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3711B - 再液化蒸发气体的设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再液化蒸发气体的设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3711B
CN109843711B CN201680089668.5A CN201680089668A CN109843711B CN 109843711 B CN109843711 B CN 109843711B CN 201680089668 A CN201680089668 A CN 201680089668A CN 109843711 B CN109843711 B CN 1098437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boil
intercooler
storage tank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96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3711A (zh
Inventor
李承哲
金善塡
崔东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hua Oce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ewoo Shipbuilding and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ewoo Shipbuilding and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ewoo Shipbuilding and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43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3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3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37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5/00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 B63B25/02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 B63B25/08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fluid
    • B63B25/12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fluid closed
    • B63B25/16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fluid closed heat-insula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J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R SEPARATION OF GASES OR GASEOUS OR LIQUEFIED GASEOUS MIXTURES BY PRESSURE AND COLD TREATMENT OR BY BRINGING THEM INTO THE SUPERCRITICAL STATE
    • F25J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 F25J1/000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luid to be liquefied
    • F25J1/0022Hydrocarbons, e.g. natural gas
    • F25J1/0025Boil-off gases "BOG" from stor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13/00Details of vessels or of the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vess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13/00Details of vessels or of the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vessels
    • F17C13/002Details of vessels or of the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vessels for vessels under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13/00Details of vessels or of the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vessels
    • F17C13/004Details of vessels or of the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vessels for large storage vessels not under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13/00Details of vessels or of the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vessels
    • F17C13/02Special adaptations of indica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equipment
    • F17C13/025Special adaptations of indica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equipment having the pressure as the parame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13/00Details of vessels or of the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vessels
    • F17C13/02Special adaptations of indica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equipment
    • F17C13/026Special adaptations of indica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equipment having the temperature as the parame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5/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filling containers with liquefied, solidified, or compressed gases under pressures
    • F17C5/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filling containers with liquefied, solidified, or compressed gases under pressures for filling with liquefied g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6/00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illing vessels not under pressure with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9/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charging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rom vessels not under pressure
    • F17C9/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charging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rom vessels not under pressure with change of state, e.g. vapori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J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R SEPARATION OF GASES OR GASEOUS OR LIQUEFIED GASEOUS MIXTURES BY PRESSURE AND COLD TREATMENT OR BY BRINGING THEM INTO THE SUPERCRITICAL STATE
    • F25J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 F25J1/003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cold generation within the liquefaction unit for compensating heat leaks and liquid production
    • F25J1/003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cold generation within the liquefaction unit for compensating heat leaks and liquid production using the feed stream itself or separated fractions from it, i.e. "internal refrigeration"
    • F25J1/004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cold generation within the liquefaction unit for compensating heat leaks and liquid production using the feed stream itself or separated fractions from it, i.e. "internal refrigeration" by flash gas recove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J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R SEPARATION OF GASES OR GASEOUS OR LIQUEFIED GASEOUS MIXTURES BY PRESSURE AND COLD TREATMENT OR BY BRINGING THEM INTO THE SUPERCRITICAL STATE
    • F25J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 F25J1/003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cold generation within the liquefaction unit for compensating heat leaks and liquid production
    • F25J1/003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cold generation within the liquefaction unit for compensating heat leaks and liquid production using the feed stream itself or separated fractions from it, i.e. "internal refrigeration"
    • F25J1/004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cold generation within the liquefaction unit for compensating heat leaks and liquid production using the feed stream itself or separated fractions from it, i.e. "internal refrigeration" by liquid expansion with extraction of wor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J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R SEPARATION OF GASES OR GASEOUS OR LIQUEFIED GASEOUS MIXTURES BY PRESSURE AND COLD TREATMENT OR BY BRINGING THEM INTO THE SUPERCRITICAL STATE
    • F25J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 F25J1/003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cold generation within the liquefaction unit for compensating heat leaks and liquid production
    • F25J1/003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cold generation within the liquefaction unit for compensating heat leaks and liquid production using the feed stream itself or separated fractions from it, i.e. "internal refrigeration"
    • F25J1/0045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cold generation within the liquefaction unit for compensating heat leaks and liquid production using the feed stream itself or separated fractions from it, i.e. "internal refrigeration" by vaporising a liquid return strea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J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R SEPARATION OF GASES OR GASEOUS OR LIQUEFIED GASEOUS MIXTURES BY PRESSURE AND COLD TREATMENT OR BY BRINGING THEM INTO THE SUPERCRITICAL STATE
    • F25J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 F25J1/0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requiring the use of refrigeration, e.g. of helium or hydrogen ; Details and kind of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used; Integration with other units or processes; Controlling aspects of the process
    • F25J1/0201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requiring the use of refrigeration, e.g. of helium or hydrogen ; Details and kind of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used; Integration with other units or processes; Controlling aspects of the process using only internal refrigeration means, i.e. without external refrigeration
