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82856A -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82856A
CN109882856A CN201910157036.3A CN201910157036A CN109882856A CN 109882856 A CN109882856 A CN 109882856A CN 201910157036 A CN201910157036 A CN 201910157036A CN 109882856 A CN109882856 A CN 1098828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inerator
exhaust pipe
outside
fixedly connected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70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82856B (zh
Inventor
周旭东
兰凤
刘玉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1570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828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82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2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82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2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包括焚烧炉、余热锅炉与压缩箱,底板的顶部通过驱动模块与焚烧炉传动连接;焚烧炉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外部设有第一绞龙,第一绞龙的左端固联于排气管上;排气管的一端延伸至焚烧炉的外部并通过轴承与连接块连接,连接块的一侧固联有压板,底板的顶部固联有压缩箱,压块位于压缩箱的内部;底板的顶部通过支撑架与电机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第一转轴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一空腔的内部设有烟雾感应器;焚烧炉的外部设有控制器。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垃圾焚烧发电是把垃圾焚烧厂和垃圾焚烧设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工作,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的二恶英是近几年来世界各国所普遍关心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也有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如申请号为2018107303446的一项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包括焚烧线,内部形成有密闭的炉腔;输送带,设置在所述炉腔的下部,用于输送垃圾并使垃圾在其上燃烧;蒸汽发生器,设置于所述炉腔内位于输送带输出端的上方,利用垃圾燃烧产生热量以加热其内的水产生蒸汽;蒸汽发电机,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利用蒸汽发电;供气装置,用于向输送带输出端上的垃圾通入燃烧用含氧气体。
该技术方案不仅尾气产生量低,而且设备简单,加热温度低,安全性好,利用同一炉体和尾气处理装置实现了垃圾低温碳化和剩余垃圾的无害化焚烧,但是该技术方案中,焚烧炉中垃圾焚烧不够充分,垃圾焚烧中产生的废气在进入余热锅炉时,热量损失大,热能利用率低下,同时对于缺少对炉渣的处理,炉渣处理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焚烧炉中垃圾焚烧不够充分和废气输送过程中热量损失大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包括焚烧炉、余热锅炉与压缩箱,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驱动模块与焚烧炉传动连接,焚烧炉的内部设置有发热线圈,焚烧炉的内表壁固联有螺旋叶片,焚烧炉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焚烧炉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渣口;所述焚烧炉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的一端外部开设有第一进气口,排气管的另一端外部开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位于焚烧炉的内表壁内,焚烧炉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与出气口相连通,第二空腔通过导气管与余热锅炉相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外部设有第一绞龙,第一绞龙的左端固联于排气管上,第一绞龙的右端设为自由端;所述排气管的一端延伸至焚烧炉的外部并通过轴承与连接块连接,连接块的一侧固联有压板,底板的顶部固联有压缩箱,压块位于压缩箱的内部,焚烧炉与压缩箱之间