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70964B - 封堵器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封堵器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70964B
CN109770964B CN201811512496.5A CN201811512496A CN109770964B CN 109770964 B CN109770964 B CN 109770964B CN 201811512496 A CN201811512496 A CN 201811512496A CN 109770964 B CN109770964 B CN 1097709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l
proximal
far
membran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124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70964A (zh
Inventor
褚华磊
张翠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124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709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70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09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70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09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堵器,包括支撑网、远端封头和近端封头,支撑网由编织丝编织形成,编织丝包括远端自由端和近端自由端,远端封头和近端封头分别设于支撑网的远端和近端,远端封头用于固定编织丝的远端自由端,近端封头用于固定编织丝的近端自由端,封堵器还包括远端固定膜和/或近端固定膜,远端固定膜将远端封头和编织丝连为一体,近端固定膜将近端封头和编织丝连为一体。该封堵器能够避免编织丝从远端封头和/或近端封头中脱落。

Description

封堵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封堵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经导管介入封堵器微创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和卵圆孔未闭(PFO)等先天性心脏病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方法。
目前主流的封堵器大都采用金属丝或高分子丝编织形成编织网,然后通过模具将编织网定型成各种不同的形状以适应不同的生理结构,以达到治疗不同缺损的目的。
对于采用高分子丝编织的封堵器,一般分别采用远端封头和近端封头将编织网的远端自由端和近端自由端进行固定。通常采用热熔焊接的方法将编织网的远端自由端固定于远端封头上,将近端自由端固定于近端封头上。
然而,在热熔焊接过程中,由于受热以及内外套管的挤压作用,使得位于近端封头和远端封头中的编织丝的结晶度、尺寸等发生变化,使得编织丝本身产生缺陷;另一方面,热熔焊接中,编织丝端部弯曲量较大,在疲劳的过程中,受到反复的应力作用,使得其可能发生断裂。当编织丝断裂并从远端封头和/或近端封头上脱落时,引起血管栓塞等问题。严重者可能发生封堵器移位、脱落等问题,不仅不能起到封堵的作用,甚至对病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能够避免编织丝从远端封头和/或近端封头中脱落的封堵器。
进一步,提供一种封堵器的制备方法,以制备能够避免编织丝从远端封头和/或近端封头中脱落的封堵器。
一种封堵器,包括支撑网、远端封头和近端封头,所述支撑网由编织丝编织形成,所述编织丝包括远端自由端和近端自由端,所述远端封头和所述近端封头分别设于所述支撑网的远端和近端,所述远端封头用于固定所述编织丝的远端自由端,所述近端封头用于固定所述编织丝的近端自由端,所述封堵器还包括远端固定膜和/或近端固定膜,所述远端固定膜将所述远端封头和所述编织丝连为一体,所述近端固定膜将所述近端封头和所述编织丝连为一体。
一种封堵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支撑网,所述支撑网由编织丝编织形成,所述编织丝包括远端自由端和近端自由端,且所述编织丝的远端自由端用远端封头固定,所述编织丝的近端自由端用近端封头固定;
采用浸提和/或喷涂的方法在所述支撑网上形成远端固定膜和/或近端固定膜,所述远端固定膜将所述远端封头和所述编织丝连为一体,所述近端固定膜将所述近端封头和所述编织丝连为一体。
上述封堵器包括远端固定膜和/或近端固定膜,远端固定膜将远端封头和编织丝连为一体,近端固定膜将近端封头和编织丝连为一体。如此,即便编织丝的结晶度、尺寸等发生变化或在反复的弯曲应力作用下使得编织丝与远端封头和/或近端封头的连接变弱甚至是完全处于不连接状态时,由于远端固定膜和/或近端固定膜的固定作用,能够避免编织丝从远端封头和/或近端封头中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封堵器的支撑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5为图1所示的封堵器的支撑网的另一展示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a~图7d为一实施方式的封堵器的释放过程示意图;
图8为现有的封堵器植入猪的房间隔处2个月后内皮化情况;
图9为实施例1的封堵器植入猪的房间隔处2个月后内皮化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的结构,采用“远端”、“近端”作为方位词,该方位词为介入医疗器械领域惯用术语,其中“远端”表示手术过程中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近端”表示手术过程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
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的封堵器100,包括支撑网20。请一并参阅图2,支撑网20为由多根编织丝202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编织丝202具有远端自由端和近端自由端。编织丝202的材质可以为不可降解的金属,例如,编织丝可以为镍钛合金丝、钴铬合金丝或不锈钢丝等。或者,编织丝202的材质也可以为生物可降解材料。例如,生物可降解材料可以为聚乳酸(PLA)、聚消旋乳酸(PDLLA)、聚D-乳酸(PDLA)、聚L-乳酸(PLLA)、聚乙醇酸(PG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羟基脂肪酸脂(PHA)、聚二氧环己酮(PDO)或聚己内酯(PCL)等。
