电流信号,该X路电流信号仍属于同一个频段,从每个输出端输出一路电流信号。
第j个合路器与天线上的一个/一列辐射单元c连接,用于从第1个移相器1的第j个输出端接收一个频段的电流信号,从第2个移相器1的第j个输出端接收另一个频段的电流信号……从第M个移相器1的第j个输出端接收再一个频段的电流信号,即接收到M个频段的电流信号,将该M个频段的电流信号合成一路电流信号,将该一路电流信号输入到该辐射单元c中。
在本申请中克服了技术困难,使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21邻接,移相器1与合路器2之间的距离变的较短,进而使跨接件3也较短,减小了馈电设备的成本和信号损耗。
可选的,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21可以一体成型。示例的,第一腔体11的下腔壁的部分或者全部,与第二腔体21的上腔壁的部分或者全部为同一腔壁;或者第一腔体11的左腔壁的部分或者全部,与第二腔体21右腔壁的部分或者全部为同一腔壁。其中,此处上下左右只是示例,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该M个移相器1和该N个合路器2可以采用如下两种布局方式进行布局,分别为:
第一种布局方式,参见图2和图4,该M个移相器1可上下并排放置,N个合路器2可以一个个的串行放置,即N个合路器2左右并排放置。且每个合路器2与该M个移相器1相邻。
例如,在图2所示的实例中,馈电设备包括第一个移相器1a和第二个移相器1b,即M=2,第一个移相器1a和第二个移相器1b上下并排放置。以及参见图5,该馈电设备包括第一个合路器2aa、第二个合路器2ab和第三个合路器2ac,即N=3。第一个合路器2aa、第二个合路器2ab和第三个合路器2ac一个个的串行放置。
在第一种布局方式下,跨接件3的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金属片31和插接头32,金属片31的宽度大于插接头32的宽度,插接头32固定在金属片31的一边缘上。参见图6(1)至6(3),金属片31相对的两端向同一方向弯折成弯折部,插接头32固定在其中一个弯折部上。此处金属片31以及插接头32的宽度和形状只是示例,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参见图2,金属片31的另一弯折部与移相器1焊接且插接头32插接在合路器2上,或者,金属片31的另一弯折部与合路器2焊接且插接头32插接在移相器1上,实现移相器1和合路器2之间的连接。
在实现时,第i个移相器1的第j个输出端与金属片31焊接,插接头32插接在第j个合路器2的第i个输入端上,第j个合路器2的第i个输入端上设有插孔。或者,第j个合路器2的第i个输入端与金属片31焊接,插接头32插接在第i个移相器1的第j个输出端上,第i个移相器1的第j个输出端上设有插孔。
在第一种布局方式中,不同移相器1具有的第一腔体11可以为不同腔体。例如,在图2所示的实例中,第一个移相器1a具有的第一腔体11a和第二个移相器1b具有的第一腔体11b为不同的两个腔体;或者,参见图7,不同移相器1具有的第一腔体11为同一腔体。例如,在图7所示的实例中,第一个移相器1a和第二个移相器1b具有同一个第一腔体11。
对于不同移相器1具有的第一腔体11为不同腔体的结构,不同移相器1具有的第一腔体11可以上下并排放置,例如,在图2和图4所示的实例中,第一个移相器1a具有的第一腔体11a和第二个移相器1b具有的第一腔体11b上下并排放置。
对于不同移相器1具有的第一腔体11为不同第一腔体的结构,每个移相器1的结构可以相同,对于第i个移相器1,第i个移相器1除了具有第一腔体11外,还可以包括移相单元12。
参图5(图5是图2的俯视图),移相单元12具有一个输入端Pin和X个输出端(图中未画出),移相单元12安装在第一腔体11中,输入端Pin可以伸出第一腔体11外并作为第i个移相器1的输入端,第j个输出端与第j个合路器的第i个输入端通过跨接件3连接。
对于不同移相器1具有的第一腔体11为同一腔体的结构,参见图7,每个移相器1还具有各自的移相单元12,每个移相器1的移相单元12的结构可以相同,且每个移相器1的移相单元12均安装在同一个第一腔体11内。在这种结构中,第i个移相器1的移相单元12具有一个输入端Pin和X个输出端(图中未画出),输入端Pin可以伸出第一腔体11外并作为第i个移相器1的输入端,第j个输出端与第j个合路器的第i个输入端通过跨接件3连接。
对于不同移相器1具有的第一腔体11为同一腔体的结构,为了减小相邻两个移相单元12之间相互产生的信号影响,相邻两个移相单元12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图2所示实例中的相邻两个移相单元12之间的距离。
其中,对于上述第i个移相器1,第i个移相器1的移相单元12用于接收天线的信号输入端a输入的一个频段的电流信号,改变该电流信号的相位以及变换该电流信号的电流强度,得到X路不同电流强度和相位的电流信号,从每个输出端输出一路电流信号。
可选的,参见图2和图4,在第一种布局方式下,对于每个合路器2,例如对于第j个合路器2,第j个合路器2的第二腔体21包括M个腔室211,该M个腔室211可以上下并排放置,第j个合路器2还包括M个支路单元22,第j个合路器2的第i个支路单元22与第j个合路器2的第i个腔室211一一对应,第i个移相器1的第j个输出端和第j个合路器2的第i个支路单元22通过跨接件3连接。
例如,在图2所示的实例中,第j个合路器2可以包括两个支路单元22,分别为第一个支路单元2a和第二个支路单元2b,第j个合路器2的第二腔体21包括两个腔室211,分别为第一个腔室21a和第二个腔室21b。第一个腔室21a和第二个腔室21b上下并排放置,第一个支路单元2a与第一个腔室21a对应,第一个支路单元2a通过跨接件3与第一个移相器1a的第j个输出端连接,第二个支路单元2b与第二个腔室21b对应,第二个支路单元2b通过跨接件3与第二个移相器1b的第j个输出端连接。
