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2000A - 两步随机接入过程 - Google Patents

两步随机接入过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2000A
CN109892000A CN201780067073.4A CN201780067073A CN109892000A CN 109892000 A CN109892000 A CN 109892000A CN 201780067073 A CN201780067073 A CN 201780067073A CN 109892000 A CN109892000 A CN 109892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message
information
scheduled entity
network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70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92000B (zh
Inventor
王任秋
陈万士
徐浩
H·理
H·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892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2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20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20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无线通信设备适于促进随机接入过程。根据一个例子,被调度实体可以发送由调度实体接收的第一传输。第一传输可以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前导码序列以及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用于确定用于被调度实体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调度实体可以发送由被调度实体接收的第二传输。第二传输可以包括在寻址到用于被调度实体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的信息以及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的第二消息。还包括其它方面、实施例和特征。

Description

两步随机接入过程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受以下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于2016年11月1日向美国专利及商标局提交的临时申请No.62/416,031、以及于2017年10月31日向美国专利及商标局提交的非临时申请No.15/799,357,通过引用方式将以上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如在下文完整充分地阐述的并用于所有适用目的。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以下讨论的技术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随机接入过程。
背景技术
广泛部署了无线通信系统,以提供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传送、广播等的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这些系统可以由适于促进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设备接入,其中多个设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时间、频率以及功率)。
随着针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持续增加,研究和发展持续推动无线通信技术,不仅为了满足针对移动宽带接入的持续增长的需求,而且为了推动和增强用户对移动通信的体验。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是发展和维护用于第四代(4G)长期演进(LTE)网络的电信标准的组织。近来,3GPP已经开始对LTE的下一代演进的发展,其通常与第五代(5G)网络相对应,因为该术语是由下一代移动网络(NGMN)联盟定义的。按照如今这种情况来说,这种5G网络可以表现出与LTE相比较高程度的灵活性和可伸缩性,并且被预期为支持很多不同的需求集合。
发明内容
下文给出了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化概述,以便提供对这样的方面的基本理解。该概述不是对本公开内容的所有预期特征的详尽综述,而且既不旨在标识本公开内容的所有方面的关键或者重要元素,也不旨在描绘本公开内容的任何或者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作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的前序。
本公开内容的各个例子和实现促进随机接入过程。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被配置为使用两步随机接入过程的无线通信设备。根据至少一个例子,调度实体可以包括收发机和存储器。处理器可以通信地耦合到所述收发机和所述存储器,并且可以适于从被调度实体接收用于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传输。所述第一传输可以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前导码序列以及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确定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所述处理器还可以适于检测所述PRACH前导码序列以及解码所述第一消息。响应于成功地检测到所述第一传输中的所述前导码以及成功地解码所述第一传输中的所述第一消息,所述处理器可以适于发送第二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包括在寻址到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的信息以及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的第二消息。
本公开内容的额外方面包括在调度实体上操作的方法和/或用于执行这样的方法的单元。根据至少一个例子,这样的方法可以包括:从被调度实体接收用于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包括PRACH前导码序列以及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确定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可以检测所述PRACH前导码序列,并且可以解码所述第一消息。响应于成功地检测到所述第一传输中的所述前导码以及成功地解码所述第一传输中的所述第一消息,可以发送第二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可以包括在寻址到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PDCCH上的信息以及在PDSCH上的第二消息。
本公开内容的额外的方面包括存储处理器可执行程序的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在至少一个例子中,处理器可执行程序可以适于使得处理电路执行以下操作:从被调度实体接收用于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包括PRACH前导码序列以及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确定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程序还可以适于使得处理电路进行以下操作:检测所述PRACH前导码序列以及解码所述第一消息。响应于成功地检测到所述第一传输中的所述前导码以及成功地解码所述第一传输中的所述第一消息,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程序可以适于使得处理电路进行以下操作:发送第二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包括在寻址到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PDCCH上的信息以及在PDSCH上的第二消息。
本公开内容的额外方面包括被调度实体,所述被调度实体包括收发机以及存储器。处理器可以通信地耦合到所述收发机和所述存储器,并且可以适于进行以下操作:发送用于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传输,所述第一传输包括PRACH前导码序列以及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确定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所述处理器还可以适于进行以下操作:接收第二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包括在寻址到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PDCCH上的信息以及在PDSCH上的第二消息。
还公开了在被调度实体上操作的方法和/或用于执行这样的方法的单元。根据至少一个例子,这样的方法可以包括:发送用于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传输,所述第一传输包括PRACH前导码序列以及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确定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此外,可以接收第二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包括在寻址到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PDCCH上的信息以及在PDSCH上的第二消息。
本公开内容的额外方面包括存储处理器可执行程序的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在至少一个例子中,处理器可执行程序可以适于使得处理电路进行以下操作:发送用于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传输,所述第一传输包括PRACH前导码序列以及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确定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程序还可以适于使得处理电路进行以下操作:接收第二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包括在寻址到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PDCCH上的信息以及在PDSCH上的第二消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结合附图回顾以下描述时,与本公开内容相关联的其它方面、特征和实施例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得以应用的网络环境的框图。
图2是概念性地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调度实体与一个或多个被调度实体进行通信的例子的框图。
图3是示出随机接入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图3的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延迟时段的例子的框图。
图5是根据至少一种实现的采用两个传输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图5的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延迟时段的例子的框图。
图7是示出根据至少一个例子的调度实体的选择组件的框图。
图8是示出根据至少一个例子的在调度实体上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根据至少一个例子的被调度实体的选择组件的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至少一个例子的在被调度实体上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各种配置的描述,而非旨在表示可以在其中实施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和特征的仅有配置。为了提供对各个概念的透彻理解,以下描述包括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施这些概念。在一些实例中,为了避免模糊所描述的概念和特征,以框图形式示出了公知的电路、结构、技术和组件。
可以在各种各样的电信系统、网络架构和通信标准上实现贯穿本公开内容给出的各个概念。现在参照图1,作为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例子,提供了无线接入网络100的示意图。
由无线接入网络100覆盖的地理区域可以被划分为多个蜂窝区域(小区),其可以由用户设备(UE)基于在地理区域上从一个接入点或者基站广播的标识而唯一地识别。图1示出宏小区102、104和106以及小型小区108,其中每个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扇区。扇区是小区的子区域。一个小区内的所有扇区由同一基站服务。扇区内的无线链路可以由属于该扇区的单个逻辑标识来标识。在被划分为扇区的小区中,小区内的多个扇区可以由各组天线形成,其中每个天线负责与该小区的一部分中的UE的通信。
通常,每个小区由相应的基站(BS)服务。广义上,基站是无线接入网络中负责一个或多个小区中的去往或者来自UE的无线发送和接收的网络元件。BS也可以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基站收发机(BTS)、无线基站、无线收发机、收发机功能单元、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接入点(AP)、节点B(NB)、eNode B(eNB)、gNode B(gNB)或者某个其它适当的术语。