请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中,支撑网20包括远端封堵单元22、近端封堵单元24和腰部26。腰部26的两端分别与远端封堵单元22和近端封堵单元24连接,形成两端大中间小的两盘一腰结构。远端封堵单元22、近端封堵单元24和腰部26为一体式结构。
请参阅图3,远端封堵单元22包括第一远端盘面222、第一近端盘面224及连接第一远端盘面222和第一近端盘面224的第一脊部226。近端封堵单元24也为网盘结构。近端封堵单元24包括第二远端盘面242、第二近端盘面244及连接第二远端盘面242和第二近端盘面244的第二脊部246。请参阅图4,第一远端盘面222包括位于第一远端盘面222中部的第一过渡区228和围绕第一过渡区228的第一边缘区221。请参阅图5,第二近端盘面244包括位于第二近端盘面244中部的第二过渡区248和围绕第二过渡区248的第二边缘区241。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网20的结构不限于两端大中间小的两盘一腰结构。例如,支撑网20中的封堵单元的个数为一个,此时,封堵单元和腰部相连形成截面大致呈T形的支撑网。
请再次参阅图1,封堵器100还包括设于远端封堵单元22上的远端封头40和设于近端封堵单元24上的近端封头60。远端封头40和近端封头60均用于汇聚编织丝。具体地,远端封头40用于固定编织丝的远端自由端,近端封头用于固定编织丝的近端自由端。并且,在一实施方式中,近端封头60上设有活动连接组件(图1未示),活动连接组件用于与输送系统活动连接,以装载和固定封堵器100,并在将封堵器100输送至病变部位后,能够释放封堵器100。具体地,可以在近端封头60上设有螺纹、多股丝等与输送系统活动连接。
请再次参阅图2,封堵器100还包括远端固定膜70和/或近端固定膜80。远端固定膜70将远端封头40和编织丝202连为一体,近端固定膜80将近端封头60和编织丝202连为一体。
具体地,远端固定膜70包覆于远端封头40上并延伸至远端封堵单元22的第一远端盘面222的至少部分表面上。远端固定膜70覆盖远端封头40的侧面和/或顶面。在一实施方式中,远端固定膜70从远端封头40延伸至第一远端盘面222的第一过渡区228,远端固定膜70将远端封头40和位于第一过渡区228的编织丝202连一体,编织丝202的位于第一过渡区228的部分被包覆于远端固定膜70中。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远端固定膜70从远端封头40延伸至第一远端盘面222的边缘,编织丝202的位于第一远端盘面222的部分均被包覆于远端固定膜70中。可以理解,远端固定膜70从远端封头40上的延伸的程度不限。在一实施方式中,远端固定膜70可以不完全覆盖第一过渡区228。在一实施方式中,远端固定膜70完全覆盖第一过渡区228,且远端固定膜70延伸至第一边缘区221,但远端封堵膜70并未延伸至第一远端盘面222的边缘。
近端固定膜80包覆于近端封头60上并延伸至近端封堵单元24的第二近端盘面244的至少部分表面上。近端封堵膜80覆盖近端封头60的侧面和/或顶面。近端固定膜80覆盖近端封头60的侧面和/或顶面。在一实施方式中,近端固定膜80从近端封头60延伸至第二近端盘面244的第二过渡区248,近端固定膜80将近端封头60和位于第二过渡区248的编织丝202连一体,编织丝202的位于第二过渡区248的部分被包覆于近端固定膜80中。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近端固定膜80从近端封头60延伸至第二近端盘面244的边缘,编织丝202的位于第二近端盘面244的部分均被包覆于近端固定膜80中。可以理解,近端固定膜80从近端封头60上的延伸的程度不限。在一实施方式中,近端固定膜80可以不完全覆盖第二过渡区248。在一实施方式中,近端固定膜80完全覆盖第二过渡区248,且近端固定膜80延伸至第二边缘区241,但近端封堵膜80并未延伸至第二近端盘面244的边缘。
远端固定膜70包覆于远端封头40上并延伸至远端封堵单元22的至少部分表面上,远端固定膜70作为一个整体包住远端封头40和编织丝202的位于远端封堵单元22的部分,有利于避免编织丝202从远端封头40上脱落。相应地,近端固定膜80包覆于近端封头60上并延伸至近端封堵单元24的至少部分表面上,近端固定膜80作为一个整体包住近端封头60和编织丝202的位于近端封堵单元24的部分,有利于避免编织丝202从近端封头60上脱落。
在本实施方式中,远端固定膜70将远端封头40和编织丝202连为一体,近端固定膜80将近端封头60和编织丝202连为一体,如此,能够避免编织丝202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从远端封头40和近端封头60上脱落。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设置远端固定膜70或近端固定膜80,能够避免编织丝202的其中一个自由端分别从远端封头40或近端封头60上脱落。
远端固定膜70将远端封头40和位于第一过渡区228的编织丝202连一体,而不延伸至第一远端盘面222的第一边缘区221,并且近端固定膜80将近端封头60和位于第二过渡区248的编织丝202连一体,而不延伸至第二近端盘面244的第二边缘区241,一方面保证远端固定膜70和近端固定膜80较为可靠地固定编织丝202,较为可靠地附着于支撑网10上的同时,另一方面,有利于不过分增大封堵器100的入鞘阻力,保证术中的顺利输送。
请再次参阅图2,在一实施方式中,远端固定膜70的边缘至第一远端盘面222的边缘的距离为L1,近端固定膜80至第二近端盘面244的边缘的距离为L2,为了保证远端固定膜70可靠地连接远端封头40及编织丝202的位于第一远端盘面222的部分,以及近端固定膜80可靠地连接近端封头60及编织丝202的位于第二近端盘面244的部分,并且,远端固定膜70和近端固定膜80不明显增加封堵器100的入鞘阻力,当第一远端盘面222的直径为3~30毫米时,L1为1~14毫米;当第二近端盘面244的直径为3~26毫米时,L2为1~12毫米。
在一实施方式中,远端固定膜70和近端固定膜80的材料为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并且,该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的降解产物与生物体的生物相容性较好,能够被生物体所吸收。无论编织丝202为何种材料,在将封堵器100植入生物体后,远端固定膜70和近端固定膜80均可降解为对生物体较为安全、能够被生物体所吸收的降解产物。
在一实施方式中,远端固定膜70和近端固定膜80的材料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聚乙烯、聚左旋乳酸、聚消旋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羟基脂肪酸脂、聚对二氧环己酮、聚己内酯、聚乙交酯、聚葡萄糖酸、聚羟基丁酸、聚酸酐、聚磷酸酯、聚乙醇酸、聚二恶烷酮及聚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聚酸酐可以为聚[双(对羧基苯氧基)甲烷]、聚癸二酸酐、聚己二酸酐或聚十二酸酐等等。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远端固定膜70和近端固定膜80较为可靠地设置于支撑网20上,并且,远端固定膜70和近端固定膜80不增加封堵器100的入鞘阻力,远端固定膜70的厚度为10~200微米,近端固定膜80的厚度为10~200微米。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远端固定膜70的厚度为10~70微米,近端固定膜80的厚度为10~70微米。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远端固定膜70的厚度为40~50微米,近端固定膜80的厚度为40~50微米。
