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24670A - 喋啶酮类化合物或其盐的多晶型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喋啶酮类化合物或其盐的多晶型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24670A
CN109824670A CN201811343987.1A CN201811343987A CN109824670A CN 109824670 A CN109824670 A CN 109824670A CN 201811343987 A CN201811343987 A CN 201811343987A CN 109824670 A CN109824670 A CN 109824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ystal form
solvent
compound
radiated
powder diff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439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24670B (zh
Inventor
王天明
杨成喜
蔡家强
刘金明
刘伟
陈强强
康熙伟
王利春
王晶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Kelun Botai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Kelun Botai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Kelun Botai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Kelun Botai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Ltd By Shar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24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24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24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246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喋啶酮类化合物或其盐的多晶型物,制备所述晶型的方法、包含所述晶型的药物组合物,以及所述晶型在制备治疗与TLR7相关的疾病中的用途。

Description

喋啶酮类化合物或其盐的多晶型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喋定酮类化合物或其盐的多晶型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是一种以肝脏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乙型病毒性肝炎目前主要防治手段为乙肝疫苗预防、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等药物治疗。外源性ɑ-干扰素(例如,重组ɑ-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化的IFN-a)的施用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和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提供了治疗益处。证据表明诱导免疫调节和一个缓慢的具有保护性的抗病毒免疫反应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毒。据研究发现TLR7激动剂可通过刺激调节内源性I型干扰素(INF-ɑ/β)响应,增大下游信号干扰素调节基因(ISGs)等发挥免疫性抗病毒作用,且对乙肝的不同基因型无选择性。因此,本领域亟需开发具有较好活性及选择性的TLR激动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如式I所示的TLR7激动剂,其化学名为:4-氨基-2-丁氧基-8-((6-(4-甲基哌嗪-1-基)吡啶-3-基)甲基)-7,8-二氢喋啶-6(5H)-酮;化学式为:C21H30N8O2;分子量为:426.25;Pka为:3.29、4.31、7.69、10.67;
稳定的晶型对药物的应用有着巨大的影响。同一种药物,不同晶型,其生物利用度也可能会存在差异,流动性、可压缩性也会不同。这些理化性质对药物的应用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不同盐型的生物利用度,溶解度,流动性也会有所不同。发现并获得一种如式I所示的TLR7激动剂的稳定晶型和优势盐型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如式I所示化合物的晶型I,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型I在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至少具有以下位置处的峰:4.80±0.2°、10.25±0.2°、16.75±0.2°、21.71±0.2°和23.79±0.2°。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晶型I在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还具有一个或多个(例如1、2、3、4、5、6、7、8、9、10、11或12个)选自以下位置处的峰:9.60±0.2°、11.82±0.2°、14.38±0.2°、14.77±0.2°、17.15±0.2°、17.43±0.2°、19.66±0.2°、20.06±0.2°、20.23±0.2°、21.09±0.2°、24.48±0.2°和28.33±0.2°。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晶型I在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还具有一个或多个(例如1、2、3、4、5、6、7、8、9、10、11或12个)选自以下位置处的峰:18.42±0.2°、20.43±0.2°、20.79±0.2°、23.08±0.2°、23.27±0.2°、25.17±0.2°、26.16±0.2°、26.66±0.2°、27.09±0.2°、27.39±0.2°、29.64±0.2°和30.15±0.2°。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晶型I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如图1所示。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的所述晶型I的熔点约为304℃。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晶型I的DSC图如图2所示。
