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27622A - 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及其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及其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27622A
CN109827622A CN201711184465.7A CN201711184465A CN109827622A CN 109827622 A CN109827622 A CN 109827622A CN 201711184465 A CN201711184465 A CN 201711184465A CN 109827622 A CN109827622 A CN 1098276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d
measurement
roll feeder
surge bunker
do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844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27622B (zh
Inventor
刘雁飞
李俊杰
魏进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elting Vast Of Heaven Energy-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Protective Technology Co Ltd In Hunan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elting Vast Of Heaven Energy-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Protective Technology Co Ltd In Hunan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elting Vast Of Heaven Energy-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Protective Technology Co Ltd In Hunan,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elting Vast Of Heaven Energy-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Protective Technology Co Ltd In Hunan
Priority to CN20171118446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276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27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276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276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276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及其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通过设置在吸附单元的缓冲仓处的传感器,实时测量缓冲仓内活性炭的料量;再通过控制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开启和关闭状态,获取测量初始时刻t1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以及测量终止时刻t2对应的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再根据预先设定的测量间隔时长T2,直接计算得到相应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实现在线准确测量。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方法,充分利用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吸附单元的结构特点,并通过在缓冲仓处设置用于称重的传感器,实现料流控制和料重检测相结合,进一步实现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的在线准确测量。

Description

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及其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及其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铁行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企业,但是,它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污染大气的问题。例如,在烧结工序中产生的烧结烟气,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噁英等污染物,烧结烟气被排放到大气中后,不仅污染大气,还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为此,钢铁行业通常采用活性炭烟气净化技术,即在烟气净化系统中盛放具有吸附功能的物料(例如活性炭)吸附烧结烟气,以实现对烧结烟气的脱硫、脱硝、脱二噁英等处理。
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工艺简图如图1所示,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包括由多个吸附单元7并联组成的吸附系统1、解析系统2、制酸系统、为每个吸附单元7输送活性炭的缓冲仓8,以及为缓冲仓8输送活性炭的上料设备5。其中,吸附单元7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吸附单元7被分隔为多个小室,每个小室的底部开口均安装有用于排料的辊式给料机9。例如,当吸附单元被分隔为左右对称的6个小室时,分别包括两个前室71、两个中室72和两个后室73。系统运行时,吸附单元7中每个小室内充满活性炭,小室内的活性炭由吸附单元7上方的缓冲仓8装入,缓冲仓8内的活性炭来自上方的上料设备5。同时,烧结原烟气3进入吸附单元7中的气室74,并进一步进入装满活性炭的各小室内,烧结原烟气3中的SO2经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烧结净烟气4外排。而各小室内吸附有SO2的活性炭颗粒由设置在每个小室出料口的辊式给料机9排出至底部三角仓10,通过卸料阀11卸在输送机6上,再利用输送机6运送至解析系统2。吸附有SO2的活性炭颗粒在解析系统2中解析出的SO2气体进入制酸系统中,而解析出SO2气体后的活性炭从解析系统2运送到吸附系统1循环利用。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净化效果达到最佳,需要严格控制活性炭在吸附单元7中各小室内停留的时间。如果停留时间过长,吸附单元7中各小室内的活性炭因吸附作用达到饱和,不能再吸附新进入的烧结原烟气中的SO2,使得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净化效果不好;如果停留时间过短,活性炭没有充足的时间吸附烧结原烟气中的污染物便被排出,使得活性炭的利用率降低,进而降低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运转效率。因此,为了保证活性炭在被辊式给料机9排出时,相应小室内的活性炭恰好达到饱和,以提高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净化效率,需要精确控制辊式给料机9的排料流量,以控制吸附单元7中各小室内的活性炭达到最佳的吸附效果。
为此,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但均难以准确得到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一种是采用辊式给料机9在出厂时已被确定的排料流量,但辊式给料机9在运转过程中,会出现磨损或部分损坏的情况,导致已确定的排料流量值并不能准确地表明每一个辊式给料机9的实际排料情况,无法准确控制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运行。另一种是采用在辊式给料机9处设置称重装置的方式测量,但由于辊式给料机为长辊结构,排料面积较大,无法通过设置几个称重装置来测量辊式给料机9每一处的排料重量,因此只能根据排料重量粗略估计辊式给料机9的排料流量,无法得到准确数值。可见,现有的测量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的方法,无法实现在线精准测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及其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测量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的方法,无法实现在线精准测量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吸附单元的缓冲仓设置用于测量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传感器;
确定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和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确定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
控制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开启和关闭,根据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对应的传感器的测量值,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
可选的,按照下述步骤控制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开启和关闭,根据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对应的传感器的测量值,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
获取所述测量初始时刻t1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
开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延时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获取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
根据式Qm=(L1-L2)/T2,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
可选的,按照下述步骤控制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开启和关闭,根据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对应的传感器的测量值,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
获取所述测量初始时刻t1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
开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延时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获取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
获取在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内进入缓冲仓的活性炭料量L入1
根据式Qm=(L入1+L1-L2)/T2,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
可选的,按照下述步骤控制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开启和关闭,根据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对应的传感器的测量值,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
控制所述吸附单元的上料设备执行上料过程;
从上料过程结束时刻开始延时第一等待时长T1
获取测量初始时刻t1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
开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延时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自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起,以及,延时第二等待时长T3后,获取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
根据式Qm=(L1-L2)/T2,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
可选的,按照以下步骤控制吸附单元的上料设备执行上料过程:
判断所述传感器的测量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料量阈值的下限值;
如果所述传感器的测量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料量阈值的下限值,控制上料设备给缓冲仓上料,直到所述传感器的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料量阈值的上限值,控制上料设备停止给缓冲仓上料。
可选的,T2≤L1/Q,或者,
L1≥T2×Q;其中,T2为间隔时长;L1是测量初始时刻缓冲仓的当前料量;Q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产生的最大预估总排料流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包括:
在吸附单元的缓冲仓设置用于测量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传感器;
确定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每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测量间隔时长Ti和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确定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其中,N为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辊式给料机的总台数;
关闭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从测量初始时刻t1起,顺序开启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获取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在测量初始时刻t1的缓冲仓初始料量Li1;以及,获取延时Ti时长的缓冲仓终止料量Li2,直到延时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达到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测量结束;
