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8593A - 感应发热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感应发热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8593A
CN109788593A CN201811317623.6A CN201811317623A CN109788593A CN 109788593 A CN109788593 A CN 109788593A CN 201811317623 A CN201811317623 A CN 201811317623A CN 109788593 A CN109788593 A CN 1097885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secondary conductor
roller main
induction
heat 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176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北野良夫
松川长通
外村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uden Co Ltd Kyoto
Original Assignee
Tokuden Co Ltd Kyot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559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26143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uden Co Ltd Kyoto filed Critical Tokuden Co Ltd Kyoto
Publication of CN109788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85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4Tools, e.g. nozzles, rollers, calenders
    • H05B6/145Heated 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04Sources of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06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36Coil arrangements
    • H05B6/44Coil arrangements having more than one coil or coil segmen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应发热辊装置,能减少用于在辊主体的内侧周面上设置次级导体所需要的加工工序。所述感应发热辊装置(100)包括:辊主体(2),被转动自如地支承;以及感应发热机构(3),设置在所述辊主体(2)的内部,具有使所述辊主体(2)感应发热的感应线圈(32),在所述辊主体(2)的内侧周面(201a)上通过堆焊形成有次级导体(4)。

Description

感应发热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应发热辊装置,特别涉及设有次级导体的辊主体。
背景技术
作为感应发热辊装置,其具备由磁性材料构成的辊主体和设在所述辊主体内并具有感应线圈的感应发热机构,通过对感应线圈施加工频的交流电压而使辊主体感应发热。在所述感应发热辊装置中,辊主体构成使磁通通过的磁路和因电磁感应而流过短路电流的电流回路这双方。因此,辊主体会产生使短路电流难以流过的阻抗,功率因数降低。
作为防止功率因数降低的方法,如专利文献1所示,可以考虑在辊主体的内侧周面设置由非磁性材料构成的次级导体。
以往,在辊主体的内侧周面设置次级导体的方法,有如下所述的方法。
首先,通过将铜板弯曲加工后用银钎焊等接合而形成圆筒状的管体。对所述管体实施防锈用的施镀处理。而后,将实施了施镀处理后的管体钎焊在辊主体的内侧周面上。由此,次级导体被设置在辊主体的内侧周面上。另外,除了钎焊以外,也有通过将所述管体压入辊主体或热装于辊主体来进行设置的方法。
可是,按照所述的方法,需要从铜板制作管体的工序、对管体进行防锈用的施镀处理的工序以及将管体安装到辊主体上的工序等多个加工工序。
