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88546B - 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88546B
CN109888546B CN201910152748.6A CN201910152748A CN109888546B CN 109888546 B CN109888546 B CN 109888546B CN 201910152748 A CN201910152748 A CN 201910152748A CN 109888546 B CN109888546 B CN 1098885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nnector
preset position
electronic product
hing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27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88546A (zh
Inventor
朱丁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5274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885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88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85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885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85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消费电子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座,具有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器插接的插口;壳体,嵌设于电子产品的外壳的侧壁内,并通过铰接轴与外壳铰接;壳体用于绕铰接轴的轴线在第一预设位和第二预设位之间翻转,并在翻转至第一预设位时与外壳的侧壁融为一体;而在翻转至第二预设位时朝外壳外的方向凸出于外壳;连接器座固设于壳体内,且壳体对应连接器座的插口开设与插口连通的接插孔,壳体在第一预设位和第二预设位之间翻转至任意位置时,接插孔均暴露于外壳外;柔性电连接件设置于外壳内,且分别与连接器座和电子产品的主板电性连接。从而减小外部设备的连接器对用户造成的干扰。

Description

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消费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上通常会设置有连接器座,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器进行插接,以满足用户的多种使用需求,例如耳机孔、USB座等,而各连接器座通常只能在某一特定的模式下进行使用。以手机上的USB充电孔为例进行说明,某些游戏情景模式需要用户双手持控设备,而当设备电量不足时,则需要同时对设备进行充电与操控,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的终端设备USB充电孔一般设计在设备的下端面,设备通过USB充电线与电源连接。但是USB充电线的前端即与设备连接的接头部分相当于一个悬臂梁,会对用户操控设备造成阻碍,降低了用户游戏体验。一些充电线生产厂家对USB充电线的接头结构进行了优化,缩短了悬臂梁部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户游戏体验。但是这种充电线在用户单手操控设备情境下,如打电话、竖屏阅读等,又会造成用户使用过程的不便,如充电线易脱落、挡手、挡脸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及电子设备,使得能够减小外部设备的连接器对用户造成的干扰,提升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座,具有用于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器插接的插口;
壳体,嵌设于电子产品的外壳的侧壁内,并通过铰接轴与所述外壳铰接;所述壳体用于绕所述铰接轴的轴线在第一预设位和第二预设位之间进行翻转,所述壳体用于在翻转至所述第一预设位时,与所述外壳的侧壁融为一体;所述壳体还用于在翻转至所述第二预设位时,朝所述外壳外的方向凸出于所述外壳;所述连接器座固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壳体对应所述连接器座的所述插口开设与所述插口连通的接插孔,且所述接插孔用于在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预设位和所述第二预设位之间翻转至任意位置时,均暴露于所述外壳外;
柔性电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分别与所述连接器座和电子产品的主板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主板,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铰接轴、如上所述的连接器;所述铰接轴设置在所述连接器的壳体上,并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座、壳体及柔性电连接件,壳体嵌设于电子产品外壳的侧壁内,并通过铰接轴与外壳连接,连接器座固设于壳体内,并设置有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器插接的插口,壳体对应插口开设与插口连通的接插孔,并通过柔性电连接件实现连接器座与电子产品主板之间的电性连接,同时,壳体用于绕铰接轴的轴线在第一预设位与第二预设位之间进行翻转,且当壳体翻转至第一预设位时,壳体与外壳的侧壁融为一体,而当壳体翻转至第二预设位时,壳体朝外壳外的方向凸出于外壳,且壳体在第一预设位与第二预设位之间的任意位置时,壳体上的接插孔均暴露于外壳外。从而通过壳体绕铰接轴的转动,使得用户可根据自身使用需求对连接器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减小外部设备的连接器对用户造成的干扰,因而使得用户在多种不同模式下使用电子设备均可具有较好的使用体验。
另外,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所述壳本体上具有一定位槽,所述连接器座固设于所述定位槽中,且所述定位槽的槽底还开设所述接插孔;所述铰接轴设置于所述壳本体上,并与所述壳本体开设所述接插孔的一侧相对设置;第一卡扣组件,设置于所述壳本体上;所述第一卡扣组件用于在所述壳本体翻转至所述第一预设位时与所述外壳卡接;第二卡扣组件,设置于所述壳本体上,所述第二卡扣组件用于在所述壳本体翻转至所述第二预设位时与所述外壳卡接。
另外,所述壳本体上开设用于被所述铰接轴穿设的轴孔,且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均暴露于所述轴孔外,并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从而可方便连接器的壳本体与电子产品外壳之间的转动连接。
另外,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和所述第二卡扣组件沿所述定位槽的槽深方向相对设置。从而可将连接器座分别固定在第一预设位与第二预设位。