    • F25J1/020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requiring the use of refrigeration, e.g. of helium or hydrogen ; Details and kind of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used; Integration with other units or processes; Controlling aspects of the process using only internal refrigeration means, i.e. without external refrigeration in a quasi-closed internal refrigeration loo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J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R SEPARATION OF GASES OR GASEOUS OR LIQUEFIED GASEOUS MIXTURES BY PRESSURE AND COLD TREATMENT OR BY BRINGING THEM INTO THE SUPERCRITICAL STATE
    • F25J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 F25J1/0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requiring the use of refrigeration, e.g. of helium or hydrogen ; Details and kind of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used; Integration with other units or processes; Controlling aspects of the process
    • F25J1/0243Start-up or control of the process;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used; Details of the refrigerant compression system used
    • F25J1/0244Operation; Control and regulation; Instrumen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J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R SEPARATION OF GASES OR GASEOUS OR LIQUEFIED GASEOUS MIXTURES BY PRESSURE AND COLD TREATMENT OR BY BRINGING THEM INTO THE SUPERCRITICAL STATE
    • F25J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 F25J1/0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requiring the use of refrigeration, e.g. of helium or hydrogen ; Details and kind of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used; Integration with other units or processes; Controlling aspects of the process
    • F25J1/0243Start-up or control of the process;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used; Details of the refrigerant compression system used
    • F25J1/0257Construction and layout of liquefaction equipments, e.g. valves, machines
    • F25J1/0262Details of the cold heat exchang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J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R SEPARATION OF GASES OR GASEOUS OR LIQUEFIED GASEOUS MIXTURES BY PRESSURE AND COLD TREATMENT OR BY BRINGING THEM INTO THE SUPERCRITICAL STATE
    • F25J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 F25J1/0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or solidifying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requiring the use of refrigeration, e.g. of helium or hydrogen ; Details and kind of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used; Integration with other units or processes; Controlling aspects of the process
    • F25J1/0243Start-up or control of the process;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used; Details of the refrigerant compression system used
    • F25J1/0257Construction and layout of liquefaction equipments, e.g. valves, machines
    • F25J1/0275Construction and layout of liquefaction equipments, e.g. valves, machines adapted for special use of the liquefaction unit, e.g. portable or transportable devices
    • F25J1/0277Offshore use, e.g. during shipping
    • F25J1/0278Unit being stationary, e.g. on floating barge or fixed platfor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27/00Transfer of fluids, i.e. method or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fluid; Heat exchange with the fluid
    • F17C2227/01Propulsion of the fluid
    • F17C2227/0128Propulsion of the fluid with pumps or compressors
    • F17C2227/0171Arrangement
    • F17C2227/0185Arrangement comprising several pumps or compres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50/00Accessories; Control means; Indica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of parameters
    • F17C2250/0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of parameters as output values
    • F17C2250/0689Method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65/00Effects achieved by gas storage or gas handling
    • F17C2265/03Treating the boil-off
    • F17C2265/032Treating the boil-off by recovery
    • F17C2265/033Treating the boil-off by recovery with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65/00Effects achieved by gas storage or gas handling
    • F17C2265/03Treating the boil-off
    • F17C2265/032Treating the boil-off by recovery
    • F17C2265/037Treating the boil-off by recovery with pressuri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65/00Effects achieved by gas storage or gas handling
    • F17C2265/03Treating the boil-off
    • F17C2265/032Treating the boil-off by recovery
    • F17C2265/038Treating the boil-off by recovery with expand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70/00Applications
    • F17C2270/01Applications for fluid transport or storage
    • F17C2270/0102Applications for fluid transport or storage on or in the water
    • F17C2270/0105Shi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J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R SEPARATION OF GASES OR GASEOUS OR LIQUEFIED GASEOUS MIXTURES BY PRESSURE AND COLD TREATMENT OR BY BRINGING THEM INTO THE SUPERCRITICAL STATE
    • F25J2250/00Details related to the use of reboiler-condensers
    • F25J2250/02Bath type boiler-condenser using thermo-siphon effect, e.g. with natural or forced circulation or pool boiling, i.e. core-in-kettle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J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R SEPARATION OF GASES OR GASEOUS OR LIQUEFIED GASEOUS MIXTURES BY PRESSURE AND COLD TREATMENT OR BY BRINGING THEM INTO THE SUPERCRITICAL STATE
    • F25J2290/00Other 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5J2200/00 - F25J2280/00
    • F25J2290/34Details about subcooling of liq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再液化蒸发气体的设备及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再液化用于船舶的蒸发气体的设备存储槽,其包括:压缩单元,用于压缩从存储槽排放的蒸发气体;以及换热器,用于使由压缩单元压缩的压缩蒸发气体与从存储槽排放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其中再液化用于船舶的蒸发气体的设备更包括:第一膨胀装置,用于将穿过换热器的蒸发气体划分成包含第一气流及第二气流的至少两个气流并使所划分的第一气流膨胀;第一中间冷却器,用于通过使用由膨胀装置膨胀的第一气流作为制冷剂冷却在划分第一气流之后剩余的第二气流;以及接收器,用于接收已穿过第一中间冷却器的第二气流,其中压缩单元的下游压力由从接收器排出的气流控制。

Description

再液化蒸发气体的设备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液化用于船舶的液化气存储槽中所产生的蒸发气体的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天然气液化并且以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的形式长距离运输。液化天然气通过在大气压下将天然气冷却到约-163℃的极低温度来获得,且与呈气相的天然气相比,因为液化天然气的体积大大减小,所以非常适合于由海路长距离运输。
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LPG)也被称为液化丙烷气体(LiquefiedPropane Gas;LNG)并且通过使与粗油一起从油田获得的天然气冷却到-200℃或通过在室温下在约7个大气压至10个大气压下压缩天然气来获得。
石油气体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等构成。当丙烷在约15℃下液化时,丙烷的体积减小到约1/260,并且当丁烷在约15℃下液化时,丁烷的体积减小到约1/230。因此,石油气体为方便存储及运输起见以液化石油气的形式使用。
一般来说,液化石油气具有比液化天然气更高的热值且含有大量组分,所述组分具有比液化天然气的组分更高的分子量。因此,液化石油气比液化天然气更容易液化及气化。
液化气,例如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等,存储在转移到陆地上的需求场所的罐中,并且即使当存储槽隔热时,对于完全阻隔外部热量仍存在限制。因此,液化天然气在存储槽中通过传递到存储槽中的热量连续地汽化。在存储槽中汽化的液化天然气被称为蒸发气体(boil-off gas,BOG)。
如果存储槽中的压力因蒸发气体的产生而超过预定压力,那么蒸发气体从存储槽排出以用作用于发动机的燃料或经再液化且返回到存储槽。
为了再液化含有乙烷乙烯等等作为主要组分并在蒸发气体当中具有低沸点的蒸发气体(下文称为“乙烷蒸发气体”),相比再液化具有约-25℃的液化点的液化石油气的蒸发气体的情况,乙烷蒸发气体必须冷却到约-100℃或更低温度并因此需要额外低温热量。因此,将用于供应额外低温热量的单独的独立低温热量供应循环添加到LPG再液化系统以用于乙烷再液化过程中。将一般丙烯冷却循环用于低温热量供应循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另一方面,尽管存在通过压缩液化气存储槽中所产生的蒸发气体及使一些压缩蒸发气体膨胀以使用膨胀的蒸发气体作为压缩蒸发气体的制冷剂来再液化蒸发气体的方法,但在无单独敌独立低温热量供应循环(例如丙烷制冷循环)的情况下,无法实现具有低沸点的乙烷的再液化。
然而,在包含存储槽的船舶中使用将液化气存储槽中所产生的蒸发气体(尤其具有低沸点的乙烷)再液化的单独的独立低温热量供应循环可能导致用于安装额外循环的空间及成本(CAPEX)以及包含能耗的操作成本(OPEX)的增加。
因此,本发明已考虑解决所属领域中的这些问题并旨在提供一种在无需添加单独的独立低温热量供应循环的情况下再液化由液化气产生的具有低沸点的蒸发气体的设备及方法。
[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再液化用于船舶的液化气存储槽中所产生的蒸发气体的设备包含:压缩机,压缩从存储槽排出的蒸发气体;换热器,进行由压缩机压缩的蒸发气体与从存储槽排出的蒸发气体的热交换,已穿过换热器的蒸发气体被划分成包含第一气流及第二气流的至少两个气流;第一膨胀单元,使第一气流膨胀;第一中间冷却器,使用由第一膨胀单元膨胀的第一气流作为制冷剂冷却划分成至少两个气流之后剩余的第二气流;以及接收器,接收已穿过第一中间冷却器的第二气流,其中压缩机下游的压力由接收器控制。
所述设备可能更包含压力控制管线,其通过从接收器排出流体来调节接收器的压力,其中通过压力控制管线排出的流体返回到液化气存储槽或从液化气存储槽排除。
所述设备可能更包含液位控制管线,其通过从接收器排出流体来调节接收器的液位,其中通过液位控制管线排出的至少一些流体返回到液化气存储槽。
所述设备可能更包含第三膨胀单元,其设置在液位控制管线上并使沿着液位控制管线返回到液化气存储槽的流体膨胀。
压缩机下游的压力可能处于40绝压巴至100绝压巴范围内。
由压缩机压缩的蒸发气体可能具有80℃至130℃的温度。
所述设备可能更包含后冷却器,其设置在压缩机下游并冷却由压缩机压缩的蒸发气体,其中由后冷却器冷却的蒸发气体具有12℃至45℃的温度。
由第一膨胀单元膨胀的蒸发气体可能具有4绝压巴至15绝压巴的压力。
所述设备可能更包含:第二膨胀单元,其设置在液位控制管线上,所述第二膨胀单元将从接收器排出的流体划分成包含第三气流及第四气流的至少两个气流并使第三气流膨胀;以及第二中间冷却器,其使用由第二膨胀单元膨胀的第三气流作为制冷剂冷却划分成所述至少两个气流之后剩余的第四气流,其中已穿过第二中间冷却器的第四气流返回到液化气存储槽,且已穿过第二中间冷却器的第三气流经供应到压缩机。
由第二膨胀单元膨胀的蒸发气体可能具有2绝压巴至5绝压巴的压力。
所述压缩机可能为包含多个压缩机的多阶段压缩机,且已穿过第一中间冷却器的第一气流及已穿过第二中间冷却器的第三气流中的每一个可以供应在多个压缩机中的任一个的下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再液化用于船舶的液化气存储槽中所产生的蒸发气体的方法包含:通过压缩机压缩由液化气产生的蒸发气体;使用由液化气产生的蒸发气体冷却压缩蒸发气体;将冷却的蒸发气体划分成第一气流及第二气流,接着使第一气流膨胀;使用膨胀的蒸发气体冷却第二气流;将冷却的第二气流供应到接收器;以及通过控制接收器的压力来控制压缩机下游的压力。