此外,通过钎焊进行安装的方法,因为难以遍及管体的外侧周面的整个面实施钎焊,所以有时不适合高速转动的辊主体。此外,压入和热装等安装方法,只是使辊主体和次级导体机械性地贴紧,由于辊主体与次级导体之间存在热膨胀的差异,所以辊主体与次级导体会因温度变化的重复而松弛。其结果,存在辊主体和次级导体之间的导热性降低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公报实公昭45-29650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用于解决所述的问题点而做出的发明,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用于在辊主体的内侧周面上设置次级导体所需要的加工工序。
即,本发明的感应发热辊装置,其包括:辊主体,被转动自如地支承;以及感应发热机构,设置在所述辊主体的内部,具有用于使所述辊主体感应发热的感应线圈,通过对所述感应线圈施加工频的交流电压,使所述辊主体感应发热,在所述辊主体的内侧周面上通过堆焊形成有次级导体,所述次级导体由铝青铜构成,在所述次级导体的表面未实施防锈处理。
按照这样的感应发热辊装置,由于通过堆焊形成有次级导体,所以能省略以往的管体形成工序和管体安装工序。此外,由于在铝青铜表面形成有薄的保护氧化膜,所以具有防止高温氧化的特性,变得耐腐蚀。通过将所述铝青铜用于次级导体,能够省略施镀工序等防锈处理工序。其结果,能够减少用于在辊主体的内侧周面设置次级导体所需要的加工工序。此外,仅通过堆焊即可,能够容易地进行向辊主体的内侧周面安装次级导体的作业。此外,因为通过堆焊形成次级导体,所以辊主体和次级导体成为一体,能够适用于高速转动,不存在辊主体与次级导体的热膨胀率的差异导致的松弛,能够抑制辊主体与次级导体之间的导热性的降低。
在此,相比于铜的电阻值,铝青铜的电阻值大到约6倍,为了得到与铜同等的效果,需要约6倍的厚度。可是,由于工频的感应加热中的铝青铜的电流透入深度,以计算值计深到约22mm(20℃,60Hz),所以必要的厚度可以设定在电流透入的厚度以下。必要的厚度是指用于得到目标的功率因数(例如80%以上)的厚度,可以使用工频的感应加热中的等效电路图(参照图4)来计算。
尽管铝青铜的铝的含有量越多,氧化物的保护特性越强,但是即使添加6%以上的铝,抗氧化性也不怎么会进一步改善(参照图5)。因此,优选的是,所述铝青铜含有6%以上的铝。
感应发热辊装置还包括:电源部,向所述感应发热机构提供电力;以及温度控制部,通过控制所述电源部来控制所述辊主体的温度,通过温度控制部将辊主体的温度控制为规定值。
含有6%以上的铝的铝青铜,在500℃以下的氧化极轻微,但是如果变成高于500℃的高温,则存在因氧化导致重量增加的问题(参照图6)。因此,优选的是,所述温度控制部的设定可能温度为500℃以下。
因此优选的是,所述感应发热辊装置还包括:电源部,向所述感应发热机构提供电力;以及温度控制部,通过控制所述电源部来控制所述辊主体的温度,所述温度控制部的设定可能温度为500℃以下。
堆焊的铝青铜在周向上、特别是宽度方向上会产生少许的厚度不均。可是,如果进行焊接的铝青铜的重量管理,则能够按照计算制作感应线圈的卷绕宽度的平均厚度。其结果,能按照设计值制作功率和功率因数。
此外,只要在所述辊主体的壁内形成减压封入有汽液两相(vapor-liquid two-phase)的热介质的夹套室,则即使因铝青铜的厚度不均产生发热不均,也能够通过夹套室的均温作用而使辊主体的表面温度成为均匀的温度。因此,无需使次级导体的厚度均匀化的机械加工。即,无需对次级导体的表面实施利用去除加工的平坦化处理。
因此优选的是,在所述辊主体的壁内形成有夹套室,在所述夹套室中减压封入有汽液两相的热介质,所述次级导体的表面未实施利用去除加工的平坦化处理。
通过从辊主体的端面沿轴向实施钻孔加工而在辊主体的壁内形成钻孔并封闭所述钻孔的开口,来形成辊主体的壁内的夹套室。在此,由于辊主体的轴向尺寸长,所以钻孔不是直线前进而会弯曲。在辊主体的壁厚小的情况下,钻头有时会穿透辊主体的表面或内侧周面,不得不返工。为了提高寿命,辊主体的表面有时会实施高频淬火等硬化处理,在该情况下,钻孔不向表面方向弯曲,而是向内侧周面侧弯曲。
可是,在辊主体的内侧周面上堆焊次级导体时,其组织从外侧起为焊接金属、熔合部、热影响部、母材原质部。熔合部是焊接金属与母材的边界线,紧靠熔合部的母材侧数mm为热影响部。如果电弧通过,则因焊接热而变为高温的热影响部的温度开始急剧下降而急剧冷却,通过该加热急冷成为和原母材不同的组织,因此成为硬度变高的结果。在堆焊铝青铜的情况下,由于辊主体的内侧周面的硬度变高,所以钻孔不易向内侧周面侧弯曲,能够降低钻孔穿透辊主体的内侧周面这样的不利情况。
由于在感应加热中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向线圈中央集中,所以辊主体的温度成为在辊主体的轴向上的中央变高的倾向。另一方面,加厚堆焊了次级导体的部分因成为低电阻而流过较大电流、发热量变多。因此,如果对与感应线圈的卷绕宽度的端部对应的部分进行加厚堆焊,则能够使辊主体的发热量在其轴向上均匀化。此外,通过调整堆焊厚度,可以使辊主体的发热量局部变多或变少。因此,优选的是,所述次级导体的厚度沿所述辊主体的轴向变化。
优选的是,所述次级导体在所述辊主体的内侧周面上隔开间隔形成为环状。通过这样地隔开间隔形成次级导体,能够使其加工变得容易。