在图1中,两个基站110和112被示为在小区102和104中;而第三基站114被示为控制小区106中的远程无线电头端(RRH)116。也就是说,基站可以具有集成的天线或者可以通过馈电电缆连接到天线或者RRH。在所示出的例子中,小区102、104和106可以被称为宏小区,这是因为基站110、112和114支持具有大尺寸的小区。此外,基站118被示为在小型小区108(例如,微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家庭基站、家庭节点B、家庭eNodeB等)中,其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宏小区重叠。在该例子中,小区108可以被称为小型小区,这是因为基站118支持具有相对小的尺寸的小区。小区尺寸设置可以根据系统设计以及组件约束来完成。可以理解的是,无线接入网络100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无线基站和小区。此外,中继节点可以被部署为扩展给定小区的尺寸或者覆盖区域。基站110、112、114、118为任何数量的移动装置提供到核心网络的无线接入点。
图1还包括四翼飞行器或无人机120,其可以被配置为用作基站。也就是说,在一些例子中,小区可能未必是固定的,并且该小区的地理区域可以根据诸如四翼飞行器120之类的移动基站的位置而移动。
通常,基站可以包括用于与网络的回程部分(未示出)通信的回程接口。回程可以提供基站与核心网络之间的链路(未示出),并且在一些例子中,回程可以提供相应的基站之间的互连。核心网络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的部分,并且可以独立于在无线接入网络中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回程接口,例如,直接物理连接、虚拟网络或者使用任何适当的传输网络的接口。
无线接入网络100被示为支持针对多个移动装置的无线通信。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发布的标准和规范中,移动装置通常被称为用户设备(UE),但是也可以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移动站(MS)、用户站、移动单元、用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用户站、接入终端(AT)、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设备、终端、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某个其它适当的术语。UE可以是向用户提供对网络服务的接入的装置。
在本文档中,“移动”装置未必需要具有移动的能力,而可以是静止的。术语移动装置或者移动设备广义上指代各种各样的设备和技术。例如,移动装置的一些非限制性例子包括移动设备、蜂窝电话(手机)、智能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膝上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电脑、上网本、智能本、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以及各种各样的嵌入式系统(例如,与“物联网”(IoT)相对应)。移动装置另外可以是汽车或者其它运输工具、远程传感器或者致动器、机器人或者机器人式设备、卫星无线电装置、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对象跟踪设备、无人机、多翼飞行器、四翼飞行器、远程控制设备、消费者和/或可穿戴设备(例如,眼镜、可穿戴照相机、虚拟现实设备、智能手表、健康或者健身跟踪器、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照相机、游戏控制台等)。移动装置另外可以是数字家庭或者智能家庭设备,例如,家庭音频、视频和/或多媒体设备、家电、自动售货机、智能照明、家庭安全系统、智能计量器等。移动装置另外可以是智能能量设备、安全设备、太阳能电池板或者太阳能阵列、控制电源(例如,智能电网)、照明、供水等的城市基础设施设备;工业自动化和企业设备;物流控制器;农业设备;军事防御设备、运载工具、飞机、船舶和兵器等。另外,移动装置可以提供连接的医学或者远距医学支持,即在一定距离处的医疗保健。远距医疗设备可以包括远距医疗监测设备以及远距医疗管理设备,其中,与其它类型的信息相比,可以针对其通信给予优先处理或者优先化接入,例如,在用于关键服务数据的传输的优先化接入和/或用于关键服务数据的传输的相关QoS方面。
在无线接入网络100内,小区可以包括可以与每个小区的一个或多个扇区相通信的UE。例如,UE 122和124可以与基站110相通信,UE 126和128可以与基站112相通信,UE130和132可以通过RRH 116与基站114相通信,UE 134可以与基站118相通信,以及UE 136可以与移动基站120相通信。此处,每个基站110、112、114、118和120可以被配置为向各自小区中的所有UE提供到核心网络(未示出)的接入点。从基站(例如,基站110)到一个或多个UE(例如,UE 122和124)的传输可以被称为下行链路(DL)传输,而从UE(例如,UE 122)到基站的传输可以被称为上行链路(UL)传输。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某些方面,术语下行链路可以指代源自调度实体202的点到多点传输。描述该方案的另一种方式可以使用术语广播信道复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外的方面,术语上行链路可以指代源自被调度实体204的点到点传输。
在一些例子中,移动网络节点(例如,四翼飞行器120)可以被配置为用作UE。例如,四翼飞行器120可以通过与基站110进行通信来在小区102中进行操作。在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中,两个或者更多个UE(例如,UE 126和128)可以使用对等(P2P)或者副链路(sidelink)信号127相互通信,而无需通过基站(例如,基站112)中继该通信。
在无线接入网络100中,用于UE在移动的同时进行通信(独立于其位置)的能力被称为移动性。通常,在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单元(AMF)的控制下,建立、维持和释放UE与无线接入网络之间的各个物理信道,AMF可以包括管理针对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功能二者的安全性上下文的安全性上下文管理功能单元(SCMF)、以及执行认证的安全性锚点功能单元(SEAF)。在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中,无线接入网络100可以利用基于DL的移动性或者基于UL的移动性,以实现移动性和切换(即,UE的连接从一个无线信道到另一无线信道的转移)。在被配置用于基于DL的移动性的网络中,在与调度实体的呼叫期间或者在任何其它时间处,UE可以监测来自其服务小区的信号的各个参数以及相邻小区的各个参数。根据这些参数的质量,UE可以维持与这些相邻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通信。在该时间期间,如果UE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或者如果来自相邻小区的信号质量在给定时间量内超过来自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则UE可以开始进行从服务小区到相邻(目标)小区的转换(handoff)或切换(handover)。例如,UE 124(虽然被示为运载工具,但是可以使用任何适当形式的UE)可以从与其服务小区102对应的地理区域移动到与相邻小区106对应的地理区域。当来自相邻小区106的信号强度或质量在给定时间量内超过其服务小区102的信号强度或质量时,UE124可以向其服务基站110发送用于指示该状况的报告消息。作为响应,UE 124可以接收切换命令,并且UE可以经历到小区106的切换。
在被配置用于基于UL的移动性的网络中,来自每个UE的UL参考信号可以由网络用于选择用于每个UE的服务小区。在一些例子中,基站110、112和114/116可以广播统一的同步信号(例如,统一的主同步信号(PSS)、统一的辅同步信号(SSS)以及统一物理广播信道(PBCH))。UE 122、124、126、128、130和132可以接收统一的同步信号,根据同步信号来得到载波频率和时隙定时,以及响应于所得到的定时,发送上行链路导频或者参考信号。由UE(例如,UE 124)发送的上行链路导频信号可以由无线接入网络100内的两个或者更多个小区(例如,基站110和114/116)同时接收。这些小区中的每个小区可以测量导频信号的强度,并且无线接入网络(例如,基站110和114/116和/或核心网络内的中央节点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确定用于UE 124的服务小区。随着UE 124移动通过无线接入网络100,网络可以继续监测由UE 124发送的上行链路导频信号。当由相邻小区测量的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质量超过由服务小区测量的信号强度或者质量时,网络100可以在通知或者不通知UE 124的情况下,将UE 124从服务小区切换到相邻小区。
虽然由基站110、112和114/116发送的同步信号可以是统一的,但是同步信号可以不标识特定小区,而可以标识在相同的频率上和/或以相同的定时进行操作的多个小区的区域。对5G网络或者其它下一代通信网络中的区域的使用能够实现基于上行链路的移动性框架,并且改善UE和网络二者的效率,这是因为可以减少需要在UE与网络之间交换的移动性消息的数量。
在一些例子中,可以调度对空中接口的接入,其中,调度实体(例如,基站)为在其服务区域或小区内的一些或全部设备和装置之间的通信分配资源。在本公开内容中,如以下进一步讨论的,调度实体可以负责调度、分配、重新配置和释放用于一个或多个被调度实体的资源。也就是说,对于被调度的通信而言,UE或者被调度实体使用由调度实体分配的资源。
基站不是可以用作调度实体的唯一实体。也就是说,在一些例子中,UE可以用作调度实体,其调度用于一个或多个被调度实体(例如,一个或多个其它UE)的资源。在其它例子中,可以在UE之间使用副链路信号,而无需依赖于来自基站的调度或者控制信息。例如,UE138被示为与UE 140和142进行通信。在一些例子中,UE 138用作调度实体或者主副链路设备,而UE 140和142可以用于被调度实体或者非主(例如,辅助)副链路设备。在另一例子中,UE可以用作设备到设备(D2D)、对等(P2P)或者运载工具到运载工具(V2V)网络中和/或网状网络中的调度实体。在网状网络的例子中,UE 140和142除了与调度实体138进行通信以外,还可以可选地彼此直接通信。
因此,在具有对时间频率资源的调度接入并且具有蜂窝配置、P2P配置或者网状配置的无线通信网络中,调度实体和一个或多个被调度实体可以使用被调度的资源进行通信。现在参照图2,框图示出了调度实体202和多个被调度实体204(例如,204a和204b)。此处,调度实体202可以与基站110、112、114和/或118相对应。在另外的例子中,调度实体202可以与UE 138、四翼飞行器120或者无线接入网络100中的任何其它适当的节点相对应。类似地,在各个例子中,被调度实体204可以与UE 122、124、126、128、130、132、134、136、138、140和142或者无线接入网络100中的任何其它适当的节点相对应。
如图2中所示,调度实体202可以向一个或多个被调度实体204广播业务206(业务可以被称为下行链路业务)。广义而言,调度实体202是负责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调度业务(包括下行链路传输、以及在一些例子中,从一个或多个被调度实体到调度实体202的上行链路业务210)的节点或者设备。广义而言,被调度实体204是接收控制信息的节点或设备,所述控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来自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另一个实体(例如,调度实体202)的调度信息(例如,授权)、同步或者定时信息或其它控制信息。
在一些例子中,被调度实体(例如,第一被调度实体204a和第二被调度实体204b)可以使用副链路信号进行直接D2D通信。副链路信号可以包括副链路业务214以及副链路控制216。在一些例子中,副链路控制信息216可以包括请求信号,例如,请求发送(RTS)、源发送信号(STS)和/或方向选择信号(DSS)。请求信号可以为被调度实体204提供请求一持续时间来保持副链路信道可用于副链路信号。副链路控制信息216还可以包括响应信号,例如,清除发送(CTS)和/或目的地接收信号(DRS)。响应信号可以为被调度实体204提供指示副链路信道的可用性(例如,在请求的持续时间内)。请求和响应信号的交换(例如,握手)可以使得执行副链路通信的不同的被调度实体在传送副链路业务信息214之前协商副链路信道的可用性。
随着UE在无线接入网络100中进行操作,UE可以执行与无线接入网络100的随机接入过程。随机接入过程是基于竞争的信道接入过程,连接的UE可以使用其来获得以及使用用于无线通信的资源。随机接入过程还可以由到网络的切换或者对网络的初始接入来触发。在传统的随机接入过程期间,UE和网络实体(例如,基站)采用四步通信过程。例如,图3是示出典型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最初,UE 302从可用的前导码序列的集合中随机地选择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序列,并且以逐渐增大的功率在PRACH上发送第一消息306,直到基站304检测到前导码为止。前导码传输306包括RA-RNTI(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其可以根据子帧索引来确定,其中,UE 302在该子帧索引中发送前导码。
响应于检测到由UE 302发送的前导码,基站304发送第二消息308,其包括在可以使用RA-RNTI来标识的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的传输以及在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RAR)。如果在310处,UE 302能够利用RA-RNTI解码PDCCH,那么在312处,UE 302尝试解码PDSCH上的RAR。除此之外,RAR还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ID。如果RAR包括与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相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ID,那么UE 302认为随机接入是成功的。响应于解码出PDSCH上的RAR,UE使用PUSCH和PUCCH来发送包括RRC连接请求消息的第三消息314。该第三消息314还可以包括CCCH SDU或者临时C-RNTI(TC-RNTI)。