参见图2,对于每个合路器2,例如对于第j个合路器2,第j个合路器2中的第i个支路单元22的输入端为第j个合路器2的第i个输入端,通过跨接件3与第i个移相器1的第j个输出端连接。第j个合路器2中包括的M个支路单元22的输出端均与插针23连接,插针23再与第j个合路器的输出端Pout连接。
参见图5,每个合路器2的第i个支路单元22可以连通,在每个合路器2的第i个支路单元22中相邻两个第i个支路单元22之间可以间隔较大的距离,以减小相邻两个第i个支路单元22之间相互产生的信号影响。或者,
每个合路器2的第i个支路单元22可以不连通,即每个合路器2的第i个支路单元22为不同腔室。这样可以增加相邻两个支路单元22之间的隔离度。
可选的,参见图7,在第一种布局方式下,第j个合路器2的第二腔体21中共有一个腔室,每个合路器2还包括M个支路单元22,该M个支路单元22安装在该第二腔体21中,该M个支路单元22都对应同一个腔室。第i个移相器1的第j个输出端和第j个合路器的第i个支路单元22通过跨接件3连接。
在图7的实施方式中,第j个合路器2包括的M个支路单元22上下并排放置。第j个合路器2中的第i个支路单元22的输入端为第j个合路器2的第i个输入端,通过跨接件3与第i个移相器1的第j个输出端连接。第j个合路器2中包括的M个支路单元22的输出端均与插针23连接,插针23再与第j个合路器2的输出端Pout连接。
对于某些电子设备,这类电子设备的体积往往较大,该电子设备对天线的体积大小要求不高,可以允许天线的体积较大,这种情况下合路器2的第二腔体21具有一个腔室,且第二腔体21的高度较高,这样可以使相邻两个支路单元22之间间隔的距离较大,减小相邻两个支路单元22之间相互产生的影响。或者,
对于某些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的天线对合路器2的隔离度要求不高,这种情况下合路器2的第二腔体21具有同一个腔室,在第二腔体21中相邻两个支路单元22之间还设置有隔离板,该隔离板的材料可以为金属。
可选的,每个合路器2的第二腔体21可以连通。在第二腔体21中相邻两个合路器2可以间隔较大的距离,以减小相邻两个合路器2之间相互产生信号影响。或者,
每个合路器2的第二腔体21可以不连通,即每个合路器2具有的第二腔体21为不同第二腔体21。这样可以增加相邻两个合路器2之间的隔离度。
第二种布局方式,参见图3和图8,该M个移相器1可左右并排放置,N个合路器2可以在该M个移相器1的上方串行放置,或N个合路器2可以在该M个移相器1的下方串行放置。
例如,在图3和图9所示的实例中,馈电设备包括第一个移相器1a、第二个移相器1b和第三个移相器1c,即M=3,以及包括第一个合路器2aa、第二个合路器2ab、第三个合路器2ac、第四个合路器2ad和第五个合路器2ae,即N=5。第一个移相器1a、第二个移相器1b和第三个移相器1c左右并排放置,第一个合路器2aa、第二个合路器2ab、第三个合路器2ac、第四个合路器2ad和第五个合路器2ae在该三个移相器1的上方串行放置。
在第二种布局方式下,跨接件3的结构如图10所示,包括金属片31和插接头32,金属片31的宽度大于插接头32的宽度,插接头32固定在金属片31的一边缘上。
金属片31为平面结构,与移相器1焊接且插接头32插接在合路器2上,或者,金属片31与合路器2焊接且插接头32插接在移相器1上,实现在竖直方向上连接移相器1和合路器2。
在实现时,第i个移相器1的第j个输出端与金属片31焊接,插接头32插接在第j个合路器2的第i个输入端上,第j个合路器2的第i个输入端上设有插孔。或者,第j个合路器2的第i个输入端与金属片31焊接,插接头32插接在第i个移相器1的第j个输出端上,第i个移相器1的第j个输出端上设有插孔。
对于图6或图10所述的跨接件3,该跨接件3包括的金属片31和插接头32可以一体成型。
在第二种布局方式中,不同移相器1具有的第一腔体11可以为不同第一腔体11。例如,在图3所示的实例中,第一个移相器1a具有的第一腔体11a、第二个移相器1b具有的第一腔体11b和第三个移相器1c具有的第一腔体11c为不同的三个腔体,且该三个第一腔体11左右并排放置。
参见图3,在第二种布局方式中,每个移相器1的结构可以相同,对于第i个移相器1,第i个移相器1除了具有第一腔体11外,还可以包括移相单元12。
移相单元12具有一个输入端Pin和X个输出端(图中未画出),移相单元12安装在第一腔体11中,输入端Pin可以伸出第一腔体11外并作为第i个移相器1的输入端,第j个输出端与第j个合路器的第i个输入端通过跨接件3连接。
可选的,参见图3和图8,在第二种布局方式下,对于第j个合路器2,第j个合路器2的第二腔体21包括M个腔室211,该M个腔室211可以左右并排放置,合路器2还包括M个支路单元22,第j个合路器2的第i个支路单元22与第i个腔室211一一对应,第i个移相器1的第j个输出端和第i个支路单元22通过跨接件3连接。
例如,在图3所示的实例中,第j个合路器2的第二腔体21包括三个腔室211,分别为第一个腔室21a、第二个腔室21b和第三个腔室21c,该合路器2还包括第一个支路单元2a、第二个支路单元2b和第三个支路单元2c。第一个腔室21a、第二个腔室21b和第三个腔室21c左右并排放置。第一个支路单元2a与第一个腔室21a对应,第一个支路单元2a通过跨接件3与第一个移相器1a的第j个输出端连接;第二个支路单元2b与第二个腔室21b对应,第二个支路单元2b通过跨接件3与第二个移相器1b的第j个输出端连接;第三个支路单元2c与第三个腔室21c对应,第三支路单元2c通过跨接件3与第三个移相器1c的第j个输出端连接。
参见图3,对于每个合路器2,例如对于第j个合路器2,第j个合路器2中的第i个支路单元22的输入端为第j个合路器2的第i个输入端,通过跨接件3与第i个移相器1的第j个输出端连接。第j个合路器2中包括的M个支路单元22的输出端均与插针23连接,插针23再与第j个合路器的输出端Pout连接。
参见图9,每个合路器2的第i个腔室211之间可以连通。在第i个腔室211中相邻两个第i个支路单元22之间可以间隔较大的距离,以减小相邻两个第i个支路单元22之间存在的相互信号影响。或者,