特别是为了能够在使次级导体的加工变得容易的同时能进行次级导体的连续加工,优选的是,所述次级导体在所述辊主体的内侧周面上隔开间隔形成为螺旋状。
为了使各感应发热辊装置的电特性相同,优选的是,所述感应发热辊装置的电特性是根据所述次级导体的重量进行调整的。例如,只要各辊主体的规格相同,则通过使加工的次级导体的重量相同,功率因数和功率也变得相同,作业管理极为容易。
此外,本发明的感应发热辊装置,其包括:辊主体,被转动自如地支承;以及感应发热机构,设置在所述辊主体的内部,具有用于使所述辊主体感应发热的感应线圈,通过对所述感应线圈施加工频的交流电压,使所述辊主体感应发热,在所述辊主体的内侧周面上通过堆焊形成有次级导体,所述次级导体由白铜(cupro-nickel,铜和镍的合金)、德银(锌白铜,铜和锌和镍的合金)、赤铜(铜和金的合金)、炮铜(gun-metal,铜和锡的合金)或它们的组合构成,所述次级导体的表面未实施防锈处理。白铜(cupro-nickel)、德银(锌白铜)、赤铜、炮铜(gun-metal)也是耐蚀性高的非磁性铜合金。通过将它们用于次级导体,可以得到和使用铝青铜时同样的效果。
堆焊形成的次级导体,在周向上、特别是宽度方向上有时产生厚度不均。由于该厚度不均会产生发热不均。因此以往,为了使次级导体的厚度均匀化,需要对次级导体的表面实施机械加工(平坦化处理)。此外,考虑对次级导体进行平坦化处理,会将次级导体加厚形成后利用机械加工除去,需要额外的材料。
为了良好地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感应发热辊装置,其包括:辊主体,被转动自如地支承;以及感应发热机构,设置在所述辊主体的内部,具有用于使所述辊主体感应发热的感应线圈,通过对所述感应线圈施加工频的交流电压,使所述辊主体感应发热,在所述辊主体的壁内形成有夹套室,在所述夹套室中减压封入有汽液两相的热介质,在所述辊主体的内侧周面上通过堆焊形成有次级导体,所述次级导体由铜或铜合金构成,所述次级导体的表面未实施利用去除加工的平坦化处理。
由于本发明通过堆焊形成次级导体,所以能够省略以往的管体形成工序和管体安装工序。其结果,能够减少用于在辊主体的内侧周面设置次级导体所需要的加工工序。此外,仅通过堆焊即可,能够容易地进行向辊主体的内侧周面安装次级导体的作业。此外,由于通过堆焊形成次级导体,所以辊主体和次级导体成为一体,能够适用于高速转动,不存在因辊主体与次级导体的热膨胀率的差异导致的松弛,能够抑制辊主体与次级导体之间的导热性的降低。
堆焊的铜或铜合金在周向上、特别是宽度方向上产生少许的厚度不均。可是,如果进行焊接的铜或铜合金的重量管理,则能够按照计算制作感应线圈的卷绕宽度的平均厚度。其结果,能够按照计算值制作功率和功率因数。
此外,如果在所述辊主体的壁内形成减压封入有汽液两相的热介质的夹套室,则即使由于铜或铜合金的厚度不均产生发热不均,也能够利用夹套室的均温作用使辊主体的表面温度成为均匀的温度。因此,不需要使次级导体的厚度均匀化的机械加工。即,无需对次级导体的表面实施利用去除加工的平坦化处理。其结果,能够减少对次级导体的加工处理,并且由于不除去次级导体而不需要额外的材料。
为了进一步提高感应发热辊装置的功率因数,优选的是,所述次级导体呈从辊主体的轴向的一端部横跨到另一端部连续地形成的圆筒形状。
由于铜如果成为高温则氧化加重而成为氧化物,其电特性发生变化并使感应发热特性也发生变化。此外,在多种铜合金中也存在高温下氧化加重的倾向。因此,优选的是,所述次级导体的表面实施有防锈处理。
作为所述防锈处理,优选的是,利用能耐受使用的辊主体的温度且在该温度下不易氧化的金属或陶瓷的膜形成。例如,如果实施镀镍则直到400℃左右为止能够使用,如果实施蒸镀铝则通过铝在高温下发生氧化铝化而直到500℃左右为止能够使用。
按照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能够减少用于在辊主体的内侧周面设置次级导体所需要的加工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发热辊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同实施方式的次级导体的形成方式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同实施方式的次级导体的形成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感应发热辊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图5是表示铝青铜的各铝含有率的氧化物增加量与经过时间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铝青铜的各铝含有率的氧化物增加量与温度的关系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变形实施方式的次级导体的形成方式的剖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变形实施方式的次级导体的形成方式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感应发热辊装置