在一实施方式中,远端固定膜70和/或近端固定膜80含有促内皮化物质。其中,促内皮化物质选自生长因子、多肽及磷脂中的至少一种。远端固定膜70和/或近端固定膜80中含有促内皮化物质。促内皮化物质随着远端固定膜70和/或近端固定膜80的降解而持续地、缓慢地释放,有利于在内皮细胞在远端固定膜70和/或近端固定膜80爬附,从而利于避免在封堵器100的表面形成血栓,避免血栓栓塞。
在一实施方式中,生长因子选自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及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中的至少一种。多肽选自酪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精氨酸五肽(YIGSR)、环(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赖氨酸)(Tyr-RGD)及包含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RGD)序列的多肽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包含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RGD)序列的多肽可以为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RGD)多肽,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RGDS)多肽等。磷脂为磷脂酰胆碱。上述促内皮化物质促内皮化的效果较好,有利于内皮较快地爬附于支撑网20上,有效地避免血栓形成。
请参阅图6,在一实施方式中,封堵器100还包括远端标记结构82。远端标记结构82在X射线影像设备下可视。远端标记结构82的材料为在X射线影像设备下可视的材料,可以是在X射线影像设备下可视的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例如,远端标记结构82的材料为铂金、铂合金、黄金、钽、铁、钨、不锈钢、镍钛合金、钴铬合金、黄金的合金、钨基合金及铁基合金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远端标记结构82的材料也可以为溴化钠、碘化钠等非金属材料。
远端标记结构82设于远端封头40上,远端固定膜70(图6未示)包覆远端封头40上,且远端标记结构82位于远端固定膜70的内部。在植入手术中,当释放封堵器100时,能够借助远端标记结构82判断封堵器100的位置。可以理解,远端标记结构82在远端封头40上的设置方式不限。在一实施方式中,远端标记结构82嵌设于远端封头40的中,如图6所示。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远端标记结构82缠绕或粘接于远端封头40上。无论远端标记结构82如何设置于远端封头40上,远端标记结构82均被远端固定膜70所包覆而位于远端固定膜70的内部。由于远端固定膜70的保护作用,在植入手术的输送过程中及封堵器100释放后,有利于避免远端标记结构82从远端封头40上脱落。一方面,能够避免在输送过程中远端标记结构82脱落而影响封堵器100的可视性;另一方面,能够避免远端标记结构82脱落至输送鞘管中并从鞘管落入血液中,并且避免封堵器100释放后,远端标记结构82从远端封头40上脱落而落入血液中,从而提高了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并且,远端固定膜70含有促内皮化物质,能够促进内皮爬附而包住远端标记结构82,且内皮细胞沿远端固定膜70快速蔓延,形成覆盖封堵器100的内皮细胞膜。当编织丝202和远端封头40均为可吸收的材料的制成时,能够避免在内皮爬附之前,由于编织丝202断裂及远端封头40降解而使远端标记结构82从远端封头40上脱落,进一步提高了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请再次参阅图6,在一实施方式中,封堵器100还包括阻流膜组件,阻流膜组件包括第一阻流膜91、第二阻流膜92和第三阻流膜93。第一阻流膜91设于远端封堵单元22中,第二阻流膜92设于腰部26中,第三阻流膜93设于近端封堵单元24中。同时设置第一阻流膜91、第二阻流膜92和第三阻流膜93,有利于避免残余分流,提高封堵效果。可以理解,第一阻流膜91、第二阻流膜92和第三阻流膜93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省略。
在一实施方式中,封堵器100还包括第一标记结构。第一标记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标记物842。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标记结构包括数量大于或等于2的偶数个第一标记物842,偶数个第一标记物842两两成对地设置于第一阻流膜91上,每对第一标记物842的连线穿过第一阻流膜91的几何中心。在封堵器100的自然状态下,每对第一标记物842与远端标记结构82的连线呈三角形。在一实施方式中,数量大于或等于2的偶数个第一标记物842沿圆周分布。
以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为例,当远端封堵单元22在左心房LA展开了,远端标记结构82和两个第一标记物842之间可以形成一个三角形,如图7a所示。在X光的引导下,术者牵拉封堵器100向近端移动使之靠近房间隔2位置。当继续牵拉封堵器100向近端移动至远端封堵单元22的第一近端盘面224与房间隔2有部分抵接时,两个第一标记物842与远端标记结构82的连线仍然呈三角形,如图7b所示。此时如果继续牵拉封堵器100,由于两个第一标记物842紧挨着房间隔2,运动受限,而远端封头40的运动不受限,在此情况下,远端标记结构82和两个第一标记物842构成的三角形的形状将发生变化,即该三角形的高(远端标记结构至两个第一标记物842的连线的垂直距离)逐渐减小,如图7c所示,直至三点成一线。如果此时继续牵拉封堵器100,则远端封头40有可能越过房间隔缺损位置,容易造成封堵器100脱落,如图7d所示。因此,设置远端标记结构82和包括两个第一标记物842的第一标记结构,并在自然状态下,使两个第一标记物842与远端标记结构82的连线呈三角形,当操作过程中,该三角形变化成直线时即表示封堵器100与房间隔2的贴壁良好,可以停止牵拉操作而继续释放封堵器100的近端封堵单元22。设置远端标记结构82和包括两个第一标记物842的第一标记结构,并在自然状态下,使两个第一标记物842与远端标记结构82的连线呈三角形,有利于准确定位封堵器100,获得较好的封堵效果。并且,能够避免封堵器100因定位不准确而脱落,提高了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标记物842为两个,第一阻流膜91为圆形,两个第一标记物842设于第一阻流膜91的同一直径的两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标记物842的数量可以为大于2的奇数。无论第一标记物842的数量为多少,在封堵器100的自然状态下,至少有两个第一标记物842与远端标记结构82的连线呈三角形即能保证在植入手术中,在DSA等X射线影像设备下(通过转动探头调整),能够呈现如图7a~图7d所示的影像,从而帮助术者准备判断封堵器100的位置。
