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1278B - 一种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01278B CN109901278B CN201910299114.3A CN201910299114A CN109901278B CN 109901278 B CN109901278 B CN 109901278B CN 201910299114 A CN201910299114 A CN 201910299114A CN 109901278 B CN109901278 B CN 1099012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source
- light
- source module
- heat dissipation
- driving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4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6 hal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367 haloge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4 xen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FHNFHKCVQCLJFQ-UHFFFAOYSA-N xenon atom Chemical compound [Xe] FHNFHKCVQCLJF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所述照明系统包括:光学系统,至少一个光源模组以及至少一个驱动系统,所述光学系统的中心与其中一个所述光源模组中发光区域的光线共轴,所述光源模组对应安装在所述散热系统上,所述驱动系统与所述光源模组连接,并驱动所述光源模组运动。本申请通过共光路的方法,实现不同形式封装的发光区域内的光源能够以共轴的形式出射所发出的光,从而实现不同光源的光路合束,在装调和成本上都有很大的改善;本申请不仅能够给荧光显微照明等照明系统带来更高的光功率,还能大大降低照明系统的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荧光显微照明光源,通常采用:如氙灯、卤素灯等宽谱段光源,其通过多个不同波段的滤光片盒块,实现不同波长的光激发。但其尚存在一些技术缺陷:其能量利用率很低,每个激发光只占整个光能量的很少一部分,而且不同波段的滤光片盒块会增加系统体积,昂贵的光学元器件进一步提高了整机的成本。目前,已被能耗低且体积小的LED光源替代,但是LED光源本身发出的光是窄带光谱,需要多个波段的LED光源组合才能满足荧光显微镜的照明应用。
公开号为CN109185730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多光谱光源系统,其通过二向色镜,将几种不同波段的光做同轴处理并照射在同一位置,以进行多个波段光的合束。但是,要保证各个波段的光在出射方向上光轴一致,其装调难度较大且成本高。
公开号为CN 108050429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LED多光谱共光路光源照明装置,其通过移动台可实现不同波段的LED芯片的中心点的移动,从而达到与光学元件的光轴重合的效果。但是,其调节方式单一,难以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切换使用。
申请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所述照明系统包括:光学系统,至少一个光源模组以及至少一个驱动系统,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与其中一个所述光源模组中发光区域的光线共轴,所述驱动系统与所述光源模组连接,并驱动所述光源模组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与其中一个所述光源模组中发光区域的中心光线共轴。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系统通过一安装板与所述光源模组连接,并驱动所述光源模组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系统的转动中心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发光区域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发光区域按弧形方式布设。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区域的旋转半径R、所述发光区域的夹角θ以及所述发光区域的边长满足:
即,/>
其中,δ为光源模组中芯片的最小安装距离;a、b为相邻发光区域的边长;R为发光区域的旋转半径;θ为发光区域的夹角,同时也是所述光源模组的最小旋转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系统的转动轴与所述发光区域所在的平面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模组或所述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区域沿周向布设在所述安装板的圆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区域的旋转半径R、所述发光区域的夹角θ以及所述发光区域的边长满足:
即,/>
其中,δ为光源模组中芯片的最小安装距离;a、b为相邻发光区域的边长;R为发光区域的旋转半径;θ为发光区域的夹角,同时也是所述光源模组的最小旋转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系统可旋转的最小角度α与所述光源模组的最小旋转角度θ满足:θ=N·α,其中,N≥1。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系统包括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电机和编码器、旋转气缸或旋转液压缸。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系统还可配置螺杆以及螺杆套,其中,所述驱动系统的转动轴与所述螺杆连接,与所述螺杆配合使用的螺杆套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区域呈线性排列,且所述发光区域的中心光线与所述螺杆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模组中芯片的最小安装距离δ满足:
即,/>
其中,δ为光源模组中芯片的最小安装距离,a、b为相邻发光区域的边长,α为驱动系统可旋转的最小角度,P为螺杆的螺距。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系统的设置数量为至少两个时,还配置有一主驱动系统,其中,所述主驱动系统的转动轴与连接架连接,所述连接架上还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光源模组;其他所述驱动系统的转动轴则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光源模组连接。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包括一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的一侧与所述驱动系统的转动轴连接,其另一侧与所述光源模组连接;或,将所述安装板替换为散热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模组对应安装在所述散热系统中的热沉上。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发光区域包括:固态光源、LED芯片、vcsel芯片、OLED或LD芯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系统配置有多个光学子系统,其中一个所述光学子系统的中心与所述发光区域的中心共轴设置,多个所述光学子系统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系统的中心位置处还配置有动力旋转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通过共光路的方法,实现不同形式封装的发光区域内的光源能够以共轴的形式出射所发出的光,从而实现不同光源的光路合束,在装调和成本上都有很大的改善;本申请不仅能够给荧光显微照明等照明系统带来更高的光功率,还能大大降低照明系统的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本申请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其中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如图1所示结构的转动方式图;
