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55A - 研磨机 - Google Patents
研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655A CN1097655A CN 93109149 CN93109149A CN1097655A CN 1097655 A CN1097655 A CN 1097655A CN 93109149 CN93109149 CN 93109149 CN 93109149 A CN93109149 A CN 93109149A CN 1097655 A CN1097655 A CN 10976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inding
- pedestal
- rotating shaft
- grind
- axonome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研磨机,主要系利用一内套座体、至少一支
以上之研磨轴针、轴承座与外套座体形成一研磨单
元,而不需以泵浦抽送原料;其及藉研磨元件间之相
对旋转产生一吸力,令该研磨单元伸入原料筒内时,
即可自行吸入原料进行研磨,再经由排出口排出;同
时藉研磨单元下方之叶片对原料做一搅拌,可得一均
匀细度;另亦可调控研磨单元之研磨间隙及压力,而
可获致一研磨细度较佳之原料。
Description
本发明有关一种适合供化学工业用以研磨油漆、染料、颜料、涂料或生化原料等物质之研磨机。
按一般化学工业于制造油漆、染料、颜料、涂料或生化原料等化工产品时,大都需要经过研磨以达到其要求之细度;而目前此种细化作业绝大部分系使用珠磨机来执行研磨加工。
而,目前常见之珠磨机,如图6、7所示,系于一只横卧式之固定圆筒A 内装设一转轴B,并于转轴B上装设若干片搅拌叶片C;研磨是固定圆筒A内预先装入一定量之玻璃珠(其直径2 毫米),拟进行研磨之原料则利用泵D 自进料口E 持续馈入;藉由转轴B 驱动搅拌叶片C 旋转以搅动玻璃珠,藉玻璃球之互相碰撞与磨擦而对待磨原料施以研磨作用,经过研磨后之原料即自滤珠间隙F 流出,但玻璃珠则被滤留在固定圆筒A 内,而原料则自出料口G 流出,如果细度仍不够细则可多重复研磨。
然,此类之珠磨机乃具有下列缺点:
⒈研磨效率低
必须经过多次重复研磨才能达到需求之细度,不但花费时间长,且耗费电力;其原因如下:
a.任两玻璃珠互相碰撞或磨擦时,其碰撞或磨擦面积为“一点”,瞬时研磨面积太必须经过长时间多次重复研磨,才能达到需求之细度,因此效率低,浪费时间,且能源消耗率偏高。
b.由于玻璃珠质量小,加上搅拌叶片之转速受到限制(转速过高易将玻璃珠打碎),因此两玻璃珠互相碰撞时之力量有限,无法有效地将待磨原料之悬浮粒子击碎,因而研磨效果仍不理想。
⒉研磨品质杂保精纯
因为使用玻璃珠研磨,由于玻璃珠易因搅拌而碎裂,或因滤珠间隙F 产生偏心(由于制造误差加上装配后及运转后之累积误差,容易导致滤珠间隙产生偏心)使间隙一边大一边小,而玻璃珠即自大的一边进入间隙,但立即被卷带至小的边,终将玻璃珠压碎;碎裂的玻璃珠掺杂在原料中,选成品质不精纯,甚至无法使用(如图8 和图9 所示)。
⒊研磨细度难符较高之要求
由于第1 项第a 点及第b 点之原因,以致于研磨效果差,特别是高细度之要求,非常不易达到。
因此,本发明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研磨质量好,效率高的研磨机。
根据本发明的研磨机,系于一基座上方设一可升降之悬臂,悬臂之另一端则向下垂设一中心转轴、至少一研磨单元及一叶片,且该中心转轴上方套设一施压单元,可对研磨单元施压以控制研磨细度,其中:
该研磨单元包括一内套座体、至少一支以上之研磨轴针、一轴承座及一外套座体;其中内套座体之外壁具一倾角,并配合研磨轴针长度成型一环状容置槽,中心部分开一圆孔而可穿套于中心转轴,且圆孔四周设有若干垂直之流通孔槽,每一流通孔槽之上、下端分别接一横向吸入口可与内套座体之外壁相通;而研磨轴针系一锥状、上窄下宽之棒体;又,轴承座整体系具一倾角,其中空内壁之内径略大于内套座体之外径,内壁并成型若干U 型容置槽可容置研磨轴针;另,外套座体顶缘向外凸设一凸环,环体上开适量定位孔,座体设为内空,内壁则具一倾角,并于座体四周开设斜吸入口;
