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77434A -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77434A
CN109777434A CN201910124329.1A CN201910124329A CN109777434A CN 109777434 A CN109777434 A CN 109777434A CN 201910124329 A CN201910124329 A CN 201910124329A CN 109777434 A CN109777434 A CN 109777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heavy
takes
soil
mass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43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小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1243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774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77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743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属于土壤改良剂技术领域。本发明经硝酸热混后,可使得活性污泥所含胡敏素生成小分子量的胡敏素,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达到钝化效果,使得蛋白质的粘度增大,也可对重金属离子进行包裹,降低其在土壤中迁移性。以蕈菌子实体为原料进行培养,其含有的海藻糖成分,提高重金属污染区植物的生长和抗逆水平,其结构中的羧基含有负电荷,可结合土壤中的氨、铵态氮形成络合物,对植物进行支持保护,协同对重金属进行处理,改善土壤结构。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常用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原位钝化土壤重金属的功能差,不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且对该土壤上的植物支持保护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
背景技术
环境重金属污染是不可忽视的重大环境问题。重金属中尤以汞、镉、铅、砷、铬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常被称为“五毒元素”。重金属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土壤环境,土壤中的重金属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大部分以各种形态滞留在土壤中,同时重金属在作物可食部分积累并进入食物链循环,从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此外,由于绝大多数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不经历微生物或化学降解过程,因此,进入土壤的重金属可不断累积并最终产生污染危害,同时受污染的土壤还可通过渗漏、径流、扬尘等途径成为水体和大气重金属污染源。
目前,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途径主要有两种:通过适当方法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降低其在土壤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从土壤中移除重金属,使其存留浓度接近或达到背景值。围绕这两种治理途径,已相应地提出许多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治理方法。其中,通过施用适当的钝化剂以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从而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这种治理方法由于成本低、效果显著,且易于实施而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采矿、有色金属冶炼、电镀、合金制造等行业产生的“三废”通过大气沉降、污水灌溉和污泥施肥进入土壤环境,加重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而且,土壤中重金属也会通过淋溶和径流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农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钝化剂包括有机钝化剂和无机钝化剂。施用无机钝化剂能大幅度降低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的含量,进而有效抑制植物体内含量,但大量施用无机钝化剂会对土壤的物理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整体肥力水平也会下降,造成作物的减产。有机钝化剂兼具钝化重金属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两种功能,但是却存在易分解,钝化作用不持久的缺点。