图3:如图2所示结构的工作原理图;
图4:本申请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5:如图4所示结构的转动方式图;
图6:如图5所示结构的工作原理图;
图7:本申请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其中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8:如图7所示结构的转动方式图;
图9:如图8所示结构的工作原理图;
图10:本申请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其中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11:本申请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其中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12:本申请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其中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13:本申请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其中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14:本申请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其中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15:本申请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其中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16:本申请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其中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17:本申请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其中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18:本申请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其中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19:本申请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其中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0:本申请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其中一实施方式中配置有多组光学子系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如图20所示的光学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2:本申请中光学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3:本申请中光学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4:本申请中光学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25:本申请中光纤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本申请中全内反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申请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本申请一种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包括:光学系统10,至少一个光源模组20以及至少一个驱动系统40,所述光学系统10的光轴与其中一个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光线共轴,所述驱动系统40与所述光源模组20连接,并驱动所述光源模组20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系统10的光轴与其中一个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中心光线共轴。其中,所述发光区域21的中心光线可理解为,以所述发光区域21所在平面上的某一点为圆心,以所述光学系统10的直径为直径所形成的圆所包含的最多的光强能量,如可以包含70%、80%或者90%以上的光强能量。针对规则或不规则布设的所述发光区域21而言,上述圆心可以在所述发光区域21所在的安装面上,亦可在所述发光区域21所在安装面以外的平面上。其中,规则的所述发光区域21可以为矩形阵列布设,环形阵列布设,三角形阵列布设等等,不规则的所述发光区域21可以为L型布设、P型布设等等,上述仅仅实例了一些规则或不规则设置的所述发光区域21,但其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造成限定。
为了控制的方便以及结构的对称,光学系统10的中心位于中间发光区域21的中心光线处最佳。本申请的初始位置优选设定为所述光源模组20中间发光区域21的中心光线与所述光学系统10共轴,正(反)转过一定角,可实现相邻两个发光区域21的切换。其中,所述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的作用是将所需光源的发光区域21中心运动至光学系统10的光轴上。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系统40通过一安装板与所述光源模组20连接,并驱动所述光源模组20运动。
其中,所述光源模组20对应安装在所述散热系统30中的热沉上。所述散热系统30的设置是为了防止所述光源模组20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影响芯片的效率。
其中,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散热系统30中的热沉须与所述光源模组20紧贴设置,以及时导走所述光源模组20的所产生的热。当然,为了得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可以采用风冷或水冷的方式加速散热。
所述光源模组20设有多个发光区域21,其中,每个所述发光区域21包括:单颗LED芯片、多颗LED芯片、vcsel芯片、固定光源或LD芯片。
所述驱动系统40包括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电机和编码器、旋转气缸或旋转液压缸,当然亦可采用手动操作。
所述驱动系统40的旋转中心须与发光区域21所在圆弧中心共轴,此时所述驱动系统40转动与所述发光区域21等分的角度,即可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的旋转,从而实现所述发光区域21光源的切换。
当然,所述驱动系统40还可配置螺杆401以及螺杆套402,其中,所述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所述螺杆401连接,与所述螺杆401配合使用的螺杆套402与所述散热系统30、或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所述照明系统的设置数量为至少两个时,还配置有一主驱动系统40’,其中,所述主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连接架50连接,所述连接架50上还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光源模组20,则所述主驱动系统40’则驱动连接架50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架50上的所述光源模组20一起运动;所述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则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光源模组20连接,所述驱动系统40则驱动与其对应设置的光源模组20运动。本申请还包括一散热系统30,所述散热系统30的一侧与所述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连接,其另一侧与所述光源模组20连接。
