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93327A - 电动行李箱 - Google Patents

电动行李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93327A
CN109793327A CN201910234044.3A CN201910234044A CN109793327A CN 109793327 A CN109793327 A CN 109793327A CN 201910234044 A CN201910234044 A CN 201910234044A CN 109793327 A CN109793327 A CN 109793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body
wheel
steering
cabinet
electric tru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340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依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MOB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MOB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MOB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MOB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340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933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93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3327A/zh
Priority to US16/829,096 priority patent/US11647820B2/en
Priority to EP20165939.8A priority patent/EP3715236B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行李箱,包括可骑坐的箱体、安装在箱体上的前轮和后轮、控制前轮转向的转向机构,所述箱体具有底壁、顶壁、分别连接顶壁与底壁的前壁和后壁,所述顶壁、底壁、前壁和后壁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箱体的底壁设有位于收容空间内用以安装前轮的固定座;所述转向机构贯穿顶壁与前轮连接。本发明电动行李箱的内部设有安装前轮的固定座,转向机构贯穿箱体的顶壁与安装在固定座上的前轮连接,使得转向机构安装在箱体的内侧,相应减小了电动行李箱的体积,方便于收纳电动行李箱。

Description

电动行李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李箱,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骑行的电动行李箱。
背景技术
行李箱包括箱体、拉杆和滚轮。用户通过拉杆拖动或推动该行李箱移动。但是行李箱中若放置有大量的物品或者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长时间拖行时,需要消耗用户大量的体力。
现有电动行李箱包括箱体、安装在箱体前侧的转向装置、安装在转向装置上的转向轮、电池、动力轮、控制动力轮转动的控制器以及安装在转向装置上并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的操控装置。用户骑坐于箱体上,通过操作操控装置骑行电动行李箱,能够节省用户体力。其中,位于箱体外侧的转向装置增加了电动行李箱的体积,不便于收纳电动行李箱。
生产厂家在研发过程中,对于电动行李箱的转向结构还有待改良,以减小电动行李箱的体积,方便于收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整体体积的电动行李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行李箱,包括可骑坐的箱体、安装在箱体上的前轮和后轮、控制前轮转向的转向机构,所述箱体具有底壁、顶壁、分别连接顶壁与底壁的前壁和后壁,所述顶壁、底壁、前壁和后壁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箱体的底壁设有位于收容空间内用以安装前轮的固定座;所述转向机构贯穿顶壁与前轮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电动行李箱的内部设有安装前轮的固定座,转向机构贯穿箱体的顶壁与安装在固定座上的前轮连接,使得转向机构安装在箱体的内侧,相应减小了电动行李箱的体积;另外,连接于转向机构的前轮安装箱体底壁上,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前轮位于箱体前侧,亦能够减小电动行李箱的前后尺寸,相应减小电动行李箱的体积;方便于收纳电动行李箱。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用以与前轮连接的转向连接件,所述转向机构通过转向连接件与前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向连接件包括用以带动前轮转向的立杆,所述固定座包括套接于立杆外周的立管,所述立杆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于立管。
优选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杆及与转向杆连接且位于收容空间外的转向把手,所述转向杆与立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向杆设有围绕转向杆的轴心线转动的转向限位滑槽,所述立管设有伸入于转向限位滑槽的转向限位件。
优选的,所述转向杆包括与立杆固定连接的第一管体、可伸缩地连接于第一管体并与转向把手连接的第二管体、用以限制第二管体相对第一管体伸缩位置的限位件以及可贯穿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内部并连接于转向把手的导线。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设有容所述导线贯穿的贯通空间,所述导线贯穿于贯通空间而延伸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内。
