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28312A - 光学感测器 - Google Patents
光学感测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28312A CN109828312A CN201810865577.7A CN201810865577A CN109828312A CN 109828312 A CN109828312 A CN 109828312A CN 201810865577 A CN201810865577 A CN 201810865577A CN 109828312 A CN109828312 A CN 1098283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iner
- optical sensor
- preset reference
- reference axis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Optical Measuring Cells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学感测器,包含基板、用以发出不同波长光线的多个发光单元、及光接收器。所述基板具有用来收容多个所述发光单元的至少一收容槽以及用来收容所述光接收器的一凹槽。所述光学感测器的一导光结构能是具有特定设计的所述收容槽,以使多个所述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能被朝向所述光接收器的中心轴线方向反射。据此,当多个所述发光单元的至少其中之一朝向外部物发出光线时,所述光接收器能接收来自所述外部物所反射的光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测器,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感测器。
背景技术
用来人体侦测的现有光学感测器包含一载体、设置于上述载体的至少一发光单元、及设置于载体且用来接收上述发光单元发出之光线的一光接收器。然而,现有光学感测器的载体并没有用来导引上述发光单元发出之光线的一特定结构,以致于现有光学感测器能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于是,本发明人认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科学原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感测器,其能够有效地解决关于现有光学感测器的潜在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光学感测器,其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及一导光结构。所述导光结构用以导引所述多个发光单元的光线朝向一预设基准轴线行进,而所述导光结构可以是一反射杯结构。
所述光学感测器的一导光结构包含凹设于一基板一板面的至少一收容槽与一凹槽。所述收容槽或凹槽自所述第一板面沿所述预设基准轴线凹设形成,上述收容槽或凹槽可将多个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导引朝向所述预设基准轴线上;其中,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一侧壁具有邻近于所述预设基准轴线的一内光反射部以及远离所述预设基准轴线的一外光反射部,所述内光反射部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一底壁所相夹的一角度大于所述外光反射部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所述底壁所相夹的一角度,并且所述外光反射部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所述底壁所形成的所述角度不小于90度。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光学感测器示意图。
图2A为图1沿剖线ⅡA-ⅡA的剖视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C为图1沿剖线ⅡA-ⅡA的另一实施态样的剖视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光学感测器另一构造的示意图。
图3B为图3A沿剖线ⅢB-ⅢB的剖视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光学感测器设有透光盖板且未设有封装体的示意图。
图3D为图3C所示的光学感测器应用于外部件的示意图。
图3E为本发明光学感测器由电路板与框架构成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光学感测器示意图。
图5A为图4沿剖线VA-VA的剖视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C为图5B的收容槽立体示意图。
图6A为图5A另一实施态样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B为图6A的收容槽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5A的光学感测器未设有框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光学感测器示意图。
图9A为图8沿剖线IX-IX的剖视示意图。
