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27148B - Led照明用匀光膜及其灯具模组 - Google Patents

Led照明用匀光膜及其灯具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27148B
CN109827148B CN201910305383.6A CN201910305383A CN109827148B CN 109827148 B CN109827148 B CN 109827148B CN 201910305383 A CN201910305383 A CN 201910305383A CN 109827148 B CN109827148 B CN 1098271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icrometers
structural layer
film
light homogen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53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27148A (zh
Inventor
王清
潘家鑫
孙亮
许世峰
周英浩
何�泽
刁全利
胡祥发
贺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xinsen Shanghai Functional Film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ixinsen Shanghai Functional Fil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xinsen Shanghai Functional Film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ixinsen Shanghai Functional Fil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053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271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27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27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27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271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照明用匀光膜及其灯具模组,该LED照明用匀光膜包括: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所述第一结构层包括:具有相对的正面和背面的第一基膜,所述第一基膜的背面设置有背涂层,所述第一基膜正面用于和所述第二结构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结构层包括:具有相对的正面和背面的第二基膜,所述第二基膜的背面和所述第一基膜的正面通过设置复合胶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基膜的正面设置有匀光结构,所述匀光结构包括多个间隔预定间距排布的匀光单元。本发明提供的LED照明用匀光膜及其灯具模组,能够有效地降低防眩指数,较佳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LED照明用匀光膜及其灯具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照明用匀光膜及其灯具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LED光源广泛应用于照明行业,其节能高亮的性能受到行业内的普遍认可。但由于侧面光过强、发光曲线不合理导致眩光严重,刺眼的侧面光导致的眩光问题容易对人眼有伤害,导致视觉效果不佳,因此也一直被业界诟病并阻碍了LED照明在很多领域的应用。例如,现有的LED光源无法满足学校、医院等涉及未成年人和身体比较虚弱的人群场所。此外,现有的LED光源也无法满足对防眩指数很敏感的中高端市场的使用需要。LED照明市场急需可解决眩光问题的实用有效方案。
此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案之一是:采用结构板方案,具体的将结构做在扩散板内。但由于受到板材技术及材料限制,现有结构防眩指数相对较高;结构比较粗糙,灯具视觉感官纹路粗糙不美观;并且还需要下面增加一张扩散膜,导致成本上升;同时灯具受结构设计限制可视角较小,很难被行业普遍接受并应用,多方面原因导致该方案无法推广使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照明用匀光膜及其灯具模组,能够有效地降低防眩指数,较佳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LED照明用匀光膜,包括: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
所述第一结构层包括:具有相对的正面和背面的第一基膜,所述第一基膜的背面设置有背涂层,所述第一基膜正面用于和所述第二结构层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结构层包括:具有相对的正面和背面的第二基膜,所述第二基膜的背面和所述第一基膜的正面通过设置复合胶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基膜的正面设置有第一匀光结构,所述第一匀光结构包括多个间隔预定间距排布的匀光单元。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匀光单元呈半球形结构,所述半球形结构采用不规则排列方式或六边形矩阵排列方式;或者,所述匀光单元为环形结构,相邻两个环形结构在环形凸起处的最外圈相切;或者,所述匀光单元呈锥体结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组成所述第一匀光结构的树脂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3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30%-40%;环氧丙烯酸酯10%-15%;PHEA 10%-15%;EOEOEA 10%-15%;HDDA 10%-15%;光引发剂184 1%-2%;TPO 3%-4%。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组成所述第一匀光结构的树脂的折射率为1.45-1.5。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结构层和所述第二结构层通过胶水以平贴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复合胶层的厚度为2微米至12微米,制成所述复合胶层的涂布液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聚酯树脂1 18%-24%;聚酯树脂2 6-12%;丁酮20%-30%;醋酸丁酯10%-15%;甲苯10%-15%;偶联剂1%-3%;HDI固化剂4.8%-7.2%;催化剂0.02%-0.1%;或者,制成所述复合胶层的涂布液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OPPEA 10%-15%;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0%-15%;改性丙烯酸酯2.5%-5%;BPA(EO)10DA 7.5%-10%;DPHA2.5%-5%;光引发剂184 0.5%-1%;TPO 0.5%-1.5%。有机溶剂50%,所述有机溶剂中丁酮:戊酮=1:1。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制成所述第一基膜的背涂层的涂布液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高硬度羟基丙烯酸树脂40%-50%;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2%-4%;甲苯20%-30%;醋酸乙酯20%-30%;HDI固化剂4%-5%;PBMA微珠0.2%-0.3%;或者,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7.5%-10.5%;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7.5%-10.5%;DPHA1.5%-3%;TPGDA 3%-4.5%;光引发剂184 1.2%-1.5%;TPO 0.3%-0.6%;分散剂0.15%-0.3%;抗静电剂0.15%-0.3%;PBMA微珠0.2%-0.3%;有机溶剂69.5%,所述有机溶剂中甲苯:丁酮:戊酮=3:2:1。