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案中,利用热重分析法测定的所述晶型I不含有结晶水或溶剂。
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案中,所述晶型I的TGA图如图3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晶型I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几乎没有引湿性。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式I化合物的盐酸盐,其结构如式(II)所示: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式I化合物的盐酸盐的晶型A,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型A在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至少具有以下位置处的峰:6.74±0.2°、7.91±0.2°、12.60±0.2°、16.03±0.2°、20.83±0.2°、23.29±0.2°、24.50±0.2°和25.26±0.2°。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晶型A在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还具有一个或多个(例如1、2、3、4、5、6、7、8、9、10、11、12、13或14个)选自以下位置处的峰:11.16±0.2°、13.29±0.2°、17.35±0.2°、18.97±0.2°、19.72±0.2°、20.32±0.2°、25.70±0.2°、27.97±0.2°、28.83±0.2°、29.18±0.2°、29.36±0.2°、29.96±0.2°、30.94±0.2°和31.54±0.2°。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晶型A在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还具有一个或多个(1、2、3、4、5、6、7、8、9、10、11、12、13、14或15个)选自以下位置处的峰:13.88±0.2°、14.67±0.2°、15.10±0.2°、18.50±0.2°、18.82±0.2°、22.05±0.2°、26.19±0.2°、26.78±0.2°、27.20±0.2°、28.32±0.2°、32.40±0.2°、33.00±0.2°、34.14±0.2°、35.21±0.2°和36.59±0.2°。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晶型A的XRPD图谱如图5所示。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的晶型A的熔点约为243℃。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晶型A的DSC图如图6所示。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式I化合物的盐酸盐的晶型B,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型B在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至少具有以下位置处的峰:8.84±0.2°、12.81±0.2°、16.52±0.2°、17.22±0.2°、22.08±0.2°、22.69±0.2°、23.76±0.2°和25.87±0.2°。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晶型B在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还具有一个或多个(例如1、2、3、4、5、6、7、8、9、10、11、12或13个)选自以下位置处的峰:11.79±0.2°、12.30±0.2°、14.58±0.2°、19.23±0.2°、19.81±0.2°、20.24±0.2°、21.13±0.2°、22.55±0.2°、23.23±0.2°、24.30±0.2°、24.78±0.2°、25.30±0.2°和29.40±0.2°。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晶型B在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还具有一个或多个(1、2、3、4、5、6、7、8、9、10、11、12、13或14个)选自以下位置处的峰:14.70±0.2°、15.52±0.2°、16.95±0.2°、17.75±0.2°、17.90±0.2°、18.31±0.2°、20.87±0.2°、21.52±0.2°、28.98±0.2°、29.69±0.2°、30.13±0.2°、30.82±0.2°、31.34±0.2°和32.87±0.2°。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晶型B的XRPD图谱如图7所示。
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的盐酸盐的晶型A和晶型B具有良好溶解性及结晶度,在水溶性和引湿性实验发现:所述晶型A和晶型B水溶性好、基本无引湿性。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所述晶型I的制备方法,其选自以下方法:
方法一:将式I化合物用溶剂分散(例如将每20-30mg式I化合物分散在1ml溶剂中),10-30℃(例如15℃、18℃、20℃、22℃、25℃或28℃)混悬搅拌2-24h(例如2h、6h、8h、12h、16h、20h或24h)后,过滤,得到目标晶型I;
