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50088B - 水上骑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上骑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50088B
CN109850088B CN201910216929.0A CN201910216929A CN109850088B CN 109850088 B CN109850088 B CN 109850088B CN 201910216929 A CN201910216929 A CN 201910216929A CN 109850088 B CN109850088 B CN 1098500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peller
bracket
power
plug
ponto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69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50088A (zh
Inventor
郭春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chang Chungua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chang Chungua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chang Chungua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chang Chungua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1692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500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50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50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50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500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上骑行装置,包括浮筒、自行车、安装支架以及动力装置;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整体呈T型设置,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上部分别与自行车进行固定,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下部分别与浮筒的上部固定;所述自行车包括前轮、后轮和车体框架,所述前轮和后轮分别与车体框架滚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动力头、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推进器防撞吊架以及舵板式螺旋推进器,所述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两端的插头分别与动力头以及舵板式螺旋推进器插装连接,所述动力头、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随车体框架自由走向,所述推进器防撞吊架与前轮的下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舵板式螺旋推进器吊装在防撞吊架的下部。

Description

水上骑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上娱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上骑行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上自行车是一种集户外娱乐和运动休闲为一体的水上运动车辆,其特点是携带方便、安装简捷;适用环境广泛,如水库、河流、湖泊等环境,娱乐和运动性极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上骑行装置,用以在水上进行骑行。
一种水上骑行装置,包括浮筒、自行车、安装支架以及动力装置;
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整体呈T型设置,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上部分别与自行车进行固定安装,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下部的浮筒托架分别与浮筒的上部弧面及安装耳固定安装;
所述自行车包括前轮、后轮和车体框架,所述前轮和后轮分别与车体框架滚动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动力头、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推进器防撞吊架以及舵板式螺旋推进器,所述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两端的插头分别与动力头以及舵板式螺旋推进器插装连接,所述动力头、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随车体框架自由走向,所述推进器防撞吊架与前轮的下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舵板式螺旋推进器吊装在防撞吊架的底部。
进一步的,
所述动力头包括动力头体、动力轴、输出轴、第一螺旋减速锥齿轮、第二螺旋减速锥齿轮、动力轮、软轴线管芯扁尾、软轴线管插头以及止位销;