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匀光单元呈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包括10至14圈圆环,相邻两个圆环的间距为1毫米至3毫米,所述圆环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半圆形的高度在25微米至35微米之间,相邻两个环形结构的间距为60微米至80微米。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匀光单元呈半球形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匀光单元之间的间距在30微米至60微米之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匀光单元呈锥体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匀光单元之间的间距在40微米至70微米之间,所述锥体结构的顶角为圆角。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结构层与所述第二结构层之间设置有支撑部,所述第二结构层的背面用于设置所述复合胶层,所述复合胶层厚度为1微米-3微米,在相邻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的所述第一结构层的正面设置有微结构;所述支撑部和其之间的微结构形成所述第一结构层的第二匀光结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组成所述第二匀光结构的树脂折射率在1.5-1.55之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制成所述复合胶层的涂布液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2官脂肪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7%-9%;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2%-4%;丙烯酰吗啉3%-5%;甲基丙烯酸磷酸酯0.2%-0.4%;PHEA 1%-2%;光引发剂184 0.2%-0.4%;光引发剂TPO.4%-0.8%;有机溶剂80%,所述有机溶剂为丁酮:甲苯=1:1。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组成所述第二匀光结构的树脂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OPPEA 25%-35%;双酚芴二丙烯酸酯10%-15%;PHEA 10%-15%;3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10%-15%;BPA(EO)10DA 15%-20%;光引发剂184 2%-4%;TPO 1%-2%。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为山峰结构,所述山峰结构是为顶角为90度、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棱镜结构,所述山峰结构位于所述复合胶层的深度为1微米至3微米之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结构为不规则的凸起结构;所述山峰结构的山峰宽度在50微米至60微米之间,相邻两个山峰结构的间距为100微米至120微米。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结构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半球形结构采用不规则排列方式或者六边形矩阵排列方式,相邻两个所述半球形结构的间距在30微米至60微米之间;所述山峰结构的山峰宽度在70微米至80微米之间,相邻两个山峰结构的间距为180微米至220微米之间。
一种灯具模组,设置有上述任一所述的LED照明用匀光膜。
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是:本申请提供的LED照明用匀光膜及其灯具模组,主要通过在第二结构层背离第一结构层的正面设置匀光结构,实现减弱高角度光、增强中心有效光,降低UGR防眩指数,较好地解决了眩光问题。
除了在第二结构层的正面设置匀光结构外,进一步的,在第一结构层与第二结构层之间设置支撑部,并且在两个支撑部之间设置用于进一步匀光的微结构,形成第一结构层上的第二匀光结构,可以进一步降低UGR。
整体上,本说明书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LED照明用匀光膜,在确保光效不降低乃至可以适当提升光效的前提下,降低炫光指数,改善外观和可视角;通过膜片贴合可以提升膜片挺度代替相关板材,减少相关材料的使用;并且在同等UGR指数和光效前提下,改善可视角和外观前提下不会升高甚至会降低成本;使得照明产品更加趋于健康照明;并且还可改善外观效果从而提升照明产品的档次;并方便在市场上大量推广应用。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申请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LED照明用匀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一种LED照明用匀光膜的俯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LED照明用匀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一种LED照明用匀光膜的俯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LED照明用匀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一种LED照明用匀光膜的俯视图;
图7是图5中一种LED照明用匀光膜的交界中心位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LED照明用匀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LED照明用匀光膜匀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LED照明用匀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LED照明用匀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LED照明用匀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LED照明用匀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灯具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结构层;11、第一基膜;2、第二结构层;21、第二基膜;3、第一匀光结构;30、匀光单元;4、复合胶层;5、支撑部;6、微结构;7、背涂层;71、微珠;31、交界中心;91、盖板;92、反射片;93、导光板;8、匀光膜;94、LED灯珠;95、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UGR(Unified Glare Rating统一眩光值)指数是一种应用最广的能定量评估室内照明环境中不舒适眩光的参数。该UGR是一个通过与产生眩光有关的各种参数计算得到的表征整个照明空间的不舒适眩光程度的值。
为了解决眩光问题,可以通过降低UGR防眩指数实现。具体的,降低UGR防眩指数可以从抑制高角度光(眩光)和增强中心有效光两个方面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LED照明用匀光膜及其灯具模组,能够有效地降低防眩指数,较佳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请参阅图1至图13,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LED照明用匀光膜可以包括:第一结构层1和第二结构层2。其中,所述第一结构层1可以包括:具有相对的正面和背面的第一基膜11,该第一基膜11的背面可以设置有背涂层7,第一基膜11的正面用于和第二结构层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结构层2可以包括:具有相对的正面和背面的第二基膜21,该第二基膜21的背面用于和第一结构层1第一基膜11的正面通过设置复合胶层4固定连接,该第二基膜21的正面设置有第一匀光结构3,通过该第一匀光结构3来实现减弱高角度光、增强中心有效光。
其中,第一结构层1的第一基膜11和第二结构层2的第二基膜21均可以采用表面经过化学处理的PET膜、PC膜、PI膜、PP膜等透明基材。该透明基材的厚度可以在36微米-250微米之间。例如,可以为125微米、188微米、250微米。
具体的,所述第一匀光结构3可以包括多个间隔预定间距排布的匀光单元30。其中,该匀光单元30的排列方式可以为不规则的排列方式;也可以为规则的排列方式,例如矩阵排列的方式。整体上,该匀光单元30的具体排列方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唯一限定。此外,相邻两个匀光单元30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匀光单元30的形状、尺寸、实际制作工艺等综合确定。
