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57061A - 一种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57061A
CN109857061A CN201910066390.5A CN201910066390A CN109857061A CN 109857061 A CN109857061 A CN 109857061A CN 201910066390 A CN201910066390 A CN 201910066390A CN 109857061 A CN109857061 A CN 109857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chip
shear
workpiece
st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663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57061B (zh
Inventor
周滔
何林
吴锦行
邹中妃
杜飞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06639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57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57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57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57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57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 Automatic Control Of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a.进行切削实验,测量每组切削参数条件下,对应得到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σi;所述的切削参数包括切削深度ap、切削速度V和进给量f;b.基于Oxley预测模型和J‑C本构模型构建直角切削力预测模型;c.基于剪切区和犁削区温度叠加形成的热应力,构建工件温度预测模型;d.基于直角切削力预测模型和工件温度预测模型构建基于热力耦合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经验模型,并选取期望函数来描述各参数的影响;e.以观测的表面残余应力σi和预测得到的残余应力σsurface的差值的绝对值之和为适应度函数,使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得到比例系数和指数系数。本发明具有计算时间短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表层存在的残余应力是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寿命和耐腐蚀性等性能的表面完整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工过程作为许多零件的最后一道加工工序,对零件的表面残余应力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对加工残余应力的测量和预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加工残余应力常被认为是加工参数的函数。然而,热载荷和力载荷的共同作用直接影响着切削过程中的应力场。另一方面,在大多数经验预测模型中,通常采用某种形式的单调函数表达式来指定单个加工参数的影响。事实上,加工参数对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通常不是单调的。目前对表层存在的残余应力的影响因素均考虑到了热与机械力的作用,但是存在运行周期长,实验设备较多,实验条件复杂,仅在预测模型上存在优势,所以还不能被很好的用于残余应力的调控和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方法。本发明具有计算时间短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
a.进行切削实验,测量每组切削参数条件下,对应得到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σi;所述的切削参数包括切削深度ap、切削速度V和进给量f;
b.基于Oxley预测模型和J-C本构模型构建直角切削力预测模型;
c.基于剪切区和犁削区温度叠加形成的热应力,构建工件温度预测模型;
d.基于直角切削力预测模型和工件温度预测模型构建基于热力耦合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经验模型,并选取期望函数来描述各参数的影响,得到的经验模型的方程如下:
式中,σsurface为预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
A1为步骤a切削实验的实验数据确定的比例系数;
m1、n1、q1为步骤a切削实验的实验数据确定的指数系数;
T为切削过程中的工件表面温升;FC为切削力在切削方向上的分力;ap是切削深度;f是进给量;FT为切削力在进给方向上的分力;V为切削速度;
e.以观测的表面残余应力σi和预测得到的残余应力σsurface的差值的绝对值之和为适应度函数,使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得到比例系数和指数系数;建立的优化模型如下:
式中,fGA为适应度函数,σi为测量得到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k为切削实验次数。
前述的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方法所述的步骤e中,比例系数和指数系数的优化具体为:
将切削实验的切削参数输入到直角切削力预测模型和工件温度预测模型,求解切削力FC、FT和工件表面温升T,并将FC,FT,T带入经验模型,得到对应的σsurface,再将该σsurface与该切削参数对应的σi输入到优化模型得到fGA,使用遗传算法优化fGA值直到最小时,σsurface中对应的A1、m1,n1,q1为最优参数,将该最优参数代入经验模型,即得工件表面残余应力预测模型。