通过出渣管连通,出渣管通过轴承与焚烧炉转动连接,出渣管与出渣口相连通;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支撑架与电机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第一转轴的一端延伸至排气管的内部,第一转轴与排气管之间设为丝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一空腔的内部固联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通过弹簧与弹性板连接,弹簧与弹性板的数量为二,弹簧与弹性板上下对称设置,弹性板的顶部固联有卡块,排气管的内部开设有与卡块相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设有烟雾感应器;所述焚烧炉的外部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与烟雾感应器的工作。
工作时,通过进料口将垃圾导入焚烧炉的内部,关闭进料口,发热线圈发热,将垃圾进行焚烧,控制器控制驱动模块驱动焚烧炉进行转动,带动垃圾进行旋转,同时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对垃圾进行搅拌,有利于垃圾充分焚烧,废气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排气管,进入排气管的废气通过第二进气口进入第一空腔的内部,废气对弹性板施加压力,使得弹性板变形并挤压卡块向卡槽的方向移动,直至卡块卡合于卡槽的内部,在此过程中弹簧被拉伸,从而使得第一转轴与排气管相固定,当烟雾感应器感应到烟气之后,烟雾感应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工作,此时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带动排气管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绞龙转动,对焚烧炉内中心位置处的垃圾进行搅拌,当驱动模块控制焚烧炉转动时,螺旋叶片和第一绞龙同时转动,可对焚烧炉内边缘和中心位置处的垃圾同时搅拌,当驱动模块控制焚烧炉不转动时,螺旋叶片不转动,第一绞龙转动,可对焚烧炉内中心位置处的垃圾进行搅拌,从而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搅拌的位置,有利于垃圾的焚烧,同时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废气,废气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排气管的内部,并通过出气口进入导气管,最后进入余热锅炉,进入余热锅炉内的废气发挥余热,在汽轮发电机组的作用下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发电,当垃圾焚烧结束后,废气完全通过导气管通进余热锅炉内部后,打开出渣口,将焚烧炉内部的垃圾导出,通过出渣管导入压缩箱的内部,同时当废气完全排出后,弹性板不再受压,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拉动弹性板恢复至原始状态,从而带动卡块脱离卡槽,由于排气管与第一转轴之间设为丝杠螺母副连接,第一转轴转动,在压板的轴向限制作用下,使得排气管向右移动,带动压板向右移动,对压缩箱内部的垃圾进行挤压,实现压渣,减小垃圾废渣占据的空间,方便后期对垃圾进行处理。
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设有密封圈,密封圈设为截面为U型结构的环形结构,密封圈的底部开设有压力槽,压力槽设为一侧呈弧形面的环形槽结构。当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入第二空腔时,密封圈可对第二空腔进行密封,防止废气通过焚烧炉与排气管之间的间隙出现漏气的情况,同时密封圈的底部开设有压力槽,当第二空腔内的气体通过焚烧炉与排气管之间的间隙进入焚烧炉时,废气首先经过压力槽,由于压力槽设为一侧呈弧形面的环形槽结构,气体在压力槽内,挤压密封圈,使得密封圈变形并与第一转轴贴合的更加密切,有利于防止废气泄露回焚烧炉的内部。
所述卡块的外径沿端部方向逐渐减小,卡块的一端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拐角倒有圆角,凹槽的内部固联有凸起,凸起呈四分之一圆球形结构,卡槽的内部固联有软质凸块,软质凸块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截面成椭圆形结构。当卡块卡合于卡槽内部时,由于卡块的外径沿端部方向逐渐减小,使得卡块更容易插进卡槽的内部,并且当卡块卡合于卡槽内部的同时,软质凸块卡合于凹槽的内部,由于凹槽的底部拐角处倒有圆角,软质凸块的外端部被挤压,从而使得软质凸块的内端部卡合于卡块与凸起的间隙位置处,同时凸起卡合于限位槽的内部,保证卡块卡合于卡槽内部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第一转轴与排气管固定时的稳定性,当卡块脱离卡槽时,脱离过程中,凹槽的端部不再逐渐失去对软质凸块的挤压,从而使得软质凸块与凹槽脱离,直至实现卡块与卡槽的完全脱离。
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固联有带轮,带轮位于焚烧炉的外部,带轮的顶部通过皮带与连轴转动连接,连轴的外部设有第二绞龙,第二绞龙的中轴线与连轴不在同一直线上,且第二绞龙的底部与螺旋叶片相接触,连轴的一端固联有切割片,切割片呈圆盘型结构。第一转轴带动带轮转动,带轮通过带动皮带转动,来带动连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绞龙进行转动,当垃圾在焚烧炉的内部进行焚烧时,第二绞龙可对垃圾进行搅拌,且由于第二绞龙的底部与螺旋叶片相接触,可将螺旋叶片上附着的垃圾进行刮除,同时连轴转动带动切割片转动,将垃圾切碎,有利于垃圾的焚烧,当进行垃圾废渣排出时,第二绞龙转动,将废渣导出,切割片将垃圾切碎,有利于废渣的排出,防止垃圾在出渣口堵塞,影响垃圾废渣的排出。