自行车的轮胎与动力轮产生摩擦使动力轮进行转动,动力轮将动力依次传递至动力轴、第一螺旋减速锥齿轮、第二螺旋减速锥齿轮、输出轴、软轴线管芯扁尾以及软轴线管插头;
所述动力头还设置有轴向锁紧手柄、动力头锁紧架、插头防脱螺柄、径向锁紧螺柄、右端盖以及左端盖。
进一步的,
所述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包括第一端插头、第二端插头、软轴线管芯、包覆软轴线管芯的软轴线管、密封圈、弹片式防脱销、第一轴芯扁尾以及第二轴芯扁尾;
所述第一端插头、第二端插头分别与动力头或舵板式螺旋推进器插装连接,所述第一轴芯扁尾以及第二轴芯扁尾分别插装在动力头输出端或舵板式螺旋推进器输入端的扁尾孔内用于传输动力。
进一步的,
所述推进器防撞吊架包括吊架座、防脱螺柄、悬吊槽、前轮卡箍、锁紧螺栓、蝶形螺帽以及转向连板安装丝孔;
前轮卡箍安装在前轮的下方,并将锁紧螺栓上的蝶形螺帽锁紧,使推进器防撞吊架吊装在前轮下方,推进器防撞吊架的底面有一个转向连板安装丝孔与前支架上的转向连板连接;
螺旋推进器尾部的悬吊轴安装在防撞吊架上的悬吊槽内,并锁紧防脱螺柄,形成以旋吊轴为旋转中心旋转。
进一步的,
所述舵板式螺旋推进器包括舵板体和螺旋推进器体;
所述舵板体内部设置有传动轴管、传动轴、第三螺旋减速锥齿轮;
所述螺旋推进器体内设置有第四螺旋减速锥齿轮、螺旋桨轴,所述螺旋桨与露出螺旋推进器体外的螺旋桨轴键销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轴位于传动轴管内接收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传输的动力并通过第三螺旋减速锥齿轮、第四螺旋减速锥齿轮及螺旋桨轴传递至螺旋桨使其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
所述浮筒包括多个气室的左浮筒和多个气室的右浮筒,和浮筒上的安装耳。
进一步的,
所述前支架包括前横梁、浮筒托架、前立柱、转向连杆、连接块、防脱销钉以及斜梁卡箍;
所述前横梁整体横向设置,局部呈山字形设置,前立柱垂直于前横梁的中部固定连接,在前横梁的底部设置有卡箍,在前横梁的两侧设置的浮筒托架分别与左浮筒和右浮筒的前端安装耳进行固定,所述前横梁的中部通过连接块与转向连板进行固定,所述转向连板的另一端与推进器防撞吊架底面的安装丝孔连接。
进一步的,
所述后支架包括后横梁、浮筒托架、左和右连接座、左和右后立柱、防脱销钉、自定位销以及左和右卡箍;
所述左和右后立柱分别垂直后横梁并相对于后横梁的中线对称设置,左和右后立柱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左和右连接座,左和右连接座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左和右卡箍;
在后横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浮筒托架分别与左浮筒和右浮筒的后端安装耳进行固定,浮筒托架设置有防脱销孔,在后横梁的中部设置有自定位销。
进一步的,
所述水上骑行装置包括蓄电池,控制器,电动机,与软轴插头匹配的电机输出转接头,通过蓄电池供电给控制器控制电机,电机把动力通过输出转接头经过软轴在把动力输出给舵板式螺旋推进器,使舵板式螺旋推进器产生推动力。
所述蓄电池连接有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EMC和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整流电源、DC/DC转换单元,第二整流单元、充电单元、保护单元,220V交流输入与EMC和第一控制单元电连接,EMC和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一整流电源电连接,形成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直流电压输出与DC/DC转换单元电连接,经DC/DC转换单元形成高频交流输出,高频交流输出与第二整流单元电连接,由第二整流单元与充电单元电连接;
所述的充电单元与保护单元电连接,保护单元和DC/DC转换单元共同构成具有过流、过压、过热和欠压保护的供电电路;所述的DC/DC转换单元包括一个调节变压器T2,调节变压器T2有两组次级输出,第一组次级输出通过第二级整流电路后作为供电电路,蓄电池充电使用;另一端与芯片的D端电连接,在第一整流电源的输出正端和芯片的D端串接有稳压管和反相连接的二极管D3,稳压管和反相连接的二极管D3连接点与第一整流电源的输出正端由电阻R2和电容C3串联连接接的阻容回路;
进一步的,
所述的保护单元包括光电耦合器、充电回路取样电路,充电回路取样电路是由稳压管、限流电阻R5、电阻R6和光电耦合器的发光管串接构成,充电回路取样电路并接在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光电耦合器的光电接收管的发射极与芯片的控制端C端电连接,芯片端与芯片的F端短路连接,连接点与地回路之间并接有电阻R4和电容C7的串接回路,电阻R4和电容C7的串接回路并接一电容C8。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水上骑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动力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动力头的剖视图;
图3A为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的剖视图;
图4A为推进器防撞吊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推进器防撞吊架的剖视图;
图5A为舵板式螺旋推进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B为舵板式螺旋推进器的剖视图;