前述的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方法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的直角切削力预测模型的构建如下:
b1.基于Oxley预测模型迭代计算出剪切角Φ;当刀具-切屑界面的应力和切屑中的流动应力最接近时,迭代计算结束,此时剪切角Φ确定;
b2.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切屑厚度t2和其他切削力分量:
t2=t1cos(φ-α)/sinφ
Fc=Rcos(λ-α)
Ft=Rsin(λ-α)
F=Rsinλ
N=Rcosλ
式中:t2为切屑厚度,Fc为切屑形成力在切削方向上的分力,Ft为切屑形成力垂直于已加工表面的分力,F为摩擦力,N为刀具前刀面正压力,R为切屑形成力,t1为未变形切屑厚度,Φ为剪切角,α为刀具前角,λ为摩擦角,Fs为剪切面AB的正压力,θ为切屑形成力R与剪切面AB的夹角,KAB为剪切面AB上的剪切流动应力,w为切削宽度;
b3.对剪切面AB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切屑速度Vc,剪切面AB的流动速度Vs,剪切面AB的等效应变率和等效应变εAB
式中:Φ为剪切角,α为刀具前角,V为切削速度,△s1为第一变形区厚度;
采用J-C本构模型计算剪切面AB上的剪切流动应力KAB
式中:εAB为剪切面AB的有效塑性应变,为剪切面AB的有效塑性应变率,为参考应变率,TAB为剪切面AB的平均温度,Tm为工件材料的熔点,Tw为环境温度,A,B,C,m,n分别为J-C本构模型的流动应力参数;
采用下述公式计算摩擦角λ、摩擦系数μ和考虑材料应变影响的参数Cn
式中,θ为切屑形成力R与剪切面AB的夹角,Φ为剪切角,α为刀具前角,COxley为第一塑性变形区的应变率系数,A、B、n为J-C本构模型的流动应力参数,εAB为剪切面AB的等效应变;
采用下述公式计算剪切面AB的平均温度TAB
TAB=Tw+ηΔTsz
β=0.5-0.35log10(RTtanφ)for0.004≤RTtanφ≤10
β=0.3-0.15log10(RTtanφ)forRTtanφ>10
式中,TAB为剪切面AB的平均温度,△TSZ为考虑材料塑性应变在第一变形区引起的温升,β为剪切区域热量分配系数,RT为无量纲热系数,Tw为环境温度,η为总剪切能转换为焓的百分比,Fs为剪切面AB的切削力,Vs为剪切面AB的流动速度,ρwk为工件材料的密度,V为切削速度,t1为未变形切屑厚度,w为切削宽度,Cp为工件材料的比热,Φ为剪切角,Kwk为工件材料的热传导系数;
于是B点的正应力σN′为:
式中:KAB为剪切面AB上的剪切流动应力,α为刀具前角,Cn为考虑材料应变影响的参数;
b4.对刀具-切屑界面分析,具体如下:
采用下述公式计算刀具的有效塑性应变刀具-切屑接触长度h、刀具-切屑界面应力τint和B点的应力σN
式中:Vc为切屑速度,δ为第二变形区的应变率系数,根据切削力最小原则确定,t2为切屑厚度,t1为未变形切屑厚度,θ为切屑形成力R与剪切面AB的夹角,λ为摩擦角,Φ为剪切角,Cn为考虑材料应变影响的参数;F为摩擦力,w为切削宽度,N为刀具前刀面正压力;
刀具-切屑界面的平均温度Tint表示为:
Tint=Tw+ΔTsz+ΨΔTM
式中:Ψ为修正系数,取0.6;Tw为环境温度,△TSZ为考虑材料塑性应变在第一变形区引起的温升,△TM为刀具-切屑界面的最大温升,△TC为切屑中的平均温升,δ为第二塑性变形区的应变率系数,RT为无量纲热系数,t2为切屑厚度,t1为未变形切屑厚度,h为刀具-切屑接触长度,F为摩擦力,Vc为切屑速度,ρwk为工件材料的密度,V为切削速度,w为切削宽度,Cp为工件材料的比热;
在得到刀具-切屑界面的平均温度Tint之后带入切屑流动应力计算公式,得到切屑中的平均流动应力Kchip为:
式中:A,B,C,m,n分别是Johnson-Cook流动应力参数;εint为刀具-切屑界面的应力,为参考应变率,Tint为刀具-切屑界面的平均温度,Tm为材料的熔点,Tw为环境温度,为刀具的有效塑性应变,其中:
式中,εAB为有效塑性应变,δ为第二塑性变形区的应变率系数,t2为切屑厚度,h为刀具-切屑接触长度;
切削模型中,对应每一个剪切角Φ增量可求出与之对应的刀具-切屑界面的应力εint,和切屑中的流动应力Kchip,根据刀具-切屑界面的应力εint和切屑中的流动应力Kchip最接近时取Φ的最大值确定剪切角;根据刀具-切屑界面的正应力和B点的边界应力最接近的位置确定第一塑性变形区的应变率系数COxley;第二塑性变形区的应变率系数δ根据切削力最小的原则确定;
b5.对刀具-工件接触区分析,具体如下:
基于Waldorf的犁削力模型预测刀尖圆角与己加工表面接触产生的犁削力:
按下述公式计算犁削力模型的扇形区的扇形半径Rfan
ηplow=0.5·cos-1plow)
式中,CA为摩擦热源的长度,μplow为摩擦因子,ρplow为由于刀刃半径引起未加工凸起部分与水平面的夹角,Φ为剪切角,re为刀具刃口半径,α为刀具前角;ηplow、θfan、γplow为中间计算参数;
将犁削力分解为沿切削方向的犁削力pcut和垂直于已加工表面的犁削力pthrust,具体按下式计算:
则,直角车削过程中的切削力为切屑形成力和犁削力的总和为
FC=Fc+Pcut
FT=Ft+Pthrust
式中,FC为切削力在切削方向上的分力,FT为切削力在切削方向上的分力;Fc为切屑形成力在切削方向上的分力,Ft为切屑形成力垂直于加工表面的分力。
前述的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方法所述的步骤c中,工件温度预测模型的构建具体如下:
按下述公式计算热分配系数γ、剪切面热源密度qshear和第二摩擦区热源密度qrub
式中:kwk、ρwk,Cp分别为工件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密度和比热;kt,ρt,Ct分别为刀具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密度和比热;Fc为切屑形成力在切削方向上的分力,Ft为切屑形成力垂直于已加工表面的分力,Φ为剪切角,α为刀具前角,t1为未变形切屑厚度,V为切削速度,w为切削宽度,CA为摩擦热源的长度;
工件上一点W(X,Z)剪切区的温度变化△Twk-shear(X,Z)按下述公式计算:
式中,剪切面长度LAB=t1/sinΦ;kwk为工件材料的热传导系数,awk为工件材料的热扩散系数,K0为修正的第二类贝塞尔函数;qshear为剪切面热源密度,Φ为剪切角,V为切削速度,t1为未变形切屑厚度;
刀尖和已加工表面摩擦产生的第二热源的温度变化△Twk-rub(X,Z)按下述公式计算:
于是,工件内的温度△Ttotal
ΔTtotal(X,Z)=ΔTwk-shear(X,Z)+ΔTwk-rub(X,Z)。