另外,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限位卡扣,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卡扣沿所述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壳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二卡扣组件包括:两个第二限位卡扣,且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卡扣沿所述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壳本体的两侧。进一步使得连接器座能够被稳定地固定在第一预设位与第二预设位处。
另外,所述柔性电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器座连接的一端至与所述主板连接的一端的长度,大于所述壳体从所述第一预设位翻转至所述第二预设位时的距离。从而可保证连接器在第一预设位与第二预设位之间的任意位置时,均能与电子产品的主板电性连接。
另外,所述柔性电连接件为柔性电路板FPC。
另外,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开设缺口,且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缺口内。从而可方便连接器在电子产品上的安装与固定。
另外,所述外壳朝向壳内的一侧有部分内凹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缺口连通,且所述铰接轴有部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封闭件,所述封闭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外壳朝向壳内的一侧,并用于封闭所述凹槽的槽口。从而可实现连接器与电子产品外壳之间的转动连接。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方式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壳体处于第一预设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电子产品的连接器的壳体处于第一预设位时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壳体处于第二预设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电子产品的连接器的壳体处于第二预设位时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连接器壳体处于第二预设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连接器座1、壳体2及柔性电连接件5。其中,壳体2嵌设于电子产品外壳3的侧壁31内,并通过铰接轴4与外壳3铰接,且连接器座1固设于壳体2内,实现连接器座1与壳体2之间的同步旋转动作,柔性电连接件5设置于外壳3内,并分别与连接器座1及电子产品的主板电性连接,实现连接器座1及电子产品之间的电性导通。此外,连接器座1上还具有用于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器进行插接的插口,同时,壳体2上对应连接器座1插口处还开设与插口连通的接插孔21,且开设在壳体2上的接插孔21还可充当抠手位的作用,方便用户带动壳体2及连接器座1进行翻转,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并且,壳体2用于绕铰接轴4的轴线在第一预设位与第二预设位之间进行翻转,且当壳体2翻转至第一预设位时,壳体2与外壳3的侧壁31之间融为一体,而当壳体2翻转至第二预设位时,壳体2朝外壳3外的方向凸出于外壳3,且壳体2在翻转至第一预设位与第二预设位之间的任意位置时,接插孔21均暴露于外壳3外。实际使用过程中,连接器座1与壳体2之间可粘接固定,或通过卡扣进行扣合,只要能够将连接器座1固定在壳体2内即可。柔性电连接件5可采用柔性线路板FPC,或者,也可采用导线等进行连接,只要能够保证连接器座1与主板之间的电性导通即可。并且,FPC与连接器座1之间可直接焊接固定,并在焊接处进行点胶,强化FPC与连接座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而保证了壳体2反复翻转使用时,连接器座1与电子产品主板之间电性连接的可靠性,因而可有效提升该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件可以为USB结构或耳机结构等,电子产品则可以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以手机上的USB充电接口为例进行说明,当用户单手握持的情况下使用手机时,USB充电接口与手机外壳之间融为一体,方便用户握持,而当用户需要双手握持手机,同时还需要对手机进行充电时,可将USB充电接口绕铰接轴的轴线方向转动至外壳外的一侧,避免对用户的双手造成干扰,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该电子产品的连接器中壳体2嵌设于电子产品外壳3的侧壁31内,并通过铰接轴4与外壳3之间转动连接,而连接器座1固设于壳体2内,因而可实现连接器座1与壳体2之间的同步运动,进而带动连接器座1绕铰接轴4的轴线方向进行转动。连接器座1上设置有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器插接的插口,对应的,壳体2上开设与插口连通的接插孔21,实现外部设备的连接器与连接器座1的连接,且通过柔性电连接件5可实现连接器座1与电子产品主板之间的电性连接,因而可实现外部设备的连接器与电子产品主板之间的电性连接。此外,壳体2能够绕铰接轴4的轴线在第一预设位与第二预设位之间进行翻转,且当壳体2翻转至第一预设位时,壳体2与外壳3的侧壁31融为一体,而当壳体2翻转至第二预设位时,壳体2朝向外壳3外的方向凸出于外壳3,并且,壳体2在第一预设位于第二预设位之间的任意位置时,壳体2上的接插孔21均暴露于外壳3外。从而通过壳体2绕铰接轴4轴线方向的转动,带动连接器座1进行转动,并通过壳体2绕铰接轴4的转动,使得用户可根据自身使用需求来调节连接器的位置,进而即可减小电子产品使用过程中,外部设备的连接器对用户造成的干扰,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的说,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包括:壳本体22、设置在壳本体22上的第一卡扣组件23及设置在壳本体22上的第二卡扣组件24。其中,壳本体22上具有一定位槽,并在定位槽的槽底开设接插孔21,且连接座固设于定位槽中。此外,铰接轴4设置于壳本体22上,并与壳本体22开设接插孔21的一侧相对设置,且第一卡扣组件23用于在壳本体22翻转至第一预设位时与外壳3卡接,第二卡扣组件24用于在壳本体22翻转至第二预设位时与外壳3卡接,使得壳本体22可被固定在第一预设位与第二预设位之间的任意位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扣组件23和第二卡扣组件24沿定位槽的槽深方向相对设置,具体的说,第一卡扣组件23包括两个第一限位卡扣231,而第二卡扣组件24包括两个第二限位卡扣241,且两第一限位卡扣231沿铰接轴4的轴线方向分别设置于壳本体22的两侧,两第二限位卡扣241同样沿铰接轴4的轴线方向分别设置于壳本体22的两侧。
