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3372B - 一种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3372B
CN109893372B CN201910321290.2A CN201910321290A CN109893372B CN 109893372 B CN109893372 B CN 109893372B CN 201910321290 A CN201910321290 A CN 201910321290A CN 109893372 B CN109893372 B CN 1098933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inopathy
arc
rehabilitation device
support plat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212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93372A (zh
Inventor
孙冬云
秦秀芝
曹新平
黄叶萌
刘小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3212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33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93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3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3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33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所述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包括枕靠组件与搭接组件,所述枕靠组件包括基座与柔性支撑板,所述基座设置于床体上,所述基座内设置有通风空腔,所述柔性支撑板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柔性支撑板上凹设有支撑凹腔,所述柔性支撑板上开设有鼻部呼吸孔,所述鼻部呼吸孔与所述通风空腔连通,所述搭接组件包括两个弹性卷绕片,所述两个弹性卷绕片卷绕成多圈筒状,所述两个弹性卷绕片分别安装于所述柔性支撑板的相对两侧。所述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能够满足患者俯卧的需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的使用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视网膜病变分类较多,比较复杂,常见的有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眼外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内炎、球内异物以及先天性眼病,如新生儿视网膜病变以及眼内寄生虫。而针对视网膜脱落等疾病的术后康复时,需要俯卧,而常用的枕头不适宜俯卧,容易导致使用者呼吸不畅,无法满足俯卧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满足俯卧需求的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包括枕靠组件与搭接组件,所述枕靠组件包括基座与柔性支撑板,所述基座设置于床体上,所述基座内设置有通风空腔,所述柔性支撑板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柔性支撑板上凹设有支撑凹腔,所述柔性支撑板上开设有鼻部呼吸孔,所述鼻部呼吸孔与所述通风空腔连通,所述搭接组件包括两个弹性卷绕片,所述两个弹性卷绕片卷绕成多圈筒状,所述两个弹性卷绕片分别安装于所述柔性支撑板的相对两侧,所述两个弹性卷绕片用于展开并搭接于患者的后脑部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支撑板上形成弧形凹面,所述支撑凹腔形成于所述弧形凹面上,所述鼻部呼吸孔开设于所述弧形凹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凹面上还开设有两个眼部孔,所述两个眼部孔并列设置,并邻近所述鼻部呼吸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凹面上还开设有嘴部槽,所述嘴部槽处于所述鼻部孔远离所述两个眼部孔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嘴部槽与所述两个眼部孔均为矩形状,且均与所述通风空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为矩形状,其相对两侧分别向外凸设有多个定位卡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的顶部两侧凸设有两个挠性延伸片,所述两个挠性延伸片相向延伸,所述柔性支撑板一体形成于所述两个挠性延伸片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支撑板包括主体凹部与两个弧形延伸体,所述主体凹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挠性延伸片的边缘,所述两个弧形延伸体分别凸设于所述主体凹部的相对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弧形延伸体分别处于所述两个挠性延伸片背所述通风空腔的一侧,所述主体凹部凸伸于所述通风空腔内。