前述的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方法所述的步骤d中,[A1,m1,n1,q1]=[17.817,0.626,0.001,0.465]。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直接采用理论计算热机械载荷的作用,该过程不存在过多复杂的积分微分计算过程,计算时间短。然后将热与力作为输入变量导入经验模型,使用遗传算法对经验模型参数寻优,得到可靠、计算时间短的残余应力预测模型,这使人们更加直观、方便地认识加工引起的残余应力的形成机理。建立起了一个更加通用的预测模型。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残余应力预测方法的实用性差和计算时间长的技术问题。采用少量的切削实验、切削力的理论计算和工件表面温度的理论计算。首先基于J-C本构模型来计算剪切面的剪切流动应力,然后推算出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从而得到切屑成形力。再分析机加工对犁削区影响,得到犁削区的长度和犁削力。采用镜像热源法计算热源产生的温度变化,从而得到工件表面的温升。遗传算法被用来寻取基于热力耦合经验模型的最优参数,从而建立起工件已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预测模型。建立的预测模型被用来和遗传算法相结合优化切削参数。通过少量的金属加工实验即可准确的预测不同条件下的表面残余应力,建立的基于热力耦合的残余应力调控方法在实用性和计算时间上具有较大的优势。该方法对于优化加工参数和提高零件表面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流程示意图;
图2是切屑形成力预测模型;
图3是图2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a)~(c)分别是部分实验的切削力预测值、工件表面的温度场和残余应力预测值(c);
图6是遗传算法优化表面残余应力过程及最优切削参数;
图7是切屑形成模型和犁削滑移线场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1。一种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方法,如图1所示,按下述步骤进行:
a.进行切削实验,测量每组切削参数条件下,对应得到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σi;所述的切削参数包括切削深度ap、切削速度V和进给量f;
b.基于Oxley预测模型和J-C本构模型构建直角切削力预测模型;通过该步骤,建立了一个适用范围更广泛的,不依赖于切削实验,并且考虑材料流动应力随应变、应变率和温度变化的切削力解析预测模型。
c.基于剪切区和犁削区温度叠加形成的热应力,构建工件温度预测模型;
d.基于直角切削力预测模型和工件温度预测模型构建基于热力耦合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经验模型,并选取期望函数来描述各参数的影响,得到的经验模型的方程如下:
式中,σsurface为预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
A1为步骤a切削实验的实验数据确定的比例系数;
m1、n1、q1为步骤a切削实验的实验数据确定的指数系数;比例系数和指数系数在步骤e确定;
T为切削过程中的工件表面温升;FC为切削力在切削方向上的分力;ap是切削深度;f是进给量;FT为切削力切削力在进给方向上的的分力;V为切削速度;
e.以观测的表面残余应力σi和预测得到的残余应力σsurface的差值的绝对值之和为适应度函数,使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得到比例系数和指数系数;由于需要确定A1、m1、n1、q14个参数,而且预测模型的结构比较复杂,采用智能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这里,采用MATLAB的遗传算法工件箱对其进行寻优;建立的优化模型如下:
式中,fGA为适应度函数,σi为测量得到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k为切削实验次数。
通过上述方法,直接采用理论计算热机械载荷的作用,该过程不存在复杂的积分微分计算过程,计算时间短。然后将热与力作为输入变量导入经验模型,使用遗传算法对经验模型参数寻优,得到可靠、计算时间短的残余应力预测模型。
前述的步骤e中,比例系数和指数系数的优化具体为:将切削实验的切削参数输入到直角切削力预测模型和工件温度预测模型,求解切削力FC、FT和工件表面温升T,并将FC,FT,T带入经验模型,得到对应的σsurface,再将该σsurface与该切削参数对应的σi输入到优化模型得到fGA,使用遗传算法优化fGA值直到最小时,σsurface中对应的A1、m1,n1,q1为最优参数,将该最优参数代入经验模型,即得工件表面残余应力预测模型。使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的方法,由于该过程没有模拟复杂的热应力、机械力引起的应力的叠加以及应力加载和卸载过程,计算时间上大大减少。
前述的步骤b中,所述的直角切削力预测模型的构建如下:
b1.基于Oxley预测模型迭代计算出剪切角Φ;当刀具-切屑界面的应力和切屑中的流动应力最接近时,迭代计算结束,此时剪切角Φ确定;即,剪切角Φ通过图2~图4迭代求解确定,根据刀具-切屑假面的应力和切屑中的流动应力最接近时,确定剪切角的值;
b2.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切屑厚度t2和其他切削力分量:
t2=t1cos(φ-α)/sinφ
Fc=Rcos(λ-α)
Ft=Rsin(λ-α)
F=Rsinλ
N=Rcosλ
式中:t2为切屑厚度,Fc为切屑形成力在切削方向上的分力,Ft为切屑形成力垂直于已加工表面的分力,F为摩擦力,N为刀具前刀面正压力,R为切屑形成力,t1为未变形切屑厚度,Φ为剪切角,α为刀具前角,λ为摩擦角,Fs为剪切面AB的正压力,θ为切屑形成力R与剪切面AB的夹角,KAB为剪切面AB上的剪切流动应力,w为切削宽度;剪切面AB参见图7;
b3.对剪切面AB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切屑速度Vc,剪切面AB的流动速度Vs,剪切面AB的等效应变率和等效应变εAB
式中:Φ为剪切角,α为刀具前角,V为切削速度,△s1为第一变形区厚度;
采用J-C本构模型计算剪切面AB上的剪切流动应力KAB
