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77429A - 逆变焊机 - Google Patents

逆变焊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77429A
CN109877429A CN201910317666.2A CN201910317666A CN109877429A CN 109877429 A CN109877429 A CN 109877429A CN 201910317666 A CN201910317666 A CN 201910317666A CN 109877429 A CN109877429 A CN 1098774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isk body
air inlet
fixed
inverter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176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77429B (zh
Inventor
邓锦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tesheng Technology Hey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luo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luo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luo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1766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774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77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7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77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74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逆变焊机,包括:机壳、进风防尘通风装置、出风防尘通风装置。机壳具有一收容腔体,收容腔体的腔壁上开设有进风通孔及出风通孔;进风防尘通风装置收容于收容腔体内并且安装于进风通孔处;出风防尘通风装置收容于收容腔体内并且安装于出风通孔处。本发明的逆变焊机,一方面,在逆变焊机正常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使得机壳处于通风状态,并且设置有过滤器以防止沙尘进入到机壳内部;另一方面,在逆变焊机停机的过程中,需要使得机壳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以防止沙尘进入到机壳内部,并且过滤器会与外界隔离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再一方面,通过机械力传递的方式对相关的开闭阀门进行开闭合控制,以保证开闭阀门的开闭合稳定性。

Description

逆变焊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逆变焊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尘及散热功能的逆变焊机。
背景技术
逆变式弧焊电源,又称弧焊逆变器,是一种新型的焊接电源。这种电源一般是将三相工频交流网路电压,先经输入整流器整流和滤波,变成直流,再通过大功率开关电子元件的交替开关作用,逆变成几kHz~几十kHz的中频交流电压,同时经变压器降至适合于焊接的几十V电压,后再次整流并经电抗滤波输出相当平稳的直流焊接电流。
通常,逆变焊机的使用环境比较恶劣,例如施工工地的现场尘土飞扬,其所扬起的沙尘极易进入到逆变焊机的内部,从而导致相关的电子元器件发生故障。进一步的,逆变焊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其机壳内部的电子元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将产生的热量及时排出,防止电子元器件过热而发生烧毁。
因此,如何对逆变焊机进行有效的防尘及散热,提高逆变焊机的使用稳定性,是生产企业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CN201210511354.3)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逆变焊机,其包括机壳、风机、第一防尘机构、第二防尘机构。第一防尘机构为百叶窗结构、第二防尘机构为网状结构。通过同时设置第一防尘机构和第二防尘机构,以实现双层防尘过滤的功能,亦即,通过第一防尘机构的百叶窗结构阻止颗粒较大的尘土或煤灰直接进入机壳,通过第二防尘机构过滤颗粒较小的尘土或煤灰直接进入机壳,继而实现防止灰尘堆积在机壳的内部线路板上和电路上。
通过进一步阅读上述现有技术的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还可以知道,为了保证第一防尘机构能自动及时的打开和关闭,具有防尘功能的逆变焊机还设置有第一防尘机构控制装置,第一防尘机构控制装置检测风机是否工作,在检测到风机开始工作时控制第一防尘机构打开叶片,在检测到风机停止工作后控制第一防尘机构关闭叶片。
可以理解,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当逆变焊机不使用时,第一防尘机构的叶片需要处于关闭状态,以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机壳内部;当逆变焊机在使用过程中,第一防尘机构的叶片需要处于打开状态,从而实现通风,将机壳内部的热量有效排出。为此,特别设置了第一防尘机构控制装置,以控制第一防尘机构的开闭。然而,上述的第一防尘机构控制装置的具体结构是如何设计的,并没有清楚交代。