目前常用的重金属土壤钝化剂的材料有粘土矿物、农业废弃物、炭材料、磷矿粉、石灰性物质、有机肥及微生物发酵液等,这些材料成本较高、应用广适性差,不合理的施入后会改变土壤的原始理化性质,如磷矿粉的过量使用会引起土壤磷的流失,且磷材料中可能含有其他的重金属,有机肥的过量使用也可能增加土壤的Cu、Zn、Cd、Pb等重金属的含量。因此,亟需寻找一种兼具无机和有机钝化剂优点的复合重金属钝化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常用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原位钝化土壤重金属的功能差,不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且对该土壤上的植物支持保护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包括如下组分:4~8份三乙胺、2~5份单乙醇胺、1~4份聚丙烯酰胺、6~10份悬铃木果毛处理料、4~8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50~70份水、25~50份重金属钝化料A、10~15份重金属钝化料B。
所述重金属钝化料A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活性污泥干燥,粉碎过筛,收集过筛颗粒按质量比1:7~12加入盐酸溶液浸泡,过滤,取滤渣水洗,干燥,取干燥物按质量比1:8~14加入试剂A混合搅拌,过滤,取沉淀用HCl溶液洗涤,干燥,得干燥物,取干燥物按质量比1:2~4加入硝酸溶液,于70~85℃搅拌混合,冷却,过滤,取滤饼干燥,得污泥处理物;
(2)于40~55℃,取醋酸乙烯按质量比3:7~14:2:30加入丙烯酸、次磷酸钠、NaOH溶液混合,通入氮气保护,升温至75~85℃,再加入丙烯酸质量1~4%的过硫酸铵混合,保温反应,得反应料,取污泥处理物按质量比4~8:3:0.1加入反应料、助剂混合,于60~75℃搅拌,冷却,即得重金属钝化料A。
所述步骤(1)中的试剂A:按质量比8~13:3取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混合,即得试剂A。
所述步骤(2)中的助剂:按质量比2~5:1取硬脂酸镁、微晶石蜡混合,即得助剂。
所述重金属钝化料B的制备:取蕈菌子实体用乙醇溶液冲洗,干燥,切成小块,按5%的接种量接种至PDA培养基,于27~22℃培养3~5天,挑取菌丝按5%的接种量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于26~32℃培养3~5天,得种子培养液,取种子培养液按5%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于25~30℃,震荡摇床培养3~5天,出料,灭菌,离心,收集离心物用水洗涤,干燥,粉碎过筛,收集过筛颗粒按质量比1:6~10加入试剂B混合,于45~65℃,搅拌,过滤,取滤饼按质量比12~20:1加入添加剂混合,研磨,即得重金属钝化料B。
所述种子培养基:按质量份数计,取20~40份麸皮、10~15份马铃薯、4~8份葡萄糖、0.2~0.5份NaH2PO4、0.1~0.4份维生素B6、5~10份酵母膏、600~900份水混合,灭菌,即得种子培养基。
所述发酵培养基:按质量份数计,取20~35份马铃薯、4~8份葡萄糖、0.2~0.5份NaH2PO4、0.1~0.4份维生素B6、5~10份酵母膏、3~7份酪素、600~900份水混合,灭菌,即得发酵培养基。
所述试剂B:按质量比8~13:1取柠檬酸钠溶液、巯基乙醇混合,即得试剂B。
所述添加剂:按质量比1:3~7取碳酸氢钠、硅酸钠混合,即得添加剂。
所述悬铃木果毛处理料:取悬铃木果毛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粉碎过筛,收集过筛颗粒,取过筛颗粒按质量比1:25~40加入PBS缓冲液混合搅拌,加入过筛颗粒质量8~14%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搅拌,过滤,取滤渣冷冻干燥,即得悬铃木果毛处理料。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以活性污泥为原料,对其中的腐植酸类成分进行多次酸浸处理,在此过程中,便于一些相似的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发生活化作用,提高其离子交换性能及对重金属离子的生物络合性能,并且,在经硝酸热混后,可使得活性污泥所含胡敏素生成小分子量的胡敏素,能够提高其生物活性,便于胡敏酸等可通过络合反应与重金属离子如镉离子发生反应,生成稳定络合物,将其固定在土壤中,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达到钝化效果,同时,对蕈菌处理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蛋白质及有机质又可为重金属离子所破坏,使得蛋白质的粘度增大,空间结构变得松散,也可对重金属离子进行包裹,降低其在土壤中迁移性,对重金属离子起到钝化效果;
(2)本发明以蕈菌子实体为原料进行培养,再对其培养物进行处理,其含有的海藻糖成分,可与本体系内部含氮成分进行复配,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加强代谢,提高重金属污染区植物的生长和抗逆水平,其自身还具有络合重金属的作用,从而减少作物因吸收利用而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其结构中的羧基电解产生大分子负电荷,可结合土壤中的氨、铵态氮形成络合物,提高土壤的肥力,并且,后续对悬铃木果毛的处理,也可进一步提高土壤的保水透气性能,从土壤环境、植物、本钝化剂三方协同,其中,有效组分随小分子成分一起渗透土壤中,并和重金属离子发生结合,形成金属盐或是以膜的形式覆盖在污染金属表面,能够改变污染金属的分散状态和存在形式,使其转变为稳定的、无污染活性的组分,提高对重金属的钝化效果;