2 辊主体
201a 内侧周面
3 感应发热机构
32 感应线圈
4 次级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感应发热辊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发热辊装置100例如用于塑料膜、纸、布、无纺布、合成纤维、金属箔等薄片材料或织物材料、线(丝)材料等连续材料的连续热处理工序等。
<1.装置结构>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感应发热辊装置100包括:中空圆筒状的辊主体2,被转动自如地支承;以及感应发热机构3,设置在所述辊主体2的内部。
在辊主体2的两端部设有中空的驱动轴21,所述驱动轴21通过滚动轴承等轴承8转动自如地支承在机座9上。另外,驱动轴21具有与辊主体2的轴向端面连接的凸缘211(参照图2)。包含驱动轴21的辊主体2由碳钢等磁性材料形成。此外,辊主体2利用由例如马达等转动驱动机构(未图示)从外部施加的驱动力转动。此外,在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辊主体2的壁部的侧周壁201上形成有夹套室2A,在夹套室2A中减压封入有汽液两相的热介质。所述夹套室2A在侧周壁201中,在长边方向(转动轴方向)上延伸,在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
感应发热机构3具备呈圆筒形状的圆筒状铁心31以及卷绕在所述圆筒状铁心31的外侧周面上的感应线圈32。
在圆筒状铁心31的两端部设有支承轴33,所述支承轴33分别穿通驱动轴21的内部,通过滚动轴承等轴承10转动自如地支承于驱动轴21。由此,感应发热机构3在转动的辊主体2的内部相对于机座9(固定侧)保持在静止状态。
此外,外部引线L1与感应线圈32连接,电源装置5与所述外部引线L1连接,所述电源装置5用于施加工频(50Hz或60Hz)的交流电压。所述电源装置5具有:电源部51,向感应发热机构3提供交流电;以及温度控制部52,通过控制所述电源部51来控制辊主体2的温度。温度控制部52是具有CPU、内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AD转换器等的专用或通用的计算机,根据从用户输入的设定温度信号,控制电源部51,以使辊主体2的表面温度成为设定温度的方式控制辊主体2的表面温度。另外,温度控制部52也可以由模拟电路构成。
通过这样的感应发热机构3,如果对感应线圈32施加交流电压,则产生交变磁通,所述交变磁通通过辊主体2的侧周壁201。由于所述磁通的通过,辊主体2中产生感应电流,辊主体2由于所述感应电流而产生焦耳热。此外,通过夹套室2A,辊主体2的侧周壁201的转动轴方向的温度分布成为均匀的分布。
可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辊主体2的内侧周面上通过堆焊形成有次级导体4。在此,次级导体4的材质(堆焊材料)为铝青铜(铝和铜的合金)。本实施方式的铝青铜含有6%以上的铝。
具体地说,次级导体4在辊主体2的内侧周面201a上遍及周向整体地形成,并且沿辊主体2的转动轴方向连续地形成。
在此,次级导体4形成为螺旋状(spiral),以彼此相邻的焊接部彼此接触并连续的方式形成。即,在辊主体2的转动轴方向上,遍及感应线圈32的卷绕宽度整体连续地形成有次级导体4。换句话说,次级导体4呈沿辊主体2的转动轴方向形成的圆筒形状。此外,在由这样构成的铝青铜形成的次级导体4的表面形成有保护氧化膜。通过所述保护氧化膜使次级导体4具有防锈功能。
接着,参照图3说明在辊主体2的内侧周面201a上形成次级导体4的堆焊作业的一个例子。
把辊主体2安装于使辊主体2转动的转动装置11。在该状态的辊主体2的内部插入焊炬12,通过边利用转动装置11使辊主体2转动边使焊炬12相对于辊主体2在转动轴方向上相对移动,在辊主体2的内侧周面201a上形成螺旋状的次级导体4。在该堆焊中,通过适当设定辊主体2的预热等焊接前处理条件、焊丝的尺寸和材质、焊炬角度、焊炬位置、电压、电流、辊主体2的转动速度、焊炬12的移动速度(堆焊螺距)等焊接条件、辊主体2的后热等焊接后处理条件,可以形成各种次级导体4。
由于在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次级导体4的表面形成有保护氧化膜,所以无需实施防锈用的施镀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实施所述施施镀处理。
此外,由于在辊主体2的侧周壁201形成有夹套室2A,所以即使因铝青铜的厚度不均而产生发热不均,也能通过夹套室2A的均温作用使辊主体2的表面温度成为均匀的温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使次级导体4的厚度均匀化的机械加工。即,次级导体4的表面未实施利用用于除去凸部的去除加工的平坦化处理。