该叶片系设于中心转轴之最底端,并受其带动;
该施压单元包含一弹簧及一固定套环,乃套设于中心转轴上,而固定套环下方则设一抵掣盘,且设一轴承枢结中心转轴,另以数固定轴固设于固定套环适处且穿置抵掣血盘,而向下固结于外套座体之定位孔;
藉上述构件,将研磨轴针置于内套座体之容置槽,使二者呈线接触,轴承座套于外,研磨轴针之大部分皆在U 型容置槽内,外套座体套于轴承座外,使内套座体外壁、轴承座与外套座体内壁三者之倾角相互配合,形作一研磨单元,而叶片则固定设于研磨单元下方即中心转轴之最底部M,且利用数固定轴固结外套座体并配合其施压单元,而可调控研磨细度。
在本发明之研磨机中,研磨单元之外套座体四周开设这斜吸入口系与座体之切线成45°角。
根据本发明之研磨机,可达致下列功效:
⒈完全不使用玻璃珠,无碎裂掺入原料之虞,可确保研磨后之原料仍能保持其研磨前原有之精纯度。
⒉特殊之研磨方法可将待磨原料之悬浮粒子研磨至更小更细之细度。
⒊可根据待磨原料之悬浮粒之硬度及悬浮之颗粒大小而适当地调整对待磨原料所施加之研磨压力,使其研磨效果可以充分发挥而且更可适合用来研磨各种不同之原料。
⒋在研磨过程中,可同时对待磨料进行搅拌作用,使待磨料不但可达到需求之细度,也可达到需求之均匀度。
⒌无需藉泵浦抽送研磨原料,即可自行吸入原料进行研磨,节省电力;且可将研磨单元直接伸入原料筒中进行研磨,使用便利。
关于本发明之技术内容,于下文之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附图中:
图1 系本发明研磨单元之立体外观图;
图2 系本发明研磨单元之部分组合剖视图;
图3 系本发明研磨单元之部分分解剖视图;
图4 系本发明研磨单元之侧剖研磨示意图;
图5 系本发明研磨单元之上视研磨示意图;
图6 系习知珠磨机之立体外观图;
图7 系习知珠磨机之剖视图;
图8 系图7 中虚线B 部分之放大图;
图9 系图8 中C-C 线之剖面图;
首先请参阅图1、2和3,本发明实施例系于一基座10上方设一可升降之悬臂20,而悬臂20之另一端则向下垂设一中心转轴30、研磨单元40及叶片50,且该中心转轴30系受马达60带动,并同时可带动研磨单元40与叶片50;其中:
该中心转轴30自悬臂20一端向下垂设,而悬臂20下方设有一施压单元210,该施压单元210 包含一弹簧211 及一固定套环212,套设于中心转轴30上,而固定套环212 下方则设有一抵掣盘213,且中心转轴30 于此处设一轴承310 后向处延设;另一固定套环212 与外套座体440间设有数固定轴320,且固定轴320 穿置该抵掣盘213;
该研磨单元40设于中心转轴30底部,包括一内套座体410、至少一支以上这研磨轴针420、一轴承座430 及一外套座体440;内套座体410 之外壁411 上一倾角,并配合研磨轴针420 之长度成型一环状容置槽412,中心部分系一圆孔413 可穿套于中心转轴30,且环绕圆孔413 四周设有若干垂直之流通孔槽414,每一流通孔槽414 之上、下端分别设一槽向之吸入415、416,可外通至内套座体410 之外壁411;研磨轴针420 系一呈锥状,上窄下宽之棒体,其数量可为24支;轴承座430整体亦具一倾角α,且为中空,其内壁431 之内径略大于内套座体410;外套座体440 之顶缘向外凸设一凸环441,环体开四定位孔442 将环体等分,座体为内空,其内壁443 具一倾角β,并于座体四周开四道斜吸入口444,该斜吸入口444 与座体之切线恰成45°角。
该叶片50位于研磨40下方,设于中心转轴30末端并受其带动。
而上述诸构件之组构方式,系先将研磨轴针420 置于内套座体410 外壁411 之容置槽412 与其呈线接触,再套上轴承座430,令研磨轴针420 之部分皆置于U 型容置槽432 内,最后套上外套座体440,形成一研磨单元440,而内套座体410 之θ 角配合研磨轴针420、轴承座430 之α角后,外套体440 之β角恰可配合与轴承座430 之α角,取研磨单元40以其内套座体410 之圆孔413 固设于中心转轴30,并取四固定轴320 穿过施压单元210 之固定套环212 及抵掣盘213 后向下固定设于外套座体440 之四定位孔442,最后取叶片50装设于中心转轴30之最底端。
