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17486A - 一种电动窗帘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窗帘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17486A
CN109817486A CN201910231863.2A CN201910231863A CN109817486A CN 109817486 A CN109817486 A CN 109817486A CN 201910231863 A CN201910231863 A CN 201910231863A CN 109817486 A CN109817486 A CN 1098174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sliding piece
gear
type sliding
suppor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318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17486B (zh
Inventor
李福平
贺微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ldp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ldp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p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ldp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3186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174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17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7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17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7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窗帘开关,第一按钮与第一“T”型调节杆的横杆连接,第二按钮与第二“T”型调节杆的横杆连接,第一“T”型调节杆远离第一按钮的一端与第一“V”型拨动片驱动连接,第二“T”型调节杆远离第二按钮的一端与第二“V”型拨动片驱动连接;“V”型拨动件的一端插入第一“V”型拨动片的“V”型槽与第一“V”型拨动片活动抵接,“V”型拨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V”型拨动片靠近第二接触点的一面活动抵接;互锁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杆、第二齿轮杆以及驱动齿轮,第一齿轮杆和第二齿轮杆分别设置在驱动齿轮两边,第一齿轮杆和第二齿轮杆分别与驱动齿轮驱动连接,第一齿轮杆与第一按钮活动抵接,第二齿轮杆与第二按钮活动抵接。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窗帘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窗帘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窗帘开关。
背景技术
电动窗帘是通过电机驱动拉链来实现对窗帘的打开或者关闭控制。电动窗帘从安装的位置的角度可以分为内置式电动窗帘和外置式电动窗帘,从操作机构和装饰效果的角度可以分为电动开合窗帘和电动升降窗帘。由于电动窗帘具有方便快捷、安全智能、吸引降噪、装饰墙面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居、办公等场所。
电动窗帘开关就是用于控制电动窗帘展开、停止和关闭的开关。市场上出现的电动窗帘开关主要分为靠电路来控制的弱电式开关、靠遥控器控制的遥控开关以及与电动门相适配的三极开关。然而,靠电路来控制的弱电式开关的使用寿命普遍较短、出厂的保质期也短,严重影响了电动窗帘的工作稳定性。靠遥控器控制的遥控开关不便于携带,用户经常会因为寻找遥控器而浪费大量的时间。与电动门相适配的三极开关在家装环境中与现有的开关在外观上严重不配套,用户通常不能接受。并且,与家用墙壁开关相比三极开关的耐用性差、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动窗帘开关。
一种电动窗帘开关,包括:按钮机构、调节机构、互锁机构、支撑架以及后盖。所述按钮机构、所述调节机构、所述互锁机构以及所述后盖分别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所述按钮机构包括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T”型调节杆、第二“T”型调节杆、“V”型拨动件、第一“V”型拨动片以及第二“V”型拨动片。所述第一按钮与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的横杆连接,所述第二按钮与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的横杆连接,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远离所述第一按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驱动连接,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远离所述第二按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驱动连接。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靠近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与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触点,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远离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且靠近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接触点。所述“V”型拨动件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的“V”型槽中与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活动抵接,所述“V”型拨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靠近所述第二接触点的一面活动抵接,所述“V”型拨动件围绕中心点在水平方向转动。
所述互锁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杆、第二齿轮杆以及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齿轮杆和所述第二齿轮杆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齿轮两边,所述第一齿轮杆和所述第二齿轮杆分别与所述驱动齿轮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杆与所述第一按钮活动抵接,所述第二齿轮杆与所述第二按钮活动抵接。
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三接触点和第四接触点,所述第一接触点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三接触点运动,所述第二接触点靠近或远离所述第四接触点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还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央开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远离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槽相适配,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远离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转动槽中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中央开设有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远离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槽相适配,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远离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转动槽中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钮靠近所述第一齿轮杆的一面开设有第一轮杆槽,所述第一齿轮杆与所述第一轮杆槽相适配,所述第一齿轮杆插入所述第一轮杆槽中与所述第一按钮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按钮靠近所述第二齿轮杆的一面开设有第二轮杆槽,所述第二齿轮杆与所述第二轮杆槽相适配,所述第二齿轮杆插入所述第二轮杆槽中与所述第二按钮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互锁机构的一面设置有互锁槽,所述互锁机构与所述互锁槽相适配,所述支撑架于所述互锁槽的部分与所述驱动齿