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14758B - 触控基板、触控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基板、触控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14758B
CN109814758B CN201910093888.0A CN201910093888A CN109814758B CN 109814758 B CN109814758 B CN 109814758B CN 201910093888 A CN201910093888 A CN 201910093888A CN 109814758 B CN109814758 B CN 1098147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touch
touch electrode
electrod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938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14758A (zh
Inventor
刘国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9388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147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14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475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3679 priority patent/WO2020156401A1/zh
Priority to US16/968,282 priority patent/US1128792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147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47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通过设置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悬浮电极区和第二悬浮电极区以及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三悬浮电极区和第四悬浮电极区,并且通过设置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和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使每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位于第一悬浮电极区中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和位于第二悬浮电极区中的第二悬浮触控电极,每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位于第三悬浮电极区中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和位于第四悬浮电极区中的第四悬浮触控电极,这样能够实现多点悬浮触控。

Description

触控基板、触控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触控基板、用于该触控基板的触控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触控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电子装置中。
悬浮触控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触控技术。采用悬浮触控技术,即使触摸物(例如用户的手指)未接触电子装置的触控屏,也能够实现触控功能。然而,常见的悬浮触控技术不支持多点触控。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基板、用于该触控基板的触控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本公开实施例能够实现多点悬浮触控。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其包括:衬底,其具有悬浮电极区,其中,所述悬浮电极区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悬浮电极区和第二悬浮电极区,所述悬浮电极区还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三悬浮电极区和第四悬浮电极区,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位于所述衬底的悬浮电极区中的多个悬浮触控电极,其中,所述多个悬浮触控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每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悬浮电极区中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和位于所述第二悬浮电极区中的第二悬浮触控电极,所述多个悬浮触控电极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每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位于所述第三悬浮电极区中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和位于所述第四悬浮电极区中的第四悬浮触控电极;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多个信号线,其中,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电连接不同的信号线,并且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和第四悬浮触控电极电连接不同的信号线。
例如,所述衬底还具有中部区,所述悬浮电极区为位于所述中部区周边的边框区。
例如,所述的触控基板还包括:悬浮触控控制电路,其被配置为:对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施加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第一悬浮触控电极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之间产生非零电压差;在施加所述驱动信号的过程中,对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施加感应信号,并且检测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四悬浮触控电极的输出信号。
例如,所述悬浮触控控制电路被配置为:逐个驱动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和/或,逐个对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施加感应信号,并且逐个检测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四悬浮触控电极的输出信号。
例如,,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组之间的距离和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组之间的距离都大于或等于1毫米。
例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毫米。
例如,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第一悬浮触控电极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的尺寸都大于或等于1毫米。
例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悬浮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悬浮触控电极中的每个的尺寸之间的比例均大于或等于1。
例如,所述比例均大于或等于100。