请再次参阅图6,封堵器100还包括第二标记结构。第二标记结构包括数量大于或等于2的偶数个第二标记物862。偶数个第二标记物862两两成对地设置于第二阻流膜92上,每对第二标记物862的连线穿过第二阻流膜92的几何中心。在封堵器100的自然状态下,每对第二标记物862与远端标记结构82的连线呈三角形。在一实施方式中,数量大于或等于2的偶数个第二标记物862沿圆周分布。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标记物862为两个,第二阻流膜92为圆形,两个第二标记物862设于第二阻流膜92的同一直径的两端。
在第二阻流膜92上设置第二标记物862,有利于在X射线影像设备识别腰部26的形态。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标记物862的数量不限于偶数个,可以为大于2的奇数。无论第二标记物862的数量为多少,在封堵器100的自然状态下,至少有两个第二标记物862与远端标记结构82的连线呈三角形。
在一实施方式中,封堵器100还包括第三标记结构。第三标记结构包括数量大于或等于2的偶数个第三标记物882。偶数个第三标记物882两两成对地设置于第三阻流膜93上,每对第三标记物882的连线穿过第三阻流膜93的几何中心。在封堵器100的自然状态下,每对第三标记物882与远端标记结构82的连线呈三角形。在一实施方式中,数量大于或等于2的偶数个第三标记物882沿圆周分布。
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标记物882为两个,第三阻流膜93为圆形,两个第三标记物882设于第三阻流膜93的同一直径的两端。
在第三阻流膜93上设置第三标记物882,有利于在X射线影像设备识别近端封堵盘24的形态。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标记物882的数量不限于偶数个,可以为大于2的奇数。无论第三标记物882的数量为多少,在封堵器100的自然状态下,至少有两个第三标记物882与远端标记结构82的连线呈三角形。
通过在第一阻流膜91上设置第一标记结构、在第二阻流膜92上设置第二标记结构和在第三阻流膜93上设置第三标记结构,不仅能够准确判断封堵器100的位置,还能够识别封堵器100的形态,以保障封堵器100在心脏缺损部位准确地、良好地释放,以获得较优的治疗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标记物842的数量不限于偶数个,第二标记物862的数量也不限于偶数个,第三标记物882的数量也不限于偶数个,第一标记物842、第二标记物862和第三标记物882的数量可以均为奇数个,奇数个第一标记物842沿圆周间隔分布,奇数个第二标记物862沿圆周间隔分布,奇数个第三标记物882沿圆周间隔分布,如此,亦能较好地定位封堵器100。
请再次参阅图6,封堵器100还包括近端标记结构89。近端标记结构89设置于近端封头60上。近端标记结构89在近端封头60上的设置方式不限,只要满足近端标记结构89靠固、可靠地固定于近端封头60上即可。本实施方式中,近端标记结构89嵌设于近端封头60的内壁上。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近端标记结构89缠绕于近端封头60的外壁上。或者,当近端封头60内开设有空腔时,近端标记结构89设置于近端封头60的空腔中。
设置近端标记结构89有利于判断封堵器100近端的情况。并且,当封堵器100释放后的封堵状态较差需要回收封堵器100进行重新释放时,或者,在发生封堵器100从心脏缺损部位上脱落的极端情况时,设置近端标记结构89能够帮助术者识别近端封头60,以使用回收设备回收封堵器100。例如,通过抓捕设备抓捕远端封头60从而将封堵器100回收于鞘管中。在远端封头40中设置远端标记结构82,同时在近端封头60中设置近端标记结构89,在发生封堵器100从心脏缺损部位上脱落的极端情况时,只要抓捕器能够抓捕远端封头40和近端封头60之一既能实现封堵器100的回收,提高了封堵器100回收的成功性。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近端标记结构89可以省略。
在一实施方式中,当近端封头60上设有近端标记结构89时,封堵器100包括近端固定膜80,远端固定膜80包覆近端封头60上,且近端标记结构89位于远端固定膜80的内部。由于近端固定膜80的保护作用,在植入手术的输送过程中及封堵器100释放后,有利于避免近端标记结构89从近端封头60上脱落。一方面,能够避免在输送过程中近端标记结构89脱落而影响封堵器100的可视性;另一方面,能够避免近端标记结构89脱落至输送鞘管中并从鞘管落入血液中,并且避免封堵器100释放后,近端标记结构89从近端封头60上脱落而落入血液中,从而提高了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并且,近端固定膜80含有促内皮化物质,能够促进内皮爬附而包住近端标记结构89,且内皮细胞沿近端固定膜80快速蔓延,形成覆盖封堵器100的内皮细胞膜。当编织丝202和近端封头60均为可吸收的材料的制成时,能够避免在内皮爬附之前,由于编织丝202断裂及近端封头60降解而使近端标记结构89从近端封头60上脱落,进一步提高了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一种实施方式的封堵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提供支撑网,支撑网由编织丝编织形成,编织丝包括远端自由端和近端自由端,且编织丝的远端自由端用远端封头固定,编织丝的近端自由端用近端封头固定。
在一实施方式中,由两组或多组方向不一的编织丝编织而成。编织丝包括远端自由端和近端自由端。远端封头大致为中空的圆柱状,近端封头大致为中空的圆柱状。多根编织丝的远端自由端均收容于远端封头的空腔中,且多根编织丝的自由端被固定于远端封头的空腔中。多根编织丝的近端自由端均收容于近端封头的空腔中,且多根编织丝的自由端被固定于近端封头的空腔中。
步骤120:采用浸提和/或喷涂的方法在支撑网上形成远端固定膜和/或近端固定膜,远端固定膜将远端封头和编织丝连为一体,近端固定膜将近端封头和编织丝连为一体。
首先配制浸提液和/或喷涂液。将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溶于溶剂中,充分溶解并搅拌均匀后,得到浸提液或喷涂液。在一实施方式中,溶剂选自氯仿、四氢呋喃、已酸已酯、乙腈、间甲酚、邻氯苯、硝基苯、三氯乙酸、乙酸异戊酯、甲苯、乙酸戊酯、三氯乙烯、六氟异丙醇、二氯甲烷、苯酚、四氯乙烷、二氯甲烷及丙酮中的至少一种。
然后,在一实施方式中,将支撑网上的一端和/或另一端浸泡于浸提液中,再从浸提液中将支撑网提出。
具体地,将支撑网上的远端封头和第一远端盘面的至少部分区域浸泡于浸提液中,使浸提液充分浸润远端封头和第一远端盘面的至少部分区域,再从浸提液中缓慢将支撑网从浸提液中提出。残留的浸提液会在远端封头和第一远端盘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上形成一层液体膜,由于溶剂的快速挥发,溶液的浓度越来越高,液体越来越少,浸提液中的溶质即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在支撑网的接触区域上形成膜状物,即远端固定膜,该远端固定膜覆盖远端封头和第一远端盘面的至少部分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浸提液的浓度没有具体限制,可以较低或较高或者达到饱和。当浸提液的浓度较低时,需要多次操作才能达到理想的成膜效果。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较好的成膜的效果,浸提液的浓度为10mg/mL~饱和。