根据所述Li1、Li2和Ti,确定i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以及,根据上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1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1),按照下式,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i
Q总i=(Li1-Li2)/Ti 1≤i≤N;其中,i=1时,Q总1=Qm1
Qmi=Q总i-Q总(i-1) 1<i≤N。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包括:
在吸附单元的缓冲仓设置用于测量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传感器;
确定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每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测量间隔时长Ti和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确定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其中,N为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辊式给料机的总台数;
开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从测量初始时刻t1起,确定延时测量间隔时长T0缓冲仓的初始料量差值,根据所述初始料量差值确定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产生的总初始排料流量Q0
顺序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获取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在关闭时刻的缓冲仓初始料量Li1;以及,获取延时Ti时长的缓冲仓终止料量Li2,直到延时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达到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测量结束;
根据所述Li1、Li2和Ti,确定关闭i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后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以及,根据Q0或关闭上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1后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1),按照下式,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i
Qmi=Qo-Q总i i=1;
Qmi=Q总(i-1)-Q总i 1<i≤N。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包括由多个吸附单元并联组成的吸附系统和解析系统,为每个吸附单元输送活性炭的缓冲仓,以及为缓冲仓输送活性炭的上料设备,其中,所述吸附单元被分隔为若干小室,每个小室的底部开口处均安装有用于排料的辊式给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缓冲仓的用于测量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配置有参数存储单元和测控单元;
所述参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吸附单元的辊式给料机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参数,间隔时长T2,以及,初始时刻t1和终止时刻t2
所述测控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开启和关闭,根据所述间隔时长T2、以及初始时刻t1和终止时刻t2对应的传感器的测量值,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包括由多个吸附单元并联组成的吸附系统和解析系统,为每个吸附单元输送活性炭的缓冲仓,以及为缓冲仓输送活性炭的上料设备,其中,所述吸附单元被分隔为若干小室,每个小室的底部开口处均安装有用于排料的辊式给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缓冲仓的用于测量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配置有参数存储单元和测控单元;
所述参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吸附单元的辊式给料机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每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测量间隔时长Ti和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确定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其中,N为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辊式给料机的总台数;
所述测控单元,用于关闭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从测量初始时刻t1起,顺序开启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获取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在测量初始时刻t1的缓冲仓初始料量Li1;以及,获取延时Ti时刻的缓冲仓终止料量Li2,直到延时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达到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测量结束;以及,
根据所述Li1、Li2和Ti,确定i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以及,根据上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1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1),按照下式,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i
Q总i=(Li1-Li2)/Ti 1≤i≤N;其中,i=1时,Q总1=Qm1
Qmi=Q总i-Q总(i-1) 1<i≤N。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包括由多个吸附单元并联组成的吸附系统和解析系统,为每个吸附单元输送活性炭的缓冲仓,以及为缓冲仓输送活性炭的上料设备,其中,所述吸附单元被分隔为若干小室,每个小室的底部开口处均安装有用于排料的辊式给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缓冲仓的用于测量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配置有参数存储单元和测控单元;
所述参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吸附单元的辊式给料机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每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测量间隔时长Ti和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确定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其中,N为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辊式给料机的总台数;
所述测控单元,用于开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从测量初始时刻t1起,确定延时测量间隔时长T0缓冲仓的初始料量差值,根据所述初始料量差值确定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0;以及,
顺序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获取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在关闭时刻的缓冲仓初始料量Li1;以及,获取延时Ti时长的缓冲仓终止料量Li2,直到延时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达到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测量结束;
根据所述Li1、Li2和Ti,确定关闭i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后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以及,根据Q0或关闭上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1后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1),按照下式,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i
Qmi=Qo-Q总i i=1;
Qmi=Q总(i-1)-Q总i 1<i≤N。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及其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通过设置在吸附单元的缓冲仓处的传感器,实时测量缓冲仓内活性炭的料量;再通过控制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开启和关闭状态,相应的获取测量初始时刻t1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以及测量终止时刻t2对应的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即利用测得的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变化值来表征通过辊式给料机排出的活性炭的料量,再根据预先设定的测量间隔时长T2,直接计算得到相应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实现在线准确测量。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在测量排料流量时,不改变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运行状态,即始终保持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开启状态,通过及时获取测量初始时刻t1以及测量终止时刻t2对应的缓冲仓的料量,以及测量间隔时长T2,进一步计算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方法,充分利用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吸附单元的结构特点,并通过在缓冲仓处设置用于称重的传感器,实现料流控制和料重检测相结合,进一步实现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的在线准确测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工艺简图;
图2为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中吸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吸附单元的上料设备执行上料过程的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再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方法基于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结构特点,辊式给料机下料时,辊式给料机排出的料量与缓冲仓内活性炭流入对应小室内的料量相等,进而可使各小室内充满活性炭以充分发挥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因此,可利用缓冲仓内减少的料量作为辊式给料机排出的料量。根据这一等量关系,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开启和关闭,获得不同状态下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变化,从而获得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内容。
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本申请提供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吸附单元的缓冲仓设置用于测量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传感器设置于缓冲仓的底部,用于测量缓冲仓活性炭的料量。在实际应用中,该传感器可为体积传感器,还可为重量传感器,或是料位传感器,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传感器选用体积传感器,通过体积传感器获得缓冲仓内活性炭体积的变化,再根据活性炭的松装密度,计算得到活性炭的重量。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传感器选用料位传感器,通过料位传感器获得缓冲仓内活性炭的料位值,再根据缓冲仓的有效截面积、活性炭的松装密度等数值,计算得到活性炭的重量。
当然,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构思,除了上述以重量表示缓冲仓内活性炭的料量外,还可直接利用测得的体积或料位值来表示缓冲仓内活性炭的料量情况。或者,直接利用重量传感器测量缓冲仓内活性炭的重量来表示活性炭的料量。
S2、确定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和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确定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
对于不同的烧结烟气处理量,需要不同规模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规模不同,则不同规模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内设有吸附单元(吸附塔)的数量也不同,吸附单元内设置小室的数量也不同。而由于每一个小室的底部均设置一个辊式给料机,即小室的数量与辊式给料机的台数相同,因此,不同规模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内设置的辊式给料机的台数也不相同。