例如,所述的触控基板还包括:遮光部,其中,所述多个悬浮触控电极和所述多个信号线位于所述遮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所在区域内。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以上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触控基板。
例如,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非悬浮触控结构,其中,所述悬浮电极区位于所述非悬浮触控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周边。
例如,所述的电子装置包括:非悬浮触控装置,其包括阵列板和所述非悬浮触控结构,其中,所述阵列板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开关;以及连接胶,其位于所述非悬浮触控装置和所述触控基板之间并且与所述非悬浮触控装置和所述触控基板连接起来。
例如,所述阵列板为显示面板。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以上任一项实施例所述触控基板的触控驱动方法,包括:对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施加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第一悬浮触控电极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之间产生非零电压差;在施加所述驱动信号的过程中,对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施加感应信号,并且检测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四悬浮触控电极的输出信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的俯视示意图一;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的俯视示意图二;
图3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未进行悬浮触控操作时形成的电场示意图;
图3B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在发生悬浮触控操作时形成的电场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基板、该触控基板的制作方法、用于该触控基板的触控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触控基板中设置有多个悬浮触控电极行和多个悬浮触控电极列。在对同一悬浮触控电极行包括的多个悬浮触控电极施加驱动信号以产生悬浮触控电场的过程中,对该多个悬浮触控电极列施加感应信号,并且检测该多个悬浮触控电极列的输出信号;或者,对同一悬浮触控电极列包括的多个悬浮触控电极施加驱动信号以产生悬浮触控电场的过程中,对该多个悬浮触控电极行施加感应信号,并且检测该多个悬浮触控电极行的输出信号。由于触摸物接近悬浮触控电极时会导致悬浮触控电场发生变化从而使输出信号发生变化,因此,根据发生变化的输出信号涉及的悬浮触控电极行和悬浮触控电极列可以分别得出触控位置的行坐标和列坐标。在采用多个触摸物进行悬浮触控操作的情况下,可以检测出每个触控位置,从而实现多点悬浮触控,例如,可实现手套操作(即戴着手套实现触控操作)、自动唤醒、位置追踪(例如触控区中的光标随着触摸物的移动而移动)、触控按键、摆动手势和旋转触控等悬浮触控功能,增加用户新型体验,开拓人机交互方式新的领域。
如图1所示,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基板01,其包括衬底100、位于衬底100上的间隔开的多个悬浮触控电极(参见图1中的矩形阴影块)、以及位于衬底100上且与悬浮触控电极分别电连接的引线301。例如,每个悬浮触控电极电连接一个信号线301并且每个信号线301电连接一个悬浮触控电极。例如,触控基板01还包括悬浮触控控制电路(例如集成电路)500,其通过信号线301与悬浮触控电极电连接,以驱动悬浮触控电极实现悬浮触控功能。例如,触控基板01还包括柔性电路板,其位于柔性电路板绑定区400中并且将信号线301与悬浮触控控制电路500电连接。
如图1所示,衬底100具有悬浮电极区,也就是说,上述多个悬浮触控电极位于该悬浮电极区中;悬浮电极区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悬浮电极区和第二悬浮电极区并且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三悬浮电极区和第四悬浮电极区,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例如,第二方向大致垂直于第一方向)。
例如,如图1所示,衬底100还具有中部区(其例如为未设置悬浮触控电极的区域),悬浮电极区为位于中部区周边的边框区,在这种情况下,中部区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悬浮电极区和第二悬浮电极区之间,并且中部区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三悬浮电极区和第四悬浮电极区之间。通过将衬底100边缘附近的边框区设置为悬浮电极区,可以提高衬底100的空间利用率。
例如,在触控基板01用于显示装置的情况下,衬底100的中部区为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区,边框区为非显示区;或者,在触控基板01用于发光装置的情况下,衬底100的中部区为用于光线通过的发光区,边框区为非发光区;在其它实施例中,触控基板01也可以用于其它类型的电子装置中。
例如,衬底100包括至少四个边缘,第一悬浮电极区至第四悬浮电极区为分别靠近衬底100的边缘的区域。
例如,衬底100为玻璃板、石英板或塑料板。例如,衬底100为硬质板或者柔性板(相应地,触控基板01为柔性触控基板)。
如图1所示,位于衬底100上的多个悬浮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图1以8个第一触控电极组310为例),每个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包括位于第一悬浮电极区中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位于第二悬浮电极区中的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并且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包括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电连接不同的信号线301;位于衬底100上的多个悬浮触控电极还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320(图1以5个第二触控电极组320为例),每个第二触控电极组320包括位于第三悬浮电极区中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和位于第四悬浮电极区中的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并且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组320包括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和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电连接不同的信号线301。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以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包括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位于同一行并且第二触控电极组320包括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和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位于同一列为例进行说明。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包括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位于同一列并且第二触控电极组320包括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和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位于同一行。
例如,衬底100上的悬浮触控电极和信号线301都可以采用铝、铝合金、铜、铜合金、钛或锆等金属材料制作,以减小悬浮触控电极的电阻;或者,悬浮触控电极和信号线301都可以采用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或氧化铟镓锌等)、石墨烯、碳纳米管或纳米银线等透明导电材料制作,以降低悬浮触控电极的可视性。