在一实施方式中,将支撑网上的远端封头和第一远端盘面的至少部分区域浸泡于浸提液中的时间至少为5s,以保证浸提液充分浸润支撑网上的远端封头远端封头和第一远端盘面的至少部分区域。
在一实施方式中,提升速度为0.01~0.5米每秒(m/s)。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保证远端固定膜的连续性和具有一定的厚度,在浸提完成之后,可以采用喷涂的方式继续在支撑网的一端喷洒喷涂液,即在远端固定膜上喷洒喷涂液,待喷涂液的溶剂挥发后,远端固定膜和膜厚和连续性得到加强。
在一实施方式中,将喷涂液喷涂于支撑网上的远端封头和第一远端盘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上,形成远端固定膜。
当需要同时设置远端固定膜和近端固定膜时,形成后远端固定膜,再采用上述相同的方法,形成覆盖近端封头和第二近端盘面的至少部分区域的近端固定膜。需要说明的是,远端固定膜和近端固定膜的制备顺序不限。
在一实施方式中,采用浸提和/或喷涂的方法在支撑网上形成远端固定膜和/或近端固定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热定型的步骤。通过热定型,使远端固定膜和/或近端固定膜较为牢固地附着于支撑网上。
在一实施方式中,热定型的步骤为将支撑网于45~110℃下保温5~60min。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
以下实施例的测试方法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掌握的方法进行测试。如,采用扫描电镜测试远端固定膜和/近端固定膜的厚度,用拉力机测连接强度。
实施例1
将多根聚左旋乳酸(PLLA)编织丝编织成支撑网,支撑网的两个自由端分别用远端封头和近端封头固定,将该支撑网进行热定型形成两盘一腰结构,支撑网包括远端封堵单元、近端封堵单元及分别连接远端封堵单元和近端封堵单元的腰部,远端封头和近端封头分别位于远端封堵单元和近端封堵单元上,远端封头中嵌设有铂金的远端标记结构。分别将第一阻流膜、第二阻流膜和第三阻流膜缝合于远端封堵单元、近端封堵单元和腰部中,其中,第一阻流膜为圆形,第一阻流膜上设有两个铂金标记物,两个铂金标记物位于第一阻流膜的同一直径的两端。
将聚消旋乳酸(PDLLA)溶于乙腈中配制成浓度为30mg/mL的聚消旋乳酸溶液,将磷脂酰胆碱溶解于乙醇中,配制成20mg/mL的磷脂酰胆碱溶液;将外消旋聚乳酸溶液和磷脂酰胆碱溶液按体积比为9:1进行混合得到浸提液,将远端封头和远端封堵盘的第一远端盘面的部分区域浸渍于浸提液中,至少浸渍5s后,以0.5m/s的速度从浸提液中提出,溶剂挥发后,形成覆盖远端封头和第一远端盘面的部分区域的远端固定膜,然后于70℃下热处理5min(PDL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5–60℃),得到封堵器,其中,远端盘面直径为16mm,远端固定膜的边缘至第一远端盘面的边缘的距离为2mm,远端固定膜的厚度为10微米。
将本实施例1的封堵器和相同规格、但无远端固定膜的封堵器分别进行疲劳试验,3个月分别用拉力机测试远端封头与支撑网的连接强度,其中本实施例1的含有远端固定膜的封堵器的连接强度保留率在80%以上,不含固定膜的封堵器的连接强度仅仅只剩30%左右。
将结构和规格相同,但不含有远端固定膜和近端固定膜的封堵器和本实施例1的封堵器分别植入两只巴马猪的房间隔处,2个月后取出相应的组织,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封堵器的内皮化程度,结果如图8和图9所示。由图8和图9对比可知,2个月后,本实施例1的封堵器已经完成内皮化,封堵器的表面有一层较厚的内皮细胞;而不含有远端固定膜和近端固定膜的封堵器表面仍有裸露的丝材,并未完全内皮化。
实施例2
将多根聚左旋乳酸(PLLA)编织丝编织成支撑网,支撑网的两个自由端分别用远端封头和近端封头固定,将该支撑网进行热定型形成两盘一腰结构,支撑网包括远端封堵单元、近端封堵单元及分别连接远端封堵单元和近端封堵单元的腰部,远端封头和近端封头分别位于远端封堵单元和近端封堵单元上,远端封头和近端封头中分别嵌设有铂金标记结构。分别将第一阻流膜、第二阻流膜和第三阻流膜缝合于远端封堵单元、近端封堵单元和腰部中,其中,第一阻流膜为圆形,第一阻流膜上设有两个铂金标记物,两个铂金标记物位于第一阻流膜的同一直径的两端,第三阻流膜为圆形,第三阻流膜上设有两个铂金标记物,两个铂金标记物位于第三阻流膜的同一直径的两端。
将聚消旋乳酸(PDLLA)溶于乙腈中配制成饱和的聚消旋乳酸溶液,将磷脂酰胆碱溶解于乙醇中,配制成饱和的磷脂酰胆碱溶液;将聚消旋乳酸溶液和磷脂酰胆碱溶液按体积比为9:1进行混合得到浸提液,将远端封头和远端封堵盘的第一远端盘面的部分区域浸渍于浸提液中,浸渍1min后,以0.1m/s的速度从浸提液中提出,溶剂挥发后,形成覆盖远端封头和第一远端盘面的部分区域的远端固定膜;将近端封头和近端封堵盘的第二近端盘面的部分区域浸渍于浸提液中,浸渍1min后,以0.1m/s的速度从浸提液中提出,溶剂挥发后,形成覆盖近端封头和第二近端盘面的部分区域的近端固定膜;然后于60℃下热处理30min(PDL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5–60℃),得到封堵器,其中,远端盘面直径为30mm,近端盘面直径26mm;远端固定膜的边缘至第一远端盘面的边缘的距离为14毫米,近端固定膜的边缘至第二近端盘面的边缘的距离为12毫米,远端固定膜的厚度为70微米,近端固定膜的厚度为70微米。
将本实施例2的封堵器和相同规格、但无远端固定膜和近端固定膜的封堵器分别进行疲劳试验,3个月分别用拉力机测试远端封头与支撑网的连接强度及近端封头与支撑网的连接强度,其中本实施例2的封堵器的连接强度保留率在75%以上,不含远端固定膜和近端固定膜的封堵器的连接强度仅仅只剩28%左右。
实施例3
将多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编织丝编织成支撑网,支撑网的两个自由端分别用远端封头和近端封头固定,将该支撑网进行热定型形成两盘一腰结构,支撑网包括远端封堵单元、近端封堵单元及分别连接远端封堵单元和近端封堵单元的腰部,远端封头和近端封头分别位于远端封堵单元和近端封堵单元上,远端封头和近端封头中分别嵌设有铂金标记结构。分别将第一阻流膜、第二阻流膜和第三阻流膜缝合于远端封堵单元、近端封堵单元和腰部中,其中,第一阻流膜为圆形,第一阻流膜上设有两个铂金标记物,两个铂金标记物位于第一阻流膜的同一直径的两端,第三阻流膜为圆形,第三阻流膜上设有两个铂金标记物,两个铂金标记物位于第三阻流膜的同一直径的两端。
将聚消旋乳酸(PDLLA)溶于乙腈中配制成饱和的聚消旋乳酸溶液,将Tyr-RGD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浓度为20mg/mL的Tyr-RGD的溶液,将聚消旋乳酸溶液和Tyr-RGD的溶液按体积比4:1混合得到浸提液,将远端封头和远端封堵盘的第一远端盘面的部分区域浸渍于浸提液中,浸渍1min后,以0.02m/s的速度从浸提液中提出,然后将上述浸提液作为喷涂液喷涂于支撑网上的上述在浸提液中的浸渍区域,待溶剂挥发后,形成覆盖远端封头和第一远端盘面的部分区域的远端固定膜;将近端封头和近端封堵盘的第二近端盘面的部分区域浸渍于浸提液中,浸渍1min后,以0.01m/s的速度从浸提液中提出,然后将上述浸提液作为喷涂液喷涂于支撑网上的上述在浸提液中的浸渍区域,待溶剂挥发后,形成覆盖近端封头和第二近端盘面的部分区域的近端固定膜;然后于70℃下热处理20min(PDL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5–60℃),得到封堵器,其中,近端和远端盘面直径都为10mm,远端固定膜的边缘至第一远端盘面的边缘的距离为1毫米,近端固定膜的边缘至第二近端盘面的边缘的距离为1毫米,远端固定膜的厚度为50微米,近端固定膜的厚度为50微米。