一种如上所述的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患者躺下并将脸部支撑于所述柔性支撑板上;将鼻部对准所述鼻部呼吸孔,将两个眼睛分别对准所述两个眼部孔,将嘴部对准所述嘴部槽;以及拉伸所述两个弹性卷绕片以使所述两个弹性卷绕片搭接于患者的后脑部位。
所述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在使用时,先将所述基座固定于床体上,并处于枕头的部位。患者躺卧于床上并将脸部朝向所述柔性支撑板。然后,患者将脸部贴设于所述柔性支撑板上;患者将鼻部对准所述鼻部呼吸孔,患者两手拉伸所述两个弹性卷绕片以使所述两个弹性卷绕片搭接于患者的后脑部位,受到后脑的支撑,所述两个弹性卷绕片不能继续收缩,而是利用弹性恢复力扣合于患者的后脑上。由于所述基座内设置有通风空腔,患者俯卧时,其鼻部能够通过所述鼻部呼吸孔进行呼吸,而所述柔性支撑板也能够利用自身的柔性提供较好的触感。另外,所述两个弹性卷绕片能够在伸展后利用弹性恢复力搭接于患者的后脑部分,进而提高对患者的定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图1所示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的枕靠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支撑座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例如,所述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包括枕靠组件与搭接组件。例如,所述枕靠组件包括基座与柔性支撑板,所述基座设置于床体上,所述基座内设置有通风空腔,所述柔性支撑板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柔性支撑板上凹设有支撑凹腔。例如,所述柔性支撑板上开设有鼻部呼吸孔,所述鼻部呼吸孔与所述通风空腔连通,所述搭接组件包括两个弹性卷绕片,所述两个弹性卷绕片卷绕成多圈筒状。例如,所述两个弹性卷绕片分别安装于所述柔性支撑板的相对两侧,所述两个弹性卷绕片用于展开并搭接于患者的后脑部位。
请参阅图1及图3,一种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包括枕靠组件10与搭接组件20,枕靠组件10包括基座11与柔性支撑板12,基座11设置于床体上,基座11内设置有通风空腔115,柔性支撑板12安装于基座11上,柔性支撑板12上凹设有支撑凹腔,柔性支撑板12上开设有鼻部呼吸孔121,鼻部呼吸孔121与通风空腔115连通,搭接组件20包括两个弹性卷绕片21,两个弹性卷绕片21卷绕成多圈筒状,两个弹性卷绕片21分别安装于柔性支撑板12的相对两侧,两个弹性卷绕片21用于展开并搭接于患者的后脑部位。例如,所述弹性卷绕片21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柔性支撑板12的边缘,另一侧为自由端。
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在使用时,先将基座11固定于床体上,并处于枕头的部位。患者躺卧于床上并将脸部朝向柔性支撑板12。然后,患者将脸部贴设于柔性支撑板12上;患者两手拉伸两个弹性卷绕片21以使两个弹性卷绕片21搭接于患者的后脑部位,受到后脑的支撑,两个弹性卷绕片21不能继续收缩,而是利用弹性恢复力扣合于患者的后脑上。由于基座11内设置有通风空腔115,患者俯卧时,其鼻部能够通过鼻部呼吸孔121进行呼吸,而柔性支撑板12也能够利用自身的柔性提供较好的触感。另外,两个弹性卷绕片21能够在伸展后利用弹性恢复力搭接于患者的后脑部分,进而提高对患者的定位效果。
例如,为了便于保护好患者的眼睛,柔性支撑板12上形成弧形凹面122,支撑凹腔形成于弧形凹面122上,鼻部呼吸孔121开设于弧形凹面122上。弧形凹面122上还开设有两个眼部孔123,两个眼部孔123并列设置,并邻近鼻部呼吸孔121。弧形凹面122上还开设有嘴部槽129,嘴部槽129处于鼻部孔远离两个眼部孔123的一侧。嘴部槽129与两个眼部孔123均为矩形状,且均与通风空腔115连通。通过设置两个眼部孔123,方便将患者的两个眼睛分别对准两个眼部孔123,进而方便保护患者的双眼,以避免触碰。
例如,为了便于提升柔性支撑板12的柔性,基座11为矩形状,其相对两侧分别向外凸设有多个定位卡片113。基座11的顶部两侧凸设有两个挠性延伸片114,两个挠性延伸片114相向延伸,柔性支撑板12一体形成于两个挠性延伸片114上。柔性支撑板12包括主体凹部125与两个弧形延伸体126,主体凹部125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于两个挠性延伸片114的边缘,两个弧形延伸体126分别凸设于主体凹部125的相对两侧。两个弧形延伸体126分别处于两个挠性延伸片114背通风空腔115的一侧,主体凹部125凸伸于通风空腔115内。通过将主体凹部125设置于两个挠性延伸片114上,可以使得两个挠性延伸片114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进而提高其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2,一种如上的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于步骤S101中,患者躺下并将脸部支撑于柔性支撑板12上;
于步骤S102中,将鼻部对准鼻部呼吸孔121,将两个眼睛分别对准两个眼部孔123,将嘴部对准嘴部槽129;
于步骤S103中,拉伸两个弹性卷绕片21以使两个弹性卷绕片21搭接于患者的后脑部位。
