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36422B - 一种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36422B
CN109836422B CN201910204760.7A CN201910204760A CN109836422B CN 109836422 B CN109836422 B CN 109836422B CN 201910204760 A CN201910204760 A CN 201910204760A CN 109836422 B CN109836422 B CN 1098364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escent material
compound
materials
electron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047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36422A (zh
Inventor
杨楚罗
周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20476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364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36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64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364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64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荧光材料的分子结构通式如下:
Figure DDA0001998616380000011
R1~R6各自独立地选自H原子、氘原子、给电子基团或拉电子基团中的一种;并且R1~R6至少有一个是给电子基团,至少有一个是拉电子基团。本发明提供的荧光材料,具有扭曲的D(Donor)‑A(Acceptor)结构,同时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和聚集诱导发光特性,既可以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又能减少聚集导致的发光猝灭过程。将这些材料用作掺杂和非掺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中的发光客体时,其效率可与磷光相媲美,并且避免了现有的磷光材料通常要使用重金属铱、铂等昂贵的重金属的问题,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致发光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主动发光、快速响应、柔性显示、视角宽、能耗低等诸多优势。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制备技术的成熟,特别是生产成本的降低,OLED在平板显示、固态照明等方面展现了极大的应用前景。
光电转换效率是评估OLED的重要参数,自有机发光二极管问世以来,为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各种基于荧光、磷光的发光材料体系被开发出来。基于荧光材料的OLED具有稳定性高的特点,但受限于量子统计学定律,在电激发作用下,产生的单重激发态激子和三重激发态激子的比例为1:3,因此荧光材料的内发光量子效率被限制在25%。磷光材料由于具有重原子的旋轨耦合作用,可利用三重激发态激子,其理论内发光量子效率为100%,但基于磷光的OLED具有明显的效率滚降效应,即发光效率随电流或电压的增大而明显降低,这对高亮度的应用不利,而且磷光材料通常要使用重金属铱、铂等,增加了成本。
为了克服这两种材料的缺点,Adachi等提出了利用三重激发态激子反向隙间蹿跃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这样可利用不含有重金属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实现可与磷光OLED相当的高效率。但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在OLED中用作发光层时,通常需要掺杂在主体材料中避免浓度导致的激子猝灭,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因此,基于此类材料的OLED器件还有待研究和发展,包括器件寿命等诸多问题都有待提高。
基于以上背景,现有技术,尤其在材料方面的解决方案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旨在解决现有的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荧光材料,分子结构通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021
其中,R1~R6各自独立地选自H原子、氘原子、给电子基团或拉电子基团中的一种;并且R1~R6至少有一个是给电子基团,至少有一个是拉电子基团。
所述的荧光材料,其中,所述给电子基团为芳香基团或杂原子芳环基团。
所述的荧光材料,其中,所述给电子基团为: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022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023
中的一种。
所述的荧光材料,其中,所述拉电子基团为-F、-CF3或-CN中的一种。
所述的荧光材料,其中,分子结构为如下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031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041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051
一种如上所述的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A、制备含有萘啶单元的中间体E: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052
步骤B、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将所述中间体E和化合物Q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叔丁醇钠、醋酸钯催化剂和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进行反应,得到所述荧光材料;
其中,化合物Q为R1或R2对应的芳香胺。
所述的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中间体E的合成路线如下: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053