将本实施例3的封堵器和相同规格、但无远端固定膜和近端固定膜的封堵器分别进行疲劳试验,3个月分别用拉力机测试远端封头与支撑网的连接强度及近端封头与支撑网的连接强度,其中本实施例3的封堵器的连接强度保留率在82%以上,不含远端固定膜和近端固定膜的封堵器的连接强度仅仅只剩25%左右。
实施例4
将多根聚左旋乳酸编织丝编织成支撑网,支撑网的两个自由端分别用远端封头和近端封头固定,将该支撑网进行热定型形成两盘一腰结构,支撑网包括远端封堵单元、近端封堵单元及分别连接远端封堵单元和近端封堵单元的腰部,远端封头和近端封头分别位于远端封堵单元和近端封堵单元上,远端封头和近端封头中分别嵌设有铂金标记结构。分别将第一阻流膜、第二阻流膜和第三阻流膜缝合于远端封堵单元、近端封堵单元和腰部中,其中,第一阻流膜为圆形,第一阻流膜上设有两个铂金标记物,两个铂金标记物位于第一阻流膜的同一直径的两端,第二阻流膜为圆形,第二阻流膜上设有两个铂金标记物,两个铂金标记物位于第二阻流膜的同一直径的两端,第三阻流膜为圆形,第三阻流膜上设有两个铂金标记物,两个铂金标记物位于第三阻流膜的同一直径的两端。
将聚消旋乳酸(PDLLA)溶于乙腈中配制成饱和聚消旋乳酸溶液,将将FGF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浓度为30mg/mL的FGF溶液。将聚消旋乳酸溶液和FGF溶液按体积比10:1混合得到浸提液,将远端封头和远端封堵盘的第一远端盘面的部分区域浸渍于浸提液中,浸渍1min后,以0.02m/s的速度从浸提液中提出,然后将上述浸提液作为喷涂液喷涂于支撑网上的上述在浸提液中的浸渍区域,待溶剂挥发后,形成覆盖远端封头和第一远端盘面的部分区域的远端固定膜;将近端封头和近端封堵盘的第二近端盘面的部分区域浸渍于浸提液中,浸渍1min后,以0.01m/s的速度从浸提液中提出,然后将上述浸提液作为喷涂液喷涂于支撑网上的上述在浸提液中的浸渍区域,待溶剂挥发后,形成覆盖近端封头和第二近端盘面的部分区域的近端固定膜;然后于70℃下热处理20min(PDL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5–60℃),得到封堵器,其中,远端盘面直径为18mm,近端盘面直径14mm;远端固定膜的边缘至第一远端盘面的边缘的距离为3毫米,近端固定膜的边缘至第二近端盘面的边缘的距离为2毫米,远端固定膜的厚度为100微米,近端固定膜的厚度为100微米。
将本实施例4的封堵器和相同规格、但无远端固定膜和近端固定膜的封堵器分别进行疲劳试验,3个月分别用拉力机测试远端封头与支撑网的连接强度及近端封头与支撑网的连接强度,其中本实施例4的封堵器的连接强度保留率在82%以上,不含远端固定膜和近端固定膜的封堵器的连接强度仅仅只剩31%左右。
实施例5
将多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编织丝编织成支撑网,支撑网的两个自由端分别用远端封头和近端封头固定,将该支撑网进行热定型形成两盘一腰结构,支撑网包括远端封堵单元、近端封堵单元及分别连接远端封堵单元和近端封堵单元的腰部,远端封头和近端封头分别位于远端封堵单元和近端封堵单元上,远端封头和近端封头中分别嵌设有铂金标记结构。分别将第一阻流膜、第二阻流膜和第三阻流膜缝合于远端封堵单元、近端封堵单元和腰部中,其中,第一阻流膜为圆形,第一阻流膜上设有两个铂金标记物,两个铂金标记物位于第一阻流膜的同一直径的两端,第二阻流膜为圆形,第二阻流膜上设有两个铂金标记物,两个铂金标记物位于第二阻流膜的同一直径的两端,第三阻流膜为圆形,第三阻流膜上设有两个铂金标记物,两个铂金标记物位于第三阻流膜的同一直径的两端。
将聚羟基丁酸酯(PHB)(PHB玻璃化转变温度约为15℃)溶于氯仿中配制浓度为50mg/mL的聚羟基丁酸酯溶液,将Tyr-RGD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浓度为20mg/mL的Tyr-RGD的溶液,将聚羟基丁酸酯溶液和Tyr-RGD的溶液按体积比5:1混合得到喷涂液,将该喷涂在远端封头和远端封堵盘的第一远端盘面及近端封头和近端封堵盘的第二近端盘面上,溶剂挥发后,形成覆盖远端封头和第一远端盘面的远端固定膜及覆盖近端封头和第二近端盘面的近端端固定膜;然后于45℃下热处理15min(PDL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5–60℃),得到封堵器,远端固定膜的厚度为40微米,近端固定膜的厚度为40微米。
将本实施例5的封堵器和相同规格、但无远端固定膜和近端固定膜的封堵器分别进行疲劳试验,3个月分别用拉力机测试远端封头与支撑网的连接强度及近端封头与支撑网的连接强度,其中本实施例5的封堵器的连接强度保留率在76%以上,不含远端固定膜和近端固定膜的封堵器的连接强度仅仅只剩24%左右。
实施例6
将多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编织丝编织成支撑网,支撑网的两个自由端分别用远端封头和近端封头固定,将该支撑网进行热定型形成两盘一腰结构,支撑网包括远端封堵单元、近端封堵单元及分别连接远端封堵单元和近端封堵单元的腰部,远端封头和近端封头分别位于远端封堵单元和近端封堵单元上,远端封头和近端封头中分别嵌设有铂金标记结构。分别将第一阻流膜、第二阻流膜和第三阻流膜缝合于远端封堵单元、近端封堵单元和腰部中,其中,第一阻流膜为圆形,第一阻流膜上设有两个铂金标记物,两个铂金标记物位于第一阻流膜的同一直径的两端,第三阻流膜为圆形,第三阻流膜上设有两个铂金标记物,两个铂金标记物位于第三阻流膜的同一直径的两端。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溶于乙腈中配制成饱和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溶液,将Tyr-RGD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浓度为20mg/mL的Tyr-RGD的溶液,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溶液和Tyr-RGD的溶液按体积比4:1混合得到浸提液,将远端封头和远端封堵盘的第一远端盘面的部分区域浸渍于浸提液中,浸渍1min后,以0.02m/s的速度从浸提液中提出,然后将上述浸提液作为喷涂液喷涂于支撑网上的上述在浸提液中的浸渍区域,待溶剂挥发后,形成覆盖远端封头和第一远端盘面的部分区域的远端固定膜;将近端封头和近端封堵盘的第二近端盘面的部分区域浸渍于浸提液中,浸渍1min后,以0.01m/s的速度从浸提液中提出,然后将上述浸提液作为喷涂液喷涂于支撑网上的上述在浸提液中的浸渍区域,待溶剂挥发后,形成覆盖近端封头和第二近端盘面的部分区域的近端固定膜;然后于110℃下热处理5min,得到封堵器,其中,近端和远端盘面直径都为10mm,远端固定膜的边缘至第一远端盘面的边缘的距离为4毫米,近端固定膜的边缘至第二近端盘面的边缘的距离为4毫米,远端固定膜的厚度为200微米,近端固定膜的厚度为200微米。
