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89433B -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89433B CN109889433B CN201910074925.3A CN201910074925A CN109889433B CN 109889433 B CN109889433 B CN 109889433B CN 201910074925 A CN201910074925 A CN 201910074925A CN 109889433 B CN109889433 B CN 10988943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input
- window
- user
- targ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7 surface acoustic wav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6—Drag-and-drop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2—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cursor appearance or behaviour, e.g. being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displayed objec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9—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dedicated keyboard keys or combinations thereof
- G06F3/04897—Special 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mands for improving display capabilit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8—Message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2—Mailbox-related aspects, e.g. synchronisation of mailbo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移动终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以解决用户在多个聊天窗口之间重复关闭和打开的操作动作,导致用户操作繁琐,降低沟通效率,影响用户的聊天体验的问题。其中,所述消息发送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获取所述用户在消息编辑窗口内写入的目标消息;接收所述用户的第二输入;响应于所述第二输入,识别所述用户控制所述消息编辑窗口到达的目标发送窗口;将所述目标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发送窗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消息发送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上网聊天。如,移动终端中包含聊天软件,双方用户可互相发送文字、语音等;又如,用户在游戏软件中,可通过文字、语音等与队友沟通。
以聊天软件为例,用户使用聊天软件进行聊天时,需要执行的步骤大致包括:选择聊天对象,打开与聊天对象的聊天窗口,在聊天窗口下方的输入框内输入文字、语音等,点击发送。当用户想要切换聊天对象时,需关闭当前的聊天窗口,再选择其他聊天对象,打开聊天窗口。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用户同时与多人聊天时,需在多个聊天窗口之间重复关闭和打开的操作动作,导致用户操作繁琐,降低沟通效率,影响用户的聊天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发送方法,以解决用户在多个聊天窗口之间重复关闭和打开的操作动作,导致用户操作繁琐,降低沟通效率,影响用户的聊天体验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获取所述用户在消息编辑窗口内写入的目标消息;接收所述用户的第二输入;响应于所述第二输入,识别所述用户控制所述消息编辑窗口到达的目标发送窗口;将所述目标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发送窗口。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输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第一输入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获取所述用户在消息编辑窗口内写入的目标消息;第二输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的第二输入;第二输入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输入,识别所述用户控制所述消息编辑窗口到达的目标发送窗口;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发送窗口。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消息发送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消息发送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在移动终端的任一界面通过第一输入触发消息编辑窗口显示,并在显示的消息编辑窗口内写入待发送的目标消息,从而在完成目标消息的写入后,直接通过第二输入将消息编辑窗口拖动至目标发送窗口,目标发送窗口如:需要发送消息的聊天窗口等,进而消息编辑窗口达到目标发送窗口后,其中的目标消息发送至目标发送窗口内,完成发送。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用户无需打开任一聊天窗口,就可与聊天窗口对应的对象进行聊天,尤其是用户同时与多人聊天时,无需依次打开多个聊天窗口发送消息,只在一个界面内完成目标消息的写入,再将消息编辑窗口拖动至对应的聊天窗口即可,从而避免用户在多个聊天窗口之间重复关闭和打开的操作动作,简化用户操作,提高沟通效率,优化聊天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操作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操作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操作示意图之三;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操作示意图之四;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操作示意图之五;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之四;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框图之一;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步骤S1: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