图6为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1、浮筒;2、自行车;3、前支架;301、前横梁;302、浮筒托架;303、前立柱;304、转向连杆;305、连接块;306、防脱销钉;307、斜梁卡箍;4、后支架;401、后横梁;402、浮筒托架;403、左和右连接座;404左和右后立柱;405、防脱销钉;406、自定位销;407、左和右卡箍;5、动力头;501、动力头体;502、动力轴;503、输出轴;504、第一螺旋减速锥齿轮;505、第二螺旋减速锥齿轮;506、动力轮;5071、轴承;5072、轴承;5073、轴承;5081、轴承;5082、轴承;509、密封座;510、密封圈;511、止位销;6、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601、第一端插头;602、第二端插头;603、软轴线管芯;604、软轴线管芯扁尾;6041、第一轴芯扁尾;6042、第二轴芯扁尾;605、密封圈;606、弹片式防脱销;607、软轴线管;7、推进器防撞吊架;701、吊架座;702、防脱螺柄;703、悬吊槽;704、前轮卡箍;705、锁紧螺栓;706、蝶形螺帽;707、转向连板安装丝孔;8、螺旋推进器;801、舵板体;802、螺旋推进器体;803、螺旋桨;804、调整块;805、悬吊轴;806、传动轴;807、螺旋桨轴;808、第三螺旋减速锥齿轮;809、第四螺旋减速锥齿轮;810、传动轴管;811、法兰;812、密封座;813、密封圈;814、轴承;815、轴承;816、轴承;817、轴承;818、密封圈;819、轴承座;820、螺旋桨销;821、止退销;9、前车轮;10、后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上骑行装置,包括浮筒1、自行车2、安装支架以及动力装置;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前支架3和后支架4,所述前支架3和后支架4整体呈T型设置,前支架3和后支架4的上部分别与自行车2进行固定安装,前支架3和后支架4的下部的浮筒托架302和402分别与浮筒1的上部弧面及安装耳固定安装;
所述自行车包括前轮、后轮和车体框架,所述前轮和后轮分别与车体框架滚动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动力头5、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6、推进器防撞吊架7以及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所述动力头5、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6以及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依次连接,所述动力头5与车体框架进行固定,所述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6随车体框架自由走向,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6两端的插头分别与动力头5以及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插装连接,所述推进器防撞吊架7与前轮的下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吊装在防撞吊架7的下部,自行车2包括前车轮9和后车轮10。
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在于:
浮筒在水上具有较大的浮力,使整个水上骑行装置位于水上进行漂浮,浮筒通过安装支架与自行车进行固定,自行车上设置有动力装置,通过动力装置的舵板式螺旋推进器带动整个水上骑行装置进行移动。即动力装置接收自行车传递的动力并进行传递,动力经过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至舵板式螺旋推进器。
上水技术方案的效果在于:
通过浮筒使整个水上骑行装置漂浮于水面之上,并且舵板式螺旋推进器能够对水产升推力,使水体给整个水上骑行装置一个向前的作用力,人可坐于自行车上,通过调节自行车的车把进而带动舵板式螺旋推进器进行转动,达到水上骑行装置进行转向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A和图2B所示,所述动力头5包括动力头5体、动力轴502、输出轴503、第一螺旋减速锥齿轮504、第二螺旋减速锥齿轮505、动力轮506、软轴线管芯扁尾604、软轴线管607插头以及止位销511;所述动力头5体将动力依次传输至动力轮506、动力轴502、第一螺旋减速锥齿轮504、第二螺旋减速锥齿轮505、输出轴503、软轴线管芯扁尾604以及软轴线管607插头;所述动力头5还设置有轴向锁紧手柄、动力头5锁紧架、插头防脱螺柄702、径向锁紧螺柄、右端盖以及左端盖。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及原理在于:
动力头5是通过动力头锁紧架513安装在自行车后架合适的位置上,使动力轮506与后轮10接触,利用轴向锁紧手柄512和径向锁紧螺柄515调整到适当的摩擦力度并锁紧,当蹬踏自行车2使后轮4旋转时带动动力轮506旋转,动力轮506和动力头体501的旋转交接处采取了凸凹型直角设计,当动力轮506工作旋转时,起到了有效地防尘及防止线绳等杂物缠绕在动力轴502上,造成动力轮506和动力轴502卡滞不能旋转。动力轮506和动力轴502的连接方式是采取花键轴、孔连接,动力轮506和动力轴502同步旋转;动力轴有三个轴承支撑,分別有轴承5071、轴承5072、轴承5073,安装在动力轴502上的螺旋锥齿轮504也同步旋转;齿轮504和齿轮505是一对螺旋锥齿轮啮合传动,螺旋锥齿轮505安裝在输出轴503上,带动输出轴503旋转输出动力,输出轴503有两个轴承支撑,分别为轴承5081、轴承5082,这样的装置使轴杆旋转更加轻便灵活、稳定、并且轴杆上安装有防水密封圈510。输出轴503另一端设计有扁尾孔,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插头601插入动力头的输出端插座内,软轴线管芯扁尾头6041,插入输出轴503端部的扁尾孔里,锁紧插头防脱螺柄514,动力头5输出旋转动力,通过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把动力传动给舵板式螺旋推进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A和图3B所示,所述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6包括第一端插头601、第二端插头602、软轴线管607芯603、包覆软轴线管芯604的软轴线管607、弹片式防脱销606、第一轴芯扁尾6041以及第二轴芯扁尾6042;所述第一端插头601、第二端插头602分别与动力头5或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插装连接,所述第一轴芯扁尾6041以及第二轴芯扁尾6042分别与动力头5或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用于传输动力。软轴线管芯604包括第一轴芯扁尾6041以及第二轴芯扁尾6042。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及原理在于:
动力头5和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的动力是由软轴线管6连接并传送的,软轴线管6两端有第一端插头601和第二端插头602、有软轴线管芯603、软轴线管构成,第一端插头601和第二端插头602的插头孔内安装有弹片式防脱销606,当插头插入插座时,防脱销会自动弹入定位孔卡紧,使插头防止转动和脱出,插头外径上安装有密封圈605防止水进入内部,软轴线管芯603的两端分别装有第一轴芯扁尾6041和第二轴芯扁尾6042,两端的第一端插头601和第二端插头602分别插入动力头5和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的各自插座上,软轴线管芯两端的第一轴芯扁尾6041和第二轴芯扁尾6042分别插进输出轴503和传动轴806端部的扁尾孔内,使动力头5的动力通过软轴线管6传送到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中的动力头可以替换为电动机、燃烧机等等,其中电动机或者燃烧机具有输出转接头,输出转接头与软轴线管插装连接,输出头具有扁尾孔,使得软轴线管芯扁头能够插入至扁尾孔内,进而达到电动机、燃烧机输出的动力通过输出转接头经过软轴在把动力输出给舵板式螺旋推进器,使舵板式螺旋推进器产生推动力。在该实施例中如果采用电动机则其配置有供电电瓶,并且还包括控制器,通过无级变速的形式控制电动机进行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A和4B所示,所述推进器防撞吊架7包括吊架座701、防脱螺柄702、悬吊槽703、前轮卡箍704、锁紧螺栓705、蝶形螺帽706以及转向连板安装丝孔707;前轮卡箍704安装在前轮的下方,并将锁紧螺栓705上的蝶形螺帽706锁紧,使推进器防撞吊架7吊装在前轮下方,推进器防撞吊架7的底面有一个转向连板安装丝孔707与前支架上的转向连板连接;螺旋推进器8尾部的悬吊轴805安装在防撞吊架上的悬吊槽703内,并锁紧防脱螺柄702,形成以旋吊轴为旋转中心旋转。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及原理在于,舵板式推进器防撞吊架7的主要功能是吊装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其结构优点是:将前轮卡箍704安装在前轮9的下方,并将锁紧螺栓705上的蝶形螺帽706锁紧,使防撞吊架吊装在前轮下方,吊架座底面有一个转向连板安装丝孔707与前支架上的转向连板304连接,连板是左右活动关节状态,使得吊架7左右转向灵活自如,通过自行车2车把的左右转动,改变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的导航推进方向,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尾部的悬吊轴805是安装在防撞吊架上的悬吊槽703内,并锁紧防脱螺柄702,形成以旋吊轴805为旋转中心旋转;当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在水中做正常推进航行时,推进器舵板尾部与吊架设有调整限位块804限位,使推进器形成一个正确的推进姿态,当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遇到水中障碍物而发生碰撞时,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处于航行的反方向自由旋转状态,使防撞吊架起到了保护了推进器的作用,从而避免了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损坏和船体卡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A和5B所示,所述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包括舵板体801和螺旋推进器体;所述舵板体801内部设置有传动轴806管、传动轴806、第三螺旋减速锥齿轮808;所述螺旋推进器8体内设置有第四螺旋减速锥齿轮809、螺旋桨803轴,所述螺旋桨803轴与外露于螺旋推进器8体的螺旋桨803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806位于传动轴806管内接收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6传输的动力并通过第三螺旋减速锥齿轮808、第四螺旋减速锥齿轮809及螺旋桨803轴传递至螺旋桨803使其进行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及原理在于:
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的外形是采取扁平流线型设计,舵板体801和螺旋推进器体802的流线型起到了一定的导航作用,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尾部的悬吊轴805安装在防撞吊架上的悬吊槽703内,并锁紧防脱螺柄702,形成以旋吊轴805为旋转中心旋转;当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在水中做正常推进运行时,推进器舵板尾部与吊架设有调整限位块804限位,利用调整块804可以适当调整舵板式螺旋推进器的合理入水角度和深度,使螺旋桨的推力效率达到最大化。使推进器形成一个正确的推进航行姿态,动力头5的处动力通过软轴线管6传送到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上,通过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插头602插入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的输入端插座内,防脱销606自动进入定位销孔里,软轴线管芯扁头6042,插入传动轴806端部的扁尾孔里,使传动轴806接受到旋转动力,传动轴806前端装有密封座812和密封圈813,密封座安装在传动轴管810内部的前端。传动轴806安装有两个轴承814和815做支撑,轴承814也安装在传动轴管810内部的前端,轴承815安装在螺旋推进器体802的内部,传动轴806的尾部安装有螺旋减速锥齿轮808,螺旋减速锥齿轮808和809是一对啮合传动齿轮,螺旋减速锥齿轮809是安装在螺旋桨轴807上,螺旋桨轴807安装有两个轴承816和817做支撑,轴承816安装在螺旋推进器体802的内部,轴承817安装在轴承座819内部,螺旋桨轴807还装有防水密封圈818,防水密封圈818也装在轴承座819内部,螺旋桨轴807端部安装了螺旋桨803,当传动轴806接受到旋转动力时,通过螺旋减速锥齿轮808和809的啮合传动给螺旋桨轴807旋转,使安装在螺旋桨轴807上的螺旋桨803旋转产生推动力。通过自行车2车把的左右转动,改变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的导航推进方向。其特点是左右转向更加灵活、推力强劲,达到航行自如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浮筒1包括左浮筒和右浮筒。所述前支架包括前横梁301、浮筒托架302、前立柱303、转向连杆304、连接块305、防脱销钉306以及斜梁卡箍307;所述前横梁301整体横向设置,局部呈山字形设置,前立柱303垂直于前横梁301的中部固定连接,在前横梁301的底部设置有左和右卡箍407,在前横梁的两侧设置的浮筒托架302分别与左浮筒和右浮筒的前部进行固定,所述前横梁301的中部通过连接块305与转向连杆304一端进行连接,所述转向连杆304的另一端与推进器防撞吊架7底面的转向连接丝孔连接来实现转动方向。所述后支架4包括后横梁401、浮筒托架402、左和右连接座403、左和右后立柱404、防脱销钉405、自定位销406以及左和右卡箍407;所述左和右后立柱403分别垂直后横梁并相对于后横梁的中线对称设置,左和右后立柱404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左和右连接座403,左和右连接座403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左和右卡箍407;在后横梁4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浮筒托架402,浮筒托架402设置有防脱销孔,在后横梁401的中部设置有自定位销406。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及原理在于:
前后支架采用金属管制作,支架配置为套管结构,前支架3安装在自行车2前端,浮筒托架302插入前横梁301两端,利用自定位销307自动定位卡紧,前立柱303分别插入前横梁301上插口和自行车2斜梁卡箍插口,通过自定位销307自行锁紧,连接块305安装在前横梁301中间位置,转向连杆304一端与连接块305连接,另一端与推进器防撞吊架7底面转向连接丝孔连接来实现转动方向,后支架4安装在自行车2的后端,浮筒托架402分别插入后横梁401的两端,利用自定位销406卡紧,左、右立柱404和左和右连接座403、左、右上卡箍407和左、右下卡箍408组合好了以后,分别安装在后横梁401的上插孔内,利用自定位销406卡紧,而后将左、右上卡箍407和左、右下卡箍408分别锁紧在自行车2的后端两侧横梁上。最后将前支架3、后支架4上的左右浮筒托架302和左右浮筒托架402分别插入左、右浮筒1上的插装耳里,并插入防脱销钉,保证了安全性和稳定性,其特点是拆装方便、快捷。
在使用过程中,先将动力头5通过动力头锁紧架513安装在自行车2后架合适的位置上,使动力轮506与后轮10接触,利用轴向锁紧手柄512和径向锁紧螺柄515调整到适当的摩擦力度并锁紧;蹬踏自行车2后轮4旋转时带动动力轮506旋转,插拔式防脱软轴插头601插入动力头5的输出端插座内,软轴芯扁尾头6041,插入输出轴503端部的扁尾孔里,锁紧插头防脱螺柄514,动力头5输出旋转动力,通过插拔式防脱软轴把动力传动给舵板式螺旋推进器,也可将插拔式防脱软轴插头602插入到与其配套的自行车动力充气机的插座孔里,给浮筒充气,将两个浮筒平摊与地面,给两个浮筒充气,将插拔式防脱软轴插头602插入与其配套的自行车动力充气机插座孔里,然后再将充气机出气管接口与浮筒进气口连接,蹬踏自行车使动力头输出动力通过软轴将动力传给充气机给浮筒进行充气,也可采取其他充气方式给浮筒充气。
浮筒充满气后,将前支架3安装在自行车2车架的前端固定锁紧,后支架4安装在自行车2车架的后端固定锁紧,浮筒上贴装有对称的插装耳,左、右浮筒托架302插入浮筒的前端左右安装耳里,插入防脱销;左、右浮筒托架402插入浮筒的后端左右安装耳里,插入防脱销。
再将推进器防撞吊架7的前轮卡箍704安装在自行车2的前轮9的下方,并将锁紧螺栓705上的蝶形螺帽706锁紧,吊架座底面有一个转向连板安装丝孔707与前支架上的转向连板304连接,连板是左右活动关节状态,使得吊架7左右转向灵活自如,通过自行车2车把的左右转动,改变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的导航推进方向。
将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的尾部悬吊轴805安装在防撞吊架上的悬吊槽703内,并锁紧防脱螺柄702,形成以旋吊轴805为旋转中心旋转;当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在水中做正常推进航行时,推进器舵板尾部与吊架设有调整限位块804限位,并利用调整块804调整舵桨适当的入水角度和深度,使推进器形成一个正确的推进姿态,使螺旋桨的推力效率达到最大化。当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遇到水中障碍物而发生碰撞时,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处于航行的反方向自由旋转状态,使防撞吊架起到了保护了推进器的作用,从而避免了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损坏和船体卡停。