作动时,令原料筒置于研磨之研磨单元40下方,令研磨单元40及叶片50伸入筒内,启动马达60带动中心转轴30,藉中心转轴30传动内套座体410,并利用内套座体410 之转动来带动研磨轴针420 于轴承座410 做公转,如图4、5 所示,转动之同时,因内套体410 及研磨轴针420 二构件之相对转动而于构件间形成一吸力,可将原料经内套座体410 之流通孔槽414 由横向吸入口415、416 或由外套座体440 之斜吸入口444 吸入研磨单元40内,关于研磨轴针420 与轴承座430 间做研磨,而研磨过之原料则由研磨单元40之研磨轴针420 上、下端排出,如此循环不止至细度为吾人所需时止;而研磨单元40于作动内之原料做一搅拌,使其不致沉淀而无法再行研磨。
关于调整研磨压力以控制原料研磨细度部分,主要系以施压单元210 下移地施压于弹簧211,而藉弹簧211 抵固定套环212 令四固定轴320 迫使外套座体440 下压,以缩减外套座体440 内倾面与内套座体410 及研磨轴针420 倾面之间隙,使研磨空间缩小,而将吸入之原料研磨至更细,以符需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研磨结构乃具有下列特点:
⒈锥柱状之研磨轴针与内、外套座体呈线接触,所有这原料粒子均无法逃过研磨作用,其研磨细度高、效率亦高。
⒉研磨轴针无碎裂之虞,可确保原料品质精纯。
⒊藉施压单元及固定套环与固定轴之配合,可依原料粒子之大小或软硬度,调整研磨间隙或压力,以发挥最佳之研磨效率。
⒋可自行产生吸力将原料吸入研磨,无需使用泵浦,可有效节省能源。
⒌利用叶片可将原料均匀搅拌分散,不致沉淀,利于吸入研磨。
是以本发明之研磨机完全靠内套座体带动研磨轴针后产生一吸力而自行将原料吸入研磨,同时利用叶片可将原料分散,再做一均匀搅拌,使原料细度更为均匀,且亦可适度控制原料之研磨细度,诚为一集研磨、搅拌、分散、自吸功能于一体之发明,已具备专利的条件,故依法指出申请。
Claims (2)
1、一种研磨机,于一基座上方设一可升降之悬臂,悬臂之另一端则向下垂设一中心转轴、至少一研磨单元及一叶片,且该中心转轴上方套设一施压单元,可对研磨单元施压以控制研磨细度,其特征在于,其中:
研磨单元包括一内套座体、至少一支以上之研磨轴针、一轴承座及一外套座体;其中内套座体之外壁具一倾角,并配合研磨轴针长度成型一环状容置槽,中心部分开一圆孔而可穿套于中心转轴,且圆孔四周设有若干垂直之流通孔槽,每一流通孔槽之上、下端分别接一横向吸入口可与内套座体之外壁相通;而研磨轴针系一锥状、上窄下宽之棒体;又,轴承座整体系具一倾角,其中空内壁之内径略大于内套座体之外径,内壁并成型若干U型容置槽可容置研磨轴针;另,外套座体顶缘向外凸设一凸环,环体上开适量定位孔,座体设为内空,内壁则具一倾角,并于座体四周开设斜吸入口;
该叶片系设于中心转轴之最底端,并受其带动;
该施压单元系包含一弹簧及一固定套环,乃套设于中心转轴上,而固定套环下方则设一抵掣盘,且设一轴承枢结中心转轴,另以数固定轴固设于固定套环适处且穿置抵掣盘,而向下固结于外套座体之定位孔;
藉上述构件,将研磨轴针置于内套座体之容置槽,使二者呈线接触,轴承座套于外,研磨轴针之大部分皆在U型容置槽内,外套座体套于轴承座外,使内套座体外壁、轴承座与外套座体内壁三者之倾角相互配合,形作一研磨单元,而叶片则固设于研磨单元下方即中心转轴之最底部,且利用数固定轴固结外套座体并配合其施压单元,而可调控研磨细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研磨机,其特征在于,研磨单元之外套座体四周开设之斜吸入口系与座体之切线成45°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3109149 CN1097655A (zh) | 1993-07-23 | 1993-07-23 | 研磨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3109149 CN1097655A (zh) | 1993-07-23 | 1993-07-23 | 研磨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655A true CN1097655A (zh) | 1995-01-25 |
Family