本实施例方法所实现的主要功能是发送消息。其中包括消息预编辑和消息发送两个过程。消息预编辑是指用户在移动终端的任一界面预先编辑消息,消息发送是指用户将预先编辑好的消息拖动至窗口完成发送。
其中,第一输入用于在任一界面完成消息编辑。
对应地,第一输入包括如点击、滑动、按压等一系列操作。
例如,用户在任一界面通过第一输入触发显示消息编辑窗口,从而用户在消息编辑窗口写入目标消息。这里触发消息编辑窗口显示的操作、以及写入目标消息的操作均包含在第一输入中。
步骤S2:响应于第一输入,获取用户在消息编辑窗口内写入的目标消息。
响应于用户在消息编辑窗口写入目标消息的操作输入,获取目标消息的内容。
步骤S3:接收用户的第二输入。
其中,第二输入用于将预先编辑好的消息拖动至窗口完成发送。
对应地,第二输入包括如点击、滑动、按压、拖动等一系列操作。
例如,用户所在的任一界面包括至少一个窗口,常见的,聊天软件的主界面显示窗口列表,窗口列表包括多个聊天窗口。当移动终端显示聊天软件的主界面时,用户可通过第一输入触发显示消息编辑窗口,并通过第一输入在消息编辑窗口内写入目标消息。进一步地,用户拖动消息编辑窗口至其中一个聊天窗口,并确认消息编辑窗口的目标消息发送至聊天窗口。这里拖动消息编辑窗口的操作、确认发送的操作均包含在第二输入中。
具体地,当用户拖动消息编辑窗口至其中一个聊天窗口后,会显示“发送”选项,用户点击“发送”选项,确认发送,这里点击“发送”选项是其中一种确认发送的操作。
步骤S4:响应于第二输入,识别用户控制消息编辑窗口到达的目标发送窗口。
优选地,第二输入包括用户拖动消息编辑窗口到达目标发送窗口的操作,从而响应于第二输入,根据用户在第二输入中的拖动轨迹,控制消息编辑窗口在界面上按照拖动轨迹移动至目标发送窗口。
进一步地,当消息编辑窗口到达目标发送窗口后,识别目标发送窗口,并高亮显示识别的目标发送窗口等,便于被用户识别。
步骤S5:将目标消息发送至目标发送窗口。
在该步骤中,第二输入还包括用户确认发送的操作,从而响应于第二输入,将目标消息发送至目标发送窗口。
例如,基于高亮显示的目标发送窗口,用户可确认目标发送窗口,确认无误后将手指从屏幕上松开,目标消息发送至目标发送窗口,完成发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在移动终端的任一界面通过第一输入触发消息编辑窗口显示,并在显示的消息编辑窗口内写入待发送的目标消息,从而在完成目标消息的写入后,直接通过第二输入将消息编辑窗口拖动至目标发送窗口,目标发送窗口如:需要发送消息的聊天窗口等,进而消息编辑窗口达到目标发送窗口后,其中的目标消息发送至目标发送窗口内,完成发送。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用户无需打开任一聊天窗口,就可与聊天窗口对应的对象进行聊天,尤其是用户同时与多人聊天时,无需依次打开多个聊天窗口发送消息,只在一个界面内完成目标消息的写入,再将消息编辑窗口拖动至对应的聊天窗口即可,从而避免用户在多个聊天窗口之间重复关闭和打开的操作动作,简化用户操作,提高沟通效率,优化聊天体验。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显示聊天软件的主界面,小A、小B等为聊天对象,每个聊天对象对应一个聊天窗口,从而用户在此界面通过第一输入触发消息编辑窗口显示,进而用户在消息编辑窗口中写入目标消息,再将消息编辑窗口拖动至任一聊天窗口。可见,用户在聊天软件的主界面,可查看各个聊天对象发来的消息,并直接在主界面完成消息编辑和发送,不必点击打开任一聊天窗口进行单独回复,这样不仅简化用户操作,同时聊天窗口内的大部分聊天内容不会暴露在屏幕行上,特别是公共场合的使用场景中,可有效保护用户隐私。
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第一输入至少包括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子输入。
步骤S2包括:
步骤S21:响应于显示子输入,获取消息编辑窗口。
优选地,显示子输入包括在屏幕上的触摸手势动作、隔空手势动作等。
参见图2,例如,用户在任一界面通过三指向右滑滑动的触摸手势动作来触发消息编辑窗口显示。
在该步骤中,在消息编辑窗口显示之前,首先获取消息编辑窗口。
步骤S22:对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区域做透明化处理。
在消息编辑窗口显示之前,对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区域做透明化处理,这样可以避免显示在界面上的消息编辑窗口对界面显示内容造成遮挡影响。
步骤S23:显示消息编辑窗口。
优选地,消息编辑窗口可以弹出的形式显示在界面上。进一步地,弹出消息编辑窗口为悬浮显示,悬浮的消息编辑窗口独立于当前界面,用户可拖动消息编辑窗口在当前界面中随意移动。
优选地,消息编辑窗口可以是小程序、挂件等。参见图2,例如,消息编辑窗口为便签挂件,从而用户通过三指向右滑滑动的触摸手势动作可唤出便签挂件,从而便签挂件将便签悬浮框1显示在界面上,便签挂件中的便签悬浮框1可作为消息编辑窗口。其中,便签悬浮框1为悬浮透明显示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在任一界面内通过显示子输入可触发消息编辑窗口显示,显示子输入不限于简单的隔空手势动作、触摸手势动作,用户触发消息编辑窗口显示的操作简单方便,消息编辑窗口随时可以显示,以完成本实施例中的消息发送功能。进一步地,消息编辑窗口在显示前经处理,以透明悬浮的状态显示在界面上,以避免消息编辑窗口遮盖界面的显示内容。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图3还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第一输入至少还包括目标消息的写入子输入。
步骤S2还包括:
步骤S24:响应于写入子输入,在消息编辑窗口内显示目标消息。
参见图4,在步骤S23之后,用户可在消息编辑窗口内写入目标消息,即完成写入子输入,从而响应于写入子输入,在消息编辑窗口实时显示用户通过写入子输入写入的目标消息。
其中,在用户进行写入子输入的过程中,根据用户写入的目标消息内容,调整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区域的大小,直至目标消息内容全部显示在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区域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技术中,用户在打开聊天窗口后,在聊天窗口下方的输入框写入消息内容。通常,受聊天窗口的尺寸限制,输入框的区域比较小,而用户写入的消息内容较长,前面写入的消息内容就会隐私不显示,从而用户不方便查看全部的消息内容。对此,大多数用户都是在编辑软件(如备忘录、便签软件)中预先写入消息,再通过复制粘贴的操作将消息写入输入框内,这样用户在多个软件中切换,操作较为繁琐。
而本实施例中的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区域可大可小,随着用户写入的消息内容实时调整变化。例如,用户写入消息内容较少时,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区域较小,以避免显示区域太大对当前界面造成影响;又如,随着用户写入的消息内容增多,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区域逐渐增大,以确保用户随时可以在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区域看到写入的全部内容,这样用户可实时调整写入的消息内容,且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区域的大小自动调整变化,无需用户操作,简化用户操作。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区域过大,对当前界面造成影响,或者为了避免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区域大于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可预设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区域的面积最大值,当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区域调整变化至面积最大值时,停止调整变化。
