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55195A - 一种超低湿除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低湿除湿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55195A CN109855195A CN201910219939.XA CN201910219939A CN109855195A CN 109855195 A CN109855195 A CN 109855195A CN 201910219939 A CN201910219939 A CN 201910219939A CN 109855195 A CN109855195 A CN 1098551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ooled condenser
- ultra
- low humidity
- evapor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低湿除湿系统,涉及空气除湿领域。超低湿除湿系统包括壳体、蒸发器、转轮除湿器和风冷冷凝器,壳体开设有容置空腔,蒸发器、风冷冷凝器和转轮除湿器依次设置于容置空腔内,且蒸发器与风冷冷凝器连接,蒸发器用于对进入容置空腔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风冷冷凝器用于对蒸发器穿出的空气加热,转轮除湿器用于对风冷冷凝器穿出的空气再次除湿。该超低湿除湿系统能够获得超低湿度的空气,提高用户体验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除湿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超低湿除湿系统。
背景技术
除湿机又称为抽湿机、干燥机和除湿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除湿机将潮湿空气抽入机内,通过热交换器,此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冷凝成水珠,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排出机外,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保持在适宜的相对湿度。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除湿机一般仅通过一次除湿,不能将湿度控制在超低范围内,仅能将空气控制在相对湿度为30%-90%的范围内,并不能满足用户对更低湿度范围的需求,使得用户体验度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低湿除湿系统,其能够获得超低湿度的空气,提高用户体验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低湿除湿系统,包括壳体、蒸发器、转轮除湿器和风冷冷凝器,所述壳体开设有容置空腔,所述蒸发器、所述风冷冷凝器和所述转轮除湿器依次设置于所述容置空腔内,且所述蒸发器与所述风冷冷凝器连接,所述蒸发器用于对进入所述容置空腔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所述风冷冷凝器用于对所述蒸发器穿出的空气加热,所述转轮除湿器用于对所述风冷冷凝器穿出的空气再次除湿。
进一步地,所述转轮除湿器包括除湿转轮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容置空腔的内壁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除湿转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除湿转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皮带和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容置空腔的内壁连接,所述皮带套设于所述除湿转轮,且所述皮带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通过所述皮带带动所述除湿转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超低湿除湿系统还包括三通流量调节阀,所述三通流量调节阀分别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风冷冷凝器连通,以使第一制冷剂从所述风冷冷凝器流向所述蒸发器。
进一步地,所述超低湿除湿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一端与所述风冷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另一端与所述三通流量调节阀连接,以限制所述第一制冷剂从所述风冷冷凝器流向所述三通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超低湿除湿系统还包括水冷冷凝器,所述水冷冷凝器与所述三通流量调节阀,以使第二制冷剂从所述水冷冷凝器流向所述蒸发器。
进一步地,所述超低湿除湿系统还包括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一端与所述水冷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另一端与所述三通流量调节阀连接,以限制所述第二制冷剂从所述水冷冷凝器流向所述三通流量调节阀。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超低湿除湿系统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低湿除湿系统,在壳体内部的容置空腔内依次设置蒸发器、风冷冷凝器和转轮除湿器,通过蒸发器对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再通过风冷冷凝器加热该空气,然后通过转轮除湿器对空气进一步除湿,通过两次除湿的方式对空气进行除湿。