优选的,所述立杆贯穿所述立管,所述第一管体的底端设有套接于立杆的套接块,该套接块安装在第一管体的管状空间内并与第一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立杆与套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顶端设有套接于第一管体外周的固定套,该固定套安装在所述箱体的顶壁上。
优选的,所述箱体包括由所述顶壁、前壁、底壁和后壁首尾连接组成的环形框体、分别安装在环形框体两侧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固定座和转向机构均安装在所述环形框体上。
优选的,所述环形框体为条形金属板首尾拼接弯折而成的环形支架。
优选的,所述环形框体连接有用以安装后轮的轮轴固定件,所述后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后轮分别安装在轮轴固定件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环形框体包括位于环形框体中部的主体部、分别位于主体部两侧的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所述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均向主体部的外围扩设并凸出于主体部;所述轮轴固定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所述轮轴固定件的中间部分与所述主体部之间设有支撑件。
优选的,所述主体部包括相邻设置的平直连接部和波纹连接部,所述波纹连接部的壁厚小于平直连接部的壁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动行李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动行李箱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电动行李箱作为普通行李箱,通过拉杆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4为电动行李箱的后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箱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环形框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沿图6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转向机构与前轮、包裹罩连接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包裹罩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前轮连接于转向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转向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固定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转向机构连接于转向连接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4为沿图8中B-B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C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限位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U型卡箍的立体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滑塞的立体示意图;
图19为转向连接件连接于固定座和第一管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中套接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21为转向连接件连接于固定座和第一管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中转向把手的示意图;
图23为后轮连接于环形框体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而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制。术语“前”、“后”、“左”、“右”、“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简化文字描述以区别于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特定的次序间的先后关系。
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行李箱,包括箱体1、安装在箱体1上的前轮11和后轮12、与前轮11连接并控制前轮11转向的转向机构2、安装在箱体1上用以控制电动行李箱运行的控制模块13、电池(图中未示出)以及安装在箱体后部的用以推动或拖动电动行李箱移动的拉杆14。前轮11采用为轮毂电机车轮。电池与轮毂电机车轮电连接以提供工作电力。控制模块13与轮毂电机车轮信号连接以控制轮毂电机车轮转动。该电动行李箱在电力驱动模式下,用户骑坐于箱体1上,并通过手部操控安装在转向机构2上的运行控制器22,运行控制器22将用户的操作指令转换成电信号并传送至控制模块13,控制模块13根据操作指令控制前轮11转动,后轮12从动于前轮11转动。 用户转动转向机构2,实现前轮11的转向,进而实现电动行李箱的转向。该前轮11不仅可以实现电动行李箱的转向,还可以提供电动行李箱的移动动力。用户骑行于该电动行李箱,可以节省体力,亦提高了用户体验。当然,用户亦可以将电动行李箱相对地面倾斜放置(如图3所示),仅通过后轮12支撑于地面,此时用户通过安装在箱体后部的拉杆14,推动或拖动电动行李箱移动,作为普通行李箱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动行李箱的后轮12亦可以采用为轮毂电机车轮,此时前轮11从动于后轮12转动。