式中,X和Y不同时为H,合成步骤为:将化合物A和化合物B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在保护氛围下回流10min以上,分离得到化合物C;然后将化合物C置于二苯醚中,回流4-8小时,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D;再将化合物D置于三氯氧磷中,加入催化剂N,N-二甲基苯胺,在保护气氛下回流1-4小时,分离纯化得到所述中间体E。
所述的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中间体E中,当X为氯原子时,所述中间体E和所述化合物Q的摩尔比为1:2.4。
一种如上所述的荧光材料的应用,将所述荧光材料应用于荧光成像、生物传感器以及电致发光显示器中。
所述的荧光材料的应用,其中,应用于所述电致发光显示器中时,将所述荧光材料掺入主体材料中或直接作为发光层。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荧光材料,具有扭曲的D(Donor)-A(Acceptor)结构,萘啶单元作为电子受体,具有刚性和平面的结构,有利于增大D和A间的空间位阻,获得热活化延迟荧光性质,减少非辐射跃迁。本发明的材料同时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和聚集诱导发光特性,既可以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又能减少聚集导致的发光猝灭过程。将这些材料用作掺杂和非掺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中的发光客体时,其效率与普通荧光材料相比获得了飞跃性的提高,可与磷光相媲美,并且避免了现有的磷光材料通常要使用重金属铱、铂等昂贵的重金属的问题,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的荧光材料ND-AC的吸收光谱、室温荧光光谱和低温磷光光谱。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的荧光材料ND-AC在四氢呋喃和水的混合溶液中的光谱。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的荧光材料CND-AC在纯膜状态下的瞬态光致发光光谱。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6中蒸镀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荧光材料的分子结构通式为: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071
其中,R1~R6各自独立地选自H原子、氘原子、给电子基团或拉电子基团中的一种;并且R1~R6至少有一个是给电子基团,至少有一个是拉电子基团。
现有的荧光材料受限于量子统计学定律,发光量子效率被限制在25%;而磷光的OLED又具有明显的效率滚降效应。为了克服这两种材料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三重激发态激子反向隙间蹿跃的热活化延迟荧光和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含有萘啶单元,取代位置上有给电子基团(D)和吸电子基团(A),具有扭曲的D(Donor)-A(Acceptor)结构,通过高度扭曲的D-A结构来分离分子前线轨道,以实现较小的单重态和三重态的能级差(ΔEST),当ΔEST足够小时,该化合物的三重态激子可以通过反向隙间蹿跃转换为单重态激子。萘啶单元作为电子受体,具有刚性和平面的结构,有利于增大D和A间的空间位阻,获得热活化延迟荧光性质,减少非辐射跃迁。本发明的材料同时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和聚集诱导发光特性,既可以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又能减少聚集导致的发光猝灭过程,同时避免了使用昂贵的重金属配合物作为掺杂客体,在不含重金属的情况下,可实现与磷光OLED相当的高效率。
优选的,所述给电子基团为芳香基团或杂原子芳环基团。例如,可以是如下分子结构的基团: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072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081
优选的,所述拉电子基团为-F、-CF3或-CN,该基团的吸电子能力更强。
根据上述结构通式以及取代基选择的不同,本发明的荧光材料分子结构可以为如下任意一种: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082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091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10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A、制备含有萘啶单元的中间体E: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102
优选的,中间体E可以采用如下的合成路线。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103
式中,X和Y不同时为H,合成步骤为:将化合物A和化合物B分散在有机溶剂中,例如采用甲苯作为溶剂,在保护氛围(可以是氩气)下回流10min以上,分离得到化合物C;然后将化合物C置于二苯醚中,回流4-8小时,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D;再将化合物D置于三氯氧磷中,加入催化剂N,N-二甲基苯胺,在保护气氛下回流1-4小时,分离纯化得到所述中间体E。
步骤B、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将所述中间体E和化合物Q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叔丁醇钠、醋酸钯催化剂和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进行反应,得到所述荧光材料;
其中,化合物Q为R1或R2对应的芳香胺,优选的,当X为氯原子时,所述中间体E和所述化合物Q的摩尔比为1:2.4。
基于前述的荧光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荧光材料的应用,具体是将所述荧光材料应用于荧光成像、生物传感器以及电致发光显示器中。其中,应用于电致发光显示器中时,可以将所述荧光材料掺入主体材料中,可避免浓度导致的激子猝灭,最大程度地提高发光效率,也可以将本荧光材料直接作为发光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基底,基底上由下至上依次附着有阳极层、空穴传输层、辅助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阴极层。