(3)本发明使用具有良好的吸附包容能力悬铃木果毛处理料,可起到对含氮养分进行储存作用,抑制其向硝态氮及亚硝态氮的转化,达到减少氮素损失及长期供氮的目的,从而可在钝化重金属离子的同时,对植物进行支持保护,协同对重金属进行处理,改善土壤结构,另外由醋酸乙烯、丙烯酸等生成的聚合物可结合污泥处理物、悬铃木果毛成分,构成吸附网络,增强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引及络合,对其起到钝化作用,在此过程中复合强化,达到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种子培养基:按质量份数计,取20~40份麸皮、10~15份马铃薯、4~8份葡萄糖、0.2~0.5份NaH2PO4、0.1~0.4份维生素B6、5~10份酵母膏、600~900份水混合,于121℃保温灭菌10~15min,即得种子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按质量份数计,取20~35份马铃薯、4~8份葡萄糖、0.2~0.5份NaH2PO4、0.1~0.4份维生素B6、5~10份酵母膏、3~7份酪素、600~900份水混合,于121℃保温灭菌10~15min,即得发酵培养基。
试剂A:按质量比8~13:3取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混合,即得试剂A。
试剂B:按质量比8~13:1取质量分数为15%的柠檬酸钠溶液、巯基乙醇混合,即得试剂B。
悬铃木果毛处理料:取悬铃木果毛用无水乙醇洗涤2~4次,干燥,粉碎过15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取过筛颗粒按质量比1:25~40加入pH为7.2~7.6的PBS缓冲液混合搅拌30~55min,加入过筛颗粒质量8~14%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以500~800r/min磁力搅拌40~60min,过滤,取滤渣于-20℃冷冻干燥机干燥4~8h,即得悬铃木果毛处理料。
添加剂:按质量比1:3~7取碳酸氢钠、硅酸钠混合,即得添加剂。
助剂:按质量比2~5:1取硬脂酸镁、微晶石蜡混合,即得助剂。
重金属钝化料A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活性污泥于60~80℃烘箱干燥4~8h,移至粉碎机碎过10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按质量比1:7~12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室温浸泡1~3h,过滤,取滤渣水洗2~4次后,干燥,取干燥物按质量比1:8~14加入试剂A混合,以400~700r/min磁力搅拌40~60min,过滤,取沉淀用质量分数为12%的HCl溶液洗涤2~4次,干燥,得干燥物,取干燥物按质量比1:2~4加入浓度为4.2mol/L的硝酸溶液,于70~85℃搅拌混合1~3h,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取滤饼于60~80℃烘箱干燥,得污泥处理物;
(2)于40~55℃,取醋酸乙烯按质量比3:7~14:2:30加入丙烯酸、次磷酸钠、质量分数为12%的NaOH溶液混合,通入氮气保护,升温至75~85℃,再加入丙烯酸质量1~4%的过硫酸铵混合,保温反应1~3h,得反应料,取污泥处理物按质量比4~8:3:0.1加入反应料、助剂混合,于60~75℃搅拌40~6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重金属钝化料A。
重金属钝化料B的制备:取蕈菌子实体用质量分数70%乙醇溶液冲洗2~4次,干燥,切成6~10mm小块,按5%的接种量接种至PDA培养基,于27~32℃培养3~5天,挑取菌丝按5%的接种量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于26~32℃培养3~5天,得种子培养液,取种子培养液按5%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于25~30℃,以200~230r/min震荡摇床培养3~5天,出料,于121℃保温灭菌8~15min,移至离心机以3000~4000r/min离心6~10min,收集离心物用水洗涤2~4次后,移至55~80℃烘箱干燥3~6h后,粉碎过12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按质量比1:6~10加入试剂B混合,于45~65℃,以500~800r/min磁力搅拌40~60min,过滤,取滤饼按质量比12~20:1加入添加剂于研钵混合,以350~550r/min研磨1~3h,即得重金属钝化料B。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4~8份三乙胺、2~5份单乙醇胺、1~4份聚丙烯酰胺、6~10份悬铃木果毛处理料、4~8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50~70份水、25~50份重金属钝化料A、10~15份重金属钝化料B。
实施例1
种子培养基:按质量份数计,取20份麸皮、10份马铃薯、4份葡萄糖、0.2份NaH2PO4、0.1份维生素B6、5份酵母膏、600份水混合,于121℃保温灭菌10min,即得种子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按质量份数计,取20份马铃薯、4份葡萄糖、0.2份NaH2PO4、0.1份维生素B6、5份酵母膏、3份酪素、600份水混合,于121℃保温灭菌10min,即得发酵培养基。
试剂A:按质量比8:3取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混合,即得试剂A。
试剂B:按质量比8:1取质量分数为15%的柠檬酸钠溶液、巯基乙醇混合,即得试剂B。
