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30868A - 一种防尘装置及软管连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尘装置及软管连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30868A
CN109830868A CN201910127663.2A CN201910127663A CN109830868A CN 109830868 A CN109830868 A CN 109830868A CN 201910127663 A CN201910127663 A CN 201910127663A CN 109830868 A CN109830868 A CN 1098308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member
connector body
dust guard
spring
block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76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30868B (zh
Inventor
刘保华
田宇
谢磊
申检宏
申燕飞
刘毅
欧东方
宁波
肖八励
李果
王开恩
唐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sha Zhongke Bra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sha Zhongke Bra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sha Zhongke Bra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sha Zhongke Bra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2766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308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30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08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308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08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尘装置及软管连接设备,涉及铁路机车车辆领域,该防尘装置包括转动件和用于打开或封闭连接器体的器口的遮挡件,转动件用于可转动的连接于连接器体,遮挡件与转动件连接,遮挡件与转动件连接且随转动件的转动而移动,使得当遮挡件封闭连接器体的器口时,遮挡件与连接器体弹性抵接。该防尘装置能够提高连接器体的器口处的密封性能,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防尘装置及软管连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机车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尘装置及软管连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连接器体是铁路机车车辆用于输送压缩空气和传递制动缓解操作信号的必备配件,连接器体处于非连接状态时,连接器体的器口处需要加以封闭,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操作将连接器体口封闭,操作不方便,并且密封性能不好,异物容易进入连接器体,制动部件在正常过程中,连接器体中的异物容易随着空气的流动进入制动部件,极易影响制动部件的正常工作,对列车的行车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连接器体的器口处的密封性能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装置,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该防尘装置能够提高连接器体的器口处的密封性能,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软管连接设备,其包括上述提到的防尘装置,其具有该防尘装置的全部功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尘装置,其包括: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用于可转动的连接于连接器体;
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连接器体的器口的遮挡件,所述遮挡件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遮挡件与所述转动件连接且随所述转动件的转动而移动,使得当所述遮挡件封闭所述连接器体的器口时,所述遮挡件与所述连接器体弹性抵接。
具体的,该防尘装置能够提高连接器体的器口处的密封性能,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可选的,所述防尘装置还包括凸轮件和传动轴;
所述凸轮件用于与所述连接器体连接且相对固定,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凸轮件连接且相对固定;
所述凸轮件包括第一接触部,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二接触部,所述转动件与所述传动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使得所述转动件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沿所述传动轴的轴线方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凸轮件靠近所述转动件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第一接触部位于所述凹槽的槽壁上;
所述转动件靠近所述凸轮件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凸起上。
可选的,所述凸轮件靠近所述转动件的一侧具有第一表面,所述转动件靠近所述凸轮件的一侧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为平面,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贴合。
可选的,所述凹槽的侧壁的表面为曲面,且所述凹槽的侧壁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凹槽的底壁,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表面。
可选的,所述防尘装置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连接器体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用于使所述第一接触部始终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