流体可以从接收器排出以待供应到存储槽,并且可以控制从接收器排出的流体以将接收器的内部压力或压缩机下游的压力维持在预设压力下。
压缩机下游的压力可以设定在40绝压巴至100绝压巴范围内。
流体可以从接收器排出并划分成第三气流及第四气流,所划分的第三气流可以膨胀以冷却第四气流,且冷却的第四气流可以供应到存储槽。
可以使冷却的第四气流膨胀并供应到存储槽,且可以测量接收器的液位以调节冷却的第四气流的膨胀程度。
可以使第一气流膨胀到4绝压巴至15绝压巴的压力,可以使第三气流膨胀到2绝压巴至5绝压巴的压力,且膨胀的第一气流及膨胀的第三气流可以在冷却第二气流及第四气流后供应到压缩机,并且第三气流供应在压缩机的比第一气流更远的下游。
由压缩机压缩的蒸发气体可以在与由液化气产生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之前冷却到12℃至4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再液化通过天然蒸发由液化气产生的蒸发气体的方法,所述液化气包括由乙烷、丙烷以及丁烷所构成的族群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其中通过压缩蒸发气体、进行压缩蒸发气体与未压缩蒸发气体之间的热交换以及使至少一些压缩蒸发气体膨胀以使膨胀蒸发气体与未膨胀蒸发气体之间至少进行一次热交换来将所有蒸发气体再液化。
再液化的蒸发气体可以存储在压力容器中以控制压力容器的内部压力,使得将压缩蒸发气体维持在预设压力下,直至压缩蒸发气体再液化并存储在压力容器中为止。
[有利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及方法可以通过省略单独的独立低温热量供应循环降低安装成本且适用于通过例如乙烷等蒸发气体的自身热交换来再液化蒸发气体,由此在无额外低温热量供应循环的情况下提供与典型再液化设备相同水平的再液化效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及方法可以减少组件数目并且可以通过省略单独的独立低温热量供应循环来尤其省略用于低温热量供应循环的压缩机,由此降低用于低温热量供应循环的操作的功耗。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及方法包含用于控制多阶段压缩机下游的压力,从而通过实现最优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改进制冷效果的接收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船舶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描绘再液化设备的COP根据蒸发气体压力的变化的图表。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船舶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用于船舶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用于船舶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用于船舶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用于船舶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最佳模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及方法可以按不同方式应用于海上系统及岸上,例如载有液化天然气货物的船舶,尤其配有存储低温液体货物或液化气的存储槽的所有类型的船只及船用结构,包含例如液化天然气载具及液化乙烷气体(LEG;Liquefied Ethane Gas)载具的船只以及例如FPSO及FSRU的船用结构。
另外,如本文所用,术语“气流”意味着沿着管线流动的流体,即蒸发气体,且每条管线中的流体可以取决于系统操作条件而呈液相、呈气/液混合相、呈气相或呈超临界流体相。
此外,下文描述的存储在用于船舶的存储槽10中的液化气在1个大气压下可能具有大于或等于约-110℃的沸点。另外,存储在存储槽10中的液化气可以是液化乙烷气体(LEG)或液化石油气(LPG)。另外,液化气或由液化气产生的蒸发气体可以包含至少一个由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以及重烃所构成的族群中选出的组分。
此外,应理解,可以按各种不同方式修改以下实施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此。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船舶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示意图。
参考图1,根据这个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用于再液化用于船舶的液化气存储槽10中所产生的蒸发气体,且包含压缩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的压缩机20及进行由压缩机20压缩的蒸发气体与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之间的热交换的换热器30。
根据这个实施例,存储槽10在存储槽10的压力因其中产生蒸发气体而达到预设安全压力以上时通过安全阀(未绘示)排出蒸发气体。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通过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再液化设备再液化并且随后返回到存储槽10。
根据这个实施例,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通过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再液化设备完全再液化,而不是用作船只中的发动机的燃料。在此,所有蒸发气体以液相或部分以气相回收到存储槽10,或至少一些蒸发气体在再液化设备中循环。
根据这个实施例,压缩机20可以是包含通过多个阶段压缩蒸发气体的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的多阶段压缩机20。在本文中,多阶段压缩机20将描述为四阶段压缩机20,其包含第一压缩机20a、第二压缩机20b、第三压缩机20c以及第四压缩机20d,如图1中所示。
根据这个实施例,多阶段压缩机20通过多个阶段(multistage)压缩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尽管蒸发气体在这个实施例中示出为由四个压缩机20a、20b、20c、20d进行四阶段压缩,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
多阶段压缩机20配有多个冷却器21a、21b、21c,所述冷却器设置在多个压缩机之间以降低蒸发气体的温度,蒸发气体在由每个压缩机压缩时温度及压力升高。举例来说,第一冷却器21a设置在第一压缩机20a与第二压缩机20b之间以降低蒸发气体的温度,蒸发气体在由第一压缩机20a压缩时温度及压力升高。
此外,后冷却器21d提供在多阶段压缩机20的最末压缩机的下游,在这个实施例中即第四压缩机20d的下游,以调节由多阶段压缩机20压缩的蒸发气体的温度并传送到换热器30。
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多阶段压缩机20的最末压缩机即第四压缩机20d压缩并从其排出的蒸发气体可能具有40绝压巴(bara)至100绝压巴的压力及80℃至130℃的温度。
举例来说,下表1显示出存储槽10中所产生及传送到多阶段压缩机20的第一到第四压缩机20a、20b、20c、20d中的每一个的蒸发气体的吸气压力及温度以及由第一到第四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并从其排出的蒸发气体的排气压力及温度。
表1
Figure GDA0002009767460000051
也就是说,在将存储槽10中所产生并具有约0.96绝压巴的压力及36.17℃的温度的蒸发气体传送到第一压缩机20a时,蒸发气体由第一压缩机20a压缩到约3.00绝压巴且温度在压缩期间升高到约123.30℃。蒸发气体在第一压缩机20a下游的第一冷却器21a中冷却到约40℃并且压力稍微降低到约2.76绝压巴。随后,将具有约40℃的温度及约2.76绝压巴的压力的蒸发气体传送到第二压缩机20b。通过重复这个过程,从第一压缩机20a排出的蒸发气体可能具有约83.51绝压巴的压力及约121.50℃的温度并且可以由换热器30上游的后冷却器21d进一步冷却。由后冷却器21d冷却并传送到换热器30的蒸发气体可能具有12℃至45℃的温度。
根据这个实施例,换热器30通过与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来冷却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的蒸发气体下文称为“气流a”。也就是说,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到较高压力的蒸发气体通过换热器30使用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作为制冷剂来降低温度。
另外,从存储槽10排出并具有低温的蒸发气体降低通过换热器30的气流a的温度,同时借此被加热,并且随后供应到压缩机20a、压缩机20b、压缩机20c、压缩机20d。尽管所述情况可能取决于蒸发气体的性质而改变,但至少一些或整个气流a可以在穿过换热器30时液化。
因此,根据这个实施例,由于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在由换热器30中的压缩蒸发气体加热之后传送到多阶段压缩机20,所以包含压缩机20a、压缩机20b、压缩机20c、压缩机20d的多阶段压缩机20可以替代适用于压缩由低温液化气产生并具有低温的蒸发气体的低温压缩机且可以防止因具有低温的蒸发气体所致的损伤。
参考图1,根据这个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包含:第一膨胀单元71,将气流a划分成包含第一气流a1及第二气流a2的两个或超过两个气流并使第一气流a1膨胀,其中气流a已穿过多阶段压缩机20并在由换热器30通过热交换冷却之后从换热器30排出;第一中间冷却器41,使用由第一膨胀单元71膨胀的第一气流a1冷却在划分气流a之后剩余的第二气流a2。在第一中间冷却器41中,由第一气流a1冷却的第二气流a2返回到存储槽10,且在冷却第二气流a2后从第一中间冷却器41排出的第一气流a1经传送到多阶段压缩机20的中间端的下游,即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中的一个的下游,并且与存储槽10中所产生并由多阶段压缩机20压缩的蒸发气体流合并。
参考图1,在这个实施例中,从存储槽10排出并且在穿过换热器30、多阶段压缩机20以及第一中间冷却器41时由多阶段压缩机20压缩的蒸发气体(即气流a)、从气流a1分支并且通过由第一中间冷却器41膨胀的第一气流a冷却的第二气流a2以及在穿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时冷却、过冷却或至少部分或全部液化之后返回到存储槽10的蒸发气体的流动通路将被称为再液化管线,其由图1中的实线指示。
在这个实施例中,提供第一膨胀单元71以使从由换热器30通过热交换冷却并从换热器排出的气流a分支的第一气流膨胀,且从再液化管线分支第一旁路管线a1以提供第一气流a1的通路。
第一膨胀单元71使从由换热器30冷却的气流a分支的第一气流a1膨胀,且由第一膨胀单元71通过膨胀冷却的第一气流a1用作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制冷剂。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气流a1在约40绝压巴至100绝压巴及约12℃至45℃的条件下经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并且在第一膨胀单元71中膨胀到4绝压巴至15绝压巴时降低温度,使得在约40绝压巴至100绝压巴及约12℃至45℃的条件下沿着再液化管线从第一中间冷却器41供应的第二气流a2可以通过由第一膨胀单元71膨胀的第一气流a1冷却、过冷却或至少部分液化。
从第一气流a1分支并沿着再液化管线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下游第二气流a2在第一中间冷却器41中由已穿过第一膨胀单元71的第一气流a1过冷却或至少部分液化。根据这个实施例,沿着再液化管线从第一中间冷却器41传送的整个流体可能取决于蒸发气体的性质而液化或过冷却。
在冷却第二气流a2后从第一中间冷却器41排出的第一气流a1经传送到多阶段压缩机20的中间端,如图1中所示。已穿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第一气流a1经传送到多阶段压缩机20的压缩机20a、压缩机20b、压缩机20c、压缩机20d当中的压力最类似于已穿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第一气流a1的压力的压缩机的下游,并且与由多阶段压缩机20压缩的蒸发气体流,即与再液化管线合并。尽管在这个实施例中,已穿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第一气流a1经传送到第二压缩机20b的下游,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
参考图1,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可能更包含设置在再液化管线上以进一步冷却已穿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第二气流a2的第二中间冷却器42及第二膨胀单元72,并且下文描述的接收器90设置在第一中间冷却器41与第二中间冷却器42之间,使得已穿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第二气流a2可以通过接收器90及第二中间冷却器42返回到存储槽10。
在这个实施例中,已穿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第二气流a2被划分成包含第三气流a3及第四气流a4的至少两个气流,其中第三气流a3膨胀并且第四气流a4由膨胀的第三气流a3超冷却并返回到存储槽10。
适用于使第三气流a3膨胀的第二膨胀单元72设置在提供从第二气流a2分支的第三气流a3的流动通路的第二旁路管线上。由第二膨胀单元72膨胀并降低温度的第三气流a3经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以通过与其进行热交换来冷却沿着再液化管线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的第四气流a4并且随后传送到多阶段压缩机20。
另外,参考图1,根据这个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可能更包含接收由第一中间冷却器41冷却的第二气流a2的接收器90且可能更包含压力控制管线PL及液位控制管线LL中的至少一个,蒸发气体沿着所述管线从接收器90排出并返回到存储槽10。
在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中,第一中间冷却器41及第一膨胀单元71中的每一个可以单个地或多个地提供。根据这个实施例,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更包含第二中间冷却器42及第二膨胀单元72并因此提供例如总共两组中间冷却器及膨胀单元,每一组包含单个中间冷却器及单个膨胀单元。然而,应理解,在组数以及每一组中中间冷却器或膨胀单元的数目方面,本发明不限于此。
然而,借助一或多个中间冷却器,即两组中间冷却器及膨胀单元,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可减少由沿着再液化管线从接收器90及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下游流到存储槽10的流体产生的闪蒸气体(Flash Gas),由此进一步改进再液化效率。
另外,根据这个实施例,接收器90设置在第一中间冷却器41与第二中间冷却器42之间以接收已穿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并沿着再液化管线流动的第二气流a2,使得沿着液位控制管线LL从接收器90排出的流体分支成第三气流a3及第四气流a4,其中膨胀的第三气流a3由第二中间冷却器42通过热交换冷却在划分气流之后剩余的第四气流a4,并且由第三气流a3冷却的第四气流a4返回到存储槽10。
在这个实施例中,沿着液位控制管线LL流动的流体可以是液相流体或过冷却流体。
因而,在再液化设备包含多组中间冷却器及膨胀单元的结构中,接收器90设置在上游的一组中间冷却器及膨胀单元(设置在接收器的上游)与下游的一组中间冷却器及膨胀单元(设置在接收器90的下游)之间,以接收沿着再液化管线排出的流体,同时将沿着接收器90的液位控制管线LL排出的流体供应到存储槽10。沿着液位控制管线LL供应到存储槽10的流体可能在下游的一组中间冷却器及膨胀单元(设置在接收器90的下游)中过冷却。
流体冷却系统的效率由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表示,COP指示制冷效果与压缩工作的比并且当制冷效果提高或压缩工作减少时有所改进。
参考图2的图表,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再液化设备的COP(图2的Y轴)依据再液化设备中流动的流体的压力(图2的X轴)而变化,并且存在提供最优COP的压力范围。也就是说,根据这个实施例,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控制沿着从多阶段压缩机20的下游延伸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及接收器90的再液化管线流动的流体,以便具有最优COP,由此改进再液化效率。