悬铃木果毛处理料:取悬铃木果毛用无水乙醇洗涤2次,干燥,粉碎过15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取过筛颗粒按质量比1:25加入pH为7.2的PBS缓冲液混合搅拌30min,加入过筛颗粒质量8%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以500r/min磁力搅拌40min,过滤,取滤渣于-20℃冷冻干燥机干燥4h,即得悬铃木果毛处理料。
添加剂:按质量比1:3取碳酸氢钠、硅酸钠混合,即得添加剂。
助剂:按质量比2:1取硬脂酸镁、微晶石蜡混合,即得助剂。
重金属钝化料A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活性污泥于60℃烘箱干燥4h,移至粉碎机碎过10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按质量比1:7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室温浸泡1h,过滤,取滤渣水洗2次后,干燥,取干燥物按质量比1:8加入试剂A混合,以400r/min磁力搅拌40min,过滤,取沉淀用质量分数为12%的HCl溶液洗涤2次,干燥,得干燥物,取干燥物按质量比1:2加入浓度为4.2mol/L的硝酸溶液,于70℃搅拌混合1h,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取滤饼于60℃烘箱干燥,得污泥处理物;
(2)于40℃,取醋酸乙烯按质量比3:7:2:30加入丙烯酸、次磷酸钠、质量分数为12%的NaOH溶液混合,通入氮气保护,升温至75℃,再加入丙烯酸质量1%的过硫酸铵混合,保温反应1h,得反应料,取污泥处理物按质量比4:3:0.1加入反应料、助剂混合,于60℃搅拌4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重金属钝化料A。
重金属钝化料B的制备:取蕈菌子实体用质量分数70%乙醇溶液冲洗2次,干燥,切成6mm小块,按5%的接种量接种至PDA培养基,于27℃培养3天,挑取菌丝按5%的接种量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于26℃培养3天,得种子培养液,取种子培养液按5%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于25℃,以200r/min震荡摇床培养3天,出料,于121℃保温灭菌8min,移至离心机以3000r/min离心6min,收集离心物用水洗涤2次后,移至55℃烘箱干燥3h后,粉碎过12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按质量比1:6加入试剂B混合,于45℃,以500r/min磁力搅拌40min,过滤,取滤饼按质量比12:1加入添加剂于研钵混合,以350r/min研磨1h,即得重金属钝化料B。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4份三乙胺、2份单乙醇胺、1份聚丙烯酰胺、6份悬铃木果毛处理料、4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50份水、25份重金属钝化料A、10份重金属钝化料B。
实施例2
种子培养基:按质量份数计,取30份麸皮、12份马铃薯、6份葡萄糖、0.3份NaH2PO4、0.2份维生素B6、8份酵母膏、750份水混合,于121℃保温灭菌12min,即得种子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按质量份数计,取30份马铃薯、6份葡萄糖、0.3份NaH2PO4、0.2份维生素B6、8份酵母膏、5份酪素、750份水混合,于121℃保温灭菌12min,即得发酵培养基。
试剂A:按质量比10:3取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混合,即得试剂A。
试剂B:按质量比10:1取质量分数为15%的柠檬酸钠溶液、巯基乙醇混合,即得试剂B。
悬铃木果毛处理料:取悬铃木果毛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干燥,粉碎过15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取过筛颗粒按质量比1:30加入pH为7.4的PBS缓冲液混合搅拌40min,加入过筛颗粒质量11%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以650r/min磁力搅拌50min,过滤,取滤渣于-20℃冷冻干燥机干燥6h,即得悬铃木果毛处理料。
添加剂:按质量比1:5取碳酸氢钠、硅酸钠混合,即得添加剂。
助剂:按质量比4:1取硬脂酸镁、微晶石蜡混合,即得助剂。
重金属钝化料A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活性污泥于70℃烘箱干燥6h,移至粉碎机碎过10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按质量比1:10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室温浸泡2h,过滤,取滤渣水洗3次后,干燥,取干燥物按质量比1:11加入试剂A混合,以550r/min磁力搅拌50min,过滤,取沉淀用质量分数为12%的HCl溶液洗涤3次,干燥,得干燥物,取干燥物按质量比1:3加入浓度为4.2mol/L的硝酸溶液,于75℃搅拌混合2h,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取滤饼于70℃烘箱干燥,得污泥处理物;
(2)于50℃,取醋酸乙烯按质量比3:10:2:30加入丙烯酸、次磷酸钠、质量分数为12%的NaOH溶液混合,通入氮气保护,升温至80℃,再加入丙烯酸质量3%的过硫酸铵混合,保温反应2h,得反应料,取污泥处理物按质量比6:3:0.1加入反应料、助剂混合,于65℃搅拌5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重金属钝化料A。