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杆和所述第二齿轮杆插设于所述互锁槽中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盖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V”型拨动件开设有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轴插入所述转动孔中与所述“V”型拨动件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后盖的一面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V”型拨动件开设有转动孔,所述第二转动轴插入所述转动孔中与所述“V”型拨动件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钮靠近所述支撑架的一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第一按钮的部分至少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槽,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限位块插设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槽中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按钮靠近所述支撑架的一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第二按钮的部分至少开设有两个第二限位槽,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限位块插设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限位槽中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上述电动窗帘开关为墙壁式开关,在工作过程中,所述按钮机构用于用户直接操作以控制窗帘打开、关闭以及停止。所述调节机构以及所述互锁机构与所述按钮机构相对应,也就是说,所述调节机构以及所述互锁机构用于响应所述按钮机构的动作,调控是否与电动窗帘的电机连通以及控制电机进行正转或者反转。所述支撑架用于承接所述按钮机构、所述调节机构、所述互锁机构以及所述后盖。所述后盖用于收容所述支撑架、所述调节机构以及所述互锁机构。具体的,当用户需要将电动窗帘打开时,可以下按所述第一按钮。当所述第一按钮下按时,与所述第一按钮连接的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驱动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摆动以使得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上设置的第一接触点与所述支撑架上设置的第三接触点连通,所述第三接触点为电动窗帘中电机正转的接触点。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三接触点连通,以使得电机进行正转,从而控制所述窗帘打开。在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三接触点接触连通的过程中,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的摆动会拨动所述“V”型拨动件旋转。所述“V”型拨动件会带动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远离所述支撑架上设置的第四接触点。当用户下按所述第一按钮的同时,与所述第一按钮相抵接的所述第一齿轮杆下移,驱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杆上移将所述第二按钮顶起使得所述第二按钮处于上按的状态。当所述第二按钮被顶起后,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驱动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远离所述支撑架上设置的第四接触点。当电动窗帘展开到一定程度时,用户可以上按所述第一按钮使得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调节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远离所述支撑架上设置的所述第三接触点摆动,以断开电机正转的电路从而终止电动窗帘的转动。在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远离所述支撑架上设置的所述第三接触点摆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拨动所述“V”型拨动件远离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旋转。当用户上按所述第一按钮时,所述互锁机构不会有任何影响。
当用户需要将电动窗帘关闭时,用户可以下按所述第二按钮。当所述第二按钮下按时,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驱动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靠近所述支撑架上设置的第四接触点,使得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上设置的第二接触点与所述支撑架上设置的第四接触点接触抵接。所述第四接触点为电动窗帘中电机反转的接触点。所述第二接触点与所述第四接触点连通,以使得电机进行反转,从而控制所述窗帘关闭。在所述第二接触点与所述第四接触点接触连通的过程中,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的摆动会拨动所述“V”型拨动件旋转。所述“V”型拨动件的旋转会拨动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远离所述第三接触点。当用户下按所述第二按钮的同时,与所述第二按钮抵接的所述第二齿轮杆下移,驱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杆上移将所述第一按钮顶起使得所述第一按钮处于上按的状态。当所述第一按钮被顶起后,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驱动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远离所述支撑架上设置的第三接触点。当电动窗帘被收起后,用户上按所述第二按钮,所述第二按钮带动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驱动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远离所述支撑架上设置的第四接触点,以使得电动窗帘的电机停止反转。当用户上按所述第二按钮时,所述互锁机构不会有任何影响。当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远离所述第四接触点的过程中,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不会拨动所述“V”型拨动件旋转。上述电动窗帘开关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耐用性好、实用性高符合市场上对窗帘开关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动窗帘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动窗帘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动窗帘开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按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动窗帘开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调节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一种电动窗帘开关10,所述电动窗帘开关10包括:按钮机构100、调节机构200、互锁机构300、支撑架400以及后盖500。所述按钮机构100、所述调节机构200、所述互锁机构300以及所述后盖500分别与所述支撑架400连接。所述按钮机构100用于用户直接操作以控制窗帘打开、关闭以及停止。所述调节机构200以及所述互锁机构300与所述按钮机构100相对应,也就是说,所述调节机构200以及所述互锁机构300用于响应所述按钮机构100的动作,调控是否与电动窗帘的电机连通以及控制电机进行正转或者反转。所述支撑架400用于承接所述按钮机构100、所述调节机构200、所述互锁机构300以及所述后盖500。所述后盖500用于收容所述支撑架400、所述调节机构200以及所述互锁机构300。
具体的,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所述按钮机构100包括第一按钮110和第二按钮120。所述第一按钮110用于控制电动窗帘的展开和停止,所述第二按钮120用于控制电动窗帘的关闭和停止。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钮110下按以控制电动窗帘展开,所述第一按钮110上按以控制电动窗帘停止展开。所述第二按钮120下按以控制电动窗帘关闭,以回收展开的窗帘,所述第二按钮120上按以控制电动窗帘停止回收展开的窗帘。