可能的是,多个UE可以使用相同的前导码序列来接入系统。这将使得基站304发送包括相同的RA-RNTI的PDCCH。多个UE然后将检测RA-RNTI,并且解码在PDSCH上发送的RAR。所有这些UE将检测随机接入ID匹配,并且将使用相同的UL资源块以及相同的时间调整来在上行链路上发送数据。因此,这时候通常采用竞争解决过程。
基站304将仅从UE中的其时间对齐是适当的的一个UE接收第三消息310。基站304首先发送具有最初包括在RAR中的临时C-RNTI的PDCCH,之后是在PDSCH上发送竞争解决消息316,其中,基站304将与这些UE中的仅一个UE的CCCH SDU相匹配的竞争解决ID包括在内。相应的UE检测到竞争解决消息316是针对于其,然后该UE发送指示竞争解决是成功的ACK。作为其的替代方案是在UE已经具有C-RNTI(其将C-RNTI包括在PUSCH中)时,基站304通过仅发送316具有C-RNTI的PDCCH以及还在PDCCH上发送UL授权,来解决竞争。
还在图4的框图中描绘了上述消息传送。如示出的,在以上参照图3描述的传输中的每个传输之间具有一时间段。出于本公开内容的目的,这些时间段被称为延迟时段。如图4中所示,在第一消息306的传输之后存在第一延迟时段T1,直到UE 302打开RAR测量窗口以针对从基站304发送的第二消息308进行监测为止。在成功地解码PDCCH以及PDSCH中的RAR之后,在UE 302发送第三消息314之前,经过第二延迟时段T2,这至少部分地由于在第二消息308中接收的用于向UE通知改变其定时以补偿往返延迟的定时提前值。另外,在发送第三消息314之后,在UE从基站接收第四消息316之前,存在第三延迟时段T3
在一些实例中,减少由于上述随机接入过程导致的响应延迟(包括三个延迟时段),这可能是有益的。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包括随机接入过程,其与以上参照图3和4描述的过程相比,减少步骤的数量。
现在参照图5,示出描绘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随机接入过程的流程图。在该例子中,UE 502被示为与基站504进行通信。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在被调度实体(例如,UE 502)与调度实体(例如,基站504)之间采用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如所示出的,UE502从可用的前导码序列的集合中随机地选择PRACH前导码序列,并且以逐渐增大的功率在PRACH上发送第一消息506,直到基站304检测到前导码为止。在该例子中,第一消息506可以包括在来自图3中的例子的第一消息306以及第三消息310中包括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些。例如,除了包括PRACH前导码序列之外,第一消息506还可以包括RACH消息。根据至少一种实现,RACH消息可以包括UE 502的标识(UE ID)、信道标志、缓冲器状态报告(BSR)、调度请求(SR)和/或其它信息。
当基站504接收到第一消息506时,在步骤508处,基站504检测前导码,并且解码RACH消息。响应于成功地检测到前导码以及解码出RACH消息,基站504可以将第二消息510发送给UE 502,第二消息510包括在PDCCH上的传输以及在PDSCH上发送的消息。第二传输510中的PDCCH可以包括利用特定于UE的网络标识符(例如,RNTI)加扰的CRC比特。在PDSCH上发送的消息可以包括特定于UE的内容,例如,确认PRACH前导码的指示、定时提前值、回退指示符、竞争解决消息、发射功率控制(TPC)命令、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资源授权和/或其它信息。
在步骤512处,在接收到第二消息510时,UE 502尝试解码PDCCH以及PDSCH上的消息。如果UE 502成功地解码PDCCH以及PDSCH上的消息二者,那么UE 502可以将ACK发送给基站504。如果UE 502解码PDCCH失败,那么UE 502可以如同第一消息506未被基站504成功地接收一样来进行操作,并且可以以功率斜升和/或随机定时来重新发送第一消息506。另一方面,如果UE 502成功地解码PDCCH,但是没有成功地解码PDSCH上的消息,那么UE 502可以将NACK发送给基站504,这可以使得基站504重新发送该消息。
采用如上描述的仅包括两个(而不是四个)传输的随机接入过程可以减少与随机接入过程相关联的时间。图6是描绘图5中的两步随机接入过程的框图。如所示出的,在第一消息506的传输之后、直到UE 502打开RAR测量窗口以针对从基站504发送的第二消息510进行监测为止的第一延迟时段T1,可以与图4中的第一延迟时段T1相同。在对第二消息510的成功接收和解码之后,当UE 502使用由第二消息510指示的定时时,UE 502可以在可以与图4中的延迟时段T2类似的第二延迟时段之后,发送ACK或者NACK。当UE 502发送ACK或者NACK时,可以执行定时调整,其中,定时调整是根据在所接收的第二消息510中包括的时间提前值的。
在以上参照图3所描述的例子中,UE最初将RA-RNTI用于第一和第二消息。在以上参照图5所描述的过程中,UE和基站可以使用唯一的网络标识符、或者与UE相关联的至少基本唯一的网络标识符(例如,RNTI),用于在其能够解码PDCCH而没有解码出PDSCH上的消息时发送NACK以及接收PDSCH上的消息的重传的能力。在至少一种实现中,UE 502和基站504可以基于UE的标识(UE ID)来生成与UE相关联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例如,TC-RNTI)。例如,UE和基站可以使用UE标识(UE ID)中的预定数量的比特作为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例如,TC-RNTI)或者推导出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再次参照图5,当UE 502将UE ID或者UE ID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在第一消息506中时,基站504可以按照UE 503根据UE ID确定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例如,TC-RNTI)的相同的方式,根据UE ID来确定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例如,TC-RNTI)。以这种方式,两个实体都知晓要与UE 502相关联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例如,TC-RNTI)。
在至少一种其它实现中,UE 502和基站504可以基于与用于发送第一消息506的资源相关联的信息,来生成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例如,TC-RNTI)。例如,用于发送第一消息506的资源可以包括传输时间、频率、前导码资源(例如,根、移位)等。UE 502和基站504可以使用与这些资源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参数相关联的信息,来生成要由UE 502用作随机接入过程的部分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TC-RNTI)。
在另一种实现中,UE 502和基站504可以基于UE ID中的至少一部分与和被选择用于发送第一消息506的资源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组合,来生成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例如,TC-RNTI)。例如,可以通过将UE ID中的至少一部分与和被选择用于发送第一消息506的资源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进行映射,来生成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例如,TC-RNTI)。在这种实现中,用于发送第一消息506的资源可以是随机选择的,这类似于参照图3描述的例子。替代地,这种实现可以包括:基于来自UE ID的预定数量的比特来选择用于发送第一消息506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还可以在第一消息506中发送UE ID中的额外比特。使用UE ID有效载荷以及与用于发送第一消息506的资源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UE 502和基站504可以映射对于UE 502而言唯一的UE特定网络标识符(例如,TC-RNTI)。
利用唯一的或者基本上唯一的网络标识符(例如,TC-RNTI),可以在PDCCH的公共搜索空间或者UE特定搜索空间中发送用于第二消息510的PDCCH。另外,如果第二消息510是响应于由UE 502发送给基站504的NACK而重新发送的,那么UE 502可以将新传输与先前的传输进行组合,以改善性能。也就是说,UE 502可以接收第二消息510的第一传输,并且将在第二消息510的该第一传输中接收的PDSCH上的消息保存在存储器中,即使UE 502无法解码该消息(例如,在第一传输中CRC失败)。UE 502然后可以接收第二消息510的PDSCH上的消息的第二传输,并且可以将第二传输中的PDSCH上的消息与所存储的来自第一传输的消息进行组合,以改善在UE 510处对第二消息510的解码。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当基站504发送第二消息510,但是接收到第一消息506的重传时,可以向基站504通知UE 502解码PDCCH失败。作为响应,基站504可以利用增加的资源或者较低的编码速率来重新发送PDCCH。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调度实体以及被调度实体适于促进本文描述的两步随机接入过程。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至少一个例子的使用处理系统702的调度实体700的选择组件的框图。在该例子中,处理系统702利用总线架构(通常由总线704表示)来实现。根据处理系统702的特定应用和总体设计约束,总线704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连总线和桥接。总线704将各种电路通信地耦合在一起,这些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常由处理电路706表示)、存储器708和计算机可读介质(通常由存储介质710表示)。总线704还可以连接各种其它电路,例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电压调节器和功率管理电路,它们都是本领域公知的,并且因此将不再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712提供总线704与收发机714之间的接口。收发机714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它装置进行通信的方式。根据装置的性质,还可以提供用户接口716(例如,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控制杆)。
处理电路706负责管理总线704和一般处理,其包括对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10上的程序的执行。程序在由处理电路706执行时使得处理系统702执行以下针对任何特定装置描述的各种功能。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10和存储器708还可以用于存储由处理电路706在执行程序时操控的数据。如本文中使用的,无论被称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它名称,术语“程序”都应当被广义地解释为包括而不限于: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的线程、过程、函数等。
处理电路706被布置为获得、处理和/或发送数据、控制数据访问和存储、发出命令以及控制其它期望的操作。处理电路706可以包括适于实现由合适的介质提供的期望程序的电路和/或适于执行在本公开内容中描述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的电路。例如,处理电路706可以实现为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和/或被配置为执行可执行程序和/或执行特定功能的其它结构。处理电路706的例子可以包括被设计为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或其它可编程逻辑组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电路706还可以实现为计算组件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核、ASIC和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其它数量的不同配置。处理电路706的这些例子是为了说明,并且也预期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的其它适当的配置。
在一些实例中,处理电路706可以包括随机接入电路和/或模块718。随机接入电路/模块718通常可以包括适于根据用于本文描述的两步随机接入过程的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在调度实体处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电路和/或程序(例如,在存储介质710上存储的程序)。如本文中描述的,对电路和/或程序的提及通常可以被称为逻辑单元(例如,逻辑门和/或数据结构逻辑单元)。
存储介质710可以表示用于存储程序(例如,处理器可执行代码或者指令(例如,软件、固件))、电子数据、数据库或者其它数字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设备。存储介质710还可以用于存储由处理电路706在执行程序时操控的数据。存储介质710可以是可以由通用或者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可用的非暂时性介质,其包括便携式或者固定存储设备、光学存储设备以及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携带程序的各种其它介质。通过举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存储介质710可以包括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带)、光学存储介质(例如,压缩光盘(CD)、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智能卡、闪存设备(例如,卡、棒、键驱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寄存器、可移动盘和/或用于存储程序的其它介质、以及其任意组合。