根据这个实施例,接收器90被提供为用于控制已穿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并返回到存储槽10的第二气流a2的装置并且通过控制接收器90的压力实现多阶段压缩机20下游的压力控制。
根据这个实施例,调节接收器90的内部压力的压力控制管线PL及调节接收器90的液位的液位控制管线LL可以连接到接收器90。沿着压力控制管线PL从接收器90排出以调节接收器90的内部压力的流体经供应到存储槽10,且沿着液位控制管线LL从接收器90排出以调节接收器90的液位的流体在第二中间冷却器42中进行热交换并被划分成继而传送到多阶段压缩机20的第三气流a3及继而供应到存储槽10的第四气流a4。
尽管沿着压力控制管线PL从接收器排出的流体在这个实施例中示出为返回到存储槽10,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或者,从接收器90排出的流体可以排出到再液化系统外部或可以在再液化系统中循环。
已穿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第二气流可以呈液相或可以是在沿着管线流动时部分汽化的气体及液体的混合物。也就是说,通过接收器90的压力控制管线PL排出的流体可能具有气相,并且通过接收器90的液位控制管线LL排出的流体可能具有液相。在此,接收器90的内部压力及液位可以通过接收器90的压力控制管线PL及液位控制管线LL控制到预定值。
从接收器90沿着其液位控制管线LL排出的流体被划分成第三气流a3及第四气流a4,其继而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其中在划分气流之后进行膨胀的第三气流a3通过热交换使在划分气流之后剩余的第四气流a4冷却。随后,在冷却第四气流a4后从第二中间冷却器42排出的第三气流a3经传送到多阶段压缩机20。
第三气流a3在第二膨胀单元72中膨胀到约2绝压巴至5绝压巴且随后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其中通过膨胀降低温度的第三气流使沿着再液化管线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的第四气流a4过冷却。
如图1中所示,在冷却第四气流a4后从第二中间冷却器42排出的第三气流a3经传送到多阶段压缩机20的中间端。随后,已穿过第二中间冷却器42的第三气流a3经传送到多阶段压缩机20的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当中压力最类似于已穿过第二中间冷却器42的第三气流a3的压力的压缩机的下游,并且与由多阶段压缩机20压缩的蒸发气体流,即与再液化管线合并。尽管在这个实施例中,已穿过第二中间冷却器42的第三气流a3经传送到第一压缩机20a的下游,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此,从第二中间冷却器42排出的第三气流a3经传送到置于比从第一中间冷却器41排出的第一气流a1所传送到的压缩机更上游处的压缩机的下游。
如图1中所示,在热交换之后从第二中间冷却器42排出的第四气流a4沿着再液化管线返回到存储槽10。根据这个实施例,再液化设备可更包含第三膨胀单元73,其设置在第二中间冷却器42的下游以使已穿过第二中间冷却器42的第四气流a4膨胀,并且已穿过第三膨胀单元73的流体通过膨胀以压力及温度降低的状态经供应到存储槽10。
此外,根据这个实施例,压力控制管线PL将从接收器90排出的流体供应到存储槽10。具体来说,沿着压力控制管线PL返回到存储槽10的蒸发气体可能具有气相或超临界相,并且压力控制管线PL可能配有调节压力控制管线PL的开/关或打开程度的压力控制阀91。
压力控制阀91及第三膨胀单元73可以由控制器未绘示控制。接下来,将参考图1描述控制根据这个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中的多阶段压缩机20下游的压力的方法。
在由第一中间冷却器41冷却之后沿着再液化管线从第一中间冷却器排出的第二气流a2接收在接收器90中,之后返回到存储槽10。第二气流a2可能取决于流体的例如沸点等性质具有过冷却气相或液相、气体及液体的混合相或超临界相。当第二气流a2接收在接收器90中时,可能从接收器90中的第二气流a2产生闪蒸气体(flash gas),由此引起接收器90的内部压力升高以及第二气流a2的气态组分增加。
在这个实施例中,接收器90为压力容器vessel且被配置成在接收器90的内部压力超过预设值时自其排出流体、气态组分以及闪蒸气体,并且从接收器90排出的流体沿着压力控制管线PL返回到存储槽10。压力控制管线PL可以连接到接收器90的上部,如图1中所示。
也就是说,根据这个实施例,当接收器90的内部压力达到预设值以上时,控制器可以通过打开压力控制管线PL的压力控制阀91以允许流体沿着压力控制管线PL排出来控制多阶段压缩机20的下游到接收器90的上游的压力。在本文中,由于沿着压力控制管线PL流动的流体在穿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时过冷却,因此沿着压力控制管线PL供应到存储槽10的流体可以降低存储槽10的内部温度。
举例来说,当接收器90的内部压力达到预设值以上时,控制器(未绘示)打开压力控制阀91。当设定成具有80绝压巴的预设内部压力的接收器90的内部压力小于80绝压巴时,控制器关闭压力控制阀91,并且当接收器90的内部压力为80绝压巴或大于80绝压巴时,控制器打开压力控制阀91,使得气体可以从接收器90排出。当压力控制阀91关闭时,从多阶段压缩机20下游到接收器90的再液化管线的压力也维持在约80绝压巴的水平下。另外,当接收器90的内部压力超过80绝压巴时,由于接收器90上游的压力,即从多阶段压缩机20到接收器90的压力无法以一定压差维持在预设范围中,所以压力控制阀91打开以允许从多阶段压缩机20下游到接收器90的再液化管线的压力维持在预设压力范围中。
根据这个实施例,压缩机下游的压力可以设定成40绝压巴至100绝压巴,更优选80绝压巴。也就是说,接收器90可能具有40绝压巴至100绝压巴、更优选80绝压巴的预设内部压力。
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二气流a2在传送到接收器90时可能处于至少部分或全部液化的状态下,或者可能部分经闪蒸成闪蒸气体,之后从接收器90排出。
因此,为了将接收器90的内部压力维持在预设压力下,还需要控制接收器90的液位。根据这个实施例,液位控制管线LL可以用于在控制接收器90的液位的同时控制再液化设备的流量。
举例来说,控制器(未绘示)测量接收器90的液位并打开第三膨胀单元73以在所测量的接收器的液位达到预设值或大于预设值时允许液体沿着液位控制管线LL从接收器90排出。随后,从接收器90排出的液体在第二中间冷却器42中过冷却并通过由第三膨胀单元73膨胀以压力及温度降低的状态供应到存储槽10。
控制器控制第三膨胀单元73的打开程度,以控制在再液化设备中沿着液位控制管线LL供应到存储槽10的再液化蒸发气体的总流量。也就是说,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三膨胀单元73可以用作用于控制接收器90的液位的装置。
以这种方式,根据本发明,在穿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时过冷却的流体经供应到接收器90,并且在控制接收器90的压力或液位或者接收器90的压力及液位的同时控制从接收器90返回到存储槽10的闪蒸气体的流量及通过在第二中间冷却器42中另外冷却呈液相从接收器90排出的过冷却流体来冷却的流体的膨胀程度,由此改进再液化设备的再液化效率。
根据这个实施例,传送到第三膨胀单元73的蒸发气体的过冷却程度可以通过换热器30提高以便改进制冷效果。
此外,压缩蒸发气体由换热器30进一步冷却,随后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及第二中间冷却器42,由此减少用于在第一中间冷却器41及第二中间冷却器42中冷却蒸发气体的制冷剂的量。相应地,由于待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及第二中间冷却器42的制冷剂的量即待膨胀的蒸发气体的流量降低,所以从再液化管线分支并在膨胀之后传送到多阶段压缩机20的蒸发气体的流量降低,借此可以在增加中间冷却器41、中间冷却器42中再液化蒸发气体的量的同时减少多阶段压缩机20的压缩工作,由此改进制冷效果。
在如本发明中由中间冷却器41、中间冷却器42与换热器30及接收器90一起在无单独制冷循环的情况下构成的再液化设备的结构中,当通过接收器90将多阶段压缩机20下游的压力控制到约40绝压巴至100绝压巴时,多阶段压缩机20消耗约499.7千瓦的功率并且再液化设备具有约241.3千瓦的冷却能力(cooling capacity)。因此,再液化设备具有约0.48的冷却效率,即COP。
相比这个结构,假设蒸发气体由相同液化气产生并具有与上文所描述的蒸发气体的那些流量及性质相同的流量及性质,在包含单独制冷循环并且不含根据本发明的换热器30的典型再液化设备中,多阶段压缩机20消耗约575.2千瓦的功率,且再液化设备具有约240.3千瓦的冷却能力。因此,再液化设备具有约0.42的冷却效率,即COP。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再液化设备可以通过使用较小功率再液化较大量的蒸发气体来将再液化蒸发气体回收到存储槽。
另外,多阶段压缩机20下游的压力维持在确保最优COP的压力下,并且通过再液化设备再液化的蒸发气体的总流量经控制以通过接收器90维持最优COP,由此使得能够将再液化效率维持在最高水平。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再液化设备中,即使在无额外制冷循环的情况下,换热器30仍允许液化大部分由液化气产生的蒸发气体。也就是说,当液化气为丙烷气体时,大部分由丙烷气体产生的蒸发气体在穿过多阶段压缩机20时经液化,并且当液化气为乙烷气体时,大部分由乙烷气体产生的蒸发气体在穿过多阶段压缩机20及换热器30时液化。另外,如在这个实施例中,在中间冷却器由包含第一中间冷却器41及第二中间冷却器42的至少两个中间冷却器构成的再液化设备中,可以降低在再液化过程期间产生的闪蒸气体的量,在所述过程中,蒸发气体在穿过多阶段压缩机20、换热器30、中间冷却器41、中间冷却器42以及接收器90之后返回到存储槽10。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船舶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示意图。
图3中所示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与图1中所示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区别在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不包含接收器、压力控制管线以及液位控制管线,并且以下描述将集中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不同特征。此处将省略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那些组件相同的组件的详细描述。
参考图3,根据这个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包含: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通过多个阶段压缩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换热器30,进行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通过多个阶段压缩的蒸发气体与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之间的热交换;第一膨胀单元71,使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并且已穿过换热器30的蒸发气体膨胀;第一中间冷却器41,冷却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并且已穿过换热器30的蒸发气体;第二膨胀单元72,使已穿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蒸发气体膨胀;第二中间冷却器42,冷却已穿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蒸发气体;第三膨胀单元73,使已穿过第二中间冷却器42的蒸发气体膨胀;以及气/液分离器60,将在穿过第三膨胀单元73时已部分再液化的蒸发气体分成再液化蒸发气体及气态蒸发气体。
根据这个实施例,存储槽10存储液化气,例如乙烷、乙烯等等,且在存储槽10的内部压力超过预定压力时排出蒸发气体,所述蒸发气体通过从外部传递的热量通过液化气体的汽化产生。尽管在这个实施例中借助于实例将液化气说明为从存储槽10排出,但液化气可以从适用于存储液化气的燃料罐排出以便将液化气作为燃料供应到发动机。
根据这个实施例,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通过多个阶段压缩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根据这个实施例,多阶段压缩机包含四个压缩机,使得蒸发气体可以进行四个阶段的压缩,但不限于此。
当多阶段压缩机为如这个实施例中包含四个压缩机的四阶段压缩机时,多阶段压缩机20包含串联布置以依序压缩蒸发气体的第一压缩机20a、第二压缩机20b、第三压缩机20c以及第四压缩机20d。第一压缩机20a下游的蒸发气体可能具有2巴至5巴、例如3.5巴的压力,并且第二压缩机20b下游的蒸发气体可能具有10巴至15巴、例如12巴的压力。另外,第三压缩机20c下游的蒸发气体可能具有25巴至35巴、例如30.5巴的压力,并且第四压缩机20d下游的蒸发气体可能具有75巴至90巴、例如83.5巴的压力。
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可以包含分别设置在压缩机20a、压缩机20b、压缩机20c、压缩机20d下游的多个冷却器21a、21b、21c、21d,以降低蒸发气体的温度,所述蒸发气体在穿过压缩机20a、压缩机20b、压缩机20c、压缩机20d中的每一个之后不仅压力升高,而且温度也升高。
根据这个实施例,换热器30通过蒸发气体(下文称为“气流a”)与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之间的热交换来冷却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的蒸发气体(气流a)。也就是说,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到较高压力的蒸发气体通过换热器30使用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作为制冷剂来降低温度。
根据这个实施例,第一膨胀单元71设置在从将蒸发气体从换热器30供应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所通过的管线分支的管线上,并且使从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并已穿过换热器30的蒸发气体分支的一些蒸发气体(下文称为“气流a1”)膨胀。第一膨胀单元71可以是膨胀阀或膨胀器。
从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并已穿过换热器30的蒸发气体分支的一些蒸发气体(气流a1)由第一膨胀单元71膨胀到较低温度及压力。已穿过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经供应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以便用作制冷剂以供降低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并已穿过换热器30的其它蒸发气体(下文称为“气流a2”)的温度。
根据这个实施例,第一中间冷却器41通过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并已穿过换热器30的一些蒸发气体(气流a2)与由第一膨胀单元71膨胀的蒸发气体(气流a1)之间的热交换来降低已穿过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及换热器30的蒸发气体(气流a2)的温度。
在穿过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及换热器30之后由第一中间冷却器41冷却的蒸发气体(气流a2)经传送到第二膨胀单元72及第二中间冷却器42,并且通过第一膨胀单元71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蒸发气体(气流a1)经传送到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中的一个压缩机20b的下游。
根据这个实施例,第二膨胀单元72设置在从将蒸发气体从第一中间冷却器41供应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所通过的管线分支的管线上,且使在穿过换热器30及第一中间冷却器41时冷却的一些蒸发气体(气流a21)膨胀。第二膨胀单元72可以是膨胀阀或膨胀器。
在穿过换热器30及第一中间冷却器41时冷却的蒸发气体(气流a2)当中,一些蒸发气体(气流a21)由第二膨胀单元72膨胀到较低温度及压力。已穿过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气流a21)经供应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以用作制冷剂以供降低在穿过换热器30及第一中间冷却器41时冷却的其它蒸发气体(气流a22)的温度。
根据这个实施例,第二中间冷却器42通过与由第二膨胀单元72膨胀的蒸发气体(气流a21)进行热交换进一步降低在穿过换热器30及第一中间冷却器41时冷却的蒸发气体(气流a22)的温度。
通过换热器30、第一中间冷却器41及第二中间冷却器42冷却的蒸发气体通过第三膨胀单元73传送到气/液分离器60,并且通过第二膨胀单元72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的蒸发气体经传送到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中的一个的下游。