由于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内的辊式给料机设有很多台,有时并不需要对每一台辊式给料机进行排料流量的检测,例如,某一吸附单元内设置6台辊式给料机,但其中有几台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已被准确确定时,则无需再测量该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因此,为了便于准确测量,需要先确定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方法的适用情况为:需要检测排料流量的辊式给料机并非是某一吸附单元内的全部辊式给料机,即需要对每一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进行单一、逐个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测量过程中,只控制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启动状态,其他不参与测量的辊式给料机的工作状态不发生变化。例如,如果某一吸附单元内设置的6台辊式给料机M1-M6,确定待测量的辊式给料机为M1-M3,则M4-M6的工作状态不应被改变。
并且,由于本申请提供的方法采用直接测量法,为了保证测量的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的准确性,在确定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后,需要确定该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测量时间段,即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测量初始时刻t1。测量初始时刻t1用于限定测量工作的开始,即发送开始测量指令的时刻;通常情况下,测量初始时刻t1为随机确定,并非固定的某一时刻。根据测量初始时刻t1以及测量间隔时长T2,即可确定测量终止时刻t2;测量终止时刻t2即为测量结束获取终止料量值的时刻。
通常情况下,越长的测量间隔时长T2,测得的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越准确。但是,为了不影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净化效率,设定测量间隔时长T2在5分钟至30分钟之间为宜。
S3、控制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开启和关闭,根据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对应的传感器的测量值,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
控制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开启和关闭,即控制何时开始检测工作以及何时停止检测工作。测量初始时刻t1即为开始检测工作的时刻,测量终止时刻t2即为停止检测工作的时刻,而从测量初始时刻t1到测量终止时刻t2之间的时长,即为测量间隔时长T2。根据开始检测工作时刻对应的传感器的测量值,以及停止检测工作时刻对应的传感器的测量值,即可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
在上述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采用图4所示的方法流程来实现上述S3,或者说,图4示出了S3的细化步骤,具体包括:
本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适用于先控制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开启,经过测量间隔时长,再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进而通过测量值得到该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的情况;还适用于先控制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关闭,经过测量间隔时长,再开启待测量辊式给料机,进而通过测量值得到该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的情况。因此,针对步骤S3的细化步骤,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在其中一种可行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S311、获取所述测量初始时刻t1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
由于测量初始时刻t1即为开始测量的时刻,此时缓冲仓内储存的活性炭料量即为测量工作时的参考料量,将此时对应的料量记录为初始料量L1
S312、开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本实施例中,采用先开启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测量方法。当确定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后,随即开启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使得对应小室内的活性炭产生流动,使得小室内的活性炭对烧结烟气产生吸附作用。随着辊式给料机的转动,小室内吸附有污染物的活性炭排出。
可想而知,在本实施例中,开启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步骤在确定测量初始时刻t1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之后,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启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步骤可与确定测量初始时刻t1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的步骤同时进行,由于两个步骤之间均为瞬时动作,不会产生时间上的误差,进而不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开启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步骤还可位于确定测量初始时刻t1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的步骤之前,此种方法适用于该辊式给料机的工作状态一直为运行状态的情况。为了避免影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运行及净化效率,对处于运行状态的辊式给料机直接测量其排料流量。此时,需要在辊式给料机运行的过程中,随机确定测量初始时刻t1,并同时获取当前时刻的缓冲仓初始料量L1,防止确定测量初始时刻t1的时间与获取缓冲仓初始料量L1的时间出现误差,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S313、延时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当获取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之后,为了确定在测量期间,测量准确的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变化,以根据变化值计算得到排料流量,需要在经过测量间隔时长T2之后,立即关闭该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以获取测量完毕时缓冲仓内剩余的料量值。
延时T2时长,即为测量过程中的持续时间,便于吸附单元相应小室内的活性炭能够达到充分流通,并发挥最佳的吸附作用。
S314、获取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
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即为在经过测量间隔时长T2之后,即在测量终止时刻t2之时,缓冲仓内剩余的活性炭料量。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步骤在确定经过测量间隔时长T2之后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之前,即步骤S313在步骤S314之前。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步骤可与确定测量终止时刻t2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同时进行,此时,需要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关闭时刻为测量终止时刻t2,或者,在控制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关闭的时刻,同时获取当前时刻对应的缓冲仓内剩余的活性炭料量L2,避免产生时间误差,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步骤位于确定测量终止时刻t2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的步骤之后,即步骤S314在步骤S313之前。此种方法适用于当前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需要保持运行状态而无法即时关闭的情况,此时需要立即获取在测量终止时刻t2的缓冲仓内的剩余活性炭料量,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可见,即使出现无法立即在测量终止时刻t2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情况,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也能获得测量终止时刻t2对应的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因此,为了不影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净化效率,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同时实现准确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以及保持正常工作状态的目的。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的过程中,即使不控制其关闭及开启状态,使其一直处于运行状态,也可以实现排料流量的测量,并且可以做到精准的在线测量,避免影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整体运行及净化效率。
S315、根据式Qm=(L1-L2)/T2,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
本实施例利用在测量间隔时长内,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变化值来表征由辊式给料机在测量间隔时长内排出的活性炭料量,再根据测量间隔时长T2的数值,直接计算得到相应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
例如,以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为M1为例,在测量初始时刻t1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为1000Kg,经过测量间隔时长T2为20分钟之后,在测量终止时刻t2对应的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为600Kg,此时,计算得到M1的排料流量Qm1=(1000Kg-600Kg)/20分钟=20Kg/分钟。
在另一种可行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S321、获取所述测量初始时刻t1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
S322、关闭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S323、延时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开启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S324、获取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
S325、根据式Qm=(L1-L2)/T2,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
本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方法,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上述实施例是按照先开启待测量辊式给料机而后关闭的顺序测量,本实施例的测量步骤与上述实施例的步骤相反,即按照先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而后开启的顺序测量。两个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测量的步骤相反,其他步骤以及所能取得的有益效果均相同,因此,其他相同步骤的内容均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通过设置在吸附单元的缓冲仓处的传感器,实时测量缓冲仓内活性炭的料量;再通过控制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开启和关闭状态,相应的获取测量初始时刻t1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以及测量终止时刻t2对应的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即利用测得的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变化值来表征通过辊式给料机排出的活性炭的料量,再根据预先设定的测量间隔时长T2,直接计算得到相应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实现在线准确测量。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在测量排料流量时,不改变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运行状态,即始终保持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开启状态,通过及时获取测量初始时刻t1以及测量终止时刻t2对应的缓冲仓的料量,以及测量间隔时长T2,进一步计算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方法,充分利用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吸附单元的结构特点,并通过在缓冲仓处设置用于称重的传感器,实现料流控制和料重检测相结合,进一步实现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的在线准确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以测量一台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为例进行说明,而需要测量其他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时,可重复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步骤。由于该测量方法能够实现在需要测量多个辊式给料机时,逐个单独测量,即测量哪一台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时,只控制该辊式给料机的开启和关闭,不改变其他辊式给料机的工作状态,因此,该测量方法对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整体运行的影响最小,进而可避免影响该系统的净化效率。
