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6634A -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的usb充电装置及移动智能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的usb充电装置及移动智能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06634A
CN105306634A CN201510696603.4A CN201510696603A CN105306634A CN 105306634 A CN105306634 A CN 105306634A CN 201510696603 A CN201510696603 A CN 201510696603A CN 105306634 A CN105306634 A CN 1053066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terminal
mobile intelligent
usb joint
groove
us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966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寿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9660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066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06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66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智能终端的USB充电装置,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外壳外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一USB接头,所述USB接头通过数据线与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电池连接,所述USB接头的底部通过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凹槽连接。本发明的一种移动智能终端的USB充电装置及移动智能终端,可以直接将移动智能终端上的USB充电接头翻转到适当位置,然后与外部的USB充电接口对接进行充电,避免了移动智能终端用户在没有数据线或没有充电器时无法对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充电的问题。另外USB充电接头设置在移动智能终端外壳里面,结构简单美观,不占据移动智能终端的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的USB充电装置及移动智能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智能终端的USB充电装置及移动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手机一般设有USB充电接口,而在公共场所的很多地方也设有带弱电的的USB充电接口,人们使用数据线分别连接手机和外部的USB充电接口,就可以方便地给手机充电。然而,人们在出行时常常会忘记带上数据线,或者忘记带上充电器,这时就算有公用的USB充电接口可以使用,也会因为没有数据线而无法给手机充电,这种因为忘记携带数据线而无法给手机充电的情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智能终端的USB充电装置及移动智能终端,以解决移动智能终端没有数据线或充电器就无法进行充电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的USB充电装置,包括:
移动智能终端外壳,所述移动智能终端外壳的外壁上设有凹槽;
USB接头,所述USB接头设置所述凹槽内;
其中,所述USB接头通过数据线与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电池连接,用于给所述电池充电,所述USB接头的底部通过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凹槽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动连接结构为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设在所述凹槽的两侧壁的圆槽内,所述转轴穿过所述USB接头的底部中心且与所述USB接头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USB接头通过所述转轴转动的角度范围为0~180度。
优选地,所述USB接头与所述凹槽的底面相对的一面设有弹性凸部,所述凹槽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弹性凸部配合的凹部,所述USB接头通过所述弹性凸部与所述凹部的压紧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顶边设有所述USB接头的扣手位,所述凹槽上设有盖子。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包括:
移动智能终端外壳,所述移动智能终端外壳外壁上设有凹槽;
USB接头,所述USB接头设置所述凹槽内;
其中,所述USB接头通过数据线与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电池连接,用于给所述电池充电,所述USB接头的底部通过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凹槽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动连接结构为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设在所述凹槽的两侧壁的圆槽内,所述转轴穿过所述USB接头的底部中心且与所述USB接头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USB接头通过所述转轴转动的角度范围为0~180度。
优选地,所述USB接头与所述凹槽的底面相对的一面设有弹性凸部,所述凹槽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弹性凸部配合的凹部,所述USB接头通过所述弹性凸部与所述凹部的压紧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顶边设有所述USB接头的扣手位,所述凹槽上设有盖子。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移动智能终端的USB充电装置及移动智能终端,在移动智能终端外壳上设置可以相对其转动的USB充电接头,并且在USB充电接头底端通过数据线直接与移动智能终端的电池进行连接,使得移动智能终端用户在忘记携带数据线时,可以直接将移动智能终端上的USB充电接头翻转到适当位置,然后与外部的USB充电接口对接进行充电,避免了移动智能终端用户在没有数据线或没有充电器时无法对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充电的问题。另外USB充电接头设置在移动智能终端外壳里面,结构简单美观,不占据移动智能终端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USB充电装置的未使用状态的手机外壳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USB充电装置的未使用状态的手机外壳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USB充电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手机外壳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智能终端的USB充电装置及移动智能终端。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移动智能终端以手机作为例子来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USB充电装置的未使用状态的手机外壳俯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USB充电装置的未使用状态的手机外壳仰视图,本发明的一种USB充电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手机外壳仰视图,从图1至图3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一种手机的USB充电装置如下所述:
所述手机外壳1的外壁上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设有一USB接头2,所述USB接头2通过数据线7与所述手机的电池连接,所述USB接头2的底部通过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凹槽4连接。本实施例的数据线7可以从所述USB接头2的底部伸出与所述手机的电池连接,也可以从USB接头2的两个侧边伸出与所述手机的电池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连接结构为一转轴3,所述转轴3的两端设在所述凹槽4的两侧壁的圆槽6内,所述转轴3穿过所述USB接头2的底部中心,并且所述转轴3与所述USB接头2固定在一起。由于所述转轴3与所述USB接头2固定在一起,当所述USB接头2翻转的时候,所述转轴3也随着转起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SB接头2通过所述转轴3转动的角度可以是任意范围,本实施例优选USB接头2转动角度的范围为0~180度。这样,由于所述USB接头2的转动角度范围较大,所以比较方便所述USB接头2与外部的USB接口对接进行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所述USB接头2与所述凹槽4接触紧密不容易松动,所述USB接头2与所述凹槽4的底面相对的一面设有弹性凸部(图中未标示),所述凹槽4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弹性凸部配合的凹部(图中为标示),所述USB接头2通过所述弹性凸部与所述凹部的压紧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手机用户翻转所述USB接头2,在所述凹槽4的顶边设置有所述USB接头2的扣手位5。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护所述USB接头2,不被尘埃污染损坏,在所述凹槽4上设有盖子(图中未标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移动智能终端以手机作为例子来说明。
本实施例的一种手机,包括手机外壳1,所述手机外壳1的外壁上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设有一USB接头2,所述USB接头2通过数据线7与所述手机的电池连接,所述USB接头2的底部通过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凹槽4连接。本实施例的数据线7可以从所述USB接头2的底部伸出与所述手机的电池连接,也可以从USB接头2的两个侧边伸出与所述手机的电池连接。
由于本实施例的手机已经设置有可以转动的所述USB接头2,又有数据线7连接到手机的电池,所述本实施例中的手机没有再设置USB接口,节省了制作工艺,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连接结构为一转轴3,所述转轴3的两端设在所述凹槽4的两侧壁的圆槽6内,所述转轴3穿过所述USB接头2的底部中心,并且所述转轴3与所述USB接头2固定在一起。由于所述转轴3与所述USB接头2固定在一起,当所述USB接头2翻转的时候,所述转轴3也随着转起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SB接头2通过所述转轴3转动的角度可以是任意范围,本实施例优选USB接头2转动角度的范围为0~180度。这样,由于所述USB接头2的转动角度范围较大,所以比较方便所述USB接头2与外部的USB接口对接进行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所述USB接头2与所述凹槽4接触紧密不容易松动,所述USB接头2与所述凹槽4的底面相对的一面设有弹性凸部(图中未标示),所述凹槽4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弹性凸部配合的凹部(图中为标示),所述USB接头2通过所述弹性凸部与所述凹部的压紧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手机用户翻转所述USB接头2,在所述凹槽4的顶边设置有所述USB接头2的扣手位5。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护所述USB接头2,不被尘埃污染损坏,在所述凹槽4上设有盖子(图中未标示)。
本实施例的一种手机在所述USB接头2没有被翻转出来插入外部的USB接口充电时,其外壳1的俯视图可以参照图1,外壳1的仰视图可以参照图2。当手机的所述USB接头2被翻转出来时,手机外壳1的仰视图可以参照图3。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移动智能终端的USB充电装置及移动智能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移动智能终端的USB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智能终端外壳,所述移动智能终端外壳的外壁上设有凹槽;
USB接头,所述USB接头设置所述凹槽内;
其中,所述USB接头通过数据线与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电池连接,用于给所述电池充电,所述USB接头的底部通过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凹槽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结构为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设在所述凹槽的两侧壁的圆槽内,所述转轴穿过所述USB接头的底部中心且与所述USB接头固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头通过所述转轴转动的角度范围为0~18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头与所述凹槽的底面相对的一面设有弹性凸部,所述凹槽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弹性凸部配合的凹部,所述USB接头通过所述弹性凸部与所述凹部的压紧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顶边设有所述USB接头的扣手位,所述凹槽上设有盖子。
6.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智能终端外壳,所述移动智能终端外壳外壁上设有凹槽;
USB接头,所述USB接头设置所述凹槽内;