其中,该第二基膜21的背面和第一基膜11的正面之间可以通过设置复合胶层4实现固定连接。具体的制作时,可以在第一基膜11正面和第二基膜21背面之间涂覆复合胶水,并采用基膜和基膜平贴的方式固定连接。其中,该胶水厚度可以为2微米-12微米。具体的,该复合胶水的制作材料可以选用透光率高的热固化树脂、UV固化树脂等,使得平贴方式连接的两个基膜之间贴合牢度好、无气泡、信耐性好,并且光透过性好,能确保光通量(光效)。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LED照明用匀光膜主要通过在第二结构层2背离第一结构层1的一面(正面)设置第一匀光结构3,实现减弱高角度光、增强中心有效光,降低UGR防眩指数,较好地解决了眩光问题。
以下结合具体的附图和实施方式详细介绍该匀光膜。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结构层2的第一匀光结构3中的匀光单元30可以采用间距为30微米-60微米的类似半球形结构,该半球形结构可以采用不规则排列方式或六边形矩阵排列的方式。如图2所示,该半球形结构呈六边形矩阵排列;如图4所示,该半球形结构的排列方式为不规则排列方式。这种半球形结构本身具备提升中心光和减弱高角度光的作用。
此外,组成该第二结构层2第二基膜21的正面第一匀光结构3的树脂可以采用折射率为1.45-1.5的UV固化树脂,从而确保光通量(光效)和防炫指数达标。具体的,为了保证该第二结构层2第二基膜21的正面第一匀光结构3的各个性能指标,组成该第二结构层2第二基膜21的正面第一匀光结构3的树脂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3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30%-40%;环氧丙烯酸酯10%-15%;PHEA 10%-15%;EOEOEA 10%-15%;HDDA10%-15%;光引发剂184 1%-2%;TPO 3%-4%。其中,PHEA表示2-苯氧乙基丙烯酸酯;EOEOEA表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HDDA表示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TPO:表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上述所有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优选的,该匀光单元30的间距可以为40微米至50微米。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主要是通过第一匀光结构3,能改变光源发射光通量的规律,相对于传统的LED光源所遵循的朗伯余弦定律而言,能减弱高角度光、增强中心有效光。其中,该匀光单元30的间距大小决定了这种效果的强弱。相同形状的第一匀光结构3,间距越大效果越明显。但考虑到制作工艺,一般选定30微米至60微米,因为间距太小效果不明显,间距太大会导致视觉效果偏粗糙并且会提升成本。综上而言,优选40微米-50微米,例如,可以为40微米或50微米。
请结合参阅图5和图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结构层2的第一匀光结构3中的匀光单元30可以采用第一间距为1毫米-3毫米的环形结构,各环形结构在环形凸起处外圈相切。
如图6所示,每个环形结构的剖面为半圆形,各半圆形之间的第二间距可以为60微米至80微米。每个环形结构可以由10圈-14圈为一个整体,环形结构半圆形的高度可在25微米-35微米。如图7所示,三个环形结构交界的交界中心31为小半球,该交界中心31的高度在10微米至20微米之间。
整体上,此第一匀光结构3截面为半圆形,在此截面方向上具有降低UGR的功能。此外,该第一匀光结构3的延长线呈半圆柱形,半圆柱中心线形成环状,从而实现空间各方向均能降低UGR的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组成该第二结构层2第二基膜21的正面第一匀光结构3的树脂可以采用折射率为1.45-1.5的UV固化树脂,从而确保光通量(光效)和防炫指数达标。具体的,组成该第二结构层2第二基膜21的正面第一匀光结构3树脂的具体组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配比关系,并且能够达到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技术效果,具体的,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请结合参阅图8和图9,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结构层2的第一匀光结构3中的匀光单元30可以采用间距为40微米至70微米的锥体结构。另外,该锥体结构的顶角为圆角,具体的可以采用R0-R15的圆角。此第一匀光结构3为顶角带R角的锥体形状,原理上也具备匀光效果。优选的,该锥体结构的顶角可以为R10的圆角,一般的,R角过小会导致视角变窄,R角过大则匀光效果会减弱。
在本实施方式中,组成该第二结构层2第二基膜21的正面第一匀光结构3的树脂第一匀光结构3的具体组分可以参照上述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配比关系,并且能够达到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技术效果,具体的,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结构层1包括第一基膜11,第一基膜11的背面设置有背涂层7,正面可以无结构(即基膜表面),也可以带结构,即基膜上设置有支撑部5和微结构6,该支持部5和其之间的微结构6形成第一结构层1的第二匀光结构。第一结构层1上设置有第二匀光结构的形式能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改善匀光效果。整体上,第二结构层2上设置有第一匀光结构3且第一结构层1上设置第二匀光结构适合于对UGR指数要求比较高的场合。
当第一结构层1的正面也设置有第二匀光结构的情况下,第二结构层2的第二基膜21的背面和第一结构层1的支撑部5之间利用复合胶水进行平面贴合。
具体的,该复合胶层4厚度可以为1微米-3微米。该复合胶层4可以选用透光率高的UV固化树脂,贴合牢度好、无气泡、信耐性好,并且光透过性好,确保光通量(光效)。为了保证该胶水具有上述优良的性能,制成所述复合胶层4的涂布液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2官脂肪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7%-9%;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2%-4%;丙烯酰吗啉3%-5%;甲基丙烯酸磷酸酯0.2%-0.4%;PHEA 1%-2%;光引发剂184 0.2%-0.4%;光引发剂TPO 0.4%-0.8%;有机溶剂80%,所述有机溶剂为丁酮:甲苯=1:1。上述所有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重点说明该第一结构层1上带第二匀光结构的具体实现方式。其中,第二结构层2的第一匀光结构3中的匀光单元30可以参照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描述,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请结合参阅图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结构层1与第二结构层2之间可以设置有支撑部5。相邻两个支撑部5之间设置有微结构6。
具体的,该微结构6可以为不规则的小凸起结构(MATT结构)。具体的,支撑部5可以为棱镜山峰结构。山峰宽度(棱镜山峰的两个底棱的间距)可以为50微米至60微米,该山峰可以是顶角为90度、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棱镜结构。两个棱镜山峰间隔100微米-120微米,棱镜山峰之间做成(雾度50%-90%)的MATT结构,从而可在一定程度内降低UGR防炫指数。所述支撑部5和其之间的微结构6形成所述第一结构层1的第二匀光结构。组成所述第一结构层1第一基膜11的第二匀光结构的树脂折射率在1.5-1.55之间。
棱镜山峰进入复合胶层4内的深度可以在1微米-3微米之间。具体的,该棱镜山峰进入复合胶层4的深度可以根据该复合胶层4的厚度作适应性调整,但是要保证具有足够的深度。该深度可以小于该厚度0.5微米至1微米。例如,当该复合胶层4的厚度为1.5微米至2微米时,该棱镜山峰进入复合胶层4的深度可以为1微米。深度不足,结合力差影响贴合牢度,深度过深,则会影响光通量(光效)。
雾度(haze)是偏离入射光2.5°角以上的透射光强占总透射光强的百分数,雾度越大意味着薄膜光泽以及透明度尤其成像度下降。雾度定义为:标准"c"光源的一束平行光垂直照射到透明或半透明薄膜、片材、板材上,由于材料内部和表面造成散射,使部分平行光偏离入射方向大于2.5°的散射光通量Td与透过材料的光通量T2之比的百分率,雾度是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光学透明性的重要参数。
整体上,该实施方式中棱镜间断山峰的结构是为了实现第一结构层1和第二结构层2的支撑贴合并为山峰之间的MATT结构形成空间,同时棱镜山峰也有聚光作用。其中,该MATT结构和棱镜间断山峰的结合可以达到适当提升光效和降低UGR的效果,起到雾面遮蔽效果,改善面板灯视觉效果。