所述切割片设为分段式结构,且每两段切割片之间的间隙从外向内逐渐减小,连轴的外部固联有限位环,连轴的外部位于切割片的一侧通过套环与切割刀连接,切割刀等角度设有多个,切割刀位于限位环的与切割片的中间位置处。由于切割片设为分段式结构,且每两段切割片之间的间隙从外向内逐渐减小,切割片可对不同大小的垃圾进行切割,同时连轴的外部位于切割片的一侧通过套环与切割刀连接,切割刀等角度设有多个,连轴转动时,在套环与连轴的摩擦力作用下,带动切割刀进行转动,切割刀可对每两段切割片之间的夹持的垃圾进行切割,保证了切割刀的切割效果,进而保证垃圾的粉碎效果。
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一端延伸至排气管的外部,第二转轴的外部等角度设有多个扇叶,第二转轴的一端固联有连接盘,第一转轴的一端固联有齿轮,齿轮通过行星齿轮与连接盘转动连接。第一转轴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带动行星齿轮转动带动连接盘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扇叶进行转动,并且扇叶的转速与排气管和第一转轴的转速不同步,从而使得扇叶转动的附近产生负压,有利于废气从排气管导入第二空腔的内部,加速废气导出的速率,从而减少废气在导出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在焚烧炉的内表壁上设螺旋叶片,并且在焚烧炉的内部中心位置处设排气管,排气管的外部设第一绞龙,当焚烧炉转动时,焚烧炉内的边缘与中心位置处的垃圾均能得到搅拌,当焚烧炉不转动时,焚烧炉内的中心位置处的垃圾得到搅拌,从而可根据需要选择垃圾的搅拌位置,保证垃圾可充分被燃烧。
2.本发明在焚烧炉的内部设排气管,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管导入余热锅炉,保证废气始终在焚烧炉的内部进行传递,从而减少废气传输过程中热量的损失,实现能源的最大利用。
3.本发明在排气管的内部设有丝杠螺母副连接的第一转轴,通过转轴转动带动排气管的移动,从而可将焚烧炉中导入压缩箱内的垃圾废渣进行压缩,对垃圾废渣进行处理,方便后期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图3中C-C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切割片与切割刀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扇叶与第一转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焚烧炉1、螺旋叶片2、发热线圈3、底板4、电机5、第一转轴6、第一空腔7、第二进气口8、固定板9、弹簧10、弹性板11、卡块12、卡槽13、凹槽14、凸起15、软质凸块16、限位槽17、排气管18、第一进气口19、第一绞龙20、出气口21、第二空腔22、密封圈23、压力槽231、导气管24、余热锅炉25、带轮26、皮带261、连轴262、第二绞龙263、切割片264、套环265、切割刀266、限位环267、第二转轴27、连接盘271、扇叶272、齿轮273、行星齿轮274、出渣口28、出渣管29、出渣箱30、压板31、连接块32、进料口33。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6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1、图3与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包括焚烧炉1、余热锅炉25与压缩箱30,所述底板4的顶部通过驱动模块与焚烧炉1传动连接,焚烧炉1的内部设置有发热线圈3,焚烧炉1的内表壁固联有螺旋叶片2,焚烧炉1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33,焚烧炉1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渣口28;所述焚烧炉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排气管18,排气管18的一端外部开设有第一进气口19,排气管18的另一端外部开设有出气口21,出气口21位于焚烧炉1的内表壁内,焚烧炉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22,第二空腔22与出气口21相连通,第二空腔22通过导气管24与余热锅炉25相连通;所述排气管18的外部设有第一绞龙20,第一绞龙20的左端固联于排气管18上,第一绞龙20的右端设为自由端;所述排气管18的一端延伸至焚烧炉1的外部并通过轴承与连接块32连接,连接块32的一侧固联有压板31,底板4的顶部固联有压缩箱30,压块位于压缩箱30的内部,焚烧炉1与压缩箱30之间通过出渣管29连通,出渣管29通过轴承与焚烧炉1转动连接,出渣管29与出渣口28相连通;所述底板4的顶部通过支撑架与电机5连接,电机5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6传动连接,第一转轴6的一端延伸至排气管18的内部,第一转轴6与排气管18之间设为丝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6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7,第一空腔7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气口8,第一空腔7的内部固联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顶部通过弹簧10与弹性板11连接,弹簧10与弹性板11的数量为二,弹簧10与弹性板11上下对称设置,弹性板11的顶部固联有卡块12,排气管18的内部开设有与卡块12相配合使用的卡槽13;所述第一空腔7的内部设有烟雾感应器;所述焚烧炉1的外部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5与烟雾感应器的工作。