重金属钝化料B的制备:取蕈菌子实体用质量分数70%乙醇溶液冲洗3次,干燥,切成8mm小块,按5%的接种量接种至PDA培养基,于30℃培养4天,挑取菌丝按5%的接种量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于29℃培养4天,得种子培养液,取种子培养液按5%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于27℃,以215r/min震荡摇床培养4天,出料,于121℃保温灭菌11min,移至离心机以3500r/min离心8min,收集离心物用水洗涤3次后,移至70℃烘箱干燥5h后,粉碎过12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按质量比1:8加入试剂B混合,于55℃,以650r/min磁力搅拌50min,过滤,取滤饼按质量比16:1加入添加剂于研钵混合,以450r/min研磨2h,即得重金属钝化料B。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6份三乙胺、3份单乙醇胺、2份聚丙烯酰胺、8份悬铃木果毛处理料、6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60份水、35份重金属钝化料A、12份重金属钝化料B。
实施例3
种子培养基:按质量份数计,取40份麸皮、15份马铃薯、8份葡萄糖、0.5份NaH2PO4、0.4份维生素B6、10份酵母膏、900份水混合,于121℃保温灭菌15min,即得种子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按质量份数计,取35份马铃薯、8份葡萄糖、0.5份NaH2PO4、0.4份维生素B6、10份酵母膏、7份酪素、900份水混合,于121℃保温灭菌15min,即得发酵培养基。
试剂A:按质量比13:3取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混合,即得试剂A。
试剂B:按质量比13:1取质量分数为15%的柠檬酸钠溶液、巯基乙醇混合,即得试剂B。
悬铃木果毛处理料:取悬铃木果毛用无水乙醇洗涤4次,干燥,粉碎过15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取过筛颗粒按质量比1:40加入pH为7.6的PBS缓冲液混合搅拌55min,加入过筛颗粒质量14%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以800r/min磁力搅拌60min,过滤,取滤渣于-20℃冷冻干燥机干燥8h,即得悬铃木果毛处理料。
添加剂:按质量比1:7取碳酸氢钠、硅酸钠混合,即得添加剂。
助剂:按质量比5:1取硬脂酸镁、微晶石蜡混合,即得助剂。
重金属钝化料A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活性污泥于80℃烘箱干燥8h,移至粉碎机碎过10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按质量比1:12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室温浸泡3h,过滤,取滤渣水洗4次后,干燥,取干燥物按质量比1:14加入试剂A混合,以700r/min磁力搅拌60min,过滤,取沉淀用质量分数为12%的HCl溶液洗涤4次,干燥,得干燥物,取干燥物按质量比1:4加入浓度为4.2mol/L的硝酸溶液,于85℃搅拌混合3h,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取滤饼于80℃烘箱干燥,得污泥处理物;
(2)于55℃,取醋酸乙烯按质量比3:14:2:30加入丙烯酸、次磷酸钠、质量分数为12%的NaOH溶液混合,通入氮气保护,升温至85℃,再加入丙烯酸质量4%的过硫酸铵混合,保温反应3h,得反应料,取污泥处理物按质量比8:3:0.1加入反应料、助剂混合,于75℃搅拌6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重金属钝化料A。
重金属钝化料B的制备:取蕈菌子实体用质量分数70%乙醇溶液冲洗4次,干燥,切成10mm小块,按5%的接种量接种至PDA培养基,于32℃培养5天,挑取菌丝按5%的接种量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于32℃培养5天,得种子培养液,取种子培养液按5%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于30℃,以230r/min震荡摇床培养5天,出料,于121℃保温灭菌15min,移至离心机以4000r/min离心10min,收集离心物用水洗涤4次后,移至80℃烘箱干燥6h后,粉碎过12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按质量比1:10加入试剂B混合,于65℃,以800r/min磁力搅拌60min,过滤,取滤饼按质量比20:1加入添加剂于研钵混合,以550r/min研磨3h,即得重金属钝化料B。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8份三乙胺、5份单乙醇胺、4份聚丙烯酰胺、10份悬铃木果毛处理料、8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70份水、50份重金属钝化料A、15份重金属钝化料B。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缺少重金属钝化料A。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缺少重金属钝化料B。
对比例3:合肥市某公司生产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