请结合参阅图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结构层1的第二匀光结构采用山峰宽度(即棱镜山峰的两个底棱的间距)为70微米-80微米,顶角为90度、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结构,两个相邻棱镜山峰间隔180微米-220微米,棱镜山峰间隔之间做成粒径为30微米-60微米的类似半球形结构,半球形采用不规则排列方式,如图4所示;或者采用六边形矩阵排列的方式,如图2所示,从而可进一步降低UGR防炫指数。
组成该第一结构层1第一基膜11的第二匀光结构的树脂材料可以选用折射率为1.5-1.55的UV固化树脂。棱镜山峰要进入复合胶层4内一定深度,例如1微米-3微米深度,深度不足结合力差影响贴合牢度,深度过深则会影响光通量(光效)。
整体上,棱镜间断山峰的设计是为了实现第一结构层1和第二结构层2的贴合,并支撑起来便于设计山峰之间的半球形结构,其主用功能结构为半球形结构,同时棱镜山峰也有聚光作用,两者结合可以进一步提升光效和降低UGR的作用。
具体制作时,该第一结构层1背面的背涂层7包括微珠71(粒径为3微米-5微米的PBMA或者PMMA)和抗静电剂,组成该背涂层的树脂采用UV固化树脂。该第一结构层1的背涂层7的表面电阻可以做到10的11次方以内,硬度H-2H,可以解决膜片抗静电问题和背面抗刮问题。另外,该第一结构层1背涂层7的雾度在3%-8%之间,确保光通量(光效)。
除了在第二结构层2的正面设置第一匀光结构3外,进一步的,在第一结构层1与第二结构层2之间设置支撑部5,并且在两个支撑部5之间设置用于进一步匀光的微结构6,所述支撑部5和其之间的微结构6形成所述第一结构层1的第二匀光结构,也可以进一步降低UGR。
本说明书的实施方式中,涂布液中有机溶剂选择的原则是:需要与组成该复合胶层4、背涂层7的树脂具有较佳的相溶性,能够对树脂进行稀释;同时需要具有满足涂覆工艺所需的挥发性,涂覆时,能够以恰当的挥发速度进行挥发,使得形成的涂覆层具有较好的平整度和均匀度。
整体上,本说明书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LED照明用匀光膜,在确保光效不降低乃至可以适当提升光效的前提下,降低炫光指数,改善外观和可视角;通过膜片贴合可以提升膜片挺度代替相关板材,减少相关材料的使用;并且在同等UGR指数和光效前提下,改善可视角和外观前提下不会升高甚至会降低成本;使得照明产品更加趋于健康照明;并且还可改善外观效果从而提升照明产品的档次;并方便在市场上大量推广应用。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阐述,其中,各个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可以相互参照。
实施例1:
第二结构层2的第二基膜21采用250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为了保证该第二结构层2的各个性能指标,组成所述第二结构层2第二基膜21的正面第一匀光结构3的树脂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3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30%-40%;环氧丙烯酸酯10%-15%;PHEA 10%-15%;EOEOEA 10%-15%;HDDA 10%-15%;光引发剂184 1%-2%;TPO3%-4%。上述所有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如图2所示,第一匀光结构3呈六角形分布,匀光单元30的间距为40微米,高度为15微米。
第二结构层2的背面和第一结构层1的正面之间设置有复合胶层4,组成该复合胶层4的树脂可以选用透光率高的热固化树脂、UV固化树脂等,使得平贴方式连接的两个基膜之间贴合牢度好、无气泡、信耐性好,并且光透过性好,能确保光通量(光效)。其中,UV固化树脂相对热固化树脂光学透光性更佳一些。在第一结构层1上不设置匀光结构时,组成复合胶层4的树脂可以采用热固化树脂、UV固化树脂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一结构层1设置有匀光结构后,组成复合胶层4的树脂可以优选光学透光性更佳的UV固化树脂。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制成该复合胶层4的涂布液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可以包括:聚酯树脂1 18%-24%;聚酯树脂2 6%-12%;丁酮20%-30%;醋酸丁酯10%-15%;甲苯10%-15%;偶联剂1%-3%;HDI固化剂4.8%-7.2%;催化剂0.02%-0.1%。上述所有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或者,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制成该复合胶层4的涂布液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可以包括:OPPEA 10%-15%;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0%-15%;改性丙烯酸酯2.5%-5%;BPA(EO)10DA 7.5%-10%;DPHA 2.5%-5%;光引发剂184 0.5%-1%;TPO 0.5%-1.5%;有机溶剂50%,所述有机溶剂中丁酮:戊酮=1:1。上述所有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第一结构层1的第一基膜11可以采用250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第一结构层的背涂层7包含微珠71(3-5微米的PBMA)。背涂层7的表面电阻可以做到10的11次方,硬度2H,雾度3%,厚度5微米。
其中,为了使得该背涂层7达到上述参数性能,制成该第一结构层1的背涂层7的涂布液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高硬度羟基丙烯酸树脂40%-50%;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2%-4%;甲苯20%-30%;醋酸乙酯20%-30%;HDI固化剂4%-5%;PBMA微珠0.2%-0.3%。上述背涂层7主要采用热固树脂。上述所有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或者,制成该第一结构层1的背涂层7的涂布液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7.5%-10.5%;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7.5%-10.5%;DPHA1.5%-3%;TPGDA3%-4.5%;光引发剂184 1.2%-1.5%;TPO0.3%-0.6%;分散剂0.15%-0.3%;抗静电剂0.15%-0.3%;PBMA微珠0.2%-0.3%;有机溶剂69.5%,所述有机溶剂中甲苯:丁酮:戊酮=3:2:1。上述所有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上述背涂层7主要采用的是UV树脂。
在第一结构层1上无匀光结构的情况下,该背涂层7的上述两种配方都可以应用。
实施例2:
第二结构层2的第二基膜21的材料、厚度,第二基膜21正面的第一匀光结构3的材料以及第二结构层2的背面和第一结构层1的正面之间的复合胶层4的材料等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1,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同样的,第一结构层1包括第一基膜11和设置在第一基膜11背面的背涂层7。具体的,该第一基膜11和背涂层7的材料、组成、厚度和功能参数等可以参照实施例1中的具体描述,本申请在此也不再赘述。
第一匀光结构3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该第一匀光结构3可以采用半球形,匀光单元30的间距为50-60微米不等,高度为20-25微米不等。
实施例3:
第二结构层2的第二基膜21的材料、厚度,第二基膜21正面的第一匀光结构3的材料以及第二结构层2的背面和第一结构层1的正面之间的复合胶层4的材料等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1,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同样的,第一结构层1包括第一基膜11和设置在第一基膜11背面的背涂层7。具体的,该第一基膜11和背涂层7的材料、组成、厚度和功能参数等可以参照实施例1中的具体描述,本申请在此也不再赘述。
第一匀光结构3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相邻圆环之间的间距L2为80微米,单个圆环的高度35微米,环形结构13圈为一整体,交界中心31小半球高度为18微米。
实施例4:第二结构层2的第二基膜21的材料、厚度,第二基膜21正面的第一匀光结构3的材料以及第二结构层2的背面和第一结构层1的正面之间的复合胶层4的材料等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1,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同样的,第一结构层1包括第一基膜11和设置在第一基膜11背面的背涂层7。具体的,该第一基膜11和背涂层7的材料、组成、厚度和功能参数等可以参照实施例1中的具体描述,本申请在此也不再赘述。