该超低湿除湿系统可以获得具有超低湿度的空气,以满足用户的使用条件,提高用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低湿除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低湿除湿系统的转轮除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低湿除湿系统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低湿除湿系统的水冷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超低湿除湿系统;11-壳体;111-容置空腔;12-蒸发器;13-风冷冷凝器;14-转轮除湿器;141-除湿转轮;142-驱动装置;1421-皮带;1422-电机;15-三通流量调节阀;16-第一单向阀;17-水冷冷凝器;18-第二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设”、“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低湿除湿系统10的结构示意图。超低湿除湿系统10主要应用于对环境中的空气进行除湿,是一种方便用户获得超低湿的空气的装置。该超低湿除湿系统10不仅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同样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当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时,需相应提高内部所包括的配件的功率。该超低湿除湿系统10能够获得超低湿度的空气,提高用户体验度。
需要说明的是,超低湿度指相对湿度小于30%的状态。
请继续参阅图1,超低湿除湿系统10包括壳体11、蒸发器12、转轮除湿器14和风冷冷凝器13,壳体11开设有容置空腔111,蒸发器12、风冷冷凝器13和转轮除湿器14依次设置于容置空腔111内,且蒸发器12与风冷冷凝器13连接,蒸发器12用于对进入容置空腔111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风冷冷凝器13用于对蒸发器12穿出的空气加热,转轮除湿器14用于对风冷冷凝器13穿出的空气再次除湿。
通过在壳体11内部的容置空腔111内依次设置蒸发器12、风冷冷凝器13和转轮除湿器14,通过蒸发器12对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再通过风冷冷凝器13加热该空气,然后通过转轮除湿器14对空气进一步除湿,通过两段式除湿的方式对空气进行除湿。该超低湿除湿系统10可以获得具有超低湿度的空气,以满足用户的使用条件,提高用户体验度。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1的外形大致呈长方体形,且不限于该形状,还可以是正方体形或椭球形等任意形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只需内部能够具有容纳功能即可,即壳体11内部具有容置空腔111,以容纳蒸发器12、风冷冷凝器13和转轮除湿器14。且不限于容纳这些装置,还可以容纳其他配件。
需要说明的是,容置空腔111可以为圆柱形,还可以为长方体形,亦不作具体限定,只需能够容纳蒸发器12、风冷冷凝器13和转轮除湿器14等配件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蒸发器12、风冷冷凝器13和转轮除湿器14可以整体设置于容置空腔111中,还可以部分设置于容置空腔111中。具体地说,即蒸发器12只需具有热交换功能的部分位于容置空腔111中即可,同样风冷冷凝器13只需具有热交换功能的部分位于容置空腔111中即可,而转轮除湿器14只需具有除湿功能的部分位于容置空腔111中即可。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低湿除湿系统10的转轮除湿器14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
需要说明的是,转轮除湿器14大致呈圆柱形。
转轮除湿器14包括除湿转轮141和驱动装置142,驱动装置142与容置空腔111的内壁连接,且驱动装置142与除湿转轮141传动连接,驱动装置142用于带动除湿转轮141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除湿转轮141的外形大致呈圆柱形。其内部大为多孔结构,大致呈蜂窝状。
需要说明的是,除湿转轮141由陶瓷纤维载体和活性硅胶复合制备而成,且不限于该材料。还可以为其他具有吸湿效果的吸湿介质材料,例如氯化钙等。
需要说明的是,除湿转轮141具有除湿功能的部分由密封系统分隔为处理单元和再生单元(图未示),除湿转轮141以8-10转/小时的速度缓慢旋转,以保证整个除湿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当待除湿空气通过除湿转轮141的处理单元时,其中的水蒸气除湿转轮141中的吸湿介质所吸附,水蒸气同时发生相变,并释放出潜热,除湿转轮141也因吸收了一定的水分而逐渐趋向饱和。而待除湿空气因自身的水分减少和潜热释放而变成干的和热的空气。同时,在再生单元,另一路空气先经过再生加热器后,变成空气温度大于100摄氏度的高温空气并穿过吸湿后的除湿转轮141,使除湿转轮141中已吸附的水分蒸发,从而恢复了除湿转轮141的除湿能力。而再生空气因水分的蒸发而变成湿空气,通过再生风机将湿空气排到室外。
驱动装置142包括皮带1421和电机1422,电机1422与容置空腔111的内壁连接,皮带1421套设于除湿转轮141,且皮带1421与电机142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电机1422用于通过皮带1421带动除湿转轮141转动。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低湿除湿系统10的蒸发器12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3。
需要说明的是,蒸发器12由流体管路与多个散热翅片串连而成。蒸发器12内的流体管路中循环流动着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其中,第一制冷剂与第二制冷剂相同,而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循环初始阶段流向的地方不同。
请继续参阅图1,超低湿除湿系统10还包括三通流量调节阀15,三通流量调节阀15分别与蒸发器12和风冷冷凝器13连通,以使第一制冷剂从风冷冷凝器13流向蒸发器12。
超低湿除湿系统10还包括第一单向阀16,第一单向阀16的一端与风冷冷凝器13连接,第一单向阀16的另一端与三通流量调节阀15连接,以限制第一制冷剂从风冷冷凝器13流向三通流量调节阀15。
需要说明的是,三通流量调节阀15即具有三向相互连通的功能,三通流量调节阀15可以调节第一制冷剂从风冷冷凝器13流向蒸发器12的流量,还可以调节第二制冷剂从水冷冷凝器17流向蒸发器12的流量。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低湿除湿系统10的水冷冷凝器17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4。