将实施例与对比例所得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按照NY/T 798-2004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综合上述,本发明所得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降低了重金属的有效态,从而降低土壤重金属的危害,相比于市售产品效果更好,值得大力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4~8份三乙胺、2~5份单乙醇胺、1~4份聚丙烯酰胺、6~10份悬铃木果毛处理料、4~8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50~70份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25~50份重金属钝化料A、10~15份重金属钝化料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金属钝化料A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活性污泥干燥,粉碎过筛,收集过筛颗粒按质量比1:7~12加入盐酸溶液浸泡,过滤,取滤渣水洗,干燥,取干燥物按质量比1:8~14加入试剂A混合搅拌,过滤,取沉淀用HCl溶液洗涤,干燥,得干燥物,取干燥物按质量比1:2~4加入硝酸溶液,于70~85℃搅拌混合,冷却,过滤,取滤饼干燥,得污泥处理物;
(2)于40~55℃,取醋酸乙烯按质量比3:7~14:2:30加入丙烯酸、次磷酸钠、NaOH溶液混合,通入氮气保护,升温至75~85℃,再加入丙烯酸质量1~4%的过硫酸铵混合,保温反应,得反应料,取污泥处理物按质量比4~8:3:0.1加入反应料、助剂混合,于60~75℃搅拌,冷却,即得重金属钝化料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试剂A:按质量比8~13:3取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混合,即得试剂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助剂:按质量比2~5:1取硬脂酸镁、微晶石蜡混合,即得助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金属钝化料B的制备:取蕈菌子实体用乙醇溶液冲洗,干燥,切成小块,按5%的接种量接种至PDA培养基,于27~22℃培养3~5天,挑取菌丝按5%的接种量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于26~32℃培养3~5天,得种子培养液,取种子培养液按5%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于25~30℃,震荡摇床培养3~5天,出料,灭菌,离心,收集离心物用水洗涤,干燥,粉碎过筛,收集过筛颗粒按质量比1:6~10加入试剂B混合,于45~65℃,搅拌,过滤,取滤饼按质量比12~20:1加入添加剂混合,研磨,即得重金属钝化料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培养基:按质量份数计,取20~40份麸皮、10~15份马铃薯、4~8份葡萄糖、0.2~0.5份NaH2PO4、0.1~0.4份维生素B6、5~10份酵母膏、600~900份水混合,灭菌,即得种子培养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按质量份数计,取20~35份马铃薯、4~8份葡萄糖、0.2~0.5份NaH2PO4、0.1~0.4份维生素B6、5~10份酵母膏、3~7份酪素、600~900份水混合,灭菌,即得发酵培养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B:按质量比8~13:1取柠檬酸钠溶液、巯基乙醇混合,即得试剂B。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按质量比1:3~7取碳酸氢钠、硅酸钠混合,即得添加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悬铃木果毛处理料:取悬铃木果毛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粉碎过筛,收集过筛颗粒,取过筛颗粒按质量比1:25~40加入PBS缓冲液混合搅拌,加入过筛颗粒质量8~14%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搅拌,过滤,取滤渣冷冻干燥,即得悬铃木果毛处理料。
CN201910124329.1A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 Withdrawn CN1097774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4329.1A CN109777434A (zh)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4329.1A CN109777434A (zh)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77434A true CN109777434A (zh) 2019-05-21

Family