其中,发光层为本发明的荧光材料或掺入主体材料的荧光材料混合物组成。所述主体材料可以为咔唑类或三苯胺类衍生物,本发明中优选为4,4′-N,N′-二咔唑联苯。
空穴传输层可以为芳胺类和枝聚物类低分子材料,本发明中优选为4,4′-环己基二[N,N-二(4-甲基苯基)苯胺]。
所述的辅助层可以为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
所述的电子传输层可以采用有机金属配合物或其他常用于电子传输层的材料,如芳香稠环类或邻菲咯啉类化合物,本发明中优选1,3,5-三[3-(3-吡啶基)苯基]苯。
所述的阴极层一般采用锂、镁、钙、锶、铝、铟等功函数较低的金属或它们与铜、金、银的合金,或金属与金属氟化物交替形成的电极层。本发明中优选为层叠的LiF层和Al层。
所述的阳极层可以采用无机材料或有机导电聚合物。无机材料一般为氧化铟锡、氧化锌、氧化铟锌等金属氧化物或金、铜、银等功函较高的金属,优选氧化铟锡。
所述的基板可以是玻璃或是柔性基片,所述柔性基片可采用聚酯类、聚酰亚胺类化合物材料或者薄金属片。所述层叠及封装方法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方法。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化合物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121
(ND-AC)的制备。
(1)中间体1-A的合成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122
在250mL两口圆底烧瓶中,加入3-氨基吡啶(1.88g,20mmol),马来酸二丁酯(2.88g,20mmol)和100mL甲苯。将混合物在氩气氛围下回流搅拌15分钟,冷却至室温,加入250mL石油醚,产生大量沉淀,抽滤,烘干,得到浅黄色固体3.46g,产率90%。
(2)中间体1-B的合成
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中间体1-A(3.46g,18mmol)和130mL二苯醚,混合物在氩气氛围下,250℃回流4小时,抽滤,并用二氯甲烷洗涤固体,得棕色粗产品1.31g,产率50%。
(3)中间体ND-Cl的合成
在50mL两口圆底烧瓶中,加入中间体1-B(1.31g,9mmol),N,N-二甲基苯胺(61mg,0.5mmol)和7mL三氯氧磷,在氩气保护下回流2小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边搅拌边逐滴加到冰水中,二氯甲烷多次萃取,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柱层析纯化分离。得到白色固体ND-Cl0.80g,产率54%。
(4)目标分子ND-AC的合成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131
在100mL两口瓶中加入ND-Cl(0.82g,5.0mmol),9,9-二甲基吖啶(1.25g,6.0mmol),醋酸钯(23mg,0.1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88mg,0.3mmol),叔丁醇钠(0.58g,6.0mmol)和30mL甲苯,在氩气氛围下回流反应48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液倒入水中,二氯甲烷萃取,收集有机相,水洗数次,色谱柱层析,得到黄色粉末(ND-AC)1.05g,产率66%。
结构鉴定:
质谱(EI,m/z)337.16[M+]。
元素分析:C23H19N3。
理论值(%):C 81.87,H 5.68,N 12.45。
实际值(%):C 81.84,H 5.69,N 12.47。
光谱特性测定:
图1为该材料掺杂在4,4'-二(9-咔唑)联苯(CBP)中的吸收光谱、室温荧光光谱和低温磷光光谱,根据荧光光谱和磷光光谱的起峰位置可算出单三线态能级差(ΔEST)为0.03eV,说明材料ND-AC可以通过周围环境中的热能将三重态转换为单重态,使材料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特性,获得100%的内量子效率,提升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
图2为该材料在四氢呋喃和水的混合溶液中的光谱,当水含量超过93%,发射迅速增强,证明分子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能够抑制聚集导致的发光猝灭过程,使材料可应用于非掺杂电致发光器件,降低器件制备成本。
实施例2:化合物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141
(CND-AC)的合成。
(1)中间体2-A的合成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142
在250mL两口圆底烧瓶中,加入3-氨基吡啶(1.88g,20mmol),乙氧甲叉氰乙酸乙酯(2.88g,20mmol)和100mL甲苯。将混合物在氩气氛围下回流搅拌15分钟,冷却至室温,加入250mL石油醚,产生大量沉淀,抽滤,烘干,得到浅黄色固体3.69g,产率85%。
(2)中间体2-B的合成
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中间体2-A(3.69g,17mmol)和130mL二苯醚,混合物在氩气氛围下,260℃回流6小时,抽滤,并用二氯甲烷洗涤固体,得棕黑色粗产品1.16g,产率40%。
(3)中间体CND-Cl的合成
在50mL两口圆底烧瓶中,加入中间体2-B(1.31g,9mmol),N,N-二甲基苯胺(61mg,0.5mmol)和7mL三氯氧磷,在氩气保护下回流2小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边搅拌边逐滴加到冰水中,二氯甲烷多次萃取,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柱层析纯化分离。得到白色固体CND-Cl 0.77g,产率45%。
(4)目标分子CND-AC的合成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151
在100mL两口瓶中加入CND-Cl(0.82g,5.0mmol),9,9-二甲基吖啶(1.25g,6.0mmol),醋酸钯(23mg,0.1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88mg,0.3mmol),叔丁醇钠(0.58g,6.0mmol)和30mL甲苯,在氩气氛围下回流反应48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液倒入水中,二氯甲烷萃取,收集有机相,水洗数次,色谱柱层析,得到红色粉末(CND-AC)0.72g,产率40%。
质谱(EI,m/z)362.17[M+]。
元素分析:C24H18N4。
理论值(%):C 79.54,H 5.01,N 15.45。
实际值(%):C 79.52,H 5.04,N 15.44。
光谱特性测定:
图3为该材料在纯膜状态下的瞬态光致发光光谱,由此图可得到该材料的初始荧光寿命和延迟荧光寿命及延迟荧光所占比例,进一步证明热活化延迟荧光性质。