存储介质710可以耦合到处理电路706,以使得处理电路706可以从存储介质710读取信息以及将信息写入存储介质710中。也就是说,存储介质710可以耦合到处理电路706,以使得存储介质710至少可由处理电路706访问,其包括存储介质710是构成处理电路706的部分的例子和/或存储介质710与处理电路706分开的例子(例如,位于处理系统702中,在处理系统702之外,跨越多个实体分布)。
由存储介质710存储的程序在由处理电路706执行时可以使得处理电路706执行本文描述的各种功能和/或处理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在至少一些例子中,存储介质710可以包括随机接入操作720。随机接入操作720通常适于使得处理电路706根据用于本文描述的两步随机接入过程的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执行随机接入过程。
因此,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用于调度实体700的处理电路706适于执行(独立地或者与存储介质710相结合地)本文描述的用于调度实体(例如,基站110、112、114、118、504、UE 138、四翼飞行器120、调度实体202)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全部的过程、功能、步骤和/或例程中的任何一种或者全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与处理电路706相关的术语“适于”可以指代处理电路706被配置、使用、实现和/或编程(结合存储介质710)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执行根据本文描述的各种特征的特定过程、功能、步骤和/或例程。
图8是示出根据至少一个例子的在调度实体(例如,调度实体700)上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7和8,在802处,调度实体700可以从被调度实体接收用于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传输。例如,处理电路706可以包括用于经由收发机714从被调度实体接收用于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传输的逻辑单元(例如,随机接入电路/模块718、随机接入操作720)。所接收的第一传输可以包括PRACH前导码序列以及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用于确定用于被调度实体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在一个或多个例子中,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信道标志、缓冲器状态报告(BSR)、调度请求(SR)和/或其它信息。
在至少一个例子中,用于确定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可以包括用于被调度实体的UE标识(UE ID)。在至少一个其它例子中,用于确定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可以包括与用于发送第一传输的资源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在另一例子中,用于确定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可以包括UE标识(UE ID)中的至少一部分与和被选择用于发送第一传输的资源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组合。
在804处,调度实体700可以检测第一传输中的PRACH前导码序列。例如,处理电路706可以包括用于检测第一传输中的PRACH前导码序列的逻辑单元(例如,随机接入电路/模块718、随机接入操作720)。
在806处,调度实体700可以解码所接收的第一消息。例如,处理电路706可以包括用于解码所接收的第一消息的逻辑单元(例如,随机接入电路/模块718、随机接入操作720),该第一消息包括用于确定用于被调度实体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
在808处,调度实体700可以基于在第一传输的第一消息中包括的信息,来确定用于被调度实体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例如,处理电路706可以包括用于基于在第一传输中包括的用于确定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来确定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例如,TC-RNTI)的逻辑单元(例如,随机接入电路/模块718、随机接入操作720)。
如上所述,用于确定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可以包括用于被调度实体的UE标识(UE ID)。在这样的实现中,处理电路706可以包括用于基于所接收的UE标识(UE ID)中的至少一部分来确定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例如,TC-RNTI)的逻辑单元(例如,随机接入电路/模块718、随机接入操作720)。例如,处理电路706可以包括使用UE标识(UE ID)中的预定数量的比特作为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例如,TC-RNTI)或者推导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逻辑单元(例如,随机接入电路/模块718、随机接入操作720)。
在另一例子中,用于确定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可以包括与用于发送第一传输的资源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例如,用于发送第一传输的资源可以包括传输时间、频率、前导码序列(例如,根、移位)等。处理单元706可以包括用于使用与这些资源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参数相关联的信息来确定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例如,TC-RNTI)的逻辑单元(例如,随机接入电路/模块718、随机接入操作720)。
在另一例子中,用于确定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可以包括UE标识(UE ID)中的至少一部分与和被选择用于发送第一传输的资源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组合。例如,处理电路706可以包括用于通过将UE ID中的至少一部分和与被选择用于发送第一传输的资源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进行映射,来确定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例如,TC-RNTI)的逻辑单元(例如,随机接入电路/模块718、随机接入操作720)。使用UE标识(UE ID)和与用于发送第一传输的资源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调度实体700可以映射对于被调度实体来说唯一的UE特定网络标识符(例如,TC-RNTI)。
在810处,响应于成功地检测到第一传输中的PRACH前导码以及成功地解码第一传输中的第一消息,调度实体700可以发送第二传输,第二传输包括寻址到用于被调度实体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PDCCH上的信息以及PDSCH上的第二消息。例如,处理电路706可以包括用于经由收发机714发送第二传输的逻辑单元(例如,随机接入电路/模块718、随机接入操作720),第二传输包括寻址到用于被调度实体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PDCCH上的信息以及PDSCH上的第二消息。可以在PDCCH的公共搜索空间或者设备特定搜索空间中发送第二传输。
在至少一个例子中,通过包括利用UE特定网络标识符加扰的CRC比特,PDCCH上的信息可以寻址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在PDSCH上发送的第二消息可以包括特定于被调度实体的内容,例如,确认PRACH前导码的指示、定时提前值、回退指示符、竞争解决消息、发射功率控制(TPC)命令、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资源授权和/或其它信息。
在一些实现中,在调度实体700已经发送第二传输之后,调度实体700可以从被调度实体接收第一传输的重传。在这样的实例中,调度实体700可以使用用于PDCCH的增加的资源或者较低的编码速率中的至少一项,来在第二时间发送第二传输。例如,处理电路706可以包括用于响应于在先前发送第二传输之后从被调度实体接收到第一传输而以用于PDCCH的增加的资源或者较低的编码速率在第二时间发送第二传输的逻辑单元(例如,随机接入电路/模块718、随机接入操作720)。
现在转到图9,描绘了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至少一个例子的使用处理系统902的被调度实体900的选择组件的框图。与图7中的处理系统702类似,处理系统902可以用通常由总线904表示的总线架构来实现。根据处理系统902的特定应用和总体设计约束,总线904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连总线和桥接。总线904将各种电路通信地耦合,这些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常由处理电路906表示)、存储器908和计算机可读介质(通常由存储介质910表示)。总线904还可以连接各种其它电路,例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电压调节器和功率管理电路,它们都是本领域公知的,并且因此将不再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912提供总线904与收发机914之间的接口。收发机914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它装置进行通信的方式。根据装置的性质,还可以提供用户接口916(例如,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控制杆)。
处理电路906负责管理总线904和一般处理,其包括对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10上的程序的执行。程序在被处理电路906执行时使得处理系统902执行以下针对任何特定装置描述的各种功能。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10和存储器908还可以用于存储由处理电路906在执行程序时操控的数据。
处理电路906被布置为获得、处理和/或发送数据、控制数据访问和存储、发出命令以及控制其它期望的操作。在至少一个例子中,处理电路906可以包括适于实现由合适的介质提供的期望程序的电路和/或适于执行在本公开内容中描述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的电路。处理电路906可以根据上述处理电路706的例子中的任何例子来实现和/或配置。
在一些实例中,处理电路906可以包括随机接入电路和/或模块918。随机接入电路/模块918通常可以包括适于根据本文描述的用于两步随机接入过程的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在被调度实体处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电路和/或程序(例如,在存储介质910上存储的程序)。如先前提到的,对电路和/或程序的提及通常可以被称为逻辑单元(例如,逻辑门和/或数据结构逻辑单元)。
存储介质910可以表示用于存储程序(例如,处理器可执行代码或者指令(例如,软件、固件))、电子数据、数据库或者其它数字信息的计算机可读设备。存储介质910可以按照与上述存储介质710类似的方式来配置和/或实现。
由存储介质910存储的程序在由处理电路906执行时可以使得处理电路906执行本文描述的各种功能和/或处理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在至少一些例子中,存储介质910可以包括随机接入操作920,其适于使得处理电路906根据本文描述的用于两步随机接入过程的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执行用于被调度实体的随机接入过程。因此,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处理电路906适于执行(独立地或者与存储介质910相结合地)本文描述的用于被调度实体(例如,UE 122、124、126、128、130、132、134、136、138、140、142以及502、被调度实体204、调度实体900)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全部的过程、功能、步骤和/或例程中的任何一种或者全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与处理电路906相关的术语“适于”可以指代处理电路906被配置、使用、实现和/或编程(结合存储介质910)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执行根据本文描述的各种特征的特定过程、功能、步骤和/或例程。
图10是示出根据至少一个例子的在被调度实体(例如,被调度实体900)上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9和10,在1002处,被调度实体900可以发送用于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传输。例如,处理电路906可以包括用于经由第一收发机914发送第一传输的逻辑单元(例如,随机接入电路/模块918、随机接入操作920)。第一传输可以包括PRACH前导码序列以及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用于确定用于被调度实体900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在一些例子中,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信道标志、缓冲器状态报告(BSR)、调度请求(SR)和/或其它信息。
