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65700U -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65700U
CN203165700U CN2013201840680U CN201320184068U CN203165700U CN 203165700 U CN203165700 U CN 203165700U CN 2013201840680 U CN2013201840680 U CN 2013201840680U CN 201320184068 U CN201320184068 U CN 201320184068U CN 203165700 U CN203165700 U CN 203165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r plate
groove
retaining
retaining nail
gathering s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1840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平
但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OT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OT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OT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OT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1840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65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65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6570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气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该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通过在切换组件上设置多个挡钉与传动板上的多个槽配合实现切换组件控制传动板的上下活动,整体上更加紧凑,减小了整体的体积;紧凑的结构使切换组件与传动板的相互作用受力更均匀,减少磨损,提高自动转换开关的使用寿命;通过单根圆轴和传动板的配合,传动板可转动的设置在圆轴上,这样的结构保证了传动板在与断路器开关互相作用时可调节相对位置,使传动板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断路器,且与断路器的受力更均匀合理。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气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转换开关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需不间断供电的场所,其实现了电源的自动转换,以保证用户供电的可靠性。为了实现两台断路器的分合闸转换,目前公知的自动转换开关采用的是由电机带动切换开关控制两侧的传动板上下交替活动,传动板带动断路器开关的分合闸。但已有的自动转换开关存在着一些问题:切换开关本身较大,且旋转带动传动板上下活动的范围也很大,这使自动转换开关的整体体积变大;切换开关和传动板的配合较复杂,切换开关与传动板相互作用时受力不合理,整体机构磨损较大,且对断路器的分合闸效果也产生不好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分合闸交替切换到位可靠、可根据不同型号断路器方便调整配合的自动转换开关。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换组件、第一传动板和第二传动板,所述切换组件包括有转轴、切换板、第一挡钉、第二挡钉和第三挡钉,所述切换板设置在转轴上并与转轴联动,第一挡钉、第二挡钉分别设在切换板上的两侧,第三挡钉设置在切换板的上部,所述第一传动板设置有第一导向槽、第一推进槽和第一挡槽,所述第一导向槽为弧形且与第一推进槽相通,所述第二传动板设置有第二导向槽、第二推进槽和第二挡槽,所述第二导向槽为弧形且与第二推进槽相通;所述第一挡钉通过第一推进槽将第一传动板推至上方时,所述第二传动板在下方,第二挡钉由第二推进槽向第二导向槽底部出口运动,第三挡钉运动至第二挡槽处;所述第一挡钉通过第一推进槽将第一传动板推至下方时,第二挡钉在第二导向槽中向上运动,到达第二推进槽;所述第二挡钉在第二推进槽中推动第二传动板向上运动,第三挡钉运动到第一挡槽,第一挡钉在第一导向槽中向下运动,一直到第一导向槽出口。
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有第一圆轴和第二圆轴,所述第一传动板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圆轴上且在第一圆轴轴向上可滑动设置;所述第二传动板可转动设置在第二圆轴上且在第二圆轴轴向上可滑动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传动板包括有第一传动板本体、第一拨动支架和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平行于第一圆轴设置在第一传动板本体上,所述第一拨动支架通过穿过第一安装槽的螺钉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板本体上;所述第二传动板包括有第二传动板本体、第二拨动支架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平行于第二圆轴设置在第二传动板本体上,所述第二拨动支架通过穿过第二安装槽的螺钉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板本体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具有与螺钉形状相匹配的波浪形边缘。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拨动支架为“U”型结构且“U”型开口向下与设置在其下方的断路器开关手柄配合,所述第二拨动支架为“U”型结构且“U”型开口向下与设置在其下方的断路器开关手柄配合。