其中所述溶剂选自醇类溶剂(优选自一元醇类溶剂,例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叔丁醇)、酮类溶剂(例如丙酮或丁酮)、醚类溶剂(例如乙醚、异丙醚、苯甲醚或甲叔醚)、烃类溶剂(例如甲苯、正己烷、环己烷或正庚烷)、卤代烃类溶剂(例如二氯甲烷或氯仿)、酯类溶剂(例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或乙酸异丙酯)、乙腈、四氢呋喃和二氧六环;
优选地,在过滤后还包括干燥的步骤(例如真空干燥);
方法二:将式I化合物用溶剂分散(例如将每20-30mg式I化合物分散在1ml溶剂中),加热(优选50-80℃,例如60-80℃,例如70℃-80℃)溶解,搅拌1-12h(例如2h、4h、6h、8h、10h或12h),降温析出固体(优选在室温条件下自然降至室温),过滤,得到目标晶型I;
其中所述溶剂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正丁醇、N`N-二甲基乙酰胺、1.2-丙二醇、正丙醇、异丙醇和环己酮;
优选地,在过滤后还包括干燥的步骤(例如真空干燥)。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晶型A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式I化合物用乙腈分散(例如将每20-30mg式I化合物分散在1ml溶剂中),在搅拌下滴加一当量盐酸(例如1M),10-30℃(例如15℃、18℃、20℃、22℃、25℃或28℃)混悬搅拌2-24h(例如2h、6h、8h、12h、16h、20h或24h)后,过滤,得到盐酸盐晶型A;
优选地,在过滤后还包括干燥的步骤(例如真空干燥)。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晶型B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式I化合物的盐酸盐晶型A(例如将每20-30mg式I化合物的盐酸盐晶型A分散在1ml溶剂中)用溶剂分散,10-30℃(例如15℃、18℃、20℃、22℃、25℃或28℃)混悬搅拌2-24h(例如2h、6h、8h、12h、16h、20h或24h)后,过滤,得到盐酸盐晶型B;
其中所述溶剂选自甲醇、四氢呋喃、异丙醇、乙酸异丙酯和乙酸丁酯;
优选地,在过滤后还包括干燥的步骤(例如真空干燥)。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含有选自所述晶型I、晶型A和晶型B中的至少一种,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所述药物组合物的目的是促进对生物体的给药,利于活性成分的吸收进而发挥生物活性。所述药物组合物可以任选地与在治疗各种疾病中至少有一定效果的其它试剂联合给药。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载体包括但不限于:离子交换剂,氧化铝,硬脂酸铝,卵磷脂,血清蛋白如人血白蛋白,缓冲物质如磷酸盐,甘油,山梨酸,山梨酸钾,饱和植物脂肪酸的部分甘油酯混合物,水,盐或电解质,如硫酸鱼精蛋白,磷酸氢二钠,磷酸氢钾,氯化钠,锌盐,胶态氧化硅,三硅酸镁,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物质,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酯,蜂蜡,羊毛脂。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赋形剂是指在药物制剂中除主药以外的附加物。其性质稳定,与主药无配伍禁忌,不产生副作用,不影响疗效,在常温下不易变形、干裂、霉变、虫蛀、对人体无害、无生理作用,不与主药产生化学或物理作用,不影响主药的含量测定等。如片剂中的黏合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中药丸剂中的酒、醋、药汁等;半固体制剂软膏剂、霜剂中的基质部分;液体制剂中的防腐剂、抗氧剂、矫味剂、芳香剂、助溶剂、乳化剂、增溶剂、渗透压调节剂、着色剂等均可称为赋形剂。
本发明的晶型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给药:胃肠外、局部、静脉内、口服、皮下、动脉内、真皮内、经皮、直肠、颅内、腹膜内、鼻内、肌内途径或作为吸入剂。本发明的晶型可根据给药途径配成各种适宜的剂型。
当口服用药时,本发明的晶型可制成任意口服可接受的制剂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片剂、胶囊、水溶液或水悬浮液。其中,片剂使用的载体一般包括乳糖和玉米淀粉,另外也可加入润滑剂如硬脂酸镁。胶囊制剂使用的稀释剂一般包括乳糖和干燥玉米淀粉。水悬浮液制剂则通常是将活性成分与适宜的乳化剂和悬浮剂混合使用。任选地,以上口服制剂形式中还可加入一些甜味剂、芳香剂或着色剂。
当皮肤局部施用时,本发明的晶型可制成适当的软膏、洗剂或霜剂制剂形式,其中将活性成分悬浮或溶解于一种或多种载体中。软膏制剂可使用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矿物油、液体凡士林、白凡士林、丙二醇、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乳化蜡和水;洗剂或霜剂可使用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矿物油、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吐温60、十六烷酯蜡、十六碳烯芳醇、2-辛基十二烷醇、苄醇和水。
本发明的晶型还可以无菌注射制剂形式用药,包括无菌注射水或油悬浮液或无菌注射溶液。其中,可使用的载体和溶剂包括水、林格氏溶液和等渗氯化钠溶液。另外,灭菌的非挥发油也可用作溶剂或悬浮介质,如单甘油酯或二甘油酯。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或适宜的剂型可以含有0.01mg至1000mg的所述晶型,适宜含有0.1mg至800mg,优选含有0.5-500mg,更优选含有1至350mg,特别优选5-250mg。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进行合适的体外或体内测定来确定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效果以及给药是否适用于治疗个体所患疾病或医学疾病状态。这些测定的实例在下文非限制性实施例结合具体疾病或医学治疗进行了描述。通常,足以实现预防或治疗效果的本发明所述的晶型的有效量为约0.001mg/千克体重/天至约10,000mg/千克体重/天。