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02674U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02674U
CN206302674U CN201621471084.8U CN201621471084U CN206302674U CN 206302674 U CN206302674 U CN 206302674U CN 201621471084 U CN201621471084 U CN 201621471084U CN 206302674 U CN206302674 U CN 206302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er
coaxial line
mobile terminal
geometrical clamp
hold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710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立群
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710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02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02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026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同轴线、线路板和用于固定同轴线的固定夹,固定夹包括安装在线路板上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形成有沿同轴线的轴向方向贯通的夹持腔,且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远离线路板的一端之间形成有与夹持腔连通的进出口,同轴线穿过进出口位于夹持腔内。通过在线路板上设置固定夹,以实现同轴线的安装固定,这样设计不仅保证了同轴线的安装稳定性,而且还能够提高同轴线的安装效率,并且与传统技术相比,不需要在壳体上开设限位凹槽来实现同轴线的固定,从而降低了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加工难度,提高了移动终端的生产效率,而且还有效提高了壳体的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等移动终端常用同轴线进行信号传输,在传统技术中,同轴线的固定方式一般为: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壳体1上开设限位凹槽10(如图1所示),然后通过限位凹槽10来实现同轴线2的固定,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壳体1的加工难度,使得生产困难,而且还降低了壳体1的结构强度,导致壳体1容易受损,从而降低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另外,在将同轴线2安装在限位凹槽10内时,还需先进行捋线,捋好后才能将同轴线2的安装在限位凹槽10内,降低了同轴线2的安装效率,并且在进行其它零件装配时,还会存在其它零件压坏同轴线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同轴线、线路板和用于固定所述同轴线的固定夹,
所述固定夹包括安装在所述线路板上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形成有沿所述同轴线的轴向方向贯通的夹持腔,且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远离所述线路板的一端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夹持腔连通的进出口,
所述同轴线穿过所述进出口位于所述夹持腔内。
优选地,
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均为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均包括限位部和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线路板连接,
所述限位部包括导向面和限位面,所述导向面用于引导所述同轴线进入所述夹持腔内,所述限位面用于在所述同轴线进入所述夹持腔时与所述同轴线抵靠。
优选地,
所述限位面为向远离所述夹持腔的方向凸出的弧面。
优选地,
所述连接部的内轮廓与所述同轴线的外轮廓相一致。
优选地,
所述固定夹还包括与所述线路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两端。
优选地,
所述连接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线路板上。
优选地,
所述固定夹具有多个,各所述固定夹沿所述同轴线的路径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及所述连接板为一体式连接。
优选地,
所述固定夹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移动终端,通过在线路板上设置固定夹,以实现同轴线的安装固定,这样设计不仅保证了同轴线的安装稳定性,而且还能够提高同轴线的安装效率,并且与传统技术相比,不需要在壳体上开设限位凹槽来实现同轴线的固定,从而降低了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加工难度,提高了移动终端的生产效率,而且还有效提高了壳体的结构强度,从而延长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技术中的移动终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中,同轴线、固定夹及线路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中,固定夹与线路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示的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中的附图标记:
1-壳体;
10-限位凹槽;
2-同轴线。
图2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
3-线路板,
4-同轴线;
5-固定夹;
50a-第一夹持件;
50b-第二夹持件;
501-限位部;
501a-导向面;
501b-限位面;
502-连接部;
51-夹持腔;
52-进出口;
53-连接板。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2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同轴线4、线路板3和用于固定同轴线4的固定夹5,优选地,该固定夹5可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以提高固定夹5的结构强度。该固定夹5包括安装在线路板3上的第一夹持件50a和第二夹持件50b,第一夹持件50a与第二夹持件50b形成有沿同轴线4的轴向方向贯通的夹持腔51,且第一夹持件50a和第二夹持件50b远离线路板3的一端之间形成有与夹持腔51连通的进出口52,同轴线4穿过该进出口52位于夹持腔51内,以实现其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在线路板3上设置固定夹5,以实现同轴线4的安装固定,这样设计不仅保证了同轴线4的安装稳定性,而且还能够提高同轴线4的安装效率,并且与传统技术相比,不需要在壳体上开设限位凹槽来实现同轴线4的固定,从而降低了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加工难度,提高了移动终端的生产效率,而且还有效提高了壳体的结构强度,从而延长了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上述第一夹持件50a和第二夹持件50b均为弹性件,也就是说,该第一夹持件50a和第二夹持件50b均采用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在同轴线4自进出口52进出夹持腔51的过程中,同轴线4与第一夹持件50a和第二夹持件50b抵触,以使第一夹持件50a和第二夹持件50b朝向远离同轴线4的方向运动,同时使第一夹持件50a和第二夹持件50b产生朝向同轴线4的弹性变形恢复趋势,当同轴线4完全进入到夹持腔51后或同轴线4完全从固定夹5中拆卸下来时,第一夹持件50a和第二夹持件50b恢复变形。这样设计使得同轴线4能够顺利穿过进出口52进出夹持腔51,降低了同轴线4的拆装难度,提高了同轴线4的拆装效率。