实施例3:化合物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161
(ND-2AC)的合成
(1)中间体3-A的合成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162
在250mL两口圆底烧瓶中,加入3-氨基-4氯吡啶(2.56g,20mmol),马来酸二丁酯(2.88g,20mmol)和100mL甲苯。将混合物在氩气氛围下回流搅拌15分钟,冷却至室温,加入250mL石油醚,产生大量沉淀,抽滤,烘干,得到浅黄色固体4.16g,产率92%。
(2)中间体3-B的合成
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中间体3-A(4.07g,18mmol)和130mL二苯醚,混合物在氩气氛围下,255℃回流5小时,抽滤,并用二氯甲烷洗涤固体,得棕色粗产品1.62g,产率50%。
(3)中间体ND-2Cl的合成
在50mL两口圆底烧瓶中,加入中间体3-B(1.62g,9mmol),N,N-二甲基苯胺(61mg,0.5mmol)和7mL三氯氧磷,在氩气保护下回流2小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边搅拌边逐滴加到冰水中,二氯甲烷多次萃取,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柱层析纯化分离。得到白色固体ND-2Cl 0.98g,产率55%。
(4)目标分子ND-2AC的合成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171
在100mL两口瓶中加入ND-2Cl(0.98g,5.0mmol),9,9-二甲基吖啶(2.5g,12.0mmol),醋酸钯(46mg,0.2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0.17g,0.6mmol),叔丁醇钠(1.16g,12.0mmol)和30mL甲苯,在氩气氛围下回流反应48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液倒入水中,二氯甲烷萃取,收集有机相,水洗数次,色谱柱层析,得到黄色粉末(ND-2AC)1.52g,产率56%。
质谱(EI,m/z)544.28[M+]。
元素分析:C38H32N4。
理论值(%):C 83.79,H 5.92,N 10.29。
实际值(%):C 83.82,H 5.91,N 10.27。
实施例4:化合物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172
(CND-2AC)的合成
(1)中间体4-A的合成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173
在250mL两口圆底烧瓶中,加入3-氰基-4-氨基-4-氯吡啶(2.56g,20mmol),乙氧甲叉氰乙酸乙酯(2.88g,20mmol)(3.06g,20mmol)和100mL甲苯。将混合物在氩气氛围下回流搅拌15分钟,冷却至室温,加入250mL石油醚,产生大量沉淀,抽滤,烘干,得到黄色固体4.42g,产率80%。
(2)中间体4-B的合成
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中间体4-A(4.42g,16mmol)和130mL二苯醚,混合物在氩气氛围下,260℃回流8小时,抽滤,并用二氯甲烷洗涤固体,得棕黑色粗产品1.47g,产率40%。
(3)中间体CND-2Cl的合成
在50mL两口圆底烧瓶中,加入中间体4-B(2.07g,9mmol),N,N-二甲基苯胺(61mg,0.5mmol)和7mL三氯氧磷,在氩气保护下回流2小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边搅拌边逐滴加到冰水中,二氯甲烷多次萃取,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柱层析纯化分离。得到白色固体CND-2Cl 0.89g,产率40%。
(4)目标分子CND-2AC的合成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181
在100mL两口瓶中加入CND-2Cl(1.24g,5.0mmol),9,9-二甲基吖啶(2.5g,12.0mmol),醋酸钯(46mg,0.2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0.17g,0.6mmol),叔丁醇钠(1.16g,12.0mmol)和30mL甲苯,在氩气氛围下回流反应48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液倒入水中,二氯甲烷萃取,收集有机相,水洗数次,色谱柱层析,得到红色粉末(CND-2AC)1.24g,产率43%。
质谱(EI,m/z)594.27[M+]。
元素分析:C40H30N6。
理论值(%):C 80.78,H 5.08,N 14.14。
实际值(%):C 80.81,H 5.04,N 14.15。
实施例5:化合物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191
(FND-2AC)的合成
(1)中间体5-A的合成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192
在250mL两口圆底烧瓶中,加入3-氟-5-氨基-4氯吡啶(2.92g,20mmol),乙氧甲叉氟乙酸乙酯(3.24g,20mmol)和100mL甲苯。将混合物在氩气氛围下回流搅拌15分钟,冷却至室温,加入250mL石油醚,产生大量沉淀,抽滤,烘干,得到浅黄色固体4.82g,产率92%。
(2)中间体5-B的合成
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中间体5-A(4.71g,18mmol)和130mL二苯醚,混合物在氩气氛围下,260℃回流5小时,抽滤,并用二氯甲烷洗涤固体,得棕色粗产品1.94g,产率50%。
(3)中间体FND-2Cl的合成
在50mL两口圆底烧瓶中,加入中间体5-B(1.62g,9mmol),N,N-二甲基苯胺(61mg,0.5mmol)和7mL三氯氧磷,在氩气保护下回流2小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边搅拌边逐滴加到冰水中,二氯甲烷多次萃取,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柱层析纯化分离。得到白色固体FND-2Cl 1.16g,产率55%。
(4)目标分子FND-2AC的合成
Figure BDA0001998616360000201
在100mL两口瓶中加入FND-2Cl(1.18g,5.0mmol),9,9-二甲基吖啶(2.5g,12.0mmol),醋酸钯(46mg,0.2mmol),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0.17g,0.6mmol),叔丁醇钠(1.16g,12.0mmol)和30mL甲苯,在氩气氛围下回流反应48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液倒入水中,二氯甲烷萃取,收集有机相,水洗数次,色谱柱层析,得到橙色固体(FND-2AC)1.57g,产率54%。