第一中间冷却器41降低由换热器30使用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初步冷却的蒸发气体的温度,而第二中间冷却器42降低由换热器30初步冷却并且随后由第一中间冷却器41二次冷却的蒸发气体的温度。因此,作为制冷剂供应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的蒸发气体(气流a21)需要具有比作为制冷剂供应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蒸发气体(气流a1)更低的温度。也就是说,已穿过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比已穿过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膨胀得更多,且因此具有比已穿过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更低的压力。相应地,从第一中间冷却器41排出的蒸发气体经传送到设置在比从第二中间冷却器42排出的蒸发气体所传送到的压缩机更下游处的压缩机。从第一中间冷却器41及第二中间冷却器42排出的蒸发气体与通过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进行多个阶段压缩的蒸发气体当中的具有类似压力的蒸发气体合并。
另一方面,由于由第一膨胀单元71及第二膨胀单元72膨胀的蒸发气体分别用作制冷剂以供冷却第一中间冷却器41及第二中间冷却器42中的蒸发气体,所以待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及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的量可以取决于第一中间冷却器41及第二中间冷却器42中的蒸发气体的冷却程度进行调整。在此,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并且已穿过换热器30的蒸发气体经划分成分别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及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两个气流。因此,待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的比率增大以便在第一中间冷却器41中将蒸发气体冷却到更低温度,且比率减小以便在第一中间冷却器41中冷却更少量的蒸发气体。
如同从换热器30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蒸发气体,当蒸发气体从第一中间冷却器41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时,待传送到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的比率增大以便在第二中间冷却器42中将蒸发气体冷却到更低温度,且待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的比率减小以便在第二中间冷却器42中冷却更少量的蒸发气体。
在这个实施例中,再液化设备包含两个中间冷却器41、42以及分别设置在中间冷却器41、中间冷却器42上游的两个膨胀单元71、72。然而,应注意,中间冷却器的数目及设置在中间冷却器上游的膨胀单元的数目可视需要改变。另外,根据这个实施例的中间冷却器41、中间冷却器42可以是用于船舶的中间冷却器,如图1所示,或者可以是典型的换热器。
根据这个实施例,第三膨胀单元73使已穿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及第二中间冷却器42的蒸发气体膨胀到大约常压。
根据这个实施例,气/液分离器60将在穿过第三膨胀单元73时已部分再液化的蒸发气体分成再液化蒸发气体及气态蒸发气体。由气/液分离器60分离的气态蒸发气体经传送到换热器30上游以与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一起进行再液化,且由气/液分离器60分离的再液化蒸发气体返回到存储槽10。在蒸发气体从燃料罐排出的实施例中,再液化蒸发气体经传送到燃料罐。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3描述根据这个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中的蒸发气体的流动。
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穿过换热器30且随后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的蒸发气体具有约40巴至100巴、优选约80巴的压力。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的蒸发气体具有超临界流体相,其中液体及气体并未彼此区分开。
已穿过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的蒸发气体在穿过换热器30、第一中间冷却器41以及第二中间冷却器42时在第三膨胀单元73之前以基本上类似的压力保持呈超临界流体相。由于已穿过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的蒸发气体在穿过换热器30、第一中间冷却器41以及第二中间冷却器42时可以进行温度的依序降低,且在穿过换热器30、第一中间冷却器41以及第二中间冷却器42时可以取决于过程的应用方法进行压力的依序降低,所以蒸发气体在穿过换热器30、第一中间冷却器41以及第二中间冷却器42时在第三膨胀单元73之前可能呈气/液混合相或呈液相。
已穿过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的蒸发气体再次经传送到换热器30以与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已穿过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以及换热器30的蒸发气体可能具有-10℃至35℃的温度。
已穿过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以及换热器30的蒸发气体(气流a)当中,一些蒸发气体(气流a1)经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且其它蒸发气体(气流a2)经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气流a1)膨胀到较低的温度及压力且随后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且通过换热器30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其它蒸发气体(气流a2)通过与已穿过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而降低温度。
从已穿过换热器30并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分支的蒸发气体(气流a1)由第一膨胀单元71膨胀成气/液混合相。由第一膨胀单元71膨胀成气/液混合相的蒸发气体通过在第一中间冷却器41中进行热交换而转化成气相。
在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并与已穿过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的蒸发气体(气流a2)当中,一些蒸发气体(气流a21)经传送到第二膨胀单元72且其它蒸发气体(气流a22)经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传送到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气流a21)膨胀到较低的压力及温度且随后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并且通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的蒸发气体与已穿过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而具有较低温度。
如同部分分支并通过换热器30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气流a1),部分分支并通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传送到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气流a21)可以由第二膨胀单元72膨胀成气/液混合相。由第二膨胀单元72膨胀成气/液混合相的蒸发气体通过在第二中间冷却器42中进行热交换而转化成气相。
在第二中间冷却器42中与已穿过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的蒸发气体(气流a22)通过由第三膨胀单元73膨胀到大约常压及较低温度而部分再液化。已穿过第三膨胀单元73的蒸发气体经传送到气/液分离器60,蒸发气体在所述气/液分离器中分成再液化蒸发气体及气态蒸发气体。再液化蒸发气体供应到存储槽10,且气态蒸发气体传送到换热器30的上游。
根据这个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通过使用由第一膨胀单元71膨胀的蒸发气体(气流a1)与由第二膨胀单元72膨胀的蒸发气体(气流a21)作为制冷剂进行自身热交换来冷却蒸发气体,由此在无单独低温热量供应循环的情况下实现蒸发气体的再液化。
另外,具有单独低温热量供应循环的典型再液化设备消耗约2.4千瓦的功率来回收1千瓦的热量,而根据所述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消耗约1.7千瓦的功率来回收1千瓦的热量,由此降低操作再液化设备的能耗。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用于船舶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示意图。
图4中所示的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与图3中所示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区别在于由气/液分离器分离的再液化蒸发气体与气态蒸发气体一起经传送到存储槽,并且以下描述将集中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特征。此处将省略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那些组件相同的组件的详细描述。
参考图4,如在第三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包含: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换热器30;第一膨胀单元71;第一中间冷却器41;第二膨胀单元72;第二中间冷却器42;第三膨胀单元73;以及气/液分离器60。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存储槽10存储液化气,例如乙烷、乙烯等等,且在存储槽10的内部压力超过预定压力时排出蒸发气体,所述蒸发气体通过从外部传递的热量通过液化气的自然汽化产生。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通过多个阶段压缩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多个冷却器21a、21b、21c、21d可以分别设置在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下游。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换热器30进行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的蒸发气体与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之间的热交换。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第一膨胀单元71设置在从将蒸发气体从换热器30供应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所通过的管线分支的管线上,并且使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并已穿过换热器30的一些蒸发气体膨胀。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第一中间冷却器41通过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并已穿过换热器30的一些蒸发气体与由第一膨胀单元71膨胀的蒸发气体之间的热交换来降低已穿过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及换热器30的蒸发气体的温度。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第二膨胀单元72设置在从将蒸发气体从第一中间冷却器41供应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所通过的管线分支的管线上,并且使在穿过换热器30及第一中间冷却器41时冷却的一些蒸发气体膨胀。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第二中间冷却器42通过在穿过换热器30及第一中间冷却器41时冷却的蒸发气体与由第二膨胀单元72膨胀的蒸发气体之间的热交换进一步降低在穿过换热器30及第一中间冷却器41时冷却的蒸发气体的温度。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从第一中间冷却器41排出的蒸发气体经传送到设置在比借以合并从第二中间冷却器42排出的蒸发气体的压缩机更下游的压缩机的下游。
另外,如在第二实施例中,待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的比率增大以便在第一中间冷却器41中将蒸发气体冷却到更低温度,且比率减小以便在第一中间冷却器41中冷却更少量的蒸发气体。
如同从换热器30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蒸发气体,当蒸发气体从第一中间冷却器41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时,待传送到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的比率增大以便在第二中间冷却器42中将蒸发气体冷却到更低温度,且待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的比率减小以便在第二中间冷却器42中冷却更少量的蒸发气体。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第三膨胀单元73使已穿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及第二中间冷却器42的蒸发气体膨胀到大约常压。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60将在穿过第三膨胀单元73时已部分再液化的蒸发气体分成再液化蒸发气体及气态蒸发气体。
然而,不同于第二实施例,由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60分离的气态蒸发气体与再液化蒸发气体一起传送到存储槽10。传送到存储槽10的气态蒸发气体与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一起经传送到换热器30并经历再液化过程。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4描述根据这个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中的蒸发气体的流动。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穿过换热器30,随后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已穿过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的蒸发气体再次传送到换热器30以与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在已穿过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以及换热器30的蒸发气体当中,一些蒸发气体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且其它蒸发气体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膨胀到较低的温度及压力且随后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且通过换热器30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其它蒸发气体通过与已穿过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而降低温度。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在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并与已穿过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的蒸发气体当中,一些蒸发气体传送到第二膨胀单元72且其它蒸发气体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传送到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膨胀到较低的压力及温度且随后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并且通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的蒸发气体与已穿过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而具有较低温度。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在第二中间冷却器42中与已穿过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的蒸发气体通过由第三膨胀单元73膨胀到大约常压及较低温度而部分再液化。已穿过第三膨胀单元73的蒸发气体经传送到气/液分离器60,蒸发气体在所述气/液分离器中分成再液化蒸发气体及气态蒸发气体。