式中:εAB为剪切面AB的有效塑性应变,为剪切面AB的有效塑性应变率,为参考应变率,TAB为剪切面AB的平均温度,Tm为工件材料的熔点,Tw为环境温度,A,B,C,m,n分别为J-C本构模型的流动应力参数;
采用下述公式计算摩擦角λ、摩擦系数μ和考虑材料应变影响的参数Cn
λ=θ+α-φ
μ=tanλ
式中,θ为切屑形成力R与剪切面AB的夹角,Φ为剪切角,α为刀具前角,COxley为第一塑性变形区的应变率系数,A、B、n为J-C本构模型的流动应力参数,εAB为剪切面AB的等效应变;计算时,假设COxley已知,并通过图2~图4进行迭代求解,根据刀具-切屑界面的正应力和B点(B点位置参见图7)的边界应力最接近的位置确定。
采用下述公式计算剪切面AB的平均温度TAB
TAB=Tw+ηΔTsz
β=0.5-0.35log10(RTtanφ)for0.004≤RTtanφ≤10
β=0.3-0.15log10(RTtanφ)forRTtanφ>10
式中,TAB为剪切面AB的平均温度,△TSZ为考虑材料塑性应变在第一变形区引起的温升,β为剪切区域热量分配系数,RT为无量纲热系数,Tw为环境温度,η为总剪切能转换为焓的百分比,Fs为剪切面AB的切削力,Vs为剪切面AB的流动速度,ρwk为工件材料的密度,V为切削速度,t1为未变形切屑厚度,w为切削宽度,Cp为工件材料的比热,Φ为剪切角,Kwk为工件材料的热传导系数;
于是B点的正应力σN′为:
式中:KAB为剪切面AB上的剪切流动应力,α为刀具前角,Cn为考虑材料应变影响的参数;
b4.对刀具-切屑界面分析,具体如下:
采用下述公式计算刀具的有效塑性应变刀具-切屑接触长度h、刀具-切屑界面应力τint和B点的应力σN
式中:Vc为切屑速度,δ为第二变形区的应变率系数,根据切削力最小原则确定,t2为切屑厚度,t1为未变形切屑厚度,θ为切屑形成力R与剪切面AB的夹角,λ为摩擦角,Φ为剪切角,Cn为考虑材料应变影响的参数;F为摩擦力,w为切削宽度,N为刀具前刀面正压力;
刀具-切屑界面的平均温度Tint表示为:
Tint=Tw+ΔTsz+ΨΔTM
式中:Ψ为修正系数,取0.6;Tw为环境温度,△TSZ为考虑材料塑性应变在第一变形区引起的温升,△TM为刀具-切屑界面的最大温升,△TC为切屑中的平均温升,δ为第二塑性变形区的应变率系数,RT为无量纲热系数,t2为切屑厚度,t1为未变形切屑厚度,h为刀具-切屑接触长度,F为摩擦力,Vc为切屑速度,ρwk为工件材料的密度,V为切削速度,w为切削宽度,Cp为工件材料的比热;
在得到刀具-切屑界面的平均温度Tint之后带入切屑流动应力计算公式,得到切屑中的平均流动应力Kchip为:
式中:A,B,C,m,n分别是Johnson-Cook流动应力参数;εint为刀具-切屑界面的应力,为参考应变率,Tint为刀具-切屑界面的平均温度,Tm为材料的熔点,Tw为环境温度,为刀具的有效塑性应变,其中:
式中,εAB为有效塑性应变,δ为第二塑性变形区的应变率系数,t2为切屑厚度,h为刀具-切屑接触长度;
切削模型中,对应每一个剪切角Φ增量可求出与之对应的刀具-切屑界面的应力εint,和切屑中的流动应力Kchip,根据刀具-切屑界面的应力εint和切屑中的流动应力Kchip最接近时取Φ的最大值确定剪切角;根据刀具-切屑界面的正应力和B点的边界应力最接近的位置确定第一塑性变形区的应变率系数COxley;第二塑性变形区的应变率系数δ根据切削力最小的原则确定;直角切削的切屑成形力预测流程如图2~图4所示。
b5.对刀具-工件接触区(即犁削区)分析,具体如下:
基于Waldorf的犁削力模型预测刀尖圆角与己加工表面接触产生的犁削力:
按下述公式计算犁削力模型的扇形区的扇形半径Rfan
ηplow=0.5·cos-1plow)
式中,CA为摩擦热源的长度,μplow为摩擦因子,ρplow为由于刀刃半径引起未加工凸起部分与水平面的夹角,Φ为剪切角,re为刀具刃口半径,α为刀具前角;ηplow、θfan、γplow为中间计算参数;如图7所示,ηplow、θfan、γplow三个参数为扇区的角,其可由几何和摩擦关系根据以下公式求出;
将犁削力分解为沿切削方向的犁削力pcut和垂直于已加工表面的犁削力pthrust,具体按下式计算:
式中,KAB为剪切面AB上的剪切流动应力,w为切削宽度,CA为摩擦热源的长度,Φ为剪切角;
则,直角车削过程中的切削力为切屑形成力和犁削力的总和为
FC=Fc+Pcut
FT=Ft+Pthrust
式中,FC为切削力在切削方向上的分力,FT为切削力在切削方向上的分力;Fc为切屑形成力在切削方向上的分力,Ft为切屑形成力垂直于加工表面的分力。
前述的步骤c中,工件温度预测模型的构建具体如下:
按下述公式计算热分配系数γ、剪切面热源密度qshear和第二摩擦区热源密度qrub
式中:kwk、ρwk,Cp分别为工件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密度和比热;kt,ρt,Ct分别为刀具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密度和比热;Fc为切屑形成力在切削方向上的分力,Ft为切屑形成力垂直于加工表面的分力,Φ为剪切角,α为刀具前角,t1为未变形切屑厚度,V为切削速度,w为切削宽度,CA为摩擦热源的长度;
工件上一点W(X,Z)由于剪切区的温度变化看作是剪切热源及其镜像热源的组合引起的,因此工件上一点W(X,Z)剪切区的温度变化△Twk-shear(X,Z)按下述公式计算:
式中,剪切面长度LAB=t1/sinΦ;kwk为工件材料的热传导系数,awk为工件材料的热扩散系数,K0为修正的第二类贝塞尔函数;qshear为剪切面热源密度,Φ为剪切角,V为切削速度,t1为未变形切屑厚度;
同样地,由于刀尖和已加工表面摩擦产生的第二热源可看作是沿X轴的一移动热源,因此刀尖和已加工表面摩擦产生的第二热源的温度变化△Twk-rub(X,Z)按下述公式计算:
于是,工件内的温度△Ttotal
ΔTtotal(X,Z)=ΔTwk-shear(X,Z)+ΔTwk-rub(X,Z)。
前述的步骤d中,[A1,m1,n1,q1]=[17.817,0.626,0.001,0.465]。该组参数即为计算得到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预测模型的参数
从图5(a)看出预测的切削力与观测力刚好吻合,图5(b)为切削参数(切削速度35m/min,切深0.05mm,切削宽度为3mm)下工件表面温度分布情况,从图5(c)残余应力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本实施例预测的加工表面残余应力与实测的残余应力吻合较好,说明该残余应力预测方法具有可靠性。图6为使用遗传算法优化所提出的模型得到的最优表面残余应力值及其对应的切削参数,切削参数优化范围为V=[35,120],f=[0.05,0.2],ap=[2.5,3]。得到的最优参数为V=117m/min,f=0.06mm/r,ap=3mm,对应的最佳表面残余应力为783.6Mpa。

Claims (5)