在至少一个例子中,用于确定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可以包括用于被调度实体的UE标识(UE ID)。在至少一个其它例子中,用于确定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可以包括与用于发送第一传输的资源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在另一例子中,用于确定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可以包括UE标识(UE ID)中的至少一部分和与被选择用于发送第一传输的资源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组合。
在1004处,被调度实体900可以接收第二传输,其包括寻址到用于被调度实体900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PDCCH以及PDSCH上的第二消息。例如,处理电路906可以包括用于经由第一收发机914接收第二传输的逻辑单元(例如,随机接入电路/模块918、随机接入操作920)。在一些例子中,PDCCH上的信息可以包括由用于被调度实体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加扰的CRC。在一些例子中,可以在PDCCH的公共搜索空间或者设备特定搜索空间中接收第二传输。此外,PDSCH上的第二消息可以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确认PRACH前导码的指示、定时提前值、回退指示符、竞争解决消息、发射功率控制(TPC)命令、上行链路资源授权、下行链路资源授权和/或其它信息。
在1006处,被调度实体900尝试解码PDSCH上的第二消息。例如,处理电路906可以包括用于解码所接收的PDSCH上的第二消息的的逻辑单元(例如,随机接入电路/模块918、随机接入操作920)。如果被调度实体900在解码第二消息方面成功,那么在1008处,被调度实体900可以将ACK发送给调度实体。
另一方面,如果被调度实体900无法成功地解码第二消息(例如,CRC失败),那么在1010处,被调度实体900可以保存第二消息,并且在1012处,可以发送NACK。例如,处理电路906可以包括用于将第二消息保存到存储器908或者存储介质910的逻辑单元(例如,随机接入电路/模块918、随机接入操作920)。另外,处理电路906可以包括用于经由收发机914将NACK发送给调度实体的逻辑单元(例如,随机接入电路/模块918、随机接入操作920)。
响应于NACK,在1014处,被调度实体900可以接收PDSCH上的第二消息的重传。在1006处,利用第二消息的重传,被调度实体900可以再一次尝试解码第二消息。在一些实现中,被调度实体900利用先前接收且保存的第二消息以及所重新发送的第二消息,来解码第二消息。例如,处理电路906可以包括用于将新传输与先前传输进行组合以改善对第二消息的解码的逻辑单元(例如,随机接入电路/模块918、随机接入操作920)。将先前传输与新传输进行组合的例子可以包括在传递用于解码的传输之前将新传输与所保存的先前传输进行汇总。举例而言,可以使用简单的最大比合并(MRC)技术来执行对两个传输的汇总。
已经参照示例性实现给出了无线通信网络的若干方面。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明白的,贯穿本公开内容描述的各个方面可以扩展到其它电信系统、网络架构和通信标准。
举例而言,各个方面可以在由3GPP定义的其它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TE)、演进型分组系统(EP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和/或全球移动系统(GSM))内来实现。各个方面还可以扩展到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定义的系统,例如,CDMA2000和/或演进数据优化(EV-DO)。可以在利用以下各项的系统中实现其它例子:IEEE 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 802.20、超宽带(UWB)、蓝牙和/或其它适当的系统。所利用的实际电信标准、网络架构和/或通信标准将取决于特定应用和施加到系统上的总体设计约束。
在本公开内容内,使用“示例性”一词,以意指“用作例子、实例或说明”。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现或方面未必被解释为比本公开内容的其它方面优选或者有优势。同样,术语“方面”并不要求本公开内容的所有方面都包括所讨论的特征、优点或者操作模式。在本文中使用术语“耦合”,以指代两个对象之间的直接或间接耦合。例如,如果对象A物理地接触对象B,并且对象B接触对象C,那么对象A和C仍然可以被视为相互耦合-即使它们没有在物理上直接地相互接触。例如,第一对象可以耦合到第二对象,即使第一对象从来没有在物理上与第二对象直接接触。术语“电路(circuit)”和“电子电路(circuitry)”被广义地使用,并且旨在包括电子设备和导体的硬件实现以及信息和指令的软件实现二者,电子设备和导体在被连接和配置时,能够实现本公开内容中所描述的功能的性能,而关于电子电路的类型并没有限制,信息和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本公开内容中所描述的功能的性能。
虽然利用特定细节以及特殊性讨论了上面讨论的方面、布置和实施例,但是图1、2、3、4、5、6、7、8、9和/或10中示出的组件、步骤、特征和/或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重新排列和/或组合成单个组件、步骤、特征或者功能,或者嵌入在若干组件、步骤或者功能中。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情况下,增加额外的元件、组件、步骤和/或功能。图1、2、7和/9中示出的装置、设备和/或组件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或者使用在图3、4、5、6、8和/或10描述的方法、特征、参数或者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本文描述的新颖算法还可以用软件来高效地实现和/或嵌入到硬件中。
应理解的是,所公开的方法中的步骤的特定次序或者层次是对示例性过程的说明。应理解的是,基于设计偏好,可以重新排列这些方法中的步骤的特定次序或层次。所附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次序给出了各个步骤的元素,而并非意味着限于所给出的特定次序或者层次,除非其中特别记载。
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范围的情况下,与本文描述以及在附图中示出的例子相关联的各个特征可以在不同的例子和实现中实现。因此,虽然已经描述以及在附图中示出某些特定构造和布置,但是这些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而不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因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对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各种其它添加和修改以及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删除将是显而易见。因此,本公开内容的范围仅由随后的权利要求的文字语言以及法律等效物来确定。

Claims (30)

1.一种调度实体,包括:
收发机;
存储器;以及
处理器,其通信地耦合到所述收发机和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收发机,从被调度实体接收用于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传输,所述第一传输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前导码序列以及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确定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
检测所述PRACH前导码序列;
解码所述第一消息;以及
响应于成功地检测到所述第一传输中的所述前导码以及成功地解码所述第一传输中的所述第一消息,经由所述收发机,发送第二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包括在寻址到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的信息以及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的第二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实体,其中,用于确定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所述信息包括与所述被调度实体相关联的用户设备标识中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中的至少一部分,来确定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实体,其中,用于确定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所述信息包括与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传输的资源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并且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基于与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传输的资源相关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来确定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实体,其中:
用于确定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所述信息包括与所述被调度实体相关联的用户设备标识中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与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传输的资源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以及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中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与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传输的资源相关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来确定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实体,其中,在所述PDCCH上的所述信息包括由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加扰的循环冗余校验(CR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实体,其中,在所述PDCCH上的所述信息是在公共搜索空间或者设备特定搜索空间中的一个中发送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实体,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在发送所述第二传输之后,接收所述第一传输的重传;以及
使用用于所述PDCCH的增加的资源或者较低的编码速率中的至少一项,来重新发送所述第二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实体,其中,所接收的第一消息还包括:信道标志、缓冲器状态报告(BSR)或者调度请求(SR)中的至少一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实体,其中,在所述PDSCH上发送的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确认所述PRACH前导码的指示、定时提前值、回退指示符、竞争解决消息、发射功率控制(TPC)命令、上行链路资源授权或者下行链路资源授权。
10.一种在调度实体处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从被调度实体接收用于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传输,所述第一传输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前导码序列以及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确定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
检测所述PRACH前导码序列;
解码所述第一消息;以及
响应于成功地检测到所述第一传输中的所述前导码以及成功地解码所述第一传输中的所述第一消息,发送第二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包括:
在寻址到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的信息,以及
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的第二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包括包含用于确定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所述信息的所述第一消息的所述第一传输包括:
接收包括所述第一消息的所述第一传输,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与所述被调度实体相关联的用户设备标识中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还包括:基于所接收的用户设备标识中的至少一部分来确定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包括包含用于确定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所述信息的所述第一消息的所述第一传输包括:
接收包括所述第一消息的所述第一传输,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与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传输的资源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以及
还包括:基于与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传输的资源相关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来确定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包括包含用于确定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所述信息的所述第一消息的所述第一传输包括:
接收包括所述第一消息的所述第一传输,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与所述被调度实体相关联的用户设备标识中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与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传输的资源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以及
还包括:基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中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与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传输的资源相关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来确定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包括在寻址到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所述PDCCH上的信息的所述第二传输包括:
发送所述PDCCH,所述PDCCH包括由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加扰的循环冗余校验(CRC)。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包括在所述PDCCH上的信息的所述第二传输包括:
发送所述第二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包括在公共搜索空间或者设备特定搜索空间中的一个中的所述PDCCH上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发送所述第二传输之后,接收所述第一传输的重传;以及
使用用于所述PDCCH的增加的资源或者较低的编码速率中的至少一项,来第二次发送所述第二传输。
17.一种被调度实体,包括:
收发机;
存储器;以及
处理器,其通信地耦合到所述收发机和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收发机,发送用于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传输,所述第一传输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前导码序列以及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确定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
经由所述收发机,接收第二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包括在寻址到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的信息以及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的第二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被调度实体,其中,用于确定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所述信息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与所述被调度实体相关联的用户设备标识中的一部分、或者与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传输的资源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被调度实体,其中,在所述PDCCH上的所述信息包括由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加扰的循环冗余校验(CRC)。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被调度实体,其中,在所述PDCCH上的所述信息是在公共搜索空间或者设备特定搜索空间中的一个中接收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被调度实体,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在解码所述第二消息失败之后,保存在所述PDSCH上接收的所述第二消息;
发送否定确认(NACK);
接收在所述PDSCH上的所述第二消息的重传;以及
使用所保存的在所述PDSCH上接收的第二消息以及在所述PDSCH上重新发送的第二消息二者,来解码在所述PDSCH上接收的所述第二消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被调度实体,其中,所发送的第一消息还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信道标志、缓冲器状态报告(BSR)或者调度请求(SR)。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被调度实体,其中,在所述PDSCH上接收的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确认所述PRACH前导码的指示、定时提前值、回退指示符、竞争解决消息、发射功率控制(TPC)命令、上行链路资源授权或者下行链路资源授权。
24.一种在被调度实体处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发送用于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传输,所述第一传输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前导码序列以及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确定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信息;以及
接收第二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包括在寻址到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的信息,以及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的第二消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包括包含用于确定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的所述信息的所述第一消息的所述第一传输包括:
发送所述第一传输,所述第一传输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与所述被调度实体相关联的用户设备标识中的至少一部分、或者与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传输的资源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包括在所述PDCCH上的所述信息的所述第二传输包括:
接收由用于所述被调度实体的所述设备特定网络标识符加扰的循环冗余校验(CRC)。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包括在所述PDCCH上的所述信息的所述第二传输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包括在公共搜索空间或者设备特定搜索空间中的一个中的所述PDCCH上的所述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解码所述PDSCH上的所述第二消息失败;
保存在所述PDSCH上接收的所述第二消息;
发送否定确认(NACK);
接收在所述PDSCH上的所述第二消息的重传;以及
使用所保存的在所述PDSCH上接收的第二消息以及在所述PDSCH上重新发送的第二消息二者,来解码所述PDSCH上的所述第二消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消息的所述第一传输包括:
发送包括所述第一消息的所述第一传输,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信道标志、缓冲器状态报告(BSR)或者调度请求(SR)。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包括在所述PDSCH上的所述第二消息的所述第二传输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包括在所述PDSCH上的所述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确认所述PRACH前导码的指示、定时提前值、回退指示符、竞争解决消息、发射功率控制(TPC)命令、上行链路资源授权或者下行链路资源授权。
CN201780067073.4A 2016-11-01 2017-11-01 两步随机接入过程 Active CN1098920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416031P 2016-11-01 2016-11-01
US62/416,031 2016-11-01
US15/799,357 US10405342B2 (en) 2016-11-01 2017-10-31 Two 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US15/799,357 2017-10-31
PCT/US2017/059570 WO2018085428A1 (en) 2016-11-01 2017-11-01 Two 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2000A true CN109892000A (zh) 2019-06-14
CN109892000B CN109892000B (zh) 2022-12-30

Family

ID=62022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7073.4A Active CN109892000B (zh) 2016-11-01 2017-11-01 两步随机接入过程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0405342B2 (zh)
EP (1) EP3536110B1 (zh)
CN (1) CN109892000B (zh)
TW (1) TWI738906B (zh)
WO (1) WO2018085428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2648A (zh) * 2019-01-18 2020-05-19 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11901078A (zh) * 2019-05-05 2020-11-0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43276A (zh) * 2019-07-19 2021-01-1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随机接入、信息发送、资源配置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WO2021012286A1 (zh) * 2019-07-25 2021-01-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终端
WO2021027497A1 (en) * 2019-08-12 2021-02-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WO2021030967A1 (zh) * 2019-08-16 2021-02-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两步随机接入中接收和发送随机接入响应的方法及装置
CN112566270A (zh) * 2019-09-26 2021-03-26 苹果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两步随机接入信道过程的框架
WO2021062864A1 (en) * 2019-10-02 2021-04-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atency reduction for 2-step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s (harq)
CN114765832A (zh) * 2021-01-13 2022-07-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省电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05342B2 (en) 2016-11-01 2019-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 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KR102626219B1 (ko) * 2017-01-13 2024-01-18 모토로라 모빌리티 엘엘씨 캐리어 주파수에서 경합 기반 랜덤 액세스를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0834759B2 (en) 2017-03-20 2020-11-10 Motorola Mobility Llc Feedback for a system information request