图9B为图9A所示的光学感测器应用于外部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光学感测器另一构造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光学感测器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光学感测器另一构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3E,其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应附图所提及的相关数量与外型,仅用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便于了解本发明的内容,而非用来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A、及图2B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光学感测器100,其可以是一人体感测器,如:光体积描述信号(photoplethysmography,PPG)感测器,但本发明不受限于此。本实施例的光学感测器100包含有一基板1、多个发光单元2、一框体3、一封装体4、及一光接收器5。所述多个发光单元2与所述框体3设置于基板1上,并且所述封装体4对所述多个发光单元2与光接收器5封装。本实施例的光学感测器100具体构造大致说明如下。
所述基板1的类型于本实施例中并不加以局限,举例而言:本实施例之基板1可以采用陶瓷板、印刷电路板、或是导线架等类型。其中,所述基板1具有位于相反侧的一第一板面11与一第二板面12(如图2A中的基板1顶面与底面),基板1定义有垂直于第一板面11的一预设基准轴线C,其重叠于所述光接收器5的中心轴线。也就是说,所述预设基准轴线C可以被视为光接收器5的中心轴线,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其中,所述多个发光单元2所发出来的大部分光线能通过一导光结构而被导向所述预设基准轴线C集中。再者,所述预设基准轴线C的具体位置可以视产品态样而有所变化,就本实施例来说,预设垂直于第一板面11的预设基准轴线C是位于第一板面11的大致中央处。
所述光学感测器100的一导光结构包含凹设于基板1第一板面11的一收容槽1。上述收容槽13可将多个发光二极管芯片2所发出的光线导引朝向预设基准轴线C上。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导光结构包含大致呈对称于预设基准轴线C的圆环状收容槽13,其中,所述收容槽13的圆心大致坐落于预设基准轴线C上。所述收容槽13包含有一底壁131与倾斜地相连于底壁131的两侧壁132(如图2A中所示的收容槽13外侧壁132b与内侧壁132a),并且上述两侧壁132具备有光反射之功能。举例来说,所述两侧壁132可以成形为光滑状而具备有光反射功能、或是两侧壁132镀设有光反射材质而具备有光反射功能,在此不加以限制。
进一步地说,所述收容槽13的两侧壁132具有邻近于预设基准轴线C的一内光反射部1321以及远离预设基准轴线C的一外光反射部1322,也就是说,邻近于预设基准轴线C的收容槽13侧壁132部位(如图2A中的收容槽13内侧壁132a)定义为上述内光反射部1321,而远离预设基准轴线C的收容槽13侧壁132部位(如图2A中的收容槽13外侧壁132b)定义为上述外光反射部1322。
其中,所述内光反射部1321与收容槽13底壁131所相夹的角度Θ1大于外光反射部1322与收容槽13底壁131所相夹的角度Θ2,而该外光反射部1322与收容槽13底壁131所相夹的角度Θ2不小于90度。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光反射部1321与收容槽13底壁131所相夹的角度Θ1大致为120度至165度,所述外光反射部1322与收容槽13底壁131所相夹的角度Θ2大致为90度至120度,但于实际应用时,上述两角度Θ1、Θ2并不以此为限。
所述多个发光单元2可以是发出至少两种不同波长光线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光封装结构、或是芯片级发光封装结构。换句话说,所述多个发光单元2包含有至少一第一发光单元与至少一第二发光单元,至少一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用以发出第一波长范围的一第一光线,至少一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用以发出第二波长范围的一第一光线,并且所述第一波长范围不同于所述第二波长范围。例如:所述多个发光单元2包含有一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一绿光发光二极管芯片、及一红外线发光二极管芯片,但不受限于此。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绿光发光二极管芯片所出发的光线波长介于500~550纳米(较佳是520~530纳米)且较佳是用来侦测一手腕;所述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所出发的光线波长介于640~660纳米(较佳是655~660纳米)且较佳是用来侦测一手指;所述红外线发光二极管芯片所出发的光线波长接近940纳米且较佳是用来侦测一手指。再者,本实施例的光学感测器100能通过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与红外线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光线吸收率,进而侦测一血管中的血氧浓度。所述多个发光单元2安装于基板1的收容槽13底壁131上,任两个发光单元2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并且每个发光单元2的高度小于收容槽13的深度。其中,所述发光单元2发出的光线以向上出光为主,并且所述导光结构所包含的内光反射部1321与外光反射部1322能使,自多个发光单元2所发出之光线L1、L2经过其界面反射后,可朝向上述预设基准轴线C射出,借以导引光学感测器100的发光单元2所发出的光线朝向一外部件200(如图3D所示)。