请一并参阅图5、图6和图8,所述调节机构200包括第一“T”型调节杆210、第二“T”型调节杆220、“V”型拨动件230、第一“V”型拨动片240以及第二“V”型拨动片250。所述第一按钮110与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210的横杆连接,所述第二按钮120与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220的横杆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210以及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220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竖杆与所述横杆垂直连接。两个所述横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按钮110和所述第二按钮120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210远离所述第一按钮1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驱动连接,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220远离所述第二按钮12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驱动连接。也就是说,用户调节所述第一按钮110通过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210来调控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摆动,调节所述第二按钮120通过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220来调控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摆动。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靠近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210与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触点241,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远离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且靠近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22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接触点25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和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均为导电材料,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和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均与电动窗帘的电机单线连接。也就是说,当电动窗帘为停止状态时,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和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均与电动窗帘的电机不构成闭合回路,电动窗帘的电机不会运转。
请一并参阅图5、图6和图8,所述“V”型拨动件230用于调节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和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的相互运动。所述“V”型拨动件230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的“V”型槽中与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活动抵接,所述“V”型拨动件2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靠近所述第二接触点251的一面活动抵接,所述“V”型拨动件230围绕中心点在水平方向转动。为了实现所述“V”型拨动件230围绕中心点在水平方向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盖500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V”型拨动件230开设有转动孔231,所述第一转动轴插入所述转动孔231中与所述“V”型拨动件230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400靠近所述后盖500的一面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V”型拨动件230开设有转动孔231,所述第二转动轴插入所述转动孔231中与所述“V”型拨动件230转动连接。
请参阅图7,所述互锁机构300包括第一齿轮杆310、第二齿轮杆320以及驱动齿轮330。所述第一齿轮杆310和所述第二齿轮杆320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齿轮330两边,所述第一齿轮杆310和所述第二齿轮杆320分别与所述驱动齿轮330相啮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杆310和所述第二齿轮杆320靠近所述驱动齿轮330的一端开设有齿轮卡口,所述齿轮卡口与所述驱动齿轮330相适配。所述第一齿轮杆310和所述第二齿轮杆320分别与所述驱动齿轮330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杆310与所述第一按钮110活动抵接,所述第二齿轮杆320与所述第二按钮120活动抵接。所述支撑架400上设置有第三接触点410和第四接触点420,所述第一接触点241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三接触点410运动,所述第二接触点251靠近或远离所述第四接触点420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接触点410以及所述第四接触点420分别与电动窗帘的电机电连接。
上述电动窗帘开关10为墙壁式开关,在上述电动窗帘开关10工作过程中,当用户需要将电动窗帘打开时,可以下按所述第一按钮110。当所述第一按钮110下按时,与所述第一按钮110连接的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210驱动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摆动以使得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上设置的第一接触点241与所述支撑架400上设置的第三接触点410抵接连通,所述第三接触点410为电动窗帘中电机正转的接触点。所述第一接触点241与所述第三接触点410连通,以使得电机进行正转,从而控制所述窗帘打开。在所述第一接触点241与所述第三接触点410接触连通的过程中,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的摆动会拨动所述“V”型拨动件230旋转。所述“V”型拨动件230会带动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远离所述支撑架400上设置的第四接触点420。当用户下按所述第一按钮110的同时,与所述第一按钮110相抵接的所述第一齿轮杆310下移,驱动所述驱动齿轮330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杆320上移将所述第二按钮120顶起使得所述第二按钮120处于上按的状态。当所述第二按钮120被顶起后,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220驱动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远离所述支撑架400上设置的第四接触点420。当电动窗帘展开到一定程度时,用户可以上按所述第一按钮110使得电动窗帘停止展开。具体的,所述第一按钮110上按的过程中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210驱动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远离所述支撑架400上设置的所述第三接触点410摆动,以断开电机正转的电路从而终止电动窗帘的转动。在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远离所述支撑架400上设置的所述第三接触点410摆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拨动所述“V”型拨动件230远离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旋转。当用户上按所述第一按钮110时,所述互锁机构300不会受任何影响。
