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17472B -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17472B
CN109817472B CN201811611992.6A CN201811611992A CN109817472B CN 109817472 B CN109817472 B CN 109817472B CN 201811611992 A CN201811611992 A CN 201811611992A CN 109817472 B CN109817472 B CN 1098174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electrode
intercalation
ion capacitor
embed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119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17472A (zh
Inventor
孟海军
杨恩东
邵国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JIANGHAI CAPACITOR Co.,Ltd.
NANTONG JIANGHAI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Institute of Network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JIANGHAI CAPACITOR CO Ltd
Nantong Jianghai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JIANGHAI CAPACITOR CO Ltd, Nantong Jianghai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JIANGHAI CAPACI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1199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174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17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7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17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74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容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包括步骤如下S1:确定锂离子电容器的正负极分为具有多孔集流体的电极材料或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当正负极为具有多孔集流体的电极材料时,根据锂离子电容器的体系,判断电容器嵌锂的位置;S2:根据锂离子电容器嵌锂的位置,判断预嵌锂方法:S3:当正负极为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时,筛选预嵌锂方法。本发明能够采用不同的预嵌锂方法,满足保证预嵌锂的数量满足电容器的需求,提高倍率性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容器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石化资源的枯竭以及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高效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得到发展和利用。随之,如何实现新能源的储存于转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锂离子电容器属于非对称超级电容器,通常由电池型负极和电容型正极共同置于有机锂盐溶液中组装而成,同时具备二者的优良性能,具有比锂离子电池更高的功率密度、比超级电容器更高的能量密度,在智能电网、城市公交、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与对称型超级电容器的制作过程相比,锂离子电容器的制作过程中,负极预嵌锂是其核心工艺,同时也是难点所在。通过负极预嵌锂,可以增大锂离子电容器的工作电压,降低电极内阻和不可逆容量的损失,减小电解液中锂离子的小孩,提高器件的循环寿命。同时,预嵌锂过少,负极不能稳定的处于较低电位,会影响器件的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预嵌锂量过多,在充放电时会导致负极产生过充现象,致使锂离子在负极表面沉积,影响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
因此需要采用一种能够兼容多种预嵌锂的方法能够根据不同体系的电容器选择不同的预嵌锂方法,保证预嵌锂的数量满足电容器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能够采用不同的预嵌锂方法,满足保证预嵌锂的数量满足电容器的需求,提高倍率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包括步骤如下S1:判断锂离子电容器的正负极分为具有多孔集流体的电极材料或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当正负极为具有多孔集流体的电极材料时,根据锂离子电容器的体系,判断电容器嵌锂的位置;S2:根据锂离子电容器嵌锂的位置,判断预嵌锂方法:当锂离子电容器中负极需要预嵌锂,采用体内预嵌锂方法;当锂离子电容器中正极需要预嵌锂,采用体相预嵌锂方法;当锂离子电容器中贴合锂源的负极需要预嵌锂,采用体外预嵌锂方法;S3:当正负极为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时,采用体相预嵌锂方法或体外预嵌锂方法中的一种预嵌锂方法。
进一步地,所述体内预嵌锂方法包括负极预嵌锂方法,所述负极预嵌锂方法为通过CVD法、磁控溅射法、挤压涂布法或喷涂法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方式在负极表面引入锂层。
