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1571B -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1571B
CN107611571B CN201710783715.2A CN201710783715A CN107611571B CN 107611571 B CN107611571 B CN 107611571B CN 201710783715 A CN201710783715 A CN 201710783715A CN 107611571 B CN107611571 B CN 1076115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abutting
chassis
arms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837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1571A (zh
Inventor
杨自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837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115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11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1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1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15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弹性件,用于电连接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弹性件包括固定部、抵持部及弹性部,固定部包括底盘和分别连接在底盘相对两侧的两个固定臂,固定臂用于卡入第一器件,弹性部自底盘向两个固定臂之间延伸,以使固定部包围弹性部,弹性部远离底盘的端部连接抵持部,抵持部用于抵持第二器件。上述弹性件的可靠性高。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Description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手机的天线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机天线一般设置于后盖或机壳上,通常需要通过天线弹片将天线信号传导至手机主板上。天线弹片焊接在手机主板上并对接后盖上的天线。由于现有的天线弹片的弹性壁缺乏保护,因此容易在后续装配和使用中因较大外力而导致变形,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弹性件,用于电连接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部、抵持部及弹性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底盘和分别连接在所述底盘相对两侧的两个固定臂,所述固定臂用于卡入第一器件,所述弹性部自所述底盘向两个所述固定臂之间延伸,以使所述固定部包围所述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远离所述底盘的端部连接所述抵持部,所述抵持部用于抵持所述第二器件。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功能组件,包括第一器件、第二器件及上述弹性件。
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功能组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弹性部自底盘向两个固定臂之间延伸,使得固定部包围弹性部,因此固定部能够对弹性部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弹性部在装配或使用过程中因受到直接冲击而导致发生不可逆变形,从而提高了弹性件的可靠性,弹性件良率高、使用寿命长。同时,弹性部被固定部包围也能够缩小弹性件的体积,降低弹性件所占用的空间,从而有利于功能组件和移动终端的轻薄化,提高产品表现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功能组件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功能组件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弹性件的抵持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结构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本说明书中出现“工序”的用语,其不仅是指独立的工序,在与其它工序无法明确区别时,只要能实现该工序所预期的作用则也包括在本用语中。另外,本说明书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前后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包括在内的范围。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单元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0。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移动终端100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
请结合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功能组件200。功能组件200可应用于移动终端100中。功能组件200包括第一器件201、第二器件202及弹性件1。
请结合参阅图2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弹性件1,弹性件1可用于电连接第一器件201与第二器件202。弹性件1包括固定部11、抵持部12及弹性部13。固定部11包括底盘111和分别连接在底盘111相对两侧的两个固定臂112。固定臂112用于卡入第一器件201,以将固定部11固定在第一器件201上。弹性部13自底盘111向两个固定臂112之间延伸,以使固定部11包围弹性部13。弹性部13远离底盘111的端部131连接抵持部12。抵持部12用于抵持第二器件202。
弹性件1固定在第一器件201上时,固定臂112卡入第一器件201,底盘111与第一器件201之间形成间隙110,弹性部13位于该间隙110内。此时,弹性部13被底盘111、两个固定臂112及第一器件201包围,因此若弹性件1受到撞击,则底盘111、两个固定臂112及第一器件201比弹性部13优先受力,从而避免外力直接撞击弹性部13,降低了弹性部13发生不可逆变形的风险。同时,底盘111及两个固定臂112所围设出空间,也是弹性部13的活动空间,对弹性部13进行了位移限定,从而能够避免弹性部13在抵持部12的带动下移动过大距离而导致发生不可逆变形,进一步提高了弹性件1的可靠性。两个固定臂112相对设置,两个固定臂112可大致垂直于底盘111设置。底盘111可在垂直于底盘111方向上实现抵挡外力和限制位移的作用,两个固定臂112可在垂直于两个固定臂112的方向上实现抵挡外力和限制位移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弹性部13自底盘111向两个固定臂112之间延伸,使得固定部11包围弹性部13,因此固定部11能够对弹性部13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弹性部13在装配或使用过程中因受到直接冲击而导致发生不可逆变形,从而提高了弹性件1的可靠性,弹性件1良率高、使用寿命长。同时,弹性部13被固定部11包围也能够缩小弹性件1的体积,降低弹性件1所占用的空间,从而有利于功能组件200和移动终端100的轻薄化,提高产品表现力。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器件201为主板,第二器件202为固定在后盖上的天线馈点,弹性件1电连接主板与天线馈点,弹性件1用于实现主板与天线馈点之间的天线信号传输。此时,功能组件200为天线组件。弹性件1可靠性高有利于保证天线信号的稳定传输,提高天线组件的可靠性。当然,第二器件202也可为后盖,此时后盖直接作为天线组件的辐射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弹性件1用于实现接地连续。第一器件201和第二器件202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终端100的主板101、小板、扬声器、摄像头模组102、指纹模组、连接器、后盖103、中框、屏蔽罩、金属装饰圈等。第一器件201可以为上述器件中的任意一个。例如,第一器件201为扬声器,扬声器的外壳为接地的金属外壳,固定部11固定在金属外壳上。抵持部12抵持上述器件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器件,例如小板、电池后盖、镁合金中框等。或者,第一器件201为主板,主板上设置接地的露铜,固定部11固定在主板上且接触接地的露铜。抵持部12抵持上述器件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器件,例如摄像头、镁合金中框等。