为了进一步提升逆变焊机的防尘及散热效果,有如下技术问题需要设计开发人员解决:一方面,在逆变焊机正常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使得机壳处理通风状态,并且设置有过滤器以防止沙尘进入到机壳内部;另一方面,在逆变焊机停机的过程中,需要使得机壳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以防止沙尘进入到机壳内部,并且过滤器会与外界隔离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再一方面,通过机械力传递的方式对相关的开闭阀门进行开闭合控制,以保证开闭阀门的开闭合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防尘及散热功能的逆变焊机,一方面,在逆变焊机正常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使得机壳处于通风状态,并且设置有过滤器以防止沙尘进入到机壳内部;另一方面,在逆变焊机停机的过程中,需要使得机壳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以防止沙尘进入到机壳内部,并且过滤器会与外界隔离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再一方面,通过机械力传递的方式对相关的开闭阀门进行开闭合控制,以保证开闭阀门的开闭合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逆变焊机,包括:机壳、进风防尘通风装置、出风防尘通风装置;
所述机壳具有一收容腔体,所述收容腔体的腔壁上开设有进风通孔及出风通孔;
所述进风防尘通风装置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体内并且安装于所述进风通孔处;
所述出风防尘通风装置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体内并且安装于所述出风通孔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进风防尘通风装置包括:进风防尘通风阀门、进风风机、进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
所述进风防尘通风阀门包括相互贴合的固定盘体及转动盘体,所述进风防尘通风阀门的所述固定盘体固定设于所述收容腔体的腔壁上并遮盖所述进风通孔,所述转动盘体转动设于所述固定盘体上;所述固定盘体的盘体边缘设有限位固定块,所述转动盘体的盘体边缘开设有限位活动槽,所述限位固定块收容于所述限位活动槽内;所述固定盘体上开设有多个固定风口,多个所述固定风口以所述固定盘体的中心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风口之间形成固定挡板;所述转动盘体上开设有多个转动风口,多个所述转动风口以所述转动盘体的中心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转动风口之间形成转动挡板;每一所述转动风口上设有沙尘过滤器;
所述进风风机通过所述进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与所述进风防尘通风阀门的所述转动盘体连接;
所述进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包括:主套筒、调节套筒、主动转轴、从动转轴、弹性件;所述主套筒与所述调节套筒形成一容置腔;所述主动转轴穿设于所述调节套筒的一端面,所述主动转轴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外;所述从动转轴穿设于所述主套筒的一端面,所述从动转轴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外;所述主动转轴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一端形成主动压持端,所述从动转轴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一端形成从动压持端,所述主动压持端与所述从动压持端相互抵持;所述主动转轴位于所述容置腔外的一端形成主动力传递端,所述主动力传递端与所述进风风机连接;所述从动转轴位于所述容置腔外的一端形成从动力传递端,所述从动力传递端与所述转动盘体连接;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压持于所述主动压持端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压持于所述调节套筒的筒壁上;
所述出风防尘通风装置包括:出风防尘通风阀门、出风风机、出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
所述出风防尘通风阀门的结构与所述进风防尘通风阀门的结构相同,所述出风风机的结构与所述进风风机的结构相同,所述出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的结构与所述进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的结构相同;
所述出风防尘通风阀门的所述固定盘体固定设于所述收容腔体的腔壁上并遮盖所述出风通孔;
所述出风风机通过所述出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与所述出风防尘通风阀门的所述转动盘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通孔为圆形通孔,所述出风通孔为圆形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盘体为圆形盘体结构,所述转动盘体为圆形盘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盘体的中心位置设有固定转轴,所述转动盘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转动凹槽,所述固定转轴收容于所述转动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风口为扇形通孔结构,所述固定挡板为扇形板体结构;所述转动风口为扇形通孔结构,所述转动挡板为扇形板体结构;所述固定风口的开口面积、所述固定挡板的板体面积、所述转动风口的开口面积、所述转动挡板的板体面积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上,所述从动转轴的侧壁抵持于所述轴承的内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沙尘过滤器为海绵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的外壁上安装有提手。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防尘及散热功能的逆变焊机,一方面,在逆变焊机正常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使得机壳处于通风状态,并且设置有过滤器以防止沙尘进入到机壳内部;另一方面,在逆变焊机停机的过程中,需要使得机壳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以防止沙尘进入到机壳内部,并且过滤器会与外界隔离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再一方面,通过机械力传递的方式对相关的开闭阀门进行开闭合控制,以保证开闭阀门的开闭合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逆变焊机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逆变焊机的后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逆变焊机的左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逆变焊机的进风防尘通风装置的结构图;