例如,如图2所示,衬底100上还设置有遮光部200,悬浮触控电极和信号线301都位于遮光部2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所在区域内。遮光部200用于遮挡悬浮触控电极和信号线301,以避免用户看到悬浮触控电极和信号线301。
例如,遮光部200采用黑色油墨等遮光材料制作。
例如,遮光部200与悬浮触控电极可以位于衬底100的同一侧,例如遮光部200位于衬底100与悬浮触控电极之间;或者,遮光部200与悬浮触控电极位于衬底100的不同侧,即衬底100位于遮光部200与悬浮触控电极之间。类似地,遮光部200与信号线301可以位于衬底100的同一侧或者不同侧。只要能够实现遮光部200避免用于看到悬浮触控电极和信号线即可。
例如,悬浮触控控制电路500被配置为:对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包括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施加驱动信号,以使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之间产生非零电压差;在施加驱动信号的过程中,对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320包括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施加感应信号,并且检测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320包括的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的输出信号。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01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3A所示,悬浮触控控制电路对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包括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施加驱动信号,使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之间产生电场600;同时,对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施加感应信号,并且检测该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的输出信号。如图3B所示,在触摸物700(例如用户的手指或其它导体)悬于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上方进行悬浮触控操作时,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之间的电场发生改变(参见改变后的电场600’),这导致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的输出信号发生改变,从而根据该发生改变的输出信号可以得到触控位置。
例如,对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施加的驱动信号为交流信号,以减少这些悬浮触控电极上的电荷残留。类似地,对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施加的感应信号也可以为交流信号,以减少电荷残留。
例如,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之间产生的非零电压差大于或等于10伏。通过使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之间产生较大的电压差,可以在二者之间形成较强的电场,这样有利于实现远距离悬浮触控。
例如,悬浮触控控制电路500被配置为:逐个驱动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和/或,逐个对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320包括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施加感应信号,并且逐个检测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320包括的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的输出信号。例如,逐个对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310施加驱动信号;在对每个第一触控电极组310施加驱动信号的过程中,逐个对第二触控电极组320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施加感应信号,并且逐个检测第二触控电极组320的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的输出信号。或者,逐个驱动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在驱动每个第一触控电极组310的过程中,同时对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320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施加感应信号,并且同时检测该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320的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的输出信号。或者,同时驱动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在驱动每个第一触控电极组310的过程中,逐个对第二触控电极组320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施加感应信号,并且逐个检测第二触控电极组320的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的输出信号。
在本公开的这些实施例中,通过逐个驱动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和/或逐个检测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的输出信号,可以减少悬浮触控控制电路500的数据处理量,降低对悬浮触控控制电路500的要求,从而降低成本。
在衬底100包括中部区的情况下,中部区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之间,并且中部区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和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在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包括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被施加驱动信号以产生悬浮触控电场时,该悬浮触控电场也覆盖中部区,因此中部区中虽然未设置悬浮触控电极但也能实现悬浮触控功能。因此,悬浮触控电场的覆盖悬浮电极区和中部区。
例如,在第一方向上,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包括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之间的距离d(如图1所示)与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中的每个的尺寸(参见图1中的L1)之间的比例均大于或等于1。例如,该比例大于或等于100。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之间的距离d远大于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的尺寸L1,也就是通过使悬浮触控电场的波长远大于悬浮触控电极的尺寸,可以使该悬浮触控电场等效为准静电场(即该悬浮触控电场范围内各位置处的场强近似相等),从而降低悬浮触控控制电路的数据处理难度。
例如,在第一方向上,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包括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之间的距离d大于或等于1毫米。