进一步地,所述体相预嵌锂方法包括电解液预嵌锂方法、正极预嵌锂方法和隔膜预嵌锂方法。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预嵌锂方法为通过挤压涂布法或喷涂法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方式在正极表面引入锂层。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液预嵌锂方法为在正极表面电解浓度为1.5M~3.0M的六氟磷酸锂有机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隔膜预嵌锂方法为通过CVD法、磁控溅射法、挤压涂布法或喷涂法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方式在隔膜表面引入锂层。
进一步地,所述体外预嵌锂方法包括第三电极预嵌锂方法和外部锂源预嵌锂方法。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极预嵌锂方法为在贴合锂带、锂箔或带孔锂箔中的一种材料的负极上通过放电方式引入锂层;所述外部锂源预嵌锂方法均为在贴合锂带、锂箔或带孔锂箔中的一种材料的负极上通过外部短路方式引入锂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还包括:根据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的含锂情况,判断预嵌锂方法:当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含锂时,采用电解液预嵌锂方法、隔膜预嵌锂方法中的一种预嵌锂方法;当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不含锂时,采用外部短路预嵌锂方法。
本发明还包括了一种锂离子电容器,采用所述预嵌锂方法引入锂离子。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电容器体系,采用不同的预嵌锂方法,满足保证预嵌锂的数量满足电容器的需求,提高倍率性和使用寿命。
2)本发明的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电容器的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采用不同的预嵌锂方法,满足保证预嵌锂的数量满足电容器的需求,提高倍率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的流程图。包括步骤如下:S1:判断锂离子电容器的正负极分为具有多孔集流体的电极材料或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当正负极为具有多孔集流体的电极材料时,根据锂离子电容器的体系,判断电容器嵌锂的位置;S2:根据锂离子电容器嵌锂的位置,判断预嵌锂方法:当锂离子电容器中负极需要预嵌锂,采用体内预嵌锂方法;当锂离子电容器中正极需要预嵌锂,采用体相预嵌锂方法;当锂离子电容器中贴合锂源的负极需要预嵌锂,采用体外预嵌锂方法;S3:当正负极为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时,采用体相预嵌锂方法或体外预嵌锂方法中的一种预嵌锂方法。
具体地,述步骤S3还包括:根据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的含锂情况,判断预嵌锂方法:当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含锂时,采用电解液预嵌锂方法、隔膜预嵌锂方法中的一种预嵌锂方法;当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不含锂时,采用外部短路预嵌锂方法。
具体地,所述体内预嵌锂方法包括极预嵌锂方法,所述负极预嵌锂方法为通过CVD法、磁控溅射法、挤压涂布法或喷涂法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方式在负极表面引入一层锂离子。
具体地,体相预嵌锂方法包括电解液预嵌锂方法、正极预嵌锂方法和隔膜预嵌锂方法。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液预嵌锂方法为正极表面通过电解浓度为1.5M~3.0M的六氟磷酸锂有机溶液,引入一层锂离子。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预嵌锂方法包括正极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预嵌锂方法和正极具有多孔集流体的电极材料预嵌锂方法,所述正极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预嵌锂方法为采用锂源或者锂源与正极活性材料混合物通过挤压涂布法或喷涂法将锂离子引入到正极活性材料的表面,所述锂源为富锂三元材料或者含锂的氧化物;所述正极具有多孔集流体的电极材料预嵌锂方法为在正极多孔集流体上通过挤压涂布法或喷涂法引入一层含锂的氧化物。
进一步地,所述隔膜预嵌锂方法为通过CVD法、磁控溅射法、挤压涂布法或喷涂法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方式在隔膜表面引入一层锂离子,所述隔膜直接与负极连接。
具体地,所述体外预嵌锂方法包括第三电极预嵌锂方法和外部锂源预嵌锂方法;所述第三电极预嵌锂方法为在贴合锂带、锂箔或带孔锂箔中的一种材料的负极上通过放电方式引入锂层;所述外部锂源预嵌锂方法均为在贴合锂带、锂箔或带孔锂箔中的一种材料的负极上通过外部短路方式引入锂层。
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能够采用不同的预嵌锂方法,满足保证预嵌锂的数量满足电容器的需求,提高倍率性和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容器,采用所述预嵌锂方法,所述预嵌锂方法包括步骤如下:S1:判断锂离子电容器的正负极分为具有多孔集流体的电极材料或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当正负极为具有多孔集流体的电极材料时,根据锂离子电容器的体系,判断电容器嵌锂的位置;S2:根据锂离子电容器嵌锂的位置,判断预嵌锂方法:当锂离子电容器中负极需要预嵌锂,采用体内预嵌锂方法;当锂离子电容器中正极需要预嵌锂,采用体相预嵌锂方法;当锂离子电容器中贴合锂源的负极需要预嵌锂,采用体外预嵌锂方法;S3:当正负极为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时,采用体相预嵌锂方法或体外预嵌锂方法中的一种预嵌锂方法。