第一匀光结构3如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第一匀光结构3的匀光单元30可以呈锥体结构,具体的,该锥体结构可以为四角锥结构,四角锥结构的间距L为60微米,顶角为R10,四角锥结构高度H为30微米。实施例1-4工艺步骤如下:
1)先在第一基膜11的背面涂布背涂层7,然后烘干,烘干温度80-130℃,30秒-1分钟;如果背涂层7采用UV树脂,则热烘干后外加UV固化,UV光量200-400mj。
2)在第二基膜12背面涂布复合胶,烘干温度80-130℃,30秒-1分钟;然后与步骤1)的第一基膜11的上表面(未背涂面)贴合;如果采用的是UV复合胶,贴合后还需要UV固化,UV光量600-800mj。
3)在贴合好的第二基膜12上表面(未涂复合胶面)涂布第一匀光结构3,然后再UV固化,UV光亮50-100mj(一级固化)600-1000mj(二级固化)。
实施例5:
第二结构层2的第二基膜21的材料、厚度以及设置在该第二基膜21正面第一匀光结构3的材料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1,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匀光结构3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5中,该第一匀光结构3可以呈六角形分布,匀光单元30的间距为40微米,高度为15微米。
第一结构层1的第一基膜11可以采用188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组成第一结构层1的第二匀光结构的树脂的折射率在1.5-1.55之间。具体的,组成该第一结构层1的第二匀光结构的树脂采用折射率为1.53的UV固化树脂。组成所述第一结构层1第一基膜11的第二匀光结构的树脂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OPPEA 25%-35%;双酚芴二丙烯酸酯10%-15%;PHEA 10%-15%;3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10%-15%;BPA(EO)10DA15%-20%;光引发剂184 2%-4%;TPO 1%-2%。上述所有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如图10所示,第一结构层1的的第二匀光结构可以采用山峰宽度(棱镜山峰的两个底棱的间距)为60微米,顶角为90度,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棱镜结构,两个棱镜山峰间隔120微米,棱镜山峰之间做成雾度80%的MATT结构。该棱镜山峰进入复合胶层4内深度为1微米-2微米。
第二结构层2的背面和第一结构层1的正面之间设置有复合胶层4。在第一结构层1设置有第二匀光结构后,为了保证贴合牢度及该LED照明用匀光膜具有较佳的光效等性能参数,组成该复合胶层4的树脂可以优选光学透光性更佳和贴合牢度更优异的UV固化树脂。所述复合胶层厚度为1微米-2微米。
具体的,制成所述复合胶层4的涂布液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2官脂肪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7%-9%;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2%-4%;丙烯酰吗啉3%-5%;甲基丙烯酸磷酸酯0.2%-0.4%;PHEA 1%-2%;光引发剂184 0.2%-0.4%;光引发剂TPO0.4%-0.8%;有机溶剂80%,所述有机溶剂为丁酮:甲苯=1:1。上述所有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第一结构层1的背涂层7包括微珠71(3-5微米的PBMA),背涂层7的表面电阻可以做到10的11次方,硬度2H,雾度3%,厚度5微米。为了确保此背涂后的第一结构层(背涂膜)在贴合前的洁净度及保证光效,组成该背涂层的树脂可以优选与基膜牢度好、光学透光性更佳的UV固化树脂。
其中,为了使得该背涂层7达到上述参数性能,制成该第一结构层1第一基膜11的背涂层7的涂布液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7.5%-10.5%;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7.5%-10.5%;DPHA 1.5%-3%;TPGDA3%-4.5%;光引发剂184 1.2%-1.5%;TPO0.3%-0.6%;分散剂0.15%-0.3%;抗静电剂0.15%-0.3%;PBMA微珠0.2%-0.3%;有机溶剂69.5%,所述有机溶剂中甲苯:丁酮:戊酮=3:2:1。上述所有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实施例6:
第二结构层2的第二基膜21的材料、厚度以及设置在该第二基膜21正面第一匀光结构3的材料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1,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第一匀光结构3同样的,该第二结构层2正面的第一匀光结构3的结构参数、第二结构层2的背面和第一结构层1的正面之间设置的复合胶层4的材料,第一结构层1的第一基膜11的厚度和材料,第一结构层1正面的第二匀光结构的材料,第一结构层1背面的背涂层7的材料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5中的具体描述,本申请在此也不再赘述。
第一匀光结构3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6中,第一结构层1的第二匀光结构采用山峰宽度(棱镜山峰的两个底棱的间距)为80微米,顶角为90度,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两个相邻棱镜山峰间隔200微米,棱镜山峰间隔之间做成粒径(pitch)为45微米的六角形结构,采用矩阵排列的方式。当复合胶层4的厚度为1.5微米-2.5微米,棱镜山峰要进入复合胶层4内的深度为1.5微米至2.5微米。
实施例7:
第二结构层2的第二基膜21的材料、厚度以及设置在该第二基膜21正面第一匀光结构3的材料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1,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同样的,该第一匀光结构3第二结构层2的背面和第一结构层1的正面之间设置的复合胶层4的材料,第一结构层1的第一基膜11的厚度和材料,第一结构层1正面的匀光结构的材料,第一结构层1背面的背涂层7的材料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5中的具体描述,本申请在此也不再赘述。
第一匀光结构3请结合参阅图6和图12,本实施例7中的第一匀光结构3可以采用环形结构,相邻圆环之间的间距L2为70微米,单个圆环的高度30微米,环形结构12圈为一整体,交界中心31小半球高度为15微米。
如图12所示,第一结构层1的的第二匀光结构采用山峰宽度(棱镜山峰的两个底棱的间距)为50微米,顶角为90度,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棱镜结构,两个棱镜山峰间隔100微米,棱镜山峰之间做成雾度70%的MATT结构。当复合胶层4的厚度为1微米-2微米,棱镜山峰进入复合胶层4内的深度为1微米-2微米。
实施例8:
第一匀光结构3第二结构层2的第二基膜21的材料、厚度以及设置在该第二基膜21正面第一匀光结构3的材料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1,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同样的,该第一匀光结构3第二结构层2的背面和第一结构层1的正面之间设置的复合胶层4的材料,第一结构层1的第一基膜11的厚度和材料,第一结构层1正面的匀光结构的材料,第一结构层1背面的背涂层7的材料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5中的具体描述,本申请在此也不再赘述。
请结合参阅图6和图13,第一匀光结构3可以采用环形结构,相邻圆环之间的间距L2为70微米,单个圆环的高度30微米,环形结构12圈为一整体,交界中心31小半球高度为15微米。
如图13所示,第一结构层1的第二匀光结构采用山峰宽度(棱镜山峰的两个底棱的间距)为70微米,顶角为90度,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两个相邻棱镜山峰间隔180微米,棱镜山峰间隔之间做成粒径(pitch)为45微米的六角形结构,采用规则矩阵排列的方式。该复合胶层4的厚度可以在1.5微米-2.5微米,棱镜山峰进入复合胶层4内的深度为1.5微米-2.5微米。
实施例5-8工艺步骤:
1)先在第一基膜11的背面涂布背涂层,然后烘干,烘干温度80-130℃,30秒-1分钟,然后UV固化,UV光量200-400mj。
2)在第一基膜11的上表面(未背涂面)涂布第二匀光结构,然后UV固化,UV光量30-100mj。
3)在第二基膜12背面涂布复合胶,烘干温度80-130℃,30秒-1分钟;然后与步骤2)的第一基膜11的第二匀光结构贴合,然后UV固化,UV光量600-800mj。