工作时,通过进料口33将垃圾导入焚烧炉1的内部,关闭进料口33,发热线圈3发热,将垃圾进行焚烧,控制器控制驱动模块驱动焚烧炉1进行转动,带动垃圾进行旋转,同时在螺旋叶片2的作用下,对垃圾进行搅拌,有利于垃圾充分焚烧,废气通过第一进气口19进入排气管18,进入排气管18的废气通过第二进气口8进入第一空腔7的内部,废气对弹性板11施加压力,使得弹性板11变形并挤压卡块12向卡槽13的方向移动,直至卡块12卡合于卡槽13的内部,在此过程中弹簧10被拉伸,从而使得第一转轴6与排气管18相固定,当烟雾感应器感应到烟气之后,烟雾感应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5工作,此时电机5带动第一转轴6转动,第一转轴6转动带动排气管18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绞龙20转动,对焚烧炉1内中心位置处的垃圾进行搅拌,当驱动模块控制焚烧炉1转动时,螺旋叶片2和第一绞龙20同时转动,可对焚烧炉1内边缘和中心位置处的垃圾同时搅拌,当驱动模块控制焚烧炉1不转动时,螺旋叶片2不转动,第一绞龙20转动,可对焚烧炉1内中心位置处的垃圾进行搅拌,从而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搅拌的位置,有利于垃圾的焚烧,同时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废气,废气通过第一进气口19进入排气管18的内部,并通过出气口21进入导气管24,最后进入余热锅炉25,进入余热锅炉25内的废气发挥余热,在汽轮发电机组的作用下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发电,当垃圾焚烧结束后,废气完全通过导气管24通进余热锅炉25内部后,打开出渣口28,将焚烧炉1内部的垃圾导出,通过出渣管29导入压缩箱30的内部,同时当废气完全排出后,弹性板11不再受压,在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拉动弹性板11恢复至原始状态,从而带动卡块12脱离卡槽13,由于排气管18与第一转轴6之间设为丝杠螺母副连接,第一转轴6转动,在压板31的轴向限制作用下,使得排气管18向右移动,带动压板31向右移动,对压缩箱30内部的垃圾进行挤压,实现压渣,减小垃圾废渣占据的空间,方便后期对垃圾进行处理。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空腔22的内部设有密封圈23,密封圈23设为截面为U型结构的环形结构,密封圈23的底部开设有压力槽231,压力槽231设为一侧呈弧形面的环形槽结构。当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入第二空腔22时,密封圈23可对第二空腔22进行密封,防止废气通过焚烧炉1与排气管18之间的间隙出现漏气的情况,同时密封圈23的底部开设有压力槽231,当第二空腔22内的气体通过焚烧炉1与排气管18之间的间隙进入焚烧炉1时,废气首先经过压力槽231,由于压力槽231设为一侧呈弧形面的环形槽结构,气体在压力槽231内,挤压密封圈23,使得密封圈23变形并与第一转轴6贴合的更加密切,有利于防止废气泄露回焚烧炉1的内部。
如图3所示,所述卡块12的外径沿端部方向逐渐减小,卡块12的一端开设有凹槽14,凹槽14的底部拐角倒有圆角,凹槽14的内部固联有凸起15,凸起15呈四分之一圆球形结构,卡槽13的内部固联有软质凸块16,软质凸块16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17,限位槽17的截面成椭圆形结构。当卡块12卡合于卡槽13内部时,由于卡块12的外径沿端部方向逐渐减小,使得卡块12更容易插进卡槽13的内部,并且当卡块12卡合于卡槽13内部的同时,软质凸块16卡合于凹槽14的内部,由于凹槽14的底部拐角处倒有圆角,软质凸块16的外端部被挤压,从而使得软质凸块16的内端部卡合于卡块12与凸起15的间隙位置处,同时凸起15卡合于限位槽17的内部,保证卡块12卡合于卡槽13内部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第一转轴6与排气管18固定时的稳定性,当卡块12脱离卡槽13时,脱离过程中,凹槽14的端部不再逐渐失去对软质凸块16的挤压,从而使得软质凸块16与凹槽14脱离,直至实现卡块12与卡槽13的完全脱离。
如图1与图5所示,所述第一转轴6的外部固联有带轮26,带轮26位于焚烧炉1的外部,带轮26的顶部通过皮带261与连轴262转动连接,连轴262的外部设有第二绞龙263,第二绞龙263的中轴线与连轴262不在同一直线上,且第二绞龙263的底部与螺旋叶片2相接触,连轴262的一端固联有切割片264,切割片264呈圆盘型结构。第一转轴6带动带轮26转动,带轮26通过带动皮带261转动,来带动连轴26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绞龙263进行转动,当垃圾在焚烧炉1的内部进行焚烧时,第二绞龙263可对垃圾进行搅拌,且由于第二绞龙263的底部与螺旋叶片2相接触,可将螺旋叶片2上附着的垃圾进行刮除,同时连轴262转动带动切割片264转动,将垃圾切碎,有利于垃圾的焚烧,当进行垃圾废渣排出时,第二绞龙263转动,将废渣导出,切割片264将垃圾切碎,有利于废渣的排出,防止垃圾在出渣口28堵塞,影响垃圾废渣的排出。