当然,在本申请中,亦可将所述安装板替换为散热系统30。
以下实施例仅仅示意了本申请仅设有散热系统30,并没有设置安装板的情况,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上文描述,清楚地理解本申请单独设有安装板,单独设置散热系统30以及同时设置安装板以及散热系统30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包括:光学系统10,光源模组20,散热系统30以及驱动系统40,所述光学系统10的光轴与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中心光线共轴,所述光源模组20对应安装在所述散热系统30中的热沉上,所述驱动系统40与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并驱动所述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上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最终将所需光源的发光区域21中心运动至光学系统10的光轴上。
其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结构为平面旋转式结构A。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系统40的转动中心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发光区域21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
所述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发光区域21所在的圆弧中心共轴,通过控制转动轴的正转或反转,实现相邻两个发光区域21的切换。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发光区域21优选地按弧形方式布设,其中,每一个方框代表一个发光区域21,每一个所述发光区域21可包括:固态光源、LED芯片、vcsel芯片、OLED或LD芯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如图3所示,所述发光区域21的旋转半径R、所述发光区域21的夹角θ以及所述发光区域21的边长满足:
即,/>
其中,δ为光源模组20中芯片的最小安装距离;a、b为相邻发光区域21的边长;R为发光区域21的旋转半径;θ为发光区域21的夹角,同时也是所述光源模组20的最小旋转角度。其中,a和b可为相同或不同的数值。
所述驱动系统40可旋转的最小角度α与所述光源模组20的最小旋转角度θ满足:θ=N·α,其中,N≥1。其中,不同类型的驱动系统40的可旋转的最小角度亦不同。
当然,在具体应用时,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结构进行组合以衍生出多种运动实现方式,以上公开的组合形式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二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包括:光学系统10,光源模组20,散热系统30以及驱动系统40,所述光学系统10的光轴与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中心光线共轴,所述光源模组20对应安装在所述散热系统30中的热沉上,所述驱动系统40与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并驱动所述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上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最终将所需光源的发光区域21中心运动至光学系统10的光轴上。
其中,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结构为滚轮旋转式结构B。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系统40的转动中心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发光区域21所在的平面平行设置。
如图5所示,所述光源模组20或所述光源模组20中的发光区域21沿周向均匀布设在所述散热系统30的圆周面上,其中,每一个方框代表一个发光区域21,每一个所述发光区域21可包括:固态光源、LED芯片、vcsel芯片、OLED或LD芯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发光区域21所在的圆弧中心共轴,通过控制转动轴的正转或反转,实现相邻两个发光区域21的切换。
如图6所示,所述发光区域21的旋转半径R、所述发光区域21的夹角θ以及所述发光区域21的边长满足:
即,/>
其中,δ为光源模组20中芯片的最小安装距离;a、b为相邻发光区域21的边长;R为发光区域21的旋转半径;θ为发光区域21的夹角,同时也是所述光源模组20的最小旋转角度。其中,a和b可为相同或不同的数值。
所述驱动系统40可旋转的最小角度α与所述光源模组20的最小旋转角度θ满足:θ=N·α,其中,N≥1。其中,不同类型的驱动系统40的可旋转的最小角度亦不同。
当然,在具体应用时,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结构进行组合以衍生出多种运动实现方式,以上公开的组合形式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三
如图7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包括:光学系统10,光源模组20,散热系统30以及驱动系统40,所述光学系统10的光轴与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中心光线共轴,所述光源模组20对应安装在所述散热系统30中的热沉上,所述驱动系统40与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并驱动所述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上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其中,本实施例所示的结构为平移往复式结构C。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系统40还可配置有螺杆401以及螺杆套402,其中,所述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所述螺杆401连接,与所述螺杆401配合使用的螺杆套402与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所述驱动系统40带动螺杆401转动,螺杆套402与螺杆401螺纹配合,实现平移往复运动,螺杆套402与散热系统30连接,从而实现散热系统30的平移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模组20中的发光区域21呈线性排列,且所述发光区域21的中心光线与所述螺杆401平行设置。
如图9所示,所述光源模组20中芯片的最小安装距离δ满足:
即,/>
其中,δ为光源模组20中芯片的最小安装距离,a、b为相邻发光区域21边长,α为驱动系统40可旋转的最小角度,P为螺杆401的螺距。其中,a和b可为相同或不同的数值。
当然,在具体应用时,可以通过实施例三所示的结构进行组合以衍生出多种运动实现方式,以上公开的组合形式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四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的组合而形成的结构,即,平面旋转式结构A(在驱动系统40驱动下的运动方式)与平面旋转式结构A(在主驱动系统40’驱动下的运动方式)的组合,其通过主驱动系统40’的驱动,通过连接架50带动所需平面旋转式结构A切换到起始位置,然后所需平面旋转式结构A内部配置的驱动系统40的驱动,将所需发光区域21切换到与光学系统10光轴共轴的位置。