参阅图4至图6,本实施例中,箱体1包括环形框体3、分别安装在环形框体3两侧的第一盖体15和第二盖体16。该环形框体3为条形金属板首尾拼接弯折而成的环形支架。其首尾拼接处通过加强板17固定。环形框体3呈四方形。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环形框体3亦可以呈圆形、椭圆形或其他数量的几何多边形,例如:五边形或六边形等。本实施例中,环形框体3具有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第三连接板33和第四连接板34。其中:第一连接板31和第三连接板33上下相对设置,第二连接板32和第四连接板34前后相对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连接板的连接处呈圆弧形。第一连接板31构成箱体1的顶壁,第二连接板32构成箱体1的前壁,第三连接板33构成箱体1的底壁,第四连接板34构成箱体1的后壁。板状的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第三连接板33和第四连接板34之间形成箱体1的收容空间。通过将该环形框体3作为箱体1的主体支撑部件,不仅方便于箱体1安装,还节省了箱体1的生产制作成本。金属结构的环形框体3不仅可以承受用户重量,还可以提高箱体1的结构稳定性,防止箱体1变形。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环形框体3亦可以作为电动行李箱箱体的内衬。本实施例中,条形金属板为拉伸铝型材,其材质采用为铝合金。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条形金属板亦可以为平直的拉伸板材,其材质根据设计需求亦可以采用为不锈钢或其它材质,例如:不锈钢板。
参阅图5至图7,环形框体3包括位于环形框体3中部的主体部35、分别位于主体部35两侧的第一边缘部36和第二边缘部37。第一盖体15安装在第一边缘部36上,第二盖体16安装在第二边缘部37上。环形框体3的主体部35包括相邻设置的平直连接部351和波纹连接部352。平直连接部351和波纹连接部352相间连续设置。直连接部351和波纹连接部352的数量根据设计需求设置,例如:平直连接部351的数量为两个,波纹连接部352的数量为三个,两个平直连接部351与三个波纹连接部352相间设置。波纹连接部352为环形框体3的加强筋。加强筋的数量可以根据环形框体3的宽度设置,例如:两至四个加强筋并列设置。加强筋的数量亦可以为一个。设置于环形框体3上的每一加强筋亦呈环形状。并列设置的加强筋提高了环形框体3的支撑强度。平直连接部351的壁厚设为D1,波纹连接部352的壁厚设为D2,D1大于D2。波纹连接部352的壁厚小于平直连接部351的壁厚,能够方便于铝型材的拉伸,并制作加强筋,以提高环形框体3的强度。环形框体3的壁厚根据电动行李箱所需承载重量以及采用的材质进行计算设置,例如:平直连接部351的壁厚D1为1.5—2.5mm,波纹连接部352的壁厚D2为0.6—2.0mm,可以在保证环形框体3的支撑强度的基础上,降低箱体1的重量,方便于用户搬运电动行李箱,亦降低了电动行李箱的生产成本。本实施例中,电动行李箱所需承载重量为100公斤,环形框体3的材质采用为铝合金时,平直连接部351的壁厚D1为1.8—2.2mm,波纹连接部352的壁厚D2为0.8—1.8mm。优选的,平直连接部351的壁厚D1设为2mm,波纹连接部352的壁厚D2设为1.3 mm。
参阅图2及图8,本实施例中,转向机构2安装在环形框体3的前侧。转向机构2包括转向杆20及与转向杆20连接且位于收容空间外的转向把手21。环形框体3的第一连接板31(箱体顶壁)开设有配合组装转向杆20的通孔。转向杆20贯穿于第一连接板31,转向把手21位于箱体1上方,方便于用户骑坐于箱体1时操控转向把手21。环形框体3的第三连接板33(箱体底壁)设有位于收容空间内用以安装前轮11的固定座40。转向杆20与前轮11连接,用户转动转向把手21,实现前轮11的转向。本实施例中的电动行李箱通过在箱体内部设有安装前轮11的固定座40,转向机构2贯穿箱体的顶壁与安装在固定座40上的前轮11连接,使得转向机构2安装在箱体的内侧,相应减小了电动行李箱的体积;另外,连接于转向机构2的前轮11安装箱体底壁上,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前轮位于箱体前侧,亦能够减小电动行李箱的前后尺寸,相应减小电动行李箱的体积;方便于收纳电动行李箱。
参阅图2、图8及图10,前轮11安装在环形框体3的底部并位于环形框体3的前端。前轮11通过转向连接件41安装在环形框体3上,并与转向机构2的转向杆20连接。前轮11的数量为一个。转向连接件41采用为轮叉,前轮11通过轮轴组装在轮叉上。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前轮11的数量亦可以为两个,转向连接件41相应采用为轮轴支架,两个前轮11组装在轮轴支架上。
参阅图10及图11,本实施例中,转向连接件41包括安装轮轴的U型叉体410及与U型叉体410固定连接的立杆411。前轮11通过轮轴安装在U型叉体410上。立杆411与转向机构2的转向杆20固定连接,转动转向杆20相应转动立杆411。该立杆411与转向杆20位于同一转轴线上,并围绕同一转轴线转动,通过转动转向杆20,立杆411带动前轮11同步转向。
参阅图8、图10及图12,固定座40包括与环形框体3固定连接的支承罩体401及与支承罩体401固定连接的立管402。支承罩体401位于箱体1内部,并包容U型叉体410的上部。支承罩体401具有容U型叉体410跟随立杆411转动时的转动空间,有利于轮叉跟随转向杆20转动。支承罩体401亦可以减少灰尘渗入到箱体1内部。立管402套接于立杆411的外周,立杆411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于立管402。需要说明的是:前轮11采用为轮毂电机车轮时,为方便控制模块13和电池分别连接于轮毂电机车轮,轮毂电机车轮通过导线分别连接于控制模块13和电池。该导线包括信号线和电源线。支承罩体401开设有容导线贯穿的第一线孔403,有利于导线由环形框体3内部引出至环形框体3外部。第一线孔403呈弧形状的腰形孔,腰形孔能够给导线提供活动空间,避免导线被扯断。本实施例中,前轮11通过轮叉安装在位于箱体1内部的固定座40上,不仅可以方便于组装前轮11,还可以节省电动行李箱的体积;该前轮11连接于转向机构2的转向杆20,用户转动转向把手21实现电动行李箱的转向。