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传动板、第二传动板都具有折起,所述第一传动板、第二传动板相对切换组件的外侧均分别设置有与折起配合使用且用于判断第一传动板、第二传动板上下位置是否到位的微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自动转换开关通过切换组件上多个挡钉与传动板上多个槽的配合实现切换组件控制传动板的上下活动,整体上更加紧凑,减小了整体的体积;紧凑的结构使切换组件与传动板的相互作用受力更均匀,减少磨损,提高自动转换开关的使用寿命;通过单根圆轴和传动板的配合,传动板可转动的设置在圆轴上,这样的结构保证了传动板在与断路器开关互相作用时可调节相对位置,使传动板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断路器,且与断路器的受力更均匀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的正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的侧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为实用新型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切换组件1、第一传动板2和第二传动板3,所述切换组件1包括有转轴1a、切换板1b、第一挡钉1c、第二挡钉1d和第三挡钉1e,切换板1b设置在转轴1a上并与转轴1a联动,第一挡钉1c、第二挡钉1d分别设在切换板1b上的两侧,第三挡钉1e设置在切换板1b的上部,第一传动板2设置有第一导向槽2a、第一推进槽2b和第一挡槽2c,第一导向槽2a为弧形且与第一推进槽2b相通,第二传动板3设置有第二导向槽3a、第二推进槽3b和第二挡槽3c,第二导向槽3a为弧形且与第二推进槽3b相通。第一挡钉1c通过第一推进槽2b将第一传动板2推至上方时,所述第二传动板3在下方,第二挡钉1d由第二推进槽3b向第二导向槽3a底部出口运动,第三挡钉1e运动至第二挡槽3c处;第一挡钉1c通过第一推进槽2b将第一传动板2推至下方时,第二挡钉1d在第二导向槽3a中向上运动,到达第二推进槽3b,第二传送板3未动,第三挡钉1e到达最高处;第二挡钉1d在第二推进槽3b中推动第二传动板3向上运动,第三挡钉1e运动到第一挡槽2c,第一挡钉1c在第一导向槽2a中向下运动,一直到第一导向槽2a出口,第一传动板2不动。第一导向槽2a、第二导向槽3a为弧形,第一导向槽2a与第一推进槽2b相通,第二导向槽3a与第二推进槽3b相通,第一挡钉1c通过第一推进槽2b将第一传动板2推至上方时,第二挡钉1d在第二导向槽3a中向下运动,第二传动板3受到第二挡钉1d的限制而不能进行向上运动,第三挡钉1e运动至第二挡槽3c处,即使第二挡钉1d脱出第二导向槽3a,第二传动板3仍不能进行向上运动,从而实现对第二传动板3进行了有效的防误动作闭锁,第二挡钉1d在第二导向槽3a内运动,第二导向槽3a起到导向作用;第二挡钉1d在第二推进槽3b中推动第二传动板3向上运动,第一挡钉1c在第一导向槽2a中向下运动,第一传动板2受到第一挡钉1c的限制而不能进行向上运动,第三挡钉1e运动到第一挡槽2c,即使第一挡钉1c脱出第一导向槽2a,第一传动板2仍不能进行向上运动,从而实现对第一传动板2进行了有效的防误动作闭锁,第一挡钉1c在第一导向槽2a内运动,第一导向槽2a起到导向作用。同时,通过切换组件上多个挡钉与传动板上多个槽的配合实现切换组件控制传动板的上下活动,整体上更加紧凑,减小了整体的体积;紧凑的结构使切换组件与传动板的相互作用受力更均匀,减少磨损,提高自动转换开关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有第一圆轴4和第二圆轴5,第一传动板2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圆轴4上且在第一圆轴4轴向上可滑动设置;第二传动板3可转动设置在第二圆轴5上且在第二圆轴5轴向上可滑动设置。通过单根圆轴和传动板的配合,传动板可转动的设置在圆轴上,这样的结构保证了传动板在与断路器开关互相作用时可调节相对位置,使传动板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断路器,且与断路器的受力更均匀合理。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传动板2包括有第一传动板本体21、第一拨动支架22和第一安装槽23,第一安装槽23平行于第一圆轴4设置第一传动板本体21上,第一拨动支架22通过穿过第一安装槽23的螺钉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板本体21上;第二传动板3包括有第二传动板本体31、第二拨动支架32和第二安装槽33,第二安装槽33平行于第二圆轴5设置在第二传动板本体21上,第二拨动支架22通过穿过第二安装槽23的螺钉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板本体21上,第一安装槽23和第二安装槽33具有与螺钉形状相匹配的波浪形边缘。第一安装槽23和第二安装槽33具有的波浪形边缘使螺钉的固定更牢固,且可以根据断路器的开关手柄位置差异方便的分别调整第一拨动支架22和第二拨动支架32的上下位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拨动支架22为“U”型结构且“U”型开口向下与设置在其下方的断路器开关手柄配合,所述第二拨动支架32为“U”型结构且“U”型开口向下与设置在其下方的断路器开关手柄配合。开口向下的“U” 型结构能够更好的与断路器的开关手柄配合,且调整更灵活。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传动板2、第二传动板3都具有折起6,第一传动板2、第二传动板3相对切换组件1的外侧均分别设置有与折起6配合使用且用于判断第一传动板2、第二传动板3上下位置是否到位的微动开关。两侧分别设置上下两个微动开关;在使用过程中,当切换组件1顺时针旋转,左侧的第一传动板2向上运动,到位后左侧断路器合闸,第一传动板2接触左侧上部的微动开关,得到信号提示处于合闸状态,右侧的第二传动板3向下运动,到位后右侧断路器分闸,第二传动板3接触右侧下部的微动开关,得到信号提示处于分闸状态;当切换组件1逆时针旋转,左侧的第一传动板2向下运动,到位后左侧断路器分闸,第一传动板2接触左侧下部的微动开关,得到信号提示处于分闸状态,右侧的第二传动板3向上运动,到位后右侧断路器合闸,第二传动板3接触右侧上部的微动开关,得到信号提示处于合闸状态。

Claims (6)

1.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换组件(1)、第一传动板(2)和第二传动板(3),所述切换组件(1)包括有转轴(1a)、切换板(1b)、第一挡钉(1c)、第二挡钉(1d)和第三挡钉(1e),所述切换板(1b)设置在转轴(1a)上并与转轴(1a)联动,第一挡钉(1c)、第二挡钉(1d)分别设在切换板(1b)上的两侧,第三挡钉(1e)设置在切换板(1b)的上部,所述第一传动板(2)设置有第一导向槽(2a)、第一推进槽(2b)和第一挡槽(2c),所述第一导向槽(2a)为弧形且与第一推进槽(2b)相通,所述第二传动板(3)设置有第二导向槽(3a)、第二推进槽(3b)和第二挡槽(3c),所述第二导向槽(3a)为弧形且与第二推进槽(3b)相通;所述第一挡钉(1c)通过第一推进槽(2b)将第一传动板(2)推至上方时,所述第二传动板(3)在下方,第二挡钉(1d)由第二推进槽(3b)向第二导向槽(3a)底部出口运动,第三挡钉(1e)运动至第二挡槽(3c)处;所述第一挡钉(1c)通过第一推进槽(2b)将第一传动板(2)推至下方时,第二挡钉(1d)在第二导向槽(3a)中向上运动,到达第二推进槽(3b);所述