动力头5的动力通过软轴6传送到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上,通过插拔式防脱软轴插头602插入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的输入端插座内,防脱销606自动进入定位销孔里,软轴芯扁尾头6042,插入传动轴806端部的扁尾孔里,使传动轴806接受到旋转动力,传动轴806的尾部安装有螺旋减速锥齿轮808,螺旋减速锥齿轮808和809是一对啮合传动齿轮,螺旋减速锥齿轮809是安装在螺旋桨轴807上,螺旋桨轴807端部安装了螺旋桨803,当传动轴806接受到动力头5的旋转动力时,通过螺旋减速锥齿轮808和809的啮合传动给螺旋桨轴807旋转,使安装在螺旋桨轴807上的螺旋桨803旋转产生推动力。通过自行车2车把的左右转动,改变舵板式螺旋推进器8的导航推进方向。其特点是左右转向更加灵活、推力强劲,达到航行自如的目的。安装完毕后,将整套装置一同放入水中,进行自由骑行,开始你的水上之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上骑行装置包括蓄电池、控制器以及电动机,电动机与软轴插头匹配的电动机输出转接头,通过蓄电池供电给控制器及电动机,电机把动力通过输出转接头经过软轴把动力输出给舵板式螺旋推进器,使舵板式螺旋推进器产生推动力。
所述蓄电池连接有供电电路,如图7所示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供电电路包括EMC和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整流电源、DC/DC转换单元,第二整流单元、充电单元、保护单元,220V交流输入与EMC和第一控制单元电连接,EMC和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一整流电源电连接,形成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直流电压输出与DC/DC转换单元电连接,经DC/DC转换单元形成高频交流输出,高频交流输出与第二整流单元电连接,由第二整流单元与充电单元电连接。所述的充电单元与保护单元电连接,保护单元和DC/DC转换单元共同构成具有过流、过压、过热和欠压保护的供电电路;所述的DC/DC转换单元包括一个调节变压器T2,调节变压器T2有两组次级输出,第一组次级输出通过第二级整流电路后作为供电电路,蓄电池充电使用;另一端与芯片的D端电连接,在第一整流电源的输出正端和芯片的D端串接有稳压管和反相连接的二极管D3,稳压管和反相连接的二极管D3连接点与第一整流电源的输出正端由电阻R2和电容C3串联连接接的阻容回路;所述的保护单元包括光电耦合器、充电回路取样电路,充电回路取样电路是由稳压管、限流电阻R5、电阻R6和光电耦合器的发光管串接构成,充电回路取样电路并接在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光电耦合器的光电接收管的发射极与芯片的控制端C端电连接,芯片端与芯片的F端短路连接,连接点与地回路之间并接有电阻R4和电容C7的串接回路,电阻R4和电容C7的串接回路并接一电容C8。
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由供电电路负载引起的电流、电压变化或环境引起的电流、电压变化通过光电耦合器反馈到芯片的控制端C,由芯片调节变压器T2的振荡频率达到稳流、稳压的目的。采用光电耦合器反馈由负载引起的电流、电压变化或环境引起的电流、电压变化完全隔离了第一整流单元,在芯片的控制端C与负电源之间有小于10Ω的电阻和串接的电解电容,消除控制端C交流电压的影响,而芯片和一个调节变压器T2构成具有过流、过压、过热和欠压保护的供电电路可以输出快速充电所需的电流,在快速充电情况下,能保证充电电流平稳、不受输入电压和环境温度的影响。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水上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筒、自行车、安装支架以及动力装置;
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整体呈T型设置,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上部分别与自行车进行固定,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下部的浮筒托架分别与浮筒的上部弧面固定;
所述自行车包括前轮、后轮和车体框架,所述前轮和后轮分别与车体框架滚动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动力头、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推进器防撞吊架以及舵板式螺旋推进器,所述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的两端的插头分别与动力头以及舵板式螺旋推进器插装连接,所述动力头、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随车体框架自由走向,所述推进器防撞吊架与前轮的下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舵板式螺旋推进器吊装在防撞吊架的底部;所述动力头包括动力头体、动力轴、输出轴、第一螺旋减速锥齿轮、第二螺旋减速锥齿轮、动力轮、软轴线管芯扁尾、软轴线管插头以及止位销;自行车的轮胎与动力轮产生摩擦使动力轮进行转动,动力轮将动力依次传递至动力轴、第一螺旋减速锥齿轮、第二螺旋减速锥齿轮、输出轴、软轴线管芯扁尾以及软轴线管插头;所述动力头还设置有轴向锁紧手柄、动力头锁紧架、插头防脱螺柄、径向锁紧螺柄、右端盖以及左端盖;