在所述感应发热辊装置100中,所述温度控制部52的设定可能温度为500℃以下。即,用户不能设定成大于500℃的温度。这是因为:含有6%以上的铝的铝青铜的500℃以下的氧化极轻微,但是如果变成高于500℃的高温,则会出现氧化导致的重量增加的问题。
接着,表示了感应发热辊装置的功率因数试验的结果。在该试验中使用的辊主体的直径为237mm,面长为400mm,壁厚为22mm。此外,在辊主体的壁厚22mm的中心,等间隔地配置有30个直径10mm、长度380mm的夹套室。次级导体的轴向的宽度为380mm。电气规格为:输入为单相60Hz220V,功率在没有次级导体时为5kW。
以下的表1中分别表示了没有堆焊的情况、堆焊了铜的情况(堆焊厚度0.5mm、1.0mm、1.5mm)、堆焊了含有8%铝的铝青铜的情况(堆焊厚度1.5mm、3.0mm)下的功率因数。另外,堆焊厚度(mm)是轴向的平均值。
[表1]
堆焊金属种类 堆焊厚度(mm) 功率因数(%)
0 70.2
0.5 87.4
1.0 89.7
1.5 91.2
8%铝青铜 1.5 83.5
8%铝青铜 3.0 88.4
从表1可知,与未进行堆焊的情况相比,通过堆焊铝青铜形成次级导体4,通过使8%铝青铜的堆焊厚度为1.5mm以上,提高了功率因数,成为了目标的功率因数(80%)以上。另外,认为即使是6%铝青铜,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此外,只要使用工频的感应加热的等效电路图,就能够计算成为目标的功率因数(80%)以上的堆焊厚度。
<2.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按照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感应发热辊装置100,由于通过堆焊形成有次级导体4,所以能够省略以往的管体形成工序和管体安装工序。此外,由于在铝青铜表面形成有薄的保护氧化膜,所以具有防止高温下的氧化的特性,耐腐蚀性变强。通过将所述铝青铜用于次级导体4,可以省略施镀工序等防锈处理工序。其结果,可以减少用于在辊主体2的内侧周面201a设置次级导体4所需要的加工工序。此外,仅通过堆焊即可,可以容易地进行向辊主体2的内侧周面安装次级导体4的作业。此外,由于通过堆焊形成有次级导体4,所以辊主体2和次级导体4成为一体,能够适用于高速转动,不存在辊主体2与次级导体4的热膨胀率的差异所导致的松弛,能够抑制辊主体2与次级导体4之间的导热性的降低。
<3.本发明的变形实施方式>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
可以将所述实施方式的次级导体的材质设为铜或铜合金。作为铜合金,例如可以考虑使用耐蚀性高的非磁性铜合金,铝青铜(铝和铜的合金)、白铜(cupro-nickel,铜和镍的合金)、德银(锌白铜,铜和锌和镍的合金)、赤铜(铜和金的合金)、炮铜(gun-metal,铜和锡的合金)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对所述次级导体4的表面实施防锈处理。作为防锈处理,例如可以考虑镀镍等施镀处理和铝蒸镀等蒸镀处理。所述防锈处理在以与所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方法形成次级导体4后进行。
此外,与前述实施方式同样地,由于在辊主体2的侧周壁201形成有夹套室2A,所以即使因铜或铜合金的厚度不均而产生发热不均,也能通过夹套室2A的均温作用使辊主体2的表面温度成为均匀的温度。因此,不需要使次级导体4的厚度均匀化的机械加工。即,次级导体4的表面未实施利用用于除去凸部的去除加工的平坦化处理。
接着,表示了感应发热辊装置的功率因数试验的结果。在该试验中使用的辊主体的直径为237mm,面长为400mm,壁厚为22mm。此外,在辊主体的壁厚22mm的中心,等间隔地配置有30个直径10mm、长度380mm的夹套室。次级导体的轴向的宽度为380mm。电气规格为:输入单相为60Hz220V,功率在没有次级导体时为5kW。
在以下的表2中分别表示了没有堆焊的情况、堆焊了铜的情况下(堆焊厚度0.5mm、1.0mm、1.5mm)的功率因数。另外,堆焊厚度(mm)是轴向的平均值。
[表2]
堆焊金属种类 堆焊厚度(mm) 功率因数(%)
0 70.2
0.5 87.4
1.0 89.7
1.5 91.2
从表2可知,与未进行堆焊的情况相比,通过堆焊铜形成次级导体4,提高了功率因数,成为设定的目标的功率因数(80%)以上。此外,只要使用工频的感应加热的等效电路图,就能够计算成为目标的功率因数(80%)以上的堆焊厚度。
对于所述的感应发热辊装置100,所述温度控制部52的设定可能温度例如为500℃以下。即,使用户不能设定为大于500℃温度。根据次级导体4的表面所实施的防锈处理的种类,决定所述设定可能温度。例如,如果防锈处理为镀镍,则设定可能温度为400℃以下,如果防锈处理为蒸镀铝,则设定可能温度为500℃以下。