然而,不同于第二实施例,由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60分离的气态蒸发气体及再液化蒸发气体经传送到存储槽10。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用于船舶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示意图。
图5中所示的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与图3中所示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区别在于气态蒸发气体供应到存储槽,且与图4中所示的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区别在于气态蒸发气体与再液化蒸发气体分离且分开传送到存储槽。以下描述将集中于第四实施例的不同特征。将省略与根据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那些组件相同的组件的详细描述。
参考图5,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包含: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换热器30;第一膨胀单元71;第一中间冷却器41;第二膨胀单元72;第二中间冷却器42;第三膨胀单元73;以及气/液分离器60。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存储槽10存储液化气,例如乙烷、乙烯等等,且在存储槽10的内部压力超过预定压力时排出蒸发气体,所述蒸发气体通过从外部传递的热量通过液化气的汽化产生。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通过多个阶段压缩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多个冷却器21a、21b、21c、21d可以分别设置在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下游。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换热器30进行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的蒸发气体与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之间的热交换。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第一膨胀单元71设置在从将蒸发气体从换热器30供应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所通过的管线分支的管线上,并且使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并已穿过换热器30的一些蒸发气体膨胀。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第一中间冷却器41通过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并已穿过换热器30的一些蒸发气体与由第一膨胀单元71膨胀的蒸发气体之间的热交换来降低已穿过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及换热器30的蒸发气体的温度。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第二膨胀单元72设置在从将蒸发气体从第一中间冷却器41供应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所通过的管线分支的管线上,并且使在穿过换热器30及第一中间冷却器41时冷却的一些蒸发气体膨胀。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第二中间冷却器42通过在穿过换热器30及第一中间冷却器41时冷却的蒸发气体与由第二膨胀单元72膨胀的蒸发气体之间的热交换进一步降低在穿过换热器30及第一中间冷却器41时冷却的蒸发气体的温度。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中,从第一中间冷却器41排出的蒸发气体经传送到设置在比借以合并从第二中间冷却器42排出的蒸发气体的压缩机更下游的压缩机的下游。
另外,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中,待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的比率增大以便在第一中间冷却器41中将蒸发气体冷却到更低温度,且比率减小以便在第一中间冷却器41中冷却更少量的蒸发气体。
如同从换热器30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蒸发气体,当蒸发气体从第一中间冷却器41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时,待传送到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的比率增大以便在第二中间冷却器42中将蒸发气体冷却到更低温度,且待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的比率减小以便在第二中间冷却器42中冷却更少量的蒸发气体。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第三膨胀单元73使已穿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及第二中间冷却器42的蒸发气体膨胀到大约常压。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60将在穿过第三膨胀单元73时已部分再液化的蒸发气体分成再液化蒸发气体及气态蒸发气体。
然而,不同于第二实施例,由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60分离的气态蒸发气体传送到存储槽10。另外,不同于第三实施例,由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60分离的气态蒸发气体与再液化蒸发气体经划分且分开传送到存储槽10,而不是与再液化蒸发气体一起传送到存储槽。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5描述根据这个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中的蒸发气体的流动。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中,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在穿过换热器30之后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中,已穿过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的蒸发气体再次传送到换热器30以与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在已穿过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以及换热器30的蒸发气体当中,一些蒸发气体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且其它蒸发气体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膨胀到较低的温度及压力且随后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且通过换热器30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其它蒸发气体通过与已穿过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而降低温度。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中,在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并与已穿过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的蒸发气体当中,一些蒸发气体传送到第二膨胀单元72且其它蒸发气体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传送到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膨胀到较低的压力及温度且随后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并且通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的蒸发气体与已穿过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而具有较低温度。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中,在第二中间冷却器42中与已穿过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的蒸发气体通过由第三膨胀单元73膨胀到大约常压及较低温度而部分再液化。已穿过第三膨胀单元73的蒸发气体经传送到气/液分离器60,蒸发气体在所述气/液分离器中分成再液化蒸发气体及气态蒸发气体。
然而,不同于第二实施例,由气/液分离器60分离的气态蒸发气体供应到存储槽10。另外,不同于第三实施例,由气/液分离器60分离的气态蒸发气体与再液化蒸发气体经划分且分开供应到存储槽10,而不是与再液化蒸发气体一起传送到存储槽。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用于船舶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示意图。
图6中所示的根据第五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与图3中所示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区别在于气态蒸发气体供应到存储槽,且与图5中所示的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区别在于气态蒸发气体传送到存储槽的下部。以下描述将集中于第五实施例的不同特征。将省略与根据第二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那些组件相同的组件的详细描述。
参考图6,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中,根据第五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包含: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换热器30;第一膨胀单元71;第一中间冷却器41;第二膨胀单元72;第二中间冷却器42;第三膨胀单元73;以及气/液分离器60。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存储槽10存储液化气,例如乙烷、乙烯等等,且在存储槽10的内部压力超过预定压力时排出蒸发气体,所述蒸发气体通过从外部传递的热量通过液化气的汽化产生。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中,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通过多个阶段压缩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多个冷却器21a、21b、21c、21d可以分别设置在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下游。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换热器30进行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的蒸发气体与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之间的热交换。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第一膨胀单元71设置在从将蒸发气体从换热器30供应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所通过的管线分支的管线上,并且使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并已穿过换热器30的一些蒸发气体膨胀。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第一中间冷却器41通过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并已穿过换热器30的一些蒸发气体与由第一膨胀单元71膨胀的蒸发气体之间的热交换来降低已穿过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及换热器30的蒸发气体的温度。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第二膨胀单元72设置在从将蒸发气体从第一中间冷却器41供应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所通过的管线分支的管线上,并且使在穿过换热器30及第一中间冷却器41时冷却的一些蒸发气体膨胀。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第二中间冷却器42通过在穿过换热器30及第一中间冷却器41时冷却的蒸发气体与由第二膨胀单元72膨胀的蒸发气体之间的热交换进一步降低在穿过换热器30及第一中间冷却器41时冷却的蒸发气体的温度。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中,从第一中间冷却器41排出的蒸发气体经传送到设置在比借以合并从第二中间冷却器42排出的蒸发气体的压缩机更下游的压缩机的下游。
另外,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中,待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的比率增大以便在第一中间冷却器41中将蒸发气体冷却到更低温度,且比率减小以便在第一中间冷却器41中冷却更少量的蒸发气体。
如同从换热器30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蒸发气体,当蒸发气体从第一中间冷却器41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时,待传送到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的比率增大以便在第二中间冷却器42中将蒸发气体冷却到更低温度,且待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的比率减小以便在第二中间冷却器42中冷却更少量的蒸发气体。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第三膨胀单元73使已穿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及第二中间冷却器42的蒸发气体膨胀到大约常压。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60将在穿过第三膨胀单元73时已部分再液化的蒸发气体分成再液化蒸发气体及气态蒸发气体。
然而,不同于第二实施例,由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60分离的气态蒸发气体及再液化蒸发气体供应到存储槽10。另外,不同于第四实施例,由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60分离的气态蒸发气体传送到填充有液化天然气的存储槽10的下部,而不是传送到存储槽10的上部。