1.一种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
a.进行切削实验,测量每组切削参数条件下,对应得到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σi;所述的切削参数包括切削深度ap、切削速度V和进给量f;
b.基于Oxley预测模型和J-C本构模型构建直角切削力预测模型;
c.基于剪切区和犁削区温度叠加形成的热应力,构建工件温度预测模型;
d.基于直角切削力预测模型和工件温度预测模型构建基于热力耦合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经验模型,并选取期望函数来描述各参数的影响,得到的经验模型的方程如下:
式中,σsurface为预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
A1为步骤a切削实验的实验数据确定的比例系数;
m1、n1、q1为步骤a切削实验的实验数据确定的指数系数;
T为切削过程中的工件表面温升;FC为切削力在切削方向上的分力;ap是切削深度;f是进给量;FT为切削力在进给方向上的分力;V为切削速度;
e.以观测的表面残余应力σi和预测得到的残余应力σsurface的差值的绝对值之和为适应度函数,使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得到比例系数和指数系数;建立的优化模型如下:
式中,fGA为适应度函数,σi为测量得到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k为切削实验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比例系数和指数系数的优化具体为:
将切削实验的切削参数输入到直角切削力预测模型和工件温度预测模型,求解切削力FC、FT和工件表面温升T,并将FC,FT,T带入经验模型,得到对应的σsurface,再将该σsurface与该切削参数对应的σi输入到优化模型得到fGA,使用遗传算法优化fGA值直到最小时,σsurface中对应的A1、m1,n1,q1为最优参数,将该最优参数代入经验模型,即得工件表面残余应力预测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直角切削力预测模型的构建如下:
b1.基于Oxley预测模型迭代计算出剪切角Φ;当刀具-切屑界面的应力和切屑中的流动应力最接近时,迭代计算结束,此时剪切角Φ确定;
b2.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切屑厚度t2和其他切削力分量:
t2=t1cos(φ-α)/sinφ
Fc=Rcos(λ-α)
Ft=Rsin(λ-α)
F=Rsinλ
N=Rcosλ
式中:t2为切屑厚度,Fc为切屑形成力在切削方向上的分力,Ft为切屑形成力垂直于已加工表面的分力,F为摩擦力,N为刀具前刀面正压力,R为切屑形成力,t1为未变形切屑厚度,Φ为剪切角,α为刀具前角,λ为摩擦角,Fs为剪切面AB的正压力,θ为切屑形成力R与剪切面AB的夹角,KAB为剪切面AB上的剪切流动应力,w为切削宽度;
b3.对剪切面AB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切屑速度Vc,剪切面AB的流动速度Vs,剪切面AB的等效应变率和等效应变εAB
式中:Φ为剪切角,α为刀具前角,V为切削速度,△s1为第一变形区厚度;
采用J-C本构模型计算剪切面AB上的剪切流动应力KAB
式中:εAB为剪切面AB的有效塑性应变,为剪切面AB的有效塑性应变率,为参考应变率,TAB为剪切面AB的平均温度,Tm为工件材料的熔点,Tw为环境温度,A,B,C,m,n分别为J-C本构模型的流动应力参数;
采用下述公式计算摩擦角λ、摩擦系数μ和考虑材料应变影响的参数Cn
式中,θ为切屑形成力R与剪切面AB的夹角,Φ为剪切角,α为刀具前角,COxley为第一塑性变形区的应变率系数,A、B、n为J-C本构模型的流动应力参数,εAB为剪切面AB的等效应变;
采用下述公式计算剪切面AB的平均温度TAB
TAB=Tw+ηΔTsz
β=0.5-0.35log10(RTtanφ)for0.004≤RTtanφ≤10
β=0.3-0.15log10(RTtanφ)forRTtanφ>10
式中,TAB为剪切面AB的平均温度,△TSZ为考虑材料塑性应变在第一变形区引起的温升,β为剪切区域热量分配系数,RT为无量纲热系数,Tw为环境温度,η为总剪切能转换为焓的百分比,Fs为剪切面AB的切削力,Vs为剪切面AB的流动速度,ρwk为工件材料的密度,V为切削速度,t1为未变形切屑厚度,w为切削宽度,Cp为工件材料的比热,Φ为剪切角,Kwk为工件材料的热传导系数;
于是B点的正应力σN′为:
式中:KAB为剪切面AB上的剪切流动应力,α为刀具前角,Cn为考虑材料应变影响的参数;
b4.对刀具-切屑界面分析,具体如下:
采用下述公式计算刀具的有效塑性应变刀具-切屑接触长度h、刀具-切屑界面应力τint和B点的应力σN
式中:Vc为切屑速度,δ为第二变形区的应变率系数,根据切削力最小原则确定,t2为切屑厚度,t1为未变形切屑厚度,θ为切屑形成力R与剪切面AB的夹角,λ为摩擦角,Φ为剪切角,Cn为考虑材料应变影响的参数;F为摩擦力,w为切削宽度,N为刀具前刀面正压力;
刀具-切屑界面的平均温度Tint表示为:
Tint=Tw+ΔTsz+ΨΔTM
式中:Ψ为修正系数,取0.6;Tw为环境温度,△TSZ为考虑材料塑性应变在第一变形区引起的温升,△TM为刀具-切屑界面的最大温升,△TC为切屑中的平均温升,δ为第二塑性变形区的应变率系数,RT为无量纲热系数,t2为切屑厚度,t1为未变形切屑厚度,h为刀具-切屑接触长度,F为摩擦力,Vc为切屑速度,ρwk为工件材料的密度,V为切削速度,w为切削宽度,Cp为工件材料的比热;
在得到刀具-切屑界面的平均温度Tint之后带入切屑流动应力计算公式,得到切屑中的平均流动应力Kchip为:
式中:A,B,C,m,n分别是Johnson-Cook流动应力参数;εint为刀具-切屑界面的应力,为参考应变率,Tint为刀具-切屑界面的平均温度,Tm为材料的熔点,Tw为环境温度,为刀具的有效塑性应变,其中:
式中,εAB为有效塑性应变,δ为第二塑性变形区的应变率系数,t2为切屑厚度,h为刀具-切屑接触长度;
切削模型中,对应每一个剪切角Φ增量可求出与之对应的刀具-切屑界面的应力εint,和切屑中的流动应力Kchip,根据刀具-切屑界面的应力εint和切屑中的流动应力Kchip最接近时取Φ的最大值确定剪切角;根据刀具-切屑界面的正应力和B点的边界应力最接近的位置确定第一塑性变形区的应变率系数COxley;第二塑性变形区的应变率系数δ根据切削力最小的原则确定;
b5.对刀具-工件接触区分析,具体如下:
基于Waldorf的犁削力模型预测刀尖圆角与己加工表面接触产生的犁削力:
按下述公式计算犁削力模型的扇形区的扇形半径Rfan