可选的,所述防尘装置还包括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连接器体相对固定,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扭力弹簧用于使所述转动件复位。
可选的,所述防尘装置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套筒用于与所述连接器体相对固定,所述扭力弹簧通过所述套筒与所述连接器体相对固定。
可选的,所述防尘装置还包括锁定组件和锁止柄;
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连接件和第二弹簧,所述连接件用于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连接器体,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连接器体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所述锁止柄与所述转动件连接,且所述锁止柄随所述转动件的转动而转动;
所述第二弹簧用于使当所述锁止柄的位置与所述连接件的位置对应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锁止柄配合且相对固定。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软管连接设备,其包括连接器体和上述提到的防尘装置,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连接器体可转动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尘装置,遮挡件随转动件的转动而移动,当遮挡件封闭连接器体的器口时,遮挡件与连接器体弹性抵接,能够减少遮挡件与软管连接件之间的间隙,并且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始终保持弹性抵接的状态,防止异物进入到连接器体的内部,有效的提高了连接器体器口处的密封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软管连接设备,包括上述提到的防尘装置,该软管连接设备的密封性能好,能够有效的防止异物进入到连接器体内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软管连接设备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软管连接设备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尘装置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凸轮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动件与遮挡件一种连接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轴与第一弹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动件与遮挡件的另外一种连接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防尘装置;11-转动件;111-凸起;112-第二接触部;113-第二表面;12-遮挡件;13-凸轮件;131-凹槽;132-第一接触部;133-第一凸出部;134-第一表面;14-连接杆;15-扭力弹簧;16-第一弹簧;17-第二弹簧;18-连接件;181-支撑杆;1811-按压部;182-凸出杆;1821-第二凸出部;19-锁止柄;20-传动轴;201-台阶部;21-套筒;211-第一卡槽;212-抵接面;22-第一防护壳体;23-第二防护壳体;24-第三防护壳体;25-固定件;26-圆环;27-移动套;300-软管连接设备;31-连接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管连接设备300,其包括连接器体31和防尘装置100等部件,现有技术中,连接器体31处于非连接状态时,没有防尘装置100,需要人工防尘,不能实现自动防尘功能,非常不方便,极易遗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在本实施例中,该防尘装置100能够减少灰尘、煤灰等异物进入到连接器体31中,有效的保证连接器体31的密封性能,进而保证了制动部件的正常工作。
相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尘装置100。
请参照图3和图4,该防尘装置100包括:
转动件11,转动件11用于可转动的连接于连接器体31;
用于打开或封闭连接器体31的器口的遮挡件12,遮挡件12与转动件11连接,遮挡件12与转动件11连接且随转动件11的转动而移动,使得当遮挡件12封闭连接器体31的器口时,遮挡件12与连接器体31弹性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遮挡件12与转动件11连接且随转动件11的转动而移动,遮挡件12的移动方向为靠近或者远离连接器体31的器口。
具体的,请参照图1-图4,在本实施例中,防尘装置100还包括凸轮件13和传动轴20;
凸轮件13用于与连接器体31连接且相对固定,传动轴20与凸轮件13连接且相对固定;
凸轮件13包括第一接触部132,转动件11包括第二接触部112,转动件11与传动轴20可转动连接,第二接触部112与第一接触部132接触,使得转动件11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沿传动轴20的轴线方向移动。
请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凸轮件13靠近转动件1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131,第一接触部132位于凹槽131的槽壁上;
请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11靠近凸轮件13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111,第二接触部112位于凸起111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和图4,凸轮件13通过一字型的第一凸出部133与连接器体31上的一字型的限位槽配合,实现凸轮件13与连接器体31的相对固定。在其它实施例中,凸轮件13与连接器体31还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焊接等方式实现相对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31的槽壁是指凹槽131的底壁和侧壁,凹槽131的底壁和侧壁结合形成第一接触部132,凸起111靠近转动件11的一侧形成第二接触部112,可以理解的是,请参照图4,当转动件11相对于传动轴20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接触部112依次与凹槽131的侧壁和凹槽131的底壁接触,当遮挡件12封闭连接器体31的器口时,第二接触部112与凹槽131的底壁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转动件11在相对于传动轴20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凹槽131侧壁和凹槽131底壁的高度差,转动件11会在传动轴20的轴线方向移动,并且,相对于第二接触部112与凹槽131的侧壁接触的时候,第二接触部112与凹槽131的底壁接触时,转动件11更加靠近凸轮件13,使得与转动件11连接的遮挡件12能够压紧连接器体31的器口处的密封垫圈,防止异物进入连接器体31。