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步骤S2包括:
步骤S25:响应于第一输入,获取用户在消息编辑窗口的任一子窗口内写入的目标消息。
优选地,消息编辑窗口包括多个子窗口,每个子窗口用于用户写入一条独立的目标消息。参见图4,响应于第一输入中的显示子输入,在当前界面显示消息编辑窗口的第一子窗口,在第一子窗口的两侧区域分别显示上一子窗口的指示箭头2和下一子窗口的指示箭头3。当显示消息编辑窗口1的第一子窗口后,第一输入还包括用户选择子窗口的操作,如用户点击上一子窗口的指示箭头2或者下一子窗口的指示箭头3,从而响应于用户选择子窗口的操作,消息编辑窗口1显示为对应的上一子窗口或者下一子窗口。
在实际应用中,当用户通过第一输入唤出消息编辑窗口后,可首先显示第一子窗口,用户在第一子窗口写入目标消息后,点击下一子窗口的指示箭头3,消息编辑窗口1切换为显示下一子窗口,用户在下一子窗口继续写入下一条目标消息;或者,用户点击上一子窗口的指示箭头2,消息编辑窗口1切换为显示上一子窗口,上一子窗口内显示已写入的目标消息,用户可对上一子窗口内的目标消息进行编辑、查看等。用户可切换多个子窗口进行显示,多个子窗口之间互不影响。其中,对于未写入消息的子窗口,可显示空白内容。
在该步骤中,用户可通过第一输入使消息编辑窗口显示已写入目标消息的子窗口,从而移动终端获取消息编辑窗口当前显示的目标消息,并在消息编辑窗口被拖动至目标发送窗口后,将获取的目标消息发送至目标发送窗口。
在本实施例中,消息编辑窗口包括多个子窗口,用户可在消息编辑窗口预先写入多条目标消息,以便将多条目标消息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目标发送窗口。可见,用户使用聊天软件时,不需要重复打开多个聊天窗口,用户在聊天窗口列表所在界面就可以一边查看多个聊天窗口的消息,一边编辑多条消息。例如,在图4中,用户可一边查看群1和群2的消息,还可一边给好友小A和好友小B编辑消息。综上,本实施例可满足用户在同一界面与多人聊天的要求,避免用户在多个聊天窗口之间进行切换,简化用户操作,提高沟通效率。
另外,在现有技术的一种情况中,用户在使用聊天软件时,若用户在某一聊天窗口的输入框编辑消息内容,则输入框为启用状态,在对方终端就会提示“正在输入中…”,而有时候用户可能只是写写删删,或者思考组织一下语言,不希望对方看到“正在输入中…”的状态。而在本实施例中,用户无需打开聊天窗口,因此无需启用输入框,从而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在现有技术的另一种情况中,若用户处于某一聊天窗口,因一些特殊原因,例如聊天内容比较重要,或者正在抢红包等等,使得用户无法及时关闭当前聊天窗口,从而导致用户无法及时查看其它聊天窗口中的消息。而在本实施例中,用户无需打开任一聊天窗口,在主界面可以灵活查看多个聊天窗口的消息,同时基于多个聊天窗口分别发送消息,从而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便于详细说明,以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为实例,进行具体的解释,以阐述本实施例的发送消息的实现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输入包括用户对消息编辑窗口的长按压操作,响应于用户对消息编辑窗口的长按压操作,消息编辑窗口被激活,由静止状态变化为可移动状态。这样,还可避免因用户的误操作导致消息编辑窗口被误移动的现象发生。
参见图6,进一步地,在消息编辑窗口被激活后,且用户对消息编辑窗口持续长按压操作时,第二输入还包括对用户对消息编辑窗口的拖动操作,响应于用户对消息编辑窗口的拖动操作,按照用户的拖动轨迹(箭头所指轨迹),在界面中移动消息编辑窗口。其中,用户对消息编辑窗口的拖动操作,只针对窗口当前显示的目标消息。
参见图7,目标发送窗口为“与小A的聊天窗口”,当用户基于对消息编辑窗口的拖动操作,将消息编辑窗口拖动至“与小A的聊天窗口”时,“与小A的聊天窗口”高亮显示以提醒用户。
参见图8,此时用户停止对消息编辑窗口的拖动操作,以及对消息编辑窗口的长按压操作,弹出选择框,选择框显示有“发送”选项和“移动”选项。第二输入还包括用户点击“发送”选项的操作,响应于用户点击“发送”选项的操作,将目标消息成功发送至相应的“与小A的聊天窗口”,同时消息编辑窗口回到初始显示位置。
或者用户点击“移动”选项的操作,响应于用户点击“移动”选项的操作,则不发送目标消息,并且将消息编辑窗口停留至当前位置。这里用户点击“移动”选项的操作,可实现移动消息编辑窗口,而不发送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第二输入进行了详细解释,一方面,在发送目标消息之前,为用户增加了确认发送的服务,以避免用户出现误发送事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用户在聊天窗口的输入框编辑消息时,经常因误触碰“发送”按钮,而造成误发送,本实施例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在用户不选择发送的情况下,还为用户提供了移动消息编辑窗口的服务,以便于用户在界面中随意移动消息编辑窗口。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消息编辑窗口中的多个子窗口中,若只有一个子窗口写入了目标消息,则目标消息发送成功之后消息编辑窗口自动退出;若至少有两个子窗口分别写入了目标消息,则当前目标消息发送成功之后,消息编辑窗口自动切换至下一子窗口显示未发送的目标消息。
在更多的实施例中,消息编辑窗口上显示有关闭按钮,用户点击关闭按钮,消息编辑窗口退出;或者,用户可通过隔空手势动作或者触摸手势动作,触发消息编辑窗口退出。
特别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消息发送方法应用于单面屏的移动终端、双面屏的移动终端,以及更多的移动终端。其中,在双面屏的移动终端中,用户可以在一个屏幕上进行消息预编辑和消息发送,还可以在两个屏幕之间进行消息预编辑和消息发送,以充分利用双面屏的移动终端的特点。
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9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双面屏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屏和第二屏;
步骤S4包括:
步骤S41:响应于第二输入,控制消息编辑窗口从第一屏移动至第二屏的目标发送窗口。
步骤S42:识别第二屏的目标发送窗口。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在第一屏的任一界面通过第一输入触发消息编辑窗口显示,消息编辑窗口可显示在任意任一屏幕,当用户在消息编辑窗口完成目标消息的编辑后,可将消息编辑窗口跨屏拖动至另一个屏幕的目标发送窗口完成发送。
示例性地,双面屏的移动终端包括两个屏幕,两个屏幕分别为主屏幕和副屏幕,因主屏幕为使用频率较高的屏幕,从而用户可在主屏幕通过第一输入触发消息编辑窗口显示,消息编辑窗口优选显示在副屏幕,这样避免消息编辑窗口干扰用户在主屏幕的操作,进而用户可在副屏幕的消息编辑窗口编辑目标消息。在用户完成编辑后,再将消息编辑窗口拖动至主屏幕的目标发送窗口完成发送。
特别地,当主屏幕显示游戏界面时,用户在游戏界面编辑消息会遮挡游戏画面,且游戏界面的消息输入框太小,另外,用户只能边游戏边编辑消息,从而影响用户的游戏体验。而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在副屏幕显示的消息编辑窗口内预先写入多条常用的消息,在需要发送消息的时候直接拖动消息编辑窗口至主屏幕的对应位置完成发送,既确保了游戏体验,又确保了发送消息的体验。