超低湿除湿系统10还包括水冷冷凝器17,水冷冷凝器17与三通流量调节阀15,以使第二制冷剂从水冷冷凝器17流向蒸发器12。
超低湿除湿系统10还包括第二单向阀18,第二单向阀18的一端与水冷冷凝器17连接,第二单向阀18的另一端与三通流量调节阀15连接,以限制第二制冷剂从水冷冷凝器17流向三通流量调节阀15。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单向阀16与第二单向阀18一致,均用于避免流体介质的回流。
需要说明的是,蒸发器12中的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汇合对空气进行冷却除湿,然后再回流至压缩机,再经压缩机分流后,第一制冷剂流入风冷冷凝器13中,第二制冷器流入水冷冷凝器17中,如此形成制冷循环。
以下介绍本实施例提供的超低湿除湿系统10的组装过程:
将蒸发器12与风冷冷凝器13连接,并将蒸发器12、风冷冷凝器13和转轮除湿器14与容置空腔111的内壁连接。
以下介绍本实施例提供的超低湿除湿系统10的工作原理:
空气进入容置空腔111内后,由蒸发器12对空气进行冷却除湿,再流经风冷冷凝器13传递热量加热后,再经转轮除湿器14进一步除湿。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低湿除湿系统10,在壳体11内部的容置空腔111内依次设置蒸发器12、风冷冷凝器13和转轮除湿器14,通过蒸发器12对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再通过风冷冷凝器13加热该空气,然后通过转轮除湿器14对空气进一步除湿,通过两次除湿的方式对空气进行除湿。该超低湿除湿系统10可以获得具有超低湿度的空气,以满足用户的使用条件,提高用户体验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超低湿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蒸发器、转轮除湿器和风冷冷凝器,所述壳体开设有容置空腔,所述蒸发器、所述风冷冷凝器和所述转轮除湿器依次设置于所述容置空腔内,且所述蒸发器与所述风冷冷凝器连接,所述蒸发器用于对进入所述容置空腔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所述风冷冷凝器用于对所述蒸发器穿出的空气加热,所述转轮除湿器用于对所述风冷冷凝器穿出的空气再次除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湿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除湿器包括除湿转轮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容置空腔的内壁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除湿转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除湿转轮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低湿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皮带和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容置空腔的内壁连接,所述皮带套设于所述除湿转轮,且所述皮带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通过所述皮带带动所述除湿转轮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湿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湿除湿系统还包括三通流量调节阀,所述三通流量调节阀分别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风冷冷凝器连通,以使第一制冷剂从所述风冷冷凝器流向所述蒸发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低湿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湿除湿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一端与所述风冷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另一端与所述三通流量调节阀连接,以限制所述第一制冷剂从所述风冷冷凝器流向所述三通流量调节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低湿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湿除湿系统还包括水冷冷凝器,所述水冷冷凝器与所述三通流量调节阀,以使第二制冷剂从所述水冷冷凝器流向所述蒸发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低湿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湿除湿系统还包括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一端与所述水冷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另一端与所述三通流量调节阀连接,以限制所述第二制冷剂从所述水冷冷凝器流向所述三通流量调节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19939.XA CN109855195A (zh) | 2019-03-22 | 2019-03-22 | 一种超低湿除湿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19939.XA CN109855195A (zh) | 2019-03-22 | 2019-03-22 | 一种超低湿除湿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55195A true CN109855195A (zh) | 2019-06-07 |
Family