实际使用过程中,如图1、图3所示壳体2可设置为柔性件,如橡胶注塑件等。并且,当壳体2为柔性壳体2时,两第一限位卡扣231可为设置在壳本体22两侧的凸起,当用户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壳本体22翻转至第一预设位时,两第一限位卡扣231在用户施加的力的作用下转动,并分别与电子产品外壳3的侧壁31之间相互卡合,使得连接器的壳体2与电子产品外壳3的侧壁31融为一体,避免连接器滑出外壳3外。同理,两第二限位卡扣241可为设置在壳本体22两侧的凸起,当用户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壳本体22翻转至第二预设位时,两第二限位卡扣241在用户施加的力的作用下转动,并分别与电子产品外壳3的侧壁31之间相互卡合,保证连接器的壳体2被固定在凸出于外壳3的位置处,避免壳体2发生转动,进而即可避免影响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提升用户体验。
而作为优选方案,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壳本体22上开设有轴孔221,该轴孔221用于被铰接轴4穿设,且铰接轴4在穿设至轴孔221内后,铰接轴4的两端均暴露于轴孔221外,进而即可实现铰接轴4与电子设备的外壳3之间的转动连接。
此外,为了进一步保证连接器在转动至第一预设位置与第二预设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时,连接器均能与电子设备的主板电性连接,柔性电连接件5与连接器座1连接的一端至与主板连接的一端的长度,大于壳体2从第一预设位翻转至第二预设位时的距离。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外壳3、设置在外壳3内的主板、铰接轴4、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接器。其中,铰接轴4设置在连接器的壳体2上,并与外壳3之间转动连接。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外壳3的侧壁31上开设有缺口6,且连接器的壳体2设置于缺口6内。此外,该电子设备还可包括封闭件7,而外壳3朝向壳内的一侧有部分内凹形成与缺口6连通的凹槽,且铰接轴4有部分可转动地设置在凹槽内,封闭件7可拆卸地设置在外壳3朝向壳内的一侧,并封住凹槽的槽口,使得铰接轴4能够被固定在凹槽内,进而保证连接器能够绕铰接轴4的轴线方向在缺口6内进行转动。其中,封闭件7可采用钢片,且封闭件7可通过固定螺丝8与外壳3之间连接固定。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连接器中壳体2嵌设于电子设备外壳3的侧壁31内,并通过铰接轴4与外壳3之间转动连接,而连接器座1固设于壳体2内,因而可实现连接器座1与壳体2之间的同步运动,进而带动连接器座1绕铰接轴4的轴线方向进行转动。连接器座1上设置有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器插接的插口,对应的,壳体2上开设与插口连通的接插孔21,实现外部设备的连接器与连接器座1的连接,且通过柔性电连接件5可实现连接器座1与电子设备主板之间的电性连接,因而可实现外部设备的连接器与电子设备主板之间的电性连接。此外,壳体2能够绕铰接轴4的轴线在第一预设位与第二预设位之间进行翻转,且当壳体2翻转至第一预设位时,壳体2与外壳3的侧壁31融为一体,而当壳体2翻转至第二预设位时,壳体2朝向外壳3外的方向凸出于外壳3,并且,壳体2在第一预设位于第二预设位之间的任意位置时,壳体2上的接插孔21均暴露于外壳3外。从而通过壳体2绕铰接轴4轴线方向的转动,带动连接器座1进行转动,并利用壳体2绕铰接轴4的转动,使得用户可根据自身使用需求对连接器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即可减小电子产品使用过程中,外部设备的连接器对用户造成的干扰,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器座,具有用于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器插接的插口;
壳体,嵌设于电子产品的外壳的侧壁内,并通过铰接轴与所述外壳铰接;所述壳体用于绕所述铰接轴的轴线在第一预设位和第二预设位之间进行翻转,所述壳体用于在翻转至所述第一预设位时,与所述外壳的侧壁融为一体;所述壳体还用于在翻转至所述第二预设位时,朝所述外壳外的方向凸出于所述外壳;所述连接器座固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壳体对应所述连接器座的所述插口开设与所述插口连通的接插孔,且所述接插孔用于在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预设位和所述第二预设位之间翻转至任意位置时,均暴露于所述外壳外;
柔性电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分别与所述连接器座和电子产品的主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壳本体;所述壳本体上具有一定位槽,所述连接器座固设于所述定位槽中,且所述定位槽的槽底还开设所述接插孔;所述铰接轴设置于所述壳本体上,并与所述壳本体开设所述接插孔的一侧相对设置;
第一卡扣组件,设置于所述壳本体上;所述第一卡扣组件用于在所述壳本体翻转至所述第一预设位时与所述外壳卡接;
第二卡扣组件,设置于所述壳本体上,所述第二卡扣组件用于在所述壳本体翻转至所述第二预设位时与所述外壳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上开设用于被所述铰接轴穿设的轴孔,且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均暴露于所述轴孔外,并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和所述第二卡扣组件沿所述定位槽的槽深方向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限位卡扣,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卡扣沿所述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壳本体的两侧;
所述第二卡扣组件包括:两个第二限位卡扣,且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卡扣沿所述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壳本体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器座连接的一端至与所述主板连接的一端的长度,大于所述壳体从所述第一预设位翻转至所述第二预设位时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连接件为柔性电路板FPC。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铰接轴、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所述铰接轴设置在所述连接器的壳体上,并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开设缺口,且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缺口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朝向壳内的一侧有部分内凹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缺口连通,且所述铰接轴有部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封闭件,所述封闭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外壳朝向壳内的一侧,并用于封闭所述凹槽的槽口。