BR112019019690A2 (pt) * 2017-05-03 2020-04-14 Motorola Mobility Llc retorno para uma solicitação de informação de sistema
US11153060B2 (en) 2017-12-29 2021-10-19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election of grant and CSI
CA3029227A1 (en) 2018-01-04 2019-07-04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reporting
US10681648B2 (en) 2018-01-10 2020-06-09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Power control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N110536286A (zh) * 2018-05-25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US11202311B2 (en) 2018-07-20 2021-1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response to idle mode requests
TW202008835A (zh) * 2018-07-25 2020-02-16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隨機存取的方法和通訊設備
JP2021533606A (ja) * 2018-07-27 2021-12-02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方法及び装置
CN113037439B (zh) * 2018-07-27 2022-1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3068274B (zh) * 2018-08-01 2023-10-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设备
CN112771983A (zh) * 2018-09-26 2021-05-07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执行两步随机接入信道过程
WO2020061945A1 (zh) * 2018-09-27 2020-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A3056971A1 (en) 2018-09-27 2020-03-27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Power control for retransmissions
US11497060B2 (en) * 2018-10-01 2022-11-08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ultiplexing, addressing and HARQ for MsgB in two-step RACH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11140720B2 (en) 2018-10-24 2021-10-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ssage 2 of a two-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nd coexistence with four-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EP3876590A4 (en) * 2018-10-31 2022-06-15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RANDOM ACCESS INDICATION INFORMATION
CN114364032A (zh) 2018-10-31 2022-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E102018219569B3 (de) * 2018-11-15 2020-02-20 Audi Ag Rundfunkempfangs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CN111343725A (zh) * 2018-12-19 2020-06-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和无线收发芯片
WO2020124598A1 (zh) * 2018-12-21 2020-06-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CN111372321B (zh) 2018-12-26 2022-03-29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7693011A (zh) * 2019-01-07 2024-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程序存储介质
US11438930B2 (en) * 2019-01-11 2022-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indication for a two-step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ocedure
US11337253B2 (en) * 2019-01-11 2022-05-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for message B of a two-step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ocedure
CN116390240A (zh) * 2019-01-22 2023-07-04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EP3918870A4 (en) * 2019-01-30 2022-09-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AU2020218488A1 (en) * 2019-02-05 2021-05-27 Google Llc Efficient messaging in a procedure for accessing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US20220070941A1 (en) * 2019-02-15 2022-03-03 Nokia Technologies Oy Structure of message from user equipment to base station in 2-step random access
WO2020168469A1 (en) * 2019-02-19 2020-08-27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Communicating between a terminal and a wireless network node
WO2020168538A1 (en) * 2019-02-22 2020-08-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occasion configuration
EP3930414A4 (en) * 2019-03-19 2022-05-1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CN111741537A (zh) * 2019-03-25 2020-10-0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网络标识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EP3930403A4 (en) * 2019-03-26 2022-03-1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IRECT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632527A (zh) * 2019-03-27 2021-11-09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终端及发送方法
US20200329504A1 (en) * 2019-04-11 2020-10-15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sgB Format In Two-Step Random Acces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13711685A (zh) * 2019-04-26 2021-11-2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WO2020220306A1 (en) 2019-04-30 2020-11-05 Zte Corporation Resource indication in random access
CN113785624A (zh) * 2019-05-02 2021-12-10 苹果公司 用于两步随机接入过程的功率控制的方法和ue
JP2022531344A (ja) * 2019-05-02 2022-07-06 ノキア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オサケユイチア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手順における競合解決
WO2020223836A1 (en) * 2019-05-03 2020-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electing random access preambles and payload forma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20223843A1 (en) * 2019-05-04 2020-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ggregated uplink shared channel transmission for two step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ocedure
US11672013B2 (en) * 2019-06-10 2023-06-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siderations for a random access response for a two-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WO2021046828A1 (zh) * 2019-09-12 2021-03-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4430921A (zh) * 2019-09-30 2022-05-0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及通信方法
CN114830796A (zh) * 2019-12-17 2022-07-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随机接入过程中的上行链路重复的配置
KR20220124178A (ko) * 2020-01-10 2022-09-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랜덤 액세스 절차 장치 및 방법
CN113597017B (zh) * 2020-04-30 2023-02-0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1737146B2 (en) * 2021-01-14 2023-08-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selection associated with two-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WO2022164356A1 (en) * 2021-01-27 2022-08-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coordinating wireless device, a network node, a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enabling uplink, ul,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4040512B (zh) * 2021-11-23 2023-07-2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1581A (zh) * 2012-05-11 2013-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协调方法及系统
US20150110038A1 (en) * 2012-06-22 2015-04-23 Lg Electronics Inc. Scheduling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and apparatus for same
US20160219621A1 (en) * 2013-09-08 2016-07-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up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 of each level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high-frequency band