合适的情况下,剂量为约0.01mg/千克体重/天至约1000mg/千克体重/天。剂量范围可以为每天、每两天或每三天约0.01至1000mg/kg受试者体重,更通常为0.1至500mg/kg受试者体重。示例性的治疗方案为每两天一次或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给药。通常多次给予所述制剂,单次剂量之间的间隔可以是每天、每周、每月或每年。或者,可以以缓释制剂的形式给予所述制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较少的给药频率。剂量和频率根据制剂在受试者中的半衰期而不同。也可以根据是预防性处理还是治疗性处理而不同。在预防性应用中,以相对低频率的间隔长期给予相对低的剂量。在治疗性应用中,有时需要以相对短的间隔给予相对高的剂量,直至疾病的进展被延缓或停止,并优选地直至个体表现出疾病症状的部分或完全改善,在此之后,可以给予患者预防方案。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所述晶型I、晶型A和晶型B在制备能够提高TLR(优选TLR7)活性或表达水平的药物中的用途。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所述晶型I、晶型A和晶型B在制备治疗与TLR7相关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与TLR7相关的疾病选自肝炎(例如乙型肝炎(HBV)或丙型肝炎(HCV))、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肌炎、疟疾、牛皮癣、光化角化病、实体瘤(例如膀胱癌或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血液肿瘤、黑色素瘤和自身免疫疾病(例如全身性红斑狼疮(SLE))。
在本发明中,所述熔点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得,具体地,以在测试过程中样品释热最大时所对应的温度作为其熔点值,即,以在热流(heat flow,其单位为W/g)为纵坐标,温度为横坐标的DSC曲线中,最高峰(peak)所对应的温度作为其熔点值。
在本发明中,各晶型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吸收峰的位置可以在上述发明的具体数值±0.2°的范围内,例如在±0.1°的范围内,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的熔点可以在上述发明的具体数值±3.0℃(例如±1.0℃或±2.0℃)的范围内。
应当理解用不同类型设备或用不同的测试条件可能给出稍微不同的熔点读数。不同晶型熔点的正确值将受化合物纯度、样品重量、加热速度、粒径和测试设备的校验和维修的影响。所提供的数值不能作为绝对值。
应当理解用不同类型设备或用不同的测试条件可能给出稍微不同的XRPD的图谱和峰值。不同晶型的图谱、峰值和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将受化合物纯度、样品的前处理、扫描速度、粒径和测试设备的校验和维修的影响。所提供的数值不能作为绝对值。
本发明中所用术语“有效量”是指足以实现所需治疗效果的量,例如,实现减轻与待治疗疾病相关的症状的量。
本发明中所用术语“治疗”目的是减轻或消除所针对的疾病状态或病症。如果受试者按照本文所述方法接受了治疗量的所述晶型或其药物组合物,该受试者一种或多种指征和症状表现出可观察到的和/或可检测出的降低或改善,则受试者被成功地“治疗”了。还应当理解,所述的疾病状态或病症的治疗不仅包括完全地治疗,还包括未达到完全地治疗,但实现了一些生物学或医学相关的结果。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式I所示化合物及其盐酸盐的晶型。所述晶型能够实现以下至少一种技术效果:
(1)在预防或治疗与TLR7相关的疾病中具有优异的效果;
(2)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质(例如溶解度、溶出率、光稳定性、低吸湿性、耐高温性、耐高湿性、流动性和/或热稳定性等;
(3)在诸如生物利用度、物理和/或化学稳定性、脂溶性和/或易于制备性等性质上具有更优异的性质;和
(4)所述晶型更适合和便于大量制备以及用于制备制剂,可减少刺激性、提高吸收,解决了代谢速度方面的问题,显著降低了毒性,提高了安全性,有效保证了药物产品的质量和效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晶型I的XRPD图谱。
图2为晶型I的DSC图谱。
图3为晶型I的TGA图谱。
图4为晶型I的1HNMR图谱。
图5为晶型A的XRPD图谱。
图6为晶型A的DSC图谱。
图7为晶型B的XRPD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4-氨基-2-丁氧基-8-((6-(4-甲基哌嗪-1-基)吡啶-3-基)甲基)-7,8-二氢喋啶-6(5H)-酮的制备
第一步:4-(5-甲酰基吡啶-2-基)哌嗪-1-羧酸叔丁酯
将化合物6-溴烟醛(1.0g,5.376mmol),N-Boc-哌嗪(1.0g,5.376mmol)和DIEA(2.5mL)加入到10mL的DME中,升温至120℃搅拌反应6.5小时。加入水,用EA进行萃取,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后得到黄色固体1.4g(收率89.7%)。
第二步:4-(5-((乙氧羰基甲基-氨基)甲基)吡啶-2-基)哌嗪-1-羧酸叔丁酯
将化合物4-(5-甲酰基吡啶-2-基)哌嗪-1-羧酸叔丁酯(1.2g,4.12mmol),甘氨酸乙酯盐酸盐(1.2g,8.60mmol)和氰基硼氢化钠(0.6g,9.548mmol)加入30mL甲醇体系中,20℃下搅拌反应3小时。加入水后,用EA进行萃取,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后得到淡黄色固体1.5g,粗品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第三步:4-(5-((N-(6-氨基-2-甲硫基-5-硝基嘧啶-4-基)-N--乙氧羰基甲基氨基)甲基)吡啶-2-基)哌嗪-1-羧酸叔丁酯
将化合物4-(5-((乙氧羰基甲基-氨基)甲基)吡啶-2-基)哌嗪-1-羧酸叔丁酯(1.0g,2.65mmol)和6-氯-2-甲硫基-5-硝基嘧啶-4-胺(0.6g,2.70mmol)加入10mL的四氢呋喃体系中,加入0.8mL三乙胺,室温下搅拌3小时。加入水,用DCM进行萃取,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后得到黄色固体1.3g(收率87.3%)。