ηplow=0.5·cos-1plow)
式中,CA为摩擦热源的长度,μplow为摩擦因子,ρplow为由于刀刃半径引起未加工凸起部分与水平面的夹角,Φ为剪切角,re为刀具刃口半径,α为刀具前角;ηplow、θfan、γplow为中间计算参数;
将犁削力分解为沿切削方向的犁削力pcut和垂直于已加工表面的犁削力pthrust,具体按下式计算:
则,直角车削过程中的切削力为切屑形成力和犁削力的总和为
FC=Fc+Pcut
FT=Ft+Pthrust
式中,FC为切削力在切削方向上的分力,FT为切削力在切削方向上的分力;Fc为切屑形成力在切削方向上的分力,Ft为切屑形成力垂直于加工表面的分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工件温度预测模型的构建具体如下:
按下述公式计算热分配系数γ、剪切面热源密度qshear和第二摩擦区热源密度qrub
式中:kwk、ρwk,Cp分别为工件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密度和比热;kt,ρt,Ct分别为刀具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密度和比热;Fc为切屑形成力在切削方向上的分力,Ft为切屑形成力垂直于已加工表面的分力,Φ为剪切角,α为刀具前角,t1为未变形切屑厚度,V为切削速度,w为切削宽度,CA为摩擦热源的长度;
工件上一点W(X,Z)剪切区的温度变化△Twk-shear(X,Z)按下述公式计算:
式中,剪切面长度LAB=t1/sinΦ;kwk为工件材料的热传导系数,awk为工件材料的热扩散系数,K0为修正的第二类贝塞尔函数;qshear为剪切面热源密度,Φ为剪切角,V为切削速度,t1为未变形切屑厚度;
刀尖和已加工表面摩擦产生的第二热源的温度变化△Twk-rub(X,Z)按下述公式计算:
于是,工件内的温度△Ttotal
ΔTtotal(X,Z)=ΔTwk-shear(X,Z)+ΔTwk-rub(X,Z)。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A1,m1,n1,q1]=[17.817,0.626,0.001,0.465]。
CN201910066390.5A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方法 Active CN109857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6390.5A CN109857061B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6390.5A CN109857061B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57061A true CN109857061A (zh) 2019-06-07
CN109857061B CN109857061B (zh) 2022-05-17

Family

ID=66895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66390.5A Active CN109857061B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5706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5347A (zh) * 2019-08-13 2019-11-29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机床热传递测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2179541A (zh) * 2020-09-02 2021-01-0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变形反推的初始残余应力调整方法
CN114021272A (zh) * 2021-10-25 2022-02-0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解析模型的刀具-切屑温度预测修正方法
CN114626272A (zh) * 2022-03-29 2022-06-14 贵州大学 一种高温合金本构参数逆向识别方法及模型
CN115392076A (zh) * 2022-08-11 2022-11-2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车削工件残余应力优化方法
CN116341238A (zh) * 2023-03-21 2023-06-27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两相硬度分布一致性的双相不锈钢加工工艺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68647A (ja) * 2006-03-31 2007-10-18 Mitsubishi Materials Kobe Tools Corp エンドミル
US20090204232A1 (en) * 2008-02-08 2009-08-13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Self sensing component interface system
CN102112251A (zh) * 2008-07-31 2011-06-29 高周波热錬株式会社 工件的扩大加工方法
CN103537490A (zh) * 2013-10-24 2014-01-29 天津工业大学 用于33Mn2V型热轧无缝钢管穿孔组织预测的方法
CN103837603A (zh) * 2014-02-28 2014-06-04 北京理工大学 残余应力梯度校准试块的使用方法
CN104655179A (zh) * 2013-11-21 2015-05-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应力应变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924584A (zh) * 2016-05-15 2016-09-07 贵州大学 耐环境应力开裂的长链支化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39028A (zh) * 2015-03-03 2016-09-14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增强发电厂发电单元的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05975766A (zh) * 2016-05-03 2016-09-2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微铣削热力耦合解析建模方法