所述导光结构除了前述的收容槽13外,也包含有上述框体3,其呈环状且具有呈圆环形的一内壁面31,也就是说,上述内壁面31是包围定义有一穿孔(未标示)。所述框体3设置于收容槽13以外的基板1第一板面11部位上,并且框体3的内壁面31底缘大致与收容槽13的外侧壁132b顶缘相接。其中,所述框体3的内壁面31内径自邻近第一板面11朝远离第一板面11的方向(如图2A中的由下往上)逐渐地缩小,并且内壁面31的最小内径不小于收容槽13底壁131的最大外径。
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前提下,所述内壁面31可以是平面状或曲面状(如图2C),在此不加以限制。据此,所述导光结构的框体3的内壁面31能使自上述多个发光单元2所发出的光线朝向预设基准轴线C反射,也就是说,光线经过框体3界面反射后可朝向预设基准轴线C行进。据此,所述框体3能避免光线散射、减小光线的发散角度、并将光线集中到预定的方向(如中心)。
再者,所述凹槽14自所述第一板面11沿所述预设基准轴线C凹设形成,也就是上述收容槽13围绕于凹槽14的外侧。换个角度来说,邻近于凹槽14的收容槽13内侧壁132a定义为上述内光反射部1321,而远离凹槽14的收容槽13外侧壁132b定义为上述外光反射部1322。所述光接收器5设置于上述凹槽14内用来接收来自所述外部物200反射的光线(如图3D所示)。再者,所述多个发光单元2与光接收器5能通过基板1上的线路而电性连接至一光感测控制芯片(图中未示出)。据此,上述光感测控制芯片能控制多个发光单元2的开启与关闭并且能接收来自光接收器5的光信号,上述光信号可以是生物医学处理信号(如:光体积描述信号或血氧浓度信号)。
具体而言,当所述多个发光单元2所发出的光线被导引朝向预设基准轴线C时,上述外部件200能将上述光线精准地反射朝向光接收器5。因此,所述多个发光单元2与光接收器5的配合能通过使用导光结构(如收容槽13或框体3)而有效地导引多个发光单元2所发出的光线朝向预设基准轴线C。
所述封装体4包覆多个发光单元2及光接收器5,也就是说,所述封装体4充填于收容槽13、框体3的内壁面31、及凹槽14所共同包围的空间内。
依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感测器100能通过所述导光结构(如:内光反射部1321、外光反射部1322、及框体3的内壁面31)的设置,以使自所述多个发光单元2所发出之光线分别经过所述导光结构表面反射后,可朝向上述预设基准轴线C方向行进。
再者,本实施例的光学感测器100也可依据设计者的需求而加以调整,并不受限于图2A所呈现的态样。举例来说,如图3A至图3D所示,所述内光反射部1321与外光反射部1322的光反射效率足以符合上述需求,因而使光学感测器100能够无须设有框体3。所述光学感测器100也能不设有封装体4,并且可进一步在基板1上设有一透光板6,用以保护多个发光单元2与光接收器5。另,所述基板1(或框体3)较佳是形成有一黑色顶面或是一白色顶面。
如图3E所示,本实施例的基板1可包含有一平板部1a及设置于上述平板部1a的一隔板1b,并且上述平板部1a与隔板1b能装配而共同形成所述收容槽13与凹槽14。具体来说,所述隔板1b具有露出上述平板部1a局部的多个穿孔,多个发光单元2与光接收器5设置于上述平板部1a并且分别位于隔板1b的多个穿孔内。所述平板部1a与隔板1b的至少一所述穿孔能够界定出所述导光结构的收容槽13。所述收容槽13能收容多个发光单元2、并能用来将多个发光单元2所发出的光线导引朝向预设基准轴线C。也就是说,所述收容槽13的底壁131是由平板部1a的局部顶面所界定,而具备光反射功能的收容槽13的两个侧壁132则是倾斜地位于隔板1b的相对应穿孔内。进一步地说,上述收容槽13的两个侧壁132具有邻近预设基准轴线C的一内光反射部1321(如图3E所示的收容槽13内侧壁132a)以及远离预设基准轴线C的一外光反射部1322(如图3E所示的收容槽13外侧壁132b)。
所述平板部1a及隔板1b的另一所述穿孔能界定出所述导光结构的凹槽14,并且上述凹槽14能收容设置在预设基准轴线C上的所述光接收器5。
另,所述收容槽13与凹槽14所包围形成的多个空间能够选择性地充填上述封装体4。例如:当所述发光单元2是采用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或是芯片级封装结构时,收容槽13所包围的至少一个空间内可以是空的。
再者,所述多个穿孔可以是彼此相邻且呈环状排列、并大致对称于上述预设基准轴线C。所述平板部1a可以是一电路板(如:陶瓷电路板或金属印刷电路板)。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至图7,其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类似于上述实施例一,而两个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形成有多个收容槽13,及所述框体13形成有呈环状且位置分别对应于上述多个收容槽13的多个内壁面31。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导光结构包含有多个收容槽13或进一步包含分别对应于上述多个收容槽13的框体13的多个内壁面31。
具体来说,如图4至图5C所示,所述多个收容槽13凹设于基板1的第一板面11,并且所述多个收容槽13大致对称于预设基准轴线C,而上述预设基准轴线C重叠于光接收器5的中心轴线。所述多个发光单元2分别设置于上述多个收容槽13的底壁131。每个收容槽13具有大致呈圆形的一底壁131及倾斜地相连于底壁周缘131的一侧壁132。所述收容槽13的侧壁132顶缘所形成的一开口,其也大致呈圆形。上述侧壁132具备有光反射之功能。举例来说,所述侧壁132可以是成形为光滑状而具备有光反射功能、或是侧壁132镀设有光反射材质而具备有光反射功能,在此不加以限制。