例如,在第一方向上,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包括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的尺寸L1都大于或等于1毫米;在第二方向上,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包括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的尺寸W1都大于或等于1毫米,例如为10mm-50mm。通过使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都具有较大的尺寸,有利于与增大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的面积,从而有利于使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之间形成较强的电场,以有利于实现远距离悬浮触控。
例如,第二触控电极组320包括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和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的尺寸可参考第一触控电极组310。例如,在第一方向上,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组310包括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和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的尺寸W2都大于或等于1毫米,例如为10mm-50mm;在第二方向上,第二触控电极组320包括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和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的尺寸L2都大于或等于1毫米。
例如,如图1所示,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组310之间的距离S1和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组320之间的距离S2都大于或等于1毫米。这样可以避免相邻的触控电极组之间距离太近而降低触控位置的定位准确度。考虑到手指的面积通常为5mm*5mm,例如,可以将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组310之间的距离S1和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组320之间的距离S2都设置为4-5mm,例如5mm。
需要说明的是,L1与L2可以相等或者不相等,W1与W2可以相等或者不相等,S1与S2可以相等或者不相等。另外,悬浮触控电极的尺寸L1和L2可根据遮光部的宽度来确定。例如,手机类产品的遮光部的宽度约为5mm,因此悬浮触控电极的尺寸L1、L2小于5mm;由于遮光部还遮挡信号线,因此悬浮触控电极的尺寸L1、L2约为4mm。例如,笔记本类产品的遮光部的宽度约为30mm,由于遮光部还遮挡信号线,因此悬浮触控电极的尺寸L1、L2约为20-24mm。例如,大尺寸(例如65寸或75寸等)类产品的遮光部的宽度约为50mm,由于遮光部还遮挡信号线,因此悬浮触控电极的尺寸L1、L2约为35mm。
另外,衬底100上的多个悬浮触控电极的形状可以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任意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基板01还包括覆盖遮光部200、悬浮触控电极和信号线301的保护层,保护层可对这些结构进行保护、防止其被划伤。例如,保护层的材料可以为如SiO2、Si3N4、SiON等无机物或者如聚四氟乙烯等有机物。
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以上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01。
例如,该电子装置可以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电子产品或部件。例如,该电子装置为柔性电子装置或者非柔性电子装置。
例如,如图4所示,该电子装置还包括非悬浮触控结构031,悬浮电极区位于非悬浮触控结构031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的周边,在这种情况下,非悬浮触控结构031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衬底100的中部区。通过使悬浮触控电极位于非悬浮触控结构的正投影所在区域之外,有利于减小悬浮触控与非悬浮触控之间的信号干扰,提高触控准确性尤其是悬浮触控的准确性。
非悬浮触控是指接触式触控,即,触摸物接触电子装置的触控基板时,才能利用非悬浮触控结构031得到触控结构;当触摸物未接触电子装置的触控基板时,无法利用非悬浮触控结构031得到触控位置。
例如,非悬浮触控结构031可以采用互电容触控技术、自电容触控技术、声波触控技术、光感触控技术或者电阻式触控技术等任意类型的触控技术。
例如,非悬浮触控结构031与悬浮触控电极采用分时驱动,即在非悬浮触控结构031处于工作状态时悬浮触控电极未处于工作状态,并且在悬浮触控电极处于工作状态时非悬浮触控结构031未处于工作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当触摸物接触触控基板以进行触控操作时,根据非悬浮触控结构031确定触控位置;当触摸物悬浮于触控基板上进行触控操作时,根据非悬浮触控结构031无法得到触控位置,但根据悬浮触控电极的输出信号可以得出触控位置。通过采用分时驱动,有利于减小悬浮触控与非悬浮触控之间的信号干扰,提高触控准确性尤其是悬浮触控的准确性。
例如,非悬浮触控结构031与悬浮触控电极电连接不同的触控驱动控制电路,以减小悬浮触控与非悬浮触控之间的信号干扰,提高触控准确性尤其是悬浮触控的准确性。
例如,如图4所示,该电子装置还包括非悬浮触控装置03,非悬浮触控装置03包括阵列板032和非悬浮触控结构031,阵列板032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开关0321;该电子装置还包括连接胶02,连接胶02位于非悬浮触控装置03和触控基板01之间并且将非悬浮触控装置03和触控基板01连接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非悬浮触控结构031位于连接胶02的远离触控基板01的一侧,从而增大非悬浮触控结构031与悬浮触控电极之间的距离,以减小悬浮触控与非悬浮触控之间的信号干扰,减少误操作。
例如,阵列板032为液晶面板或者为OLED面板或者其它类型的具有阵列排布的结构的面板。例如,阵列板032为用于实现显示功能的显示面板,或者为用于实现发光功能的发光面板,或者为用于实现其它用途的板状结构。
例如,阵列板032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和触控基板之间;非悬浮触控结构031可以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即采用内嵌式模式)或者位于第一基板远离第二基板的一侧(即采用On-cell模式),或者非悬浮触控结构031与阵列板032的显示驱动器集成在一起(即采用TDDI(Touch and Display DriverIntegration)技术),或者非悬浮触控结构031位于第二基板的远离第一基板的一侧。
例如,连接胶02为光学胶或者其它类型的胶。例如,该光学胶为固体胶或者水胶或者其它类型的胶。
例如,连接胶02可以采用全贴合方式或者采用框贴方式将非悬浮触控装置03与触控基板01连接。
例如,触控基板01的衬底100位于电子装置的最外侧(即悬浮触控电极位于衬底100和阵列板032之间),从而衬底100对悬浮触控电极起到保护作用;并且由于触控基板01具有悬浮触控功能,因此提高了触控基板01的利用率。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以上任一项实施例所述触控基板的触控驱动方法,以图1所示的触控基板01为例,该触控驱动方法包括:对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包括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施加驱动信号,以使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之间产生非零电压差;在施加驱动信号的过程中,对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320包括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施加感应信号,并且检测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320包括的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的输出信号。