WO2016171767A1 (en) * 2015-04-22 2016-10-27 Intel IP Corporation Low latency contention based scheduling reques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47124A (ko) * 2005-11-01 2007-05-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자원에 관한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US8295243B2 (en) 2006-08-21 2012-10-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an orthogonal multiple-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549022B1 (ko) 2008-11-03 2015-09-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및 하향링크 멀티 캐리어를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 사용자 기기의 기지국에의 임의 접속방법
KR101582196B1 (ko) 2009-04-29 2016-01-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네트워크의 랜덤 액세스 프리엠블 및 자원 최적화 장치 및 방법
US9107173B2 (en) * 2011-07-28 2015-08-11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 an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a wireless system having multiple transmit points
KR20230145244A (ko) * 2011-09-30 2023-10-17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감소된 채널 대역폭을 사용하는 장치 통신
WO2013048137A2 (ko) 2011-09-30 2013-04-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임의 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US9526091B2 (en) 2012-03-16 2016-12-2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AU2013260295B2 (en) 2012-05-10 2017-05-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nectionless transmission during uplink and downlink of data packets
CN109982440A (zh) * 2013-08-02 2019-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空闲状态随机接入方法及设备
US11057921B2 (en) * 2014-10-01 2021-07-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spectral efficiency and coverage for user equipments
US10405342B2 (en) 2016-11-01 2019-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 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1581A (zh) * 2012-05-11 2013-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协调方法及系统
US20150110038A1 (en) * 2012-06-22 2015-04-23 Lg Electronics Inc. Scheduling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and apparatus for same
US20160219621A1 (en) * 2013-09-08 2016-07-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up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 of each level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high-frequency band
WO2016171767A1 (en) * 2015-04-22 2016-10-27 Intel IP Corporation Low latency contention based scheduling request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AMSUNG: "Linkage between PDCCH and PDSCH/PUSCH with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3GPP TSG RAN WG1 #60BIS,R1-102166》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2648A (zh) * 2019-01-18 2020-05-19 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传输方法及终端
US11849489B2 (en) 2019-01-18 2023-12-19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Random access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1901078A (zh) * 2019-05-05 2020-11-0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01078B (zh) * 2019-05-05 2023-01-0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43276A (zh) * 2019-07-19 2021-01-1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随机接入、信息发送、资源配置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WO2021012286A1 (zh) * 2019-07-25 2021-01-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14222373A (zh) * 2019-07-25 2022-03-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14223305A (zh) * 2019-08-12 2022-03-2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27497A1 (en) * 2019-08-12 2021-02-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CN114208300A (zh) * 2019-08-16 2022-03-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两步随机接入中接收和发送随机接入响应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030967A1 (zh) * 2019-08-16 2021-02-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两步随机接入中接收和发送随机接入响应的方法及装置
CN112566270A (zh) * 2019-09-26 2021-03-26 苹果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两步随机接入信道过程的框架
WO2021062864A1 (en) * 2019-10-02 2021-04-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atency reduction for 2-step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s (harq)
CN114451057A (zh) * 2019-10-02 2022-05-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两步随机接入信道(rach)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时延减少的系统和方法
CN114765832A (zh) * 2021-01-13 2022-07-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省电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6864A (zh) 2018-07-16
US20190342913A1 (en) 2019-11-07
US20180124822A1 (en) 2018-05-03
US11122617B2 (en) 2021-09-14
WO2018085428A1 (en) 2018-05-11
TWI738906B (zh) 2021-09-11
CN109892000B (zh) 2022-12-30
US20210392678A1 (en) 2021-12-16
EP3536110A1 (en) 2019-09-11
US11943807B2 (en) 2024-03-26
EP3536110B1 (en) 2022-06-08
US10405342B2 (en) 2019-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2000A (zh) 两步随机接入过程
US20200305174A1 (en) Selection of a scheduling user equipment
US1000407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switching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0115064A (zh) 标识用于接入无线切换的目标小区的波束
US11716775B2 (en) Soft physical cell identifier (PCI) change
CN107113041A (zh) 用于在毫米波基站处进行波束整形和无线设备处的快速天线子阵列选择的技术
US20190327768A1 (en) Method for effectively transmitting control message for random access
CN110248338A (zh) 用于控制网络外设备到设备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TW202014036A (zh) 用於隨機存取程序的先聽後說(lbt)模式
CN105103470A (zh)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网络协助的多小区设备发现协议
US20230239851A1 (en) Scheduling for active bandwidth parts
CN109863711A (zh) 用于有助于单载波内的多个同步信道的设备和方法
JP7441960B2 (ja) 情報伝送方法、端末機器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CN107432035A (zh) 电信网络中的随机接入资源
WO2022016480A1 (e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timing configuration and control for simultaneous activities at user equipment
US20230136223A1 (en) Communication configuration based on random access bandwidth
EP4285531A1 (en) Configurations for narrow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3974348B (zh) 处理网络接入的方法及处理交递的方法
US20220408425A1 (en) User equipment including plurality of antenna panel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30156575A1 (en) Method to reduce recovery time from out-of-service event in dual receive (dr) or dual sim dual access (dsda) capable user equipment
US11647529B2 (en) Method of handling bandwidth part switch during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tuneaway
US20230319901A1 (en) Improved monitoring for random access
US20230413136A1 (en) Secondary cell group activation state configuration in multiple secondary cell group configurations
KR20220168941A (ko) 복수의 안테나 패널들을 포함하는 사용자 기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통신 시스템
US9020511B2 (en) Automatic mutual discovery femtocell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