更详细地说,每个收容槽13的侧壁132与底壁131所相夹的角度由邻近预设基准轴线C朝远离预设基准轴线C的方向逐渐地缩小。邻近于预设基准轴线C的每个收容槽13侧壁132部位(如图5A中的收容槽13内侧壁132a)定义为一内光反射部1321,而远离预设基准轴线C的每个收容槽13侧壁132部位(如图5A中的收容槽13外侧壁132b)定义为一外光反射部1322。
如图5B所示,对于每个收容槽13来说,所述内光反射部1321与收容槽13底壁131所相夹的角度Θ1大于外光反射部1322与收容槽13底壁131所相夹的角度Θ2,而该外光反射部1322与收容槽13底壁131所相夹的角度Θ2不小于90度。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光反射部1321与收容槽13底壁131所相夹的角度Θ1大致为120度至165度,所述外光反射部1322与收容槽13底壁131所相夹的角度Θ2大致为90度至150度。
所述导光结构的每个收容槽13所包含的内光反射部1321与外光反射部1322能使,自多个发光单元2所发出之光线L1、L2,经过其界面反射后可朝向上述预设基准轴线C射出,借以导引光学感测器100的发光单元2所发出的光线朝向一外部件200,此类似于实施一所载。
再者,本实施例的收容槽13可依据设计者需求而加以调整,并不受限于图5B所呈现的态样。举例来说,如图6A和图6B所示,每个收容槽13的侧壁132可以是圆弧凹陷面,也就是说,收容槽13大致呈碗状结构。
所述导光结构的另一部分框体3,具有多个(类)圆形穿孔(未标示),也就是说,所述框体3的多个圆环形的内壁面31分别包围定义彼此分离的所述圆形穿孔,且上述多个圆形穿孔的位置大致呈对称于预设基准轴线C排列。所述框体3设置于收容槽13以外的第一板面11部位上,并且框体3的多个穿孔位置分别对应于上述多个收容槽13与凹槽14。也就是说,框体3的多个内壁面31底缘大致分别与上述多个收容槽13的侧壁132顶缘相接。其中,所述框体3的每个内壁面31之内径自邻近第一板面11朝远离第一板面11的方向(如图5A中的由下往上)逐渐地缩小,并且每个内壁面31的最小内径不小于其所对应收容槽13底壁131的最大外径。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前提下,所述内壁面31可以是平面状或曲面状(图中未示出),在此不加以限制。据此,所述导光结构的框体3的多个内壁面31能分别使自上述多个发光单元2所发出的光线朝向预设基准轴线C反射,借以使上述光学感测器100发光单元2所发出的光线被导引至所述外部物,也就是光线经过框体3界面反射后可朝向预设中轴线C行进。
所述光学感测器100包括有多个封装体4,并且上述多个收容槽13、凹槽14、及其所对应的框体3的内壁面31所包围的空间分别填设有该些封装体4,也就是说,每个收容槽13、凹槽14、及其所对应的框体3内壁面31所共同包围的空间内填设有封装体4,以使封装体4完整地包覆上述多个发光单元2与所述光接收器5。
依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感测器100能通过所述导光结构(如:内光反射部1321、外光反射部1322、及框体3的内壁面31)的设置,以使自多个发光单元2所发出的光线分别经过导光结构表面反射后,可朝向预设基准轴线C方向射出。更详细地说,所述导光结构可包含有形成多个穿孔的框体3,且每个穿孔具有预定的轮廓。上述框体3的多个穿孔能相连以形成具有预定轮廓的一散装孔。
此外,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感测器100亦可依设计者要求而加以调整,并不以图5A所呈现的态样为限。举例来说,如图7所示,在每个收容槽13的内光反射部1321与外光反射部1322的光反射效果足以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光学感测器100亦可将框体3省略。据此,所述光学感测器100的导光结构能形成有具备预定轮廓的多个收容槽13,用以收容多个发光单元2。再者,所述基板1也可包含有如图3E所示的一平板部1a及设置于上述平板部1a的一隔板1b,并且上述平板部1a与隔板1b能装配而共同形成所述收容槽13与凹槽14。所述收容槽13能收容多个发光单元2,并且上述凹槽14能收容设置在预设基准轴线C上的所述光接收器5。另,所述收容槽13与凹槽14所包围形成的多个空间能够选择性地充填上述封装体4。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8至图10,其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应附图所提及的相关数量与外型,仅用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便于了解本发明的内容,而非用来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者,本实施例类似于上述实施例二,而两个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基板1的构造。
如图8和图9A所示,所述光学感测器100包含有一基板1、一发光单元2、及一光接收器5。所述基板1于本实施例中形成有凹设于第一板面11的一收容槽13与一凹槽14,并且所述收容槽13位于上述凹槽14的一侧。本实施例的收容槽13结构类似于实施例二所载,并且所述收容槽13的内光反射部1321与底壁131所相夹的角度Θ1限定为120度至165度。
再者,于本实施例中,邻近于凹槽14的收容槽13内侧壁132a定义为上述内光反射部1321,而远离凹槽14的收容槽13外侧壁132b定义为上述外光反射部1322。
本实施例的发光单元2与光接收器5类似于上述实施例二所载。具体来说,发光单元2设置于基板1的收容槽13内,并且内光反射部1321与外光反射部1322能将发光单元2所发出的光线L1、L2反射,朝向一外部物200行进(如图9B)。所述光接收器5设置于基板1的凹槽14内,并且所述光接收器5是用来接收来自发光单元2发出并经由所述外部物200反射的光线。
