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73885A - 同轴线的固定件、同轴线的固定机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同轴线的固定件、同轴线的固定机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73885A
CN109873885A CN201910147464.8A CN201910147464A CN109873885A CN 109873885 A CN109873885 A CN 109873885A CN 201910147464 A CN201910147464 A CN 201910147464A CN 109873885 A CN109873885 A CN 1098738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xial line
fixing piece
clamping limb
connector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74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474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738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73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38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同轴线的固定件、同轴线的固定机构及电子设备。本发明中,同轴线的固定件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壳体上,用于固定电子设备的同轴线,固定件为一弹性部件,且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臂、连接两个夹持臂的连接件,两个夹持臂之间相互隔开形成卡槽;至少一个夹持臂朝着另一个夹持臂的方向有部分凸出形成凸出部,且凸出部还与连接件相互隔开构成用于被同轴线卡入的容置空间,凸出部朝向连接件的一侧为用于抵接同轴线的抵接侧。因而可有效避免同轴线松脱,且固定件为一弹性部件,可减小对同轴线软塑胶外层的损伤,进而提高电子设备稳定性。

Description

同轴线的固定件、同轴线的固定机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轴线的固定件、同轴线的固定机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如今大多数电子设备中通常会使用同轴线连接主板和小板完成射频功能,以及正常的通讯和影音功能。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一般地,手机在出厂前会进行可靠性测试,手机可靠性机械测试过程中会受到外力的作用,尤其是跌落测试造成手机晃动比较大,此时手机当中的同轴线易于脱落。此外,在电子产品运输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的意外摇动或跌落也可导致其中的同轴线松脱。全部或部分松脱的同轴线有时还与周围器件干涉造成器件无法正常工作导致手机丧失相应功能,比如,当手机跌落过程中同轴线移动与马达干涉就会使马达震动异音。当手机中同轴线由于多度松脱使主板与小板失去连通,导致手机开机后无法正常完成射频功能,于是手机中同轴线的排布与固定就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手机壳体上设置有横向卡扣固定同轴线,可以在垂直方向较好的限制同轴线的位移,但是在水平方向上却几乎无限制。而水平方向上同轴线的过度位移也不利于手机可靠性,同轴线水平方向上松脱也会导致主板与小板无法正常连接,或水平位移后与周围壳体、器件发生干涉,造成器件无法正常使用。并且,卡扣都设置在壳体合金上,合金强度硬度高难发生弹性变形,而同轴线内部为金属线芯,外部为软塑胶外层,在组装或者测试拆装机过程中多次拆卸和装配同轴线,易使同轴线的外层软塑胶被刮伤刮破漏出内部金属线芯,而漏出的局部同轴线芯与壳体五金接触时会造成短路,不利于整机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线的固定件、同轴线的固定机构及电子设备,使得能够同时在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上对同轴线的位移进行限制,并避免同轴线的软塑胶外层被刮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同轴线的固定件,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壳体上,用于固定电子设备的同轴线,其中,所述固定件为一弹性部件,且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臂、连接两个所述夹持臂的连接件,两个所述夹持臂之间相互隔开形成卡槽;
至少一个所述夹持臂朝着另一个所述夹持臂的方向有部分凸出形成凸出部,且所述凸出部还与所述连接件相互隔开构成用于被所述同轴线卡入的容置空间,所述凸出部朝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为用于抵接所述同轴线的抵接侧。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同轴线的固定机构,所述同轴线的固定机构包括:若干个如上所述的固定件。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如上所述的固定机构。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该同轴线的固定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臂及连接两夹持臂的连接件,两夹持臂之间相互隔开形成卡槽,且至少一个夹持臂朝着另一个夹持臂的方向有部分凸出形成凸出部,并由凸出部与连接件相互隔开构成被同轴线卡入的容置空间。因而当需要固定同轴线时,可将同轴线通过两夹持臂之间的卡槽进入容置空间内,并由两夹持臂对同轴线水平方向上的位移进行限制,由凸出部及连接件对同轴线垂直方向上的位移进行限制,可有效避免同轴线松脱,且固定件为一弹性部件,可减小对同轴线软塑胶外层的损伤,进而提高电子设备稳定性。
另外,所述抵接侧为一平面。
另外,任意所述夹持臂上形成的所述凸出部与另一所述夹持臂之间相互隔开,且隔开的距离小于所述同轴线的截面直径。进而可避免同轴线从固定件的容置空间内脱出。
另外,任意所述夹持臂上形成的所述凸出部朝向另一所述夹持臂的一侧为一斜面,且所述斜面自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至朝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朝着另一所述夹持臂的方向倾斜延伸。利用凸出部一侧的斜面即可方便同轴线的安装。
另外,任意所述夹持臂上形成的所述凸出部位于该所述夹持臂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从而可更好地防止同轴线从固定件的容置空间内脱出。
另外,任意所述夹持臂自与所述连接件相连的一端至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朝着另一所述夹持臂的方向倾斜延伸;或者,两个所述夹持臂自与所述连接件相连的一端至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分别朝着彼此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延伸。
另外,各所述固定件沿所述同轴线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列,且各所述固定件的卡槽均用于被所述同轴线卡入。从而通过设置多个固定件即可更好地对整段同轴线进行固定。