本实施例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包括:光学系统10,光源模组20,散热系统30以及驱动系统40,所述光学系统10的光轴与其中一个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中心光线共轴,所述光源模组20对应安装在所述散热系统30中的热沉上;其中,所述驱动系统40与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并驱动所述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最终将所需光源的发光区域21中心运动至光学系统10的光轴上。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照明系统设三个时,那么,本实施例还配置有一为主驱动系统40’,所述主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连接架50连接,所述连接架50上还安装有上述三个散热系统30,所述主驱动系统40’则驱动连接架50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架50上的所述散热系统30一起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其他所述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直接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所述驱动系统40则驱动与其对应设置的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将所需光源的发光区域21中心运动至光学系统10的光轴上。
当然,在具体应用时,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结构进行组合以衍生出多种运动实现方式,以上公开的组合形式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五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行的组合而形成的结构,即,滚轮旋转式结构B(在驱动系统40驱动下的运动方式)与平面旋转式结构A(在主驱动系统40’驱动下的运动方式)的组合,其通过主驱动系统40’的驱动,通过连接架50带动所需滚轮旋转式结构B切换到起始位置,然后所需滚轮旋转式结构B内部配置的驱动系统40的驱动,将所需发光区域21切换到与光学系统10光轴共轴的位置。
本实施例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包括:光学系统10,光源模组20,散热系统30以及驱动系统40,所述光学系统10的光轴与其中一个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中心光线共轴,所述光源模组20对应安装在所述散热系统30中的热沉上;其中,所述驱动系统40与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并驱动所述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最终将所需光源的发光区域21中心运动至光学系统10的光轴上。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照明系统设三个时,那么,本实施例还配置有一主驱动系统40’,所述主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连接架50连接,所述连接架50上还安装有上述三个散热系统30,所述主驱动系统40’则驱动连接架50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架50上的所述散热系统30一起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其他所述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所述驱动系统40则驱动与其对应设置的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当然,在具体应用时,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结构进行组合以衍生出多种运动实现方式,以上公开的组合形式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六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行的组合而形成的结构,即,平移往复式结构C(在驱动系统40驱动下的运动方式)与平面旋转式结构A(在主驱动系统40’驱动下的运动方式)的组合,其通过主驱动系统40’的驱动,通过连接架50带动所需平移往复式结构C切换到起始位置,然后所需平移往复式结构C内部配置的驱动系统40的驱动,将所需发光区域21切换到与光学系统10光轴共轴的位置。
本实施例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包括:光学系统10,光源模组20,散热系统30以及驱动系统40,所述光学系统10的光轴与其中一个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中心光线共轴,所述光源模组20对应安装在所述散热系统30中的热沉上;其中,所述驱动系统40与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并驱动所述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照明系统设三个时,那么,本实施例还配置有一主驱动系统40’,所述主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连接架50连接,所述连接架50上还安装有上述三个散热系统30,所述主驱动系统40’则驱动连接架50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架50上的所述散热系统30一起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其他所述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所述驱动系统40则驱动与其对应设置的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系统40还配置有螺杆401以及螺杆套402,其中,所述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所述螺杆401连接,与所述螺杆401配合使用的螺杆套402与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所述驱动系统40带动螺杆401转动,螺杆套402与螺杆401螺纹配合,实现平移往复运动,螺杆套402与散热系统30直接连接,从而实现散热系统30的平移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当然,在具体应用时,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结构进行组合以衍生出多种运动实现方式,以上公开的组合形式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七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的组合而形成的结构,即,平面旋转式结构A(在驱动系统40驱动下的运动方式)与滚轮旋转式结构B(在主驱动系统40’驱动下的运动方式)的组合,其通过主驱动系统40’的驱动,通过连接架50带动所需平面旋转式结构A切换到起始位置,然后所需平面旋转式结A构内部配置的驱动系统40的驱动,将所需发光区域21切换到与光学系统10光轴共轴的位置。