具体地,述步骤S3还包括:根据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的含锂情况,判断预嵌锂方法:当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含锂时,采用电解液预嵌锂方法、隔膜预嵌锂方法中的一种预嵌锂方法;当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不含锂时,采用外部短路预嵌锂方法。
具体地,所述体内预嵌锂方法包括极预嵌锂方法,所述负极预嵌锂方法为通过CVD法、磁控溅射法、挤压涂布法或喷涂法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方式在负极表面引入一层锂离子。
具体地,体相预嵌锂方法包括电解液预嵌锂方法、正极预嵌锂方法和隔膜预嵌锂方法。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液预嵌锂方法为正极表面通过电解浓度为1.5M~3.0M的六氟磷酸锂有机溶液,引入一层锂离子。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预嵌锂方法包括正极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预嵌锂方法和正极具有多孔集流体的电极材料预嵌锂方法,所述正极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预嵌锂方法为采用锂源或者锂源与正极活性材料混合物通过挤压涂布法或喷涂法将锂离子引入到正极活性材料的表面,所述锂源为富锂三元材料或者含锂的氧化物;所述正极具有多孔集流体的电极材料预嵌锂方法为在正极多孔集流体上通过挤压涂布法或喷涂法引入一层含锂的氧化物。
进一步地,所述隔膜预嵌锂方法为通过CVD法、磁控溅射法、挤压涂布法或喷涂法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方式在隔膜表面引入一层锂离子,所述隔膜直接与负极连接。
具体地,所述体外预嵌锂方法包括第三电极预嵌锂方法和外部锂源预嵌锂方法;所述第三电极预嵌锂方法为在贴合锂带、锂箔或带孔锂箔中的一种材料的负极上通过放电方式引入锂层;所述外部锂源预嵌锂方法均为在贴合锂带、锂箔或带孔锂箔中的一种材料的负极上通过外部短路方式引入锂层。
本实施二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容器采用上述预嵌锂方法,能够根据电容器的体系不同,采用不同的预嵌锂方法,满足保证预嵌锂的数量满足电容器的需求,提高倍率性和使用寿命。
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S1:确定锂离子电容器的正负极分为具有多孔集流体的电极材料或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
当正负极为具有多孔集流体的电极材料时,根据锂离子电容器的体系,判断电容器嵌锂的位置;
S2:根据锂离子电容器嵌锂的位置,判断预嵌锂方法:
当锂离子电容器中负极需要预嵌锂,采用体内预嵌锂方法;
当锂离子电容器中正极需要预嵌锂,采用体相预嵌锂方法;
当锂离子电容器中贴合锂源的负极需要预嵌锂,采用体外预嵌锂方法;
S3;当正负极为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时,采用体相预嵌锂方法或体外预嵌锂方法中的一种预嵌锂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内预嵌锂方法包括负极预嵌锂方法,所述负极预嵌锂方法为通过CVD法、磁控溅射法、挤压涂布法或喷涂法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方式在负极表面引入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相预嵌锂方法包括电解液预嵌锂方法、正极预嵌锂方法和隔膜预嵌锂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预嵌锂方法为通过挤压涂布法或喷涂法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方式在正极表面引入锂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预嵌锂方法为在正极表面电解浓度为1.5M~3.0M的六氟磷酸锂有机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预嵌锂方法为通过CVD法、磁控溅射法、挤压涂布法或喷涂法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方式在隔膜表面引入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预嵌锂方法包括第三电极预嵌锂方法和外部锂源预嵌锂方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极预嵌锂方法为在贴合锂带、锂箔或带孔锂箔中的一种材料的负极上通过放电方式引入锂层;所述外部锂源预嵌锂方法均为在贴合锂带、锂箔或带孔锂箔中的一种材料的负极上通过外部短路方式引入锂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
根据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的含锂情况,判断预嵌锂方法:
当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含锂时,采用电解液预嵌锂方法、隔膜预嵌锂方法中的一种预嵌锂方法;
当具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材料不含锂时,采用外部短路预嵌锂方法。
10.一种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预嵌锂方法引入锂离子。
CN201811611992.6A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 Active CN1098174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1992.6A CN109817472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1992.6A CN109817472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7472A CN109817472A (zh) 2019-05-28
CN109817472B true CN109817472B (zh) 2021-10-15

Family

