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78391A - 一种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78391A
CN109778391A CN201910120317.1A CN201910120317A CN109778391A CN 109778391 A CN109778391 A CN 109778391A CN 201910120317 A CN201910120317 A CN 201910120317A CN 109778391 A CN109778391 A CN 109778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anion
antibacterial
fiber
pb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03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华
王培培
周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Wei Xing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Wei Xing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Wei Xing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Wei Xing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203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783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78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839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面料采用如下重量份组成的原料混纺织造而成:棉纤维70~80份;聚苯并咪唑纤维30~4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10~15份。本发明的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不仅具有优异的抑菌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而且能够高效释放负离子,具有吸收异味、活化细胞、提高免疫力等保健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特别是涉及一种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
背景技术
每天,公路上大量的汽车尾气的排放,高高的烟囱不停地向天空中放着白烟,地上大量的工程机械不停的作业,扬起的尘土高高飞起,形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曾几何时,能够呼吸到一口新鲜的空气也成为一种奢侈。同时,生态环境和微生物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使得纤维很容易发生霉变、黄变和异味,且纤维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人体的分泌物和污垢会粘附在纤维上滋生螨虫和细菌,对人体造成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因此关注空气质量,关注自身健康,改善人居环境已经成为人们面临的重要的问题,因此,具有净化空气和具有一定抑菌等保健作用的纺织加工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其中,能够发射自身抑菌并带有负离子功能的纤维和面料最值得关注。
负离子简单的说是指带负电荷的氧离子,无色无味。空气是由无数分子、原子组成的。当空气中的分子或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后,便形成带电的粒子,称为离子;带正电荷的叫正离子,带负电荷的叫负离子。负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空气分子在高压或强射线的作用下被电离所产生的自由电子大部分被氧气所获得,因而,常常把空气负离子统称为“负氧离子”。空气负离子的分子式是O2-(H2O)n,OH-(H2O)n或CO4-(H2O)n。负离子具有净化空气、改善肺换气功能、活化细胞和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被形象的称为:"环保警察"、"空气维生素"、"大气的长寿素",国内外对于负离子纺织品的研究开展的也比较多。
现有的负离子面料其负离子发生体无法与纤维形成价键结合,只能通过挤压辊的压力将负离子发生体暂时性的固着在面料的表面,这种面料释放负离子的功效也不会太久,并且无抑菌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款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其具有优异的抑菌、释放负离子的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其中,所述面料采用如下重量份组成的原料混纺织造而成:
棉纤维 70~80份;
聚苯并咪唑纤维 30~40份;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 10~15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其中,还包括3~5重量份的亚麻纤维。
优选的是,所述的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其中,还包括10~20重量份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优选的是,所述的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其中,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包括30wt%~40wt%的竹纤维和60wt%~70wt%的甲壳素纤维。
优选的是,所述的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其中,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
优选的是,所述的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其中,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含有6~8wt%的陶瓷粉末、0.5~1wt%的偶联剂和3~5wt%的抑菌剂。
优选的是,所述的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陶瓷粉末包括下述组分:30~40份冻石、20~30份二氧化钛、30~40份滑石。
优选的是,所述的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抑菌剂包括下述组分:30~40份十二烷基胍盐酸盐、20~30份聚六亚甲基胍、30~40份葡萄糖酸钠。
优选的是,所述的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偶联剂包括下述组分:30~40份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和20~30份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
优选的是,所述的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其中,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由下述步骤制备而成:
(1)将冻石、二氧化钛、滑石混合,烧结后粉碎至平均粒径为50-70nm的陶瓷粉末;
(2)将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与所述陶瓷粉末混合,得到改性陶瓷粉末;
(3)将所述改性陶瓷粉末与除螨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挤出、切片,制得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
(4)将所述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不仅具有优异的抑菌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而且能够高效释放负离子,具有吸收异味、活化细胞、提高免疫力等保健功能。