本实施例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包括:光学系统10,光源模组20,散热系统30以及驱动系统40,所述光学系统10的光轴与其中一个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中心光线共轴,所述光源模组20对应安装在所述散热系统30中的热沉上;其中,所述驱动系统40与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并驱动所述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上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照明系统设三个时,那么,本实施例还配置有一主驱动系统40’,所述主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连接架50连接,所述连接架50上还安装有上述三个散热系统30,所述主驱动系统40’则驱动连接架50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架50上的所述散热系统30一起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其他所述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所述驱动系统40则驱动与其对应设置的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当然,在具体应用时,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结构进行组合以衍生出多种运动实现方式,以上公开的组合形式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八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行的组合而形成的结构,即,滚轮旋转式结构B(在驱动系统40驱动下的运动方式)与滚轮旋转式结构B(在主驱动系统40’驱动下的运动方式)的组合,其通过主驱动系统40’的驱动,通过连接架50带动所需滚轮旋转式结构B切换到起始位置,然后所需滚轮旋转式结构B内部配置的驱动系统40的驱动,将所需发光区域21切换到与光学系统10光轴共轴的位置。
本实施例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包括:光学系统10,光源模组20,散热系统30以及驱动系统40,所述光学系统10的光轴与其中一个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中心光线共轴,所述光源模组20对应安装在所述散热系统30中的热沉上;其中,所述驱动系统40与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并驱动所述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上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照明系统设三个时,那么,本实施例还配置有一主驱动系统40’,所述主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连接架50连接,所述连接架50上还安装有上述三个散热系统30,所述主驱动系统40’则驱动连接架50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架50上的所述散热系统30一起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其他所述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所述驱动系统40则驱动与其对应设置的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上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当然,在具体应用时,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结构进行组合以衍生出多种运动实现方式,以上公开的组合形式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九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行的组合而形成的结构,即,平移往复式结构C(在驱动系统40驱动下的运动方式)与滚轮旋转式结构B(在主驱动系统40’驱动下的运动方式)的组合,其通过主驱动系统40’的驱动,通过连接架50带动所需平移往复式结构C切换到起始位置,然后所需平移往复式结构C内部配置的驱动系统40的驱动,将所需发光区域21切换到与光学系统10光轴共轴的位置。
本实施例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包括:光学系统10,光源模组20,散热系统30以及驱动系统40,所述光学系统10的中心与其中一个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中心光线共轴,所述光源模组20对应安装在所述散热系统30中的热沉上;其中,所述驱动系统40与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并驱动所述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上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照明系统设三个时,那么,本实施例还配置有一主驱动系统40’,所述主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连接架50连接,所述连接架50上还安装有上述三个散热系统30,所述主驱动系统40’则驱动连接架50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架50上的所述散热系统30一起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其他所述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所述驱动系统40则驱动与其对应设置的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上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系统40还配置有螺杆401以及螺杆套402,其中,所述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所述螺杆401连接,与所述螺杆401配合使用的螺杆套402与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所述驱动系统40带动螺杆401转动,螺杆套402与螺杆401螺纹配合,实现平移往复运动,螺杆套402与散热系统30直接连接,从而实现散热系统30的平移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当然,在具体应用时,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结构进行组合以衍生出多种运动实现方式,以上公开的组合形式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十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行的组合而形成的结构,即,平面旋转式结构A(在驱动系统40驱动下的运动方式)与平移往复式结构C(在主驱动系统40’驱动下的运动方式)的组合,其通过主驱动系统40’的驱动,通过连接架50带动所需平面旋转式结构A切换到起始位置,然后所需平面旋转式结构A内部配置的驱动系统40的驱动,将所需发光区域21切换到与光学系统10光轴共轴的位置。