其中,所述USB接头通过数据线与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电池连接,用于给所述电池充电,所述USB接头的底部通过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凹槽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结构为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设在所述凹槽的两侧壁的圆槽内,所述转轴穿过所述USB接头的底部中心且与所述USB接头固定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头通过所述转轴转动的角度范围为0~180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头与所述凹槽的底面相对的一面设有弹性凸部,所述凹槽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弹性凸部配合的凹部,所述USB接头通过所述弹性凸部与所述凹部的压紧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顶边设有所述USB接头的扣手位,所述凹槽上设有盖子。
CN201510696603.4A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的usb充电装置及移动智能终端 Pending CN1053066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6603.4A CN105306634A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的usb充电装置及移动智能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6603.4A CN105306634A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的usb充电装置及移动智能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6634A true CN105306634A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03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96603.4A Pending CN105306634A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的usb充电装置及移动智能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0663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8546A (zh) * 2019-02-28 2019-06-14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05707A1 (en) * 2000-05-26 2002-01-17 Kanji Kerai Battery charging
CN201398203Y (zh) * 2009-03-24 2010-02-03 龙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带usb接口的折叠手机
CN202059457U (zh) * 2011-04-26 2011-11-30 吕东东 隐藏式u盘手机
CN203167014U (zh) * 2013-01-21 2013-08-28 刘�文 一种带usb接口及连线的手机
CN203339748U (zh) * 2013-06-14 2013-12-11 陆灿辉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CN203482276U (zh) * 2013-07-03 2014-03-12 深圳酷比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usb插头的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05707A1 (en) * 2000-05-26 2002-01-17 Kanji Kerai Battery charging
CN201398203Y (zh) * 2009-03-24 2010-02-03 龙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带usb接口的折叠手机
CN202059457U (zh) * 2011-04-26 2011-11-30 吕东东 隐藏式u盘手机
CN203167014U (zh) * 2013-01-21 2013-08-28 刘�文 一种带usb接口及连线的手机
CN203339748U (zh) * 2013-06-14 2013-12-11 陆灿辉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CN203482276U (zh) * 2013-07-03 2014-03-12 深圳酷比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usb插头的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8546A (zh) * 2019-02-28 2019-06-14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09888546B (zh) * 2019-02-28 2020-11-06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的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55851B2 (en) Back cover for mobile terminals
CN204205226U (zh) 多用途数据连接公头
KR101718729B1 (ko) 휴대폰 거치 및 충전 구조
CN202495792U (zh) 带旋转插头的移动电源
CN205883363U (zh) 一种外接多充电接口及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保护壳
CN203690630U (zh) 充电插座
CN105207295A (zh) 一种手机充电器
CN105306634A (zh)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的usb充电装置及移动智能终端
CN208539627U (zh) 一种带无线充电宝的手机充电器
CN204156916U (zh) 充电式手机保护套
CN205610282U (zh) 一种防爆裂保护型充电电池用充电器
CN207947461U (zh) 一种多功能数据传输线
CN203352637U (zh) 连体式手机充电器
CN203933716U (zh) 多功能手机壳
CN205178213U (zh) 可旋转式接头音控耳机连接线
JP3210798U (ja) 無線充電装置
CN206865157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宝
CN205610250U (zh) 具有旋转盖的车载充电器
CN104079036A (zh) 一种便携式插头充电器
CN213366918U (zh) 旋转磁吸数据线
CN203800653U (zh) 移动电源
CN212136325U (zh) 一种自带充电接线的墙壁插座
CN104426170A (zh) 移动电源
CN204131192U (zh) 一种用于车载点烟器接口的无线充电器
CN203278284U (zh) 便携设备应急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