4)在贴合好的第二基膜12上表面(未涂复合胶面)涂布第一匀光结构3,然后UV固化,UV光量50-100mj(一级固化)+600-1000mj(二级固化)。
通过实施例1-4的工艺步骤或者通过实施例5-8的工艺步骤制得的匀光膜,切成片材放入温度85度、湿度85%的高温高湿箱内,放置240小时后,正背面涂层牢度达标(5B)无明显变化,两结构层之间贴合牢度达标无明显变化(RA前后剥离力变化幅度10%内),平整度达标(边沿翘曲高度2毫米内,单边波浪翘不超过3个、高度不超过2mm)无明显变化。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配方组成中,3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可以选用韩国美源特殊化工株式会社PU340或湛新树脂(上海)有限公司E1258;聚酯树脂1可以选用韩国SK化学公司ES-300;聚酯树脂2可以选用德国赢创德固赛公司(Dynapol L210);偶联剂可以选用日本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KBM603;HDI固化剂可以选用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B3300或N75;催化剂可以选用上海德音化学有限公司DY-20;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可以选用韩国美源特殊化工株式会社PE210;改性丙烯酸酯可以选用广州市润奥化工材料有限公司UT59478;2官脂肪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可以选用沙多玛广州化学有限公司CN966H90或立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U-8663;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可以选用广州市润奥化工材料有限公司L8112或湛新树脂(上海)有限公司E8210;高硬度羟基丙烯酸树脂可以选用上海绘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CAD-002;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可以选用宣城晶瑞新材料有限公司VK-L30C;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可以选用沙多玛广州化学有限公司CN9006或湛新树脂(上海)有限公司E1290N;分散剂可以选用德国赢创德固赛公司TEGO-688或广州市斯洛柯高分子聚合物有限公司Silok771N或沙多玛广州化学有限公司环氧丙烯酸酯CN 151。
请参阅表1,以下将本申请说明书中所提供的各个实施例与现有对比例(结构板方案)作对比,以说明本申请所提供的LED照明用匀光膜的技术效果。
表1
综合表1中各个实施例与对比例的对比数据看:在ELED面板灯下,和结构板相比(对比例),本发明的实施例1-4在UGR指数略低(低为优)的前提下,外观和可视角都优于对比例,光效也相当或略高于对比例(高为优)。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实施例5-8,通过在第一结构层1上设置匀光结构,使得在UGR指数明显低的前提下,光效、外观和可视角都优于对比例。
综上而言,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LED照明用匀光膜及其灯具模组在确保光效不降低乃至可以适当提升光效的前提下,降低炫光指数,改善外观和可视角;通过膜片贴合可以提升膜片挺度代替相关板材,减少相关材料的使用;并且在同等UGR指数和光效前提下,改善可视角和外观前提下不会升高甚至会降低成本;使得照明产品更加趋于健康照明;并且还可改善外观效果从而提升照明产品的档次;并方便在市场上大量推广应用。
请参阅附图14,本说明书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LED照明用匀光膜的灯具模组,该灯具模组具体可以为ELED灯具,也可以为DLED灯具。当该灯具模组为ELED灯具时,其可以包括:盖板91、反射片92、导光板93、匀光膜8、LED灯珠94、边框95。当该灯具膜组为DLED灯具时,其可以包括:LED灯珠、反射片、扩散板、匀光膜、盖板和边框等。
设置有该匀光膜8的该灯具模组能够达到上述LED照明用匀光膜的技术效果,具体的本申请在此不再展开赘述。
本文引用的任何数字值都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以一个单位递增的下值和上值的所有值,在任何下值和任何更高值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单位的间隔即可。举例来说,如果阐述了一个部件的数量或过程变量(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的值是从1到90,优选从20到80,更优选从30到70,则目的是为了说明该说明书中也明确地列举了诸如15到85、22到68、43到51、30到32等值。对于小于1的值,适当地认为一个单位是0.0001、0.001、0.01、0.1。这些仅仅是想要明确表达的示例,可以认为在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列举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都是以类似方式在该说明书明确地阐述了的。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以及端点之间的所有数字。与范围一起使用的“大约”或“近似”适合于该范围的两个端点。因而,“大约20到30”旨在覆盖“大约20到大约30”,至少包括指明的端点。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本说明书中的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照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方式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LED照明用匀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
所述第一结构层包括:具有相对的正面和背面的第一基膜,所述第一基膜的背面设置有背涂层,所述第一基膜正面用于和所述第二结构层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结构层包括:具有相对的正面和背面的第二基膜,所述第二基膜的背面和所述第一基膜的正面通过设置复合胶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基膜的正面设置有第一匀光结构,所述第一匀光结构包括多个间隔预定间距排布的匀光单元,所述匀光单元为下述中的任意一种:具备提升中心光和减弱高角度光作用的半球形结构、环形结构、锥体结构;
所述第一结构层与所述第二结构层之间设置有支撑部,所述第二结构层的背面用于设置所述复合胶层,在相邻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的所述第一结构层的正面设置有微结构;所述支撑部和其之间的微结构形成所述第一结构层的第二匀光结构;
所述微结构为不规则的凸起结构或者为半球形结构,所述支撑部为山峰结构;
当所述微结构为不规则的凸起结构时,所述山峰结构的山峰宽度在50微米至60微米之间,相邻两个山峰结构的间距为100微米至120微米;
当所述微结构为半球形结构时,且所述微结构采用不规则排列方式或者六边形矩阵排列方式时,相邻两个所述微结构的间距在30微米至60微米之间;所述山峰结构的山峰宽度在70微米至80微米之间,相邻两个山峰结构的间距为180微米至220微米之间;
所述微结构的雾度在50%-9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照明用匀光膜,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匀光单元呈半球形结构时,所述半球形结构采用不规则排列方式或六边形矩阵排列方式;
或者,当所述匀光单元为环形结构时,相邻两个环形结构在环形凸起处的最外圈相切;
或者,当所述匀光单元呈锥体结构时,所述锥体结构的顶角为圆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照明用匀光膜,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第一匀光结构的树脂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3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30%-40%;环氧丙烯酸酯10%-15%;PHEA 10%-15%;EOEOEA 10%-15%;HDDA 10%-15%;光引发剂184 1%-2%;TPO3%-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照明用匀光膜,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第一匀光结构的树脂的折射率为1.45-1.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照明用匀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层和所述第二结构层通过胶水以平贴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复合胶层的厚度为2微米至12微米,制成所述复合胶层的涂布液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聚酯树脂1 18%-24%;聚酯树脂2 6%-12%;丁酮20%-30%;醋酸丁酯10%-15%;甲苯10%-15%;偶联剂1%-3%;HDI固化剂4.8%-7.2%;催化剂0.02%-0.1%;或者,