本实施例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包括:光学系统10,光源模组20,散热系统30以及驱动系统40,所述光学系统10的光轴与其中一个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中心光线共轴,所述光源模组20对应安装在所述散热系统30中的热沉上;其中,所述驱动系统40与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并驱动所述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上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照明系统设三个时,那么,本实施例还配置有一主驱动系统40’,所述主驱动系统40’与连接架50连接,所述连接架50上还安装有上述两个散热系统30,所述主驱动系统40’则驱动连接架50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架50上的所述散热系统30一起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其他所述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所述驱动系统40则驱动与其对应设置的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驱动系统40’还配置有螺杆401以及螺杆套402,其中,所述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所述螺杆401连接,与所述螺杆401配合使用的螺杆套402与连接架50连接。所述主驱动系统40’带动螺杆401转动,螺杆套402与螺杆401螺纹配合,实现平移往复运动,螺杆套402与连接架50连接,从而实现散热系统30的平移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当然,在具体应用时,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结构进行组合以衍生出多种运动实现方式,以上公开的组合形式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十一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行的组合而形成的结构,即,滚轮旋转式结构B(在驱动系统40驱动下的运动方式)与平移往复式结构C(在主驱动系统40’驱动下的运动方式)的组合,其通过主驱动系统40’的驱动,通过连接架50带动所需滚轮旋转式结构B切换到起始位置,然后所需滚轮旋转式结构B内部配置的驱动系统40的驱动,将所需发光区域21切换到与光学系统10光轴共轴的位置。
本实施例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包括:光学系统10,光源模组20,散热系统30以及驱动系统40,所述光学系统10的光轴与其中一个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中心光线共轴,所述光源模组20对应安装在所述散热系统30中的热沉上;其中,所述驱动系统40与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并驱动所述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上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照明系统设有一个时,那么,本实施例还配置有一主驱动系统40’,所述主驱动系统40’与连接架50连接,所述连接架50上还安装有上述散热系统30,所述主驱动系统40’则驱动连接架50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架50上的所述散热系统30一起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另一个所述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所述驱动系统40则驱动与其对应设置的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上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驱动系统40’还配置有螺杆401以及螺杆套402,其中,所述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所述螺杆401连接,与所述螺杆401配合使用的螺杆套402与连接架50连接。所述主驱动系统40’带动螺杆401转动,螺杆套402与螺杆401螺纹配合,实现平移往复运动,螺杆套402与连接架50连接,从而实现散热系统30的平移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当然,在具体应用时,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结构进行组合以衍生出多种运动实现方式,以上公开的组合形式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十二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行的组合而形成的结构,即,平移往复式结构C(在驱动系统40驱动下的运动方式)与平移往复式结构C(在主驱动系统40’驱动下的运动方式)的组合,其通过主驱动系统40’的驱动,通过连接架50带动所需平移往复式结构C切换到起始位置,然后所需平移往复式结构C内部配置的驱动系统40的驱动,将所需发光区域21切换到与光学系统10光轴共轴的位置。
本实施例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包括:光学系统10,光源模组20,散热系统30以及驱动系统40,所述光学系统10的光轴与其中一个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中心光线共轴,所述光源模组20对应安装在所述散热系统30中的热沉上;其中,所述驱动系统40与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并驱动所述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上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照明系统设有一个时,那么,本实施例还配置有一主驱动系统40’,所述主驱动系统40’与连接架50连接,所述连接架50上还安装有上述散热系统30,所述主驱动系统40’则驱动连接架50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架50上的所述散热系统30一起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上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另外一个所述驱动系统40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所述驱动系统40则驱动与其对应设置的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驱动系统40’还配置有螺杆401以及螺杆套402,其中,所述主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所述螺杆401连接,与所述螺杆401配合使用的螺杆套402与连接架50连接。所述主驱动系统40’带动螺杆401转动,螺杆套402与螺杆401螺纹配合,实现平移往复运动,螺杆套402与连接架50连接,从而实现散热系统30的平移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系统40亦配置有螺杆401以及螺杆套402,其中,所述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所述螺杆401连接,与所述螺杆401配合使用的螺杆套402与散热系统30连接。所述驱动系统40带动螺杆401转动,螺杆套402与螺杆401螺纹配合,实现平移往复运动,螺杆套402与散热系统30连接,从而实现散热系统30的平移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当然,在具体应用时,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结构进行组合以衍生出多种运动实现方式,以上公开的组合形式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十三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以及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行的组合而形成的结构,即,平面旋转式结构A(在驱动系统40驱动下的运动方式)、滚轮旋转式结构B(在驱动系统40驱动下的运动方式)与平移往复式结构C(在主驱动系统40’驱动下的运动方式)的组合,其通过主驱动系统40’的驱动,通过连接架50带动所需平面旋转式结构A或滚轮旋转式结构B切换到起始位置,然后在所需平面旋转式结构A或滚轮旋转式结构B内部配置的驱动系统40的驱动,将所需发光区域21切换到与光学系统10光轴共轴的位置。