另外,各所述固定件均具有一个所述凸出部,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件形成有所述凸出部的夹持臂,分别沿所述同轴线的径向位于所述同轴线的两侧。从而可增加对同轴线的固定效果,防止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同轴线朝同一方向松脱,增强了电子设备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方式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同轴线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同轴线的固定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同轴线的固定件与电子设备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同轴线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同轴线安装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同轴线安装前的正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同轴线安装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同轴线的固定件,如图1、图2、图3所示,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壳体7上,并用于对电子设备的同轴线5进行固定,实际使用时,固定件可与电子设备的壳体7采用拉胶形式进行固定,避免了在壳体7上去除局部合金造成壳体7整体强度的减弱,同时还可避免测试时水汽进入电子设备。其中,该同轴线的固定件为一弹性部件,如塑胶件等,不仅具有一定的弹性,还可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且硬度与同轴线5外层包胶的硬度相差不大,有效避免同轴线5外层包胶刮伤,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稳定性。具体的说,该固定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臂1、连接两夹持臂1的连接件2。两个夹持臂1之间相互隔开形成卡槽3,且其中一个夹持臂1朝着另一个夹持臂1的方向有部分凸出,形成凸出部4。另外,凸出部4还与连接件2相互隔开构成容置空间6,该容置空间6用于被同轴线5卡入,且凸出部4朝向连接件2的一侧为与同轴线5相抵接的抵接侧41,且该抵接侧41可以设置为一平面。当然,在实际使用时,两个夹持臂1也可同时设置有凸出部4,并且,本发明中的电子设备既可以为手机等移动终端,也可以为智能手环等穿戴设备。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该同轴线的固定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臂1及连接两夹持臂1的连接件2,其中,两夹持臂1之间相互隔开形成卡槽3,且至少一夹持臂1朝另一夹持臂1的方向有部分凸出形成凸出部4,并由凸出部4与连接件2相互隔开构成被同轴线5卡入的容置空间6。从而当需要固定同轴线5时,可将同轴线5通过两夹持臂1之间的卡槽3卡入凸出部4与连接件2之间的容置空间6内,并由两夹持臂1对同轴线5水平方向上的位移进行限制,由凸出部4及连接件2对同轴线5垂直方向上的位移进行限制,有效避免同轴线5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松脱,且该固定件设置为一弹性部件,硬度较小,因此在同轴线5的安装与拆卸过程中,可减小对同轴线5软塑胶外层的损伤,进而极大地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整机稳定性。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夹持臂1上形成的凸出部4位于该夹持臂1远离连接件2的一端。并且,任意两个夹持臂1自与连接件2相连的一端至远离连接件2的一端,分别朝着彼此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延伸,并使得任意一夹持臂1上形成的凸出部4与另一夹持臂1之间相互隔开,且任意一夹持臂1上的凸出部4至另一夹持臂1之间相互隔开的距离小于同轴线5的截面直径,因而可进一步避免同轴线5从固定件的容置空间6内脱出,进一步保证电子设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当然,在实际使用时,也可由任意一夹持臂1自与连接件2相连的一端至远离连接件2的一端,朝着另一夹持臂1的方向倾斜延伸,并使得任意一夹持臂1上的凸出部4至另一夹持臂1之间相互隔开的距离小于同轴线5的截面直径,同样可避免同轴线5从容置空间6内脱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图2、图3所示,夹持臂1上形成的凸出部4朝向另一夹持臂1的一侧为一斜面,且斜面自远离连接件2的一侧至朝向连接件2的一侧朝着另一夹持臂1的方向倾斜延伸,因而即可便于工作人员手工安装同轴线5或借用治具安装同轴线5,提高同轴线安装固定的生产作业效率。同时,为了进一步方便工作人员安装固定同轴线5,固定件的两夹持臂1远离连接件2的一侧设置为圆弧形。
具体的说,实际使用过程中,如图2所示,当需要安装固定同轴线5时,首先由工作人员用手指接触固定件任一夹持臂1远离连接件2的一侧,用一定的力F作用在夹持臂1上,使相应的夹持臂1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朝远离另一夹持臂1的一侧运动,固定件两夹持臂1之间张开,工作人员用另外一只手将同轴线5通过凸出部4的斜面滑入容置空间6内,然后,松开相应的夹持臂1,使得夹持臂1在变形弹力的作用下恢复至原来的位置,缩小相邻两夹持臂1远离连接件2的一侧相邻两夹持臂1间的距离,使得同轴线5被固定在容置空间6内,因而既能保证电子设备的稳定性,还可方便对同轴线5的安装固定。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同轴线的固定机构,如图4至图7所示,包括若干个如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固定件。其中,各固定件沿同轴线5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列,且各固定件的卡槽3均用于被同轴线5卡入,因而通过设置多个固定件即可更好地对整根同轴线5进行固定,进一步避免同轴线5松脱。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该同轴线5的固定结构中,通过多个固定件即可对整根同轴线5的位移进行限制,且可根据同轴线5的长度灵活调整固定件的数量,因而在保证同轴线5固定效果,增强可靠性的同时,还可降低同轴线5固定复杂性,降低固定同轴线5时的生产成本。
具体的说,如图4、图5、图7所示,各固定件均具有一个凸出部4,且任意相邻两个固定件形成具有凸出部4的夹持臂1,且各夹持臂1分别沿同轴线5的径向位于同轴线5的两侧,因而同轴线5在松脱前,受到的两夹持臂1约束力的方向不同,可对同轴线5向外松脱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因而即可提高对同轴线5的固定效果,有效避免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同轴线5朝同一方向松脱,进而增强了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相邻两固定件之间间距太大时,对同轴线5的固定效果较低,而相邻两固定件之间的间距太小时,固定件的数量增多,不利于工作人员操作,降低了操作效率。因此,为了在保证操作效率的同时,还能保证同轴线5的固定效果,相邻两个固定件之间的间距可设置为20mm至30mm。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上如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固定机构。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该同轴线的固定结构中,通过多个固定件即可对整根同轴线的位移进行限制,且可根据同轴线的长度灵活调整固定件的数量,因而在保证同轴线固定效果,增强可靠性的同时,还可降低同轴线固定复杂性,降低同轴线固定的生产成本。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二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同轴线的固定件,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壳体上,用于固定电子设备的同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一弹性部件,且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臂、连接两个所述夹持臂的连接件,两个所述夹持臂之间相互隔开形成卡槽;