在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的使用方法中,患者躺卧于床上并将脸部朝向柔性支撑板12。患者将脸部贴设于柔性支撑板12上;患者将鼻部对准鼻部呼吸孔121,将两个眼睛分别对准两个眼部孔123,将嘴部对准嘴部槽129。由于基座11内设置有通风空腔115,患者俯卧时,其鼻部能够通过鼻部呼吸孔121进行呼吸,而柔性支撑板12也能够利用自身的柔性提供较好的触感。另外,两个弹性卷绕片21能够在伸展后利用弹性恢复力搭接于患者的后脑部分,进而提高对患者的定位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尤其重要的是,为了便于改变柔性支撑板12相对床体的高度位置,每相邻两个定位卡片113之间形成有卡位槽117。卡位槽117贯通基座11的侧壁,并与通风空腔115连通。柔性支撑板12由橡胶材料制成。两个弧形延伸体126的边缘均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朝主体凹部125延伸。弧形延伸体126的边缘凸设有限位条,限位条位于滑动槽内。基座11的相对两侧还分别凸设有抵持板118,抵持板118相对挠性延伸片倾斜设置。两个抵持板118之间的距离沿朝向基座11顶部的方向逐渐增大。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还包括两个升降组件40,两个升降组件40分别设置于基座11的相对两侧,用于调节柔性支撑板12的高度位置与弧度。升降组件40包括卡位架41、转动板42与弧形板43,卡位架41卡设于其中一个卡位槽117内,转动板42的一侧连接于卡位架41上,另一侧转动地连接于弧形延伸体126的边缘,转动板42的中部抵持抵持板118的边缘。弧形板43为硬质板。弧形板43的一端活动插设于弧形延伸体126的滑动槽内并挡止于限位条上。弧形板43的另一端固定于卡位架41上。
例如,为了便于定位弹性卷绕片21并增加所述弧形板43的柔性,所述弹性卷绕片21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卡件,所述弧形板43远离所述弧形延伸体12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件,通过拉伸所述弹性卷绕片21,使得所述第一卡件与所述第二卡件相互卡合,使得所述弹性卷绕片21伸展并贴设于所述弧形板43上,以增加所述弧形板43的接触舒适度。
当需要改变柔性支撑板12的高度时,将卡位架41从对应的卡位槽117中拔出,并按压弧形板43,通过弧形板43按压弧形延伸体126以使卡位架41的位置下降,并将卡位架41卡入处于下方的一个卡位槽117中,从而完成柔性支撑板12的再次定位,在按压弧形板43下降的过程中,由于两个挠性延伸片114的挠性的存在,柔性支撑板12的主体凹部125向基座11的通风空腔115内下移,从而完成柔性支撑板12的高度位置下移。通过设置两个升降组件40,可以较为容易地改变柔性支撑板12的高度位置,以符合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例如,为了改变柔性支撑板12的弧度,卡位架41包括相互连接的L形板411与C形体412,L形板411包括相互垂直的插设板部413与连接板部414,插设板部413插设于卡位槽117内,连接板部414凸设于插设板部413远离基座11的一侧边缘,并朝弧形板43延伸。C形体412为柔性套体,C形体412的一侧与抵持板118远离弧形延伸体126的一侧边缘连接,C形体412的另一侧连接于L形板411的连接板部414上。C形体412的开口朝向插设板部413,C形体412与插设板部413之间形成有挤压空间415,挤压空间415处于多个定位卡片113远离通风空腔115的一侧。弧形板43的横截面为C形,弧形板43远离弧形延伸体126的一侧连接于L形板411的连接板部414的边缘上。请一并参阅图1,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还包括挤压架60,挤压架60包括连接板61与两个插设柱62,两个插设柱62分别垂直凸设于连接板61的相对两端,插设柱62的直径远离连接板61的方向逐渐减小。插设柱62邻近连接板61的一端的直径为挤压空间415的直径的2倍。两个插设柱62分别插设于两个升降组件40的卡位架41的C形体412中。挤压架60用于移动插入两个C形体412的挤压空间415内,使两个插设柱62挤压两个C形体412发生变形,进而驱动转动板42远离弧形延伸体126的边缘横向移动,使两个转动板42分别绕两个抵持板118转动,以拉动两个弧形延伸体126朝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并发生变形,改变柔性支撑板12的整体弧度,以适合不同患者的脸型。
例如,转动板42与C形体412连接的边缘定义为作动边缘428,作动边缘428用于在受力时驱动转动板42转动,以迫使转动板42的另一侧边缘拉动弧形延伸体126相对弧形板43移动,以套设于弧形板43上。作动边缘428与C形体412的另一侧之间的距离小于C形体412的直径,C形体412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度,即C形体412的缺口所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80对,优选小于90度,以保证作动边缘428能够水平或者在横移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向地面移动的分量。例如,转动板42的旋转轴线经过弧形板43的圆心线。通过设置两个C形体412,从而可以通过简单按压挤压架60,即可改变柔性支撑板12的弧度。