ID=66602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11992.6A Active CN109817472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174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0412A (zh) 2019-08-02 2021-02-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拼接成型锂带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2043A (zh) * 2007-04-25 2008-08-2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锂离子超级电容器负极的预嵌锂方法
CN203552954U (zh) * 2013-10-30 2014-04-1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容器用预嵌锂装置
CN106206080A (zh) * 2016-08-16 2016-12-07 肖丽芳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预嵌锂正极片的制备方法
CN107731555A (zh) * 2017-10-24 2018-02-23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2043A (zh) * 2007-04-25 2008-08-2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锂离子超级电容器负极的预嵌锂方法
CN203552954U (zh) * 2013-10-30 2014-04-1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容器用预嵌锂装置
CN106206080A (zh) * 2016-08-16 2016-12-07 肖丽芳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预嵌锂正极片的制备方法
CN107731555A (zh) * 2017-10-24 2018-02-23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炭基锂离子电容器负极预嵌锂技术研究进展;钟明等;《储能科学与技术》;20180731;第7卷(第4期);第639-64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7472A (zh) 2019-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0674B2 (en) Additive for increasing lifespan of rechargeable zinc-anode batteries
CN105609754B (zh) 一种双正极材料及水系二次电池
CN104037458B (zh) 一种锂离子储能器件的制造方法
US9293796B2 (en) Metal-air battery with dual electrode anode
CN105308786A (zh) 具有用于电压监测的参比电极的电池
CN104681311A (zh)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新型预嵌锂方法
CN102201604A (zh) 一种电容电池电芯及其制作方法
CN105355457A (zh) 锂离子电容器及其化成方法
CN110729529A (zh) 具有复合电极结构的储能电芯及电芯预嵌锂的方法
CN102931403A (zh) 一种磷酸钛镁在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方法
CN109817472B (zh)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
KR20120129569A (ko) 하이브리드 커패시터
CN108447698B (zh) 一种电极及其制备方法、高能可再生储电器件
CN110600285A (zh) 一种锂离子电化学储能器件负极的无析锂预嵌锂方法
CN201886904U (zh) 一种叠片式高电压混合电化学电容器
CN205900715U (zh) 一种快充、快放、长寿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10323483A (zh) 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与包含其的用电装置
JPH07105935A (ja)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CN212182476U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铝离子电池
CN209016215U (zh) 充电电池
CN113826258A (zh) 用于高电压和可扩展能量储存的电解电池
KR101153610B1 (ko) 2차 전원용 전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2차 전원
CN101763948A (zh) 酸性超级电容器
CN201868499U (zh) 一种全极耳引流方形电池
CN106129406B (zh) 一种光伏储能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9

Address after: 226371 No. 998, hope Avenu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TONG JIANGHAI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NANTONG JIANGHAI CAPACITOR Co.,Ltd.

Patentee after: INSTITUTE OF NETWORK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226371 No. 998, hope Avenu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JIANGHAI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Jianghai capacitor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