即使是这样构成的感应发热辊装置100,由于通过堆焊形成次级导体4,所以能够省略以往的管体形成工序和管体安装工序。其结果,可以减少用于在辊主体2的内侧周面201a设置次级导体4所需要的加工工序。此外,仅通过堆焊即可,能够容易地进行向辊主体2的内侧周面201a安装次级导体4的作业。此外,由于通过堆焊形成次级导体4,所以辊主体2和次级导体4成为一体,能够适用于高速转动,不存在辊主体2与次级导体4的热膨胀率的差异所导致的松弛,能够抑制辊主体2与次级导体4之间的导热性的降低。
此外,只要在辊主体2的壁内形成减压封入有汽液两相的热介质的夹套室2A,则即使因铜或铜合金的厚度不均而产生发热不均,也能利用夹套室2A的均温作用而使辊主体2的表面温度成为均匀的温度。因此,无需使次级导体4的厚度均匀化的机械加工。即,无需对次级导体4的表面实施利用了去除加工的平坦化处理。其结果,能够减少对次级导体4的加工处理,并且由于不将次级导体4除去所以不需要额外的材料。
次级导体4可以沿辊主体2的转动轴方向进行厚度调节。即,可以使次级导体4的厚度沿辊主体2的转动轴方向变化。如果是该结构,则可以使辊主体2的发热量局部变多或变少。
此外,所述实施方式的次级导体使用了铝青铜,但是也可以使用白铜、德银、赤铜、炮铜或它们的组合。这些都是耐蚀性高的非磁性铜合金,可以得到与铝青铜同样的效果。
此外,次级导体也可以在辊主体的内侧周面上形成圆环状,并在辊主体的转动轴方向连续地形成多个。
此外,多个次级导体也可以在辊主体的转动轴方向上断续地形成。例如,如图7所示,可以将次级导体4在辊主体2的内侧周面201a上隔开间隔地形成环状,如图8所示,也可以将次级导体4在辊主体2的内侧周面201a上隔开间隔地形成螺旋状。相比于连续地形成的加工,通过这样地隔开间隔形成次级导体4,可以使其加工变得容易。此外,如图8所示,通过形成螺旋状,可以连续加工次级导体4。
另外,根据次级导体的重量,可以调整感应发热辊装置的电特性。例如,只要各辊主体的规格相同,则通过使加工的次级导体的重量相同,能够使功率因数和功率也变得相同,作业管理极为容易。以下的表是使次级导体的重量相同情况下的电特性,可知只要次级导体的重量相同,则电特性实质上相同。另外,以下的辊主体的尺寸为:直径为300mm、内径为280mm、面长为189mm,次级导体为纯铜,其重量为约800g。表示了使用纯铜作为次级导体的情况,但是使用铝青铜的情况也相同。
[表3]
次级导体形状 电压(V) 电流(A) 功率(kW) 功率因数(%)
418.0 74.5 14.1 45.2
环状 419.7 86.7 21.7 59.6
螺旋状 420.3 87.3 22.3 60.7
整面 419.5 86.8 22.1 60.8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可以相互组合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实施例)中所记载的技术特征形成新的技术方案。

Claims (7)

1.一种感应发热辊装置,其包括:辊主体,被转动自如地支承;以及感应发热机构,设置在所述辊主体的内部,具有用于使所述辊主体感应发热的感应线圈,通过对所述感应线圈施加工频的交流电压,使所述辊主体感应发热,
所述感应发热辊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辊主体的壁内形成有夹套室,在所述夹套室中减压封入有汽液两相的热介质,
在所述辊主体的内侧周面上通过堆焊形成有次级导体,
所述次级导体由铜或铜合金构成,
所述次级导体的表面未实施利用去除加工的平坦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发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导体呈从所述辊主体的轴向的一端部横跨到另一端部连续地形成的圆筒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发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导体的表面实施有防锈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发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导体的厚度沿所述辊主体的轴向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发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导体在所述辊主体的内侧周面上隔开间隔形成为环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发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导体在所述辊主体的内侧周面上隔开间隔形成为螺旋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发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发热辊装置的电特性是根据所述次级导体的重量进行调整的。