如图5所示,所述切割片264设为分段式结构,且每两段切割片264之间的间隙从外向内逐渐减小,连轴262的外部固联有限位环267,连轴262的外部位于切割片264的一侧通过套环265与切割刀266连接,切割刀266等角度设有多个,切割刀266位于限位环267的与切割片264的中间位置处。由于切割片264设为分段式结构,且每两段切割片264之间的间隙从外向内逐渐减小,切割片264可对不同大小的垃圾进行切割,同时连轴262的外部位于切割片264的一侧通过套环265与切割刀266连接,切割刀266等角度设有多个,连轴262转动时,在套环265与连轴262的摩擦力作用下,带动切割刀266进行转动,切割刀266可对每两段切割片264之间的夹持的垃圾进行切割,保证了切割刀266的切割效果,进而保证垃圾的粉碎效果。
如图1与图6所示,所述排气管18的一端设有第二转轴27,第二转轴27的一端延伸至排气管18的外部,第二转轴27的外部等角度设有多个扇叶272,第二转轴27的一端固联有连接盘271,第一转轴6的一端固联有齿轮273,齿轮273通过行星齿轮274与连接盘271转动连接。第一转轴6转动,带动齿轮273转动,齿轮273通过带动行星齿轮274转动带动连接盘271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轴27转动,进而带动扇叶272进行转动,并且扇叶272的转速与排气管18和第一转轴6的转速不同步,从而使得扇叶272转动的附近产生负压,有利于废气从排气管18导入第二空腔22的内部,加速废气导出的速率,从而减少废气在导出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通过进料口33将垃圾导入焚烧炉1的内部,关闭进料口33,发热线圈3发热,将垃圾进行焚烧,控制器控制驱动模块驱动焚烧炉1进行转动,带动垃圾进行旋转,同时在螺旋叶片2的作用下,对垃圾进行搅拌,有利于垃圾充分焚烧,废气通过第一进气口19进入排气管18,进入排气管18的废气通过第二进气口8进入第一空腔7的内部,废气对弹性板11施加压力,使得弹性板11变形并挤压卡块12向卡槽13的方向移动,直至卡块12卡合于卡槽13的内部,在此过程中弹簧10被拉伸,从而使得第一转轴6与排气管18相固定,当烟雾感应器感应到烟气之后,烟雾感应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5工作,此时电机5带动第一转轴6转动,第一转轴6转动带动排气管18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绞龙20转动,对焚烧炉1内中心位置处的垃圾进行搅拌,当驱动模块控制焚烧炉1转动时,螺旋叶片2和第一绞龙20同时转动,可对焚烧炉1内边缘和中心位置处的垃圾同时搅拌,当驱动模块控制焚烧炉1不转动时,螺旋叶片2不转动,第一绞龙20转动,可对焚烧炉1内中心位置处的垃圾进行搅拌,从而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搅拌的位置,有利于垃圾的焚烧,同时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废气,废气通过第一进气口19进入排气管18的内部,并通过出气口21进入导气管24,最后进入余热锅炉25,进入余热锅炉25内的废气发挥余热,在汽轮发电机组的作用下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发电,当垃圾焚烧结束后,废气完全通过导气管24通进余热锅炉25内部后,打开出渣口28,将焚烧炉1内部的垃圾导出,通过出渣管29导入压缩箱30的内部,同时当废气完全排出后,弹性板11不再受压,在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拉动弹性板11恢复至原始状态,从而带动卡块12脱离卡槽13,由于排气管18与第一转轴6之间设为丝杠螺母副连接,第一转轴6转动,在压板31的轴向限制作用下,使得排气管18向右移动,带动压板31向右移动,对压缩箱30内部的垃圾进行挤压,实现压渣,减小垃圾废渣占据的空间,方便后期对垃圾进行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炉(1)、余热锅炉(25)与压缩箱(30),所述底板(4)的顶部通过驱动模块与焚烧炉(1)传动连接,焚烧炉(1)的内部设置有发热线圈(3),焚烧炉(1)的内表壁固联有螺旋叶片(2),焚烧炉(1)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33),焚烧炉(1)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渣口(28);所述焚烧炉(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排气管(18),排气管(18)的一端外部开设有第一进气口(19),排气管(18)的另一端外部开设有出气口(21),出气口(21)位于焚烧炉(1)的内表壁内,焚烧炉(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22),第二空腔(22)与出气口(21)相连通,第二空腔(22)通过导气管(24)与余热锅炉(25)相连通;所述排气管(18)的外部设有第一绞龙(20),第一绞龙(20)的左端固联于排气管(18)上,第一绞龙(20)的右端设为自由端;所述排气管(18)的一端延伸至焚烧炉(1)的外部并通过轴承与连接块(32)连接,连接块(32)的一侧固联有压板(31),底板(4)的顶部固联有压缩箱(30),压块位于压缩箱(30)的内部,焚烧炉(1)与压缩箱(30)之间通过出渣管(29)连通,出渣管(29)通过轴承与焚烧炉(1)转动连接,出渣管(29)与出渣口(28)相连通;所述底板(4)的顶部通过支撑架与电机(5)连接,电机(5)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6)传动连接,第一转轴(6)的一端延伸至排气管(18)的内部,第一转轴(6)与排气管(18)之间设为丝杠螺母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