为证实所述光学感测器100的效能,本实施例以不同类型(如收容槽13的形成有不同的角度Θ1、Θ2)的光学感测器100进行仿真测试,并且上述模拟测试的结果呈现如下表。在所述模拟测试的结果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个不同类型的光学感测器100具备有好的效能,并且类型3的光学感测器100效能最佳。
本实施例的光学感测器100能形成如同图10所示的构造。其中,所述收容槽13具有一椭圆形顶开口133,所述光学感测器100具有设置于收容槽13内的多个发光单元2,并且多个所述发光单元2位在所述光接收器5朝向上述多个发光单元2方向正投影所形成的一投影区域内。再者,所述多个发光单元2对应于所述椭圆形顶开口133的一长轴方向设置。
更详细地说,如图9B所示,所述发光单元2所发出的光线L1、L2能被导引至一外部物200(如:使用者皮肤内的血管201),并且位在凹槽14内的光接收器5能接收自上述外部物200所反射的光线。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1和图12,其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应附图所提及的相关数量与外型,仅用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便于了解本发明的内容,而非用来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者,本实施例类似于上述实施例三,而两个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基板1的构造。
如图12所示,所述光学感测器100包含有一基板1、多个发光单元2、及一光接收器5。所述基板1于本实施例中形成有凹设于第一板面11的多个收容槽13与一凹槽14,所述多个收容槽13位于上述凹槽14的一侧并且较佳是排成一列。本实施例的每个收容槽13结构类似于实施例三所载,也就是说,所述每个收容槽13的内光反射部1321与底壁131所相夹的角度Θ1限定为120度至165度。
本实施例的多个发光单元2与光接收器5类似于上述实施例三所载。具体来说,多个发光单元2分别设置于基板1的多个收容槽13内,并且每个收容槽13的内光反射部1321与外光反射部1322能将相对应发光单元2所发出的光线反射朝向一外部物行进。所述光接收器5设置于基板1的凹槽14内,并且所述光接收器5是用来接收来自由每个发光单元2发出并经由所述外部物200反射的光线。
另,本实施例的光学感测器100能形成如同图12所示的构造。其中,所述收容槽13具有一椭圆形顶开口133,并且上述椭圆形顶开口133的一长轴方向正交于所述光接收器5的中心轴线,以使设有椭圆形顶开口133的收容槽13能将相对应发光单元2所发出的光线导引朝向所述光接收器5的中心轴线,借以使上述相对应发光单元2与所述光接收器5能具有较佳的配合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光学感测器,其收容槽的内光反射部与外光反射部相对于底壁形成有不同的角度,因而能够将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反射朝向预设基准轴线,进而投射至上述外部物(如:皮肤),借以使所述外部物能够更为精准地将光线反射至光接收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用来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光学感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感测器包括:
一基板,其具有位于相反侧的一第一板面与一第二板面,所述基板定义有垂直所述第一板面的一预设基准轴线,并且所述基板包含至少一收容槽与一凹槽,至少一所述收容槽自所述第一板面凹设形成,所述凹槽自所述第一板面沿所述预设基准轴线凹设形成;其中,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一侧壁具有邻近于所述预设基准轴线的一内光反射部以及远离所述预设基准轴线的一外光反射部,所述内光反射部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一底壁所相夹的一角度大于所述外光反射部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所述底壁所相夹的一角度,并且所述外光反射部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所述底壁所形成的所述角度不小于90度;
多个发光单元,包含有至少一第一发光单元与至少一第二发光单元,至少一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用以发出第一波长范围的一第一光线,至少一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用以发出第二波长范围的一第一光线,并且所述第一波长范围不同于所述第二波长范围;其中,多个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基板的至少一所述收容槽内,并且每个所述发光单元的高度小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深度;其中,所述内光反射部与所述外光反射部能使自多个所述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朝向所述预设基准轴线反射;以及