每个合路器2的第i个腔室211之间可以不连通,即每个合路器2的第i个腔室211为不同腔室。这样可以增加相邻两个第i个支路单元22之间的隔离度。
对于上述任意一种布局方式中的第i个移相器1具有的第一腔体11的材料可以为金属,第一腔体11可以作为第i个移相器1的接地端。第j个合路器2具有的第二腔体21的材料可以为金属,第二腔体21可以作为第j个合路器2的接地端。
对于上述任意一种布局方式中的第i个移相器1的移相单元12,参见图2、图3和图7,移相单元12包括第一支撑介质121和第一带线网络122,第一带线网络122通过第一支撑介质121安装在第i个移相器1具有的第一腔体11中,第一带线网络122具有一个输入端Pin和X个输出端(图中未画出);
第一带线网络122的输入端Pin伸出第一腔体11外并作为第i个移相器1的输入端Pin,第一带线网络122的第j个输出端与第j个合路器2的第i个输入端连接。
可选的,第一带线网络122可附着在第一支撑介质121的表面上,示例的,第一支撑介质121为印刷电路板的介质,第一带线网络122为印刷电路板的覆铜层。
第一带线网络122的输入端Pin与天线上的一个信号输入端a连接,用于接收该信号输入端a输入的一个频段的电流信号,改变该电流信号的相位以及变换该电流信号的电流强度,得到X路不同电流强度和相位的电流信号,从每个输出端输出一路电流信号。
可选的,参见图2、图3和图7,第一腔体11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设有滑槽,第一支撑介质121通过该两个内侧壁上的滑槽安装在第一腔体11内。
可选的,仍参见图2、图3和图7,移相单元12还包括滑动介质123,第一支撑介质121内设有滑孔,滑动介质123安装在该滑孔内,滑动介质123可在该滑孔内滑动。
其中,可以使用拉杆带动滑动介质123在该滑孔内滑动。滑动介质123与第一带线网络122接触,通过滑动介质123在该滑孔内滑动,可以改变第一带线网络122从每个输出端输出的电流信号的相位。
可选的,参见图2,滑动介质123包括:
第一滑动介质e和第二滑动介质f,第一滑动介质e和第二滑动介质f扣合在一起形成滑动介质123。
可选的,参见图11,第一滑动介质e和第二滑动介质f之间设有卡扣结构g,通过该卡扣结构g使第一滑动介质e和第二滑动介质f能够扣合在一起形成滑动介质123。
可选的,参见图11,滑动介质123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穿孔h。
可选的,参见图11,滑动介质123的两端中至少一端还设有拉孔k,拉杆可以钩住该拉孔k,从而通过拉杆带动滑动介质123滑动。
第i个移相器1中的第一带线网络122的结构有多种,在本申请中列举了如下两种结构的第一带线网络122,对于其他结构就不再一一列举,分别为:
第一种第一带线网络122结构参见图12,第一带线网络122具有一个输入端Pin和三个输出端P1、P2和P3,还包括:
主功分器401、第一移相传输线402和第二移相传输线403;
主功分器401的输入端Pin为第i个移相器1的输入端,主功分器401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移相传输线40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移相传输线402的输出端作为第i个移相器1的第1个输出端P1;
主功分器401的第二输出端P2作为第i个移相器1的第2个输出端P2,主功分器401的第三输出端与第二移相传输线403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移相传输线403的输出端作为第i个移相器1的第3个输出端P3。
在第一种结构中,参见图11,滑动介质123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穿孔h。
第二种第一带线网络122结构参见图13,第一带线网络122具有一个输入端Pin和五个输出端P1、P2、P3、P4和P5,还包括:
主功分器501、第一次功分器502、第二次功分器503、第一移相传输线504、第二移相传输线505、第三移相传输线506和第四移相传输线507;
主功分器501的输入端Pin为第i个移相器1的输入端Pin,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移相传输线504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移相传输线504的输出端与第一次功分器502的输入端连接;
第一次功分器502的第一输出端作为第i个移相器1的第1个输出端P1,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移相传输线505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移相传输线505的输出端作为第i个移相器的第2个输出端P2;
主功分器501的第二输出端作为第i个移相器1的第3个输出端P3,第三输出端与第三移相传输线506的输入端连接,第三移相传输线506的输出端与第二次功分器503的输入端连接;
第二次功分器503的第一输出端作为第i个移相器的第4个输出端P4,第二输出端与第四移相传输线507的输入端连接,第四移相传输线507的输出端作为第i个移相器的第5个输出端P5。
在第二种结构中,参见图14,滑动介质123的两端分别设有四个穿孔h。
对于上述任意一种布局方式中的第j个合路器2的第i个支路单元22,参见图2、图3和图7,第i个支路单元22包括:
第二支撑介质221和第二带线网络222,第二带线网络222通过第二支撑介质221安装在第i个支路单元22对应的腔室211中;
第二带线网络222的输入端通过跨接件3与第i个移相器1的第j个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第j个合路器2的输出端Pout连接。