CN201811317623.6A 2017-11-13 2018-11-07 感应发热辊装置 Pending CN1097885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8451 2017-11-13
JP2017-218451 2017-11-13
JP2018-155995 2018-08-23
JP2018155995A JP7261438B2 (ja) 2017-11-13 2018-08-23 誘導発熱ロー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8593A true CN109788593A (zh) 2019-05-21

Family

ID=64270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17623.6A Pending CN109788593A (zh) 2017-11-13 2018-11-07 感应发热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99900B2 (zh)
EP (1) EP3484246B1 (zh)
KR (1) KR20190054961A (zh)
CN (1) CN10978859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47679A1 (en) * 2002-01-30 2003-08-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and heat generating rotary member for use in the same
CN1599516A (zh) * 2003-09-19 2005-03-23 哈利盛东芝照明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辊装置、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1108399A (ja) * 2009-11-13 2011-06-02 Tokuden Co Ltd 誘導発熱ローラ装置
US20120080423A1 (en) * 2009-07-31 2012-04-05 Synztec Co., Ltd.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heating element and fixing belt
CN105144551A (zh) * 2013-04-26 2015-12-09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感应电机
JP2016062681A (ja) * 2014-09-16 2016-04-25 トクデン株式会社 誘導発熱ローラ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529650Y1 (zh) 1965-11-27 1970-11-13
CN102598850B (zh) 2009-11-13 2015-01-07 特电株式会社 感应发热辊装置
WO2012111711A1 (ja) * 2011-02-15 2012-08-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多層配線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03964B2 (ja) * 2013-02-04 2017-03-29 中国塗料株式会社 2成分型プライマー、プライマー塗膜、積層防汚塗膜および基材の防汚方法
JP6196985B2 (ja) 2013-08-29 2017-09-13 Jx金属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金属材、キャリア付金属箔、コネクタ、端子、積層体、シールドテープ、シールド材、プリント配線板、金属加工部材、電子機器、及び、プリント配線板の製造方法
JP6406829B2 (ja) 2014-02-10 2018-10-17 トクデン株式会社 誘導発熱ローラ装置、及び誘導コイルの温度検出機構
EP3263721B1 (en) 2015-02-24 2019-05-29 Sankyo Oilless Industry, Inc High temperature wear-resistant aluminum-bronze-based material
CN109788594A (zh) 2017-11-13 2019-05-21 特电株式会社 感应发热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47679A1 (en) * 2002-01-30 2003-08-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and heat generating rotary member for use in the same