当用户需要将电动窗帘关闭时,用户可以下按所述第二按钮120。当所述第二按钮120下按时,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220驱动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靠近所述支撑架400上设置的第四接触点420,使得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上设置的第二接触点251与所述支撑架400上设置的第四接触点420抵接连通。所述第四接触点420为电动窗帘中电机反转的接触点。所述第二接触点251与所述第四接触点420连通,以使得电机进行反转,从而控制所述窗帘关闭。在所述第二接触点251与所述第四接触点420接触连通的过程中,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的摆动会拨动所述“V”型拨动件230旋转。所述“V”型拨动件230的旋转会拨动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远离所述第三接触点410。当用户下按所述第二按钮120的同时,与所述第二按钮120抵接的所述第二齿轮杆320下移,驱动所述驱动齿轮330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杆310上移将所述第一按钮110顶起使得所述第一按钮110处于上按的状态。当所述第一按钮110被顶起后,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210驱动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远离所述支撑架400上设置的第三接触点410。当电动窗帘被收起后,用户上按所述第二按钮120,所述第二按钮120带动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220驱动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远离所述支撑架400上设置的第四接触点420,以使得电动窗帘的电机停止反转。当用户上按所述第二按钮120时,所述互锁机构300不会有任何影响。当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远离所述第四接触点420的过程中,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不会拨动所述“V”型拨动件230旋转。上述电动窗帘开关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耐用性好、实用性高符合市场上对窗帘开关的要求。
为了增加所述按钮机构100和所述调节机构200的连接稳定性,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210靠近所述第一按钮110的横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卡口211,所述第一按钮110靠近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210的一面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块111,所述第一限位块111与所述第一固定卡口211相适配,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111分别一一对应插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卡口211中与所述第一按钮110连接。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220靠近所述第二按钮120的横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固定卡口221,所述第二按钮120靠近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220的一面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块121,所述第二限位块121与所述第二固定卡口221相适配,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121分别一一对应插设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卡口221中与所述第二按钮12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块111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21均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按钮110于所述第一固定卡口211的部分以及所述第二按钮120于所述第二固定卡口221的部分均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相适配,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相卡接以进一步地提高所述第一按钮110与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210的连接稳定性以及所述第二按钮120与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220的连接稳定性。如此,增加了所述按钮机构100和所述调节机构200的连接稳定性。
为了增加所述按钮机构100的工作灵活性,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钮110靠近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210的一面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卡片112,所述第一限位卡片112靠近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21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口113,所述支撑架400靠近所述第一按钮110的一面设置有第一转动组件430,所述第一转动组件430包括两个第一转轴支板431和第一转轴432,所述第一转轴43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转轴支板431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32与所述第一限位口113相适配,所述第一转轴432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口113中与所述第一限位卡片11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按钮120靠近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220的一面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卡片122,所述第二限位卡片122靠近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220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口123,所述支撑架400靠近所述第二按钮120的一面设置有第二转动组件440,所述第二转动组件440包括两个第二转轴支板441和第二转轴442,所述第二转轴44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转轴支板441连接,所述第二转轴442与所述第二限位口123相适配,所述第二转轴442插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口123中与所述第二限位卡片122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400靠近所述第一按钮110以及所述第二按钮120的部分设置有第三转动组件450。所述第三转动组件450包括两个第三转轴支板451和第二转轴452,所述第二转轴45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转轴支板451连接,所述第二转轴452与所述第一限位口113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口123相适配,所述第二转轴442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口113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口123中分别与所述第二限位卡片122以及所述第一限位卡片112转动连接。如此,增加了所述按钮机构100的工作灵活性。
为了增加所述互锁机构300的工作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钮110靠近所述第一齿轮杆310的一面开设有第一轮杆槽(图未示),所述第一齿轮杆310与所述第一轮杆槽相适配,所述第一齿轮杆310插入所述第一轮杆槽中与所述第一按钮110滑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按钮120靠近所述第二齿轮杆320的一面开设有第二轮杆槽(图未示),所述第二齿轮杆320与所述第二轮杆槽相适配,所述第二齿轮杆320插入所述第二轮杆槽中与所述第二按钮120滑动连接。如此,所述第一齿轮杆310与所述第一按钮110有固定的相互抵接的位置,所述第二齿轮杆320与所述第二按钮120有固定的相互抵接的位置,所述第一齿轮杆310与所述第二齿轮杆320在所述互锁机构300工作的过程中的横向位置不会发生移动,增加了所述互锁机构300的工作稳定性。
为了便于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摆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400还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图未示),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央开设有第一转动槽(图未示),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远离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2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槽相适配,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远离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210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转动槽中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210的驱动下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左右摆动,所述第一转动槽对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起到了一定的限位作用,可以使得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在所述第一转动槽中摆动,增加了所述调节机构200的调节灵敏度。