例如,对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施加的驱动信号为交流信号,以减少这些悬浮触控电极上的电荷残留。类似地,对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施加的感应信号也可以为交流信号,以减少电荷残留。
例如,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之间产生的非零电压差大于或等于10伏。通过使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之间产生较大的电压差,可以在二者之间形成较强的电场,这样有利于实现远距离悬浮触控。
例如,逐个驱动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和/或,逐个对第二触控电极组320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施加感应信号,并且逐个检测第二触控电极组320的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的输出信号。例如,逐个对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310施加驱动信号;在对每个第一触控电极组310施加驱动信号的过程中,逐个对第二触控电极组320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施加感应信号,并且逐个检测第二触控电极组320的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的输出信号。或者,逐个驱动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在驱动每个第一触控电极组310的过程中,同时对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320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施加感应信号,并且同时检测该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320的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的输出信号。或者,同时驱动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在驱动每个第一触控电极组310的过程中,逐个对第二触控电极组320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施加感应信号,并且逐个检测第二触控电极组320的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的输出信号。
在本公开的这些实施例中,通过逐个驱动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和/或逐个检测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的输出信号,可以减少悬浮触控控制电路500的数据处理量,降低对悬浮触控控制电路500的要求,从而降低成本。
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基板的制作方法,以图1所示的触控基板01为例,该制作方法包括在衬底100上形成多个悬浮触控电极和多个信号线。衬底100具有悬浮电极区,悬浮电极区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悬浮电极区和第二悬浮电极区并且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三悬浮电极区和第四悬浮电极区,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多个悬浮触控电极位于衬底100的悬浮电极区中,多个悬浮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310,每个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包括位于第一悬浮电极区中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位于第二悬浮电极区中的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多个悬浮触控电极还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320,每个第二触控电极组320包括位于第三悬浮电极区中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和位于第四悬浮电极区中的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包括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311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312电连接不同的信号线,并且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组320包括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323和第四悬浮触控电极324电连接不同的信号线。
本公开实施例不限定悬浮触控电极和信号线的制作顺序。例如,在制作完悬浮触控电极后制作信号线,或者制作完信号线后制作悬浮触控电极,或者在同一图案化工艺中同时制作悬浮触控电极和信号线。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还可以包括制作遮光部(参见图2中的200)。例如,在衬底100的未设置悬浮触控电极和信号线的表面面向触摸物(例如用户的手指)时,可以在制作完遮光部后制作悬浮触控电极和信号线,以使遮光部遮挡悬浮触控电极和信号线。
以图2和图3A所示的触控基板为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衬底100上形成遮光部200。
步骤S2:在衬底100的遮光部200所在区域形成多个信号线301。
例如,在该步骤中还形成位于柔性电路板绑定区400中的信号线。
步骤S3:在衬底100的遮光部200所在区域形成多个悬浮触控电极,从而得到上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310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320。
例如,悬浮触控电极通过信号线301电连接柔性电路板(FPC)绑定区400的引脚;然后,通过FOG(FPC on Glass)工艺将柔性电路板绑定在柔性电路板绑定区400处,以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外围的悬浮触控控制电路(例如IC)500。
步骤S4:在衬底上形成覆盖遮光部200、悬浮触控电极和信号线301的保护层。
例如,保护层可对周围的BM、ITO及金属线进行保护,防止其被划伤。例如,保护层的材料可以为如SiO2、Si3N4、SiON等无机物或者如聚四氟乙烯等有机物。
例如,可以通过印刷工艺(例如丝网印刷工艺)或黄光制程制作遮光部200、信号线301和悬浮触控电极。黄光制程是通过对涂覆在基板表面的光敏性物质(又称为光刻胶)进行曝光、显影,之后利用光敏性物质的保留部分为掩膜对底层进行刻蚀,然后剥离光敏性物质的保留部分以获得需要的图形的过程。
上述步骤S1至步骤S4的顺序可根据实际制造的产品进行调整。例如,对于用于手机类这种小尺寸电子设备的触控基板,步骤S2和S3例如通过同一图案化工艺制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中同一部件的设置方式可以相互参照。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1)本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2)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4)

1.一种触控基板,包括:
衬底,其具有悬浮电极区,其中,所述悬浮电极区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悬浮电极区和第二悬浮电极区,所述悬浮电极区还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三悬浮电极区和第四悬浮电极区,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位于所述衬底的悬浮电极区中的多个悬浮触控电极,其中,所述多个悬浮触控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每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悬浮电极区中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和位于所述第二悬浮电极区中的第二悬浮触控电极,所述多个悬浮触控电极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每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位于所述第三悬浮电极区中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和位于所述第四悬浮电极区中的第四悬浮触控电极;
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多个信号线,其中,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电连接不同的信号线,并且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和第四悬浮触控电极电连接不同的信号线;以及
悬浮触控控制电路,配置为:对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施加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第一悬浮触控电极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之间产生非零电压差;在施加所述驱动信号的过程中,对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施加感应信号,并且检测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四悬浮触控电极的输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中,所述衬底还具有中部区,所述悬浮电极区为位于所述中部区周边的边框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中,所述悬浮触控控制电路被配置为:逐个驱动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组;和/或,逐个对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三悬浮触控电极施加感应信号,并且逐个检测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四悬浮触控电极的输出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其中,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组之间的距离和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组之间的距离都大于或等于1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第一悬浮触控电极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的尺寸都大于或等于1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一悬浮触控电极和第二悬浮触控电极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悬浮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悬浮触控电极中的每个的尺寸之间的比例均大于或等于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基板,其中,所述比例大于或等于100。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还包括:
遮光部,其中,所述多个悬浮触控电极和所述多个信号线位于所述遮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所在区域内。
1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
非悬浮触控结构,其中,所述悬浮电极区位于所述非悬浮触控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周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非悬浮触控装置,其包括阵列板和所述非悬浮触控结构,其中,所述阵列板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开关;以及
连接胶,其位于所述非悬浮触控装置和所述触控基板之间并且与所述非悬浮触控装置和所述触控基板连接起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阵列板为显示面板。
14.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触控基板的触控驱动方法,包括:
对同一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的所述第一悬浮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悬浮触控电极施加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第一悬浮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悬浮触控电极之间产生非零电压差;
在施加所述驱动信号的过程中,对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的所述第三悬浮触控电极施加感应信号,并且检测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的所述第四悬浮触控电极的输出信号。
CN201910093888.0A 2019-01-30 2019-01-30 触控基板、触控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8147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3888.0A CN109814758B (zh) 2019-01-30 2019-01-30 触控基板、触控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
PCT/CN2020/073679 WO2020156401A1 (zh) 2019-01-30 2020-01-22 触控基板、触控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
US16/968,282 US11287924B2 (en) 2019-01-30 2020-01-22 Touch substrate, touch driv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3888.0A CN109814758B (zh) 2019-01-30 2019-01-30 触控基板、触控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4758A CN109814758A (zh) 2019-05-28
CN109814758B true CN109814758B (zh) 2021-05-18

Family

ID=66605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9388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814758B (zh) 2019-01-30 2019-01-30 触控基板、触控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87924B2 (zh)
CN (1) CN109814758B (zh)
WO (1) WO20201564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4758B (zh) * 2019-01-30 2021-05-18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触控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