将本实施例6的封堵器和相同规格、但无远端固定膜和近端固定膜的封堵器分别进行疲劳试验,3个月分别用拉力机测试远端封头与支撑网的连接强度及近端封头与支撑网的连接强度,其中本实施例6的封堵器的连接强度保留率在78%以上,不含远端固定膜和近端固定膜的封堵器的连接强度仅仅只剩27%左右。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封堵器,包括支撑网、远端封头和近端封头,所述支撑网由编织丝编织形成,所述编织丝包括远端自由端和近端自由端,所述远端封头和所述近端封头分别设于所述支撑网的远端和近端,所述远端封头用于固定所述编织丝的远端自由端,所述近端封头用于固定所述编织丝的近端自由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器还包括远端固定膜和/或近端固定膜,所述远端固定膜包覆所述远端封头,所述远端固定膜将所述远端封头和所述编织丝连为一体,所述近端固定膜包覆所述近端封头,所述近端固定膜将所述近端封头和所述编织丝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固定膜和近端固定膜的材料均为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固定膜和近端固定膜的材料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聚乙烯、聚左旋乳酸、聚消旋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羟基脂肪酸脂、聚对二氧环己酮、聚己内酯、聚乙交酯、聚葡萄糖酸、聚羟基丁酸、聚酸酐、聚磷酸酯、聚乙醇酸、聚二恶烷酮及聚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固定膜和/或近端固定膜含有促内皮化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内皮化物质选自生长因子、多肽及磷脂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器还包括远端标记结构,所述远端标记结构设于所述远端封头上,且所述远端标记结构位于所述远端固定膜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器还包括近端标记结构,所述近端标记结构设于所述近端封头上,且所述近端标记结构位于所述近端固定膜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包括远端封堵单元、近端封堵单元和腰部,所述腰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远端封堵单元和所述近端封堵单元,所述远端封头设置于所述远端封堵单元上,所述近端封头设置于所述近端封堵单元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器还包括第一阻流膜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阻流膜上的第一标记结构,所述第一阻流膜设于所述远端封堵单元中,所述第一标记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标记物,在所述封堵器的自然状态下,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标记物与所述远端标记结构的连线呈三角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器还包括第二阻流膜、第三阻流膜、第二标记结构和第三标记结构,所述第二阻流膜和第三阻流膜分别设置于所述腰部和近端封堵单元中,所述第二标记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阻流膜上,所述第三标记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阻流膜上,所述第二标记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标记物,所述第三标记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三标记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固定膜的厚度为10~200微米,所述近端固定膜的厚度为10~200微米。
12.一种封堵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支撑网,所述支撑网由编织丝编织形成,所述编织丝包括远端自由端和近端自由端,且所述编织丝的远端自由端用远端封头固定,所述编织丝的近端自由端用近端封头固定;
采用浸提和/或喷涂的方法在所述支撑网上形成远端固定膜和/或近端固定膜,所述远端固定膜将所述远端封头和所述编织丝连为一体,所述近端固定膜将所述近端封头和所述编织丝连为一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封堵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浸提和/或喷涂的方法在所述支撑网上形成远端固定膜和/或近端固定膜的步骤包括:
配制浸提液和/或喷涂液;
将所述支撑网的一端和/或另一端浸泡于所述浸提液中,再从所述浸提液中将所述支撑网提出;和/或,
用喷涂液喷涂于所述支撑网的一端和/或另一端,从而在所述支撑网上形成所述远端固定膜和/或近端固定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封堵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浸提和/或喷涂的方法在所述支撑网上形成远端固定膜和/或近端固定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热定型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封堵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定型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支撑网于45~110℃下保温5~60min。
CN201811512496.5A 2018-12-11 2018-12-11 封堵器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7709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12496.5A CN109770964B (zh) 2018-12-11 2018-12-11 封堵器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12496.5A CN109770964B (zh) 2018-12-11 2018-12-11 封堵器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70964A CN109770964A (zh) 2019-05-21
CN109770964B true CN109770964B (zh) 2020-11-17

Family