可选的,第i个支路单元22对应的腔室211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设有滑槽,第二支撑介质221通过该两个内侧壁上的滑槽安装在第i个支路单元22对应的腔室211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邻接,移相器与合路器之间的距离变的较短,进而使跨接件也较短,减小了馈电设备的成本和信号损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馈电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馈电设备,和/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天线。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馈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相器、合路器、跨接件;
所述移相器具有第一腔体,所述合路器具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邻接,并且所述移相器和所述合路器通过所述跨接件连接;
所述合路器还包括支路单元,所述支路单元包括支撑介质和带线网络,所述带线网络通过所述支撑介质安装在所述支路单元对应的腔室内;
其中,所述合路器数目为N,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所述移相器数目为M,M为大于1的整数;
第j个合路器包括M个支路单元,所述第j个合路器的第二腔体包括M个腔室;所述第j个合路器的所述M个支路单元中的第i个支路单元与所述M个腔室中的第i个腔室对应,第i个移相器的第j个输出端和所述第j个合路器的第i个支路单元通过所述跨接件连接,j=1、2……N,i=1、2……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设备,其特征在于,不同所述移相器具有的第一腔体为同一腔体或不同所述移相器具有的第一腔体为不同腔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馈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不同所述移相器具有的第一腔体为不同腔体时,不同所述移相器具有的第一腔体上下并排放置或左右并排放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馈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包括的M个腔室上下并排放置或左右并排放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馈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馈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接件包括:
金属片和插接头,所述插接头固定在所述金属片的一边缘上;
所述金属片与所述移相器焊接且所述插接头插接在所述合路器上,或者,所述金属片与所述合路器焊接且所述插接头插接在所述移相器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馈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和所述插接头一体成型。
8.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馈电设备。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馈电设备,和/或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86017.XA CN113013590B (zh) | 2017-12-11 | 2017-12-11 | 一种馈电设备、天线及电子设备 |
CN201711310137.7A CN109904597B (zh) | 2017-12-11 | 2017-12-11 | 一种馈电设备、天线及电子设备 |
BR112020011556-8A BR112020011556A2 (pt) | 2017-12-11 | 2018-12-10 | Dispositivo de alimentação, antena, e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
EP18889444.8A EP3716401B1 (en) | 2017-12-11 | 2018-12-10 | Power feeding device,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
EP23158893.0A EP4254811A3 (en) | 2017-12-11 | 2018-12-10 | Power feeding device,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
PCT/CN2018/120110 WO2019114664A1 (zh) | 2017-12-11 | 2018-12-10 | 一种馈电设备、天线及电子设备 |