ID=66504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4329.1A Withdrawn CN109777434A (zh)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7743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1492A (zh) * 2019-11-19 2020-04-0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改性泥煤的土壤修复药剂胡敏素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546667A (zh) * 2020-12-03 2021-03-26 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 一种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胡敏素提取装置及修复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1492A (zh) * 2019-11-19 2020-04-0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改性泥煤的土壤修复药剂胡敏素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546667A (zh) * 2020-12-03 2021-03-26 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 一种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胡敏素提取装置及修复方法
CN112546667B (zh) * 2020-12-03 2022-03-18 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 一种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胡敏素提取装置及修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3670B (zh) 一种重金属钝化剂及其应用
CN106147778A (zh) 用于修复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的钝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361072B (zh) 镉污染生物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92631B (zh) 一种生物炭基菌群复合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6867545A (zh) 一种来源于污泥的盐碱土壤修复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865923B (zh) 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处理的微生物菌株及其筛选方法与应用
CN102031230B (zh) 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以及采用该菌种制备污染水体修复剂的方法
CN104263374B (zh) 一种土壤重金属复合稳定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9158420A (zh) 一种砷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用途
CN105885855A (zh) 一种高效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Buttars et al. Pelletized cyanobacterial soil amendments: laboratory testing for survival, escapability, and nitrogen fixation
CN108893419A (zh) 微生物菌株及其筛选方法与在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CN108949609A (zh) 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菌株及其筛选方法与应用
CN105885868A (zh) 一种高效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77434A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钝化剂
CN108893420A (zh) 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用微生物菌株及其筛选方法与应用
CN112090950A (zh) 一种水稻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材料及其加工方法与修复方法
CN104692959B (zh) 一种生态功能型复合肥及制备方法
CN108976078A (zh) 一种可吸附土壤中镉的生物炭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32428A (zh) 一种饮用水重金属深度去除的吸附冲泡剂
CN109576181A (zh) 一种改性伊利石粉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206266A (zh) 一种土壤污染修复剂
CN108863667A (zh) 一种可钝化土壤重金属的生物炭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85179A (zh) 一种水污染治理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004404A (zh) 一种综合利用工农业固废及微生物菌剂的土壤改良修复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