为了便于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摆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400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板(图未示),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中央开设有第二转动槽(图未示),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远离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22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槽相适配,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远离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220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转动槽中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220的驱动下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左右摆动,所述第二转动槽对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起到了一定的限位作用,可以使得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在所述第二转动槽中摆动,增加了所述调节机构200的调节灵敏度。
为了增加上述电动窗帘开关10的工作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400靠近所述互锁机构300的一面设置有互锁槽401,所述互锁机构300与所述互锁槽401相适配,所述支撑架400于所述互锁槽401的部分与所述驱动齿轮330转动连接,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400还设置一个旋转轴,所述支撑架400于所述互锁槽401相对的两个槽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同的旋转孔,两个旋转孔对称设置且分别与所述旋转轴相适配,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个旋转孔中与所述支撑架400于所述互锁槽401的部分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驱动齿轮330的中心与所述驱动齿轮33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杆310和所述第二齿轮杆320插设于所述互锁槽401中与所述支撑架400滑动连接。进一步地,为了限定所述第一齿轮杆310和所述第二齿轮杆320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互锁槽401与所述第一齿轮杆310滑动连接的槽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一齿轮杆310与所述互锁槽401滑动连接的一面设置有滑行棱,所述滑行棱与所述滑动槽相适配,所述滑行棱插入所述滑动槽中与所述支撑架400滑动连接。所述互锁槽401与所述第二齿轮杆320滑动连接的槽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二齿轮杆320与所述互锁槽401滑动连接的一面设置有滑行棱,所述滑行棱与所述滑动槽相适配,所述滑行棱插入所述滑动槽中与所述支撑架400滑动连接。如此,所述互锁槽401为所述互锁机构300提供了稳定的运转空间,增加上述电动窗帘开关10的工作稳定性。
为了增加所述按钮机构100的工作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钮110靠近所述支撑架400的一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图未示),所述支撑架400靠近所述第一按钮110的部分至少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槽402,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限位块插设于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402中与所述支撑架400连接。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槽开设于所述第一按钮上,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按钮120靠近所述支撑架400的一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块(图未示),所述支撑架400靠近所述第二按钮120的部分至少开设有两个第二限位槽403,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限位块插设于至少一个第二限位槽403中与所述支撑架400连接。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槽开设于所述第二按钮上,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按钮110于第一限位槽402的槽壁上设置有一层弹性橡胶,以增加所述第一按钮110与所述支撑架400的连接紧密度。所述第二按钮120于第二限位槽403的槽壁上设置有一层弹性橡胶,以增加所述第二按钮120与所述支撑架400的连接紧密度。如此,当用户操作所述按钮机构100时,所述第一按钮110与所述第二按钮120位置比较固定,不易发生摆动,增加了所述按钮机构100的工作稳定性。
为了增加所述调节机构200的工作稳定性,请参阅图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210远离所述第一按钮11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调节卡口211,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靠近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210的部分为凹口242,也就是说,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由两个“U”型板组和连接而成。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于所述凹口242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卡位片243,所述第一卡位片243与所述第一调节卡口211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卡位片243插设于所述第一调节卡口211中与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210活动连接。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远离所述第二按钮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调节卡口,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靠近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的部分为凹口,也就是说,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由两个“U”型板组和连接而成。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于所述凹口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卡位片,所述第二卡位片与所述第二调节卡口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卡位片插设于所述第二调节卡口中与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活动连接。如此,增加了所述调节机构200的工作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地增加所述调节机构200的工作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210靠近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的部分开设有第一容置腔(图为示),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一调节卡口211连通,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21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相适配,所述第一弹性件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卡位片243插入所述第一弹性件中与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第一容置腔中处于压缩状态。