第二挡钉(1d)在第二推进槽(3b)中推动第二传动板(3)向上运动,第三挡钉(1e)运动到第一挡槽(2c),第一挡钉(1c)在第一导向槽(2a)中向下运动,一直到第一导向槽(2a)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第一圆轴(4)和第二圆轴(5),所述第一传动板(2)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圆轴(4)上且在第一圆轴(4)轴向上可滑动设置;所述第二传动板(3)可转动设置在第二圆轴(5)上且在第二圆轴(5)轴向上可滑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传动板(2)包括有第一传动板本体(21)、第一拨动支架(22)和第一安装槽(23),所述第一安装槽(23)平行于第一圆轴(4)设置在第一传动板本体(21)上,所述第一拨动支架(22)通过穿过第一安装槽(23)的螺钉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板本体(21)上;所述第二传动板(3)包括有第二传动板本体(31)、第二拨动支架(32)和第二安装槽(33),所述第二安装槽(33)平行于第二圆轴(5)设置在第二传动板本体(31)上,所述第二拨动支架(32)通过穿过第二安装槽(33)的螺钉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板本体(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安装槽(23)和第二安装槽(33)具有与螺钉形状相匹配的波浪形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拨动支架(22)为“U”型结构且“U”型开口向下与设置在其下方的断路器开关手柄配合,所述第二拨动支架(32)为“U”型结构且“U”型开口向下与设置在其下方的断路器开关手柄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传动板(2)、第二传动板(3)都具有折起(6),所述第一传动板(2)、第二传动板(3)相对切换组件(1)的外侧均分别设置有与折起(6)配合使用且用于判断第一传动板(2)、第二传动板(3)上下位置是否到位的微动开关。
CN2013201840680U 2013-04-13 2013-04-13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65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840680U CN203165700U (zh) 2013-04-13 2013-04-13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840680U CN203165700U (zh) 2013-04-13 2013-04-13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65700U true CN203165700U (zh) 2013-08-28

Family

ID=49026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184068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65700U (zh) 2013-04-13 2013-04-13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657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8380A (zh) * 2013-04-13 2013-07-17 浙江现代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8380A (zh) * 2013-04-13 2013-07-17 浙江现代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58901B2 (en) Energy-saving electromagnetic switch device
CN201266582Y (zh) 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的凸轮传动机构
CN206961710U (zh) 一种带储能机构的pc级自动转换开关装置
CN204928355U (zh) 一种可调整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107230569A (zh) 一种带储能机构的pc级自动转换开关装置
CN203165700U (zh)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CN201556971U (zh) 一种可带动断路器自动切换的切换装置
CN2937354Y (zh) 一种活动舞台
CN201374265Y (zh)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传动联锁机构
CN203218130U (zh) 一种转换开关的双位置确定装置
CN105098969B (zh) 一种可调整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103208380A (zh)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CN204424187U (zh)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203165732U (zh)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
CN204375603U (zh) 三工位开关切换联锁装置
CN210274597U (zh) 关灯遥控装置
EP3467861A1 (en) Slide switch
CN103208383A (zh)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
CN102074391B (zh) 一种能够带动断路器自动切换的切换装置
CN202332640U (zh) 一种双电源开关连锁装置
CN202871662U (zh) 一种带有复位机构的开关
CN104733256B (zh)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109755055A (zh) 一种具有再扣功能的自动转换开关用操作机构
CN201829411U (zh) 永磁式真空断路器
CN2760746Y (zh) 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的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21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217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