由于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正常工作时,活性炭在吸附系统与解析系统间循环流动,可见,在大多数情况下,缓冲仓的进料过程是持续进行的。因此,在上述实施例中,确定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时,不仅要考虑测量间隔时长T2前后传感器测量值的差值,还需考虑在测量间隔时长T2内进入缓冲仓的活性炭的料量。
为此,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方法,可应用于缓冲仓内有持续进入活性炭的测量情况。
参见图6,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方法,根据下述步骤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
S331、获取所述测量初始时刻t1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
S332、开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S333、延时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S334、获取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
本实施例中,步骤S331至步骤S334的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中S311至步骤S314的过程相同,关于相应步骤在本实施例中实现的过程以及所能取得的有益效果,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由于本实施例是按照先开启后关闭相应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步骤来测量其排料流量,同样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按照先关闭后开启相应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步骤来测量其排料流量,相应的测量方法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321至步骤S321的内容,此处也不再赘述。
S335、获取在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内进入缓冲仓的活性炭料量L入1
当缓冲仓采用连续进料的方式时,在测量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的过程中,缓冲仓内会有活性炭持续的进入。为了准确的表征在测量期间,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变化,以准确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还需考虑在测量期间进入到缓冲仓内的活性炭料量。
缓冲仓内的活性炭来自上料设备,可选的,该上料设备通过规则圆柱状的输料管将活性炭输送进缓冲仓。此时,根据输料管的截面积、活性炭在输料管中的流速、活性炭流动时的松装密度以及进料时间等,即可确定在测量间隔时长T2内进入缓冲仓的活性炭料量L入1
S336、根据式Qm=(L入1+L1-L2)/T2,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
当获得测量间隔时长T2内进入缓冲仓的活性炭料量L入1后,在计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时需将L入1考虑到计算过程中,即在测量间隔时长T2的时段内,根据测得的缓冲仓在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对应的料量值的变化,以及在该时段内新进入到缓冲仓内的活性炭料量,即可准确得到当前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
例如,以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为M1为例,在测量初始时刻t1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为1000Kg,经过测量间隔时长T2为20分钟之后,在测量终止时刻t2对应的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为600Kg,同时,在20分钟内进入到缓冲仓的活性炭料量L入1为400Kg。此时,计算得到M1的排料流量Qm1=(400Kg+1000Kg-600Kg)/20分钟=40Kg/分钟。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适用于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吸附单元采用连续进料方式的情况。该方法充分考虑在测量期间进入到缓冲仓的活性炭料量,并利用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吸附单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实现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的在线准确测量。
由于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实际净化过程灵活多变,针对不同烧结烟气量,会有不同的净化需求,对应的操作规程也不同。可见,缓冲仓内活性炭的进入方式也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连续进料方式,还可采用间断进料的方式。间断进料指的是每隔一段时间为缓冲仓一次性装入所需料量的活性炭。间隔时间根据活性炭在小室内的流动速度、小室的空间、缓冲仓的剩余空间等确定。而每次进料的时间则根据当缓冲仓内的活性炭料量低于预设料量下限值时,即开始进料,直到高于上限值。采用间断进料的方式,根据不同的进料时间,可能出现在测量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过程中,缓冲仓内有进料的情况,还包括缓冲仓内没有进料的情况,因此,即使缓冲仓采用间断进料的方式,仍然要考虑在检测期间新进入缓冲仓内的活性炭料量。
为此,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方法,可应用于缓冲仓采用间断进料的情况。
参见图7,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方法,根据下述步骤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
S401、控制所述吸附单元的上料设备执行上料过程;
为了使缓冲仓内有活性炭料量来满足排料流量的检测过程,因此,在开始检测之前,需要对缓冲仓上料。上料设备如前述所述。
在为缓冲仓上料时,通常吸附单元内的辊式给料机均处于关闭状态,以最快速度为缓冲仓加满活性炭,只有缓冲仓内加满活性炭后才可以开始检测。当然,辊式给料机也可处于开启状态,此时,缓冲仓的加料速度要大于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速度。如果辊式给料机在为缓冲仓加料时处于开启状态,将延长加满缓冲仓的时间,因此,为了能够以最快速度为缓冲仓加满料量,并尽快进入检测模式,可优选辊式给料机在为缓冲仓加料时均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按照以下步骤控制吸附单元的上料设备执行上料过程:
S4011、判断所述传感器的测量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料量阈值的下限值;
根据缓冲仓的规格以及使用要求,通常为缓冲仓设定一个料量阈值,以控制缓冲仓能最大限度地被利用,且不影响自身的使用寿命。
如果缓冲仓内活性炭的料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料量阈值的上限值,说明此时缓冲仓内已装满活性炭,可以进行排料流量的检测;如果缓冲仓内活性炭的料量小于或等于预设料量阈值的下限值,说明此时缓冲仓内的活性炭料量已不足,如果料量再持续低下,则会影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净化效率,以及排料流量的检测准确度,因此,此时需要即刻为缓冲仓补料。
S4012、如果所述传感器的测量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料量阈值的下限值,控制上料设备给缓冲仓上料,直到所述传感器的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料量阈值的上限值,控制上料设备停止给缓冲仓上料。
根据上述判断标准,如果传感器的测量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料量阈值的下限值,说明此时缓冲仓内的料量已不足以支撑系统的运行,需要上料设备给缓冲仓上料。当通过上料设备新加入的料量超过预设料量阈值的上限值,说明此时缓冲仓内已装满活性炭,即可控制上料设备停止上料操作。
S402、从上料过程结束时刻开始延时第一等待时长T1
当上料过程结束时,缓冲仓内填满活性炭,并且缓冲仓内的活性炭都会流入吸附单元的各小室内。由于活性炭颗粒有一定的压缩性,每一时刻的活性炭均会因自身重量产生向下移动的趋势,导致传感器测量的值发生变化,很难准确测量缓冲仓内活性炭的料量。
因此,为了使传感器的测量值更加准确,当上料过程结束后,等待一段时间,使得活性炭颗粒趋于稳定后,再获取传感器的测量值。而等待的这段时间即为第一等待时长T1
S403、获取测量初始时刻t1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
当延时第一等待时长T1后,传感器的测量值为一稳定的数值,此时即为测量初始时刻t1,并随即记录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
S404、开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本实施例中,采用在为缓冲仓上料的过程中,关闭辊式给料机以使最快速地为缓冲仓加满活性炭并尽快进入检测状态的方式,因此,当开始检测操作时,需要先开启待检测辊式给料机。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403和步骤S404的内容与上一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311和步骤S312的内容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403和步骤S404也可参照步骤S311和步骤S312,在其他实施例中,步骤S404可与步骤S403同时进行,还可先执行步骤S404,再执行步骤S403,相应的内容以及有益效果参照步骤S311和步骤S312的内容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S405、延时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测量间隔时长T2即为测量时长,当满足一定的测量时间长度后,即可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以对该待测量辊式给料机进行排料流量的计算。
S406、自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起,以及,延时第二等待时长T3后,获取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
由于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在开启过程中,即在检测过程中,缓冲仓以及小室内的活性炭处于流动状态。当待测量辊式给料机被关闭后,缓冲仓和小室内的活性炭也会因自身重量、可压缩性以及流动的惯性产生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即使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传感器测量缓冲仓内料量的值也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
因此,为了使传感器可以测量到稳定的数值,以准确地表征缓冲仓内剩余的活性炭料量,本实施例中,在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后,再次等待一段时间,以使缓冲仓和小室内的活性炭趋于稳定,进而使传感器的测量值能够更准确。该再次等待的时间即为第二等待时长T3
S407、根据式Qm=(L1-L2)/T2,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
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传感器测得的活性炭料量均为准确的数值,因此,根据上式计算得到的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更加准确。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为缓冲仓上料采用的是间断进料方式,在测量过程中缓冲仓中不再有活性炭进入,反而活性炭的料量会随着测量过程而逐渐减少。如果缓冲仓内活性炭的量过少,可能会导致传感器测不到数据,影响测量结果,甚至会破坏吸附单元的气密性。因此,为了确保缓冲仓内承载的活性炭料量足够支撑测量过程,即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大于待测量辊式给料机排出的料量,需要对缓冲仓内承载的料量以及测量时长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中,限定测量间隔时长T2≤L1/Q,或者,
L1≥T2×Q;其中,T2为测量间隔时长;L1是测量初始时刻缓冲仓的当前料量;Q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产生的最大预估总排料流量。
上述限定式中,L1可表述为缓冲仓内的最大料量,Q为最大排料流量,二者的商即为缓冲仓内当前料量可能维持运行的最小时长。如果测量间隔时长小于该最小时长,即可说明缓冲仓内的当前料量按当前的流速能够维持到测量过程结束,也就不会影响测量结果以及破坏吸附单元的气密性。
其中,上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产生的最大预估总排料流量Q可采用下式估算:
Q=60×π×Bi×hi×ni×Di×ρ×η出厂
式中,Q-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排料流量,t/h;
Bi-辊式给料机排料宽度,m;
hi-辊式给料机开口高度,m;
ni-辊式给料机转速,r/min;
Di-辊式给料机辊式直径,m;
ρ-活性炭密度;t/m3
η出厂-辊式给料机出厂排料效率,一般为0.7-0.9之间。
上述公式中,每一个参数都是常数,因此,可根据上述常数估算出理论的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最大预估总排料流量Q。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是默认上料设备在为缓冲仓上料时,吸附单元内的所有辊式给料机均为关闭状态,然后,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关闭辊式给料机,即在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运行时为缓冲仓上料时,所有辊式给料机均为开启状态,以避免影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种情况下,由于在获取传感器测量值无法延长等待时长T1和T2,并且在测量过程中缓冲仓内有活性炭进入,因此,此种测量排料流量的方法等同于采用连续进料方式时的测量方法,即具体的测量方法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331至S336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各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仅适用于单独测量一台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的情况,即每测量一台辊式给料机,控制该辊式给料机的开启和关闭,通过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差值和测量时长计算相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但如果需要测量多台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时,按照上述方法只能一个一个单独测量,这样当全部测量完所有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时所花费的时间总和较长。因此,为了可以快速地同时测量多台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方法,按照“延时逐开”的方式,以利用最少的时间总和测量所有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