RU2020122703A RU2774522C2 (ru) | 2017-12-11 | 2018-12-10 | Фидер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антенна и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US16/899,096 US11196183B2 (en) | 2017-12-11 | 2020-06-11 | Feeding device,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10137.7A CN109904597B (zh) | 2017-12-11 | 2017-12-11 | 一种馈电设备、天线及电子设备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86017.XA Division CN113013590B (zh) | 2017-12-11 | 2017-12-11 | 一种馈电设备、天线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04597A CN109904597A (zh) | 2019-06-18 |
CN109904597B true CN109904597B (zh) | 2020-12-08 |
Family
ID=6681997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86017.XA Active CN113013590B (zh) | 2017-12-11 | 2017-12-11 | 一种馈电设备、天线及电子设备 |
CN201711310137.7A Active CN109904597B (zh) | 2017-12-11 | 2017-12-11 | 一种馈电设备、天线及电子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86017.XA Active CN113013590B (zh) | 2017-12-11 | 2017-12-11 | 一种馈电设备、天线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196183B2 (zh) |
EP (2) | EP3716401B1 (zh) |
CN (2) | CN113013590B (zh) |
BR (1) | BR112020011556A2 (zh) |
WO (1) | WO201911466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61102B (zh) * | 2019-09-29 | 2021-05-07 | 华南理工大学 | 移相装置及基站天线 |
CN112864548A (zh) * | 2019-11-12 | 2021-05-28 |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腔体移相器以及基站天线 |
CN112993569B (zh) * | 2019-12-18 | 2022-08-26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馈电网络及天线 |
CN116368690A (zh) * | 2020-12-24 | 2023-06-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天线的馈电结构、天线及通讯系统 |
EP4258482A4 (en) * | 2020-12-29 | 2024-02-2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FEED RIBBON LINE, PHASE SHIFTER, ARRAY ANTENNA AND BASE STATION |
CN116636081A (zh) * | 2020-12-29 | 2023-08-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悬置带线、移相器及基站 |
CN114497930B (zh) * | 2022-01-06 | 2023-06-23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合路移相装置与天线 |
CN115411527B (zh) * | 2022-04-27 | 2023-08-04 | 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融合基站天线的一体化馈电网络的装置 |
CN116995432B (zh) * | 2023-09-26 | 2024-01-26 | 华南理工大学 | 移相装置及其装配方法与基站天线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18521A1 (en) * | 2001-02-28 | 2002-08-29 | Kooker Robert W. | Compact, high efficiency, high isolation power amplifier |
CN2872609Y (zh) * | 2006-01-23 | 2007-02-21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差分相位连续可变的波束形成网络 |
US20080063015A1 (en) * | 2006-09-07 | 2008-03-13 | Magiq Technologies, Inc. | Compact tunable high-efficiency entangled photon source |
US20150155609A1 (en) * | 2013-12-02 | 2015-06-04 | Tongyu Communication Inc. | Feeding network for base station antenna |