其中,双面屏的移动终端包括折叠屏和柔性屏。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框图,包括:
第一输入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
第一输入响应模块20,用于响应于第一输入,获取用户在消息编辑窗口内写入的目标消息;
第二输入接收模块30,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二输入;
第二输入响应模块40,用于响应于第二输入,识别用户控制消息编辑窗口到达的目标发送窗口;
发送模块50,用于将目标消息发送至目标发送窗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在移动终端的任一界面通过第一输入触发消息编辑窗口显示,并在显示的消息编辑窗口内写入待发送的目标消息,从而在完成目标消息的写入后,直接通过第二输入将消息编辑窗口拖动至目标发送窗口,目标发送窗口如:需要发送消息的聊天窗口等,进而消息编辑窗口达到目标发送窗口后,其中的目标消息发送至目标发送窗口内,完成发送。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用户无需打开任一聊天窗口,就可与聊天窗口对应的对象进行聊天,尤其是用户同时与多人聊天时,无需依次打开多个聊天窗口发送消息,只在一个界面内完成目标消息的写入,再将消息编辑窗口拖动至对应的聊天窗口即可,从而避免用户在多个聊天窗口之间重复关闭和打开的操作动作,简化用户操作,提高沟通效率,优化聊天体验。
优选地,第一输入至少包括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子输入;
第一输入响应模块20包括:
显示子输入响应单元,用于响应于显示子输入,获取消息编辑窗口;
处理单元,用于对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区域做透明化处理;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消息编辑窗口。
优选地,第一输入至少还包括目标消息的写入子输入;
第一输入响应模块20还包括:
写入子输入响应单元,用于响应于写入子输入,在消息编辑窗口内显示目标消息;
其中,在用户进行写入子输入的过程中,根据用户写入的目标消息内容,调整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区域的大小,直至目标消息内容全部显示在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区域内。
优选地,第一输入响应模块20包括:
子窗口写入单元,用于响应于第一输入,获取用户在消息编辑窗口的任一子窗口内写入的目标消息。
优选地,应用于双面屏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屏和第二屏;
第二输入响应模块40包括:
跨屏移动单元,用于响应于第二输入,控制消息编辑窗口从第一屏移动至第二屏的目标发送窗口;
窗口识别单元,用于识别第二屏的目标发送窗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能够实现图1至图9的方法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1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1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01、网络模块102、音频输出单元103、输入单元104、传感器105、显示单元106、用户输入单元107、接口单元108、存储器109、处理器110、以及电源1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的限定,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其中,用户输入单元107,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接收所述用户的第二输入;
处理器110,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获取所述用户在消息编辑窗口内写入的目标消息;响应于所述第二输入,识别所述用户控制所述消息编辑窗口到达的目标发送窗口;将所述目标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发送窗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在移动终端的任一界面通过第一输入触发消息编辑窗口显示,并在显示的消息编辑窗口内写入待发送的目标消息,从而在完成目标消息的写入后,直接通过第二输入将消息编辑窗口拖动至目标发送窗口,目标发送窗口如:需要发送消息的聊天窗口等,进而消息编辑窗口达到目标发送窗口后,其中的目标消息发送至目标发送窗口内,完成发送。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用户无需打开任一聊天窗口,就可与聊天窗口对应的对象进行聊天,尤其是用户同时与多人聊天时,无需依次打开多个聊天窗口发送消息,只在一个界面内完成目标消息的写入,再将消息编辑窗口拖动至对应的聊天窗口即可,从而避免用户在多个聊天窗口之间重复关闭和打开的操作动作,简化用户操作,提高沟通效率,优化聊天体验。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单元1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1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1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1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移动终端通过网络模块102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103可以将射频单元101或网络模块1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103还可以提供与移动终端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103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1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1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1041和麦克风1042,图形处理器1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06上。经图形处理器1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101或网络模块102进行发送。麦克风1042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1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移动终端1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移动终端1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移动终端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105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1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106可包括显示面板1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61。