支承罩体401的边缘沿环形框体3的内缘延伸,其延伸部404贴合于箱体1内壁,并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环形框体3上,以增加固定座40的安装牢固性。支承罩体401、支承罩体401的延伸部404以及立管402通过模具注塑一体成型制作。立管402的外周设有多个加强肋,以提高立管402的稳定性。控制模块13安装在支承罩体401的延伸部404上(如图2所示),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环形框体3的开孔破坏性,提高环形框体3的支撑强度。
参阅图8、图10及图13,本实施例中,转向杆20包括与立杆411固定连接的第一管体201、可伸缩地连接于第一管体201并与转向把手21连接的第二管体202、用以限制第二管体202相对第一管体201伸缩位置的限位件5以及可贯穿于第一管体201和第二管体202的内部并连接于转向把手21的导线(图中未示出)。可伸缩的转向杆20,有利于调整转向把手21的操控高度,方便不同体型的用户骑行电动行李箱。当转向把手21调整至最低高度时,有利于用户收纳电动行李箱,节省收纳空间。用以操控电动行李箱运行的运行控制器22安装在转向把手21上,导线贯穿于转向杆20与运行控制器22连接,可提高电动行李箱的美观性。导线的一端与运行控制器22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模块13连接。其中:第一管体201底部的管壁上开设有容导线自转向杆20的管状空间内引出至转向杆20外部的第二线孔203。导线的另一端贯穿第二线孔203与控制模块13连接。该导线采用为信号线。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转向把手21安装有电子设备时,该导线亦可以采用为电源线,具体根据转向机构2的设计采用相应的导线。
再次参阅图2及图8,环形框体3的内壁安装有用以包裹第一管体201的包裹罩18,使得第一管体201与物品放置区分隔设置。该包裹罩18沿第一管体201的长度方向设置并贴合固定于环形框体3的第二连接板32(箱体前壁);包裹罩18的上端延伸至环形框体3的第一连接板31(箱体顶壁),包裹罩18的上端固定在第一连接板31上;包裹罩18的下端延伸至安装在环形框体3上的固定座40,包裹罩18的下端固定在固定座40的支承罩体401上。包裹罩18上开设有对应于第二线孔203的第三线孔182。该包裹罩18亦能够进一步提高环形框体3的支撑强度。连接运行控制器22的导线的另一端贯穿第二线孔203后,再贯穿第三线孔182与控制模块13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该包裹罩18还开设有对应于第一线孔403的第四线孔181(如图9所示),连接轮毂电机车轮的导线贯穿第一线孔403后贯穿第四线孔181,再分别与控制模块13和电池连接。当然,该包裹罩18亦可以不开设第四线孔181,连接轮毂电机车轮的导线贯穿第一线孔403后贯穿第三线孔182,亦能够分别与控制模块13和电池连接。
参阅图13、图14及图15,第一管体201和第二管体202呈中空的管状结构。第一管体201和第二管体202的管状中空空间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多边形采用为三边形、四边形或五边形等数量的多边形,具体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本实施例中,管状结构的中空横截面为四边形,以引导第二管体202相对第一管体201的伸缩方向,还可以减小转向杆20拉伸状态下的第二管体202相对第一管体201的晃动幅度。第一管体201间隙配合于第二管体202,第一管体201和第二管体202的间隙处设有管衬套23。该管衬套23固定于第一管体201的顶端并位于第一管体201和第二管体202之间。第一管体201套接于第二管体202的外周。管衬套23可以减少第一管体201和第二管体202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摩擦力以提高相对滑动性能;亦能防止第一管体201的内壁划伤第二管体202的外壁。限位件5安装在第二管体202的套接端。限位件5设有容连接转向把手21的导线贯穿的贯通空间51(如图16所示),贯通空间51指沿转向杆20的长度方向贯通。该导线贯穿于贯通空间51而延伸于第一管体201和第二管体202内。其中:至少部分的导线呈具有弹性的螺旋形状,以配合于拉伸和收缩状态的转向杆20。
参阅图14至图16,本实施例中,限位件5为一柱形座体。该限位件5分为上座体52和下座体50。容导线贯穿的贯通空间51贯通于上座体52和下座体50。该贯通空间51呈圆形并位于限位件5的一侧。限位件5的上座体52嵌入于第二管体202的管状空间内。第二管体202的管壁和上座体52设有配合销轴固定连接的销孔520。第二管体202的外围设有套接于第二管体202的U型卡箍24。U型卡箍24位于第二管体202和第一管体201之间。U型卡箍24的壁体上设有伸入于销孔520的定位销轴241(如图17所示),该定位销轴241使得第二管体202和限位件5固定连接,以增加限位件5的安装牢固性。下座体50外露于第二管体202并位于第二管体202的下侧。下座体50配合安装于第一管体201的管状空间内。限位件5通过上座体52固定连接于第二管体202,方便于限位件5的组装,并降低了安装难度。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限位件5亦可以整体安装于第二管体202的管状空间内,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于第二管体202。
参阅图15及图16,限位件5包括位于限位件5一侧的贯通空间51和位于限位件5另一侧的销轴安装部53。该销轴安装部53包括具有内腔的基座54、安装在基座54内部的滑动座55、突设于滑动座55的一端并可跟随滑动座55滑动的限位销56、连接于滑动座55的另一端并可顶持滑动座55的弹簧57、可伸入于基座54内部用以抵接滑动座55并控制滑动座55滑动的滑塞58。限位件5的上座体52设有容滑塞58伸入于基座54内部的第一开口521。滑塞58贯穿于该第一开口521并抵接于滑动座55。安装在基座54上的限位销56位于第一限位件5的下座体50,基座54上设有容限位销56凸伸出基座54的第二开口501。