KR20210075248A (ko) 2019-12-12 2021-06-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13285703A (zh) * 2021-04-21 2021-08-20 广东省科学院健康医学研究所 一种触控按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65520A (zh) * 2021-12-29 2022-04-01 重庆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12096U (zh) * 2016-10-31 2017-07-07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屏及其悬浮触控组件
CN206388154U (zh) * 2016-09-30 2017-08-08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悬浮电容式触摸屏
CN108319370A (zh) * 2018-02-02 2018-07-24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8141353U (zh) * 2018-03-06 2018-11-23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03590A2 (en) * 2004-06-29 2006-01-1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venting staining of a display device
US20080192014A1 (en) * 2007-02-08 2008-08-1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ouch screen using carbon nanotube electrodes
US9645431B2 (en) * 2008-03-19 2017-05-09 Egalax_Empia Technology Inc. Touch display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 plurality of touch driving electrodes of touch display
US9335868B2 (en) * 2008-07-31 2016-05-10 Apple Inc. Capacitive sensor behind black mask
CN103294319A (zh) * 2013-06-06 2013-09-11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
JP6549976B2 (ja) * 2015-11-27 2019-07-2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検出装置及び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CN105511141B (zh) * 2015-12-31 2019-01-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以及触控显示面板
TWI584177B (zh) * 2016-05-25 2017-05-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觸摸面板及具有該觸摸面板之顯示裝置
KR102589844B1 (ko) * 2016-07-12 2023-10-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장치
JP2018190347A (ja) * 2017-05-11 2018-11-2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9814758B (zh) * 2019-01-30 2021-05-18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触控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88154U (zh) * 2016-09-30 2017-08-08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悬浮电容式触摸屏
CN206312096U (zh) * 2016-10-31 2017-07-07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屏及其悬浮触控组件
CN108319370A (zh) * 2018-02-02 2018-07-24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8141353U (zh) * 2018-03-06 2018-11-23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87924B2 (en) 2022-03-29
WO2020156401A1 (zh) 2020-08-06
US20210034217A1 (en) 2021-02-04
CN109814758A (zh) 2019-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23904B2 (ja) タッチセンサを含む表示装置
CN109814758B (zh) 触控基板、触控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
KR101328368B1 (ko) 입력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9104254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US10871839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8028161A1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2096515B (zh) 触摸显示面板
EP2613235B1 (en) Touch panel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476656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CN101943970B (zh) 触控平面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86271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8646946B (zh) 柔性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柔性触控显示器
EP2500803A2 (en) Touch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110175846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WO2018006231A1 (en) Touch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US20160034076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JP5780455B2 (ja) 投影型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投影型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ー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EP3285153A1 (en)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JP7007258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表示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US11907456B2 (en) Touch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KR20160088533A (ko) 터치 센서
CN112654954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8920034B (zh)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KR20120111986A (ko) 입력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170153725A1 (en)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8

Termination date: 202201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