CN106272096A (zh) * 2016-10-21 2017-01-04 贵州大学 一种低碳钢零件渗碳后表面强化方法
CN106493396A (zh) * 2016-11-11 2017-03-15 贵州大学 一种切削304不锈钢的微结构硬质合金车刀片
CN107330138A (zh) * 2017-05-17 2017-11-07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平底螺旋立铣刀的铣削力解析建模方法
CN108664731A (zh) * 2018-05-11 2018-10-16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复合材料固化残余应力多尺度数值模拟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68647A (ja) * 2006-03-31 2007-10-18 Mitsubishi Materials Kobe Tools Corp エンドミル
US20090204232A1 (en) * 2008-02-08 2009-08-13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Self sensing component interface system
CN102112251A (zh) * 2008-07-31 2011-06-29 高周波热錬株式会社 工件的扩大加工方法
CN103537490A (zh) * 2013-10-24 2014-01-29 天津工业大学 用于33Mn2V型热轧无缝钢管穿孔组织预测的方法
CN104655179A (zh) * 2013-11-21 2015-05-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应力应变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837603A (zh) * 2014-02-28 2014-06-04 北京理工大学 残余应力梯度校准试块的使用方法
CN105939028A (zh) * 2015-03-03 2016-09-14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增强发电厂发电单元的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05975766A (zh) * 2016-05-03 2016-09-2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微铣削热力耦合解析建模方法
CN105924584A (zh) * 2016-05-15 2016-09-07 贵州大学 耐环境应力开裂的长链支化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72096A (zh) * 2016-10-21 2017-01-04 贵州大学 一种低碳钢零件渗碳后表面强化方法
CN106493396A (zh) * 2016-11-11 2017-03-15 贵州大学 一种切削304不锈钢的微结构硬质合金车刀片
CN107330138A (zh) * 2017-05-17 2017-11-07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平底螺旋立铣刀的铣削力解析建模方法
CN108664731A (zh) * 2018-05-11 2018-10-16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复合材料固化残余应力多尺度数值模拟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SUEH CH等: "Analytical modeling of residual stresses in multilayered superconductor system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ZHENXIN YANG: "Constructing morpheme-based translation model for Mongolian-Chinese SMT",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LANGUAGE PROCESSING (IALP)》 *
孙雅洲等: "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切削加工残余应力的模拟及试验研究", 《机械工程学报》 *
袁森等: "球头铣刀铣削的虚拟仿真及其切削参数优化算法研究", 《广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5347A (zh) * 2019-08-13 2019-11-29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机床热传递测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2179541A (zh) * 2020-09-02 2021-01-0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变形反推的初始残余应力调整方法
CN112179541B (zh) * 2020-09-02 2021-07-1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变形反推的初始残余应力调整方法
CN114021272A (zh) * 2021-10-25 2022-02-0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解析模型的刀具-切屑温度预测修正方法
CN114021272B (zh) * 2021-10-25 2024-08-2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解析模型的刀具-切屑温度预测修正方法
CN114626272A (zh) * 2022-03-29 2022-06-14 贵州大学 一种高温合金本构参数逆向识别方法及模型
CN114626272B (zh) * 2022-03-29 2024-09-13 贵州大学 一种高温合金本构参数逆向识别方法及模型