参阅图13、图15及图16,第一管体201上设有与限位销56配合的销孔204,限位销56伸入于销孔204时,即可限制第二管体202相对第一管体201伸缩位置。反之,限位销56脱离于销孔204时,可以改变第二管体202相对第一管体201伸缩位置。销孔20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以限制第二管体202相对第一管体201的至少两种伸缩位置。滑动座55设有配合于滑塞58抵压的滑动块59。滑动块59上设有第一滑动斜面。滑塞58的抵接端设有与滑动块59滑动配合的抵压块581。抵压块581上设有与第一滑动斜面配合滑动的第二滑动斜面。转向把手21上设有控制滑塞58向下移动的按压块210。按压块210与滑塞58之间设有抵压杆211,通过抵压杆211以传递按压块210施加于滑塞58的按压力。用户向下摁压按压块210,通过抵压杆211施力于滑塞58时,抵压块581跟随滑塞58向下移动,第二滑动斜面抵持于第一滑动斜面可以使得滑动座55向基座54内部收缩,同时限位销56跟随滑动座55向基座54内部收缩,限位销56脱离于销孔204,此时可改变第二管体202相对第一管体201伸缩位置;用户停止施力于抵压杆211时(即抵压杆211的抵压力被消除),安装于基座54内部的弹簧57通过弹性伸展力顶持滑动座55向基座54外部移动,设于滑动块59上的第一滑动斜面反向抵持于抵压块581,使得滑塞58向上移动,限位销56跟随滑动座55向基座54外部移动;用户上下拉动第二管体202相对第一管体201移动,当限位销56移动至开设于第一管体201上另一销孔204位置时,弹簧57得到进一步伸展,限位销56通过弹簧57的弹性伸展力伸入于另一销孔204中,限制第二管体202相对第一管体201的处于另一伸缩位置。
参阅图15、图16及图18,滑塞58相对第一开口521上下移动时,为防止滑塞58脱离于第一开口521,该滑塞58的侧面设有向下单方向导入的锥块582。限位件5的中空部设有容锥块582上下移动的滑动空间522,锥块582的上下移动距离受限于滑动空间522的高度尺寸,即能够防止滑塞58脱离于第一开口521。该滑塞58采用为塑料件,并开设有腰形孔583。锥块582的设置位置对应于腰形孔583的部位。装配滑塞58时,装配人员用力挤压滑塞58位于腰形孔583的腰身部向中间施压,使得滑塞58上设有腰形孔583的部位产生形变,以方便于设在滑塞58侧面的锥块582装配到滑动空间522内,方便于滑塞58的装配。第一开口521上凹设有容锥块582装配的导角沿口,能够进一步提高滑塞58的装配效率,以方便于安装滑塞58。
再次参阅图10、图11、图12及图19、图20,本实施例中,转向连接件41的立杆411贯穿于安装在固定座40上的立管402,第一管体201的底端设有套接于立杆411的套接块42。套接块42包括安装在第一管体201的管状空间内的固定块421和与固定块421固定连接并配合于第一管体201底端面的装配座422。固定块421的横截面呈四边形,并匹配于第一管体201的中空管状空间,可以防止第一管体201相对套接块42发生转动现象,使得第一管体201带动套接块42同步转动。该套接块42的固定块421安装在第一管体201的管状空间内,第一管体201的管壁和固定块421开设有容螺钉连接的螺纹孔423,套接块42通过螺钉与第一管体201固定连接,提高套接块42与第一管体201的安装牢固性,亦能够进一步提高套接块42与第一管体201的转向同步性。固定块421的尺寸小于装配座422,装配座422的横截面呈圆形并适配于第一管体201的外缘,固定块421嵌入于第一管体201的管状空间内时,第一管体201的底端面抵靠于装配座422,以增加套接块42与第一管体201的装配可靠性。立杆411与套接块42套接的轴身为轴扁身412,套接块42开设有与轴扁身412配合的腰形扁孔424,通过轴扁身412与腰形扁孔424的配合,可以防止立杆411相对套接块42发生转动现象,使得套接块42能够带动立杆411同步转动,以带动前轮11转向。立杆411的轴扁身412凸出于固定块421并向上延伸,轴扁身412的延伸端设有外螺纹,并与螺母43螺纹连接,套接块42通过螺母43及轴肩413固定在立杆411的轴扁身412上,使得立杆411与套接块42固定连接。转向连接件41的立杆411与套接块42固定连接,且套接块42与第一管体201固定连接,使得转向连接件41与转向杆20固定连接,以通过转向连接件41方便于安装转向杆20。
参阅图2、图8、图10及图15,第一管体201的顶端设有套接于第一管体201外周的固定套25,该固定套25安装在环形框体3的第一连接板31(箱体顶壁)上。该固定套25抵持于套设在第一管体201顶端的管衬套23,结合轮叉能够辅助装配第一管体201。转向杆20的第一管体201通过轮叉的立杆411安装在箱体1上,并通过固定套25进行辅助装配,结构简单,并提高了转向机构2的装配速度。
参阅图1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套接块42套接于立杆411的轴扁身412,通过立杆411的轴肩412能够限制套接块42向下轴向移动,与轴扁身412螺纹连接的螺母43能够限制套接块42向上轴向移动。为进一步限制套接块42相对立杆411向下轴向移动,套接块42的装配座422与安装转向连接件41的固定座40之间设有垫片45,该垫片45套接于立杆411的外周,以垫高装配座422与固定座40之间的间隔距离,垫片45配合立杆411的轴肩413共同限制套接块42向下轴向移动,并能够消除轴肩413因加工精度原因或机械性磨损原因产生的负面影响。即:立杆411的轴肩413高度位置因车床加工精度原因而向下设置时,套接块42相对立杆411相应向下轴向移动,那么此时仅通过垫片45亦能够限制套接块42向下轴向移动。本实施例中,立杆411的轴肩413与套接块42接触时,套接块42的腰形扁孔424的缘口设有倒角425,避免立杆411的轴肩413与套接块42接触,仅通过垫片45限制套接块42向下轴向移动,即限制了转向机构2的安装高度。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垫片45亦可以替换为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不仅可以限制套接块42向下轴向移动,还可以给转向把手21带来缓冲性能,提高转向把手21抓握时的舒适性。
参阅图19、图20及图21,本实施例中,转向连接件41、套接块42和转向杆20围绕同一轴线转动。转向杆20设有围绕转向杆20的轴心线转动的转向限位滑槽426,立管402设有伸入于转向限位滑槽426的转向限位件405。转向限位滑槽426开设在套接块42的装配座422的外缘上,呈弧形状。转向限位件405为固定连接在立管402上的螺钉。螺钉的螺帽位于转向限位滑槽426中。用户转动转向把手21时,转向限位件405可以限制转向把手21的转动角度,防止电动行李箱在较快速度运行的情况下,因转向角度过大而发生摔倒现象。
参阅图22,本实施例中,转向把手21上安装有左握把211、右握把212和运行控制器22。运行控制器22包括安装在转向把手21右侧的调速转把221和安装在转向把手21左侧的刹车转把222。调速转把221紧挨着右握把212,刹车转把222紧挨着左握把211。调速转把221和刹车转把222能够相对转向把手21周向转动。调速转把221和刹车转把222均设有容大拇指按压或拨动的施力件。调速转把221和刹车转把222均通过导线连接于控制模块13。用户在操控调速转把221和刹车转把222时,其双手的手掌部分别抓握右握把212和左握把211,并通过对应的大拇指调整施力件相对转向把手21的转动位置,即可以实现电动行李箱的调速和电子刹车。调速转把221的调速器为电位器或霍尔传感器。