图5为图4所示的进风防尘通风装置的进风防尘通风阀门的分解图;
图6为图5所示的进风防尘通风阀门的固定盘体的结构图;
图7为图5所示的进风防尘通风阀门的转动盘体的结构图;
图8为图4所示的进风防尘通风装置的进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的结构图;
图9为图3所示的逆变焊机的出风防尘通风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一种逆变焊机10,包括:机壳20、进风防尘通风装置30、出风防尘通风装置40。
如图3所示,机壳20具有一收容腔体21,收容腔体21的腔壁上开设有进风通孔22及出风通孔23。在本实施例中,进风通孔22为圆形通孔,出风通孔23为圆形通孔。进一步的,机壳20的外壁上安装有提手24,这样,通过设置提手24,可以更加方便的将逆变焊机10提起以实现位移。
如图3所示,进风防尘通风装置30收容于收容腔体21内并且安装于进风通孔22处;出风防尘通风装置40收容于收容腔体21内并且安装于出风通孔23处。
机壳20内设置有相应的电子器件,电子器件在正常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将产生的热量及时有效的排出壳体外,同时的,需要使得机壳20的收容腔体21尽可能的处于干净无尘的环境中,减少外部沙尘对电子器件的影响,提高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使得逆变焊机稳定工作。
为此,特别设置了进风防尘通风装置30和出风防尘通风装置40,进风防尘通风装置30安装于进风通孔22处,出风防尘通风装置40安装于出风通孔23处,这样,可以到达如下两方面的技术效果:一方面,通过同时设置进风防尘通风装置30和出风防尘通风装置40,极大提高了进风量和出风量,更好的将收容腔体21内的热量排出;另一方面,通过同时设置进风防尘通风装置30和出风防尘通风装置40,可以防止外界的沙尘从进风通孔22和出风通孔23处进入,更好的保证了收容腔体21的干净无尘。
下面,对进风防尘通风装置3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进风防尘通风装置30包括:进风防尘通风阀门100、进风风机200、进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300。
如图5所示,进风防尘通风阀门100包括相互贴合的固定盘体110及转动盘体120,进风防尘通风阀门100的固定盘体110固定设于收容腔体21的腔壁上并遮盖进风通孔2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适应进风通孔22和出风通孔23的结构,固定盘体110为圆形盘体结构,转动盘体120为圆形盘体结构,这样,可以达到较好的防尘和散热的效果。转动盘体120转动设于固定盘体110上,为了使得转动盘体120可以更加稳定且顺畅的转动于固定盘体110上,固定盘体110的中心位置设有固定转轴110a(如图5所示),转动盘体120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转动凹槽120a(如图5所示),固定转轴110a收容于转动凹槽120a内。
请一并参阅图5、图6及图7,固定盘体110的盘体边缘设有限位固定块111,转动盘体120的盘体边缘开设有限位活动槽121,限位固定块111收容于限位活动槽121内。由于转动盘体120是转动设于固定盘体110上,为了使得转动盘体120可以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特别设置了限位固定块111和限位活动槽121,这样,限位固定块111和限位活动槽121的配合,可以使得转动盘体120的转动角度被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防止转动盘体120随意自由转动。
如图6所示,固定盘体110上开设有多个固定风口112,多个固定风口112以固定盘体110的中心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相邻的两个固定风口112之间形成固定挡板113。如图7所示,转动盘体120上开设有多个转动风口122,多个转动风口122以转动盘体120的中心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相邻的两个转动风口122之间形成转动挡板123。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风口112为扇形通孔结构,固定挡板113为扇形板体结构,转动风口122为扇形通孔结构,转动挡板123为扇形板体结构,进一步的,固定风口112的开口面积、固定挡板113的板体面积、转动风口122的开口面积、转动挡板123的板体面积相同,这样,当转动盘体120转动到极限位置时,或者转动挡板123可以将固定风口112全部遮盖住实现防尘,或者转动风口122与固定风口112完全贯通实现通风。
其中,每一转动风口122上设有沙尘过滤器124(如图7所示)。在此,设置了沙尘过滤器124,在进行通风散热的过程中,沙尘过滤器124可以吸收外界的沙尘,有效防止沙尘进入到收容腔体21内。在本实施例中,沙尘过滤器124为海绵体结构。要说明的是,在进风防尘通风阀门100装配的过程中,先将沙尘过滤器124放置于转动风口122内,再将固定盘体110和转动盘体120贴合在一起,这时,沙尘过滤器124就会处于固定盘体110和转动盘体120之间,于是,沙尘过滤器124就可以稳定而不易发生脱落的实现固定安装。
在进风防尘通风装置30的结构设计中,进风风机200通过进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300与进风防尘通风阀门100的转动盘体120连接。
如图8所示,进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300包括:主套筒310、调节套筒320、主动转轴330、从动转轴340、弹性件350。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50为弹簧结构。
如图8所示,主套筒310与调节套筒320形成一容置腔360。主动转轴310穿设于调节套筒320的一端面,主动转轴310部分位于容置腔360内部分位于容置腔360外。从动转轴340穿设于主套筒310的一端面,从动转轴340部分位于容置腔360内部分位于容置腔360外。进一步的,为了使得从动转轴340可以获得更加顺畅的转动,容置腔360内设有轴承361,轴承361的外圈固定于容置腔360的腔壁上,从动转轴340的侧壁抵持于轴承361的内圈。