6)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7),第一空腔(7)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气口(8),第一空腔(7)的内部固联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顶部通过弹簧(10)与弹性板(11)连接,弹簧(10)与弹性板(11)的数量为二,弹簧(10)与弹性板(11)上下对称设置,弹性板(11)的顶部固联有卡块(12),排气管(18)的内部开设有与卡块(12)相配合使用的卡槽(13);所述第一空腔(7)的内部设有烟雾感应器;所述焚烧炉(1)的外部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5)与烟雾感应器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22)的内部设有密封圈(23),密封圈(23)设为截面为U型结构的环形结构,密封圈(23)的底部开设有压力槽(231),压力槽(231)设为一侧呈弧形面的环形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2)的外径沿端部方向逐渐减小,卡块(12)的一端开设有凹槽(14),凹槽(14)的底部拐角倒有圆角,凹槽(14)的内部固联有凸起(15),凸起(15)呈四分之一圆球形结构,卡槽(13)的内部固联有软质凸块(16),软质凸块(16)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17),限位槽(17)的截面成椭圆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6)的外部固联有带轮(26),带轮(26)位于焚烧炉(1)的外部,带轮(26)的顶部通过皮带(261)与连轴(262)转动连接,连轴(262)的外部设有第二绞龙(263),第二绞龙(263)的中轴线与连轴(262)不在同一直线上,且第二绞龙(263)的底部与螺旋叶片(2)相接触,连轴(262)的一端固联有切割片(264),切割片(264)呈圆盘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片(264)设为分段式结构,且每两段切割片(264)之间的间隙从外向内逐渐减小,连轴(262)的外部固联有限位环(267),连轴(262)的外部位于切割片(264)的一侧通过套环(265)与切割刀(266)连接,切割刀(266)等角度设有多个,切割刀(266)位于限位环(267)的与切割片(264)的中间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8)的一端设有第二转轴(27),第二转轴(27)的一端延伸至排气管(18)的外部,第二转轴(27)的外部等角度设有多个扇叶(272),第二转轴(27)的一端固联有连接盘(271),第一转轴(6)的一端固联有齿轮(273),齿轮(273)通过行星齿轮(274)与连接盘(271)转动连接。
CN201910157036.3A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 Active CN109882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7036.3A CN109882856B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7036.3A CN109882856B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2856A true CN109882856A (zh) 2019-06-14
CN109882856B CN109882856B (zh) 2020-06-19

Family

ID=66930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7036.3A Active CN109882856B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828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2278A (zh) * 2020-03-05 2020-07-24 江苏阜升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垃圾处理用低温热解炉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57649A (ja) * 1987-12-14 1989-06-20 Nec Corp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H08128611A (ja) * 1994-10-31 1996-05-21 Hosobuchii Eng:Kk 焼却炉
CN2380801Y (zh) * 1999-06-29 2000-05-31 江苏力大建材机械有限公司 双筒滚转垃圾热解炉
CN2381894Y (zh) * 1999-07-23 2000-06-07 王煦 回转组合型焚烧窑
JP2001227718A (ja) * 2000-02-15 2001-08-24 Shinichiro Mashio 生ごみ処理機
CN204880128U (zh) * 2015-07-15 2015-12-16 张伟飞 一种环保型垃圾焚烧炉
CN205560772U (zh) * 2016-04-28 2016-09-07 济宁恒翼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固体废弃物燃烧处理装置
CN206861539U (zh) * 2017-04-21 2018-01-09 宿迁中油优艺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焚烧效率高且焚烧彻底的回转焚烧炉