参见图9,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应用于需要测量多台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的情况,采用“延时逐开”的测量方法,以利用最少的时间总和完成测量过程。该方法包括:
S701、在吸附单元的缓冲仓设置用于测量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步骤S701的内容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步骤S1的内容相同,因此,此处关于S701的具体过程可参照S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702、确定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每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测量间隔时长Ti和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确定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其中,N为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辊式给料机的总台数;
由于需要测量多台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因此首先需要先确定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每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测量间隔时长Ti与相应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规格、以及测量需求有关,因此,每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测量间隔时长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每一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测量间隔时长Ti的时间总和即为总测量间隔时长T2
以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包括3台辊式给料机为例,测量初始时刻t1即为测量第一台辊式给料机时开始测量的时刻,测量终止时刻t2即为测量第三台辊式给料机时终止测量的时刻,也就是说,从t2时刻到t1时刻之间的时长即为总测量间隔时长T2
S703、关闭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从测量初始时刻t1起,顺序开启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获取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在测量初始时刻t1的缓冲仓初始料量Li1;以及,获取延时Ti时长的缓冲仓终止料量Li2,直到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测量结束;
由于本实施例采用“延时逐开”的测量方式,因此,该方法可应用在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即将要开始工作的情况,即在测量前,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均处于关闭状态。当开始测量时,逐个开启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且开启下一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时,当前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依然保持开启状态,以免影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及净化效率。
举例说明测量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过程,以测量3台为例,当测量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1的排料流量Qm1时,开启M1,并于同一时刻获取当前测量初始时刻t1的缓冲仓初始料量L11,延时T1时长,获取缓冲仓终止料量L12,并于该时刻随即开启M2,此时M1的测量工作结束,但保持M1的运行状态不变;此时,M2的初始料量L21即为M1的终止料量L12,延时T2时长,获取当前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2,并于该时刻随即开启M3,此时M2的测量工作结束,但保持M1和M2的运行状态不变;此时,M3的初始料量L31即为M2的终止料量L22,延时T3时长,获取当前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32,随即测量结束,当前时刻即为测量终止时刻t2,总测量用时即为总测量间隔时长T2。需要说明的是,测量初始时刻t1的缓冲仓初始料量L11,即为3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关闭时,缓冲仓内存储的活性炭最大料量。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采用的“延时逐开”的测量方式,即逐个开启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当测量当前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时,保持前一个已测量结束的辊式给料机的运行状态不变,且下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测量工作的开始即为当前待测量辊式给料机测量工作的结束。可见,测量相邻两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时,二者的测量过程之间不存在时间差,前一台的测量结束时刻即为下一台的测量开始时刻,当全部测量完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时,可最大限度地缩短总测量间隔时长T2。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方法可以快速地测量完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避免影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净化效率。
S704、根据所述Li1、Li2和Ti,确定i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对应的总排料流量Q总i;以及,根据上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1对应的总排料流量Q总(i-1),按照下式,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i
Q总i=(Li1-Li2)/Ti 1≤i≤N;其中,i=1时,Q总1=Qm1
Qmi=Q总i-Q总(i-1) 1<i≤N。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方法是逐个开启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传感器获取的缓冲仓的活性炭料量值的变化,基于料量差值和测量间隔时长来计算当前开启的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当测量第一台M1时,即i=1时,即可根据获取的缓冲仓的料量差值和测量间隔时长确定Qm1。当测量第二台M2时,i=2时,根据获取的缓冲仓的料量差值和测量间隔时长确定的是M1和M2的总排料流量Q2,此时M2的排料流量Qm2需用当前总排料流量Q2与Qm1的差值进行确定。
由此可见,当前开启的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并非是当前测量的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i,还包括前几台已测量完毕但仍然开启的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总(i-1),也就是说,当前开启的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代表的是当前测量以及测量完毕的所有辊式给料机的总排料流量。因此,在确定当前测量的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i时,需要根据总排料流量Q总i和测量完毕的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总(i-1)的差值进行确定。
为此,本实施例根据上述测量结果,来分别计算每一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当测量第一台M1时,根据获取的缓冲仓初始料量L11和终止料量L12,以及延时T1时长,确定M1的排料流量Qm1=Q总1=(L11-L12)/T1
当测量第二台M2时,根据获取的当前缓冲仓初始料量L21和终止料量L22,以及延时T2时长,确定M1和M2的总排料流量Q总2=(L21-L22)/T2,则M2的排料流量Qm2=Q总2-Q总1,由于M2之前已测量完的只有M1,因此,Q总1=Qm1,进而M2的排料流量Qm2=Q总2-Qm1=(L21-L22)/T2-(L11-L12)/T1
当测量第三台M3时,根据获取的当前缓冲仓初始料量L31和终止料量L32,以及延时T3时长,确定M1、M2和M3的总排料流量Q总3=(L31-L32)/T3,则M3的排料流量Qm3=Q总3-Q总2,由于M3之前已测量完的有M1和M2两台,基于前述的测量结果,Q总2=(L21-L22)/T2,进而M3的排料流量Qm3=Q总3-Q总2=(L31-L32)/T3-(L21-L22)/T2
另外,由于测量相邻两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之间没有时间差,即前一台的测量终止时刻即为下一台的测量开始时刻,此时,前一台的终止料量即为下一台的初始料量。因此,在上述计算每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的公式中,L12=L21,L22=L31
本实施例仅以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包括三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为例说明,当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包括的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台数大于三台时,也可相应参照本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方法,本实施例不再一一列举。
以上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延时逐开”的测量方法,相应的,也会有“延时逐关”的测量方法,因此,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方法,即采用“延时逐关”的测量方式进行测量。
参见图10,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应用于需要测量多台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的情况,采用“延时逐关”的测量方法,以利用最少的时间总和完成测量过程。该方法包括:
S801、在吸附单元的缓冲仓设置用于测量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传感器;
S802、确定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每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测量间隔时长Ti和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确定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其中,N为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辊式给料机的总台数;
本实施例中,步骤S801至S802的内容与上一实施例中步骤S701至S702的内容相同,步骤S801至S802的具体实施过程可相应参照步骤S701至S702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S803、开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从测量初始时刻t1起,确定延时测量间隔时长T0缓冲仓的初始料量差值,根据所述初始料量差值确定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产生的总初始排料流量Q0
由于本实施例采用“延时逐关”的测量方式,因此,该方法可应用在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处于运行状态的过程中,即在测量前,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均为开启状态。当开始测量时,逐个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且关闭下一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时,当前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依然保持关闭状态。虽然随着测量的进行,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中运行的辊式给料机的台数越来越少,可能会影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生产,但此方法可以利用最短的时长检测所有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
为了获取每一个处于关闭状态的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需要确定全部处于开启状态的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产生的总初始排料流量Q0