ID=66496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12496.5A Active CN109770964B (zh) 2018-12-11 2018-12-11 封堵器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709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0434A (zh) * 2018-11-08 2020-05-15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封堵器
CN111150433A (zh) * 2018-11-08 2020-05-15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封堵器
EP3741312A1 (en) * 2019-05-22 2020-11-25 Occlutech Holding AG Occluder with stretchable waist
CN112773417B (zh) * 2019-11-05 2022-09-02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封堵器
CN111956275A (zh) * 2020-09-14 2020-11-20 聚辉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封堵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3418A (zh) * 2009-01-12 2010-07-14 赵菁 心脏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CN104159524A (zh) * 2011-08-12 2014-11-19 W.L.戈尔及同仁股份有限公司 心脏闭塞装置
CN104720854A (zh) * 2015-02-25 2015-06-24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分瓣式可降解封堵器
CN105105812A (zh) * 2015-09-18 2015-12-02 王奎重 一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装置
CN205251616U (zh) * 2015-11-27 2016-05-25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可吸收封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44134B2 (en) * 1999-11-08 2006-05-16 Ev3 Sunnyvale, Inc Method of implanting a device in the left atrial appendage
US9259225B2 (en) * 2008-02-19 2016-02-16 St. Jude Medical, Cardiology Division, Inc. Medical devices for treating a target site and associate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3418A (zh) * 2009-01-12 2010-07-14 赵菁 心脏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CN104159524A (zh) * 2011-08-12 2014-11-19 W.L.戈尔及同仁股份有限公司 心脏闭塞装置
CN104720854A (zh) * 2015-02-25 2015-06-24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分瓣式可降解封堵器
CN105105812A (zh) * 2015-09-18 2015-12-02 王奎重 一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装置
CN205251616U (zh) * 2015-11-27 2016-05-25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可吸收封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70964A (zh) 2019-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70964B (zh) 封堵器及其制备方法
US9554783B2 (en) Closure device and method of closing a bodily opening
EP3348205B1 (en) Absorbable occluder
US8480707B2 (en) Closure device and method for occluding a bodily passageway
US10617425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xcluding the left atrial appendage
US20180064446A1 (en) Occluder For Occluding An Atrial Appendage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for
US20070118176A1 (en) Radiopaque bioabsorbable occluder
US9295456B2 (en) Occlusion device for closing anatomical defects
WO2009029261A1 (en) Spider pfo closure device
CN205251616U (zh) 可吸收封堵器
EP3777716A1 (en) Occlusion devic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9820548B (zh) 封堵器、其制备方法及封堵系统
Lin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s in next-generation occlusion devices
EP3361961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xcluding the left atrial appendage
US20230032647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xcluding the left atrial appendage
US10905405B2 (en) Occlusion device for closing anatomical defects
CN205322404U (zh) 可显影可降解的心脏卵圆孔未闭封堵器
CN216439238U (zh) 封堵器
CN111297411B (zh) 植入式器械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82016B (zh) 封堵器及其制备方法与植入器械
CN112022234B (zh) 植入式器械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52815A (zh) 封堵器
CN114680951A (zh) 封堵器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