再次参阅图1、图2、图5、图7及图23,本实施例中,后轮12安装在环形框体3的底部并位于环形框体3的后端。后轮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后轮12通过轮轴固定件6安装在环形框体3的第三连接板33(箱体底壁)上。轮轴固定件6通过紧固件与环形框体3固定连接。环形框体3的第一边缘部36和第二边缘部37均向所述主体部35的外围扩设并凸出于环形框体3的主体部35。轮轴固定件6的两端通过螺钉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边缘部36和第二边缘部37。轮轴固定件6设有安装后轮轮轴61的轴孔60,后轮轮轴61贯穿于轴孔60并与轮轴固定件6固定连接。两个后轮12通过轴承62可转动地连接于后轮轮轴61,并分别位于轮轴固定件6的两侧。轮轴固定件6的中间部分与环形框体3的主体部35之间设有支撑件63。该支撑件63设有沿轮轴固定件6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槽64,支撑件63通过卡槽64卡持于轮轴固定件6上,防止支撑件63脱离于轮轴固定件6。该支撑件63用以填充轮轴固定件6的中间部分与环形框体3的主体部35之间的空隙部,提高箱体1的美观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支撑件63亦可以作为安装轮轴固定件6的装配件,可以实现对轮轴固定件6的二次固定,提高了后轮12装配的牢固性。
参阅图5及图1,本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5安装在环形框体3的第一边缘部36,第二盖体16安装在环形框体3的第二边缘部37。第一盖体15或第二盖体16上开设有连通收容空间的开口19,以方便于放置物品,该开口19设有箱盖7。第一盖体15和第二盖体16的底部均凹设有供用户脚踩的脚踏部70。每一脚踏部70的凹设槽自箱体前端延伸至箱体后端,且箱体前端的凹设槽设置高度低于箱体后端的凹设槽设置高度,方便于用户踩踏。第一盖体15和第二盖体16的底部均凹设有配合安装后轮12的缺口避让部71,以减少因安装工艺后轮12凸出于箱体1侧边,提高电动行李箱的美观性。当然在实际安装场景中并不排除后轮12会略微凸出于箱体1侧边。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动行李箱作为登机箱使用时,该电动行李箱的三边尺寸之和小于或等于1250mm。
再次参阅图5及图1,本实施例中,电池为充电电池或干电池。例如:充电宝。箱盖7上设有用以放置电池的布袋,电池可拆卸的连接于箱盖7,以方便于拿取电池。例如:电动行李箱在登机安检时随时拆卸电池,或者将电池分离于箱体1进行充电。箱体1上设有电源开关72,以开启或关闭电动行李箱。箱体1上设有USB充电接口,通过USB充电接口使得电池可以为手机等电子设备充电。环形框体3的前端和/或后端,以及箱体1的左右两侧设有行车灯,以提高电动行李箱的行车安全性。环形框体3的第四连接板34(箱体后壁)设有提手73,通过提手73可以方便于用户提动电动行李箱。箱体1的后部设有用以推动或拖动电动行李箱移动的拉杆14。环形框体3的第一连接板31(箱体顶壁)设有容拉杆14凸伸出箱体1的开口。用户通过拉杆14可以手动推动或拖动电动行李箱移动,使得电动行李箱作为普通行李箱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3)

1.一种电动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骑坐的箱体、安装在箱体上的前轮和后轮、控制前轮转向的转向机构,所述箱体具有底壁、顶壁、分别连接顶壁与底壁的前壁和后壁,所述顶壁、底壁、前壁和后壁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箱体的底壁设有位于收容空间内用以安装前轮的固定座;所述转向机构贯穿顶壁与前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用以与前轮连接的转向连接件,所述转向机构通过转向连接件与前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连接件包括用以带动前轮转向的立杆,所述固定座包括套接于立杆外周的立管,所述立杆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于立管。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电动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杆及与转向杆连接且位于收容空间外的转向把手,所述转向杆与立杆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电动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杆设有围绕转向杆的轴心线转动的转向限位滑槽,所述立管设有伸入于转向限位滑槽的转向限位件。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电动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杆包括与立杆固定连接的第一管体、可伸缩地连接于第一管体并与转向把手连接的第二管体、用以限制第二管体相对第一管体伸缩位置的限位件以及可贯穿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内部并连接于转向把手的导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设有容所述导线贯穿的贯通空间,所述导线贯穿于贯通空间而延伸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贯穿所述立管,所述第一管体的底端设有套接于立杆的套接块,该套接块安装在第一管体的管状空间内并与第一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立杆与套接块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管体的顶端设有套接于第一管体外周的固定套,该固定套安装在所述箱体的顶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由所述顶壁、前壁、底壁和后壁首尾连接组成的环形框体、分别安装在环形框体两侧