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210的杆体与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之间处于压缩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性橡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性塑料。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靠近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的部分开设有第二容置腔(图为示),所述第二容置腔与所述第二调节卡口连通,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相适配,所述第二弹性件收容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卡位片243插入所述第二弹性件中与所述第二弹性件弹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弹性件在所述第二容置腔中处于压缩状态。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弹性件在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的杆体与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之间处于压缩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性橡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性塑料。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在摆动的过程中始终受到所述第一弹性件向下的压力,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在摆动的过程中始终受到所述第二弹性件向下的压力。如此,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一方面使得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和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在摆动的过程中与所述支撑架400之间不会有间隙,电动窗帘开关10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电弧,或者产生的电弧很小。另一方面,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使得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240和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250在摆动的过程中需要的力是分别来自所述第一弹性件以及所述第二弹性件产生的弯曲的力,弯曲的力使得电动窗帘开关10的开关动作更为敏捷。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动窗帘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钮机构、调节机构、互锁机构、支撑架以及后盖;所述按钮机构、所述调节机构、所述互锁机构以及所述后盖分别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所述按钮机构包括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T”型调节杆、第二“T”型调节杆、“V”型拨动件、第一“V”型拨动片以及第二“V”型拨动片;所述第一按钮与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的横杆连接,所述第二按钮与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的横杆连接,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远离所述第一按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驱动连接,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远离所述第二按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驱动连接;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靠近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与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触点,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远离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且靠近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接触点;所述“V”型拨动件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的“V”型槽中与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活动抵接,所述“V”型拨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靠近所述第二接触点的一面活动抵接,所述“V”型拨动件围绕中心点在水平方向转动;
所述互锁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杆、第二齿轮杆以及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齿轮杆和所述第二齿轮杆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齿轮两边,所述第一齿轮杆和所述第二齿轮杆分别与所述驱动齿轮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杆与所述第一按钮活动抵接,所述第二齿轮杆与所述第二按钮活动抵接;
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三接触点和第四接触点,所述第一接触点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三接触点运动,所述第二接触点靠近或远离所述第四接触点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窗帘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央开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远离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槽相适配,所述第一“V”型拨动片远离所述第一“T”型调节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转动槽中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窗帘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中央开设有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远离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槽相适配,所述第二“V”型拨动片远离所述第二“T”型调节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转动槽中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窗帘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钮靠近所述第一齿轮杆的一面开设有第一轮杆槽,所述第一齿轮杆与所述第一轮杆槽相适配,所述第一齿轮杆插入所述第一轮杆槽中与所述第一按钮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窗帘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钮靠近所述第二齿轮杆的一面开设有第二轮杆槽,所述第二齿轮杆与所述第二轮杆槽相适配,所述第二齿轮杆插入所述第二轮杆槽中与所述第二按钮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窗帘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互锁机构的一面设置有互锁槽,所述互锁机构与所述互锁槽相适配,所述支撑架于所述互锁槽的部分与所述驱动齿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杆和所述第二齿轮杆插设于所述互锁槽中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窗帘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V”型拨动件开设有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轴插入所述转动孔中与所述“V”型拨动件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动窗帘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后盖的一面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V”型拨动件开设有转动孔,所述第二转动轴插入所述转动孔中与所述“V”型拨动件