如图8所示,主动转轴330位于容置腔360内的一端形成主动压持端331,从动转轴340位于容置腔360内的一端形成从动压持端341,主动压持端331与从动压持端341相互抵持。
如图8所示,主动转轴330位于容置腔360外的一端形成主动力传递端332,主动力传递端332与进风风机200连接;从动转轴340位于容置腔360外的一端形成从动力传递端342,从动力传递端342与转动盘体120连接。
如图8所示,弹性件350收容于容置腔360内,弹性件350的一端压持于主动压持端331上,弹性件350的另一端压持于调节套筒320的筒壁上。
下面,对进风防尘通风装置30从总体上作一个大概的说明:电机通电并持续性的带动进风风机200正转,于是,进风风机200会通过进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300促使进风防尘通风阀门100处于打开状态,这样,持续性正转的进风风机200会将外界的空气吸入收容腔体21,同时的,处于打开状态的进风防尘通风阀门100也可以有效的对外界的沙尘进行过滤;电机通电并短暂性的带动进风风机200反转,于是,进风风机200会通过进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300促使进风防尘通风阀门100处于关闭状态,当进风防尘通风阀门100关闭后,电机不再带动进风风机200转动,这样,外界的沙尘便不会通过进风通孔22进入到收容腔体21内。在此,要强调的是,进风风机200正转与反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下面,对上述的进风防尘通风装置30的工作原理进行具体说明:
当需要对收容腔体21内的电子元件进行通风散热时,给电机通电,于是电机会持续性的带动进风风机200正转,转动中的进风风机200会带动与其连接的主动转轴330转动,由于受到弹性件350的弹性力作用,主动转轴330的主动压持端331与从动转轴340的从动压持端341相互抵持而存在着静摩擦力,这样,主动转轴330会进而带动从动转轴340转动,从动转轴340会再而带动与其连接的转动盘体120转动,受到限位固定块111和限位活动槽121的限位作用,转动盘体120转动过一定的角度后便会停止不动,这时,固定挡板113不再对转动风口122进行遮盖,转动风口122与固定风口112完全贯通,于是,持续性正转的进风风机200会将外界的空气吸入收容腔体21,同时的,转动风口122上的沙尘过滤器124也可以有效的对外界的沙尘进行过滤;
当不需要对收容腔体21内的电子元件进行通风散热时,给电机通入反向的电流一段时间,于是,电机会短暂性的带动进风风机200反转,同理的,转动中的进风风机200会带动与其连接的主动转轴330转动,由于受到弹性件350的弹性力作用,主动转轴330的主动压持端331与从动转轴340的从动压持端341相互抵持而存在着静摩擦力,这样,主动转轴330会进而带动从动转轴340转动,从动转轴340会再而带动与其连接的转动盘体120转动,受到限位固定块111和限位活动槽121的限位作用,转动盘体120转动过一定的角度后便会停止不动,这时,固定挡板113会对转动风口122进行遮盖,可知,转动风口122上的沙尘过滤器124也会被固定挡板113遮盖住,这样,一方面,外界的沙尘就会被固定挡板113以及转动挡板123阻挡而不能进入到收容腔体21内,另一方面,沙尘过滤器124被遮盖也不会受到沙尘的侵扰,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主动压持端331与从动压持端341相互抵持的结构设计,当转动盘体120转动到极限位置后会停止不动,主动压持端331与从动压持端341之间会发生打滑现象,这样,便不会影响到与主动转轴330连接的进风风机200的正常正转或反转。
下面,对出风防尘通风装置4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出风防尘通风装置40包括:出风防尘通风阀门400、出风风机500、出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600。
出风防尘通风阀门400的结构与进风防尘通风阀门100的结构相同,出风风机500的结构与进风风机200的结构相同,出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600的结构与进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300的结构相同;
其中,出风防尘通风阀门400的固定盘体固定设于收容腔体21的腔壁上并遮盖出风通孔23;
其中,出风风机500通过出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600与出风防尘通风阀门400的转动盘体连接。
由上述可知,出风防尘通风装置40的结构设计与进风防尘通风装置30的结构设计相同,所不同的是,进风防尘通风装置30安装于进风通孔22处,而出风防尘通风装置40则安装于出风通孔23处,一方面,通过同时设置进风防尘通风装置30和出风防尘通风装置40,极大提高了进风量和出风量,更好的将收容腔体21内的热量排出;另一方面,通过同时设置进风防尘通风装置30和出风防尘通风装置40,可以防止外界的沙尘从进风通孔22和出风通孔23处进入,更好的保证了收容腔体21的干净无尘。
要特别注意的是,进风防尘通风阀门100的固定盘体110遮盖进风通孔22,出风防尘通风阀门400的固定盘体遮盖出风通孔23,这样,让固定盘体与外界直接接触,当不需要通风散热时,沙尘过滤器124可以被有效的遮挡而不与外界接触。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主套筒310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外螺纹,调节套筒320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主套筒310与调节套筒320螺合连接。这样,可以拧动调节套筒320,从而调节容置腔360内的弹性件350的弹性力大小,进而调节主动压持端331与从动压持端341之间的摩擦力大小。根据不同型号大小的进风防尘通风阀门,对弹性件350的弹性力进行适应性调节,提高了使用的顺畅性和兼容性。
要说明的是,如图8所示,主动转轴330位于容置腔360内的一端形成主动压持端331,从动转轴340位于容置腔360内的一端形成从动压持端341,主动压持端331与从动压持端341相互抵持,主动压持端331的端面与从动压持端341的端面相互贴合在一起,这样,在主动转轴330与从动转轴340可以传递动力的基础上,当主动转轴330与从动转轴340发生打滑的时候,由于平面的贴合,一方面可以保证传动的平稳性,另一方面也不会发出巨大的声响。