其中,总初始排料流量Q0的确定方法采用,在测量初始时刻t1时,获取当前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01,延时测量间隔时长T0后,缓冲仓内的活性炭料量减少,获取当前缓冲仓终止料量L02,根据式Q0=(L01-L02)/T0,确定全部处于开启状态的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产生的总初始排料流量Q0。其中,测量间隔时长T0≤L01/Q,或者,L01≥T0×Q;其中,T0为测量间隔时长;L01是测量初始时刻缓冲仓的当前料量;Q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产生的最大预估总排料流量。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测量间隔时长T0内,缓冲仓内有活性炭进入,或者传感器测得的初始料量L01和终止料量L02之间的测量值低于或等于预设料量下限值,则需要控制上料设备给缓冲仓上料,直到传感器测量值高于或等于预设料量的上限值,此时,则需获取缓冲仓内进入的活性炭料量L入0,根据初始料量差值(L01-L02)与L入0确定总初始排料流量Q0;具体地,Q0=(L入0+L01-L02)/T0
S804、顺序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获取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在关闭时刻的缓冲仓初始料量Li1;以及,获取延时Ti时长的缓冲仓终止料量Li2,直到延时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达到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测量结束;
举例说明测量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过程,以测量3台为例,当测量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1的排料流量Qm1时,关闭M1,并于同一时刻获取缓冲仓初始料量L11,延时T1时长,获取缓冲仓终止料量L12,并于该时刻随即关闭M2,此时M1的测量工作结束,但保持M1的关闭状态不变;此时,关闭M2时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21即为关闭M1时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12,延时T2时长,获取当前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2,并于该时刻随即关闭M3,此时M2的测量工作结束,但保持M1和M2的关闭状态不变;此时,关闭M3时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31即为关闭M2时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2,延时T3时长,获取当前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32,随即测量结束,当前时刻即为测量终止时刻t2,总测量用时即为总测量间隔时长T2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采用的“延时逐关”的测量方式,即逐个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当测量当前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时,保持前一个已测量结束的辊式给料机的关闭状态不变,且下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测量工作的开始即为当前待测量辊式给料机测量工作的结束。可见,测量相邻两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时,二者的测量过程之间不存在时间差,前一台的测量结束时刻即为下一台的测量开始时刻,当全部测量完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时,可最大限度地缩短总测量间隔时长T2,并且可提高测量精度。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方法可以快速地测量完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尽量减少因测量工作对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净化效率的影响。
S805、根据所述Li1、Li2和Ti,确定关闭i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后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以及,根据Q0或关闭上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1后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1),按照下式,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i
Qmi=Qo-Q总i i=1;
Qmi=Q总(i-1)-Q总i 1<i≤N。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方法是逐个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每关闭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后测得的排料流量Q总i为剩余未关闭的所有待测量辊式给料机(N-i台)的总排料流量,因此,为确定当前关闭的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i,需要根据关闭当前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后剩下未关闭的多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总排料流量Q总i,以及关闭上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1)的差值确定。
举例说明,当N=3时,顺序关闭3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当测量第一台M1时,即i=1时,关闭一台后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1即为剩下2台未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总排料流量,Q总1根据获取的缓冲仓的料量差值和测量间隔时长确定,由于3台辊式给料机全部开启运行时产生的总初始排料流量为Q0,因此根据Q0和Q总1的差值即可确定关闭M1后产生的排料流量Qm1。当测量第二台M2时,i=2,关闭两台后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2即为剩下一台未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总排料流量,Q总2根据获取的缓冲仓的料量差值和测量间隔时长确定,此时关闭M2后产生的排料流量Qm2需用Q总1和Q总2的差值进行确定。
同时在测量倒数第二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时,由于测得的总排料流量为剩下未关闭的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总排料流量,即最后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因此,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方法,可在测量倒数第二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的同时,测出最后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即根据获取的缓冲仓的料量差值和测量间隔时长确定,此时,Qmi=Q总(i-1),其中,i=N。因此,按照上述举例内容,Qm3=Q总2
为此,本实施例根据上述测量结果,具体举例计算每一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以测量三台待测量排料流量为例,同时,总初始排料流量Q0=(L01-L02)/T0。当测量第一台M1关闭时,根据获取的当前缓冲仓初始料量L11和终止料量L12,以及延时T1时长,确定剩下未关闭的2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总排料流量Q总1=(L11-L12)/T1。此时,关闭M1后产生的排料流量Qm1=Q0-Q总1=(L01-L02)/T0-(L11-L12)/T1
当测量第二台M2关闭时,根据获取的当前缓冲仓初始料量L21和终止料量L22,以及延时T2时长,确定剩下未关闭的1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总排料流量Q总2=(L21-L22)/T2。此时,关闭M2后产生的排料流量Qm2=Q总1-Q总2=(L11-L12)/T1-(L21-L22)/T2
由于M3为最后一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因此M3的排料流量可直接根据传感器获取的当前测量值计算,即根据获取的当前缓冲仓初始料量L21和终止料量L22,以及延时T2时长确定,Qm3=(L21-L22)/T2
另外,由于测量相邻两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之间没有时间差,即前一台的测量终止时刻即为下一台的测量开始时刻,此时,前一台的终止料量即为下一台的初始料量。因此,在上述计算每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的公式中,L12=L21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采用“延时逐关”的方式,逐个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当前关闭的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并非是当前测量的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i,而是剩下未关闭的至少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产生的总排料流量。并且在测量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倒数第二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时,可同时测得最后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而无需再控制最后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关闭来实现测量。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减少控制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过程,并且测量相邻两个辊式给料机时不存在时间差,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并缩短总测量间隔时长T2。该方法充分利用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吸附单元的结构特点,并通过在缓冲仓处设置用于称重的传感器,实现料流控制和料重检测相结合,进一步实现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的在线准确测量。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获得精确的排料流量的同时,减少测量总时长,避免影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净化效率。
本实施例仅以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包括三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为例说明,当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包括的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台数大于三台时,也可相应参照本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方法,本实施例不再一一列举。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即图3所示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参阅图1、图2、图11和图12,系统包括由多个吸附单元7并联组成的吸附系统1和解析系统2,为每个吸附单元7输送活性炭的缓冲仓8,以及为缓冲仓8输送活性炭的上料设备5,其中,所述吸附单元7被分隔为若干小室,每个小室的底部开口处均安装有用于排料的辊式给料机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缓冲仓8的用于测量缓冲仓8内活性炭料量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计算机系统12;所述计算机系统配置有参数存储单元121和测控单元122;
所述参数存储单元121,用于存储吸附单元的辊式给料机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参数,间隔时长T2,以及,初始时刻t1和终止时刻t2
所述测控单元122,用于控制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开启和关闭,根据所述间隔时长T2、以及初始时刻t1和终止时刻t2对应的传感器的测量值,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控单元122被进一步配置为,
获取所述测量初始时刻t1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
开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延时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获取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
根据式Qm=(L1-L2)/T2,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控单元122被进一步配置为,
获取所述测量初始时刻t1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
开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延时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获取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
获取在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内进入缓冲仓的活性炭料量L入1
根据式Qm=(L入1+L1-L2)/T2,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控单元122被进一步配置为,
控制所述吸附单元的上料设备执行上料过程;
从上料过程结束时刻开始延时第一等待时长T1
获取测量初始时刻t1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
开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延时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自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起,以及,延时第二等待时长T3后,获取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
根据式Qm=(L1-L2)/T2,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
可选的,所述测控单元122被进一步配置为,按照以下步骤控制吸附单元7的上料设备5执行上料过程:
判断所述传感器的测量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料量阈值的下限值;
如果所述传感器的测量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料量阈值的下限值,控制上料设备给缓冲仓上料,直到所述传感器的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料量阈值的上限值,控制上料设备停止给缓冲仓上料。
可选的,T2≤L1/Q,或者,L1≥T2×Q;其中,T2为间隔时长;L1是测量初始时刻缓冲仓的当前料量;Q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产生的最大预估总排料流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用于执行图9所示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参阅图1、图2、图11和图12,系统包括由多个吸附单元7并联组成的吸附系统1和解析系统2,为每个吸附单元7输送活性炭的缓冲仓8,以及为缓冲仓8输送活性炭的上料设备5,其中,所述吸附单元7被分隔为若干小室,每个小室的底部开口处均安装有用于排料的辊式给料机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缓冲仓8的用于测量缓冲仓8内活性炭料量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计算机系统12;所述计算机系统配置有参数存储单元121和测控单元122;
所述参数存储单元121,用于存储吸附单元的辊式给料机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每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测量间隔时长Ti和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确定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其中,N为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辊式给料机的总台数;
所述测控单元122,用于关闭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从测量初始时刻t1起,顺序开启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获取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在测量初始时刻t1的缓冲仓初始料量Li1;以及,获取延时Ti时刻的缓冲仓终止料量Li2,直到延时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达到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测量结束;以及,
根据所述Li1、Li2和Ti,确定i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以及,根据上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1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1),按照下式,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i
Q总i=(Li1-Li2)/Ti 1≤i≤N;其中,i=1时,Q总1=Qm1
Qmi=Q总i-Q总(i-1) 1<i≤N。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用于执行图10所示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参阅图1、图2、图11和图12,系统包括由多个吸附单元7并联组成的吸附系统1和解析系统2,为每个吸附单元7输送活性炭的缓冲仓8,以及为缓冲仓8输送活性炭的上料设备5,其中,所述吸附单元7被分隔为若干小室,每个小室的底部开口处均安装有用于排料的辊式给料机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缓冲仓8的用于测量缓冲仓8内活性炭料量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计算机系统12;所述计算机系统12配置有参数存储单元121和测控单元122;
在吸附单元的缓冲仓设置用于测量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传感器;
确定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每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测量间隔时长Ti和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确定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其中,N为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辊式给料机的总台数;
开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从测量初始时刻t1起,确定延时测量间隔时长T0缓冲仓的初始料量差值,根据所述初始料量差值确定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产生的总初始排料流量Q0
顺序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获取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在关闭时刻的缓冲仓初始料量Li1;以及,获取延时Ti时长的缓冲仓终止料量Li2,直到延时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达到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测量结束;
根据所述Li1、Li2和Ti,确定关闭i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以及,根据Q0或关闭上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1后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1),按照下式,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i
Qmi=Qo-Q总i i=1;
Qmi=Q总(i-1)-Q总i 1<i≤N。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吸附单元的缓冲仓设置用于测量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传感器;
确定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和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确定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
控制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开启和关闭,根据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对应的传感器的测量值,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控制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开启和关闭,根据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对应的传感器的测量值,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
获取所述测量初始时刻t1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
开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延时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获取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
根据式Qm=(L1-L2)/T2,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控制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开启和关闭,根据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对应的传感器的测量值,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
获取所述测量初始时刻t1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
开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延时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获取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
获取在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内进入缓冲仓的活性炭料量L入1
根据式Qm=(L入1+L1-L2)/T2,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控制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开启和关闭,根据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对应的传感器的测量值,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
控制所述吸附单元的上料设备执行上料过程;
从上料过程结束时刻开始延时第一等待时长T1
获取测量初始时刻t1缓冲仓的初始料量L1
开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延时所述测量间隔时长T2,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
自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起,以及,延时第二等待时长T3后,获取缓冲仓的终止料量L2
根据式Qm=(L1-L2)/T2,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控制吸附单元的上料设备执行上料过程:
判断所述传感器的测量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料量阈值的下限值;
如果所述传感器的测量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料量阈值的下限值,控制上料设备给缓冲仓上料,直到所述传感器的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料量阈值的上限值,控制上料设备停止给缓冲仓上料。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T2≤L1/Q,或者,
L1≥T2×Q;其中,T2为间隔时长;L1是测量初始时刻缓冲仓的当前料量;Q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产生的最大预估总排料流量。
7.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吸附单元的缓冲仓设置用于测量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传感器;
确定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每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测量间隔时长Ti和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确定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其中,N为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辊式给料机的总台数;
关闭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从测量初始时刻t1起,顺序开启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获取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在测量初始时刻t1的缓冲仓初始料量Li1;以及,获取延时Ti时长的缓冲仓终止料量Li2,直到延时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达到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测量结束;
根据所述Li1、Li2和Ti,确定i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以及,根据上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1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1),按照下式,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i
Q总i=(Li1-Li2)/Ti 1≤i≤N;其中,i=1时,Q总1=Qm1
Qmi=Q总i-Q总(i-1) 1<i≤N。
8.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吸附单元的缓冲仓设置用于测量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传感器;
确定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每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测量间隔时长Ti和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确定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其中,N为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辊式给料机的总台数;
开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从测量初始时刻t1起,确定延时测量间隔时长T0缓冲仓的初始料量差值,根据所述初始料量差值确定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产生的总初始排料流量Q0
顺序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获取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在关闭时刻的缓冲仓初始料量Li1;以及,获取延时Ti时长的缓冲仓终止料量Li2,直到延时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达到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测量结束;