CN1599516A (zh) * 2003-09-19 2005-03-23 哈利盛东芝照明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辊装置、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20120080423A1 (en) * 2009-07-31 2012-04-05 Synztec Co., Ltd.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heating element and fixing belt
JP2011108399A (ja) * 2009-11-13 2011-06-02 Tokuden Co Ltd 誘導発熱ローラ装置
CN105144551A (zh) * 2013-04-26 2015-12-09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感应电机
JP2016062681A (ja) * 2014-09-16 2016-04-25 トクデン株式会社 誘導発熱ロー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84246A1 (en) 2019-05-15
US20190150232A1 (en) 2019-05-16
EP3484246A9 (en) 2019-08-21
US10999900B2 (en) 2021-05-04
EP3484246B1 (en) 2020-05-20
KR20190054961A (ko) 2019-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32630B1 (ko) 플럭스 보상기로 솔레노이드 코일에서 전도성 워크피스를 제어 전기 유도 가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060255029A1 (en) Flux guide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inductively heating elongated and nonuniform workpieces
CN109788594A (zh) 感应发热辊装置
CN102651589B (zh) 连接电机定子接线的系统和方法
CN101570812B (zh) 转向臂轴感应加热回火方法
CN105586475A (zh) 淬火装置和淬火方法
JP2000150131A (ja) 加熱ロ―ル用誘導加熱装置
US2040343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eat-treating wire
CN109788593A (zh) 感应发热辊装置
CN209861209U (zh) 感应发热辊装置
EP3436614B1 (en) Resistance annealing furnace to anneal at least one metal or metal alloy wire, strand, string, wire rod or strip
JP2016062681A (ja) 誘導発熱ローラ装置
US2417030A (en) Electric induction furnace for continuously heating metal strips
US2437776A (en) Electric induction furnace for continuously heating metal strip
US2818488A (en) Tube welding
CN209861210U (zh) 感应发热辊装置
CN102220475B (zh) 细钢丝二级加热热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JP4255694B2 (ja) 二軸スクリュー押出機のバレルを製造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2407120A (en) Strip processing
US2775675A (en) Method for welding steel tubing
JP2002194447A (ja) 円筒状金属コイルの加熱方法
JPH06346139A (ja) 通電加熱装置
JPH03192683A (ja) 高周波誘導加熱による局部焼鈍方法及び装置
JPH11333511A (ja) 板状金属材料の通電加熱方法および通電加熱装置
Olson et al. Comparison and Tube Welding Processes for Tube & Pip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