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固定座和转向机构均安装在所述环形框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框体为条形金属板首尾拼接弯折而成的环形支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框体连接有用以安装后轮的轮轴固定件,所述后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后轮分别安装在轮轴固定件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框体包括位于环形框体中部的主体部、分别位于主体部两侧的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所述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均向主体部的外围扩设并凸出于主体部;所述轮轴固定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所述轮轴固定件的中间部分与所述主体部之间设有支撑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相邻设置的平直连接部和波纹连接部,所述波纹连接部的壁厚小于平直连接部的壁厚。
CN201910234044.3A 2019-03-26 2019-03-26 电动行李箱 Pending CN1097933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4044.3A CN109793327A (zh) 2019-03-26 2019-03-26 电动行李箱
US16/829,096 US11647820B2 (en) 2019-03-26 2020-03-25 Telescopic rod, steering device and electric luggage box
EP20165939.8A EP3715236B1 (en) 2019-03-26 2020-03-26 Telescopic rod for a steering device, steering device and electric luggage box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4044.3A CN109793327A (zh) 2019-03-26 2019-03-26 电动行李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3327A true CN109793327A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64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4044.3A Pending CN109793327A (zh) 2019-03-26 2019-03-26 电动行李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9332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49828A1 (en) * 2020-02-27 2020-12-17 Victorinox Ag Stabilizing device for a telescopic handle of a piece of luggage
CN114932967A (zh) * 2022-05-30 2022-08-23 吴剑 一种带电动行李箱的两轮电动车
CN117179430A (zh) * 2023-11-08 2023-12-08 常州福克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电动旅行箱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35920Y (zh) * 2006-02-20 2007-08-22 潘居然 站式电动行李箱
DE202010004323U1 (de) * 2010-03-28 2010-08-26 Müller, Hans-Peter Selbstfahrender Koffer
US20130001911A1 (en) * 2011-06-29 2013-01-03 Irish Patent Office Luggage scooter device
CN204713313U (zh) * 2015-06-16 2015-10-21 邹剑锋 具有行李箱的电动旅行车
CN106073092A (zh) * 2016-08-03 2016-11-09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骑电动的行李箱
CN205757769U (zh) * 2016-05-25 2016-12-07 黄山丹尼斯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拉杆箱
CN206729428U (zh) * 2017-05-11 2017-12-12 深圳市千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可骑行的行李箱
CN107499438A (zh) * 2017-07-05 2017-12-22 曹清林 智能旅行箱
CN107802075A (zh) * 2017-09-28 2018-03-16 河北恒威儿童玩具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电动智能箱包
CN207274841U (zh) * 2017-09-26 2018-04-27 深圳市智上联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骑行行李箱行车警示和照明机构
CN207346021U (zh) * 2017-09-28 2018-05-11 河北恒威儿童玩具有限公司 一种箱包式智能电动车
CN108308817A (zh) * 2018-02-09 2018-07-24 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载人行李箱
CN109008124A (zh) * 2018-07-30 2018-12-18 德清吉康箱包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载人行旅箱