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窗帘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钮靠近所述支撑架的一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第一按钮的部分至少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槽,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限位块插设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槽中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窗帘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钮靠近所述支撑架的一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第二按钮的部分至少开设有两个第二限位槽,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限位块插设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限位槽中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CN201910231863.2A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电动窗帘开关 Active CN1098174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1863.2A CN109817486B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电动窗帘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1863.2A CN109817486B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电动窗帘开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7486A true CN109817486A (zh) 2019-05-28
CN109817486B CN109817486B (zh) 2024-02-20

Family

ID=66610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1863.2A Active CN109817486B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电动窗帘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1748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1287A (zh) * 2019-05-30 2019-08-09 宁波杜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装置
CN112377968A (zh) * 2020-11-09 2021-02-19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浴霸开关及浴霸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97951Y (zh) * 1997-09-05 1998-11-25 陈太山 电动卷帘的定位控制装置
CN2511757Y (zh) * 2001-12-17 2002-09-18 唐子荣 防盗门锁
US20090288937A1 (en) * 2005-01-27 2009-11-26 Black & Decker Inc. Automatic light switch and related method
US20110303518A1 (en) * 2010-06-10 2011-12-15 Lsis Co., Ltd. Interlock apparatus for solid insulated switchgear
CN203644717U (zh) * 2013-11-22 2014-06-11 王克诚 电控塑壳断路器及逻辑互锁式塑壳断路器
CN206210679U (zh) * 2016-10-28 2017-05-31 高铭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拨动调节开关
CN206801252U (zh) * 2017-05-18 2017-12-26 宁波生久柜锁有限公司 新型防盗门锁
US20180147364A1 (en) * 2015-05-28 2018-05-31 Novo Nordisk A/S Drug Delivery Device with Multifunctional Bias Structure
CN207977246U (zh) * 2018-04-20 2018-10-16 苏州万高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开关电动操作装置
CN209658064U (zh) * 2019-03-26 2019-11-19 贵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窗帘开关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97951Y (zh) * 1997-09-05 1998-11-25 陈太山 电动卷帘的定位控制装置
CN2511757Y (zh) * 2001-12-17 2002-09-18 唐子荣 防盗门锁
US20090288937A1 (en) * 2005-01-27 2009-11-26 Black & Decker Inc. Automatic light switch and related method
US20110303518A1 (en) * 2010-06-10 2011-12-15 Lsis Co., Ltd. Interlock apparatus for solid insulated switchgear
CN203644717U (zh) * 2013-11-22 2014-06-11 王克诚 电控塑壳断路器及逻辑互锁式塑壳断路器
US20180147364A1 (en) * 2015-05-28 2018-05-31 Novo Nordisk A/S Drug Delivery Device with Multifunctional Bias Structure
CN206210679U (zh) * 2016-10-28 2017-05-31 高铭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拨动调节开关
CN206801252U (zh) * 2017-05-18 2017-12-26 宁波生久柜锁有限公司 新型防盗门锁
CN207977246U (zh) * 2018-04-20 2018-10-16 苏州万高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开关电动操作装置
CN209658064U (zh) * 2019-03-26 2019-11-19 贵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窗帘开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1287A (zh) * 2019-05-30 2019-08-09 宁波杜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装置
CN112377968A (zh) * 2020-11-09 2021-02-19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浴霸开关及浴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7486B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7486A (zh) 一种电动窗帘开关
CN103190822B (zh) 一种电动帘体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CN111086405B (zh) 一种车用充电切换结构及新能源车
CN209658064U (zh) 一种电动窗帘开关
CN209658063U (zh) 一种高可靠性电动窗帘开关
CN109872903A (zh) 一种电动窗帘异步开关
CN211795237U (zh) 一种智能抽屉柜
KR101678161B1 (ko) 볼텍스 믹서
CN218101037U (zh) 一种旋钮按压触摸桌面式控制开关
CN207736251U (zh) 手柄组件以及具有该手柄组件的园林工具
CN107275858B (zh) 一种电力插座
CN208298720U (zh) 集成控制功能的电动工具开关
CN213958243U (zh) 一种无线控制的智能开关
CN108166896A (zh) 一种柜门结构及镜柜
CN107581781A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自动升降餐桌
CN207960354U (zh) 一种柜门结构及镜柜
CN214751389U (zh) 集成控制器
WO2019128481A1 (zh) 便于移动的家用电器的控制操作方法
CN209018117U (zh) 一种开抽屉机构
CN214811051U (zh) 生物显微镜升降实验桌
CN104167328B (zh) 改良的按拨式温控器模块
CN110584494A (zh) 电动门及应用其的烹饪设备
US10418208B2 (en) Household appliance and control assembly thereof
CN203165700U (zh)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CN209658657U (zh) 一种一体式小型化开关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