用户输入单元1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移动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107包括触控面板1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72。触控面板1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071上或在触控面板10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1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10,接收处理器1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071。除了触控面板1071,用户输入单元1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0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0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1061上,当触控面板1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1中,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移动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集成而实现移动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108为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1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1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1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10是移动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移动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9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
移动终端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1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移动终端10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110,存储器109,存储在存储器109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10执行时实现上述消息发送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消息发送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
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获取所述用户在消息编辑窗口内写入的目标消息;所述消息编辑窗口包括多个子窗口;每个子窗口用于所述用户写入一条所述目标消息;
接收所述用户的第二输入;
响应于所述第二输入,识别所述用户控制所述消息编辑窗口到达的目标发送窗口;
将所述目标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发送窗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至少包括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子输入;
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获取所述用户在消息编辑窗口内写入的目标消息,包括:
响应于所述显示子输入,获取消息编辑窗口;
对所述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区域做透明化处理;
显示所述消息编辑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至少还包括目标消息的写入子输入;
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获取所述用户在消息编辑窗口内写入的目标消息,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写入子输入,在所述消息编辑窗口内显示所述目标消息;
其中,在所述用户进行写入子输入的过程中,根据所述用户写入的目标消息内容,调整所述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区域的大小,直至所述目标消息内容全部显示在所述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获取所述用户在消息编辑窗口内写入的目标消息,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消息编辑窗口的任一子窗口内写入的目标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双面屏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屏和第二屏;
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二输入,识别所述用户控制所述消息编辑窗口到达的目标发送窗口,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输入,控制所述消息编辑窗口从所述第一屏移动至所述第二屏的目标发送窗口;
识别所述第二屏的目标发送窗口。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
第一输入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获取所述用户在弹出的消息编辑窗口内写入的目标消息;所述消息编辑窗口包括多个子窗口;每个子窗口用于所述用户写入一条所述目标消息;
第二输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的第二输入;
第二输入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输入,识别所述用户控制所述消息编辑窗口到达的目标发送窗口;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发送窗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至少包括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子输入;
所述第一输入响应模块包括:
显示子输入响应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显示子输入,获取消息编辑窗口;
透明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区域做透明化处理;
弹出单元,用于弹出所述消息编辑窗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至少还包括目标消息的写入子输入;
所述第一输入响应模块还包括:
写入子输入响应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写入子输入,在弹出的所述消息编辑窗口内显示所述目标消息;
其中,在所述用户进行写入子输入的过程中,根据所述用户写入的目标消息,调整所述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区域的大小,直至所述目标消息显示在所述消息编辑窗口的显示区域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响应模块包括:
子窗口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获取所述用户在弹出的消息编辑窗口的任一子窗口内写入的目标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响应模块包括:
双屏移动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输入,控制所述消息编辑窗口从移动终端的第一屏移动至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屏的目标发送窗口;
双屏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屏的目标发送窗口。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74925.3A CN109889433B (zh) | 2019-01-25 | 2019-01-25 |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移动终端 |
EP20745647.6A EP3917091B1 (en) | 2019-01-25 | 2020-01-13 | Message sending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
PCT/CN2020/071693 WO2020151516A1 (zh) | 2019-01-25 | 2020-01-13 | 消息发送方法及移动终端 |
US17/383,743 US20210349603A1 (en) | 2019-01-25 | 2021-07-23 | Message Sending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74925.3A CN109889433B (zh) | 2019-01-25 | 2019-01-25 |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89433A CN109889433A (zh) | 2019-06-14 |
CN109889433B true CN109889433B (zh) | 2021-01-08 |
Family
ID=66926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74925.3A Active CN109889433B (zh) | 2019-01-25 | 2019-01-25 |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10349603A1 (zh) |
EP (1) | EP3917091B1 (zh) |
CN (1) | CN109889433B (zh) |
WO (1) | WO202015151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89433B (zh) * | 2019-01-25 | 2021-01-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11030918B (zh) * | 2019-11-19 | 2022-03-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服务器 |
CN111142759B (zh) * | 2019-12-25 | 2021-11-2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1506236B (zh) * | 2020-04-13 | 2022-03-2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1984115A (zh) * | 2020-07-31 | 2020-11-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4979059B (zh) * | 2021-02-26 | 2024-11-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应用软件的消息转播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3839789B (zh) * | 2021-09-10 | 2024-05-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14895813A (zh) * | 2022-05-24 | 2022-08-1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882190A (zh) * | 2022-05-30 | 2022-08-09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一种地形图协同测绘方法及系统 |
CN115016689B (zh) * | 2022-06-30 | 2024-01-16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消息发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15309294B (zh) * | 2022-07-08 | 2024-08-3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会话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378893A (zh) * | 2022-08-26 | 2022-11-2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60502A (zh) * | 2007-05-25 | 2007-10-24 | 北京金山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同时浏览聊天记录和最新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33382A1 (en) * | 1999-02-05 | 2003-02-13 | Bogolea Steven C. |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1850821B1 (ko) * | 2011-09-15 | 2018-04-2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의 메시지 표시 방법 |
KR101922464B1 (ko) * | 2012-08-16 | 2018-11-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메시지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 전자장치 |
KR20140137616A (ko) * | 2013-05-23 | 2014-12-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다자간 대화를 제어하는 휴대 단말 및 방법 |
KR20150006180A (ko) * | 2013-07-08 | 2015-01-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채팅 창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는 전자 장치 |