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凸轮件13上凹槽1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凹槽131沿凸轮件13的周向分布,且两个凹槽131关于凸轮件13的轴线对称分布,相应的,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11上的凸起111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凸起111沿转动件11的周向分布,且两个凸起111关于转动件11的轴线对称分布。
请参照图3-图6,在本实施例中,凸轮件13靠近转动件11的一侧具有第一表面134,转动件11靠近凸轮件13的一侧具有第二表面113,第一表面134和第二表面113均为平面,且第一表面134和第二表面113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34与第二表面113贴合,有利于提高转动件11相对于传动轴20的转动时的稳定性,方便转动件11相对于传动轴20的转动,有利于遮挡件12打开或封闭连接器体31的器口。
请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31的侧壁的表面为曲面,且凹槽131的侧壁的一端延伸至凹槽131的底壁,第一接触部132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表面134。
需要说明的是,凹槽131的侧壁的表面为曲面,使得凹槽131的底壁到第一表面134实现光滑过渡,有利于转动件11上的凸起111在凹槽131的底壁和凹槽131的侧壁之间往复运动。
具体的,请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中,防尘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弹簧16,第一弹簧16的一端用于与连接器体31连接,第一弹簧16的另一端与传动轴20连接,第一弹簧16用于使第一接触部132始终与第二接触部112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防尘装置100还包括圆环26,圆环26套设在传动轴20上,圆环26与传动轴20配合后形成台阶部201,转动件11套设在传动轴20上,并且转动件11与台阶部201抵接。
具体的,在转动件11转动的过程中,凸起111从凹槽131的侧壁逐渐向凹槽131的底壁的运动时,由于第一弹簧16的回复力,台阶部201逐渐带动转动件11沿传动轴20的轴线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照图1和图2,并结合图4,在本实施例中,当遮挡件12封闭连接器体31时,第一弹簧16处于压缩状态,使得转动件11具有向凸轮件13运动的运动趋势,第一接触部132与第二接触部112始终接触,由于遮挡件12与转动件11且相对固定,具体的,遮挡件12与转动件11通过连接杆14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此时遮挡件12具有向连接器体31运动的运动趋势,使得遮挡件12能够更加紧密的压紧连接器体31。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的遮挡件12与连接器体31弹性抵接可以是遮挡件12的表面设置有弹性件,当遮挡件12随着转动件11的转动而向连接器体31移动的过程中,弹性件会被挤压,使得遮挡件12与连接器体31之间的间隙减小,防止异物进入连接器体31的内部。弹性件可以是橡胶垫、橡胶圈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的遮挡件12与连接器体31弹性抵接也可以是在遮挡件12远离连接器体31的一侧设置弹簧,当遮挡件12封闭连接器体31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簧能够使得遮挡件12具有向连接器体31运动的运动趋势,使得遮挡件12能够更加紧密的压紧连接器体31,防止异物进入连接器体31。
请参照图3、图4、图7以及图8,在本实施例中,防尘装置100还包括扭力弹簧15,扭力弹簧15套设在传动轴20上,扭力弹簧15的一端用于与连接器体31相对固定,扭力弹簧15的另一端与转动件11连接,扭力弹簧15用于使转动件11复位。在本实施例中,防尘装置100还包括套筒21,套筒21套设在传动轴20上,套筒21用于与连接器体31相对固定,扭力弹簧15通过套筒21与连接器体31相对固定。
具体的,请参照图7和图8,套筒2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卡槽211,相应的,转动件1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卡槽,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扭力弹簧15套设在圆环26上,扭力弹簧15的一端卡设于第一卡槽211内,扭力弹簧15的另一端卡设于第二卡槽内,传动轴20和圆环26同时穿过转动件11和套筒21,扭力弹簧15套设在圆环26上,由于套筒21相对于连接器体31固定,可以理解的是,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扭力弹簧15能够使得转动件11回复到初始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请参照图8,并结合图1,套筒21的侧壁与连接器体31抵接,在本实施例中,套筒21的侧壁具有抵接面212,套筒21通过抵接面212与连接器体31抵接,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抵接面212为矩形,可以有效的防止套筒21随着转动件11的转动而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防尘装置100还包括第一防护壳体22和第二防护壳体23,第一防护壳体22套设在凸轮件13上,第二防护壳体23用于将凸轮件13的周向封闭,使得凸轮件13和转动件11之间的区域与外界环境隔离,第一防护壳体22和第二防护壳体23能够有效的防止异物进入到凸轮件13和转动件11的内部,保证凸轮件13和转动件11的正常工作,延长防尘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防尘装置100还包括第三防护壳体24和移动套27第三防护壳体24和移动套27用于将第一弹簧16包覆,移动套27设置在套筒21与第三防滑壳体24之间,第三防护壳体24和移动套27能够有效的防止异物与第一弹簧16接触,为第一弹簧16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2,防尘装置100还包括固定件25,固定件25安装在连接器体31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套筒21和移动套27能够在第一弹簧16的作用下在沿传动轴20的轴线方向运动,固定件25能防止灰尘等杂物在移动套27上堆积,避免影响移动套27的直线位移,因此,起到保护移动套27的作用。