请一并参阅图5,为了便于实施通风作业,以向柔性支撑板12鼓风,从而便于患者的呼吸,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还包括支撑座体63与气体源(图未示),支撑座体63卡设于基座11的底部,气体源与支撑座体63连接,用于通过支撑座体63向基座11的通风空腔115内鼓入新鲜气体。具体地,支撑座体63包括固定板631与两个卡设体632,两个卡设体632分别凸设于固定板631的相对两侧,并卡设于基座11的相对两侧。两个卡设体632之间形成有鼓风空间635,基座11的底面开设有多个连通孔,鼓风空间635与多个连通孔连通。卡设体632上凸设有多个定位板6325,多个定位板6325之间的间隔与多个定位卡片113之间的间隔相等,每个卡设体632的多个定位板6325分别卡设于基座11的一侧的多个卡位槽117内。每个定位板6325上开设有通风槽6328,通风槽6328贯通卡设体632的相对两侧,并与气体源连接。通风槽6328与对应的卡位槽117连通。在一实施例中,处于卡设体632顶部位置的定位板6325与卡位架41的插设板部413相互抵接。
请再次参阅图2,在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的使用方法中,步骤S10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于步骤S1001中,按压弧形板43以抵持弧形延伸体126,使卡位架41的位置下降,同时使柔性支撑板12的主体凹部125向基座11的通风空腔115内下移,将卡位架41的插设板部413卡入其中一个卡位槽117中,完成柔性支撑板12的高度位置调整;
于步骤S1002中,推动连接板61以驱动两个插设柱62分别插设于两个卡位架41的C形体412中,两个插设柱62挤压两个C形体412发生变形,进而驱动两个转动板42的作动边缘428相向移动,使两个转动板42的另一侧边缘拉动两个弧形延伸体126朝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并发生变形,改变柔性支撑板12的整体弧度,以适合不同患者的脸型。
在步骤S103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于步骤S104中,气体源通过支撑座体63的多个通风槽6328向基座11的通风空腔115内鼓入新鲜气体。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枕靠组件(10)与搭接组件(20),所述枕靠组件(10)包括基座(11)与柔性支撑板(12),所述基座(11)设置于床体上,所述基座(11)内设置有通风空腔(115),所述柔性支撑板(12)安装于所述基座(11)上,所述柔性支撑板(12)上凹设有支撑凹腔,所述柔性支撑板(12)上开设有鼻部呼吸孔(121),所述鼻部呼吸孔(121)与所述通风空腔(115)连通,所述搭接组件(20)包括两个弹性卷绕片 (21),所述两个弹性卷绕片(21)卷绕成多圈筒状,所述两个弹性卷绕片(21)分别安装于所述柔性支撑板(12)的相对两侧,所述两个弹性卷绕片(21)用于展开并搭接于患者的后脑部位;
还包括升降组件(40),所述升降组件(40)包括卡位架(41),所述卡位架(41)包括相互连接的L形板(411)与C形体(412),所述L形板(411)包括相互垂直的插设板部(413)与连接板部(414),所述插设板部(413)插设于卡位槽(117)内,所述连接板部(414)凸设于所述插设板部(413)远离所述基座(11)的一侧边缘,并朝弧形板(43)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板(12)上形成弧形凹面(122),所述支撑凹腔形成于所述弧形凹面(122)上,所述鼻部呼吸孔(121)开设于所述弧形凹面(1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面(122)上还开设有两个眼部孔(123),所述两个眼部孔(123)并列设置,并邻近所述鼻部呼吸孔(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面(122)上还开设有嘴部槽(129),所述嘴部槽(129)处于所述鼻部孔远离所述两个眼部孔(123)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嘴部槽(129)与所述两个眼部孔(123)均为矩形状,且均与所述通风空腔(115)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1)为矩形状,其相对两侧分别向外凸设有多个定位卡片(1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1)的顶部两侧凸设有两个挠性延伸片(114),所述两个挠性延伸片(114)相向延伸,所述柔性支撑板(12)一体形成于所述两个挠性延伸片(11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板(12)包括主体凹部(125)与两个弧形延伸体(126),所述主体凹部(125)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挠性延伸片(114)的边缘,所述两个弧形延伸体(126)分别凸设于所述主体凹部(125)的相对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弧形延伸体(126)分别处于所述两个挠性延伸片(114)背所述通风空腔(115)的一侧,所述主体凹部(125)凸伸于所述通风空腔(115)内。
CN201910321290.2A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098933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1290.2A CN109893372B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1290.2A CN109893372B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3372A CN109893372A (zh) 2019-06-18
CN109893372B true CN109893372B (zh) 2021-02-09

Family