制成所述复合胶层的涂布液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OPPEA 10%-15%;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0%-15%;改性丙烯酸酯2.5%-5%;BPA(EO)10DA 7.5%-10%;DPHA 2.5%-5%;光引发剂184 0.5%-1%;TPO 0.5%-1.5%;有机溶剂50%,所述有机溶剂中丁酮:戊酮=1: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照明用匀光膜,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第一基膜的背涂层的涂布液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高硬度羟基丙烯酸树脂40%-50%;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2%-4%;甲苯20%-30%;醋酸乙酯20%-30%;HDI固化剂4%-5%;PBMA微珠0.2%-0.3%;或者,
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7.5%-10.5%;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7.5%-10.5%;DPHA 1.5%-3%;TPGDA3%-4.5%;光引发剂184 1.2%-1.5%;TPO0.3%-0.6%;分散剂0.15%-0.3%;抗静电剂0.15%-0.3%;PBMA微珠0.2%-0.3%;有机溶剂69.5%,所述有机溶剂中甲苯:丁酮:戊酮=3:2:1。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照明用匀光膜,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匀光单元呈环形结构时,所述环形结构包括10至14圈圆环,相邻两个圆环的间距为1毫米至3毫米,所述圆环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半圆形的高度在25微米至35微米之间,相邻两个环形结构的间距为60微米至80微米。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照明用匀光膜,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匀光单元呈半球形结构时,相邻两个所述匀光单元之间的间距在30微米至60微米之间。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照明用匀光膜,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匀光单元呈锥体结构时,相邻两个所述匀光单元之间的间距在40微米至70微米之间。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照明用匀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胶层厚度为1微米-3微米。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LED照明用匀光膜,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第二匀光结构的树脂折射率在1.5-1.55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LED照明用匀光膜,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复合胶层的涂布液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2官脂肪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7%-9%;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2%-4%;丙烯酰吗啉3%-5%;甲基丙烯酸磷酸酯0.2%-0.4%;PHEA 1%-2%;光引发剂184 0.2%-0.4%;光引发剂TPO 0.4%-0.8%;有机溶剂80%,所述有机溶剂为丁酮:甲苯=1:1。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LED照明用匀光膜,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第二匀光结构的树脂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OPPEA 25%-35%;双酚芴二丙烯酸酯10%-15%;PHEA 10%-15%;3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10%-15%;BPA(EO)10DA 15%-20%;光引发剂1842%-4%;TPO 1%-2%。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LED照明用匀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山峰结构的顶角为90度、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棱镜结构,所述山峰结构位于所述复合胶层的深度为1微米至3微米之间。
15.一种灯具模组,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所述的LED照明用匀光膜。
CN201910305383.6A 2019-04-16 2019-04-16 Led照明用匀光膜及其灯具模组 Active CN1098271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5383.6A CN109827148B (zh) 2019-04-16 2019-04-16 Led照明用匀光膜及其灯具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5383.6A CN109827148B (zh) 2019-04-16 2019-04-16 Led照明用匀光膜及其灯具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27148A CN109827148A (zh) 2019-05-31
CN109827148B true CN109827148B (zh) 2024-04-12

Family

ID=66875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5383.6A Active CN109827148B (zh) 2019-04-16 2019-04-16 Led照明用匀光膜及其灯具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271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9432B (zh) * 2019-12-13 2023-08-18 凯鑫森(上海)功能性薄膜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用三结构层免扩散板型贴合膜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510515A (ja) * 2005-09-29 2009-03-12 エスケーシー ハース ディスプレイ フィルムズ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用光拡散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30078018A (ko) * 2011-12-30 2013-07-10 에스케이씨하스디스플레이필름(유) 마이크로 렌즈 광학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3728680A (zh) * 2014-01-10 2014-04-16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光学增亮膜
CN104914490A (zh) * 2015-07-03 2015-09-16 宁波江北激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匀光膜及其使用设备