请参照图9,并结合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防尘装置100还包括锁定组件和锁止柄19;
锁定组件包括连接件18和第二弹簧17,连接件18用于可滑动的连接于连接器体31,第二弹簧17的一端用于与连接器体31连接,第二弹簧17的另一端与连接件18连接;
锁止柄19与转动件11连接,且锁止柄19随转动件11的转动而转动;
第二弹簧17用于使当锁止柄19的位置与连接件18的位置对应时,连接件18与锁止柄19配合且相对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8包括支撑杆181和凸出杆182,凸出杆182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杆181的延伸方向垂直,支撑杆181的一端与第二弹簧17连接,支撑杆181远离第二弹簧17的一端具有按压部1811,凸出杆182远离支撑杆181的一端具有第二凸出部1821,锁止柄19上设置有与第二凸出部1821适配的配合槽。
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将该防尘装置100进行锁定时,使锁止柄19随着转动件11的转动而转动至第二凸出部1821然后锁止柄19对第二凸出部1821进行挤压,连接件18相对于连接器体31滑动,此时第二弹簧17处于压缩状态,当锁止柄19的配合槽与第二凸出部1821的位置正对时,连接件18在第二弹簧17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第二弹簧17能够使连接件18回复到挤压前的初始位置,此时锁止柄19的配合槽和第二凸出部1821相对配合,并且相对固定,能够有效的对该防尘装置100进行锁定。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多个车辆的连接器体31相互连接,当需要对防尘装置100进行解锁时,其中按压部1811会受到另一个连接器体31的面壁的压力,此时,第二凸出部1821与锁止柄19的配合槽脱离,防尘装置100解锁,转动件11在扭力弹簧15的作用下向初始的预设位置运动,值得注意的是,转动件11在向初始的预设位置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另外一个连接器体31的阻挡作用,转动件11不会回复到最初的位置,此时相邻的两个连接器体31相互连通,进行正常的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的遮挡件12随着转动件11的转动而移动的结构可以是转动件11与遮挡件12之间采用涡轮蜗杆的连接结构,将转动件11的转动转化为遮挡件12的移动,也可以是如图10所示,遮挡件12与转动件11的接触面均为斜面,当转动件11转动的过程中,转动件11在相对于连接器体31转动的过程中,同样能够使得遮挡件12相对于连接器体31靠近或远离。
当然了,可以理解的是,图10中的结构也可以用于转动件11与凸轮件13的连接,凸轮件13与连接器体31相对固定,转动件11相对于凸轮件13转动的过程中,转动件11自身会相对于凸轮件13移动,由于遮挡件12与转动件11连接且相对固定,所以遮挡件12同样会相对于连接器体31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用于可转动的连接于连接器体;
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连接器体的器口的遮挡件,所述遮挡件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遮挡件与所述转动件连接且随所述转动件的转动而移动,使得当所述遮挡件封闭所述连接器体的器口时,所述遮挡件与所述连接器体弹性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装置还包括凸轮件和传动轴;
所述凸轮件用于与所述连接器体连接且相对固定,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凸轮件连接且相对固定;
所述凸轮件包括第一接触部,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二接触部,所述转动件与所述传动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使得所述转动件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沿所述传动轴的轴线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件靠近所述转动件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第一接触部位于所述凹槽的槽壁上;
所述转动件靠近所述凸轮件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凸起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件靠近所述转动件的一侧具有第一表面,所述转动件靠近所述凸轮件的一侧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为平面,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侧壁的表面为曲面,且所述凹槽的侧壁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凹槽的底壁,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装置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连接器体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用于使所述第一接触部始终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装置还包括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连接器体相对固定,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扭力弹簧用于使所述转动件复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装置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套筒用于与所述连接器体相对固定,所述扭力弹簧通过所述套筒与所述连接器体相对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装置还包括锁定组件和锁止柄;
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连接件和第二弹簧,所述连接件用于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连接器体,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连接器体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所述锁止柄与所述转动件连接,且所述锁止柄随所述转动件的转动而转动;