ID=4987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3109149 Pending CN1097655A (zh) | 1993-07-23 | 1993-07-23 | 研磨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7655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46228B (zh) * | 2004-09-08 | 2010-09-08 | 东洋油墨制造株式会社 | 颜料的制造方法 |
CN106179626A (zh) * | 2016-07-09 | 2016-12-07 | 青岛大学 | 一种粉料双循环研磨化工机械系统 |
CN107421831A (zh) * | 2017-09-25 | 2017-12-01 |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粉体硬度的表征方法 |
-
1993
- 1993-07-23 CN CN 93109149 patent/CN109765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46228B (zh) * | 2004-09-08 | 2010-09-08 | 东洋油墨制造株式会社 | 颜料的制造方法 |
CN106179626A (zh) * | 2016-07-09 | 2016-12-07 | 青岛大学 | 一种粉料双循环研磨化工机械系统 |
CN106179626B (zh) * | 2016-07-09 | 2018-05-15 | 东阿奥瑞塑业有限公司 | 一种粉料双循环研磨化工机械系统 |
CN107421831A (zh) * | 2017-09-25 | 2017-12-01 |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粉体硬度的表征方法 |
CN107421831B (zh) * | 2017-09-25 | 2020-02-07 |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粉体硬度的表征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202C (zh) | 高速干磨机 | |
CN85103080A (zh) | 多功能筒槽研磨机 | |
CN1101732C (zh) | 搅拌研磨机 | |
CN1112857A (zh) | 用于破碎不同粒度物料的方法和设备 | |
CN216419614U (zh) | 一种新型卧式砂磨机 | |
CN1097655A (zh) | 研磨机 | |
CN1428201A (zh) | 搅拌磨机 | |
CN215823237U (zh) | 水性表面处理剂研磨分散装置 | |
CN110465382A (zh) | 自分选式行星球磨机 | |
CN1298431C (zh) | 淘析槽 | |
CN215782990U (zh) | 一种石墨磨机用搅拌装置 | |
CN113600273B (zh) | 一种研磨陶瓷原料的研磨机 | |
CN210753007U (zh) | 一种水性涂料砂磨机 | |
CN101612602A (zh) | 径向珠磨机 | |
CN1101276C (zh) | 卧式、多磨室、鼠笼转子搅拌磨机 | |
CN220573620U (zh) | 一种化工原料研磨装置 | |
CN220003827U (zh) | 一种工业漆生产用砂磨装置 | |
CN111804213A (zh) | 一种家装涂料生产用均质设备 | |
CN201216950Y (zh) | 径向珠磨机 | |
CN2730474Y (zh) | 研粉机的分离机构 | |
CN212758944U (zh) | 一种涂料生产用立式砂磨机 | |
CN2307655Y (zh) | 实用超细砂磨机的研磨装置 | |
CN219253371U (zh) | 一种涂料研磨装置 | |
CN218359652U (zh) | 一种速凝剂加工的球磨机 | |
CN1082946A (zh) | 竖型杠杆加压式研粉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1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