CN108800145A (zh) * 2018-06-27 2018-11-13 罗诚 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用高温等离子焚烧热解炉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03188B2 (ja) * 1997-08-18 2002-07-15 和光 藤田 灰中ダイオキシンの除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57649A (ja) * 1987-12-14 1989-06-20 Nec Corp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H08128611A (ja) * 1994-10-31 1996-05-21 Hosobuchii Eng:Kk 焼却炉
CN2380801Y (zh) * 1999-06-29 2000-05-31 江苏力大建材机械有限公司 双筒滚转垃圾热解炉
CN2381894Y (zh) * 1999-07-23 2000-06-07 王煦 回转组合型焚烧窑
JP2001227718A (ja) * 2000-02-15 2001-08-24 Shinichiro Mashio 生ごみ処理機
CN204880128U (zh) * 2015-07-15 2015-12-16 张伟飞 一种环保型垃圾焚烧炉
CN205560772U (zh) * 2016-04-28 2016-09-07 济宁恒翼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固体废弃物燃烧处理装置
CN206861539U (zh) * 2017-04-21 2018-01-09 宿迁中油优艺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焚烧效率高且焚烧彻底的回转焚烧炉
CN108800145A (zh) * 2018-06-27 2018-11-13 罗诚 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用高温等离子焚烧热解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2278A (zh) * 2020-03-05 2020-07-24 江苏阜升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垃圾处理用低温热解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2856B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03929U (zh) 一种低污染的生活垃圾焚烧装置
CN109882856A (zh)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
CN111425847A (zh) 一种生物质能源发电设备
CN205825040U (zh) 循环流化床垃圾热燃气发电系统
CN109915838A (zh)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方法
CN108758646A (zh) 一种基于垃圾焚烧的发电装置
CN211600703U (zh) 一种新型用于垃圾发电的垃圾焚烧炉
CN208108115U (zh) 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垃圾处理装置
CN218864181U (zh) 焚烧炉用排渣结构
CN201964422U (zh) 生活垃圾处理用新型热解炉以及使用其的垃圾处理系统
CN111121053A (zh) 一种用于废料焚烧的节能装置
CN207741345U (zh) 一种进风量自动控制的高效型供热锅炉
CN214536196U (zh) 一种生活垃圾高效热解炉
CN212805651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垃圾燃烧发电用燃烧器
CN208205015U (zh) 一种全自动的固体废弃物处置系统
CN2371454Y (zh) 高效垃圾焚烧发电装置
CN104212468B (zh) 户用生物质热解炭气联燃方法及炉灶
CN218119742U (zh) 一种锅炉煤粉燃烧装置
CN213542492U (zh) 一种农村垃圾燃烧发电用热能利用装置
CN111622813A (zh) 带有发电功能的低温磁化降解炉
CN208205008U (zh) 垃圾焚烧装置
CN205979885U (zh) 一种旋转炉盘大锅灶
CN204079891U (zh) 户用生物质热解炭气联燃炉灶
CN214064961U (zh) 一种生物质燃烧锅炉
CN109631000A (zh) 一种利用生物质燃料碳化处理产生热水的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0

Address after: Room 201-207, second floor, office building, No. 3, sushi Road, Suxian District, Chen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nan Huim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50001, Nangang, Harbin West Street, No. 92,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pplicant before: Zhou Xudo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