TWI475405B (zh) * | 2013-09-17 | 2015-03-01 | Wistron Corp | 電子裝置及其文字輸入介面顯示方法 |
KR102208362B1 (ko) * | 2013-12-16 | 2021-01-28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의 메시지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
KR20160085614A (ko) * | 2015-01-08 | 2016-07-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KR102242983B1 (ko) * | 2015-01-30 | 2021-04-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합 메시지 어플리케이션 운용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장치 |
CN107515710A (zh) * | 2016-06-16 | 2017-12-26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即时通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
CN108536365B (zh) * | 2018-03-16 | 2020-07-2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分享方法及终端 |
CN108536366A (zh) * | 2018-03-28 | 2018-09-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程序窗口调整方法及终端 |
CN108762954B (zh) * | 2018-05-29 | 2021-11-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对象分享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8958593B (zh) * | 2018-08-02 | 2021-01-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通讯对象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9889433B (zh) * | 2019-01-25 | 2021-01-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移动终端 |
-
2019
- 2019-01-25 CN CN201910074925.3A patent/CN109889433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1-13 EP EP20745647.6A patent/EP3917091B1/en active Active
- 2020-01-13 WO PCT/CN2020/071693 patent/WO2020151516A1/zh unknown
-
2021
- 2021-07-23 US US17/383,743 patent/US2021034960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60502A (zh) * | 2007-05-25 | 2007-10-24 | 北京金山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同时浏览聊天记录和最新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10349603A1 (en) | 2021-11-11 |
EP3917091A4 (en) | 2022-03-16 |
WO2020151516A1 (zh) | 2020-07-30 |
EP3917091B1 (en) | 2024-10-09 |
EP3917091A1 (en) | 2021-12-01 |
CN109889433A (zh) | 2019-06-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89433B (zh) |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8255378B (zh) |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1061574B (zh) | 一种对象分享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9375890B (zh) | 一种屏幕显示方法和多屏电子设备 | |
CN110196667B (zh) | 一种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 |
CN111104029B (zh) | 快捷标识生成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 |
CN109782998B (zh) | 显示屏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9491738B (zh) | 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08762705B (zh) |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407948B (zh) |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0221795B (zh) | 一种屏幕录制方法及终端 | |
CN108345425B (zh) | 一种应用的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
WO2020199988A1 (zh) | 内容复制方法及终端 | |
CN111142747A (zh) | 群组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9407949B (zh) |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 | |
US20240364649A1 (en) | Message quo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 |
CN110196668B (zh) | 信息处理方法和终端设备 | |
CN109815676B (zh) | 一种隐私空间操作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10225180B (zh) | 一种内容输入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10442279B (zh) |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9710130B (zh) | 一种显示方法和终端 | |
CN109271262B (zh) | 一种显示方法和终端 | |
CN109445653B (zh) | 一种图标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8600498B (zh) | 信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 |
CN111694497B (zh) | 页面组合方法和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