一光接收器,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光接收器的中心轴线重叠于所述预设基准轴线;其中,至少一所述发光单元用来发出光线至一外部物,而所述光接收器用来接收来自所述外部物反射的光线。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感测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数量限定为一个,并且所述收容槽为对称于所述预设基准轴线的一环状外形,邻近所述预设基准轴线的所述收容槽内侧壁定义为所述内光反射部,而远离所述预设基准轴线的所述收容槽外侧壁定义为所述外光反射部。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感测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数量限定为多个,多个所述收容槽的位置对称于所述预设基准轴线,多个所述发光单元固定于多个所述收容槽的底壁,并且每个所述收容槽的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相夹的角度自邻近所述预设基准轴线朝远离所述预设基准轴线的方向逐渐地缩小。
4.依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学感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感测器进一步包括一框体,所述框体具有呈环形的至少一内壁面,所述框体设置于位在所述收容槽外的所述第一板面部位,所述框体的至少一所述内壁面相连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所述侧壁,所述框体的至少一所述内壁面的一内径是朝远离所述第一板面的方向逐渐地缩小,所述框体的至少一所述内壁面能使自多个所述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朝向所述预设基准轴线反射。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感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感测器进一步包括有至少一封装体,并且至少一所述封装体充填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所述凹槽、及所述框体的至少一所述内壁面所包围的多个空间内。
6.依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感测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的至少一所述收容槽中,所述内光反射部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所述底壁所形成的所述角度介于120度至165度,并且所述外光反射部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所述底壁所形成的所述角度介于90度至120度。
7.依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光学感测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发光单元包含有一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一绿光发光二极管芯片、及一红外线发光二极管芯片。
8.一种光学感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感测器包括:
一基板,其具有位于相反侧的一第一板面与一第二板面,所述基板定义有垂直所述第一板面的一预设基准轴线,并且所述基板包含至少一收容槽与一凹槽,至少一所述收容槽自所述第一板面凹设形成,所述凹槽自所述第一板面沿所述预设基准轴线凹设形成;其中,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一侧壁具有邻近于所述预设基准轴线的一内光反射部以及远离所述预设基准轴线的一外光反射部,所述内光反射部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一底壁所相夹的一角度大于所述外光反射部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所述底壁所相夹的一角度,并且所述外光反射部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所述底壁所形成的所述角度不小于90度;
多个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基板的至少一所述收容槽内;其中,所述内光反射部与所述外光反射部能使自多个所述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朝向所述预设基准轴线反射;以及
一光接收器,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光接收器的中心轴线重叠于所述预设基准轴线。
9.一种光学感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感测器包括:
一基板,其具有位于相反侧的一第一板面与一第二板面,并且所述基板包含至少一收容槽与一凹槽,至少一所述收容槽与所述凹槽自所述第一板面凹设形成;其中,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一侧壁具有邻近于所述凹槽的一内光反射部以及远离所述凹槽的一外光反射部,所述内光反射部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一底壁所相夹的一角度大于所述外光反射部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所述底壁所相夹的一角度,并且所述外光反射部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所述底壁所形成的所述角度不小于90度;