根据所述Li1、Li2和Ti,确定关闭i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后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以及,根据Q0或关闭上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1后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1),按照下式,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i
Qmi=Qo-Q总i i=1;
Qmi=Q总(i-1)-Q总i 1<i≤N。
9.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包括由多个吸附单元并联组成的吸附系统和解析系统,为每个吸附单元输送活性炭的缓冲仓,以及为缓冲仓输送活性炭的上料设备,其中,所述吸附单元被分隔为若干小室,每个小室的底部开口处均安装有用于排料的辊式给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缓冲仓的用于测量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配置有参数存储单元和测控单元;
所述参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吸附单元的辊式给料机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参数,间隔时长T2,以及,初始时刻t1和终止时刻t2
所述测控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开启和关闭,根据所述间隔时长T2、以及初始时刻t1和终止时刻t2对应的传感器的测量值,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
10.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包括由多个吸附单元并联组成的吸附系统和解析系统,为每个吸附单元输送活性炭的缓冲仓,以及为缓冲仓输送活性炭的上料设备,其中,所述吸附单元被分隔为若干小室,每个小室的底部开口处均安装有用于排料的辊式给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缓冲仓的用于测量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配置有参数存储单元和测控单元;
所述参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吸附单元的辊式给料机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每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测量间隔时长Ti和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确定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其中,N为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辊式给料机的总台数;
所述测控单元,用于关闭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从测量初始时刻t1起,顺序开启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获取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在测量初始时刻t1的缓冲仓初始料量Li1;以及,获取延时Ti时刻的缓冲仓终止料量Li2,直到延时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达到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测量结束;以及,
根据所述Li1、Li2和Ti,确定i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以及,根据上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1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1),按照下式,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i
Q总i=(Li1-Li2)/Ti 1≤i≤N;其中,i=1时,Q总1=Qm1
Qmi=Q总i-Q总(i-1) 1<i≤N。
11.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包括由多个吸附单元并联组成的吸附系统和解析系统,为每个吸附单元输送活性炭的缓冲仓,以及为缓冲仓输送活性炭的上料设备,其中,所述吸附单元被分隔为若干小室,每个小室的底部开口处均安装有用于排料的辊式给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缓冲仓的用于测量缓冲仓内活性炭料量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配置有参数存储单元和测控单元;
所述参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吸附单元的辊式给料机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每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测量间隔时长Ti和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确定测量初始时刻t1和测量终止时刻t2;其中,N为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辊式给料机的总台数;
所述测控单元,用于开启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从测量初始时刻t1起,确定延时测量间隔时长T0缓冲仓的初始料量差值,根据所述初始料量差值确定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0;以及,
顺序关闭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获取所述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在关闭时刻的缓冲仓初始料量Li1;以及,获取延时Ti时长的缓冲仓终止料量Li2,直到延时总测量间隔时长T2,以及达到所述测量终止时刻t2,待测量辊式给料机集合中的全部待测量辊式给料机测量结束;
根据所述Li1、Li2和Ti,确定关闭i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后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以及,根据Q0或关闭上一个待测量辊式给料机Mi-1后产生的总排料流量Q总(i-1),按照下式,获得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流量Qmi
Qmi=Qo-Q总i i=1;
Qmi=Q总(i-1)-Q总i 1<i≤N。
CN201711184465.7A 2017-11-23 2017-11-23 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及其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 Active CN1098276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84465.7A CN109827622B (zh) 2017-11-23 2017-11-23 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及其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84465.7A CN109827622B (zh) 2017-11-23 2017-11-23 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及其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27622A true CN109827622A (zh) 2019-05-31
CN109827622B CN109827622B (zh) 2021-07-20

Family

ID=66859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84465.7A Active CN109827622B (zh) 2017-11-23 2017-11-23 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及其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2762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98197A1 (en) * 2008-12-02 2011-08-18 Univation Technologies, Llc Polymer Finishing Process
CN202289812U (zh) * 2011-07-26 2012-07-0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失重式计量微给料机
CN103446830A (zh) * 2013-07-02 2013-12-18 香港诺曼泰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烟气净化系统
CN204223854U (zh) * 2014-11-19 2015-03-25 铜陵市菲力克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失重式送料装置
CN104941445A (zh) * 2015-05-18 2015-09-30 吴友琴 一种催化床烟气净化装置及其净化单元
CN205379780U (zh) * 2015-11-11 2016-07-13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除气态污染物的吸附剂喷射系统
CN106865276A (zh) * 2017-03-27 2017-06-20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翻车机漏斗给料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348547A (zh) * 2017-09-02 2017-11-17 成都蒲江珂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饲料制粒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98197A1 (en) * 2008-12-02 2011-08-18 Univation Technologies, Llc Polymer Finishing Process
CN202289812U (zh) * 2011-07-26 2012-07-0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失重式计量微给料机
CN103446830A (zh) * 2013-07-02 2013-12-18 香港诺曼泰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烟气净化系统
CN204223854U (zh) * 2014-11-19 2015-03-25 铜陵市菲力克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失重式送料装置
CN104941445A (zh) * 2015-05-18 2015-09-30 吴友琴 一种催化床烟气净化装置及其净化单元
CN205379780U (zh) * 2015-11-11 2016-07-13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除气态污染物的吸附剂喷射系统
CN106865276A (zh) * 2017-03-27 2017-06-20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翻车机漏斗给料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348547A (zh) * 2017-09-02 2017-11-17 成都蒲江珂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饲料制粒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27622B (zh) 2021-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et al. Energetics of electrochemically mediated amine regeneration process for flue gas CO2 capture
CN109827787A (zh) 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及其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测量方法
CN102541101B (zh) 材料气体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Hoff et al. CO2 absorption with membrane contactors vs. packed absorber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post combustion capture and natural gas sweetening
JP2002236154A5 (zh)
CN106958478A (zh) 用于后处理系统监测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02930340A (zh) 一种解决0-1背包问题的自适应遗传退火计算方法
JP2009069101A (ja) 組合せ秤
CN106246369A (zh) 内燃机
WO2012024068A3 (en) Solid phase biomass carbon storage (spbcs)
CN109827622A (zh) 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及其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
CN205995233U (zh) 构造成控制吸附阶段的气体发生器及控制器单元
CN108246043B (zh) 用于多工序烟气净化的接口装置、活性炭运输系统及方法
WO2018205693A1 (zh) 一种用于烟气净化装置的物料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821344A (zh) 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测量方法
CN108554115B (zh) 一种涉及多工序的烟气净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342460B (zh) 一种自动控制的脱硫剂浆液配制装置
JP2005027895A5 (zh)
CN104155152B (zh) 便携式飞灰取样装置
CN211374237U (zh) 一种烟气实时分区取样及测量系统
CN109827685A (zh) 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测量方法
CN108434936B (zh) 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系统的物料平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937238B (zh) 自动给料控制方法
CN205879903U (zh) 一种硝酸生产的尾气检测吸收装置
CN205892111U (zh) 一种用于板材加工的检测运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