质谱(EI,m/z)580.28[M+]。
元素分析:C38H30F2N4。
理论值(%):C 78.60,H 5.21,N 9.65。
实际值(%):C 78.62,H 5.20,N 10.22。
实施例6:含材料ND-AC的掺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热活化延迟荧光和聚集诱导发光材料作为发光层的蒸镀型掺杂电致发光器件,可包括导电玻璃衬底1、空穴注入层2、空穴传输层3、发光层4、电子传输层5、阴极6;发光层为本发明材料ND-AC掺入主体材料4,4′-N,N′-二咔唑联苯CBP的混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按本领域已知方法制备。
器件的电流-亮度-电压特性是由带有校正过的硅光电二极管的Keithley源测量系统(Keithley 2400Sourcemeter、Keithley 2000Currentmeter)完成的,电致发光光谱是由法国JY公司SPEX CCD3000光谱仪测量的,所有测量均在室温大气中完成。
本发明以材料ND-AC为客体制备的蒸镀型掺杂电致发光器件,最大发光效率可达58.1坎特拉每安培,最大流明效率为50.7流明每瓦特,最大外量子效率为16.8%,色坐标CIE值为x=0.38,y=0.57。
实施例7:含材料ND-AC的非掺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器件结构如图4所示,制备方法同实施例6,其中,发光层为本发明材料ND-AC的纯膜样品。经测试,以本发明的材料ND-AC为客体制备的蒸镀型非掺杂电致发光器件,最大发光效率可达38.5坎特拉每安培,最大流明效率为30.2流明每瓦特,最大外量子效率为12.0%,色坐标CIE值为x=0.43,y=0.54。
实施例8:含材料CND-AC的掺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器件结构如图4所示,制备方法同实施例6,其中,发光层为本发明材料CND-AC掺入主体材料4,4′-N,N′-二咔唑联苯CBP的混合物。经测试,以本发明的材料CND-AC为客体制备的蒸镀型掺杂电致发光器件,最大发光效率可达21.3坎特拉每安培,最大流明效率为14.6流明每瓦特,最大外量子效率为8.4%,色坐标CIE值为x=0.47,y=0.49。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荧光材料,其电致发光波长在400nm到900nm之间。本发明将具有较大刚性和良好平面性的萘啶应用于设计一系列具有扭曲的D-A构型的有机化合物,使所合成的材料同时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和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将这些材料用作掺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中的发光客体时,其最大外量子效率可高于20%,与普通荧光材料相比效率获得了飞跃性的提高。将这些材料的纯膜样品应用于非掺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中,器件的的外量子效率均大于10%,也远超普通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器件效率,同时也简化了器件制作过程,降低了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分子结构通式如下:
Figure FDA0003438577970000011
其中,所述荧光材料的分子结构为如下任意一种:
Figure FDA0003438577970000012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制备含有萘啶单元的中间体E:
Figure FDA0003438577970000013
步骤B、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将所述中间体E和化合物Q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叔丁醇钠、醋酸钯催化剂和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进行反应,得到所述荧光材料;
其中,化合物Q为R1对应的芳香胺。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荧光材料应用于电致发光显示器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荧光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所述电致发光显示器中时,将所述荧光材料掺入主体材料中或直接作为发光层。
CN201910204760.7A 2019-03-18 2019-03-18 一种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Active CN1098364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4760.7A CN109836422B (zh) 2019-03-18 2019-03-18 一种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4760.7A CN109836422B (zh) 2019-03-18 2019-03-18 一种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6422A CN109836422A (zh) 2019-06-04
CN109836422B true CN109836422B (zh) 2022-03-18

Family

ID=66885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04760.7A Active CN109836422B (zh) 2019-03-18 2019-03-18 一种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3642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36182A1 (en) * 2013-05-13 2014-11-13 Amgen Inc. Aurora Kinase Modulators and Method of Use
WO2017011531A2 (en) * 2015-07-13 2017-01-19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material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36182A1 (en) * 2013-05-13 2014-11-13 Amgen Inc. Aurora Kinase Modulators and Method of Use