所述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包括第一端插头、第二端插头、软轴线管芯、包覆软轴线管芯的软轴线管、密封圈、弹片式防脱销、第一轴芯扁尾以及第二轴芯扁尾;所述第一端插头、第二端插头分别与动力头或舵板式螺旋推进器插装连接,所述第一轴芯扁尾以及第二轴芯扁尾分别插装在动力头输出端或舵板式螺旋推进器输入端的扁尾孔内用于传输动力;
所述推进器防撞吊架包括吊架座、防脱螺柄、悬吊槽、前轮卡箍、锁紧螺栓、蝶形螺帽以及转向连板安装丝孔;前轮卡箍安装在前轮的下方,并将锁紧螺栓上的蝶形螺帽锁紧,使推进器防撞吊架吊装在前轮下方,推进器防撞吊架的底面有一个转向连板安装丝孔与前支架上的转向连板连接;螺旋推进器尾部的悬吊轴安装在防撞吊架上的悬吊槽内,并锁紧防脱螺柄,形成以旋吊轴为旋转中心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舵板式螺旋推进器包括舵板体和螺旋推进器体;
所述舵板体内部设置有传动轴管、传动轴、第三螺旋减速锥齿轮;
所述螺旋推进器体内设置有第四螺旋减速锥齿轮、螺旋桨轴,所述螺旋桨与露出螺旋推进器体外的螺旋桨轴销子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轴位于传动轴管内接收插拔式防脱软轴线管传输的动力并通过第三螺旋减速锥齿轮、第四螺旋减速锥齿轮及螺旋桨轴传递至螺旋桨使其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筒包括左浮筒和右浮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支架包括前横梁、浮筒托架、前立柱、转向连杆、连接块、防脱销钉以及斜梁卡箍;
所述前横梁整体横向设置,局部呈山字形设置,前立柱垂直于前横梁的中部固定连接,在前横梁的底部设置有卡箍,在前横梁的两侧设置的浮筒托架分别与左浮筒和右浮筒的前端进行固定,所述前横梁的中部通过连接块与转向连板进行固定,所述转向连板的另一端与推进器防撞吊架底面的安装丝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支架包括后横梁、浮筒托架、左和右连接座、左和右后立柱、防脱销钉、自定位销以及左和右卡箍;
所述左和右后立柱分别垂直后横梁并相对于后横梁的中线对称设置,左和右后立柱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左和右连接座,左和右连接座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左和右卡箍;
在后横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浮筒托架分别与左浮筒和右浮筒的后端进行固定,浮筒托架设置有防脱销孔,在后横梁的中部设置有自定位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上骑行装置包括蓄电池、控制器以及电动机,电动机与软轴插头匹配的电动机输出转接头,通过蓄电池供电给控制器及电动机,电机把动力通过输出转接头经过软轴把动力输出给舵板式螺旋推进器,使舵板式螺旋推进器产生推动力;
所述蓄电池连接有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EMC 和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整流电源、DC/DC 转换单元,第二整流单元、充电单元、保护单元,220V交流输入与EMC和第一控制单元电连接,EMC和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一整流电源电连接,形成 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直流电压输出与 DC/DC 转换单元电连接,经 DC/DC 转换单元形成高频交流输出,高频交流输出与第二整流单元电连接,由第二整流单元与充电单元电连接;
所述的充电单元与保护单元电连接,保护单元和DC/DC 转换单元共同构成具有过流、过压、过热和欠压保护的供电电路;所述的DC/DC转换单元包括一个调节变压器T2,调节变压器T2有两组次级输出,第一组次级输出通过第二级整流电路后作为供电电路,蓄电池充电使用;另一端与芯片的D端电连接,在第一整流电源的输出正端和芯片的D端串接有稳压管和反相连接的二极管D3,稳压管和反相连接的二极管D3连接点与第一整流电源的输出正端由电阻 R2和电容C3串联连接接的阻容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上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保护单元包括光电耦合器、充电回路取样电路,充电回路取样电路是由稳压管、限流电阻 R5、电阻R6和光电耦合器的发光管串接构成,充电回路取样电路并接在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光电耦合器的光电接收管的发射极与芯片的控制端C端电连接,芯片端与芯片的F端短路连接,连接点与地回路之间并接有电阻 R4和电容C7的串接回路,电阻R4和电容C7的串接回路并接一电容C8。
CN201910216929.0A 2019-03-21 2019-03-21 水上骑行装置 Active CN1098500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6929.0A CN109850088B (zh) 2019-03-21 2019-03-21 水上骑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6929.0A CN109850088B (zh) 2019-03-21 2019-03-21 水上骑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50088A CN109850088A (zh) 2019-06-07
CN109850088B true CN109850088B (zh) 2023-08-22

Family

ID=66901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6929.0A Active CN109850088B (zh) 2019-03-21 2019-03-21 水上骑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50088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26423A (ko) * 2007-09-10 2009-03-13 송용화 수상이동기구