当由气/液分离器60分离的气态蒸发气体传送到存储槽10中的下部时,气态蒸发气体可以通过液化天然气降低温度或部分液化,由此改进再液化效率。此外,由于存储槽10内部的液化天然气在较低液位处的温度比在较高液位处低,所以期望将气态蒸发气体传送到存储槽10的最底部。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6描述根据这个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中的蒸发气体的流动。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中,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在穿过换热器30之后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中,已穿过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的蒸发气体再次经传送到换热器30以与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在已穿过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以及换热器30的蒸发气体当中,一些蒸发气体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且其它蒸发气体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膨胀到较低的温度及压力且随后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且通过换热器30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其它蒸发气体通过与已穿过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而降低温度。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中,在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并与已穿过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的蒸发气体当中,一些蒸发气体传送到第二膨胀单元72且其它蒸发气体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传送到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膨胀到较低的压力及温度且随后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并且通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的蒸发气体与已穿过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而具有较低温度。
如在第二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中,在第二中间冷却器42中与已穿过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的蒸发气体通过由第三膨胀单元73膨胀到大约常压及较低温度而部分再液化。已穿过第三膨胀单元73的蒸发气体经传送到气/液分离器60,蒸发气体在所述气/液分离器中分成再液化蒸发气体及气态蒸发气体。
然而,不同于第二实施例,由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60分离的气态蒸发气体及再液化蒸发气体经传送到存储槽10。另外,不同于第四实施例,由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60分离的气态蒸发气体传送到填充有液化天然气的存储槽10的下部,而不是传送到存储槽10的上部。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用于船舶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示意图。
图7中所示的根据第六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与图3中所示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区别在于根据第六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不包含气/液分离器。以下描述将集中于第六实施例的不同特征。将省略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的那些组件相同的组件的详细描述。
参考图7,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包含: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换热器30;第一膨胀单元71;第一中间冷却器41;第二膨胀单元72;第二中间冷却器42;以及第三膨胀单元73。在此,根据这个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不包含气/液分离器60。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存储槽10存储液化气,例如乙烷、乙烯等等,且在存储槽10的内部压力超过预定压力时排出蒸发气体,所述蒸发气体通过从外部传递的热量通过液化气的汽化产生。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通过多个阶段压缩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多个冷却器21a、21b、21c、21d可以分别设置在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下游。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换热器30进行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的蒸发气体与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之间的热交换。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第一膨胀单元71设置在从将蒸发气体从换热器30供应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所通过的管线分支的管线上,并且使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并已穿过换热器30的一些蒸发气体膨胀。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第一中间冷却器41通过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并已穿过换热器30的一些蒸发气体与由第一膨胀单元71膨胀的蒸发气体之间的热交换来降低已穿过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及换热器30的蒸发气体的温度。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第二膨胀单元72设置在从将蒸发气体从第一中间冷却器41供应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所通过的管线分支的管线上,并且使在穿过换热器30及第一中间冷却器41时冷却的一些蒸发气体膨胀。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第二中间冷却器42通过在穿过换热器30及第一中间冷却器41时冷却的蒸发气体与由第二膨胀单元72膨胀的蒸发气体之间的热交换进一步降低在穿过换热器30及第一中间冷却器41时冷却的蒸发气体的温度。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从第一中间冷却器41排出的蒸发气体经传送到设置在比借以合并从第二中间冷却器42排出的蒸发气体的压缩机更下游的压缩机的下游。
另外,如在第二实施例中,待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的比率增大以便在第一中间冷却器41中将蒸发气体冷却到更低温度,且比率减小以便在第一中间冷却器41中冷却更少量的蒸发气体。
如同从换热器30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蒸发气体,当蒸发气体从第一中间冷却器41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时,待传送到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的比率增大以便在第二中间冷却器42中将蒸发气体冷却到更低温度,且待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的比率减小以便在第二中间冷却器42中冷却更少量的蒸发气体。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这个实施例的第三膨胀单元73使已穿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及第二中间冷却器42的蒸发气体膨胀到大约常压。
然而,根据这个实施例,由于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不包含气/液分离器60,所以已穿过第三膨胀单元73的气态蒸发气体及再液化蒸发气体以混合相传送到存储槽10。
如在上文所描述的第二实施例至第六实施例中,当气态蒸发气体传送到存储槽而不是传送到换热器30的上游时,有利的是,如果存储槽10是压缩罐,那么即使没有单独的泵,蒸发气体也可以有效地从存储槽10排出。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7描述根据这个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设备中的蒸发气体的流动。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穿过换热器30,随后由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压缩。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已穿过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的蒸发气体再次传送到换热器30以与从存储槽10排出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在已穿过多个压缩机20a、20b、20c、20d以及换热器30的蒸发气体当中,一些蒸发气体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且其它蒸发气体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传送到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膨胀到较低的温度及压力且随后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且通过换热器30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的其它蒸发气体通过与已穿过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而降低温度。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在传送到第一中间冷却器41并与已穿过第一膨胀单元71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的蒸发气体当中,一些蒸发气体传送到第二膨胀单元72且其它蒸发气体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传送到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膨胀到较低的压力及温度且随后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并且通过第一中间冷却器41传送到第二中间冷却器42的蒸发气体与已穿过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而具有较低温度。
如在第二实施例中,在第二中间冷却器42中与已穿过第二膨胀单元72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的蒸发气体通过由第三膨胀单元73膨胀到大约常压及较低温度而部分再液化。在此,不同于第三实施例,已穿过第三膨胀单元73的蒸发气体气/液相传送到存储槽10。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本发明不限于上文描述的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改变、更改以及等效实施例。

Claims (13)

1.一种再液化用于船舶的液化气存储槽中所产生的蒸发气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压缩从所述存储槽排出的所述蒸发气体;
换热器,进行由所述压缩机压缩的所述蒸发气体与从所述存储槽排出的所述蒸发气体的热交换,已穿过所述换热器的所述蒸发气体被划分成包括第一气流及第二气流的至少两个气流;
第一膨胀单元,使所述第一气流膨胀;
第一中间冷却器,使用由所述第一膨胀单元膨胀的所述第一气流作为制冷剂冷却划分成所述至少两个气流之后剩余的所述第二气流;
接收器,接收已穿过所述第一中间冷却器的所述第二气流;
液位控制管线,通过从所述接收器排出流体来调节所述接收器的液位,所述接收器排出的所述流体划分成包括第三气流及第四气流的至少两个气流;
第二膨胀单元,设置在所述液位控制管线上,并使所述第三气流膨胀;
第二中间冷却器,使用由所述第二膨胀单元膨胀的所述第三气流作为制冷剂冷却划分成所述至少两个气流之后剩余的所述第四气流;以及
第三膨胀单元,设置在所述液位控制管线上并使沿着所述液位控制管线返回到所述液化气存储槽的所述流体膨胀,
其中已穿过所述第二中间冷却器的所述第四气流返回到所述液化气存储槽,且已穿过所述第二中间冷却器的所述第三气流供应到所述压缩机,
其中所述压缩机下游的压力由所述接收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液化用于船舶的液化气存储槽中所产生的蒸发气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压力控制管线,通过从所述接收器排出流体来调节所述接收器的压力,
其中通过所述压力控制管线排出的所述流体返回到所述液化气存储槽或从所述液化气存储槽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液化用于船舶的液化气存储槽中所产生的蒸发气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下游的所述压力在40绝压巴至100绝压巴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液化用于船舶的液化气存储槽中所产生的蒸发气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压缩机压缩的所述蒸发气体具有80℃至130℃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液化用于船舶的液化气存储槽中所产生的蒸发气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后冷却器,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下游并冷却由所述压缩机压缩的所述蒸发气体,
其中由所述后冷却器冷却的所述蒸发气体具有12℃至45℃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液化用于船舶的液化气存储槽中所产生的蒸发气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膨胀单元膨胀的所述蒸发气体具有4绝压巴至15绝压巴的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液化用于船舶的液化气存储槽中所产生的蒸发气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二膨胀单元膨胀的所述蒸发气体具有2绝压巴至5绝压巴的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液化用于船舶的液化气存储槽中所产生的蒸发气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包括多个压缩机的多阶段压缩机,且已穿过所述第一中间冷却器的所述第一气流及已穿过所述第二中间冷却器的所述第三气流中的每一个供应在所述多个压缩机中的任一个的下游。
9.一种再液化用于船舶的液化气存储槽中所产生的蒸发气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压缩机压缩由所述液化气产生的所述蒸发气体;
使用由所述液化气产生的所述蒸发气体冷却压缩蒸发气体;
将冷却的蒸发气体划分成第一气流及第二气流,接着使所述第一气流膨胀;
使用膨胀的蒸发气体冷却所述第二气流;
将冷却的第二气流供应到接收器;
通过控制所述接收器的压力来控制所述压缩机下游的压力;以及
流体从所述接收器排出以待供应到所述存储槽,且控制从所述接收器排出的流体以将所述接收器的内部压力或所述压缩机下游的所述压力维持在预设压力下,
其中将所述流体从所述接收器排出并划分成第三气流及第四气流,使所述划分的第三气流膨胀以冷却所述第四气流,且将所述冷却的第四气流供应到所述存储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再液化用于船舶的液化气存储槽中所产生的蒸发气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下游的所述压力设定在40绝压巴至100绝压巴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再液化用于船舶的液化气存储槽中所产生的蒸发气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冷却的第四气流膨胀并供应到所述存储槽,且量测所述接收器的液位以调节所述冷却的第四气流的膨胀程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再液化用于船舶的液化气存储槽中所产生的蒸发气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第一气流膨胀到4绝压巴至15绝压巴的压力,
使所述第三气流膨胀到2绝压巴至5绝压巴的压力,以及
在使所述第二气流及所述第四气流冷却后将膨胀的第一气流及膨胀的第三气流供应到所述压缩机,
所述第三气流供应在所述压缩机的比所述第一气流更远的下游。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再液化用于船舶的液化气存储槽中所产生的蒸发气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压缩机压缩的所述蒸发气体在与由所述液化气产生的所述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之前冷却到12℃至45℃。