另外,由于第一夹持件50a和第二夹持件50b具有弹性,在同轴线4的安装过程中,第一夹持件50a和第二夹持件50b对同轴线4的挤压力得以减小,从而减小同轴线4被第一夹持件50a和第二夹持件50b夹坏的概率,延长同轴线4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一夹持件50a和第二夹持件50b均包括限位部501和连接部502,连接部502的底端与线路板3连接,连接部502的顶端与限位部501连接,具体地,该限位部501连接在连接部502的顶端的内侧(形成夹持腔51的一侧为内侧),该限位部501包括用于引导同轴线4进入夹持腔51的导向面501a和用于在同轴线4完全进入夹持腔51时与同轴线4抵靠的限位面501b,其中,第一夹持件50a和第二夹持件50b的导向面501a之间限定了上述进出口52,从限位部501至连接部502的方向上,该进出口52的口径逐渐减小,而限位面501b与导向面501a连接。本申请中,通过在限位部501上设置导向面501a,可便于同轴线4进入夹持腔51内,而在限位部501上设置限位面501b,能够实现对同轴线4的竖直方向进行限位,便于同轴线4的固定安装,值得说明的是,该竖直方向为垂直于线路板3的方向。
优选地,限位面501b为向远离夹持腔51的方向凸出的弧面,这样设计方便将同轴线4从夹持腔51中取出,提高了同轴线4的拆卸效率。
进一步地,连接部502的内轮廓与同轴线4的外轮廓相一致,这样设计在保证同轴线4稳定的夹持在夹持腔51内时,可有效减小第一夹持件50a和第二夹持件50b的体积,从而可减小第一夹持件50a和第二夹持件50b所占用的空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上述固定夹5还包括与线路板3固定连接的连接板53,第一夹持件50a和第二夹持件50b设置在连接板53的相对两端,这样设计可降低固定夹5与线路板3的安装难度。
优选地,连接板5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线路板3上,提高了固定夹5与线路板3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夹持件50a、第二夹持件50b及连接板53为一体式连接,这样设计不仅能够降低固定夹5的加工难度,而且还能够有效保证固定夹5的整体结构强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上述固定夹5具有多个,各固定夹5沿同轴线4的路径设置在线路板3上,这样设计可保证同轴线4的安装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线、线路板和用于固定所述同轴线的固定夹,
所述固定夹包括安装在所述线路板上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形成有沿所述同轴线的轴向方向贯通的夹持腔,且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远离所述线路板的一端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夹持腔连通的进出口,
所述同轴线穿过所述进出口位于所述夹持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均为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均包括限位部和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线路板连接,
所述限位部包括导向面和限位面,所述导向面用于引导所述同轴线进入所述夹持腔内,所述限位面用于在所述同轴线进入所述夹持腔时与所述同轴线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面为向远离所述夹持腔的方向凸出的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的内轮廓与所述同轴线的外轮廓相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夹还包括与所述线路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线路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夹具有多个,各所述固定夹沿所述同轴线的路径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及所述连接板为一体式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夹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CN201621471084.8U 2016-12-30 2016-12-30 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02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1084.8U CN206302674U (zh) 2016-12-30 2016-12-30 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1084.8U CN206302674U (zh) 2016-12-30 2016-12-30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02674U true CN206302674U (zh) 2017-07-04

Family

ID=59205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7108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02674U (zh) 2016-12-30 2016-12-30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026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3885A (zh) * 2019-02-27 2019-06-11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同轴线的固定件、同轴线的固定机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3885A (zh) * 2019-02-27 2019-06-11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同轴线的固定件、同轴线的固定机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02674U (zh) 移动终端
US10461479B2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lastic clip and connector housing including the same
CN110783776A (zh) 一种高速信号传输连接器
CN113178744A (zh) 电子设备
CN203567497U (zh) 防吊装干涉的汽车板簧
CN201741866U (zh) 一种具有可替换端子的插座
CN209860182U (zh) 一种pcb板用插座
CN207505229U (zh) 一种线路板组件
CN202009124U (zh) 电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及电连接器
CN109616830A (zh) 一种双层密封卡扣式电源连接器
CN201570721U (zh) 一种小矩形板式滤波插座
CN209249808U (zh) 线缆连接机构
CN203911162U (zh)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12209886U (zh) 具有锁位结构的线束连接器
CN208369451U (zh) 一种侧插型电源适配器
CN207217923U (zh) 一种插pin式蛇形弹簧端子
CN202495628U (zh) 一种弹性自定位usb接口组件
CN106659042A (zh) 塑料连接件及pcb板与固定板的连接结构
CN219040836U (zh) 一种hdmi插头
CN218997133U (zh) 一种工业用对接式io连接器
CN207869298U (zh) 一种方便更换易损插槽的交换机
CN213661855U (zh) 快速安装型喇叭组件
CN211892877U (zh) 一种汽车充电口用铜排冲压件
CN204577651U (zh) 一种pcb用电源插针
CN208141338U (zh) 键盘及其键盘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8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