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如图8所示,主动压持端331不仅与从动压持端341相互抵持,主动压持端331还承担了弹性件350的压持力,从而使得主动压持端331可以同时具有两方面的作用,极大简化了结构的设置。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防尘及散热功能的逆变焊机,一方面,在逆变焊机正常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使得机壳处于通风状态,并且设置有过滤器以防止沙尘进入到机壳内部;另一方面,在逆变焊机停机的过程中,需要使得机壳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以防止沙尘进入到机壳内部,并且过滤器会与外界隔离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再一方面,通过机械力传递的方式对相关的开闭阀门进行开闭合控制,以保证开闭阀门的开闭合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逆变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进风防尘通风装置、出风防尘通风装置;
所述机壳具有一收容腔体,所述收容腔体的腔壁上开设有进风通孔及出风通孔;
所述进风防尘通风装置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体内并且安装于所述进风通孔处;
所述出风防尘通风装置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体内并且安装于所述出风通孔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焊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防尘通风装置包括:进风防尘通风阀门、进风风机、进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
所述进风防尘通风阀门包括相互贴合的固定盘体及转动盘体,所述进风防尘通风阀门的所述固定盘体固定设于所述收容腔体的腔壁上并遮盖所述进风通孔,所述转动盘体转动设于所述固定盘体上;所述固定盘体的盘体边缘设有限位固定块,所述转动盘体的盘体边缘开设有限位活动槽,所述限位固定块收容于所述限位活动槽内;所述固定盘体上开设有多个固定风口,多个所述固定风口以所述固定盘体的中心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风口之间形成固定挡板;所述转动盘体上开设有多个转动风口,多个所述转动风口以所述转动盘体的中心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转动风口之间形成转动挡板;每一所述转动风口上设有沙尘过滤器;
所述进风风机通过所述进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与所述进风防尘通风阀门的所述转动盘体连接;
所述进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包括:主套筒、调节套筒、主动转轴、从动转轴、弹性件;所述主套筒与所述调节套筒形成一容置腔;所述主动转轴穿设于所述调节套筒的一端面,所述主动转轴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外;所述从动转轴穿设于所述主套筒的一端面,所述从动转轴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外;所述主动转轴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一端形成主动压持端,所述从动转轴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一端形成从动压持端,所述主动压持端与所述从动压持端相互抵持;所述主动转轴位于所述容置腔外的一端形成主动力传递端,所述主动力传递端与所述进风风机连接;所述从动转轴位于所述容置腔外的一端形成从动力传递端,所述从动力传递端与所述转动盘体连接;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压持于所述主动压持端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压持于所述调节套筒的筒壁上;
所述出风防尘通风装置包括:出风防尘通风阀门、出风风机、出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
所述出风防尘通风阀门的结构与所述进风防尘通风阀门的结构相同,所述出风风机的结构与所述进风风机的结构相同,所述出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的结构与所述进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的结构相同;
所述出风防尘通风阀门的所述固定盘体固定设于所述收容腔体的腔壁上并遮盖所述出风通孔;
所述出风风机通过所述出风阀门开闭机械力传递机构与所述出风防尘通风阀门的所述转动盘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孔为圆形通孔,所述出风通孔为圆形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体为圆形盘体结构,所述转动盘体为圆形盘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变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体的中心位置设有固定转轴,所述转动盘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转动凹槽,所述固定转轴收容于所述转动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风口为扇形通孔结构,所述固定挡板为扇形板体结构;所述转动风口为扇形通孔结构,所述转动挡板为扇形板体结构;所述固定风口的开口面积、所述固定挡板的板体面积、所述转动风口的开口面积、所述转动挡板的板体面积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上,所述从动转轴的侧壁抵持于所述轴承的内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尘过滤器为海绵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外壁上安装有提手。
CN201910317666.2A 2019-04-19 2019-04-19 逆变焊机 Active CN1098774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7666.2A CN109877429B (zh) 2019-04-19 2019-04-19 逆变焊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7666.2A CN109877429B (zh) 2019-04-19 2019-04-19 逆变焊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7429A true CN109877429A (zh) 2019-06-14