CN115392076A (zh) * 2022-08-11 2022-11-2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车削工件残余应力优化方法
CN116341238A (zh) * 2023-03-21 2023-06-27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两相硬度分布一致性的双相不锈钢加工工艺
CN116341238B (zh) * 2023-03-21 2024-02-09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两相硬度分布一致性的双相不锈钢加工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57061B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57061A (zh) 一种基于热力耦合模型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方法
Tlhabadira et al. Model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surface roughness during AISI P20 milling process using Taguchi method
Raju et al. Application of a hybrid optimization technique in a multiple sheet single point incremental forming process
Daniyan et 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machining parameters for effective AISI P20 removal rate during milling operation
Kaushik et al. Optimization of processes parameters on temperature rise in CNC end milling of Al 7068 using hybrid techniques
Ding et al.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and modeling analysis of micromilling of hardened H13 tool steels
Hao et al. Analysis of milling surface roughness prediction for thin-walled parts with curved surface
Sonawane et al. Analysis of machined surface quality in a single-pass of ball-end milling on Inconel 718
Daniyan et al. Model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cutting forces during Ti6Al4V milling process using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and dynamometer
CN114429064B (zh) 高能效铣刀刀齿后刀面摩擦边界分形特征的识别方法
CN108256244A (zh) 一种考虑后刀面磨损的涂层刀具稳态温度场预测方法
Su et al. Predictive model of milling force for complex profile milling
Ji et al. A novel approach of tool wear evaluation
Rehman et al. Analysis of burr formation in low speed micro-milling of titanium alloy (Ti-6Al-4V)
Akyildiz Evaluating of cutting forces in thread machining
CN112528535A (zh) 基于热-力-流多场耦合的榫槽拉削工艺仿真分析方法
Chen et al. Investigation on ball end milling of P20 die steel with cutter orientation
CN108595806A (zh) 一种三维车削力解析建模方法
Liao et al. Optimizat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f chip breaker for finishing machining of Fe-Cr-Ni stainless steel
Ðurovic et al. Modeling and Prediction of Surface Roughness in the End Milling Process using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Wang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plasticity applications in metal machining: slip-line models for machining with rounded cutting edge restricted contact grooved tools
CN113400092A (zh) 考虑材料堆积的金属切削力预测方法
Ren et al. A simulation model for predicting surface integrity coupled thermal–mechanical effect in turning of Inconel 718 super alloy
CN109815563B (zh) 一种基于镜像热源和非均匀热分配的三维热建模方法
Aristimuño et al. An optimization methodology for material databases to improve cutting force predictions when milling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 JETHETE-M152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