CN206401476U (zh) * | 2017-01-22 | 2017-08-11 | 嘉兴市安信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化多路介质移相器 |
CN206541914U (zh) * | 2017-02-17 | 2017-10-03 | 深圳市海纳电讯设备有限公司 | 合路分路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95726B1 (en) * | 2004-07-15 | 2006-02-07 | Rockwell Collins | Split waveguide phased array antenna with integrated bias assembly |
US7539375B2 (en) * | 2007-05-04 | 2009-05-26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Optical coupled resonator structures based on loop-coupled cavities and loop coupling phase |
CN201937008U (zh) * | 2010-11-25 | 2011-08-17 |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体化移相器馈电网络 |
CN102354775A (zh) | 2011-08-22 | 2012-02-15 |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相装置 |
CN203326112U (zh) * | 2013-02-07 | 2013-12-04 |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可连续变相的馈电网络 |
CN104037474B (zh) * | 2014-01-28 | 2017-05-10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腔体式移相器 |
CN103956577B (zh) * | 2014-04-30 | 2016-12-07 | 广东晖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4g天线的一体化馈电网络 |
CN104466426A (zh) * | 2014-11-11 | 2015-03-25 | 李梓萌 | 一种用于基站天线的反射板以及基站天线阵列结构 |
WO2016106697A1 (zh) * | 2014-12-31 | 2016-07-07 |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双频天线和天线系统 |
EP3291362B1 (en) * | 2015-06-01 | 2020-01-1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bined phase shifter and multi-frequency antenna network system |
CN106486721B (zh) * | 2015-08-28 | 2021-04-16 |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移相器组件 |
CN105762535B (zh) * | 2016-04-15 | 2018-06-29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双系统独立下倾角调整基站电调天线 |
CN206003933U (zh) * | 2016-08-11 | 2017-03-08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移相组件、移相器及移相系统 |
CN106654494A (zh) * | 2016-09-28 | 2017-05-10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双系统移相合路模块及独立电调天线 |
CN107181062A (zh) * | 2017-04-28 | 2017-09-19 | 广州司南天线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基站天线的空间立体移相器及移相器组件 |
CN107146927A (zh) * | 2017-05-17 | 2017-09-08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腔体射频器件 |
-
2017
- 2017-12-11 CN CN202011286017.XA patent/CN113013590B/zh active Active
- 2017-12-11 CN CN201711310137.7A patent/CN109904597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2-10 BR BR112020011556-8A patent/BR112020011556A2/pt unknown
- 2018-12-10 EP EP18889444.8A patent/EP3716401B1/en active Active
- 2018-12-10 EP EP23158893.0A patent/EP4254811A3/en active Pending
- 2018-12-10 WO PCT/CN2018/120110 patent/WO2019114664A1/zh unknown
-
2020