可选的,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第一器件201(如主板)上设有定位孔或定位槽2011,固定臂112伸入对应的定位孔或定位槽2011以实现定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臂112与第一器件201之间为过盈配合,从而将弹性件1固定在第一器件201上。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通过紧固件连接或焊接的方式将弹性件1固定在第一器件201上。
可选的,请结合参阅图2至图5,第一器件201上还设有凹陷区2012,凹陷区2012在第一器件20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第一器件201(如主板)。弹性件1固定安装在第一器件201上时,固定部11位于第一器件201的下侧,抵持部12自第一器件201的下侧经凹陷区2012延伸至第一器件201的上侧,并在上侧抵持第二器件202,下侧和上侧为第一器件201的相对两侧。
可选的,弹性件1一体成型且采用导电材料。例如,弹性件1可采用金属板件或合金板件,经自动数控铣削工艺切割后弯折成型,使得弹性件1的加工难度小,尺寸精度高,从而能够有效地实现稳固和抵持。
可选的,请结合参阅图2至图5,底盘1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1111和第二侧1112及连接在第一侧1111与第二侧1112之间的第三侧1113。第一侧1111和第二侧1112分别连接两个固定臂112,底盘111通过第一侧1111和第二侧1112固定在第一器件201上。第三侧1113连接弹性部13。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底盘111通过第一侧1111和第二侧1112固定在第一器件201上,第三侧1113连接在第一侧1111与第二侧1112之间,弹性部13连接在第三侧1113上,因此抵持部12带动弹性部13活动时,底盘111的整体受力较为均匀,弹性件1的稳固性较高。
底盘111还包括与第三侧1113相对的第四侧1114,第四侧1114连接在第一侧1111与第二侧1112之间。底盘111大致呈方形,则整个固定部11大致呈四方体形,弹性件1的稳固佳,性能良好。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2至图5,固定部11还包括两个挡臂113。两个挡臂113相对设置。两个挡臂113分别连接第一侧1111和第二侧1112。弹性部13位于两个挡臂113之间。此时,两个挡臂113与两个固定臂112及底盘111共同包围弹性部13,从而能够进一步对弹性部13起到缓冲保护和限位作用。两个挡臂113可与两个固定臂112一一对应连接。
可选的,挡臂113远离底盘111的端部设有抵接臂114,抵接臂114用于抵持第一器件201。抵接臂114的设置增加了固定部11与第一器件201的连接面积,使得弹性件1能够很好地固定在第一器件201上。例如,可通过抵接臂114将固定部11焊接固定在第一器件201上,抵接臂114设置增加了固定部11与第一器件201之间的焊接面积,使得焊接更为牢固。同时,由于挡臂113支撑在第一器件201与底盘111之间,因此能够稳定地保持第一器件201与底盘111之间的间隙110,使得弹性部13能够在间隙110内灵活移动,有利于保证弹性件1的可靠性。其中,抵接臂114抵持第一器件201的平面1141可大致平行于底盘111。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挡臂113远离底盘111的端部也可不设置抵接臂114,而是直接抵持第一器件201。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2至图5,固定臂112上设有限位面1121,限位面1121用于抵持第一器件201。限位面1121与底盘111之间具有一定间距。限位面1121抵持第一器件201时,固定臂112能够稳固支撑在第一器件201与底盘111之间,以保持第一器件201与底盘111之间的间隙110,使得弹性部13能够在间隙110内灵活移动,有利于保证弹性件1的可靠性。其中,限位面1121可大致平行于底盘111。
可选的,限位面1121和抵接臂114可相互配合以共同抵持第一器件201,从而更好地将弹性件1固定在第一器件201上,且保持底盘111与第一器件201之间的间隙110。限位面1121与抵接臂114抵持第一器件201的平面1141共面设置。限位面1121与平面1141共面有利于更好地稳固在第一器件201上,避免弹性件1因固定不平稳而晃动,进而影响到弹性件1的连接性能。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2至图5,弹性部13远离底盘111的端部131呈弧形,以平滑连接抵持部12,使得弹性件1整体性能更佳。弹性部13远离底盘111的端部131上可设置加强肋(图中未示出),以增加弹性部13的强度。加强肋自弹性部13向抵持部12延伸,也即加强肋设置在弹性部13与抵持部12的交界处,以加强弹性部13与抵持部12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结构强度,使弹性件1所允许的最大弹性力和弹性形变量增大,弹性件1可靠性高。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2至图5,抵持部12用于抵持第二器件202的抵持端121设有加强筋122,以提高抵持端121的耐压和耐磨性能,使弹性件1的可靠性更高,同时也能够减小抵持端121在装配过程中发生不可逆变形的风险,提高弹性件1的产品良率。加强筋122用于抵持第二器件202,以增加抵持端121接触第二器件202的面积,使弹性件1与第二器件202之间的电连接关系更为可靠。
作为另一种可选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2、图5至图7,抵持部12的用于抵持第二器件202的抵持端123呈半球壳形。此时,抵持端123的耐压和耐磨性能较佳,使得弹性件1的可靠性更高,同时抵持端123在装配过程中发生不可逆变形的风险较小,弹性件1的产品良率较高。
可选的,抵持部12还包括延伸段124,延伸段124自抵持端123的周边延伸而出,弹性部13连接延伸段124。延伸段124的设置有利于保证抵持端123的半球壳形状的完整性,避免因加工不完整而出现应力缺口并导致弹性件1寿命缩短,使得弹性件1可靠性高。
可选的,延伸段124远离抵持端123的端面为平滑面1241,从而能够避免在延伸段124远离抵持端123的端面上出现明显的应力缺口,使得弹性件1将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且可靠性高。
可选的,抵持端123包括用于抵持第二器件202的抵持面1231和与抵持面相对设置的内侧面1232。抵持端121的内侧面1232上设有强化条125,强化条124呈网状且覆盖抵持端123的内侧面1232。强化条125能够加强抵持端123的强度且不会降低抵持端123的耐磨性能,使得弹性件1可靠性高。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弹性件,用于电连接第一器件与第二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部、抵持部及弹性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底盘和分别连接在所述底盘相对两侧的两个固定臂,所述固定臂用于卡入第一器件的下侧,所述弹性部自所述底盘向两个所述固定臂之间延伸,以使所述固定部包围所述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远离所述底盘的端部连接所述抵持部,所述抵持部用于抵持所述第二器件,所述固定臂上设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用于抵持所述第一器件的下侧,所述弹性部远离所述底盘的一侧与所述限位面具有间距,以使所述弹性部远离所述底盘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器件间隔有所述间距,其中,弹性件固定安装在第一器件上时,固定部位于第一器件的下侧,抵持部自第一器件的下侧延伸至第一器件的上侧,并在上侧抵持第二器件;其中,所述抵持端的内侧面上设有强化条,强化条呈网状且覆盖抵持端的内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的第三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固定臂,所述第三侧连接所述弹性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两个挡臂,两个所述挡臂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所述弹性部位于两个所述挡臂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臂远离所述底盘的端部设有抵接臂,所述抵接臂用于抵持所述第一器件。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远离所述底盘的端部呈弧形,以平滑连接所述抵持部。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用于抵持所述第二器件的抵持端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用于抵持所述第二器件。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用于抵持所述第二器件的抵持端呈半球壳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还包括延伸段,所述延伸段自所述抵持端的周边延伸而出,所述弹性部连接所述延伸段。