至少一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基板的至少一所述收容槽内;其中,所述内光反射部与所述外光反射部能使自至少一所述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朝向一外部物反射;以及
一光接收器,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凹槽内;其中,所述光接收器用来接收来自所述外部物反射的光线。
10.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感测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位于所述凹槽的一侧,邻近所述凹槽的至少一所述收容槽内侧壁定义为所述内光反射部,而远离所述凹槽的至少一所述收容槽外侧壁定义为所述外光反射部。
11.依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感测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发光单元的数量限定为多个,多个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内,并且多个所述发光单元位在所述光接收器朝向多个所述发光单元方向正投影所形成的一投影区域内。
12.依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感测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具有一椭圆形顶开口,并且多个所述发光单元对应于所述椭圆形顶开口的一长轴方向设置。
13.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感测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一所述发光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发光单元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收容槽内,多个所述收容槽位于所述凹槽的一侧,邻近所述凹槽的每个所述收容槽内侧壁定义为所述内光反射部,而远离所述凹槽的每个所述收容槽外侧壁定义为所述外光反射部。
14.依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感测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收容槽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椭圆形顶开口,并且所述椭圆形顶开口的一长轴方向正交于所述光接收器的一中心轴线。
15.依据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感测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的至少一所述收容槽中,所述内光反射部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所述底壁所形成的所述角度介于120度至165度,并且所述外光反射部与至少一所述收容槽的所述底壁所形成的所述角度介于90度至120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5/821,797 | 2017-11-23 | ||
US15/821,797 US10128401B2 (en) | 2015-09-17 | 2017-11-23 | Optical sensor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28312A true CN109828312A (zh) | 2019-05-31 |
Family
ID=66859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65577.7A Pending CN109828312A (zh) | 2017-11-23 | 2018-08-01 | 光学感测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828312A (zh) |
TW (1) | TWI68255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964127A4 (en) * | 2019-06-24 | 2022-07-2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WEARABLE DEVICE AND PHOTOELECTRIC PULSE SENSOR COMPONENT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15372A (zh) * | 2012-06-22 | 2014-01-15 | 台湾晶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感测式芯片封装结构 |
CN105895642A (zh) * | 2015-02-13 | 2016-08-24 | 台医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双传感器模组、双传感器配件与双传感器装置 |
CN106549088A (zh) * | 2015-09-17 | 2017-03-29 | 光宝光电(常州)有限公司 | 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