至少一个所述夹持臂朝着另一个所述夹持臂的方向有部分凸出形成凸出部,且所述凸出部还与所述连接件相互隔开构成用于被所述同轴线卡入的容置空间,所述凸出部朝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为用于抵接所述同轴线的抵接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线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侧为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线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任意所述夹持臂上形成的所述凸出部与另一所述夹持臂之间相互隔开,且隔开的距离小于所述同轴线的截面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线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任意所述夹持臂上形成的所述凸出部朝向另一所述夹持臂的一侧为一斜面,且所述斜面自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至朝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朝着另一所述夹持臂的方向倾斜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同轴线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任意所述夹持臂上形成的所述凸出部位于该所述夹持臂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线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任意所述夹持臂自与所述连接件相连的一端至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朝着另一所述夹持臂的方向倾斜延伸;
或者,两个所述夹持臂自与所述连接件相连的一端至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分别朝着彼此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延伸。
7.一种同轴线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的固定机构包括:若干个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轴线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固定件沿所述同轴线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列,且各所述固定件的卡槽均用于被所述同轴线卡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轴线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固定件均具有一个所述凸出部,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件形成有所述凸出部的夹持臂,分别沿所述同轴线的径向位于所述同轴线的两侧。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机构。
CN201910147464.8A 2019-02-27 2019-02-27 同轴线的固定件、同轴线的固定机构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98738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7464.8A CN109873885A (zh) 2019-02-27 2019-02-27 同轴线的固定件、同轴线的固定机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7464.8A CN109873885A (zh) 2019-02-27 2019-02-27 同轴线的固定件、同轴线的固定机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3885A true CN109873885A (zh) 2019-06-11

Family

ID=66919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7464.8A Pending CN109873885A (zh) 2019-02-27 2019-02-27 同轴线的固定件、同轴线的固定机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73885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95768U (zh) * 2015-11-19 2016-04-27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6302674U (zh) * 2016-12-30 2017-07-04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6313828U (zh) * 2016-11-13 2017-07-07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同轴线支架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95768U (zh) * 2015-11-19 2016-04-27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6313828U (zh) * 2016-11-13 2017-07-07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同轴线支架及移动终端
CN206302674U (zh) * 2016-12-30 2017-07-04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27158B2 (en) Contact terminal for electronic device
EP1668743A2 (en) Self-cleaning connector
CN107566568B (zh)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7230918B (zh) 电池连接器的固定结构和移动终端
JPH0298074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8367930B2 (en) Grounding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device
JP2005166286A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のカード保持構造
CN105637673B (zh) 电池托架
CN208386751U (zh) 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KR100678187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인쇄회로기판간 연결 케이블 장치
CN107611571B (zh)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9873885A (zh) 同轴线的固定件、同轴线的固定机构及电子设备
JP2002358141A (ja) 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2002075309A (ja) 接点端子を備えた情報機器
JP6389441B2 (ja) 電子機器
CN105320229A (zh) 电子装置总成及其电子装置的底座
US8493743B2 (en) Handheld device
KR100833794B1 (ko) 탄성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슬라이딩 모듈
CN108574799A (zh) 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623198B (zh) 连接组件和移动终端
JP2012146593A (ja) コネクタジャックの支持構造およびコネクタジャック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JP6973969B2 (ja) 充電装置
US20110034064A1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CN112038754B (zh) 天线弹片及电子设备
CN210123706U (zh) 开关和车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