CN101716986A (zh) * 2009-07-09 2010-06-02 袁宏 水上自行车
CN102501950A (zh) * 2011-11-17 2012-06-20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水翼自行车
CN104968562A (zh) * 2012-10-02 2015-10-07 贤振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水上自行车以及水上自行车驱动外壳
CN105151244A (zh) * 2015-09-30 2015-12-16 唐海波 自行车水上套装
CN106697214A (zh) * 2016-01-21 2017-05-24 合肥兰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水上自行车
CN107249979A (zh) * 2014-12-23 2017-10-13 席勒运动公司 水上自行车
CN107672759A (zh) * 2017-09-15 2018-02-09 成都骑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桨座及水上骑行装置
US9908602B1 (en) * 2015-11-02 2018-03-06 Mounir Njah Water bike
CN208119395U (zh) * 2017-06-07 2018-11-20 江苏共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水上脚踏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26423A (ko) * 2007-09-10 2009-03-13 송용화 수상이동기구
CN101716986A (zh) * 2009-07-09 2010-06-02 袁宏 水上自行车
CN102501950A (zh) * 2011-11-17 2012-06-20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水翼自行车
CN104968562A (zh) * 2012-10-02 2015-10-07 贤振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水上自行车以及水上自行车驱动外壳
CN107249979A (zh) * 2014-12-23 2017-10-13 席勒运动公司 水上自行车
CN105151244A (zh) * 2015-09-30 2015-12-16 唐海波 自行车水上套装
US9908602B1 (en) * 2015-11-02 2018-03-06 Mounir Njah Water bike
CN106697214A (zh) * 2016-01-21 2017-05-24 合肥兰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水上自行车
CN208119395U (zh) * 2017-06-07 2018-11-20 江苏共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水上脚踏艇
CN107672759A (zh) * 2017-09-15 2018-02-09 成都骑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桨座及水上骑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50088A (zh) 2019-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17398B1 (en) Human-powered or human-assisted energy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energy storage means and improved efficiency
CN108945347B (zh) 一种水下救援装备
US7690958B2 (en) Personal propulsion device with hands free control
CN113120198A (zh) 一种水下探测机器人
CN105151244A (zh) 自行车水上套装
US3844246A (en) Amphibious bicycle
CN109850088B (zh) 水上骑行装置
CN203854439U (zh) 水陆两用摩托车
CN210000509U (zh) 水上骑行装置
US10752322B2 (en) Recreational canopy with pedal driven generator
CN205872249U (zh) 防摔装置及具有该防摔装置的两轮车
KR100646200B1 (ko) 수상 자전거
US7247070B2 (en) Portable ice rescue craft
CN204870408U (zh) 水陆两用电动助力自行车
KR101246263B1 (ko) 조립식 수륙양용 자전거
CN206494080U (zh) 下滑式船载工作艇自动收放装置
CN112874727A (zh) U型水上救援机器人
CN204249764U (zh) 太阳能可充电式水陆两用电动自行车
US8790145B2 (en) Emergency drive unit for water vessel
CN201179823Y (zh) 水陆两用自行车
KR101650771B1 (ko) 선박의 수륙양용을 위한 선체 부착형 육상구동장치
CN204916105U (zh) 自行车水上套装
KR200391586Y1 (ko) 수상 자전거
CN105539773A (zh) 一种水上救生装置
CN101623990A (zh) 水陆两用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