TW201729432A (zh) * | 2015-11-13 | 2017-08-16 | 日月光半導體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 半導體封裝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115038B2 (ja) * | 2007-06-06 | 2013-01-0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発光装置、面光源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4869165B2 (ja) * | 2007-06-28 | 2012-02-08 |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 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
CN102498327B (zh) * | 2009-06-15 | 2015-09-23 | 夏普株式会社 | 发光模块、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
2018
- 2018-08-01 TW TW107126710A patent/TWI682557B/zh active
- 2018-08-01 CN CN201810865577.7A patent/CN10982831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15372A (zh) * | 2012-06-22 | 2014-01-15 | 台湾晶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感测式芯片封装结构 |
CN105895642A (zh) * | 2015-02-13 | 2016-08-24 | 台医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双传感器模组、双传感器配件与双传感器装置 |
CN106549088A (zh) * | 2015-09-17 | 2017-03-29 | 光宝光电(常州)有限公司 | 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
TW201729432A (zh) * | 2015-11-13 | 2017-08-16 | 日月光半導體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 半導體封裝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964127A4 (en) * | 2019-06-24 | 2022-07-2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WEARABLE DEVICE AND PHOTOELECTRIC PULSE SENSOR COMPONENT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26742A (zh) | 2019-07-01 |
TWI682557B (zh) | 2020-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698730A (en) | Light-emitting diode | |
CN106549088B (zh) | 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 |
JP3172668U (ja) | 光学モジュール | |
TWI411123B (zh) | 發光裝置 | |
CN108594206A (zh) | 光传输模块、激光发射模块、激光雷达系统及车辆 | |
CN206072988U (zh) | 透镜组合及应用透镜组合的照明装置 | |
CN109828312A (zh) | 光学感测器 | |
CN208834083U (zh) | 光源装置、投影仪 | |
EP3514524A1 (en) | Image inspection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 |
CN106062475A (zh) | 壳积分器 | |
US20110226952A1 (en) | Reflection Sensing System | |
US12053259B2 (en) | Sensor device having a housing with at least two cavities | |
US7411222B2 (en) | Package f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208625669U (zh) | 一种光电检测装置和生理信息检测装置 | |
CN103322513B (zh) | 用于led产生环形光斑的混合式折反射器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3151361A (zh) | 晶圆级图像芯片封装及光学结构 | |
CN201311323Y (zh) | 光传感器 | |
JPS61204989A (ja) | 半導体光電変換装置 | |
CN203731110U (zh) | 照明用光源 | |
TW201704685A (zh) | 發光裝置 | |
CN209068222U (zh) | 一种平面同轴光源 | |
JP3220095U (ja) | Led発光装置 | |
US20090189170A1 (en) | Light emitting diode | |
CN108063149A (zh) | 输入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 |
CN207662599U (zh) | 光学检测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3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