本实施例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包括:光学系统10,光源模组20,散热系统30以及驱动系统40,所述光学系统10的光轴与其中一个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中心光线共轴,所述光源模组20对应安装在所述散热系统30中的热沉上;其中,所述驱动系统40与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并驱动所述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照明系统设有两个时,那么,本实施例还配置有一主驱动系统40’,所述主驱动系统40’与连接架50连接,所述连接架50上还安装有上述散热系统30,所述主驱动系统40’则驱动连接架50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架50上的所述散热系统30一起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上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其他所述驱动系统40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散热系统30连接,所述驱动系统40则驱动与其对应设置的散热系统30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热沉的所述光源模组20的运动,进而实现所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驱动系统40’还配置有螺杆401以及螺杆套402,其中,所述主驱动系统40’的转动轴与所述螺杆401连接,与所述螺杆401配合使用的螺杆套402与连接架50连接。所述主驱动系统40’带动螺杆401转动,螺杆套402与螺杆401螺纹配合,实现平移往复运动,螺杆套402与连接架50连接,从而实现散热系统30的平移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光源模组20中发光区域21的运动切换。
当然,在具体应用时,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一所示的结构进行组合以衍生出多种运动实现方式,以上公开的组合形式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
如图20所示,本申请的一种基本实现形式与多组光学系统的组合示意图。其中,以平面旋转式结构A为基本结构(当然亦可为滚轮旋转式结构B、平移往复式结构C或者这三种基本结构的组合结构),且其配置有含有多个光学子系统的光学系统10,其中,所述光学系统10安装在光学系统座11上。动力旋转装置60中的转动轴连接在所述光学系统座11的中心上,在所述动力旋转装置60的动力作用下,可将所需光源的发光区域21的中心运动至所需要的光学子系统的光轴上。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其中一个所述光学子系统的中心与所述发光区域21的中心光线共轴设置,多个所述光学子系统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其中,所述光学系统10的中心位置处还配置有动力旋转装置60。
如图21所示,本申请仅仅公开了采用4个光学子系统101/102/103/104的实施方式,当然,所述光学子系统的设置数量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造成限定。
其中一示例为,所述光学子系统101的位置为初始默认与发光区域21中心光线共轴,光学子系统102、光学子系统103、光学子系统104的中心与光学子系统101在同一个圆周上,通过圆周中心的动力旋转装置60旋转即可进行切换。
当然,所述光学系统10可以采用机械切换的方式进行旋转,如电动,手动,气动以及液动等切换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10包括:光学透镜组(如图22至图24所示)、光纤(如图25所示)和全内反射器(如图26所示)。
其中,所述光学透镜组可以是透镜组合(如图22所示)、可调焦透镜组合(如图23所示)或者TIR透镜(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仅仅示意了上述具体的光学透镜组合,但不限于上述具体结构,其实例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造成限定。
具体实施时,以三种或者三种以上的基本结构(平面旋转式结构A、滚轮旋转式结构B以及平移往复式结构C所示的基本结构)进行组合可以衍生更多复杂结构的照明装置,当然,该组合结构可以是相同的基本结构,也可以是不同的基本结构,以上公开的组合形式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
本申请通过共光路的方法,实现不同形式封装的发光区域内的光源能够以共轴的形式出射所发出的光,从而实现不同光源的光路合束,在装调和成本上都有很大的改善;本申请不仅能够给荧光显微照明等照明系统带来更高的光功率,还能大大降低照明系统的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定,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系统包括:光学系统,至少一个光源模组以及至少一个驱动系统,
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与其中一个所述光源模组中发光区域的光线共轴,
所述驱动系统与所述光源模组连接,并驱动所述光源模组运动;
所述驱动系统还配置有螺杆以及螺杆套,其中,所述驱动系统的转动轴与所述螺杆连接,与所述螺杆配合使用的螺杆套与散热系统连接;
所述发光区域的旋转半径R、所述发光区域的夹角θ以及所述发光区域的边长满足:
δ+(a+b)/2≤Rtanθ,即,δ≤Rtanθ-(a+b)/2,
其中,所述δ满足:
δ+(a+b)/2≥α/2π∙P,即,δ≥α/2π∙P-(a+b)/2,
其中,δ为光源模组中芯片的最小安装距离,a、b为相邻发光区域的边长;θ同时也是所述光源模组的最小旋转角度;α为驱动系统可旋转的最小角度;P为螺杆的螺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与其中一个所述光源模组中发光区域的中心光线共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通过一安装板与所述光源模组连接,并驱动所述光源模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的转动中心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发光区域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发光区域按弧形方式布设。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或所述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区域沿周向布设在所述安装板的圆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的转动中心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发光区域所在的平面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区域的旋转半径R、所述发光区域的夹角θ以及所述发光区域的边长满足:
δ+(a+b)/2≤R∙θ,即,δ≤R∙θ-(a+b)/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可旋转的最小角度α与所述光源模组的最小旋转角度θ满足:θ=N∙α,其中,N≥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包括: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编码器、旋转气缸或旋转液压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区域呈线性排列,且所述发光区域的中心光线与所述螺杆平行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系统的设置数量为至少两个时,还配置有一主驱动系统,其中,所述主驱动系统的转动轴与连接架连接,所述连接架上还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光源模组;其他所述驱动系统的转动轴则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光源模组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的一侧与所述驱动系统的转动轴连接,其另一侧与所述光源模组连接;或,将所述安装板替换为散热系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对应安装在所述散热系统中的热沉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发光区域包括:LED芯片、vcsel芯片、OLED 或LD芯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配置有多个光学子系统,其中一个所述光学子系统的中心与所述发光区域的中心共轴设置,多个所述光学子系统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的中心位置处还配置有动力旋转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99114.3A CN109901278B (zh) | 2019-04-15 | 2019-04-15 | 一种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 |