WO2017011531A2 (en) * 2015-07-13 2017-01-19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materials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ear IR emitting BODIPY fluorophores with mega-stokes shifts";Aaron Martin et al.;《ChemComm》;20120330;第48卷;第5617-5619页 *
"Novel multifunctional organic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based on 4,8-substituted 1,5-naphthyridine: synthesis,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s, opto-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quantum chemistry calculation";Kun-Yan Wang et al.;《Org. Biomol. Chem.》;20120620;第10卷;第6693-6704页 *
"Zn-, Mg-, and Li-TMP Bases for the Successive Regioselective Metalations of the 1,5-Naphthyridine Scaffold (TMP=2,2,6,6-Tetramethylpiperidyl)";Mortiz Balkenhohl et al.;《Chem. Eur. J.》;20171231;第23卷;第13046-1305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6422A (zh) 2019-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Solution‐processible carbazole dendrimers as host materials for highly efficient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Tonzola et al. Blue‐light‐emitting oligoquinolines: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high‐efficiency blue‐light‐emitting diodes
CN109942601B (zh) 一种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678844B (zh) 一种橙红光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7068910B (zh) 一种含氧杂蒽酮类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应用
CN107046100B (zh) 一种含双取代基-9-芴酮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应用
CN113004290A (zh) 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US20210355376A1 (en) Near-infrared thermal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t material,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10280797A1 (en) Efficient blue-green to orange-red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material, manufacture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1698672B (zh) 含载流子传输基团(噁二唑、咔唑)三羰基铼(ⅰ)配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
Sun et al. Multi-substituted dibenzo [a, c] phenazine derivatives as solution-processable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materials for orange–r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WO2021000434A1 (zh) 红绿蓝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其合成方法及应用
CN107068876B (zh) 一种基于10,10-二芳基蒽酮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应用
Lv et al. Regulation of excited-state properties of dibenzothiophene-based fluorophores for realizing efficient deep-blue and HLCT-sensitized OLEDs
CN101504972B (zh) 稀土铽配合物的电致发光器件
US20230024427A1 (en) Platinum metal complex and use thereof i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CN116156980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应用
CN109836422B (zh) 一种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015994A (zh) 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6800557B (zh) 一种二氧吩恶噻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13205B (zh) 一种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Shanmugasundaram et al. Simple luminescent phenanthroimidazole emitters for solution-processed non-dop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ctrochemical cells
CN111072578A (zh) P型掺杂剂及有机发光二极管
CN111088036A (zh) 一种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885317A (zh) 以二氢吩嗪为核的空穴传输材料及有机发光二极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