第四步:4-(5-((N-(6-氨基-2-甲磺酰基-5-硝基嘧啶-4-基)-N--乙氧羰基甲基-氨基)甲基)吡啶-2-基)哌嗪-1-羧酸叔丁酯
将化合物4-(5-((N-(6-氨基-2-甲硫基-5-硝基嘧啶-4-基)-N--乙氧羰基甲基-氨基)甲基)吡啶-2-基)哌嗪-1-羧酸叔丁酯(30mg,0.051mmol)和KHSO5(25.73mg,0.153mmol)加入到6mL的乙腈体系中,室温下搅拌反应1小时。将反应液倒入冰浴中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用DCM进行萃取,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后得到类白色固体16mg(粗品),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MS m/z(ESI):427[M+H]+
第五步:4-(5-((N-(6-氨基-2-丁氧基-5-硝基嘧啶-4-基)-N--乙氧羰基甲基-氨基)甲基)吡啶-2-基)哌嗪-1-羧酸叔丁酯
将化合物4-(5-((N-(6-氨基-2-甲磺酰基-5-硝基嘧啶-4-基)--N-乙氧羰基甲基-氨基)甲基)吡啶-2-基)哌嗪-1-羧酸叔丁酯(200mg,0.337mmol),Cs2CO3(132mg,0.4mmol)和0.6mL正丁醇加入10mL DCM体系中,室温搅拌反应20分钟。将反应液倒入水中,用DCM进行萃取,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后得到粗品200mg,制备板纯化后得到纯品80mg(收率40.1%)。
第六步:4-(5-((4-氨基-2-丁氧基-6-氧代-6,7-二氢喋啶-8(5H)-基)甲基)吡啶-2-基)哌嗪-1-羧酸叔丁酯
将化合物4-(5-((N-(6-氨基-2-丁氧基-5-硝基嘧啶-4-基)-N--乙氧羰基甲基-氨基)甲基)吡啶-2-基)哌嗪-1-羧酸叔丁酯(60mg,0.102mmol),Na2S2O4(180mg,1.02mmol)加入5mL的乙醇和5mL水的混合体系中,升温至90℃反应1小时。将反应液倒入20mL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DCM进行多次萃取,合并有机相后加入5mL甲醇,无水硫酸钠充分干燥后浓缩得到60mg粗品,用甲醇进行打浆处理,最后得到白色固体30mg(收率60%)。
第七步:4-氨基-2-丁氧基-8-((6-(哌嗪-1-基)吡啶-3-基)甲基)-7,8-二氢喋啶-6(5H)-酮
将化合物4-(5-((4-氨基-2-丁氧基-6-氧代-6,7-二氢喋啶-8(5H)-基)甲基)吡啶-2-基)哌嗪-1-羧酸叔丁酯(300mg,0.615mmol)加入到4M的盐酸二氧六环体系中,室温搅拌5分钟。直接浓缩后得到白色固体270mg(收率98%)。
第八步:4-氨基-2-丁氧基-8-((6-(4-甲基哌嗪-1-基)吡啶-3-基)甲基)-7,8-二氢喋啶-6(5H)-酮
将化合物4-氨基-2-丁氧基-8-((6-(哌嗪-1-基)吡啶-3-基)甲基)-7,8-二氢喋啶-6(5H)-酮(100mg,0.223mmol)溶解于甲醇和DCM(10mL/10mL)的混合体系中,加入0.5mL甲醛水溶液和NaBH3CN(100mg,1.59mmol),搅拌室温反应40分钟。向体系中加入20mL的DCM后,用水洗涤,有机相加入5mL MeOH后用无水硫酸钠充分干燥,浓缩后制备色谱分离纯化得到纯品30mg(收率32%).
MS m/z(ESI):427[M+H]+
1HNMR(400MHz,DMSO-d6)δ:9.69(brs,1H),8.16-8.13(m,1H),7.71-7.64(m,1H),6.82-6.76(m,1H),6.23(brs,2H),4.59(s,2H),4.14-4.10(m,2H),3.84(s,2H),3.61-3.48(m,4H),2.61-2.52(m,4H),2.23(s,3H),1.65-1.57(m,2H),1.41-1.33(m,2H),0.90(t,3H,J=8Hz).
实施例2晶型I的制备
方法一:称取0.1g的式I化合物样品分散在5ml甲醇中,混悬搅拌24h后,过滤、收集晶体,真空、50℃干燥1h后得到白色粉末,即为本发明的晶型I,其1HNMR图谱如图4所示。
晶型I的结构表征
X-射线粉末衍射(XRPD)
采用X`Pert3 Powder粉末衍射仪得到晶型I的XRPD图谱,如图1所示,该仪器采用Cu钯照射,在室温下使用Absolute scan进行检测。检测范围在3.5°至40°、步长为0.013、停留时间为50s,扫描1次。晶型I的XRPD晶型表征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差示扫描热量法(DSC)和热重分析法(TGA)分析
采用DSC1(METTLER TOLEDO)仪器,通过DSC测定,样品的熔融起始温度和最高峰温度分别为299℃和304℃,结果如图2所示。
采用TGA(METTLER TOLEDO)仪器,通过TGA测试显示,样品在290℃处开始分解,结果如图3所示。
DSC和TGA仪器的加热速度为10K/min。
方法二:分别称取0.1g的式I化合物样品分散在5ml下列溶剂中,混悬搅拌24h后,过滤、收集晶体,真空、50℃干燥1h后得到白色粉末,即为本发明的晶型I。
其中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叔丁醇、丙酮、丁酮、乙醚、异丙醚、苯甲醚、甲叔醚、二氯甲烷、氯仿、乙腈、四氢呋喃、甲苯、正己烷、环己烷、正庚烷、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丙酯或二氧六环。
方法三:称取0.5g的式I化合物样品分散在8ml DMSO中,加热溶清,搅拌6h后,缓慢降至室温、析出固体,过滤,收集固体,真空、50℃干燥2h后得到白色粉末,即为本发明的晶型I。
方法四:分别称取0.5g的式I化合物样品分散在一定量溶剂中,加热溶清,搅拌6h后,缓慢降至室温、析出固体,过滤,收集固体,真空、50℃干燥2h后得到白色粉末,即为本发明的晶型I。
其中所述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等、正丁醇、N`N-二甲基乙酰胺、1.2-丙二醇、正丙醇、异丙醇或环己酮。
实施例3晶型I稳定性测试(稳定性考察)
将晶型I样品分别置于以下两组条件,第一天和第三十一天前后两批次分别取样检测XRPD。
分组 温度(℃) 湿度(%) 光照条件 XRPD结果
A 40℃ 5% 光照 两批一致
B 60℃ 5% 光照 两批一致
测试结果:在上述条件下放置三十一天与第一天检测结果对比发现,XRPD图谱一致、晶型无变化。说明晶型I有较好的稳定性。
实施例4晶型I引湿性测试(引湿性实验)
1.取干燥的具塞玻璃称量瓶(外径为50mm,高为15mm)于前一天置于适宜的25℃±1℃恒温干燥器(下部放置氯化铵或硫酸铵饱和溶液)内,精密称重。