ID=66901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19939.XA Pending CN109855195A (zh) | 2019-03-22 | 2019-03-22 | 一种超低湿除湿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85519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94742A (zh) * | 2020-04-01 | 2021-10-12 | 宁波四达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再生风转轮除湿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94835A (en) * | 1998-12-14 | 2000-08-01 |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 Heat pump dryer with desciccant enhanced moisture removal |
CN1888626A (zh) * | 2006-07-17 | 2007-01-03 |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 无盲区调温除湿机 |
CN101526301A (zh) * | 2009-04-10 | 2009-09-09 | 南京工业大学 | 吸附-热泵耦合干燥系统 |
CN204880456U (zh) * | 2015-07-27 | 2015-12-16 | 欧伏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组合式空气除湿装置 |
-
2019
- 2019-03-22 CN CN201910219939.XA patent/CN10985519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94835A (en) * | 1998-12-14 | 2000-08-01 |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 Heat pump dryer with desciccant enhanced moisture removal |
CN1888626A (zh) * | 2006-07-17 | 2007-01-03 |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 无盲区调温除湿机 |
CN101526301A (zh) * | 2009-04-10 | 2009-09-09 | 南京工业大学 | 吸附-热泵耦合干燥系统 |
CN204880456U (zh) * | 2015-07-27 | 2015-12-16 | 欧伏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组合式空气除湿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吴佳伟等: "《现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指南》", September 2014,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94742A (zh) * | 2020-04-01 | 2021-10-12 | 宁波四达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再生风转轮除湿系统 |
CN113494742B (zh) * | 2020-04-01 | 2023-02-10 | 宁波四达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再生风转轮除湿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428821B2 (en) | Dehumidifying system | |
JP5695752B2 (ja) | 除湿システム | |
KR100943285B1 (ko) | 하이브리드 데시칸트 제습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
KR101071350B1 (ko) | 클린룸용 하이브리드 제습냉방 외조기 시스템 | |
JP5011777B2 (ja) | 除湿機 | |
JPH11132506A (ja) | 除湿空調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 |
JP7113659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108027155A (zh) | 除湿方法以及除湿装置 | |
JP2005201624A (ja) | 除湿方法および除湿装置 | |
WO2015125250A1 (ja) |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方法 | |
JP2006300392A (ja) | クリーンルーム用空調熱源設備 | |
JP2010054135A (ja) | 乾式デシカント装置及び空気熱源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 |
KR100607108B1 (ko) | 사계절용 외기도입 공조시스템 및 공조방법 | |
JP5772479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109855195A (zh) | 一种超低湿除湿系统 | |
JP2013130389A (ja) | 空気熱源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 |
JP4784341B2 (ja) | 除湿機 | |
JP4784340B2 (ja) | 除湿機 | |
KR20160037387A (ko) | 히트펌프에 간접식증발냉각기 배수를 이용한 하이브리드 제습냉방시스템 | |
JP3729595B2 (ja) | 空調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 |
JP2015048982A (ja) | ドライルーム用の除湿システム | |
CN104110751A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206496450U (zh) | 控温除湿空气调节系统 | |
JP2001174074A (ja) | 除湿装置 | |
JP7126611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