CN201680089668.5A 2016-09-29 2016-10-17 再液化蒸发气体的设备及方法 Active CN1098437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25696 2016-09-29
KR1020160125696A KR101876974B1 (ko) 2016-09-29 2016-09-29 선박용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장치 및 방법
PCT/KR2016/011657 WO2018062601A1 (ko) 2016-09-29 2016-10-17 선박의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장치 및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3711A CN109843711A (zh) 2019-06-04
CN109843711B true CN109843711B (zh) 2021-08-24

Family

ID=61760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9668.5A Active CN109843711B (zh) 2016-09-29 2016-10-17 再液化蒸发气体的设备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325682B2 (zh)
EP (1) EP3521155B1 (zh)
JP (1) JP6923640B2 (zh)
KR (1) KR101876974B1 (zh)
CN (1) CN109843711B (zh)
RU (1) RU2735695C2 (zh)
WO (1) WO20180626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35270B1 (en) 2018-06-22 2023-12-05 Booz Allen Hamilton Inc.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US11408649B1 (en) 2018-11-01 2022-08-09 Booz Allen Hamilton Inc.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US11536494B1 (en) 2018-11-01 2022-12-27 Booz Allen Hamilton Inc.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for extended operation
US11448434B1 (en) 2018-11-01 2022-09-20 Booz Allen Hamilton Inc.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US11801731B1 (en) 2019-03-05 2023-10-31 Booz Allen Hamilton Inc.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US11796230B1 (en) 2019-06-18 2023-10-24 Booz Allen Hamilton Inc.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FR3099818B1 (fr) * 2019-08-05 2022-11-04 Air Liquide Dispositif de réfrigération et installation et procédé de refroidissement et/ou de liquéfaction
US11752837B1 (en) 2019-11-15 2023-09-12 Booz Allen Hamilton Inc. Processing vapor exhausted b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US11561030B1 (en) 2020-06-15 2023-01-24 Booz Allen Hamilton Inc.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DE102021105999B4 (de) * 2021-03-11 2022-09-29 Tge Marine Gas Engineering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Rückverflüssigung von BOG
KR102567302B1 (ko) 2021-08-18 2023-08-16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Hfo 혼합냉매를 사용한 lng 선박의 bog 재액화 공정 분석 장치 및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235011A1 (de) * 1972-07-17 1974-01-31 Linde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von versorgungs- und/oder speicheranlagen fuer erdgas oder erdgasaehnliche produkte
CH561620A5 (zh) 1972-12-11 1975-05-15 Sulzer Ag
GB1472533A (en) * 1973-06-27 1977-05-04 Petrocarbon Dev Ltd Reliquefaction of boil-off gas from a ships cargo of liquefied natural gas
JPS5721897U (zh) * 1980-07-14 1982-02-04
JPS58698A (ja) * 1981-06-22 1983-01-05 Hitachi Ltd 自己蒸発ガスの再液化法
US4778497A (en) * 1987-06-02 1988-10-18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Process to produce liquid cryogen
NO303836B1 (no) * 1995-01-19 1998-09-07 Sinvent As FramgangsmÕte for kondensering av hydrokarbongass
JPH1163395A (ja) * 1997-08-13 1999-03-05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ボイルオフガスの再液化装置および液化ガス貯蔵設備
JP3908881B2 (ja) * 1999-11-08 2007-04-25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ボイルオフガスの再液化方法
JP2001248797A (ja) * 2000-03-02 2001-09-14 Tokyo Gas Co Ltd Lpg貯蔵タンク内に発生するボイルオフガスの再液化装置
NO314423B1 (no) 2001-07-31 2003-03-17 Hamworthy Kse As Fremgangsmåte ved gjenvinning av VOC-gass og anlegg for gjenvinning av VOC-gass
US20060156758A1 (en) * 2005-01-18 2006-07-20 Hyung-Su An Operating system of liquefied natural gas ship for sub-cooling and liquefying boil-off gas
WO2007011155A1 (en) * 2005-07-19 2007-01-25 Shinyoung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Lng bog reliquefaction apparatus
NO345489B1 (no) * 2006-04-07 2021-03-01 Hamworthy Gas Systems As Fremgangsmåte og anordning for avkjøling av en LNG-avbrenningsgass-(BOG)-strøm i et væskegjenvinningsanlegg
CN101406763B (zh) * 2008-10-31 2012-05-2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船运液货蒸发气体的再液化方法
KR101187532B1 (ko) * 2009-03-03 2012-10-02 에스티엑스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재액화 기능을 가지는 전기추진 lng 운반선의 증발가스 처리장치
US20140053600A1 (en) * 2011-03-22 2014-02-27 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System for supplying fuel to high-pressure natural gas injection engine having excess evaporation gas consumption means
GB201105823D0 (en) 2011-04-06 2011-05-18 Liquid Gas Eqipment Ltd Method of cooling boil off gas and an apparatus therefor
JP6142434B2 (ja) * 2011-04-19 2017-06-07 バブコック アイピー マネジメント(ナンバーワン)リミテッド ボイルオフガス冷却方法及び装置
US20140196474A1 (en) * 2011-05-31 2014-07-17 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Cold heat recovery apparatus using an lng fuel, and liquefied gas carrier including same
KR101319364B1 (ko) * 2011-05-31 2013-10-16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연료용 lng를 이용한 액화가스탱크 압력 조절장치 및 이를 가지는 액화가스운반선
KR101386543B1 (ko) * 2012-10-24 2014-04-18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선박의 증발가스 처리 시스템
KR101519541B1 (ko) 2013-06-26 2015-05-13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증발가스 처리 시스템
GB201316227D0 (en) * 2013-09-12 2013-10-30 Cryostar Sas High pressure gas supply system
KR20150039427A (ko) * 2013-10-02 2015-04-10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액화가스 처리 시스템
KR101496577B1 (ko) * 2013-10-31 2015-02-26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액화가스 처리 시스템
KR101459962B1 (ko) * 2013-10-31 2014-11-07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액화가스 처리 시스템
KR102189743B1 (ko) * 2013-11-28 2020-12-15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의 연료가스 공급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50071034A (ko) * 2013-12-06 2015-06-26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액화가스 처리 시스템
KR20150101620A (ko) 2014-02-27 2015-09-04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의 연료가스 공급시스템
JP6516430B2 (ja) 2014-09-19 2019-05-22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ボイルオフガスの再液化設備
JP6250519B2 (ja) * 2014-10-17 2017-12-20 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ボイルオフガス回収システム
US9863697B2 (en) * 2015-04-24 2018-01-09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Integrated methane refrigeration system for liquefying natural gas
KR101617022B1 (ko) 2015-06-19 2016-04-29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연료가스 공급시스템
CN204963420U (zh) 2015-09-14 2016-01-13 成都深冷液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lng接收站和调峰站的lng贮槽、lng运输船的bog再液化装置
US20190112008A1 (en) 2016-03-31 2019-04-18 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Boil-off gas re-liquefy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shi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35514A (ko) 2018-04-06
US20190248450A1 (en) 2019-08-15
EP3521155B1 (en) 2023-11-22
EP3521155A1 (en) 2019-08-07
US11325682B2 (en) 2022-05-10
KR101876974B1 (ko) 2018-07-10
RU2019108761A (ru) 2020-10-30
RU2735695C2 (ru) 2020-11-05
JP6923640B2 (ja) 2021-08-25
WO2018062601A1 (ko) 2018-04-05
RU2019108761A3 (zh) 2020-10-30
EP3521155C0 (en) 2023-11-22
JP2019529218A (ja) 2019-10-17
EP3521155A4 (en) 2020-11-11
CN109843711A (zh) 2019-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3711B (zh) 再液化蒸发气体的设备及方法
US11760462B2 (en) Boil-off gas re-liquefy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ship
KR102268426B1 (ko)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및 선박
KR101742285B1 (ko) 선박용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장치 및 방법
KR102387172B1 (ko) 액화가스 재기화 시스템의 증발가스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09070977B (zh) 船只以及汽化气体再液化方法
CA3232619A1 (en) Boil-off gas re-liquefying system and ship comprising same
KR102651473B1 (ko)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858510B1 (ko)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및 방법
EP3951297B1 (en) Cooling system
KR101945473B1 (ko) 재액화 시스템
KR102542651B1 (ko)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선박
KR101884760B1 (ko)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996808B1 (ko) 재액화 시스템
KR20220086941A (ko) 선박의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200117079A (ko) 냉각시스템
KR20160133396A (ko) 선박용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370 Juti Road, Juji City, Gyeongsangnam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Hanhua Ocean Co.,Ltd.

Address before: 3370 Juti Road, Juji City, Gyeongsangnam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