(2)本发明的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以棉纤维为主体,通过加入聚苯并咪唑纤维提高其耐强酸、强碱、有机溶剂、耐高温和纺织性能,并改善其吸湿性能和织物穿着舒适性能;通过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提高抗皱性、保形性;通过加入亚麻纤维提高面料的吸湿散热、保健抑菌、防污抗静电、防紫外线、阻燃性能;通过加入甲壳素纤维提高吸湿保湿功能。
(3)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为负离子纤维,能够有效释放负离子的陶瓷粉末和抑菌剂添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中,能够持续高效释放负离子,具有调节空气、吸收异味、活化细胞、提高免疫力、抑菌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案提出一种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面料采用如下重量份组成的原料混纺织造而成:
棉纤维 70~80份;
聚苯并咪唑纤维 30~40份;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 10~15份。
棉纤维是多孔性物质,且其纤维素大分子上存在许多亲水性基团(-OH),所以其吸湿性较好,一般大气条件下,棉纤维的回潮率可达8.5%左右;由于棉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所以它较耐碱而不耐酸;烧碱可使棉纤维剧烈膨化,直径变大,长度缩短,以致引起棉制品的强烈收缩。此时,若施加张力,限制其收缩,棉制品表面会变得平整光亮且大大改善染色性能,此加工称为丝光;若不加张力任其收缩,称为碱缩。针织物经碱缩后会变得紧密而富有弹性,而且保形性好。酸能使棉纤维强度变差,尤其是强酸浓酸应忌用,它可溶于70%以上浓硫酸中,浓盐酸、浓硝酸对其强度也有严重影响。通过加入聚苯并咪唑纤维提高其耐强酸、强碱、有机溶剂、耐高温和纺织性能,并改善其吸湿性能和织物穿着舒适性能;通过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提高抗皱性、保形性。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3~5重量份的亚麻纤维。通过加入亚麻纤维提高面料的吸湿散热、保健抑菌、防污抗静电、防紫外线、阻燃性能。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10~20重量份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再生纤维素纤维包括30wt%~40wt%的竹纤维和60wt%~70wt%的甲壳素纤维。竹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其悬垂性和染色性能也比较好,有蚕丝般的光泽和手感,且具有抗菌、防臭、防紫外线功能;甲壳素广泛存在于虾、鳖等水产品和昆虫等节肢动物的外壳中,也存在于菌类、藻类的细胞壁中,粘胶基甲壳素纤维是以甲壳素、壳聚糖与纤维素混合通过常规的湿纺工艺制成的纤维,通过加入甲壳素纤维提高吸湿保湿功能。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是将能够有效释放负离子的陶瓷粉末添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中;进一步的,为了增强陶瓷粉末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的相容性,还添加有偶联剂;为了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的抑菌效果,加入抑菌剂。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能够持续高效释放负离子,具有调节空气、吸收异味、活化细胞、提高免疫力等保健功能,并且能够大量吸收热源的热能,并转换成2-20微米的远红外线向人体发射,使人体局部产生温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也有效地抑制人体热量的散发,在环境温度为20-50℃时具有较高的光谱发射率。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含有6~8wt%的陶瓷粉末、0.5~1wt%的偶联剂和3~5wt%的抑菌剂。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按重量份计,陶瓷粉末包括下述组分:30~40份冻石、20~30份二氧化钛、30~40份滑石。冻石、二氧化钛、滑石协同作为陶瓷粉末,可高效释放负离子。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按重量份计,抑菌剂包括下述组分:30~40份十二烷基胍盐酸盐、20~30份聚六亚甲基胍、30~40份葡萄糖酸钠。
聚六亚甲基胍和十二烷基胍盐酸盐的胍基团是有效的活性基团,可以与生物体中的基团或元素相互作用,破坏其正常的物质和能量代谢,对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有杀死或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葡萄糖酸钠可提高面料的耐洗性能,十二烷基胍盐酸盐、聚六亚甲基胍、葡萄糖酸钠通过协同作为抗菌剂,使得抗菌性能达到最佳。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按重量份计,偶联剂包括下述组分:30~40份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和20~30份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由下述步骤制备而成:
(1)将冻石、二氧化钛、滑石混合,烧结后粉碎至平均粒径为50-70nm的陶瓷粉末;
(2)将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与所述陶瓷粉末混合,得到改性陶瓷粉末;
(3)将所述改性陶瓷粉末与除螨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挤出、切片,制得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
(4)将所述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
下面列出具体的实施例和对比例:
实施例1:
一种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面料采用如下重量份组成的原料混纺织造而成: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含有6wt%的陶瓷粉末、0.5wt%的偶联剂和3wt%的抑菌剂;陶瓷粉末包括下述组分:30份冻石、20份二氧化钛、30份滑石;抑菌剂包括下述组分:30份十二烷基胍盐酸盐、20份聚六亚甲基胍、30份葡萄糖酸钠;偶联剂包括下述组分:30份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和20份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由下述步骤制备而成:
(1)将冻石、二氧化钛、滑石混合,烧结后粉碎至平均粒径为50-70nm的陶瓷粉末;
(2)将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与所述陶瓷粉末混合,得到改性陶瓷粉末;
(3)将所述改性陶瓷粉末与抑菌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挤出、切片,制得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
(4)将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
实施例2:
一种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面料采用如下重量份组成的原料混纺织造而成: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含有7wt%的陶瓷粉末、0.7wt%的偶联剂和4wt%的抑菌剂;陶瓷粉末包括下述组分:32份冻石、23份二氧化钛、35份滑石;抑菌剂包括下述组分:38份十二烷基胍盐酸盐、24份聚六亚甲基胍、33份葡萄糖酸钠;偶联剂包括下述组分:37份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和21份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由下述步骤制备而成:
(1)将冻石、二氧化钛、滑石混合,烧结后粉碎至平均粒径为50-70nm的陶瓷粉末;
(2)将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与所述陶瓷粉末混合,得到改性陶瓷粉末;