ID=66956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21290.2A Active CN109893372B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9337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1860A (en) * 1995-09-29 1997-09-02 Heitz; Alfred J. Eye surgery recovery apparatus
CN1418605A (zh) * 2002-12-18 2003-05-21 北京市桑浩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眼科术后休息装置
CN103315868A (zh) * 2013-07-03 2013-09-25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视网膜脱离术后体位固定装置
CN203777254U (zh) * 2013-11-12 2014-08-20 新乡市驼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新型俯卧位头面部保护架
CN204932072U (zh) * 2015-03-26 2016-01-06 周胜龙 一种俯卧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11417Y (zh) * 2006-12-05 2008-09-10 曹仲鹏 视网膜脱落患者术后康复头托
CN201139655Y (zh) * 2007-12-13 2008-10-29 李玉森 眼部术后护理架
CN201595969U (zh) * 2010-02-25 2010-10-06 李海燕 眼科手术后护理器
CN202020626U (zh) * 2011-03-24 2011-11-02 潘英芬 眼科手术恢复用俯卧位头部支撑装置
CN203555915U (zh) * 2013-09-13 2014-04-23 冯展娟 一种眼科俯卧架
CN108403321A (zh) * 2018-02-27 2018-08-17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 眼科护理床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1860A (en) * 1995-09-29 1997-09-02 Heitz; Alfred J. Eye surgery recovery apparatus
CN1418605A (zh) * 2002-12-18 2003-05-21 北京市桑浩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眼科术后休息装置
CN103315868A (zh) * 2013-07-03 2013-09-25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视网膜脱离术后体位固定装置
CN203777254U (zh) * 2013-11-12 2014-08-20 新乡市驼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新型俯卧位头面部保护架
CN204932072U (zh) * 2015-03-26 2016-01-06 周胜龙 一种俯卧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3372A (zh) 2019-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60415B2 (en) Patient interface
AU2020250250B2 (en) Breathing apparatus
JP7247272B2 (ja) 患者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AU2020227098B2 (en) Headgear for a respiratory mask
JP2024045285A (ja) 患者インタフェースおよび該患者インタフェースを形成するための方法
JP2006305349A (ja)
CN112933363A (zh) 面罩系统
CN104623784B (zh) 鼻罩
AU2017252762B2 (en) Patient interface and aspects thereof
DE202005022090U1 (de) Atemmaskenanordnung
JP2007508038A (ja) 額パッド及びその額パッドを使用する額支持体
JP2005534383A (ja) 非伸張性ヘッドギアおよびcpapまたはこれらを備えたベンチレータ・マスク
CN204521095U (zh) 颈托位置调节装置及其颈椎牵引器
CN109893372B (zh) 一种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20230165323A1 (en) Mask fram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mask frame
KR102421333B1 (ko) 분리 가능한 비강 확장기
US11529485B1 (en)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PAP) mask
CN215181255U (zh) 一种适于运动佩戴防脱落的眼镜
CN210903528U (zh) 一种心胸外科小儿鸡胸矫正训练装置
TW202327680A (zh) 患者介面系統
CN1418605A (zh) 眼科术后休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