2.取供试品适量,置上述称量瓶中并平铺于称量瓶内,供试品厚度一般约为1mm,精密称重。
3.将称量瓶敞口,并与瓶盖同置于上述恒温恒湿条件下24小时。
4.盖好称量瓶盖子,精密称重。
结论:通过实验、计算得知晶型I引湿增重小于0.2%,故晶型I无或者几乎无引湿性。
实施例5晶型I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PK)研究
通过灌胃给予雄性SD大鼠待测化合物,考察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给药剂量是10mg/kg。溶媒系统分别为5%DMSO:5%solutol、90%生理盐水和0.5%MC。灌胃给药后在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液,用于PK研究。血浆样品经沉淀蛋白处理后进行LC-MS/MS分析。
LC-MS/MS,质谱为API 5500,液相为Waters ACQUITY I CLASS系统。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 column(2.1mm×50mm,1.7μm);流动相A相为水+5mM甲酸铵+十万分之一氨水,B相为甲醇;流速为0.3mL/min,柱温为40℃。采用离子源为ESI源正离子模式,扫描方式为多重反应监测(MRM)。
表2晶型I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由表2数据可知,晶型I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较好。
实施例6晶型A的制备
称取2.0g的式I化合物样品分散在100ml乙腈中,在搅拌下缓慢向其中滴加4.695ml盐酸(1M),混悬搅拌24h后,过滤、收集晶体,真空、50℃干燥1h后得到白色粉末,即为本发明的晶型A。
晶型A的结构表征
X-射线粉末衍射(XRPD)
采用X`Pert3Powder粉末衍射仪得到晶型A的XRPD图谱,如图5所示,该仪器采用Cu钯照射,在室温下使用Absolute scan进行检测。检测范围在3.5°至40°、步长为0.013、停留时间为50s,扫描1次。晶型A的XRPD晶型表征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差示扫描热量法(DSC)
采用DSC1(METTLER TOLEDO)仪器,通过DSC测定,样品的熔融起始温度和最高峰温度分别为239℃和243℃,结果如图6所示。
DSC仪器的加热速度为10K/min。
实施例7晶型A的溶解性实验
1、称取盐酸盐晶型A样品约100mg,转移至20ml的玻璃瓶中。
2、在震荡下缓慢向玻璃瓶中滴加蒸馏水,至固体全部溶解。
3、记录相关数据,获得盐酸盐晶型A的粗略溶解度。
结论:通过实验、计算得知晶型A在室温搅拌下,约10ml蒸馏水便能溶清固体,故晶型A的溶解度≥10mg/ml。
实施例8晶型B的制备
方法一:称取50mg的晶型A分散在1ml甲醇中,混悬搅拌24h后,过滤、收集晶体,真空、50℃干燥1h后得到白色粉末,即为本发明的晶型B。
晶型B的结构表征
X-射线粉末衍射(XRPD)
采用X`Pert3 Powder粉末衍射仪得到晶型B的XRPD图谱,如图7所示。该仪器采用Cu钯照射,在室温下使用Absolute scan进行检测。检测范围在3.5°至40°、步长为0.013、停留时间为50s,扫描1次。晶型B的XRPD晶型表征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方法二:分别称取50mg的晶型A分散在1ml溶剂中,混悬搅拌24h后,过滤、收集晶体,真空、50℃干燥2h后得到白色粉末,即为本发明的晶型B。
其中所述溶剂为四氢呋喃、异丙醇、乙酸异丙酯或乙酸丁酯。
实施例9晶型B的溶解性实验
1、称取盐酸盐晶型B样品约100mg,转移至20ml的玻璃瓶中。
2、在震荡下缓慢向玻璃瓶中滴加蒸馏水,至固体全部溶解。
3、记录相关数据,获得盐酸盐晶型A的粗略溶解度。
结论:通过实验、计算得知晶型A在室温搅拌下,约10ml蒸馏水便能溶清固体,故晶型B的溶解度≥10mg/ml。
尽管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已经得到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根据已经公开的所有教导,可以对那些细节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这些改变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全部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任何等同物给出。

Claims (18)

1.式I化合物的晶型I,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型I在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至少具有以下位置处的峰:4.80±0.2°、10.25±0.2°、16.75±0.2°、21.71±0.2°和23.79±0.2°;
2.权利要求1的晶型I,其在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还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位置处的峰:9.60±0.2°、11.82±0.2°、14.38±0.2°、14.77±0.2°、17.15±0.2°、17.43±0.2°、19.66±0.2°、20.06±0.2°、20.23±0.2°、21.09±0.2°、24.48±0.2°和28.33±0.2°。
3.权利要求1或2的晶型I,其在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还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位置处的峰:18.42±0.2°、20.43±0.2°、20.79±0.2°、23.08±0.2°、23.27±0.2°、25.17±0.2°、26.16±0.2°、26.66±0.2°、27.09±0.2°、27.39±0.2°、29.64±0.2°和30.15±0.2°。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晶型I,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的熔点约为304℃。