CN209788806U (zh) * 2019-03-26 2019-12-17 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行李箱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35920Y (zh) * 2006-02-20 2007-08-22 潘居然 站式电动行李箱
DE202010004323U1 (de) * 2010-03-28 2010-08-26 Müller, Hans-Peter Selbstfahrender Koffer
US20130001911A1 (en) * 2011-06-29 2013-01-03 Irish Patent Office Luggage scooter device
CN204713313U (zh) * 2015-06-16 2015-10-21 邹剑锋 具有行李箱的电动旅行车
CN205757769U (zh) * 2016-05-25 2016-12-07 黄山丹尼斯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拉杆箱
CN106073092A (zh) * 2016-08-03 2016-11-09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骑电动的行李箱
CN206729428U (zh) * 2017-05-11 2017-12-12 深圳市千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可骑行的行李箱
CN107499438A (zh) * 2017-07-05 2017-12-22 曹清林 智能旅行箱
CN207274841U (zh) * 2017-09-26 2018-04-27 深圳市智上联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骑行行李箱行车警示和照明机构
CN107802075A (zh) * 2017-09-28 2018-03-16 河北恒威儿童玩具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电动智能箱包
CN207346021U (zh) * 2017-09-28 2018-05-11 河北恒威儿童玩具有限公司 一种箱包式智能电动车
CN108308817A (zh) * 2018-02-09 2018-07-24 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载人行李箱
CN109008124A (zh) * 2018-07-30 2018-12-18 德清吉康箱包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载人行旅箱
CN209788806U (zh) * 2019-03-26 2019-12-17 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行李箱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49828A1 (en) * 2020-02-27 2020-12-17 Victorinox Ag Stabilizing device for a telescopic handle of a piece of luggage
CN113645874A (zh) * 2020-02-27 2021-11-12 维氏股份公司 用于行李件的伸缩手柄的稳定装置
US11751655B2 (en) 2020-02-27 2023-09-12 Victorinox Ag Stabilizing device for a telescopic handle of a piece of luggage
CN114932967A (zh) * 2022-05-30 2022-08-23 吴剑 一种带电动行李箱的两轮电动车
CN117179430A (zh) * 2023-11-08 2023-12-08 常州福克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电动旅行箱
CN117179430B (zh) * 2023-11-08 2024-04-26 常州福克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电动旅行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3327A (zh) 电动行李箱
EP3715236B1 (en) Telescopic rod for a steering device, steering device and electric luggage box
CN107499438B (zh) 智能旅行箱
CN208550268U (zh) 电动行李箱
CN205273752U (zh)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自行车
CN209788806U (zh) 电动行李箱
CN105947056B (zh) 一种折叠车
CN208211672U (zh) 载人行李箱
CN203450284U (zh) 折叠电动自行车
CN205769866U (zh) 一种折叠车
CN202320658U (zh) 一种实用型箱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CN208211673U (zh) 智能行李箱
CN209441489U (zh) 一种带有储物功能的电动滑板车
CN206141716U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
CN209776681U (zh) 一种带有运输装置的平衡车
CN108523349A (zh) 一种可扩容的带助力装置的防水行李箱及其智能控制系统
CN210338156U (zh) 一种老年代步购物车
CN111920171A (zh) 一种箱包加固机构及其加固方法
CN110169634A (zh) 伸缩杆、转向装置及安装该转向装置的电动行李箱
CN209610204U (zh) 一种快速安装的行李箱分隔装置
CN209404131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靠背
CN203328124U (zh) 代步行李箱
CN204021107U (zh) 娱乐代步车
CN204937358U (zh) 一种折叠车架及使用上述折叠车架的折叠电动车
CN215851653U (zh) 电动行李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