PCT/CN2019/104503 WO2020211263A1 (zh) | 2019-04-15 | 2019-09-05 | 一种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 |
JP2021600155U JP3237015U (ja) | 2019-04-15 | 2019-09-05 | 多光源共通光路型の照明システ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99114.3A CN109901278B (zh) | 2019-04-15 | 2019-04-15 | 一种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01278A CN109901278A (zh) | 2019-06-18 |
CN109901278B true CN109901278B (zh) | 2024-03-19 |
Family
ID=66955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99114.3A Active CN109901278B (zh) | 2019-04-15 | 2019-04-15 | 一种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012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211263A1 (zh) * | 2019-04-15 | 2020-10-22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一种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645376A (en) * | 1947-02-01 | 1950-11-01 | Edgar Gretener | Improved optical system for illumination purposes |
JP2003195177A (ja) * | 2001-12-27 | 2003-07-09 | Nikon Corp | 照明光照射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蛍光観察装置 |
CN108050429A (zh) * | 2017-12-12 | 2018-05-18 | 苏州科医世凯半导体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led多光谱共光路光源照明装置 |
CN108761756A (zh) * | 2018-07-13 | 2018-11-06 | 广州市明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多波段led荧光显微镜 |
CN109185730A (zh) * | 2018-09-27 | 2019-01-11 | 安徽易康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光谱光源系统 |
-
2019
- 2019-04-15 CN CN201910299114.3A patent/CN1099012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645376A (en) * | 1947-02-01 | 1950-11-01 | Edgar Gretener | Improved optical system for illumination purposes |
JP2003195177A (ja) * | 2001-12-27 | 2003-07-09 | Nikon Corp | 照明光照射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蛍光観察装置 |
CN108050429A (zh) * | 2017-12-12 | 2018-05-18 | 苏州科医世凯半导体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led多光谱共光路光源照明装置 |
CN108761756A (zh) * | 2018-07-13 | 2018-11-06 | 广州市明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多波段led荧光显微镜 |
CN109185730A (zh) * | 2018-09-27 | 2019-01-11 | 安徽易康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光谱光源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01278A (zh) | 2019-06-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240521B2 (ja) | 発光装置及び光源装置並びにこの光源装置を用いたプロジェクタ | |
JP5815995B2 (ja) | 車両用灯具用の光学ユニット | |
CN106773549B (zh) | 一种高均匀性led平行光紫外曝光机光源系统 | |
WO2012077851A1 (ko) | 염료 감응 태양 전지를 활용한 루버형 엘이디 조명 기구 | |
CN109901278B (zh) | 一种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 | |
CN108826036B (zh) | 一种可调节发光角度的球泡灯 | |
US20120327645A1 (en) | Flood lamp with improved angular lighting uniformity | |
JP6591152B2 (ja) | フレネルレンズ光学系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 |
CN210323555U (zh) | 一种多光源共光路的照明系统 | |
CN208011462U (zh) | 一种连续变角的led照明装置 | |
JP3237015U (ja) | 多光源共通光路型の照明システム | |
WO2018006656A1 (zh) | 一种光源系统及舞台灯 | |
CN100576060C (zh) | 一种led投光成像装置 | |
CN110894933A (zh) | 调节方法、调节系统及灯具 | |
CN110726119B (zh) | 透镜单元、透镜及灯具 | |
CN213935359U (zh) | 一种光源设备 | |
CN109827136A (zh) | 一种车灯用旋转光源及其控制方法和应用 | |
CN212456691U (zh) | 一种照明灯具 | |
KR102330261B1 (ko) | Led 조명 장치 | |
CN221707873U (zh) | 一种投影设备 | |
CN211821942U (zh) | 一种光束灯 | |
CN111623282A (zh) | 一种led灯的配光角度调节结构及led灯 | |
CN117537322B (zh) |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led灯具 | |
CN215642031U (zh) | 一种电动多波段led显微镜荧光附件 | |
CN220771064U (zh) | 一种大功率点光源降温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Jin Zhiliang Inventor after: Li Weimin Inventor after: Xiong Daxi Inventor after: Yang Fei Inventor before: Li Weimin Inventor before: Jin Zhiliang Inventor before: Xiong Daxi Inventor before: Yang Fei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