5.式I化合物的盐酸盐的晶型A,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型A在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至少具有以下位置处的峰:6.74±0.2°、7.91±0.2°、12.60±0.2°、16.03±0.2°、20.83±0.2°、23.29±0.2°、24.50±0.2°和25.26±0.2°;
6.权利要求5的晶型A,其在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还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位置处的峰:11.16±0.2°、13.29±0.2°、17.35±0.2°、18.97±0.2°、19.72±0.2°、20.32±0.2°、25.70±0.2°、27.97±0.2°、28.83±0.2°、29.18±0.2°、29.36±0.2°、29.96±0.2°、30.94±0.2°和31.54±0.2°。
7.权利要求5或6的晶型A,其在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还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位置处的峰:13.88±0.2°、14.67±0.2°、15.10±0.2°、18.50±0.2°、18.82±0.2°、22.05±0.2°、26.19±0.2°、26.78±0.2°、27.20±0.2°、28.32±0.2°、32.40±0.2°、33.00±0.2°、34.14±0.2°、35.21±0.2°和36.59±0.2°。
8.权利要求5-7任一项的晶型A,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的熔点约为243℃。
9.式I化合物的盐酸盐的晶型B,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型B在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至少具有以下位置处的峰:8.84±0.2°、12.81±0.2°、16.52±0.2°、17.22±0.2°、22.08±0.2°、22.69±0.2°、23.76±0.2°和25.87±0.2°;
10.权利要求9的晶型B,其在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还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位置处的峰:11.79±0.2°、12.30±0.2°、14.58±0.2°、19.23±0.2°、19.81±0.2°、20.24±0.2°、21.13±0.2°、22.55±0.2°、23.23±0.2°、24.30±0.2°、24.78±0.2°、25.30±0.2°和29.40±0.2°。
11.权利要求9或10的晶型B,其在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还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位置处的峰:14.70±0.2°、15.52±0.2°、16.95±0.2°、17.75±0.2°、17.90±0.2°、18.31±0.2°、20.87±0.2°、21.52±0.2°、28.98±0.2°、29.69±0.2°、30.13±0.2°、30.82±0.2°、31.34±0.2°和32.87±0.2°。
12.权利要求1-4任一项的晶型I的制备方法,其选自以下方法:
方法一:将式I化合物用溶剂分散,10-30℃(例如15℃、18℃、20℃、22℃、25℃或28℃)混悬搅拌2-24h(例如2h、6h、8h、12h、16h、20h或24h)后,过滤,得到目标晶型I;
其中所述溶剂选自醇类溶剂(优选自一元醇类溶剂,例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叔丁醇)、酮类溶剂(例如丙酮或丁酮)、醚类溶剂(例如乙醚、异丙醚、苯甲醚或甲叔醚)、烃类溶剂(例如甲苯、正己烷、环己烷或正庚烷)、卤代烃类溶剂(例如二氯甲烷或氯仿)、酯类溶剂(例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或乙酸异丙酯)、乙腈、四氢呋喃和二氧六环;
优选地,在过滤后还包括干燥的步骤(例如真空干燥);
方法二:将式I化合物用溶剂分散,加热(优选50-80℃,例如60-80℃,例如70℃-80℃)溶解,搅拌1-12h(例如2h、4h、6h、8h、10h或12h),降温析出固体(优选在室温条件下自然降至室温),过滤,得到目标晶型I;
其中所述溶剂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正丁醇、N`N-二甲基乙酰胺、1.2-丙二醇、正丙醇、异丙醇和环己酮;
优选地,在过滤后还包括干燥的步骤(例如真空干燥)。
13.权利要求5-8任一项的晶型A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式化合物用乙腈分散,在搅拌下滴加一当量盐酸(例如1M),10-30℃(例如15℃、18℃、20℃、22℃、25℃或28℃)混悬搅拌2-24h(例如2h、6h、8h、12h、16h、20h或24h)后,过滤,得到盐酸盐晶型A;
优选地,在过滤后还包括干燥的步骤(例如真空干燥)。
14.权利要求9-11任一项的晶型B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式I化合物的盐酸盐晶型A用溶剂分散,10-30℃(例如15℃、18℃、20℃、22℃、25℃或28℃)混悬搅拌2-24h(例如2h、6h、8h、12h、16h、20h或24h)后,过滤,得到盐酸盐晶型B;
其中所述溶剂选自甲醇、四氢呋喃、异丙醇、乙酸异丙酯和乙酸丁酯;
优选地,在过滤后还包括干燥的步骤(例如真空干燥)。
15.药物组合物,其含有选自权利要求1-4任一项的晶型I、权利要求5-8任一项的晶型A或权利要求9-11任一项的晶型B中的至少一种,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16.权利要求1-4任一项的晶型I、权利要求5-8任一项的晶型A或权利要求9-11任一项的晶型B在制备能够提高TLR(优选TLR7)活性或表达水平的药物中的用途。
17.权利要求1-4任一项的晶型I、权利要求5-8任一项的晶型A或权利要求9-11任一项的晶型B在制备治疗与TLR7相关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18.权利要求17的用途,其中所述与TLR7相关的疾病选自肝炎(例如乙型肝炎(HBV)或丙型肝炎(HCV))、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肌炎、疟疾、牛皮癣、光化角化病、实体瘤(例如膀胱癌或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血液肿瘤、黑色素瘤和自身免疫疾病(例如全身性红斑狼疮(SLE))。