CN201910152748.6A 2019-02-28 2019-02-28 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98885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2748.6A CN109888546B (zh) 2019-02-28 2019-02-28 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2748.6A CN109888546B (zh) 2019-02-28 2019-02-28 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8546A CN109888546A (zh) 2019-06-14
CN109888546B true CN109888546B (zh) 2020-11-06

Family

ID=66930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2748.6A Active CN109888546B (zh) 2019-02-28 2019-02-28 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885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8689B (zh) * 2019-10-29 2021-08-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55740Y (zh) * 2009-01-19 2009-12-02 庆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旋转的连接器组合
CN202840146U (zh) * 2012-09-29 2013-03-27 上虞市蓝羽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收集导线的旋转式插头
CN103576767A (zh) * 2012-07-30 2014-02-12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卸式把手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N104066286A (zh) * 2014-06-30 2014-09-24 廖润珍 具有内存扩展功能的电子产品保护壳
CN204559653U (zh) * 2015-04-02 2015-08-12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备两种usb接口的手机
CN105306634A (zh) * 2015-10-22 2016-02-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的usb充电装置及移动智能终端
CN205828767U (zh) * 2016-05-31 2016-12-21 钟守明 一种可转动的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9558B (zh) * 2012-01-13 2016-02-03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Usb装置及usb连接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55740Y (zh) * 2009-01-19 2009-12-02 庆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旋转的连接器组合
CN103576767A (zh) * 2012-07-30 2014-02-12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卸式把手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N202840146U (zh) * 2012-09-29 2013-03-27 上虞市蓝羽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收集导线的旋转式插头
CN104066286A (zh) * 2014-06-30 2014-09-24 廖润珍 具有内存扩展功能的电子产品保护壳
CN204559653U (zh) * 2015-04-02 2015-08-12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备两种usb接口的手机
CN105306634A (zh) * 2015-10-22 2016-02-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的usb充电装置及移动智能终端
CN205828767U (zh) * 2016-05-31 2016-12-21 钟守明 一种可转动的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8546A (zh) 2019-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280499A1 (en) Jack
WO2014054426A1 (ja) 携帯機器用アダプタ
JP3763703B2 (ja) 無線通信機および電池パックおよびコネクタ
CN109888546B (zh) 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07086383A (zh)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和终端设备
AU1275901A (en) Improvement in connection devices for a flexible circuit
JP2001185280A (ja) 携帯電子機器
US20050048847A1 (en) Electrical power jack
JPH1069945A (ja) プラグとジャックの接続構造
KR20130132042A (ko) 멀티형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플러그 커넥터
KR100629533B1 (ko) 영상표시기기의 거치 및 충전구조
CN206922048U (zh)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和终端设备
TWI500225B (zh) 用來連接線纜與插座之連接器組合
JP3814471B2 (ja)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携帯機器
WO2014054427A1 (ja) 携帯機器用ホルダ
CN202058886U (zh) 连接器
CN210724268U (zh) 充电座和充电装置
CN217589519U (zh) 电源适配器
CN216145818U (zh) 一种Type-C母端电连接器
CN214253058U (zh) 电子设备
CN219086275U (zh) 一种终端
CN218385959U (zh) 一种旋转式插座
CN209860636U (zh) 一种可供手机直接充电的电源适配器
KR100454481B1 (ko) 휴대전화기용 충전 플러그의 결합구조
JP2004289902A (ja) 通信機器の充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