(3)将所述改性陶瓷粉末与除螨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挤出、切片,制得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
(4)将所述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
实施例3:
一种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面料采用如下重量份组成的原料混纺织造而成: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含有8wt%的陶瓷粉末、1wt%的偶联剂和5wt%的抑菌剂;陶瓷粉末包括下述组分:40份冻石、30份二氧化钛、40份滑石;抑菌剂包括下述组分:40份十二烷基胍盐酸盐、30份聚六亚甲基胍、40份葡萄糖酸钠;偶联剂包括下述组分:40份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和30份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由下述步骤制备而成:
(1)将冻石、二氧化钛、滑石混合,烧结后粉碎至平均粒径为50-70nm的陶瓷粉末;
(2)将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与陶瓷粉末混合,得到改性陶瓷粉末;
(3)将改性陶瓷粉末与除螨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挤出、切片,制得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
(4)将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
对比例1:
一种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面料采用如下重量份组成的原料混纺织造而成: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含有6wt%的陶瓷粉末、0.5wt%的偶联剂和3wt%的抑菌剂;陶瓷粉末包括下述组分:30份冻石、20份二氧化钛、30份滑石;抑菌剂包括下述组分:30份十二烷基胍盐酸盐、20份聚六亚甲基胍、30份葡萄糖酸钠;偶联剂包括下述组分:30份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和20份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由下述步骤制备而成:
(1)将冻石、二氧化钛、滑石混合,烧结后粉碎至平均粒径为50-70nm的陶瓷粉末;
(2)将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与所述陶瓷粉末混合,得到改性陶瓷粉末;
(3)将所述改性陶瓷粉末与抑菌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挤出、切片,制得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
(4)将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
对比例2:
一种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面料采用如下重量份组成的原料混纺织造而成: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含有6wt%的陶瓷粉末、0.5wt%的偶联剂和3wt%的抑菌剂;陶瓷粉末包括下述组分:30份冻石、20份二氧化钛、30份滑石;抑菌剂包括下述组分:30份十二烷基胍盐酸盐、20份聚六亚甲基胍、30份葡萄糖酸钠;偶联剂包括下述组分:30份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和20份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由下述步骤制备而成:
(1)将冻石、二氧化钛、滑石混合,烧结后粉碎至平均粒径为50-70nm的陶瓷粉末;
(2)将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与所述陶瓷粉末混合,得到改性陶瓷粉末;
(3)将所述改性陶瓷粉末与抑菌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挤出、切片,制得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
(4)将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
对比例3:
一种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面料采用如下重量份组成的原料混纺织造而成: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含有7wt%的陶瓷粉末、0.7wt%的偶联剂和4wt%的抑菌剂;陶瓷粉末包括下述组分:32份冻石、23份二氧化钛、35份滑石;抑菌剂包括下述组分:38份十二烷基胍盐酸盐、24份聚六亚甲基胍、33份葡萄糖酸钠;偶联剂包括下述组分:37份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和21份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由下述步骤制备而成:
(1)将冻石、二氧化钛、滑石混合,烧结后粉碎至平均粒径为50-70nm的陶瓷粉末;
(2)将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与所述陶瓷粉末混合,得到改性陶瓷粉末;
(3)将所述改性陶瓷粉末与除螨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挤出、切片,制得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
(4)将所述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
对比例4:
一种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面料采用如下重量份组成的原料混纺织造而成: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含有7wt%的陶瓷粉末、0.7wt%的偶联剂和4wt%的抑菌剂;陶瓷粉末包括下述组分:32份冻石、23份二氧化钛、35份滑石;抑菌剂包括下述组分:38份十二烷基胍盐酸盐、24份聚六亚甲基胍、33份葡萄糖酸钠;偶联剂包括下述组分:37份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和21份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由下述步骤制备而成:
(1)将冻石、二氧化钛、滑石混合,烧结后粉碎至平均粒径为50-70nm的陶瓷粉末;
(2)将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与所述陶瓷粉末混合,得到改性陶瓷粉末;
(3)将所述改性陶瓷粉末与除螨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挤出、切片,制得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
(4)将所述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
对比例5:
一种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面料采用如下重量份组成的原料混纺织造而成: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含有8wt%的陶瓷粉末、1wt%的偶联剂和5wt%的抑菌剂;陶瓷粉末包括下述组分:40份冻石、30份二氧化钛;抑菌剂包括下述组分:40份十二烷基胍盐酸盐、30份聚六亚甲基胍、40份葡萄糖酸钠;偶联剂包括下述组分:40份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和30份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由下述步骤制备而成:
(1)将冻石、二氧化钛混合,烧结后粉碎至平均粒径为50-70nm的陶瓷粉末;
(2)将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与陶瓷粉末混合,得到改性陶瓷粉末;
(3)将改性陶瓷粉末与除螨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挤出、切片,制得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
(4)将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
对比例6:
一种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面料采用如下重量份组成的原料混纺织造而成: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含有8wt%的陶瓷粉末、1wt%的偶联剂和5wt%的抑菌剂;陶瓷粉末包括下述组分:40份冻石、30份二氧化钛、40份滑石;抑菌剂包括下述组分:40份十二烷基胍盐酸盐、40份葡萄糖酸钠;偶联剂包括下述组分:40份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和30份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由下述步骤制备而成:
(1)将冻石、二氧化钛、滑石混合,烧结后粉碎至平均粒径为50-70nm的陶瓷粉末;
(2)将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与陶瓷粉末混合,得到改性陶瓷粉末;
(3)将改性陶瓷粉末与除螨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挤出、切片,制得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
(4)将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
下面列出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性能测试结果:
由上述实例可看出,制得的该料不仅具有优异的抑菌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而且能够高效释放负离子,具有吸收异味、活化细胞、提高免疫力等保健功能。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Claims (10)

1.一种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采用如下重量份组成的原料混纺织造而成:
棉纤维 70~80份;
聚苯并咪唑纤维 30~40份;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 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3~5重量份的亚麻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10~20重量份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包括30wt%~40wt%的竹纤维和60wt%~70wt%的甲壳素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含有6~8wt%的陶瓷粉末、0.5~1wt%的偶联剂和3~5wt%的抑菌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陶瓷粉末包括下述组分:30~40份冻石、20~30份二氧化钛、30~40份滑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抑菌剂包括下述组分:30~40份十二烷基胍盐酸盐、20~30份聚六亚甲基胍、30~40份葡萄糖酸钠。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偶联剂包括下述组分:30~40份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和20~30份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
10.如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负离子纤维由下述步骤制备而成:
(1)将冻石、二氧化钛、滑石混合,烧结后粉碎至平均粒径为50-70nm的陶瓷粉末;
(2)将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单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与所述陶瓷粉末混合,得到改性陶瓷粉末;
(3)将所述改性陶瓷粉末与除螨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挤出、切片,制得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
(4)将所述负离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
CN201910120317.1A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 Withdrawn CN1097783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0317.1A CN109778391A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0317.1A CN109778391A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78391A true CN109778391A (zh) 2019-05-21

Family

ID=66503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0317.1A Withdrawn CN109778391A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7839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ssella et al. Textiles for health: A review of textile fabrics treated with chitosan microcapsules
Andra et al. Emerging nanomaterials for antibacterial textile fabrication
CN101716359B (zh) 一种杀菌消毒材料及其应用
CN103436982B (zh) 一种改性涤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82075B (zh) 一种熔喷复合纳米抗菌超柔软非织造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0843275B (zh) 一种高透气抗菌功能性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7385597B (zh) 一种用于网布生产的铜离子抗菌尼龙纱线
CN102786709B (zh)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防水透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93014B (zh) 一种ε-聚赖氨酸聚乙烯醇复合生物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20152A (zh) 一种医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442523A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持久抗菌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09425A (zh) 一种抗菌除臭改性涤纶纤维
CN102517669A (zh) 功能性丝瓜络再生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7223A (zh) 一种低损伤绿色生态抑菌羽绒纤维及其制作方法
Arif et al. Synthesis of nanomateri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textile industry
CN103590135B (zh) 一种多用途涤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25914A (zh) 一种抗静电、负离子保健面料
CN109778391A (zh) 一种抑菌、负离子混纺面料
CN104947222A (zh) 一种质轻蓬松型生态抑菌羽绒纤维及其制作方法
CN109706574A (zh) 一种防螨混纺面料
CN104947209A (zh) 一种可释放负离子的生态抑菌羽绒纤维及其制作方法
CN112831125B (zh) 一种抗菌护肤聚丙烯纤维母粒及面料
CN104947233A (zh) 一种抗静电生态抑菌羽绒纤维及其制作方法
KR101425347B1 (ko) 항균 직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4928780A (zh) 一种蓄热保暖生态抑菌羽绒纤维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