9.一种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器件、第二器件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件。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功能组件。
CN201710783715.2A 2017-08-31 2017-08-31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76115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83715.2A CN107611571B (zh) 2017-08-31 2017-08-31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83715.2A CN107611571B (zh) 2017-08-31 2017-08-31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1571A CN107611571A (zh) 2018-01-19
CN107611571B true CN107611571B (zh) 2020-12-29

Family

ID=61057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83715.2A Active CN107611571B (zh) 2017-08-31 2017-08-31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115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3134A (zh) * 2018-06-28 2018-11-30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端子
CN111355030B (zh) * 2020-03-10 2021-07-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2038754B (zh) * 2020-08-03 2023-05-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弹片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78568U (zh) * 2012-06-21 2013-01-16 长谷川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弹片结构
CN203721945U (zh) * 2013-12-24 2014-07-16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端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0797B (zh) * 2015-10-21 2018-09-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天线弹片、天线与主板连接结构及手机
CN206004019U (zh) * 2016-07-25 2017-03-08 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弹性端子
CN206340715U (zh) * 2016-12-16 2017-07-18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侧压式弹片
CN206878175U (zh) * 2017-05-27 2018-01-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78568U (zh) * 2012-06-21 2013-01-16 长谷川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弹片结构
CN203721945U (zh) * 2013-12-24 2014-07-16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1571A (zh) 2018-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40585B1 (en) Bracket assembly for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US7513786B2 (en) Connector, circuit boar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68217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ESD protection
US20180176351A1 (en) Bracket assembly, camera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US11355888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power supply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611571B (zh)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JP6325720B1 (ja) 多接点コネクタ
CN108604746B (zh) 基板连接器
CN107800830B (zh) 弹片、电路板组件、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装配方法
KR101105965B1 (ko) 콘택트 및 전기커넥터
US9979122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nector
US6475005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KR20100061105A (ko) 전자 기기용 접촉 단자
US20210072494A1 (en) Lens modul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7566568B (zh)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US7239282B2 (en) Wiring structure of vehicle-mounted antenna system
US828731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WO2021071676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CN106716724B (zh) 导电性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及导电性元件用的板状构件
EP145314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holddown for ground connection
CN107567187B (zh) 弹性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7768564A (zh) 一种接地弹片及电子设备
CN209822915U (zh) Usb连接器
CN213460129U (zh) 接地机构及电子装置
CN218005433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