CN105204099A (zh) * 2015-09-21 2015-12-30 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窥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47047A (zh) * 2017-01-24 2017-03-29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6908874A (zh) * 2016-01-14 2017-06-30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增亮膜及背光模组
CN107831561A (zh) * 2016-12-02 2018-03-23 常州华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光学膜
CN208348974U (zh) * 2018-05-17 2019-01-08 浙江彩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光效降低ugr值的防眩光扩散板及led面板灯
CN208607375U (zh) * 2018-04-26 2019-03-15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及显示模组
CN109609020A (zh) * 2018-12-03 2019-04-12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涂层组合物、及一种抗翘曲的光学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9458869U (zh) * 2019-04-16 2019-10-01 凯鑫森(上海)功能性薄膜产业有限公司 Led照明用匀光膜及其灯具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47442B (zh) * 2008-06-26 2014-08-01 Eternal Chemical Co Ltd 具有非球形粒子之光學薄膜
TWI406014B (zh) * 2008-10-02 2013-08-21 Eternal Chemical Co Ltd 複合光學膜
CN108205218B (zh) * 2018-01-15 2021-02-02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270611A (zh) * 2018-12-11 2019-01-25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亮度高遮盖的复合光学膜
CN109597243A (zh) * 2018-12-27 2019-04-09 凯鑫森(上海)功能性薄膜产业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及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510515A (ja) * 2005-09-29 2009-03-12 エスケーシー ハース ディスプレイ フィルムズ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用光拡散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30078018A (ko) * 2011-12-30 2013-07-10 에스케이씨하스디스플레이필름(유) 마이크로 렌즈 광학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3728680A (zh) * 2014-01-10 2014-04-16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光学增亮膜
CN104914490A (zh) * 2015-07-03 2015-09-16 宁波江北激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匀光膜及其使用设备
CN105204099A (zh) * 2015-09-21 2015-12-30 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窥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8874A (zh) * 2016-01-14 2017-06-30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增亮膜及背光模组
CN107831561A (zh) * 2016-12-02 2018-03-23 常州华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光学膜
CN106547047A (zh) * 2017-01-24 2017-03-29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8607375U (zh) * 2018-04-26 2019-03-15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及显示模组
CN208348974U (zh) * 2018-05-17 2019-01-08 浙江彩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光效降低ugr值的防眩光扩散板及led面板灯
CN109609020A (zh) * 2018-12-03 2019-04-12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涂层组合物、及一种抗翘曲的光学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9458869U (zh) * 2019-04-16 2019-10-01 凯鑫森(上海)功能性薄膜产业有限公司 Led照明用匀光膜及其灯具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27148A (zh) 2019-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8649B (zh) 多层涂布复合型光学膜结构
TWI317025B (en) Optical film
TWI343501B (zh)
JP4340321B1 (ja)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デバイス
CN102928901B (zh) 一种光学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3345012B (zh) 一种增亮型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US8351119B2 (en) Multi-coated hybrid optical film structure
CN102759761A (zh) 一种高遮盖高辉度的光学薄膜及包括该光学薄膜的显示器件
CN113296312A (zh) 显示装置
CN210465918U (zh) 一种增亮膜
WO2013146823A1 (ja) 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光拡散性部材
TW201109787A (en) An optical element
CN102834742A (zh) Led照明用光扩散膜
KR100920645B1 (ko) 프리즘 복합필름
WO2018225463A1 (ja) 上用光拡散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CN109827148B (zh) Led照明用匀光膜及其灯具模组
TW201015159A (en) Structure for multi-layer coating composite optical film
CN107356995A (zh) 一种光扩散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JP2008287933A (ja) 導光板、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
CN110542939A (zh) 反射结构及其应用
CN209458869U (zh) Led照明用匀光膜及其灯具模组
KR20140003855A (ko) 합지형 광학시트
CN107179574B (zh) 一种高辉度广视角增亮膜
JP2008286907A (ja) 反射用積層体
CN109870752B (zh) 一种可缩短混光距离且消除光源亮点的层叠式光扩散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196 Hezhan Road, Caojing Town,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1507

Applicant after: Kaixinsen (Shanghai) functional film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96 Hezhan Road, Caojing Town,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1507

Applicant before: CCS (SHANGHAI) FUNCTIONAL FILMS INDUSTR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