CN109877429B CN109877429B (zh) 2019-11-12

Family

ID=66937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17666.2A Active CN109877429B (zh) 2019-04-19 2019-04-19 逆变焊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774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7319A (zh) * 2020-09-28 2021-01-22 王恩丽 一种双枪氩弧焊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2260A (en) * 1996-01-16 1997-06-24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Welding power supply housing
WO2009136815A1 (ru) * 2008-05-06 2009-11-12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Haучнo-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Фeб" Сварочный инверторный источник
CN202951978U (zh) * 2012-12-04 2013-05-29 吴忠市黄河电焊机有限公司 具有防尘功能的逆变焊机
CN107160004A (zh) * 2017-06-26 2017-09-15 深圳力科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系统及逆变焊机
CN108536241A (zh) * 2018-04-11 2018-09-14 山东大学 一种用于运营管理网络的计算机设备
CN208128140U (zh) * 2018-04-27 2018-11-20 天津爱德普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站逆变器通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2260A (en) * 1996-01-16 1997-06-24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Welding power supply housing
WO2009136815A1 (ru) * 2008-05-06 2009-11-12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Haучнo-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Фeб" Сварочный инверторный источник
CN202951978U (zh) * 2012-12-04 2013-05-29 吴忠市黄河电焊机有限公司 具有防尘功能的逆变焊机
CN107160004A (zh) * 2017-06-26 2017-09-15 深圳力科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系统及逆变焊机
CN108536241A (zh) * 2018-04-11 2018-09-14 山东大学 一种用于运营管理网络的计算机设备
CN208128140U (zh) * 2018-04-27 2018-11-20 天津爱德普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站逆变器通风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7319A (zh) * 2020-09-28 2021-01-22 王恩丽 一种双枪氩弧焊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7429B (zh) 201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7429B (zh) 逆变焊机
JP2012213820A (ja) 電動工具
CN110027806A (zh) 一种人力资源管理资料收纳箱的防潮除湿装置
CN206224321U (zh) 一种计算机防尘装置
JP2009261431A (ja) 電気掃除機
CN211739297U (zh) 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CN213313959U (zh) 一种可切换滤网的空气过滤装置
CN208059143U (zh) 一种窗式新风系统
CN207440676U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开关的显示屏
CN207814988U (zh) 一种可聚光式的手电筒
CN204984991U (zh) 一种智能自储电供电风扇
CN206348513U (zh) 一种显微镜用蓝牙控制手柄
CN218013962U (zh) 旋转气缸快装阀筛格
CN211739448U (zh) 风道部件及空调器
CN212362394U (zh) 一种新风热交换空调用出风调节装置
CN213306031U (zh) 一种智能网络管理装置
CN109901687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2188261U (zh) 一种可升降360度空气净化喷涂机
WO2023217299A1 (zh) 便携风扇
CN110259315A (zh) 门锁用电机驱动机构
CN213777905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7148772U (zh) 一种新型机箱电源
CN209621376U (zh) 一种煤矿安全风窗卸压装置
CN219013383U (zh) 调节碟阀
CN208503078U (zh) 一种静音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9

Address after: 517000 beside Yantian Avenue, Yandong logistics park, Xiantang Town, Dongyuan County, Hey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tesheng Technology (Heyua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0 Xiaojin village, Luoyang Town, BOLUO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OLUO WEI SHE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