- 2020-06-11 US US16/899,096 patent/US1119618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18521A1 (en) * | 2001-02-28 | 2002-08-29 | Kooker Robert W. | Compact, high efficiency, high isolation power amplifier |
CN2872609Y (zh) * | 2006-01-23 | 2007-02-21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差分相位连续可变的波束形成网络 |
US20080063015A1 (en) * | 2006-09-07 | 2008-03-13 | Magiq Technologies, Inc. | Compact tunable high-efficiency entangled photon source |
US20150155609A1 (en) * | 2013-12-02 | 2015-06-04 | Tongyu Communication Inc. | Feeding network for base station antenna |
CN206401476U (zh) * | 2017-01-22 | 2017-08-11 | 嘉兴市安信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化多路介质移相器 |
CN206541914U (zh) * | 2017-02-17 | 2017-10-03 | 深圳市海纳电讯设备有限公司 | 合路分路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13590A (zh) | 2021-06-22 |
EP3716401B1 (en) | 2023-03-15 |
EP3716401A1 (en) | 2020-09-30 |
CN109904597A (zh) | 2019-06-18 |
EP4254811A3 (en) | 2023-11-29 |
CN113013590B (zh) | 2024-04-09 |
RU2020122703A3 (zh) | 2022-01-21 |
US11196183B2 (en) | 2021-12-07 |
EP3716401A4 (en) | 2021-01-13 |
BR112020011556A2 (pt) | 2020-12-08 |
WO2019114664A1 (zh) | 2019-06-20 |
EP4254811A2 (en) | 2023-10-04 |
RU2020122703A (ru) | 2022-01-13 |
US20200303838A1 (en) | 2020-09-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04597B (zh) | 一种馈电设备、天线及电子设备 | |
EP1810363B1 (en) | Distributed matrix switch | |
US10573964B2 (en) | Combined phase shifter and multi-band antenna network system | |
CN108432051B (zh) | 一种阵列天线系统 | |
CN106207467B (zh) | 一种有源多波束相控阵天线系统 | |
CN108449107A (zh) | 一种多波束瓦片式tr组件 | |
CN112821073B (zh) | 一种天线及网络设备 | |
CN105790860B (zh) | 天线耦合校准系统 | |
WO2019128218A1 (zh) | 移相结构及天线 | |
EP2270923A1 (en) | Calibration method and active antenna | |
KR20110061566A (ko) | 밀리미터파 유전체 내 전송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무선 전송 장치 및 무선 전송 방법 | |
US9456514B2 (en) | Phase shifting device | |
CN102948008B (zh) | 用于定向耦合器的夹层结构 | |
KR101057736B1 (ko) | 결합기-써큘레이터 일체형 통신소자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도허티 증폭기 | |
JP2018191215A (ja) | 無線中継装置 | |
CN111525220B (zh) | 耦合装置及天线 | |
CN103022701A (zh) | 一种新型8×8Butler矩阵馈电网络 | |
US9408306B2 (en) | Antenna array feeding structure having circuit boards connected by at least one solderable pin | |
EP3297092A1 (en) | Cable and high-frequency device using same | |
CN111710948B (zh) | 一种合路器 | |
EP3444891A1 (en) | Circuit boar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side coupler | |
US11189907B2 (en) |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nic circuit | |
CN210006926U (zh) | 贴片天线 | |
CN104767010B (zh) | 一体式微波通信器件及天线 | |
KR100773670B1 (ko) | 고주파 전송용 연성 케이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