所述第二弹簧用于使当所述锁止柄的位置与所述连接件的位置对应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锁止柄配合且相对固定。
10.一种软管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体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防尘装置,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连接器体可转动连接。
CN201910127663.2A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防尘装置及软管连接设备 Active CN1098308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7663.2A CN109830868B (zh)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防尘装置及软管连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7663.2A CN109830868B (zh)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防尘装置及软管连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0868A true CN109830868A (zh) 2019-05-31
CN109830868B CN109830868B (zh) 2020-09-01

Family

ID=66863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7663.2A Active CN109830868B (zh)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防尘装置及软管连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3086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1220A (en) * 1996-11-19 1999-10-05 Scambia Industrial Developments Aktiengesellschaft Swing-aside bearing device for a socket
CN1912440A (zh) * 2006-08-29 2007-02-14 中国南车集团眉山车辆厂 自密封防尘式软管连接器
CN101625059A (zh) * 2009-08-13 2010-01-13 北京中铁瑞尔制动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软管连接器用防尘盖
CN107618532A (zh) * 2017-09-26 2018-01-23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铁路机车车辆自动防尘装置的锁止机构
CN109000060A (zh) * 2018-09-21 2018-12-14 宁波国创机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用软管联锁密封固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1220A (en) * 1996-11-19 1999-10-05 Scambia Industrial Developments Aktiengesellschaft Swing-aside bearing device for a socket
CN1912440A (zh) * 2006-08-29 2007-02-14 中国南车集团眉山车辆厂 自密封防尘式软管连接器
CN101625059A (zh) * 2009-08-13 2010-01-13 北京中铁瑞尔制动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软管连接器用防尘盖
CN107618532A (zh) * 2017-09-26 2018-01-23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铁路机车车辆自动防尘装置的锁止机构
CN109000060A (zh) * 2018-09-21 2018-12-14 宁波国创机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用软管联锁密封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0868B (zh) 202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31813U (zh) 一种电子挂锁
CN104864209B (zh) 一种大口径在轨维修液路断接器
CN209566780U (zh) 锁止机构、锁止组件、快换支架组件及电动汽车
CN109624530B (zh) 一种具有快装功能的智能印章
CN214092585U (zh) 自动锁紧机构
AU2017100935A4 (en) A foldable arm structure of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109830868A (zh) 一种防尘装置及软管连接设备
RU2520631C2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контактная муфта для колей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RU2739639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горизонтального повторного центрирования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го вала
CN204552295U (zh) 新型电子锁离合器结构
CN108001267A (zh) 电动车充电桩
JPS63227447A (ja) クロスリンク式ワイパリンク装置
CN204749953U (zh) 一种臂架收回检测装置及工程车辆
CN202112389U (zh) 一种摩托车头盔镜片自动抬升结构
CN211342156U (zh) 保护结构和保护系统
CN209915879U (zh) 连接装置及扫地机器人
CN206200615U (zh) 对中定位锁紧装置
CN215208210U (zh) 一种制动闸块可调式单轨吊制动机构及单轨吊
CN205380679U (zh) 机器人头部结构
AU2017434607B2 (en) Locking mechanism for automatic dustproofing device of railway locomotive vehicle
US3854597A (en) Automatic hose connector for railway cars
CN207687334U (zh) 一种用于火车车厢制动软管接头的垫圈
CN208224891U (zh) 操作杆高低调节装置
CN206754658U (zh) 一种汽车用快插接头锁紧机构防装反结构
CN107666063A (zh) 一种插接式防尘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