CN201811343987.1A 2017-11-23 2018-11-13 喋啶酮类化合物或其盐的多晶型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ctive CN1098246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79662 2017-11-23
CN201711179662X 2017-11-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24670A true CN109824670A (zh) 2019-05-31
CN109824670B CN109824670B (zh) 2021-11-05

Family

ID=66859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43987.1A Active CN109824670B (zh) 2017-11-23 2018-11-13 喋啶酮类化合物或其盐的多晶型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2467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2134A (zh) * 2008-12-09 2011-12-07 吉里德科学公司 Toll样受体调节剂
CN106714800A (zh) * 2014-07-11 2017-05-24 吉利德科学公司 用于治疗hiv的toll样受体调节剂
CN108290893A (zh) * 2016-06-22 2018-07-17 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二氢蝶啶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2134A (zh) * 2008-12-09 2011-12-07 吉里德科学公司 Toll样受体调节剂
CN106714800A (zh) * 2014-07-11 2017-05-24 吉利德科学公司 用于治疗hiv的toll样受体调节剂
CN108290893A (zh) * 2016-06-22 2018-07-17 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二氢蝶啶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24670B (zh) 2021-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1851A (zh) 二氢嘧啶基苯并氮杂*甲酰胺化合物
US8227463B2 (en) Amorphous body composed of heterocyclic compound, solid dispersion and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each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the same
CN104780923B (zh) 干扰素诱导剂化合物
TW200413374A (en) Novel adenine derivative and its use
ES2772682T3 (es) Cristal de imidazooxazina, composición farmacéutica que contiene dicho cristal, y método de producción de dicho cristal
CN104797581A (zh) 杂芳基炔烃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5143208A (zh) 作为激酶抑制剂的喹唑啉
KR102572035B1 (ko) 무정형 형태의 빌란테롤 트리페나테이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3336768B (zh) 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CN101361741B (zh) 异噁唑啉类衍生物抗肿瘤新用途
CN114404415A (zh) 吲唑类化合物用于治疗银屑病的用途
CN102000073B (zh) 黄连碱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ES2784325T3 (es) Formas cristalinas de sales farmacéuticamente aceptables de N-(4-((3-(2-amino-4-pirimidinil)-2-piridinil)oxi)fenil)-4-(4-metil-2-tienil)-1-ftalazinamina y usos de las mismas
CN108329308A (zh) 一种二氢嘧啶类化合物的固体形式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193563A1 (zh) 一种噻吩并吡啶化合物的晶型a、制备方法及其药物组合物
US11192882B2 (en) Crystal form of small molecule immune compou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CN109824670A (zh) 喋啶酮类化合物或其盐的多晶型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20228729A1 (zh) 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
JP2022507558A (ja) チエノピリドン誘導体のカリウム塩一水和物及びその調製方法
CN112262138A (zh) 盐形式
CN112272667A (zh) 盐形式
CN115322150B (zh) 氘代右美沙芬氢溴酸盐的固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CN111233820A (zh) 含有冠醚和二(2-甲氧基乙氧基)结构的芬戈莫德衍生物
CN112047990B (zh) 阿糖胞苷前药mb07133晶型及其应用
JPWO2004020433A1 (ja) 新規結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